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金石類
列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楚辭類
詞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侍从跨马许重戴以障尘夫自有宇宙则有此山河/贵于唐而贱于今邪京丞相仲远豫章人也崛起寒)
 (微祖父皆火化无坟墓每 寒食
则/野祭而已是岂因风水而贵哉)
 (熊朋来曰古者昏葬卜日而未尝择日故阴阳拘忌/之说不至惑人以春秋所书 (第 22b 页)
    矣
史记周本纪九年武王上祭于毕(毕文王墓/地名也)东观兵至
于孟津
    乾学案礼不墓祭而尧祠灵台武王祭毕则
    古人固有行之者矣虽与后世 寒食
之祭不
    同然其祭于墓则一也故以为墓祭之始
曾子问曾子问曰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 …… (第 19b 页)
    乾学案此帝王之事宜列于上陵篇中今亦

    列于此者世言墓祭始于明帝故不可不载
    然其举也以正月则与后世 寒食
之祭终有
    少异也
桥玄传玄卒曹操感其知己后经过玄墓辄悽怆致祭
奠自为其文曰故太尉桥公懿德高轨 …… (第 23a 页)
数日乃去
三国志司马德操尝造庞德公值其渡沔上冢德操竟
入其室呼德公妻使速作黍
通典开元二十年四月制曰 寒食
上墓礼经无文近代
相传寖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
上墓同拜埽礼不得作乐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 …… (第 24a 页)
引之次遂还第若解满或远行辞墓或外官解满或京
官辞墓哭而后行其 寒食
上墓如前拜埽仪惟不占日
(古者宗子去他国庶子无庙孔子曰望墓而为坛以时/祭即今之上墓义或有凭然神道尚幽 …… (第 25a 页)
 祝文维某年岁次月朔日辰某官姓名敢昭告于土
 地之神某躬脩岁事于某亲某官府君之墓惟时保
 佑实赖神休敢以酒馔敬申奠献尚飨
 (李济翁资暇录 寒食
拜埽案开元礼第七十八云昔/者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庙孔子许望墓为坛以时)
 (祭祀今之上墓或有凭焉又云主 …… (第 28a 页)
 (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未闻/祭墓也夏禹南巡崩不返葬禹非不思其居启非不)

 (思其父而未闻有飨陵之举盖时飨在庙也唐开元/诏曰 寒食
上墓礼经未闻近代相承寖以成俗士庶)
 (有不合庙祭者宜许上墓拜埽亦未闻祭也后唐庄/宗每岁 (第 31a 页)
寒食
出祭谓之破散风流迄今莫有正之者)
 (吁可怪已曰考亭先生家礼世皆遵用之而墓祭之/仪亦具焉审非礼先生何 …… (第 31a 页)
 (脩辑未成之书为一行童窃以逃去弗及改定至先/生易篑始出故其立论多与晚年不合先生他日又)
 (曰古人无墓祭唐人亦不见祭但是拜埽而已君子/于此不苟从非矫世也守礼也曰时当 寒食
雨露既)
 (濡倾城士女皆之墟墓间罗馔酹浆攀号洒泣而守/礼君子亦有先人坟墓者也当如之何曰先王制礼) …… (第 31a 页)
 (年多此三度十月谓之烧寒衣清明则先于/墓前演戏三日至祭日而散视海内为盛)

