日期
诗文库 正文
武成 其三 西周 · 周武王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二
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
翌日辛亥,祀于天位。
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同上)
为先主即皇帝位告天文 蜀汉 · 刘巴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臣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汉有天下,历数无疆。
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
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罔顾天显。
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
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
备虽否德,惧忝帝位。
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
率土式望,在备一人。
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邦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
修燔瘗,告类于天神,惟天神尚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蜀志·先主传》,又见《宋书·礼志三》)
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 南梁 · 徐勉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
(上阙)天□降玄鸟以居亳,□□□白马□□□□初启□是惟□□文终□□□□□□□□□寺□□(上阙)书□府纪太常,□□为□□后□□□集□命□□□□家□□之□于斯乎□□□□□□□□资三□□□□□□明之□亻(上阙)友因心敬□□年□□□生吴太妃有疾□衣不解带(上阙)
室迩人□则应之千里□□□□□□府□□西中郎□□□□□□□□□游戎佐咏□□齐□□□□□□□□□□□□□□念(上阙)风云之会,乘天地之□□□□□□□□□□臣十□□□□□□□□□□□□□纷纭□勇公参赞神谟,夙兴帷幄,功□□□□□□□□州□□□□以公□□□将军西中咨议□□□□中郎俄迁给事黄门侍郎,□□□□□□□□□□□□行□□□□南平□□守□部于□□□宅心□百胁会,人神协契,莫不率从,而□□之□□□□□□□□□□□犹□实繁有徒,□□王□公□□□□□□□□肃奉成规事等出七西垒,□□南平梁州齐兴太守颜□都魏兴太守□师仁□□□□□逾一万,谋据汉北,将至城下,必毗赞谟,尽其晨□□□□□□□□□□□□□□□□𫲼萧□□休烈来寇□□奸回犹骋,豕突方纵。
镇军将军萧颖胄佐命西朝,政教攸在,一朝徂殒,内外□然以公式遏□□□□□□□下□荣徵公入辅,闻命选徒,裹粮遄迈。
(上阙)以英□罪人斯得,七□底定,百揆时叙,大蕃兴后来之歌,皇舆无反顾之虑。
和帝西下,以公为使持节都督荆湘益宁南北秦六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行(上阙)承□业□□□□□维城□□□勋兼望,□惟鲁卫,曰钦哉,□字南服
天监元年四月封始兴郡王食邑二千户
江汉之□,实惟南国,形胜之要,□镇西楚,苞含蛮埏,控接巴巫,分陕(上阙)总督□□□□□□诏使持节都督荆湘益宁南北秦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公褰襜以化梨氓,张袖以纳夷狄,先之以德惠,后之以威刑,广田省役,阶无滞讼,应接如神(上阙)
我□□□命公折简,以示祸福,□俟兵卒之劳,成都乂安,公之力也。
事间务隙,常集宾僚,访问政道,谈述诗赋,亲屈车骑,轼隐者之庐,虚己降尊,延白屋之士,给医药以拯疾病,建(上阙)以古方今,岂□□□□□□□□外被茂□于楚山。
寻加鼓吹一部
六年,沮漳暴水,汛滥原隰,南岸邑居,频年为患,老弱遑遽,将至沈溺。
公匪惮栉沐,躬自临视,忘垂堂之贵(上阙)
叹服德之攸□皆曰神明,四郡所漂,赈以私,髟龙眉系发,莫不歌颂。
是岁嘉禾一茎九穗,生于邴洲,甘露降于府桐树,唐叔之美事(上阙)水浆不入口六日,毁瘠三年,扶□□□□旨□喻以大军之后,宜尽绥□□表自陈□哀苫次,服制有阕,毁□逾□,羊枯不堪屐履,荀顗面不可识,哀瘠在皇,忧未忘也。
(上阙)都督北讨众□□率□□中书令中卫将军□□卫尉卿,公趋事紫□兼总关柝,丝纶□□衿带以□八□斯谧,千庐无警。
其年秋,更授使持节散骑常侍□□□□□□□徐□□五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兖州刺史,以□□□服□□□□□□□□□□□□□□□□□□旧曰难治,公□车□□怀远能迩,贝锦在路,不盗窃于逵中,桃李乘荫,不潜掇于樾下,桃李率由清约,马□□□□□□□□□□□□□□□□□□□□□□传述□□□□□九年六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益宁梁南北秦沙六州诸军事镇西将军益州刺史
□□□□北指秦州,鸟□河沙之酋,龟兹陇右之长,□□方(上阙)百□□□□□□□□□□□□□□□□□□□□□道过□□□□□不□□□□于□□祭仲元于圭畿,表君平之旧庐,轼长卿之故馆(上阙),则□□□□十四年更授使持节散骑常侍(上阙)莫不改过(上阙)
安成康王□□□□异体弥深友(上阙)夙夜匪懈,吐握□怠(上阙)月八日□□□□□□疾至大渐,舆驾骤幸,有废寝膳,公虑贝神□□不称(上阙)勋隆陕服,契阔屯夷,劬劳□寄□内掌□司嘉猷弥著,方正位论道,□□□□奄□□□□用伤悼于厥心(上阙)谥曰忠武王,礼也。
惟公栖心衡泌,则缮性虚净,枕戈授律,则勋隆协赞,孝敬尽于君亲,仁义行于乡□,孜孜为善,温温克让,□神妙极斧藻(上阙)存勿□□□□□绩著刑蛮,化行□□□□其□□□其□推贤下士,降尊就卑,无弃贱贫,所珍儒雅,盐梅鼎实,舟楫大川,信列辟之羽仪,庶僚之准的者也,加以深信大道,妙识若空,味绝滋腴,身离烦渴(上阙),固能使□世钻仰,道俗□□,功高宇宙,誉穆惇□□□□□□□□□□吏民哀恸,示衰绖成林,瞻太山而弥悲,仰栋宇而兴慕,谅已镂金雕玉,昭像凤墀,饰碧绘丹,图刑驎阁,戎狄思耿,胡羌悲邓,告哀堕泪,不(上阙)罗玄昭等烟霞□阻,川路悠长,不及卜远之辰,罔逮易名之请,洒泣□寄,衔恨莫申,谨遵前义,刊□立碑,仿佛令德,依稀神仪,传世代而莫朽,等山川而无酬。
其辞曰:
日月贞明,川岫澄清。
□□奉职,毗世作桢。
于铄忠武,体二于情。
义均奭旦,道蔼□平。
栋梁世则,羽翼人英。
木运告圮,寻伦殄覆(上阙),水,虎啸樊谷。
关河之寄,允归亲睦。
若恂系兵,犹可转谷。
缔构宝玄,山河万宇。
云雷利□□□□土,比汉于梁,方周于鲁。
拥旄推毂,出蕃入辅,车服有庸,旗章有序。
六条设教,八命胥彰,再临七泽,傍(上阙)□彭泗,恩浃樊襄。
有来斯穆,无思不康。
弘□圣化,休我烈光。
文武兼姿,出内均美。
式□□□,肃雍中垒。
仪形三事,飞腾九轨。
胥是讴歌,明兹狱市。
方趋上铉,燮理阴阳。
陪銮日观,侍跸龙乡
(上阙)台光。
报施为虚,福仁遂爽。
环树云落,人伦安放?
