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唐待诏陈周辅撰
青罗立成历一卷

 司天监朱奉奏据其历起 贞元十年甲戌
入历至今
 乾宁四年丁巳则是唐末人
罗计二隐曜立成历一卷
 称大中大夫曹士蔿亦莫知何人但云起元和元年 (第 30b 页)
 年同年进士明年试博学宏词观中其科而愈不在

 选颜子不贰过论其年所试文也 又一年
观年二十
 九卒愈为之志铭使观不死可量也哉陆希声得其
 文二十九篇为之序庆历中章察又得十四首于楚
  (第 23a 页)
 堂本耳(销夏记/)

 往见鲁公所书麻姑坛记皆小字 甲戌夏
景陵吴既
 间骥之子鼎彦来京师求作其父遗集序余麻姑坛
 记大字末云奉议大夫建昌府知府梁伯达重建按
  (第 17a 页)
 申屠液顺宗时人唐虢国公主花台铭(唐书公主列/传虢国公主)
 (顺宗女始封/清源郡主)申屠液书(金石表/)
杜府君夫人韦氏墓志
 李宣纂 侄成均行书  贞元十年 
今在西安寺
 坡杜君官至京兆尹名济(金石文字记/)
济渎北海坛器物铭 (第 28a 页)
 (九/年)
第一千六百十二唐李抱真德政碑下
第一千六百十三唐李抱真碑阴上(行书贞元/九年九月)
第一千六百十四唐李抱真碑阴下
第一千六百十五唐新鹳鹊楼记(陈翃撰正书无姓名/贞元九年十一月)第一千六百十六唐茶山诗(并诗述诗述于頔撰/诗袁高撰徐璹正书)
第一千六百十七唐诗述碑阴记(李吉甫撰徐璹正/书 贞元十年正月)

(第 2a 页)
第一千六百十八唐长安尉王之咸碑(于邵撰韩秀荣/八分书 贞元十)
 (年正/月)
第一千六百十九唐济远寺功德碑(郭邕撰刘云行书 (第 2b 页)
贞元十年二月)
第一千六百二十唐丘公夫人虞氏石表碑(梁肃撰黎/燧正书 (第 2b 页)
贞)
 (元十年/十月)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唐径山大觉师碑(王颖撰王称正/书 (第 2b 页)
贞元十年十)
 (一/月)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唐轩辕铸鼎原碑(王颖撰袁滋篆/书贞元十一 (第 2b 页)
   (中潜歇弄琼枝不缘啼鸟/春饶舌青锁仙郎何得知)
京兆尹张去奢宅(弟去逸去盈同时三/品亦号三戟张家)左龙武军统军
归诚郡王程怀直宅 (贞元十年
赐怀直甲第一区伎女/一人令归沧州初怀直自沧州归) (第 8b 页)
 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起壬子终壬戌○笺按帝王世纪自禹至桀并数有/穷凡十九王合四百三十二年世史始禹 甲戌
终桀) (第 15a 页)
 并在镇守之列罗浮旧亦设营去防城百里则防城
 为七峒故址无疑也峒主多黄姓相传有青州人黄
 万定者从马新息征南有功留守边境子孙世守七
 峒 唐德宗贞元十年
峒贼黄少卿叛陷钦州元和间
 又有黄承庆黄少度黄昌瓘继起裴行立阳旻讨之
 不能定韩愈为祭酒上黄家贼事宜 (第 26a 页)
 (以治政安君也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为国者必严上下之
 等明少长之序使不相陵越者盖君欲自安也唐之
 人主坏法乱纪无政刑矣其何以为天下乎 十年
帝性猜忌不委任臣下官无大小必自选而用之
宰相进拟少所称可群臣一有谴责往往终身不复收
用好以辩给取人不 …… (第 6a 页)
 本则富国之道也 九月
裴延龄奏左藏库物多有失落近因检阅使置簿
书乃于粪土之中得银十三万两其匹段杂货百万有
馀此皆已弃之物即 (第 8b 页)
是羡馀(羡延/面切)应移置杂库以供别
敕支用大府少卿韦少华不伏抗表称此皆每月申奏
见在之物请加推验执政请令三司详覆帝不许亦不
罪少华延龄每奏对恣为诡谲皆众所不敢言亦未尝
闻者延龄处之不疑帝亦颇知其诡妄但以其好诋毁
人冀闻外事故亲厚之群臣畏延龄有宠莫敢言惟张

滂李充李铦以职事相关时證其妄而陆贽独以身当
之日陈其不可用 十一月
贽上书极陈延龄奸诈数其
罪恶帝不悦待延龄益厚延龄 (第 9a 页)
日短
贽于帝赵憬之入
相也贽实引之既而有憾于贽密以贽所讥弹延龄事
告延龄故延龄益得以为计帝由是信延龄而不直 (第 9a 页)
十二月
贽与憬约至帝前极论延龄奸邪帝怒形于色
憬默而无言壬戌贽罢为太子宾客
 臣祖禹曰人君欲闻外事岂不有贤者 (第 9a 页)
 (绥四方注郑氏曰爱京师之人/以安天下京师者诸夏之根本)而德宗残之如此然
 则远者何所望乎当是时刻剥遍天下而京师甚焉
 惟其委任宦官是以弊政至于如此其极也 十六年
义成监军薛盈珍为帝所宠信欲夺节度使姚
南仲军政南仲不从由是有隙盈珍屡毁南仲于帝帝
疑之盈珍又遣小吏程 (第 3a 页)
务盈乘驿诬奏南仲罪牙将曹
文洽亦奏事长安知之追及务盈于长乐驿杀之沈盈
珍表于厕中自作表雪南仲之冤遂自杀帝闻而异之

