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解题曰翼城绛州县

辛未爵郭子仪汾阳郡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
节度行营兴平定国军副元帅(以吕祖谦/标目修)建辰月戊申
萧华罢户部侍郎元载同平章事(以新/纪修)建巳月壬子楚
州献定国宝玉十有三(新/纪)帝不豫命皇太子监国皇后恶李
辅国召太子欲图之太子不许乃与越王系谋之丁卯
皇后召太子入宫飞龙副使程元振以告辅国辅国止
太子无入率兵杀系及兖王僩幽皇后于别殿是夜帝
崩于长生殿杀后己巳皇太子豫即皇帝位(新/纪)

 解题曰长生殿长安志在东内 甲戌
以子奉节郡王适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罢副
元帅(以新/纪修)
 解题曰帝即位六日而子仪罢副元帅由程元振 (第 42a 页)
 然则以钱为赋官岂得其利乎为法者必使民去末

 而反本则富国之道也事见通鉴 唐德宗皇帝贞元十年春正月壬辰
南诏大破吐蕃来
献捷 (第 26b 页)
夏六月
南诏王遣其弟入贡遣使赐之印(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胡寅曰李泌力劝德宗与回纥和亲而诏云
 南大食天竺 (第 26b 页)
 如此玄宗之致理如此既览国史乃知万倍不如先
 圣当先圣之代犹须宰执臣僚同心辅助岂朕今日
 独能为理哉自是延英议政昼漏率下五六刻方退
 自 贞元十年
已后朝廷威福日削方镇权重德宗不
 委政宰相细务多自临决奸佞之臣如裴延龄辈数
 人得以钱榖术数进宰相备 …… (第 11a 页)
 再张果能剪削乱阶诛除群盗睿谋英断近古鲜俦
 然任异镈之聚敛逐裴度于藩方政道国经未至衰
 紊惜乎服食过当阉竖窃发苟天假之年庶几于理
 矣 六月丁丑
韩弘罢(新/纪) (第 11b 页)
秋七月丁卯
令狐楚罢(新/纪) (第 11b 页)
八月

戍御史中丞崔植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新旧/纪修 (第 11b 页)
九月
庚子
大合乐于鱼藻宫(旧/纪) …… (第 11b 页)
 解题曰博野永宁军县按方镇表至德置淮南西道
 节度领义阳弋阳颍川荥阳汝南乾元置郑陈节度
 领郑陈亳颍上元废州𨽻淮南贞元三年置陈许节
 度 十年
赐号忠武军元和十二年增领溵州十三年
 增领蔡州长庆省溵州中和蔡州置奉国军乾宁元
 年增领汝州光化三年 (第 19a 页)
然卒停荐士诏旧制吏部选每岁集人其后遂
三年一选选人稽壅案牒丛淆伪冒混真吏因得大为
奸弊选士一蹉跌或至 十年
不得官缺者或累岁不补
贽乃请以内外员为三分每岁计阙集人检柅吏奸天
下便之贽又言于上曰边储不赡由措置失 (第 15a 页)
  (更晚晖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且吹/衣相看下视人寰小祗合从今老翠微)
  初十日
  小重阳(增玉海 贞元十年九月十日戊子
(第 22a 页)
重阳
赐百/僚追赏原岁时记京师士庶多于 (第 22a 页)
重九后一日)
  (
再会谓之/小重阳)
 御制康熙十七年九月初十日奉
太皇太后临御温泉恭纪五言排律八韵
慈宁方晓日掖辇幸 (第 22a 页)
 按分注诏令佑每月一再入朝议大政则是未尽致
 也故书请提要不必从
(戊/子)三年南诏异牟寻死
 诏下漏王字○按 贞元十年
立异牟寻为南诏王此
 当书南诏王异牟寻死况后此南诏死者皆书王独
 异牟寻不书漏也 …… (第 5a 页)
  分注(子劝龙/晟立)

 云南当作南诏○按 贞元十年
遣使立异牟寻为南
 诏王分注云云南王请复号南诏元和三年异牟寻
 死亦书南诏寻閤劝异牟寻子也未闻改号故 (第 7b 页)
广六丈深不可计(距上潭/五里)昔闽粤王
郢第三子有勇力射中大鳝于此潭其长三丈土人因
为立庙号白马三郎 唐贞元十年
观察使王翃旱祷得
雨崇饰庙猊自后太守躬祷辄应(唐太和元年观察使/张仲方祈祷回届圣) (第 12a 页)
者其可访者是
正之

神龙元年(丙/午)姚仲豫榜
   薛令之(字珍君长溪人终/左补阙太子侍读) 贞元十年(甲/戍)
李程榜
   陈通方(字阙陵闽县人/终南 院官)
 十三年(丁/丑)郑巨源榜 (第 2b 页)
天焉文帝出长门若见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立五帝
坛祠以五牢 其明年
平使人持玉杯上书阙下献之平言
上曰阙下宝玉气来者已视之果有献玉杯者刻曰人
主延寿平又言臣候日再中居顷 (第 4a 页)
塼灰应用之物一一备足 来岁十月
鸠工 (第 21b 页)
次年三月