罢市四蕃,行号十壤。
吏民摧慕,宾迎□罔。
山海安托,禅佩空想。
如郑丧侨,由晋亡向。
西光暧暧,东川瀁瀁。
时谢恩深,年流德广
式雕玄□,永寄希仰。
侍中尚书右仆射惠将军东海徐勉(碑拓本。)
舍利感应记别录 隋 · 王劭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二
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使者将还,各请一舍利,于本国起塔供养,诏并许之。
诏于京师大兴善寺起塔,先置舍利于尚书都堂十二月二日旦发焉。
是时天色澄明,气和风静,宝舆幡幢,香花音乐,种种供养,弥遍街衢。
道俗士女,不知其几千万亿。
服章行位,从容有序。
上柱国司空安德王雄已下,皆步从至寺,设无遮大会礼忏焉。
有青雀狎于众内,或抽佩刀,掷以布施,当人丛而下,都无所伤。
仁寿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复分布五十一州,建立灵塔。
总管刺史已下,县尉已上,废常务七日,请僧行道,教化打刹,施钱十文,一如前式。
期用四月八日午时,合国化内,同下舍利,封入石函。
所感瑞应者,别录如左。
恒州表云:舍利诣州,建立灵塔。
三月四日到州,即共州府官人巡历检行,安置处所。
唯治下龙藏寺,堪得起塔。
其月十日,度地穿基。
至十六日未时,有风从南而来,寺内香气,殊异无比,道俗官私,并悉共闻。
及有老人,姓金名瓒,患鼻不闻香臭,出二十馀年,于时在众,亦闻香气,因即鼻差。
至四月八日,临向午时,欲下舍利,光景明净,天廓无云,空里即雨,宝屑天花,状似金银碎薄,大小间杂,雰雰散下,犹如雪落。
先降塔基石函上,遍堕寺内城治,俱有杂色晃曜,金晶映日。
时即将衣承取,复在地拾得。
道俗大众,十万馀人,并见俱获。
又刹柱东西二处,忽有异气,其色黄白,初细后粗,如蜂火烟,龙形宛转,回屈直上,周旋塔顶,游腾清汉,莫测长短,良久乃灭。
又有四白鹤,从东北而来,周绕塔上,西南而去。
至二十日巳时,筑塔基恰成,复雨宝屑天花,收得盛有一升。
即遣行参军王亮于先奉献皇帝,开花于宝屑内,复得舍利三颗,甚大欢欣。
瀛州表云:掘地欲安舍利石函时,可深六尺许,土里忽有真紫色光现,须臾遂灭。
其土即有黑文,杂间成篆字,书云「转轮圣王佛塔」,谨表闻知。
黎州表云:掘基安舍利塔,于地下得一瓦,铭曰「千秋万岁乐未央」。
观州表云:舍利塔上有五色云,如车盖,其日午时现至暮。
魏州表云:所送舍利,数度放光,复有诸病人,或患眼盲或患五内,发顾礼拜,病皆得愈。
至四月八日,欲下舍利,午时天忽有一片五色云,香馥非常,须臾之间,即降金花。
至九日旦,复下银花,遍满城池。
其花大者如榆荚,小者似火精,人人皆得,函盛奉献。
其日复有一黑狗,耽耳白胸,于舍利塔前,舒左股,屈右脚,见人行道,即起行道,见人持斋,亦即持斋,非时与食不食,唯欲得饮净水,至后日旦起解斋,与粥始吃。
且寺内先有数个猛狗,但见一狼狗,无不竞来吠啮。
若见此狗入寺,悉皆低头掉尾。
当尔之时,看人男夫妇女三十馀万,尽皆不识此狗,未知从何而来。
泰州表云:欲下舍利时,七日地微动,至八日大动。
兖州表云:敕书分送起塔,以瑕丘县普乐寺最为清净,即于其所奉安舍利以去。
三月二十五日,谨即经营,以为函盖。
初磨之时,体唯青质,及其功就,变同玛瑙。
五色相杂,纹彩焕然。
复于其里间生白玉,内外通彻,照物如水,表里洞朗,鉴人等镜,其送舍利(缺)
曹州表云:三月二十九日,舍利于子城上,赤光现。
四月五日申时,舍利现双树,并有师子现。
五日亥时,舍利现金光,长七寸。
六日卯时,龙花树现,下有佛像俱出。
六日卯时,漆龛板外光明,状如金花色。
六日申时,漆龛北板上及佛菩萨双树等形。
六日亥时,舍利精舍里出黄白花光,长四五寸。
八日辰时,漆龛板后云雾金光等形状。
巳时,漆龛板后娑罗树莲华影佛像、众僧师子等形。
午时,塔上五色云现。
午后,漆龛内板上有娑罗双树林楼阁等现。
九日,漆龛内板上叠石垒基文。
申后,漆龛板外大娑罗树及僧执香炉等形容,金佛像现,似若太子初生,身如黄金色,后有三僧,身著紫黄法服,手捉香炉供养。
其香气与世香不同,每日恒闻。
晋州表云:舍利于塔前放光三度,皆紫光色,众人尽见。
杞州表云:舍利以三月四日到州。
十四日辰时,琉璃瓶里色白如月,须臾之间,即变为赤色。
至四月二日后,变〔作〕紫光,或现青色,瓶内流转,一来一去,循环不止,道俗瞻仰,咸共归依,实相容仪,良久乃散。
七日午时,形影复出,变动辉焕,于前无异。
徐州表云:舍利二月二十八日至州西一驿宿。
其夜阴雨,舍利放光,向州四十五里,其净道寺僧向北山看光影,从驿所舍利处而来。
舍利石函盖四月五日磨治讫,遂变出仙人二,僧四人,居士一人,麒麟一,师子一,鱼二,馀并似山水之状。
邓州表云:舍利四月六日石函变作玉及玛瑙,其石有文,现「正国德」三字,并有仙人麟凤等出。
安州表云:奏寺安置送舍利,法师浮业。
共州官人量度基申时,忽有香气氛氲,乘空而至,芬芳微妙,世未曾有,道俗咸皆惊愕。
随至处所,香气遍满,至五更方始散尽。
又至四月八日行道日,满供设大斋,午时欲下舍利,道俗一万馀人,法师升高座,手捧舍利,以示大众,人人悲感,不能自胜。
即有赤色从师手内瓶口而出,便二度放光,高一丈。
又下石函,忽有白云团圆如盖,正当函上,右旋数匝闭讫,还当元出之处消灭。
又塔南先有佛阁,当时锁闭舍利,于其下立道场,遣二防人看守。
忽闻阁上有众人行声,看阁门仍闭,又复。
须臾复闻行声,即走告寺主,共开阁门上验看,唯有佛像,自外都无所见。
又下舍利讫日到申时有法师净梵,头陀僧净滔,于舍利塔后临水岩边,为诸道俗受菩萨戒。
众人见群鱼行队游水,首皆南出,似欲归依,多少一万馀。
请二禅师乘船入水,为鱼受戒。
然水内诸鱼,悉回首向船,随逐循行,如似听法。
赵州表云:舍利三月四日到州,臣等于治下文际寺安置起塔。
二日治刹行道,舍利于塔所放赤光,从未至申,更见不同,或似像形,或似楼阁,或见白光,乍大乍小,巡绕舍利,绕瓶行道,或隐或显,或迟或速,官人道俗,莫不亲见,惊喜号咽,沸腾寺内。
至四日,又放赤光,曜如金色,纵横一尺馀,紫绿相间,前后三度,良久乃灭。
又见一佛像,长二尺馀,坐于莲花趺坐,又以二菩萨侠侍,长一尺馀,从卯至巳,见诸形相。
道俗四部二万馀人,咸悉瞻仰。
豫州表云:舍利瓶有白光,须臾成五色,游转瓶内,形相非常。
又凿舍利铭,其石更无异质,凿至皇帝一字,从上点及竖牵横画,随凿之处,如刻金所成。
利州表云:舍利三月二十六日夜一更内放光,遍照衙内如月。
明州表云:四月八日下舍利,掘地安石函,乃得一像。
卫州表云:四月三日斋讫,舍利金瓶外,其色红赤,鲜丽殊常。
或行琉璃瓶底,或游瓶侧,缘瓶上下,光明外照。
比至八日,照灼如初。
洺州表云:舍利三月十一日天降甘泽,十三日乃止。
有戒德沙门僧猛,先患腰脚,不堪出行,其日闻舍利欲到,合寺驰走,僧猛自身抱患,不得奉迎,命弟子法藏扶持出户,回心正念,遂便得起行。