徵盈珍入朝南仲恐谗之益深亦请入朝 四月
南仲至
京师帝问盈珍扰卿邪对曰盈珍不扰臣但乱陛下法
耳且天下如盈珍辈何可胜数虽使羊杜复生亦不能
行恺 (第 3b 页)
 修东门颂(武平一撰一书并篆额/ 开元十 年立 宣)
黎燧
 右骁卫大将军房光义碑(李卿撰/一年立) (开元十/京兆)
 邱君夫人虞氏石表(梁肃撰月 贞元/十年
十 秀)
屈突洽(兖州/参军)
 孔子赞
 孔子老子赞(睿宗/制) (第 15b 页)
 济远寺功德碑(郭邕撰年行书/贞元十 二月)
王称

 径山大觉禅师碑(王颖撰月 贞元十/年十一
杭)
杨渭
 京山县西郭新桥记(刘丹述五贞元十年七/月二十 日立 郢)
李执钧 李正钧 (第 13a 页)
 济远寺功德碑(郭邕撰年行书/贞元十 二月)
王称

 径山大觉禅师碑(王颖撰月贞元十/年 十一
杭)
杨渭
 京山县西郭新桥记(刘丹述 (第 13a 页)
贞元十年七/月二十
日立 郢)
李执钧 李正钧
 太子宾客李翼碑(于邵撰贞子执钧书/篆额 元十年立) (子正 …… (第 13a 页)
 赠左监门卫将军刘思诠碑(盛公翰撰同贞元/十九年 上)
李约

 太常卿赠吏部尚书崔忠公碑(梁肃撰/约篆额) (郑絪书九 贞元十)
 (年/
洛)
郑乃中
 阳武县令陶公复故县记(唐衢撰九八分书/贞元十 年 汴)
赵博元(告成/县尉)
  (第 28a 页)
 王降众十馀万当时论者以皋为武侯后身云

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也为工部员外郎 贞元十年
 南诏既内附朝廷欲遣郎吏抚循之皆惮往独滋请
 行帝嘉之擢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为册使赐异牟
 寻以黄金印 (第 13b 页)
 今在西安府儒学
李抱真德政碑 董晋撰 班宏正书 贞元九年
 今在潞安府
杜府君夫人韦氏墓志铭 李宣撰 侄成均行书 贞元十年八月
 今在西安府城外寺坡杜君官至京兆尹名济
嵩山会善寺戒坛记 陆长源撰 陆郢八分书并篆
额 贞元十一年七 (第 34a 页)
 军于北谷斩首二千级尽复巂州之境苴梦冲内附
 吐蕃断南诏使路皋以兵召至琵琶川斩之
贞元八年韦皋攻吐蕃维州获其大将论莽热 贞元十年
剑南西山羌蛮来降云南袭吐蕃于神川大
破之 (第 14a 页)
  解题曰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
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

从而西乡以诸侯大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
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子长之赞如此轻重抑扬之意可见矣班孟坚乃谓
周云成康汉言文景岂有旨哉(致堂胡氏曰文帝宽厚长者以德化人无
事则谦抑如不能有事则英气奋发景帝刻薄任数以诈力御下平居则诛赏肆行缓急则揣惧失措其
大致悬绝如此而又以无能废正后而夫妇之义薄无罪废太子而父子之恩暌过爱梁王轻许传位而
兄弟之好不终信谗用间绌申屠嘉戮晁错杀周亚夫而君臣之道乖缺其视乃翁益相辽矣独节俭不
妄费育民以致丰富一事为克遵前业耳臣瓒曰帝年三十二即位
十六年
寿四十六) (第 39b 页)
 (正文遂令文义格碍今/低一格以别之后仿此)
从石门外出鲁望昆州至云南谓之北路黎州清溪关
出邛部过会通至云南谓之南路从戎州南十日程至

石门上有隋初刋记处云开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兼
法曹黄荣领始益二州石匠凿石四孔各深一丈造偏
梁桥阁通越析州津州盖史万岁南征出于此也越析
州今西河河东一日程越析州咨长故地也津州未详
其处天宝中鲜于仲通南溪下兵亦是此路后遂闭绝
仅五十年来 贞元十年
南诏立功归化朝廷发使册命
而邛部旧路方有兆吐蕃侵钞隔关 (第 5a 页)
其年七月
西川节
度韦皋乃遣巡官监察御史马益闭石门路量行馆石 …… (第 5a 页)
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阁
路横阔一步斜亘三十馀里半壁架空欹危虚险其安
梁石孔即隋朝所凿也阁外至夔岭 七日
程直经朱提
江下上跻攀伛身侧足又有黄蝇飞蛭毒蛇短狐沙虱
之𩔖石门外第三程至牛头山山有诸葛古城馆临水 …… (第 5b 页)
三十里至罗山城天宝以后吐蕃新筑非国家旧城
元十年十月
西川节度兵马与云南军并力破保塞大
定献俘阙下十一年正月西川又拔罗山置兵固守邛
南驿路由此遂通台登城直 (第 7a 页)
偏立望偏卒罗矣罗君立(案/新)
(唐书南诏传望偏死子偏罗矣立偏罗矣/死子罗君立与此不同疑此文有脱误) 贞元十年

