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元微之寄白乐天诗二十卷
时在通州与乐天书云稹九岁学赋诗长者往往惊其
可教年十五六粗识声病时 贞元十年
已后德宗皇帝
春秋高理务因人最不欲文法吏生天下罪过外阃节
将动十馀年不许朝觐死于其地不易者十八九而又 (第 13b 页)
  街为界每月一代开元中革以殿中掌左右巡监

  察或权掌之非本任也
  唐会要 贞元十年
敕准六典殿中侍御史两京城
  分知左右巡察其不法之事谓左降流移停匿不
  去及妖讹宿宵蒱博盗窃狱讼冤 (第 14b 页)
 捉使九载蒙舍僭国号曰大蒙德宗兴元初蒙舍改
 国号曰大理贞元二年复置殷州(按殷州屡置屡废/贞元二年节度使)
 (韦皋表/请复置) 十年
蒙舍归附改国号仍曰南诏十三年置
 浪川州隶戎州都督府(节度使韦/皋表置)宣宗大中十三年
 复叛改称大 (第 6b 页)
  (书/院)
 八蜡祠(在府城西北崇圣寺/塔前岁冬至后祭)
 武侯祠(在府城/西南)
 苍山神祠(在府城西 唐贞元十年
西川帅韦皋遣节/度巡官崔佐时至云南与云南王异牟寻)
  (盟于点苍山因立祠每/岁春秋二仲月致祭)
  (第 27b 页)
  多杨朱节度论东柴大将论结突梨等皆战死执
  笼官四十五人铠仗一万牛马称是进拔于葱栅
  诏封苴那时等皆为王  十年正月
南诏败吐蕃
  于神川来献捷先是南诏苦吐蕃惏刻无厌清平
  官郑回因说异牟寻复归唐异牟寻善之诸蛮颇 …… (第 39a 页)
  后昼夜行大破吐蕃于神川遂断铁桥溺死以万

  计俘其五王献捷京师 七月
异牟寻攻吐蕃复取
  昆明城以食盐池又破施蛮顺蛮并虏其王置白
  厓城因定么些蛮隶昆山西爨故地破茫蛮 (第 40a 页)
 云南王閤逻凤(归义子天宝七载袭封诏以其子凤/迦异为阳瓜州刺史九载叛附吐蕃)
  (事详师/旅考)
 南诏王异牟寻(凤迦异子德宗贞元九年上表反正/请复号南诏 十年
大破吐蕃献捷京)
  (师事详师旅考帝遣使册封赐银窠金印文曰贞/元册南诏印随遣清平官尹辅酋等入谢献铎 (第 5a 页)
鞘)
  (浪剑郁刃等物自是比年入贡破附录南诏清平/官尹仇宽 贞元十年
异牟寻大 吐蕃遣献地图) (第 5a 页)
 一卷(晋常璩撰附/于华阳国志)南中草木状一卷(晋襄阳太/守稽含撰)开西

 南夷事状十卷(唐贞元十四年韦皋进/呈叙开复南诏之由)云南纪五卷
  (贞元十年
袁滋使南/诏元和十三年上之)云南行纪二卷(唐长庆三年韦/齐休从韦审规)
 (使云南纪往来道路及见闻序 (第 54a 页)
  临泾县