 (冯善家礼集说家礼三月上旬择日前一日斋戒具/馔 韩魏公就用 寒食
及十月一日祭 或问增注)
 (问墓祭有仪否先生曰也无仪大槩略如家祭古人/无墓祭唐人亦不见祭但是拜埽 …… (第 32a 页)
 (案朱子曰祭仪以墓祭节祠为不可然先正皆言墓/祭不害义又案刘氏云人死葬形原野与世隔绝孝)
 (子追慕之心何有限极当寒暑变移之际益用增感/是宜省谒坟墓以寓时思之敬今 寒食
上墓之祭虽)
 (礼经无文世代相传寖以成俗上自万乘有上陵之/礼下达庶人有上墓之祭是则贵贱皆宜墓祭也曰 …… (第 32a 页)
 (食苟于人情/近也何必古)
 (陈龙正墓祭说墓祭非古也祭魂于庙不祭魂于土/然士大夫无祧庙主则已除之主无复血食之期 寒)
 (食
拜埽因致奠焉使远祖岁得一飨礼以义起可因/也不必古是今非惟先廉宪公及盛宜人皆远葬山)
 (中 (第 32b 页)
寒食
十月朔每岁拜埽者再勿疏勿忘兼用防微/非敢丰于昵又同堂时奠则由尊以及卑 (第 32b 页)
寒食
拜墓)
 (宜由近以追远何则我因/父而识祖因祖而识曾高)
 (张文嘉曰三月上旬择日今俗用清明日仪同时 …… (第 32b 页)
 (风俗犹有古意人家上冢往往哭尽哀他处则不然/矣今世俗或假拜墓之便延宾宴饮甚至歌管喧阗)
 (漠然无哀思噫俗敝甚矣谨/追远之礼者其思所以维之)
    乾学案古虽有墓祭而未必举以 寒食
则与
    后代之拜埽亦自不同其定以 (第 33a 页)
寒食
为节不
    知始于何代观开元之诏谓 (第 33a 页)
寒食
上墓礼经
    无文近代相传寖以成俗意者起于陈隋之
    际乎然开元礼所载拜埽之外别有上墓之
  …… (第 33a 页)
    墓有祭又不知何时而始合为一也 又案
    李濂墓祭说云古无墓祭唐人亦不见祭考
    杜甫祭远祖当阳君文云 开元二十九年寒
    食
奠于首阳山上非墓祭而何白居易诗清
    明 (第 33b 页)
寒食
纸钱飞张籍诗 (第 33b 页)
寒食
家家送纸钱王
    建诗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
    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焚纸钱必 (第 33b 页)
 汉书建平二年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为
 初陵勿徙郡国民使得自安元寿二年六月戊午帝
 崩于未央宫秋九月壬寅葬义陵(臣瓒曰自崩至/葬凡 百五日)
 平帝元始元年诏义陵民冢不妨殿中者勿发(师古/曰殿)
 (中谓圹中/象正殿处)
 三辅黄图哀帝义陵 (第 48a 页)
 侍郎张焘副之士袅焘往西京朝陵日延见父老宣
 布天子德意迨至柏城披锄荆棘随宜葺治展敬成
 礼而还五月回行在入对焘具劄子奏曰臣窃惟国
 家遭 百六
之灾祸流海宇上及山陵臣等恭谒柏城
 至于恸哭祖宗在天之灵震怒已久躬行天讨得无 (第 37a 页)
 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昭陵玉匣走天涯金
 粟堆寒起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犹忆年时 寒食

 节
天家一骑奉香来余客钱唐久熟悉其事唐至今
 无恙此云溪罗先生有开所撰也及见遂昌郑明德
 先生元祐所书林 …… (第 33a 页)
 东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又曰空山急雨洗岩
 花金粟堆寒起暮鸦水到兰亭更呜咽不知真帖落
 谁家又曰桥山弓剑未成灰玉匣珠襦一夜开犹记
  去年寒食日
天家一骑捧香来馀七首尤凄怨则忘
 之葬后林于宋常朝殿掘冬青一枝置于所函土堆
 上又有冬青花一首曰冬青 …… (第 34a 页)
 (官以赐帝师发陵时唐珏玉潜雷门先生与尚书省/架阁林景熙窃痛之阴相躬拾不尽遗骨葬别山下)
 (植冬青为识遇 寒食
则密祭之珏后获黄袍引儿报/德之梦果生子珙为名儒罗云溪为传其事谢翱为)
 (托瘦词作冬青引曰冬青树山南 (第 38b 页)
居恐乖先典请停四季及降诞并节日起居
陵使但准式二时巡陵庶几合礼经陵寝安谧不从
玄宗开元二十年四月制曰 寒食
上墓礼经无文近代 …… (第 10a 页)
奠祭馔讫泣辞食馀馔任
于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二十三年四
月敕显昭乾定桥恭六陵朔望上食岁冬至 寒食日