以讫事凡楼橹雉堞高下阔狭与夫防守之具悉如襄
阳之制庶几可以坚久(蔡戡修/城奏)
夫理国之道举本业 (第 21b 页)
以国政为己)
(益以贾耽卢迈贽岂得专政盖憬以此心疑之耳/不甚当政事因是不相协按憬迁门下犹为宰相又) 十年正月
崔佐时至羊苴咩城(城今从新传/旧传作阳苴咩)
异牟寻斩吐蕃使归唐(判官崔佐时至苴咩城按西/旧韦皋传云 (第 5b 页)
四年 正月
皋遣)
(自是比年招谕至九年牟寻始遣使分皋书以来朝廷赐之/南夷事状四年皋微闻异牟寻之意始因诸蛮寓书于 (第 5b 页)
牟寻)
(犹欲使佐时易服而入皋传诏也/诏书皋乃遣佐时赍诏以往牟寻) 六月
袁滋册南诏(蕃印新传曰异牟寻与崔佐时盟点/旧南诏传十年 (第 5b 页)
八月
遣凑罗拣献吐)
(乃 (第 5b 页)
今年六月
新旧传皆误也韦皋奏状皆称云南王而窦滂/苍山败突厥于神川明年六月册异牟寻为南诏王按实录) …… (第 5b 页)
诏即王也新传云南诏王亦误/云南别录曰诏袁滋册异牟寻为南诏盖从其请南诏)
赐张升云名茂昭(年代记在此年 九月
今从实录/旧传于其父孝忠卒时言攺名) (第 6a 页)
十二月
陆贽罢为太子宾客(在位稍久益自揽机柄/韩愈顺宗实录曰德宗)
(贽而然按凡为宰相者皆欲专权安肯自求失职 (第 6a 页)
有唐贡茶
刺史题名(并/上)
 以下邮传
谢塘馆在谢塘(谈/志)
馀不馆在州南
景山馆在州东一十八里 唐贞元十年
于頔置 (第 14b 页)
  (羽愧因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 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儒/学)啖助(丹阳簿秩满屏居甘足疏糗其考春秋三家短/长号集传 十年
乃成 又摄 纲为例统 谓)
  (邱明孔子前时人春爱公谷以左氏解多误历高/弟赵匡陆质录助 (第 45a 页)
集注号纂例 时大 间)
  (施士丐以易强蒙以论语皆自/名其学 士丐子陵最卓异)
 施士丐(吴 (第 45a 页)
   弟蕃来朝留宿卫自天宝迄大历一岁皆二三
   至建中元年三年并来朝贞元七年以贺正使
   大常靖为卫尉卿王子大贞干来宿卫 十年

   来朝王子大清允为右卫将军十四年以王侄
   大能信为中郎将元和元年二年四年并遣使 (第 9b 页)
 十九人分主诸寺禅师居东都天官寺后移居善兴

 寺代宗亲书院额曰法宝严持院德宗时赐谥辨正
 碑以 贞元十年
立在龙门(集古/录目)
 徐岘书诚能行笔而少意思也往时石曼卿屡称岘
 书曼卿多得颜柳笔其书与岘不类而 …… (第 5a 页)
 唐赵赞撰行书无姓名贞元四年七月(金石/录)

唐长安尉王之咸碑
 唐于邵撰韩秀荣八分书 贞元十年正月(金石/录)
唐太子中允范阳卢府君碑
 唐于邵撰郑馀庆书(访碑/录)
唐清河崔公碑
 书撰人缺贞元二十一年立(访 (第 21b 页)
 唐王维撰僧元真书贞元九年(访碑/录)
唐蜀州录事参军韦徵墓志
 弟曾撰贞元九年(访碑/录)
唐太子宾客李翼碑
 唐于邵撰子执钧书子正钧篆额 贞元十年
(京兆/金石)
 (录/)
唐兵部郎中韦晊墓志
 唐宇文邈撰正书无姓名贞元十一年二月立(金石/录) (第 20a 页)
    (太平兴国七年升定国军今县六城冯翊/澄城 朝邑 合阳 白水 韩)

后周河渎庙碑
 后周车骑大将军王褒撰车骑大将军赵文渊奉敕
 书字为𨽻体初北齐天统 十六年
周文帝请立四渎
 庙于华山郡使郡守杨子昕营建武帝朝晋公护东
 政庙在其封内又增修之而立此碑以天和二年 (第 5b 页)
 正月九日刺史韦光辅建
唐徐偃王庙记

 唐于皋谟撰正书无姓名 贞元十年秋八月
(复斋/碑录)
唐徐偃王新庙碑铭
 唐邵令(阙/)撰姚赞分书顺宗永贞元年十一月建(复/斋)
 (碑 (第 35b 页)
 (碑/录)
唐径山大觉禅师碑

 唐王颖撰王称正书 贞元十年十一月(金石/录)
唐内供奉道士吴筠碑
  (第 4a 页)
贞元十年
立在馀杭西十九里天柱观内(访碑/录)
唐大觉禅师国一碑
 唐崔元翰撰归登行书并题额元和十年四月十五 …… (第 4a 页)
 七年立(集古/录目)
唐诗述碑阴记

 唐李吉甫撰徐璹正书 贞元十年正月
(金石/录)
唐白蘋亭记
 唐李直方撰史镐八分书并篆额己卯岁作即贞元
 十五年也(诸道石/刻录) …… (第 30b 页)
 乾元二年十一月九日夫人吴江丘氏合葬祔于嘉
 兴西五十七里车口村之旧里(复斋/碑录)
唐丘君夫人虞氏石表
 唐梁肃撰黎燧正书 贞元十年十月(金石/录)
唐宝花寺碑
 唐殿中侍御史邹儒立撰苏州刺史于頔书秘书监
 陆齐望有女为尼曰法兴齐望舍宅为寺以居之子 (第 52a 页)
 徐岘撰并正书贞元七年十月(金石/录)
郑叔清碑
 于翰撰韩秀荣八分书贞元九年七月(金石/录)
济远寺功德碑
 郭邕撰刘云行书 贞元十年二月(金石/录)

(第 5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