出城十里许,亲迎舍利。
因比瘳降,渐堪得行。
毛州表云:舍利二月二十七日到州,其日即依式安置一切男女,皆发菩提心,竞趣归依。
哑者能言,挛躄之人,悉皆能行。
石函乃变如琉璃,内外明彻。
四月十二日,天雨金银花等,表送奉献。
冀州表云:舍利放光五色,照满城治。
时有一僧,先患目盲,亦得见舍利。
复有一人,患腰脚挛躄十五年,自舍利到州所,是患人礼拜发愿,即得行动。
宋州表云:三月四日舍利至州,其所部送城县市院。
先有古井沤由来碱苦,水色旧赤,全不堪食,其县民胡子乾,因取水和泥,怪其色白,尝觉甚甘。
四月三日舍利于塔内放赤色光。
六日夜五更,寺内又放白色光。
七日辰时,寺内天雨白花,目验雰雰然,状如细雪,不落于地。
八日午时,欲下舍利入函,天上有白鹤,翔塔基之上。
怀州表云:舍利于州城长寿寺安置。
四月五日辰时,有一雄雉飞来函侧,心閒从容,质羽鲜华,自飞自止,曾无惊畏,河内县民杨迈特以示道俗六千馀人,莫不同见。
敕使沙门灵粲,即与受戒。
其雉向师,似如听法。
师云:此雉是野鸟,内法道理,无容笼系。
即令送城北太行山放之。
舍利塔厢,复有一迹,从塔东南三步而来,直到塔所,不见还纵,复无入处,或阔四寸,或阔三寸,蟠屈逶迤,状等龙蛇之迹,官人道俗,并悉共见。
八日至午时,舍利欲入塔函,遂放光于瓶外,巡回数匝,晖彩照曜,或上或下,乍隐乍出。
汴州表云:舍利三月二日到州,权置州馆。
六日夜,大德僧惠彻等,忽闻香气,有异寻常。
至八日,诸僧迎舍利,将向塔所,大德僧僧粲等五人,复闻香气。
去惠福寺门四十馀步,遂放青色光,覆照露帐,大久乃灭。
其寺有舍利,在僧房供养。
其日杞州人张相仁,于僧房见寺内舍利复放青色光,恰与新至舍利色状相似。
十日复至,见赤色光临寺佛堂,高五尺。
其夜四更,复见青赤杂色光于寺。
复有一老母,患腰已来二十馀年,拄杖伏地而行。
舍利至寺,强来礼拜,于大众里,见舍利光,腰即得差,舍杖而行。
洛州表云:舍利三月十六日至州,即于汉王寺内安置。
至二十三日,忽降香气,世未曾有。
四月七日夜一更向尽,东风忽起,灯花绝焰,在佛堂东南,神光照烛,复有香风而来,官人道俗等共闻见,于是弥增克念。
至八日,临下舍利,塔侧桐树,枝叶低茎。
幽州表云:三月二十六日弘业寺安置舍利石函,始磨两面,以水洗之,明如水镜,内外相通,紫光焰起,其石斑驳,又类玛瑙,润泽炫耀,光似琉璃。
至四月一日,起斋行道。
至三日亥时,舍利前焚香供养,灯光照庭,众星夜朗,有素光舒卷,在佛舆之上。
至八日,舍利入函,自旦及辰,函石现文,仿佛像有菩萨,光彩粉藻。
又似众仙,其间鸟兽林木诸状,不惑者众,实难详审。
其有文理,照显分明,今画图奉进。
许州表云:三月三日初夜于州北境去州九十里,舍利放光,紫赤二色,照曜州城,内外民庶,皆见神光。
四月七日在州大厅,舍利出金瓶之外,琉璃瓶内,行道放光。
至八日在辨行寺塔所,又放光明。
午时,舍利欲入石函,又有五色光彩云,来临塔上,云形如盖。
其日在塔西南一百馀步,依育王造塔本记一枯池,不在四畔,正在池中,可深九尺。
忽有甘井自现,其水不可思议。
当时道俗看者二万馀人,同饮齐见。
所录瑞应,奉表奏闻。
荆州,舍利现云如车盖,正当塔上,云间雨花,游扬不落,众鸟翔塔。
济州,舍利本一,至彼现二,放光照现,闻异香气,云间出音,自然钟声,及以赞善,大鸟群飞塔下。
楚州,舍利当行道日,野鹿来听,鹤游塔上。
莒州,舍利本一,至彼现三,放光映照。
掘基地下,忽得铜塔,及哑者能言。
营州,舍利三度放光,白色,旧龟石自然析解,用书石函。
杭州,舍利山间掘基,得自然石窟,容舍利函。
潭州,舍利江鸟迎送。
潞州,舍利至彼,自然泉涌,饮者病愈。
洪州,舍利白项乌引路。
德州,舍利至彼,躄者能行,大鸟旋塔。
郑州,舍利放光,幡向内垂。
江州,舍利至彼,行道日,耕人犁得一铜像。
兰州,舍利掘基地下,得一石像,又小儿拨得二铜像。
慈州,舍利现白云盖如飞仙,自然泉涌,饮者病愈。
廉州,未得舍利,别得一舍利放光,佛香炉烟气,又类莲华,黄白色,天雨宝屑。
雍州表云:仁寿二年五月十二日京城内胜光寺、大兴善寺法界寺、州公廨里,及城治街巷,天雨银屑,大如榆荚,小如《夫》等,表送奉献。
仁觉寺五月十二日未时,有风从西南来,如香气氛氲,沙门及经生道俗等,并悉俱闻。
当夜雨宝屑天花芭蕉枝叶,棕榈茎干上,人皆拾得,大小如前无异。
仁寿二年六月五日夜,仁寿宫所慈善寺新佛堂内,灵光映现,形如钵许,从前柱绕梁栿,众僧睹见。
仁寿二年六月五日夜,雨银屑天花,琵琶叶上,及馀草头上落地。
仁寿二年六月八日,诸州送舍利沙门使还宫所,见旨相问慰劳讫。
令九日赴慈善寺为庆光斋僧,众至寺赞诵,旋绕行香,欲食,空里微零。
复雨银屑天花舍人崔君德令盛奉献。
京城内胜光寺模得陕州舍利石函,变现瑞像娑罗双树等形相者。
仁寿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巳后,在寺日日放光,连连相续,缘感即发,不止昼夜。
城治道俗,远来看人,归依礼拜,阗门塞路,往还如市。
遇斯光者,照动群心,悲喜发意。
其城内诸寺,外县诸州,以绢素模将去者,或上举放光,或在道映照,或至前所,开明现朗,光光色别,随见不同。
仁寿二年七月十五日京城延兴寺灌写释迦金铜像丈六。
其夜雨宝屑银花,香气甚异无比。
陕州,舍利从三月十五日申时至四月八日戌时,合一十一度见灵瑞,总有二十一事,四度放光,内见华树,二度五色云。
掘地得鸟,石函变异。
八娑罗树,树下见水,一卧佛,三菩萨,一神尼
函内见鸟,三枝金华,兴云成轮相,自然幡盖。
函内流出香云,再放光。
舍利在陕州城三月二十三日夜二更里,大通寺善法寺、阐业寺并见光明,唯善法寺所见光内,有两个华树,形色分明,久而方灭。
其色初赤,寻即变白。
后散如水银,满屋之内,物皆照彻。
舍利在大兴国寺四月二日夜二更里,灵胜寺见光明洞了,庭前果树及北坡草木,光照处见其形,塔基下掘〔地〕得鸟。
舍利来向大兴国寺三月二十八日卯时,司马张备、共大都督侯进,检校筑基,掘地已深五尺,有阌乡县玉山乡民杜化云鐇下忽出一鸟,青黄色,大如鹑,驯行塔内,安然自处,执之不恐,未及奉送,其鸟致死。
今营福事于舍利塔内,获非常之鸟,既以出处为异,谓合嘉祥。
今别画鸟形,谨附闻奏。
五色云再现。
三月十五日申时,舍利到陕州城南三里涧,即有五色云从东南郁起,俄尔总成一盖,即变如紫罗色,舍利入城,方始散灭,当时道俗并见。
至二十八日未时,在大兴国寺,复有五色云,从西北东南二处而来,舍利塔上相合,共成一段。
时有文林郎韦范、大都督杨旻及官民等,并同观瞩。
其云少时即散者也,两度出声。
舍利在州,三月二十三日夜,从宝座出声,如人间打静声,至三乃止。
后在大兴国寺四月五日酉时,复出一声,大于前者,道俗并闻。
石函内外,四面见佛菩萨神尼娑罗树光明等。
四月七日巳时,欲遣使人送放光等四种瑞表,未发之间,司马张备、共崤县乾意、阌乡县赵怀坦、大都督侯进、当作人民侯谦等,至舍利塔基内石函所检校,同见函外东面,石文乱起。