诏击破剑川俘矣罗君徙永昌凡浪穹邆赕施浪总谓 …… (第 2b 页)
由黔中(案此五字原本/脱据唐书补入) 贞元十年
三使悉至阙下朝廷
纳其诚款许其归化节度恭承诏旨专遣西川判官(案/唐)
(书作/巡官)崔佐时亲信数人越 (第 6a 页)
 (回令袭陷没疑蛮书擅放军回上少蔡京二字盖/蔡京时为岭南西道节度贪懦败事故考异云然)
独锦蛮乌蛮苗裔也在秦藏南去安宁两日程天宝中
为蹄州刺史(案蹄州原本作岿州/今据新唐书改正)其族多姓李异牟寻
母独锦蛮之女也牟寻之姑亦嫁独锦蛮独锦蛮之女
为牟寻妻有子委负监 贞元十年
为大将军在勃弄栋
川为 (第 3b 页)
贞元十年
以尚书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袁滋 (第 3b 页)
内给事俱文珍刘幽岩入云南持节册南诏异牟寻为
云南王为西南之藩屏牟寻男阁劝已后继为王(案 贞/元十)
(年
以尚书云云至后继为王五十八字与独锦蛮事不/相涉以文义推之疑为八诏篇蒙舍条下之文当在不)
(令侵掠句后 …… (第 4a 页)
川悉有之馀部落不去当天宝中姚州刺史张乾陁守
城拒战陷死殆尽 贞元十年
南诏异牟寻破掠吐蕃城
邑收获弄栋城迁于永昌之城
青蛉蛮亦白蛮苗裔也本青蛉县部落天宝中巂州初
陷有首领 …… (第 4b 页)
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馀无异 贞元
十年
南诏异牟寻领兵攻破吐蕃铁桥节度城获裳人
数千户悉移于云南东北诸川今铁桥城为南蛮所据
差大将军为城使 …… (第 5a 页)
蛮自固洱河城邑开元已前尝有首领入朝本州刺史
受赏而归者及南诏蒙归义攻拔大城河蛮遂迸迁化
皆羁制于浪诏 贞元十年
浪诏破败复徙于云南东北
柘东以居柘东城去安南城三十九日程咸通三年十
二月二十七日蛮贼逼交州也城(案逼 …… (第 5b 页)
男以缯布为缦
裆裤妇人从顶横分其发当额并顶后各为一髻男女
络身并跣足披羊皮部落主承上皆吐蕃伪封为王
元十年(案原本祗作贞元年据新唐/书乃贞元十年事今补入)
南诏攻城邑虏其
王寻罗并宗族置于蒙舍城养给之
顺蛮本乌蛮种𩔖初与施蛮部落参居剑共诸川哶罗
皮铎罗望 (第 6a 页)
并顶后各为一髻男女
络身并跣足披羊皮部落主承上皆吐蕃伪封为王贞
元十年(案原本祗作贞元年据新唐/书乃 贞元十年
事今补入)南诏攻城邑虏其
王寻罗并宗族置于蒙舍城养给之
顺蛮本乌蛮种𩔖初与施蛮部落参居剑共诸川哶罗 …… (第 6a 页)
与施蛮略同其部落主吐蕃亦封王 贞元十年
南诏异
牟寻虏其王傍弥潜宗族置于云南白岩养给之其施
蛮部落百姓则散𨽻东北诸川
磨蛮亦乌蛮种𩔖也铁 …… (第 6b 页)
藤篾缠腰
红缯布缠髻出其馀垂后为饰妇人披五色娑罗笼孔
雀巢人家树上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仍烧其
贞元十年
南诏异牟寻攻其族𩔖咸通三年十二月
二十一日亦有此茫蛮于安南苏历江岸聚二三千人
(第 11a 页)
  (脸今从一统志改正又韦齐休云南/行记七字原本误作大书今亦改正)
太和阳苴哶谓之阳𧸘大釐谓之史𧸘邆川谓之赕𧸘
蒙舍谓之蒙舍𧸘白崖谓之勃弄𧸘(案标题称六𧸘第/十卷亦有六𧸘之)
(文此所列乃止五𧸘疑后龙口一城/当亦为一𧸘系传写误脱一句也)云南柘东永昌宁
北镇西及开南银生等七城则有大军将领之亦称节

贞元十年
掠吐蕃铁桥城今称铁桥节度其馀镇皆
分𨽻焉(案自云南柘东至皆分𨽻焉五十二字与六𧸘/文不相属疑为第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