设一祭如节祭共朔望日相逢依节祭科桥陵除此日
外仍每日进半口羊食天宝二年七月敕曰朕承丕业
肃恭祀事 …… (第 10b 页)
望自今于丞郎诸司三品内遣官阙则差两
省諌舍以上所冀仰副追孝之心以成稽古之美 景
祐初沧州观察使守节言 寒食节
例遣宗室拜陵而十
月令内司宾往非所以致恭乃诏宗室正刺史以上一 …… (第 23b 页)
员朝拜四年减柏子户安陵永昌永熙各留四十户永
定五十户会圣宫十户 庆历二年寒食
十月朔宗室刺
史以上听更往朝陵皇祐三年太常博士李寿朋奏帝
后诸陵荐飨皆有时独昭宪皇后以合葬安陵不及时 …… (第 24a 页)
诣望燎位视燎毕阖宫殿门乃退(其诣诸/陵次第)
(与前/篇同)
进献诸陵下宫仪时日 诸陵有司以元日冬至 寒食
第二第三日上元节等前后各一日中元节前一日
立春二月二日春社上巳重午初伏七夕秋社中秋望
日重阳下元节腊 (第 31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读礼通考卷 一百五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变礼五
   丧中冠子嫁子娶妇(止备冠礼其昏/嫁详违礼条)
杂记大功之末可以冠 …… (第 1a 页)
 夺情不当有金宝之饰公遽谢不佩
宋史余靖传靖丁父忧会侬智高反以兵围广州朝廷
方顾南事就丧次起靖为秘书监知潭州
金史温德亨达居父丧是时伐宋兵兴起复
 
 
 
 读礼通考卷 一百五
(第 3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读礼通考卷 一百六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变礼六
   改葬
公羊传庄公三年五月葬桓王 此未有言崩者何以
书葬盖改葬也( …… (第 1a 页)
 

 
 
 
 
 
 
 
 读礼通考卷 一百六
(第 34b 页)
 晋荀安昌公故事作神板而不为主唐周元阳祀录

 以元日 寒食
秋分冬夏至为四时祭之节前祭皆一
 日致斋在洛则以是祭或在他处则奉神板自随仿
 古诸侯载迁主之义公元丰 (第 18a 页)
 王氏详说见膳夫
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

 郑康成曰饔割烹煎和之称○贾氏曰饔和也 熟食
 
曰饔内饔所主在内以其掌王及后世子之膳羞及
 宗庙之祭皆事之在内者 (第 18a 页)
 有薄于六遂者哉

 又曰六遂中大夫六人下大夫三十人上士 百五
 人中士七百五十人下士三千人邻长不命万二千
 五百人(○愚案邻长推为五家之长其受田与/五家等本非有禄 (第 2a 页)
 为颍谷封人有献于郑庄公而公赐之食以此类推
 之所以示其隆礼爱贤之义而稿人共冗食者之食
 其犹汉世之所谓主 熟食
者乎至若内外朝之俸禄
 廪给则所以掌之者固有其人非尽出于一奄人之
 手也
掌共外内朝冗食者之食 (第 32a 页)
 已当去不敢留也○王昭禹曰凡言三让三辞三避
 者有所不敢进则让有所不敢受则辞有所不敢当
 则避
致饔饩还圭飨食致赠郊送皆如将币之仪
 王昭禹曰 熟食
谓之饔可食之物生气存焉谓之饩
 ○郑锷曰致饔饩者盛礼也饪一牢腥二牢饩二牢 (第 38a 页)
 而除一为薮围三尺一寸三十分寸之五以此三分
 之只得一尺尚馀一寸三十分寸之五以一寸为三
 十分又三之为九十分以三十分寸之五为十五分
 共得 一百五
分三分之一则为三十五分是薮之制
 得一尺九十分寸之三十五薮中大小穿皆以金锢
 其内而贯轴焉 …… (第 12a 页)
 (一则围三尺者得径一尺尚馀一寸三十分寸之五/以一寸为三十分又二之为九十分又以五分三之)
 (为十五分共得 一百五
分三分之一为三十五是薮/之径亦得一尺九十分寸之三十五与薮相称焉五) …… (第 13a 页)
 知毂长三尺一寸三十分寸之五以三尺言之二在
 外则得二尺矣尚馀一寸三十分寸之五以一寸为
 三十分又三之为九十分又以五分三之为十五分
 共为 一百五
分是二在外者得二尺九十分寸之七
 十其一在内者得一尺九十分寸之三十五于二在 (第 16a 页)
 韵裂也判也 又广韵赋也施也增韵与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汉律历志一黍之广为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别)
 也(又半也公羊传庄二年师丧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又遍也左传哀 元年熟食
者分而后敢食 又 
(与纷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终始也淮南子缪称训祸之生也分分注犹纷纷)又周礼天官以 (第 37b 页)
 传释之堵县人亦姓左传郑堵女父堵狗(又山名山海经苦山东口堵山神天愚居之)又水名水经注堵水出堵阳北山 
(南源径小堵乡后汉光武纪岑彭为征南大将军讨邓奉于堵乡)又集韵东徒切同阇城门台也 又时遮切音蛇尔雅释 
(宫阇谓之台阇或从土)(广韵徒和切集韵徒禾切𡘋音㸰飞塼戏也宋世 寒食
有飞堶之戏梅尧臣 (第 28a 页)
禁烟
诗窈窕)
(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飞堶○按堶字诸韵书𡘋未收入上声字汇正字通俱作驼上声以平声作叶非)(第 28a 页)
 何忌注言不敬羁客当谁敬哉(又忌日亲丧日也礼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又姓风俗通周公忌父之后以 
 王父字为氏(又龙忌谓 禁火日
也后汉周举传有龙忌之禁)又集韵居利切正韵吉器切𡘋音懻语助辞诗郑风叔善射 
 忌(又五音集韵巨己切音 (第 4a 页)
 氍毹也(又集韵思邀切音宵又思留切音修义𡘋同)(同上)(集韵与同)(唐韵渠鸠切集)
(韵韵会正韵渠尤切𡘋音求说文鞠丸也荆楚岁时记 寒食
为打毬鞦韆藏钩之戏注刘向别录曰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
(或云起于战国古人蹋蹴以为戏史记霍去病传骠骑尚 (第 68a 页)
 二十七年大赦诸色痕瘕人咸从洗涤瘕音霞与瑕同(又广韵古马切集韵举下切𡘋音贾集韵腹中久病正字通症瘕腹)
(中积块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方书腹中虽硬忽聚忽散无有常准谓之瘕言病瘕而未及症也经曰小肠移热于大肠为伏)
(瘕注小腹热已移入大腹两热相抟故血溢而为伏瘕也史记扁鹊仓公传遗积瘕也注犬狗鱼鸟不 熟食
之成瘕病又臣意)
(诊其脉曰蛲瘕注索隐曰音饶槚正义曰人腹中短虫山海经招摇之山丽𪊨之水出焉其中多育沛 …… (第 20a 页)
 提代北三字姓 又谥法外内贞复曰白(又玉篇告语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禀白同辈述事陈义亦曰白前汉高帝纪上令)
(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后汉钟皓传钟瑾常以李膺言白皓)又唐书宦者传宣宗时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 
(按说文入声有白部去声自部内亦载白字在自部内者读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白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是)
(告语之白读自西方之白读帛音义各别许氏分为二部玉篇合而为一今从之)又集韵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又博 
(陌切与伯同长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薮有白鸾氏注即伯字又叶旁各切音簿诗小雅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