其张备等怪异,更向北面。
乾意以衫袖拂拭,随手向上,即见娑罗树一双,东西相对,枝叶宛具,作深青色。
俄顷道俗奔集,复于西面外以水浇洗,即见两树,叶有五色,次南面外。
复有两树,枝条稍直,其叶色黄白,次东面外。
复有两树,色青叶长,其四面树下,并有水文。
于此两树之间,使人文林郎韦范,初见一鸟仰卧。
司马张备次后看时,其鸟已立。
鸟前有金华三枝,鸟形大小毛色,与前掘地得者不异。
其鸟须臾向西,南行至佛下停住。
函内西南近角,复有一菩萨,坐华台上,面向东。
有一立尼,面向西,而向菩萨合掌,相去二寸。
西面内复有二菩萨并立,一金色,面向南,一银色,面向北,相去可有三寸。
西唇上有一卧佛,侧身,头向北,面向西。
其三菩萨,于石内并放红紫光,高一尺许,从巳至未,形状不移,图画已后,色渐微灭。
道俗观者,其数不少。
此函本是青石,色基黑暗。
见瑞之时,变为明白,表里映彻。
周回四面,俱遣人坐,并相照见,无所翳幛。
其函内外四面,总见一佛、三菩萨、一尼、一鸟、三枝华、八株树,今别画图状,谨附闻奏。
午时,四方云起,变成轮相。
复有自然幡盖,及塔上香云,二度光见。
四月八日午时,欲下舍利,于时道俗悲号,四方忽然一时云起,如烟如雾,渐欲向上。
至于日所,即绕日变成一晕,犹如车轮。
内别有白云,团圆翳日,日光渐即微暗,如小盏许,在〔轮〕外周匝次第以云为辐,其轮及辐,并作红紫色。
至下舍利讫,其云散灭,日光还即明净。
复于塔院西北墙外,大有自然幡盖,亦有见幡盖围绕舍利者,当时谓有人捉幡供养,至下舍利讫,其幡盖等忽即不见。
于时道俗见者不少。
至戌时,司马张备等见塔上有青云气,从塔内而出,其云甚香,即唤使人文林郎韦范、大兴寺僧昙畅入里就看,备共韦范等并见流光向西北、东南二处流行,须臾即灭(《广弘明集》十七)
九成宫醴泉碑铭 隋末唐初 · 魏徵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一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
皇帝避暑于九成之宫。
此则隋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
绝壑为池。
跨水架楹。
分岩竦阙。
高阁周建。
长廊四起。
栋宇胶葛。
台榭参差。
仰视则𨔴𨘬百寻。
下临则峥嵘千仞。
珠璧交映。
金碧相辉。
照灼云霞。
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
穷泰极侈
以人从欲。
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金。
无郁蒸之气。
微风徐动。
有凄清之凉。
信安体之佳所。
诚养神之胜地。
汉之甘泉。
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
经营四方。
逮乎立年
抚临亿兆。
始以武功一海内。
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邱。
南踰丹徼。
皆献琛奉贽。
重译来王。
西暨轮台。
北拒元阙。
并地列州县。
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
迩安远肃。
偫生咸遂。
灵贶毕臻。
虽藉二仪之功。
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
栉风沐雨。
百姓为心。
忧劳成疾。
同尧肌之如腊。
甚禹足之胼胝。
针石屡加。
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
每弊炎暑。
偫下请建离宫。
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
惜十家之产。
深闭固拒。
未肯俯从。
以为隋氏旧宫。
营于曩代。
弃之则可惜。
毁之则重劳。
事贵因循。
何必改作。
于是斲彫为朴。
损之又损。
去其太甚。
葺其颓坏。
杂丹墀以砂砾。
间粉壁以涂泥。
玉砌接于土阶。
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
可作鉴于既往。
俯察卑俭。
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
大圣不作。
彼竭其力。
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
咸引谷涧。
宫城之内。
本乏水源。
求而无之。
在乎一物。
既非人力所致。
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
上及中宫
历览台观。
閒步西城之阴。
踌躇高阁之下。
俯察厥土。
微觉有润。
因而以杖导之。
有泉随而涌出。
乃承以石槛。
引为一渠。
其清若镜。
味甘如醴。
南注丹霄之右。
东流度于双阙。
贯穿青琐。
萦带紫房。
激杨清波。
涤荡瑕秽。
可以导养正性。
可以澄莹心神。
鉴映偫形。
润生万物。
同湛恩之不竭。
将元泽之常流。
匪惟乾象之精。
盖亦坤灵之宝。
谨按礼纬云。
王者刑杀当罪。
赏锡当功。
得礼之宜。
醴泉出于阙庭。
鹖冠子曰。
圣人之德。
上及太清。
下及太宁。
中及万灵。
醴泉出。
瑞应图曰。
王者纯和。
饮食不贡献。
醴泉出。
饮之令人寿。
东观汉纪曰。
光武中元元年
醴泉出于京师
饮之者痼疾皆愈。
然则神物之来。
实扶明圣。
既可蠲兹沈痼。
又将延彼遐龄。
是以百辟卿士。
相趋动色。
我后固怀撝挹。
推而弗有。
虽休勿休。
不徒闻于往昔。
以祥为惧。
实取验于当今。
斯乃上帝元符。
天子令德。
岂臣之末学。
所能丕显。
但职在记言。
属兹书事。
不可使国之盛美。
有遗典策。
敢陈实录。
爰勒斯铭。
其词曰。
惟皇抚运。
奄壹寰宇。
千载应期。
万物斯睹。
功高大舜。
勤深伯禹
绝后光前。
登三迈五。
握机蹈矩。
乃圣乃神。
武克祸乱。
怀远人
书契未纪。
开辟不臣。
冠冕并袭。
琛贽咸陈。
大道无名
上德不德。
元功潜运。
几深莫测。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靡谢天功。
知帝力
上天之载。
无臭无声。
万类资始。
品物流形。
随感变质。
应德效灵。
介焉如响。
赫赫明明。
杂遝景福。
葳蕤繁祉。
云氏龙官。
龟图凤纪。
日舍五色。
乌呈三趾。
颂不辍工。
笔无停史。
上善降祥。
上智斯悦。
流谦润下。
潺湲皎洁。
蓱旨醴甘。
冰凝镜澈。
用之日新。
挹之无竭。
道随时泰。
庆与泉流。
我后夕惕。
虽休勿休。
居崇茅宇。
乐不般游。
黄屋非贵。
天下为忧。
人玩其华。
我取其实。
还淳反本。
代文以质。
居高思坠。
持满戒溢。
念兹在兹。