 保定城 在县南唐贞元七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
  保定城捍青石岭 十年
又请于临泾界保定城置
  阴盘县又武亭城在县南六十里
 西城屯 在县东南九十里唐兴元初李晟复西京
  (第 37b 页)
 匹练贯井鬼柳十三年六月陇右献猫鼠同乳 德
 宗贞元元年春旱夏蝗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
 息草木叶及畜毛皆尽饿殣枕道 十年正月
凉州奏
 甘露降十七年五月壬戌朔日食在东井十度 宪
 宗元和十三年六月癸丑朔日食在舆鬼一度 穆
 宗 (第 9a 页)
即位即止祥瑞士干致白鹿其谓我何还之彼当惭惧
留之远近复献竟不视遂放于苑中焉 十年正月
西川奏当管甘露降松柏树竹丛等二千四
百四十二处
其年怀州奏获白雀二
十一年二月同州进五色鹰八月潞州进 (第 16a 页)
当修政道以答灾谴甲午又震
九年四月辛酉京师地震有声如雷河中关辅尤甚坏
屋壁庐舍或地裂涌出水 十年夏四月戊申
京师地震 (第 13b 页)
癸丑
又震
十三年七月乙未司天监奏今日午时地震从东来须
臾而止
元和七年八月京师地震上谓宰臣曰昨者地震草树 …… (第 13b 页)
朝司天监徐承嗣奏据历数
合蚀八分今退蚀三分计减强半准占君盛明则阴匿
而潜退请宣示朝廷编诸史册诏付所司 十年三月壬
司天奏四月癸卯朔太阳亏已后五刻食既未后五
刻复满者旧例合宣行太常博士姜公复状奏准开元 (第 17b 页)
六年五月戊辰太白与月并间容一指戊寅荧惑犯镇
星不及者一十八年十月乙酉太白犯太微左执法 十年夏四月
太白昼见
贞元十一年八月荧惑太白犯上将星(其年北平/王马燧薨)
二十一年正月己酉太白犯昴
永贞元年十 (第 9a 页)
州城下一宿而复又郑汴二州群鸟皆去
界内入田绪李纳境内衔木为城高二三尺绪纳令焚
之信宿复如之鸟口多流血 十年十一月
有大鸟飞集
宫中食杂物数月获之不食而死
十二年十二月大雪平地二尺竹多死环王国所献犀
牛甚珍爱之至是冻 (第 14b 页)
  中书令
武德元年为内史令三年改为中书令龙朔二年改为
西台右相至咸亨年改为中书令开元元年为紫微令
五年为中书令天宝二年为右相至德二年为中书令

旧制宰相常为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魏徵房玄龄)
(皆知门/下事)至永淳二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事其
政事堂令在中书遂移在中书省至开元十一年张说
奏改政事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
印至德二载三月宰相分直主政事执笔每一人知十
日至 贞元十年五月八日
又分每日一人执笔
  名称
武德元年六月裴寂除尚书左仆射知政事 (第 2a 页)
福臣等驽劣不副圣
心垍亦孜孜奉上每思敷奏伏引太宗躬勤听览以讽
上上嘉纳之自是延英议政昼漏率下五六刻自 贞元
十年
以后朝廷威柄日削方镇权重德宗不任宰臣以
事人间细务多端临决裴延龄等得以奸进而登台辅 (第 6a 页)
无损益伏请存旧例六番三卫
都四千九百六十三人纵使分番当上配役处多移牒
勘会须得详请续商量闻奏敕旨依奏 十年六月
盗杀
宰相武元衡并伤议臣裴度时淮夷逆命凶威方炽王
师问罪未有成功言事者继上章疏请罢及盗贼窃发
人情愈 (第 25a 页)
   殿中侍御史
隋末不置武德五年三月二十二日置四员贞观二十
二年十二月九日大夫李乾祐奏增两员以李文礼张
敬一为之文明元年又制殿中里行以杨启王侍徵为

之准吏部式以三员为定额监仓库本是察院职务近
移入院第一人监仓库第三监库(检所移日/月未获)
龙朔三年五月雍州司户参军韦绚除殿中侍御史或
以为非迁中书侍郎上官仪闻而笑曰此田舍翁拟论
殿中侍御史赤墀下供奉接武夔龙簉羽鹓鹭奈何以
雍州判左相比时以为清议 贞元十年四月
敕准六典殿中侍御史两京城分知左
右巡察其不法之事谓左降流移停匿不去及妖讹宿 (第 21a 页)
      昌州大历十三年六月升

新升𦂳州  梓州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望县  益州成都蜀县郫县新繁等县并开元
      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
      蜀州晋原青城县同上年月日升
      唐兴新津县 贞元十年十一月

      彭州九陇道江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
      四日升
      唐昌县 (第 21a 页)
贞元十年十二月
升 …… (第 21a 页)
      义彭山县嘉州龙游县邛州临邛县以
      上并贞元五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  嘉州夹江峨嵋县邛州依政县陵州籍
      县并 贞元十年十二月

      阆州南部奉国县永泰元年十月升 (第 21b 页)
颗七年诏武威神策六将军自相讼委
军司推勘与百姓相讼委府县推勘小事移牒大事奏
取处分军司府县不得相侵  十年
京兆尹杨于陵奏
诸军影占编户无以别白请据挟名每五丁者得两人
入军四丁三丁者差以条限从之 十四年八月诏 (第 7b 页)
选人旧事吏部常每年集人其后遂三数年一置选
选人并至文书多不可寻勘真伪纷杂吏因得大为奸
巧选人一蹉跌或 十年
不得官而官之阙者或累岁无
人贽令吏部分内外官为三分计阙集人岁以为常其
弊十去七八天下称之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