 四骆(又叶房密切音弼苏轼 寒食
雨诗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百古文𦣻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博陌切音伯说文十十也从 (第 39b 页)
  □ 五粒古文(广韵集韵正韵𡘋力入切音立米粒也小尔雅生曰榖谓之粒孟子乐岁粒米)

(狼戾注粒米粟米之粒也拾遗记员峤之小名环邱粟生禭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又说文糁也书益稷烝民乃粒传米食 
(曰粒疏今人谓饭为米糁遗馀之饭谓之一粒两粒是米食曰粒用米为食之名也礼王制有不粒食者矣)又通作立诗周 
(颂立我烝民注立粒通)(广韵博管切集韵补满切𡘋音昄屑米饼也同粄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
(粉谓之龙舌粄以厌时气鼠曲即鼠耳草俗呼茸母宋徽宗诗茸母初生认 禁烟)
(集韵沾三切音甘米汁也)又 
(说文周谓潘曰泔或作泔)(集韵庄加切音查滓也通作渣)又篇海与糳同 ( …… (第 71a 页)
 也 又广韵徒含切音谭义同(又集韵徒绀切音啖橝糁滓也一曰淖糜)(集韵先吊切音笑糜也)
(集韵充芮切音毳谷再舂)(字汇俗糯字)(广韵乌结切集韵一结切𡘋音噎稷属齐民要术䊦用秫稻米)
(末绢罗水蜜溲之长尺馀广二寸馀以枣栗肉上下著之油涂用竹箬裹烂蒸)(篇海普卜切音扑米)
(广韵集韵正韵𡘋昌志切音炽说文酒食也广韵大祭亦稷也诗小雅吉蠲为糦注糦酒食也又商颂大糦是承笺糦黍稷疏)

 谓奉承助祭之粢盛惟黍稷耳糦从米故知是黍稷(又 熟食
扬子方言糦熟也自河以北赵魏之间火熟曰烂气熟曰糦)
(又集韵虚其切音僖义同)韵会小补通作饎𩟄 粮(广 (第 8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