永保贞吉。
谢衣表697年4月 唐初 · 陈子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 创作地点:北京市市辖区大兴区
臣今月日。千骑田楷至。
伏奉恩敕。赐臣紫衫旱衫裤等一副。
臣万死骷骨。垂朽蒙荣。
载战载殒。肝心涂地
中谢。臣以驽朽。
叨承重任。凭奉圣略。
诛讨元凶。实合震曜天威。
俘斩逆首。而智力浅短。
进退无规。被王孝杰陷锋于前。
臣则接战于后。躬先士卒。
苦斗山林。自辰至酉。
杀贼无数。嵓谷峻狭。
车乘相旋。被孝杰败兵。
回相冲突。逆贼乘便。
重袭臣军。士卒被伤。
子将多死。臣决命争首。
陷阵摧凶。日暮兵疲。
疮痍相半。鸟散山谷。
人无斗心。臣独无依。
遂失师律。即欲刎颈阵下。
委骨显诚。实恐身死尅伤。
未雪国耻。所以含垢忍辱。
图死阙庭。今月六日幽州
即囚系狱户。延颈戢魄。
惟待严刑。汤镬在前。
分委灰土。岂谓天慈矜鉴。
回宪增荣。以其伏锧之魂。
更辱赐衣之宠。烦冤踊跃。
载兢载惶。泣血尝胆。
誓复国雠。刻骨刻肌。
敢忘天造。不胜巳死再生感戴欣跃之至。
承天皇帝哀册文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九
维大历十三年岁在戊午四月丁未朔六日庚子
齐王谥曰承天皇帝
兴信公主季女谥曰恭顺皇后
天宝十五载
会有国难。
王首建大议。
扈先帝于朔陲。
其年八月
薨于行在。
某年某月。
追封齐王
今上亲亲念切。
册赠大号。
大历十三年六月
迁座于咸阳
银棨传曙。
金根在驭。
出仙禁兮逶迤。
指横桥兮西去。
乃诏礼仪使工部尚书祖奠于行宫。
礼也。
圣慈友爱。
痛结天伦。
爰命作册
授之儒臣。
其词曰。
天祚我唐。
帝系其昌。
鸿明皇皇。
子孙保光。
长发其祥。
倬生贤王。
英华外扬。
五色含章。
聪敏明粹。
孝友纯至。
文丽春华。
神清颢气。
所全者德。
不有其贵。
昔在开元。
锡羡其蕃。
储后爱子。
天皇弄孙。
胜衣趋拜。
即启东藩。
山委庆赉。
云翔渥恩。
紫殿丹台兮相属。
临洞窅窅兮沈沈。
联日光以金支。
炜芳萼于瑶林。
甲观宴兮承颜数。
门侍兮钟爱深。
既闲详于占对。
亦自守于冲退。
忘外事之婴拂。
服前言之箴诲。
谓欢娱之未更。
何艰否之相会。
云雷遘屯。
洛阳
乘舆南幸。
定议北巡。
上戴君父。
协于天人。
中兴之业。
实赖经纶。
如何上元
不假之年。
丹误金鼎。
尊空玳筵。
轸于震恸。
泽漏重泉。
东负苍海。
锡其土田。
顾谋始之言博。
谓饰终之恩薄。
崇章大号。
自我天作。
梁国之旌旗。
鲁侯之礼乐。
备物宫庭。
巍巍宠灵。
宝符玉牒。
照曜青莹。
仙驾帝仪。
上升紫冥。
邦媛之妹。
妇道不踰。
辞金屋
久闭珠襦。
锡以象服。
合于鲋隅。
呜呼哀哉。
出国门兮苍山转。
辞白日兮长安
惊飙落于桂宫。
零露沾于兰坂。
建翠凤兮葳蕤。
瞻辂马兮迟迟。
寿宫闭兮与天毕。
玉座深兮无晓时。
嫔嫱俨兮侍新寝。
凫雁游兮非故池。
戢神辉之杳霭。
结吾君之眷思。
唯鸿勋之不泯。
渺然终古兮同斯。
岭南节度判官宗公神道碑 唐 · 豆卢诜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九
夫工文者或懦于勇烈。善武者或昧于政理。
徐则失于断。疾则寡于谋。
至若文而有勇。武而有政。
徐而能断。疾而能谋者。
公有之矣。公讳羲仲
字羲仲。其先南阳人也。
高祖出宰榆次。因家太原
宋襄公之母弟敖。仕于晋。
伯宗。为三郤所害。
州黎奔楚。其子家于南阳
以王父字为氏。公其后也。
远祖均。东汉为九江太守
累迁司徒。六条分而千里云行。
五教敷而四方风动。厥有成绩。
罔或不臧。自东汉迄于圣代。
英贤间发。史牒详焉。
曾祖雍州鄱阳将军讳义。国之选也。
烈考皇灵州录事参军讳良献。人之望也。
皆缵承前绪。垂祐后昆。
秉德不回。世济其美。
公则灵州府君之仲子也。允文允武。
惟忠惟孝。丱岁失趋庭之训。
绝浆有类于参乎。弱龄丧倚门之慈。
泣血不殊于柴也。曾未弱冠。
克自激昂。不安颜子之贫。
遂投班生之笔。乃慷慨而言曰。
文武不坠。在人宏之。
遂从安思顺破鱼海。败五城
上柱国。又从哥舒翰吐蕃
收九曲。前后讨伐。
稠叠勋庸。累迁游击将军左武卫中郎将
乾元中秦州防禦使都督杨公。
公之懿亲。邦之硕德也。
怀郭有道之深识。行祁大夫之内举。
以公才兼文武。德备刚柔。
表为司议参军。尚贤也。
至上元初。杨公为同州刺史
又表公兼韩城当县团练使。任能也。
欃枪未攘。猃狁孔棘。
既因之以师旅。又加之以饥馑。
寇盗蚁聚于我疆。黔黎鸟散于他境。
城壁颓圯。𢌅户闭隳。
嗷嗷彼方。望公如岁。
公于是完城郭。修器械。
均赋敛。峙糗粮。
城郭之完也。则矗长云以倚天。
器械之修也。则腾劲霜以扑地。
均乃赋。则流人不召而来。
峙乃粮。则军士不戒而备。
农狎于野。商复于肆。
去其烦苛。敦其简易。
曾不期月。而人知所庇。
解印未几。朝廷多之。
澄城。无何。
杨公拜御史中丞岭南节度。乃咨参公谋。
授以参军。时宦官吕太一怙恃宠灵。
凌虐神主。前节度张休为之弃甲。
公于是稽韬略。演遁法。
算之以孤虚。考之以风角。
潜军间道。克复旧藩。
甲士不勤。而凶党歼矣。
所谓不战而胜者也。乃大贡方贿。
丕叙庶绩。朝议嘉焉。
大理少卿监察御史。仍充节度判官
懋赏也。棘署亚卿
表其赤心而刺外。柏台柱史
俾其白简以正邪。方将振翼南溟
竭诚北阙。曜威灵于象郡
布渥泽于龙川。岂上天不惠。
降此大戾。阅水去而不留。
藏舟奄其长逝。以永泰三年四月六日
寝疾捐馆于上京务本里第。春秋四十有二。
其年五月十八日葬毕陌原。礼也。
之元昆曰夷仲。早世而殒。
公之季弟曰昌仲。为光禄寺丞
抚孤追往。号恸靡及
惟公礼以检身。忠以奉国
其事上也敬。其临下也简。
御众以宽。抚孤以义。
率性而仁爱及物。因心而孝友过人。
从官之禄利。散沾于疏属。
承家之资产。悉付与同生。
宗族之所嗟称。寮友之所景慕者也。
夫人昌黎郡豆卢氏。太原交城元伟之孙。
宁州真宁广洽之女也。调谐琴瑟。
志厉冰霜。施衿结缡。
作嫔君子。婉嫕淑慎。
宜其家人。伯道无儿
岂独悲于晋史。共姜誓死。
宁专美于卫诗。痛失翼于凌虚。
思招福而遗有。终愿削发禅寂。
衲衣空门。悯幼女之未嫁。
抑深心而少止。岁月逾迈。
陵谷有迁。愿播芳猷。
记之贞石。诜也不佞。
知其为人。哀彼谭公。
念兹归祔。乃为铭曰。
于穆君子。问望不已。
文武并茂。忠孝兼美。
德所立兮。奕奕韩邑。
嗷嗷疲人。命公为宰。
厥政惟新。化所及兮。
小臣不帅。肆虐荒裔。
师徒不勤。渠魁自殪。
谋兮。圣朝懋赏。
俾崇乃秩。卿月照庭。
台霜辉质。沐鸿休兮。
天地不仁。歼我邦彦。
百身莫赎。孰不兴怨。
行之积兮。孀妻孤女。
魂断骨惊。爰纪贞石。
永播芳名。美无斁兮。
更定祭日奏 中唐 · 齐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六
每年大中小祀。
都七十祭。
其四立二分二至腊上辛吉亥等日。
盖为气节也。
其后寅后申后亥后丑等日。
盖谓星次也。
伏以气行有时刻。
星位有次舍。
或定用日。
或定用辰。
不可改移。
请依旧制。
其或有别祷祭。
即是太卜署择日。
并请准四月六日敕。
废务日不用。
遂为故典。
旧仪注无日蚀废祭之文。
元年建丑月
祠部奏曰。
来年建寅月。
一日祈谷。
祀昊天上帝。
是月司天台预奏。
其日太阳亏。
礼仪使于休烈奏曰。
臣谨按曾子问曰。
当祭而日食。
其祭也如之何。
夫子曰。
按祭而已矣。
牲至未杀则废。
汉初平四年正月
当祭南郊日蚀。
又行冠礼。
博士殷盈孙与八座议。
以为正月元日太阳亏。
而冠有祼献之礼。
有金石之乐。
是为闻灾不严肃。
见异不怵惕也。
望下太常别择日。
其二日祭太一。
准礼仪物同祠所。
既缘日蚀。
各守本司。
亦望同下太常更择日。
祭子婿独孤少监815年4月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维元和十年岁次乙未四月壬寅朔六日丁未
外舅太常卿权某。
敬以清酌时羞之奠。
致祭于故秘书少监绛州刺史独孤郎之灵。
噫嘻大钧。
生死沄沄。
寿夭纷纶。
古人罕言。
岂造化流形。
不与其全。
或一气滑湣。
偶然而然。
嗟我子婿。
时之令德。
自诚而明。
必协于极。
前殿大对。
谏垣正色。
中台有声。
东观以直。
训辞温雅。
视草宥密
当时之选。
必居第一。
玉立皦然。
古之渊骞。
抗词犯颜。
勇若诸贲。
立不易方。
即之也温。
道乃前定。
实安于仁。
时惟宪公
先友是敦。
既以声子之旧。
复兹戴侯之亲。
欢言戾止。
十五年矣。
始遇弱冠。
今才强仕。
会朝方驾。
居室同里
爱我以德。
忠言在耳。
劳绩尽瘁。
疾婴腠理。
乞身上言。
移亚外史
谢绝人寰。
屏居鄠田。
冀此宴闲。
百疴就痊。
神理暧昧。
晦明缠绵。
勿药难徵。
驱车言旋。
吁嗟风烛。
纠纆倚伏。
涉路犹理。
入门而复。
亲宾怛化。
里闬行哭。
如何斯人。
奄忽不淑。
物情所望。
必至宰匠。
惟君知臣。
注意寅亮。
时因劘切。
然后交鬯。
动于险中。
终不委让。
彻瑟之辰。
万情百身。
孤孀嗷号。
所不忍闻。
念以蒙稚。
孝思天至。
礼逾成人。
哀感异类。
昔谓福善。
今疑报施。
臧孙有后。
惟此可冀。
翻翻素旌。
东指鼎成。
鲜原夜壑。
密印刍灵。
缌衰已除。
服纪太轻。
如何此礼。
不称予情。
薤歌楚挽。
一往不返。
哲兄襄事。
茹痛终鲜。
送尔冥漠。
顾予衰蹇。
悲哀所钟。
贤达未免。
寓形必化。
何早何晚。
虽以怀终。
不能自遣。
泪尽弥苦。
魂交可展。
奠兹一觞。
临诀先远。
尚飨。
画千手千眼大悲菩萨记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三
贞元七年孟夏月再旬有六日
我伯姊宏农杨氏夫人之丧期。
秘书省正字河东裴求已妻。
痛夫四序往而还。
万化周而始。
慈颜复睹。
终天无期。
伏念身体发肤。
重于所受。
不敢以毁生为报。
其发于一号者。
则昊穹可闻。
泉壤可彻。
西方之教。
有追护之功。
崇建是像。
庶乎有及。
吾闻之。
古之泣血。
不必以血为泪。
痛之至者。
如泣血焉。
是像也。
起尔一心。
成千手千眼。
自素为缋。
自缋为相。
自相为圣。
自圣为福。
所以复于尔所生者。
庸非尔之血乎。
希微窅冥之间。
惟至可至之至者。
孰至于哀哀尔思。
舅氏员。
自以一亏而不可复续者。
骨肉之谓。
泣抚其事。
从而记之。
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811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某启。
伏见四月六日敕。
刺史崔简以前任赃罪。
决一百。
长流驩州
伏奉去月二十三日牒。
崔简家口牒州安存。
并借官宅什器。
差人与驱使。
伏惟中丞以直清去败政。
以恻隐抚穷人。
罪迹暴著。
则桉之以至公。
家属流离。
则施之以大惠。
各由其道。
咸适于中。
威怀并行。
仁义齐正。
绳愆纠缪。
列郡肃澄清之风。
匡困资无。
阖境知喔咻之德。
凡在巡属
庆惧交深。
伏见崔简儿女十人。
皆柳氏所出。
之所犯。
首末知之。
盖以风毒所加。
渐成狂易。
不知畏法。
坐自抵刑。
名为赃贿。
卒无储蓄。
得罪之日。
百口熬然。
羸顿
不知所赴。
傥非至仁厚德。
深加悯恤
则流散转死。
期在须臾。
某幸被缧囚。
久沐恩造。
至于骨肉。
哀矜。
循念始终。
感惧无地。
谨勒祗承人沈澹奉启陈谢。
下情轻黩。
代宏敬与泽潞军将843年5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昨览大将等陈情表。
未知迷复。
颇事游词。
宏敬任忝专征。
兼许招谕
思欲布朝廷大信。
解彼深疑。
指事而言。
更无文饰。
只如公等本使。
疾病绵惙。
既以上闻。
便须请监军权知兵马。
以俟朝旨。
岂有表章未发。
邪计已萌。
遽遣刘稹衙内决事。
不令常侍父疾。
既亏子道
深累国章。
远近闻知。
无不骇听。
姜崟四月十三日到城。
至二十三日
圣上惊异此事。
要知端的。
遂令追问。
冀得实情。
姜崟状称。
四月六日大衙宅内小听
实见本使。
至八日晚后。
刘稹传本使处分。
令入城请医。
并不见本使。
又云。
女婿李方四月五日降职至十将
妹婿王再晟被发遣山东
邯郸镇佐军虞候
崟见女婿辈皆被降黜。
遂怀忧惧。
郭谊觅使入城。
至四月三十日
追问梁叔乂。
亦只缘公等本使不见。
宣慰问疾使又不见。
医官梁叔乂自通状云。
刘守义扶刘稹时。
叔乂对都押衙郭谊向守义道。
且莫如此。
若拟扶郎君
待国家处分。
不可依河朔自专。
刘守义因此怀恨叔乂。
诈传本使处分。
令入奏谢医药方。
便夺叔乂职事。
姜崟梁叔乂是彼心腹。
尚不得面见本使。
于朝廷通状。
称本军尽云已亡。
军中法严。
不知委细
宣慰使既不得面见。
固难辨明。
今公等表章。
仍云故使初奏疾病。
姜崟梁叔乂并云被台司收系。
军人闻此消息。
且言故使尚未薨背。
事已如此。
自是公等行诡谲之计。
诬罔朝廷。
凡所施为。
事多矫诈。
在朝廷须知事实。
焉得不一一追问。
及奏公等本使丧亡。
圣上三日废朝。
宠赠师傅。
方欲遣使吊祭。
以备哀荣。
寻属薛常侍回。
知不入衙门不受敕。
镇州省使方回及常道军将樊琮
知公等拒命之心。
必无悛改。
圣上曲为含忍。
询访百僚。
朝廷大臣。
藩翰戎帅。
切齿愤惋。
如报私雠。
圣上事非获已。
方降明制。
始终恩礼。
可谓无遗。
公等须知罪恶贯盈。
神人共弃。
更不得扇虚妄之说。
归怨朝廷。
聊布所怀。
各当知悉。
释武豹门记 唐 · 韦承造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七
往之事不知者。多以故老之传而实之。
舛生于讹。以至大谬。
至若正气为邪气所偪。本非正气也。
盖疑生于莫析。以逮于言思耳。
咸通甲午岁孟春十有七日奉天子诏来牧兹郡之人。
以武豹门为祛邪禦魅之所作也。其门北向。
左画白虎。执以苍头之手。
右画大豕。拒以雄武之威。
门之东壁。有刻石焉。
乃故大光禄李公暨前牧是邦为文以解之。义与夫郡人之说不贰也。
又曰。图于寝室。
恍恍焉疑有所压。愈不知其所由来者矣。
适有多才能之士胡姓承裕名。为愚释之曰。
是州也。其宅东西。
广正北倾。后无乾地。
南北崄巇。林木森耸。
水自北来。山势岗阜。
即是八难地。而武豹门正当九苦风。
时俗以武豹为辟邪。按韩王元嘉始创之。
旨乃以五行所尅。胜其灾而灭之祸。
武属木。以木临亥位。
故以豕承之。寅主东方。
故画东垣。豹主西方。
故志西壁。禦祸之风。
制空之位。一其义也。
今愚所筑池北望月台池南钓丝台。亘及此门。
中架虹梁。正与韩之设色三兽。
暗合其理也。愚故命笔书之。
庶将释惑表异。为后君子信与不信耳。
时乾符二年四月六日绛州剌史韦承造记。
末帝即位册书 五代 · 李愚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维应顺元年岁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六日乙亥。文武百寮特进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微宫使宏文馆大学士上柱国始平郡食邑二千五百户臣冯道等九千五百九十三人上言。
帝皇兴运。天地同符。
河出图而洛出书。云从龙而风从虎。
莫不恢张八表。覆育兆民。
立大定之基。保无疆之祚。
人谣再洽。天命显归。
须登宸极之尊。以奉祖宗之祀。
伏惟皇帝陛下天资神智。神助机权。
庄宗于多难之时。从先帝于四征之际。
凡当决胜。无不成功。
洎正皇纲。每严师律。
为国家之志大。守臣子之道全
泣遗弓。常悲易月。
欲期同轨。亲赴因山。
而自鄂王承祧。奸臣擅命。
致神祇之乏飨。激朝野以归心。
使屈者伸。令否者泰。
人情大顺。天象至明。
东井以呈祥。拱北辰而应运。
由是文武百辟。岳牧偫贤。
至于比屋之伦。尽祝当阳之位。
今则承太后慈旨。守先朝远图。
抚四海九州。享千龄万祀。
臣等不胜大愿。谨上宝册。
太后令。奉皇帝践祚。
臣等诚庆诚忭。谨言。
重修应圣公乾德五年四月 唐末宋初 · 阎光度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道光《赵城县志》卷三四、《霍山志》卷五
昔隋氏末季,唐祚未兴,四海黎民,坠诸涂炭,万方豪杰,各举戈矛。
驱虎兕以鸱张,统貔貅而蚕食。
载血腥原野,暴骨成丘山。
时无定君,人思真主。
唐高祖执义为柄,唱义成师,啸集群雄,肃清天下,吊问乱世,起救寰中。
师次吕州,前有勍敌,攻则力寡,战则兵羸,飞挽距前,水潦为患,疑虑不决,人心复摇。
是时也,霍岳之神,幽赞而起,荡清逋役,引导王师,破宋老生霍邑县
临汾既拔,绛郡寻平。
帚扫欃枪,席卷氛祲。
窦建德,降王世充
大风起而云物骆除,太阳出而露华冰铄。
君临大宝,神有力焉。
论曰:天拨乱而启圣功,神献奇而扶唐祚,所以角力杰出者为唐之藉,蜂屯蚁聚者为唐之资。
而后立庙廷,备洒扫。
天宝中,申祀典,行册命,四渎齿诸侯之秩,五岳符三公之位。
冀州镇霍山封为应圣公,盖显幽赞、答灵贶也。
「西方之美,有霍山之多珠玉焉」,即此也。
郦善长《水经》云:霍太山其庙,「鸟雀不栖其林,猛兽常守其庭」,即此庙也。
设险负固,排空耸高。
东会太行,西偶姑射。
扼夷护,却敌藩边,不可议也。
吐翠含芳,罗植万类,出云泄雨,沛润百谷。
即春秋以生杀,同天地之长养,不可穷也。
戎帅天水赵公节制是邦,于今八载。
衽金钺,按雕戈,登将坛,分戎阃。
下车而民悦,考绩而政成。
敌不侵边,人皆勤业。
乡闾丰亨,地方肃静,盗贼屏息。
义安都维那鱼璋等,广化群心,复构新殿,侔诸大壮,焕乎成功。
云攒螮蝀之梁,似生岩嶂;
鱼贯碧烟之瓦,诞下汀洲。
复严如在之容,永享惟馨之祀。
将传不朽,是述斯文。
乾德五年岁丁卯四月六日记。
按:道光《直隶霍州志》卷二五,道光六年刻本。
大宋内酒坊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御史大夫上柱国权知扬州军府张府君墓志铭(并序 太平兴国三年 宋 · 宋玄庆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
粤若将称臧、马,唯彰抚剑之名;
守曰,但播化民之惠。
未有位居列校,职处内庭,负文武之兼才,得政理之要道。
入则侍禁闱而亲旒冕,弼九五之尊;
出则代牧守而镇藩宣,布六条之政。
宽猛必闻于相济,疲瘵由是以皆苏。
视民而有若蒱卢,听讼而自同蔽笫:即府君其人也。
七迁茂族,四姓名家。
在汉则良为万乘之师,受编书于济北
居晋则华处三公之任,识剑气于酆城。
一门多贵盛无双,奕业乃英雄间出。
府君澶州卫南人也。
大王父讳礼,不仕。
玉唯披褐,匪登和氏之场;
珠自媚川,不照魏王之乘。
烈考讳裕,秋霜厉志,旅力过人,奋身初自于戎行,立事遂登于勇爵。
没赠左清道、率府率
夫人阮氏,赠陈留县太君
继夫人王氏,赠太原县太君
皆母以子贵,即府君之庆及于高堂也。
府君率府率之长子也,讳秉字执教
五行钟秀,九畹齐芳,睹英威则鹗在秋天,顾节操则筠生嶰谷。
侍卫亲军使史公之绾兵柄也,公初投班笔,始事辕门。
赵胜囊中,未知毛遂
项梁之戏下,岂识淮阴
周高祖之即位也,知公夙怀义勇,未遂奋飞,俾入侍于春宫,冀渐登于贵仕。
世宗之纂大宝也,起家为东头供奉官
班居近侍,地处深严,忠贞但厉于赤心,慎密肯言于温树。
属并寇未殄,世宗亲征,公负矢石之勤劳,有军旅之勋效,转充虎捷指挥使
屯戍非一,果毅有馀,因擢授内弓箭库副使
未逾旬浃,授弓箭库使,寻迁为军器库使
梁王禅位,皇宋龙飞,汶水澶泉,继充巡检
襄阳岘首,次委监临。
积功效以尤多,致酬赏而不一。
其间一授闲厩使,次授尚食使,又转迁内酒坊使。
属王师西讨,蜀郡初平,命公领马步兵士,自乾渠至利州七百馀里,往来安抚,昼夜警巡,封圻悉于底宁,士庶略无于搔动,兼降下二十馀寨。
其所管部内,则层峦叠翠,阁栈排空,往往有大石当路,负怪状奇形之异,扼穷岩峭壁之巅,飞黄嚼勒以难前,大章蹀足而中辍。
公于是燃大炬以热之,建瓴水以泼之。
剨然坼裂,尽如霆霹之声;
俄尔荡平,非劳畚锸之用。
因改漫天岭朝天岭,盖易险阻而为通路也。
寻授权知利州军州事。
大军之后,馀寇始平,下车既赐于慰安,阖境旋闻于悦服。
枯荑未秀,则偃之以君子之风;
惠政已敷,乃著之于舆人之诵。
政成,再迁权知扬州军府事。
隋朝旧国,江左雄藩,苟非当代名人,孰委皇家利柄?
公莅事之日,匪懈为怀,于是起搉货务千馀间,以备商贾之贸;
修桥道十馀所,以通舟车之便;
凿陈公塘,开怀子河,以益漕运之利。
盖公家之务,知无不为,致四民仰冬日之和,万户有春台之乐。
越二年,群情方洽,臣疹俄钟,因乞告以寻医,遂有诏而归阙。
开宝五年四月六日终于汴之私第,享年六十。
呜呼!
寒暑相推,闇运盈虚之数;
贤愚共尽,谁逃朽没之期?
越明年建辰之月,葬于浚仪县新里乡之大原。
夫人琅琊县君王氏,先府君七年而亡,合祔于此,礼也。
有子二人。
长曰昭允,文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次曰昭易,摄郓州别驾
并谢家玉树,王氏瑶林,既承积庆之门,终有大来之望。
而后长男迁授右班殿直,次男以我皇纂位,攀附鳞翼,累授军器库副使
无何,于皇朝太平兴国三祀秋七月二十六日,次男军器库副使不幸短命,三十云亡。
俄降天恩,署官锡葬,因是改卜于洛之邙山,从吉地也。
是宜纪诸盛美,志彼贞珉,冀陵谷之虽迁,且功名而不朽。
铭曰:
五岳四渎,三才二仪。
聚彼精粹,实产英奇。
作皇王之羽翼,俾家国以俱肥。
入则侍从禁闱,出则安辑黎庶。
两郡咸留于惠爱,四民共歌于春暮
生有德化,殁存政声。
虽复蔓草萦骨,深谷为陵,彼令闻兮不朽,实千载以知名。
贡进士宋玄庆撰,昭允书。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六九九。
谢转刑部郎中997年4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六、《小畜集》卷二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臣某言:今月六日进奏院递到敕牒一道、官告一通,伏蒙圣慈,特授臣尚书刑部郎中散官勋赐如故,仍放朝谢者。
圣泽大赉郎曹序迁,闻命若惊,省躬知幸。
伏念臣顷因薄技,逮事先朝,误记姓名,过有奖擢,两知制诰,一入翰林
报国之功,虽无绩效;
事君之道,粗守贞方。
虚名既高,忌才者众;
直道难进,黜官亦多。
始贬商于,实因执法
后出滁上,莫知罪名。
大行皇帝渐察非辜,移领大郡。
方且精求民瘼,少报皇恩,期牵复于词臣,再发挥于王命。
不图上玄降祸,先帝登遐,奉讳之辰,号天罔极
不得趋朝夕之临,无以为臣子之心,泪如绠縻,悲入骨髓。
伏遇皇帝陛下祗奉顾命,钦承庆基
荼蓼之情,既遵于易月;
蓼萧之泽,遂洽于溥天。
爰自起曹,升于宪部
金銮之殿,诚隔烟霄;
入白云之司,亦非冗散。
得不恪居官次,虔奉诏条,谕淮海之遗民,识朝廷之新命?
汲黯积薪之叹,有子牟阙之心。
感愧旧恩,追惟往事,西陵目断,泣血难收;
东海日升,倾心更切。
伏限权司藩服,不获拜赐玉阶,臣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
庄懿皇太后哀册文明道二年九月 北宋 · 李迪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宋会要辑稿》礼三二之一九(第二册第一二○九页)、《宋大诏令集》卷一六
维明道二年岁次癸酉四月丙申朔六日辛丑,追上真宗皇帝宸妃李氏尊号曰庄懿皇太后,粤十月癸巳朔五日丁酉迁座祔于永定陵之次,礼也。
燎火馀荧,星华启明。
森灵位以宿设,俨仙辒而欲行。
风物凄其变采,铎挽唱以流声。
哀子嗣皇帝祯痛隔慈颜,钦扬恤典,感劬劳于欲报,竭诚信于先远。
乃命执事,纪垂芳猷,琢之金玉,代彼旂旒。
词曰:函关紫气柱史族贵;
轩辕黄龙,次妃位崇。
含德之厚,是称坤母;
配天之尊,乃侔乾元。
祚发竹书,运膺赤伏。
三叶重雍,九围率服。
王化所先,壸政惟穆。
修明阴教,登进才淑。
倬哉邦媛,允矣儒门,遥华启绪,积善昌源。
称《诗》率《礼》,有德有言。
之茂,如玉之温。
托景椒涂,陪游茧馆。
象服斯皇,女功载缵。
勤懋观图,谦闻辞辇
位映紫廷,芬扬彤管。
继明昭晋,隤阯灵长。
业开持禹,庆叶生商。
梦日兴贵,祠禖感祥。
载震载夙,宜君宜王。
黄离荐吉,金干增强。
帝所无还,湘川不从。
铜台帷,先园是奉。
安车赤绶,礼策加重。
怀恩永慕,居约弥冲。
攀慈宴于长乐,戒外戚于濯龙。
仁则宜寿,明胡弗融!
奄婴六疾,未建三宫。
邈求药兮冥津阔,杳登真兮云汉重。
呜呼哀哉!
闇忽不追,炎凉甫换。
刚健龙申,威光霆断。
躬揽维纲,缅思圣善。
尧母门兮岿独存,身毒鉴兮犹可见。
呜呼哀哉!
崇章极号,情文克申。
尊名茂行,厥诔斯陈。
殡宫载辟,园法攸遵。
变黄衣兮祚圣,对玉玺兮思亲。
呜呼哀哉!
鲋隅之阴,将开陵兆;
夷则之奏,聿严妣庙。
追远兮慎终,扬名兮继孝。
呜呼哀哉!
驹尘莫驻,牲膳谁羞?
林欲静而风不止,露既降而岁云秋。
览池阁以心痗,阅卮匜而涕流。
呜呼哀哉!
东背浚郊,西瞻巩雾,黯嵩色兮凝阴,浩洛波兮奔注。
皇阙耸兮长斑苔,银海深兮潜漆炬。
矧可度兮九虞,空复还兮五辂。
呜呼哀哉!
萧萧松柏,肃肃几筵。
閟晕珩而夷体,攀弓剑以偕仙。
恸极宸扆,哀深昊天。
内尽志兮颙若,如事生兮僾然。
呜呼哀哉!
柔明之风,始资内治;
顾复之爱,终光圣嗣。
含饴之乐虽违,飨德之灵俾炽。
伊淑范与懿声,永奉传于金匮。
呜呼哀哉!
太子中舍致仕上官君墓志铭皇祐二年四月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范文正公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君讳融,字仲川,其先蜀人也。
曾祖讳琛,不仕。
祖讳逊,赠礼部侍郎
父讳佖,兵部员外郎京东转运使,赠光禄少卿
妣袁氏,彭城县太君
君幼专词学,秀出流辈。
天圣二年秋广文馆进士,公卿大夫之子咸在焉,君中第一人。
明年春,礼部较天下之才,君别试于太常寺,又首荐之。
由是名动京师,士大夫愿识其面。
未第间,丁光禄忧。
朝廷录光禄之后,赐君同学究出身。
服除,授信州贵溪主簿
君不辞小官,而恪其职。
枢密直学士蒋希鲁、故龙图阁直学士吴安道时并任江南东路转运使,联章荐君,就迁蔡州平舆县
移使淮南,奏掌真州盐仓。
又故龙图阁直学士段希逸与时贤七人举君于朝,旋以疾闻,除太子中舍致仕,居于曹南郡
庆历三年三月五日不起,年四十有九。
君始娶任氏;
再娶辛氏,封金城县君
子二人:长曰延赏,郊社斋郎
次曰延德
君之弟太子中舍隆与其孤,以皇祐三年四月六日,葬君于济阴县沛郡乡崇儒里,请铭于予。
天禧初为谯之从事光禄公方典是郡,君时侍行,而予始识君。
见君文雅有议论,不敢以子弟器之。
后数年,与君会于京师,与之游皆当世异才,以文学风义相许,予益爱焉。
君既禄仕,而大夫之贤者多荐之,斯可谓之闻人矣。
惜乎命之不修,弗克树勋于时,可永叹焉。
或者曰,儒生多薄命,天岂不与善也?
余谓不然,君子之为善也,必享其吉,有穷且夭者,世皆重而伤之,虽一二人犹以为多焉;
小人之为不善也,必罹其凶,其祸且死者,世皆忽而忘之,虽千百人若无焉。
仲川之亡,可谓重而伤之者矣。
故作铭云:
惟人之才而无命兮,犹物之秀而不实。
品汇纷其自然兮,非化工之能一。
仲川之亡兮可奈何,如川之去兮无还波。
至此兮,孰少孰多?
君子之思兮,徒为乎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