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釋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按唐书百官志。崇元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
九品下。掌京都诸观名数与道士帐籍斋醮之事。新
罗日本僧。入朝学问。九年不还者。编诸籍。道士女冠
僧尼。见天子必拜。凡止民家。不过三夜。出踰宿者。立
案连署。不 过七日。
路远者。州县给程。天下观一千六
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冠九百八十八。寺五
千三百五十八。僧七万 (第 0465a 页)
无疑矣。既集成传。附
以天竺雾灵事迹。并以旧闻。庶显非同非异。
无别无断。用袪来者之惑也。至正辛丑岁
月望。寓四明之盘谷。玄一道人盛熙明记。
补陀洛迦山传(终)

* 观音大士赞第六唐王勃制

盖闻。圆 (第 1139a 页)
。有友人曰。
余闻。供养六十亿菩萨。与一称观世音。福同
无异。君何不至心归依。可必增寿。秦乃感语。 四日四夜。
专精不绝。所坐帷下。忽见光明从
户外而入。见观音足趺踝间金色朗照。语秦
曰。若其机感厚。定业亦能。若 …… (第 0852b 页)
。圣像具足十一面。身黄金色。
光明照耀。舒手摩王顶言。我以十一面。守护
王国。梦觉告臣。王臣人民。一 日中
造十一面
观音像。一时免难。以是已后一百年中。未遭
此难矣。

** 第二十四造千臂千眼观自在像法延 (第 0852c 页)
像首频落。大冢宰及齐王
躬往看之。乃令安处夜落如故。经于数十更
换馀头。终坠如故。后灭佛法仅得四年。
丧灭嗣斯言又验。故模写其状毕量有差。今
为感通寺焉。何遂死于酒泉城西七里涧中。
骨如葵子人拾穿之。如 (第 0972b 页)
音菩萨。及般若
心经。西北而进。四顾茫然。人马俱绝。夜则举火。烂若
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经 四夜
五日。无滴沾
喉。口腹乾焦。几将殒绝。不复能进。遂卧沙中。默念观
音。虽困不舍。启菩萨曰。玄奘此行。 (第 0095c 页)

一月四日。
孔子生于兖州鄹邑平乡阙党里(缉事
记。灵王在位二十七年庚戌二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时老子五十五岁孔子生
(第 0817a 页)
释威秀

博达多能。讲宣是务。志存负荷。勇而有仪。其
于笔语掞张。特推明敏。无何天皇即位。龙朔二年
月十五日。敕勒僧道咸。施俗拜。时则僧徒惶惑。罔知
所栽。秀嗟教道之中微。叹君臣之慢法。乃上表。称沙 (第 0311c 页)
有损言游字时改
倒句。馀尽实录也。余欣秦土忽有此经。挈海
移岳奄在兹域。载玩载咏欲疲不能。遂佐对
一月四日。
然后乃知大方之家富。昔见之
至夹也。恨八九之年方𨶳其牖耳。愿欲求
如意珠者。必牢庄强伴勿令不周仓若 (第 0073c 页)
 敕施行。有人将大集三十卷。日藏十卷。月
藏十卷。无尽意六卷。明度挍计二卷。五部
合为六十卷。大集者误也。勘文大集前十
方诸佛会。日藏月藏后十方诸菩萨会。无
尽意是重译。明度挍计是别部。又捡仁寿
二年翻经大德彦琮法师等。奉 敕新定
一切经目五部。各自别行。贞观十一年
月。皇太子于延兴寺造一切经。有人将六
十卷大集本来诸德莫之能定。遂抄入藏。
仍五本重抄目复不改。智通 (第 0189a 页)
十二月住栖灵寺大悲持念院。随同寺灌顶阿阇梨文㻮和尚。并华林寺三教讲论大德元照座主。显密两法颇以兼习。 六年正月四日
设二百僧斋。普供四众。于此日诸寺大德纲维并临斋会应供随喜。常晓夜就师边受学瑜伽。昼周诸寺觅问法门。则 (第 1071b 页)
那毗舍遮饿鬼阿脩罗伽娄罗乾闼
婆紧陁罗燋渴之病迷闷病佯癫蛊
道起死尸鬼寒热之病或一日作者
二日三日 四日
作者月天所作日天
所作星宿所作师子虎狼豺罴豹等
毒蛊𢙣狗蟒蛇蝮蛇蚰蜒蠍等所有
诸毒蛊人非人等不能为 (第 0535c 页)
在行者。明无畏自在。兼答普光无
畏之问。于事明审。决定无碍。故云无二。不畏他难
名为自在。别中十句。 初四
可知。次三通二义。一以
理融相。二事事即入。次二唯理。复一有三。一同性
修故。二互回向故。三互主伴故 (第 0020b 页)
力。

第三一切刹种下。有九十一颂。
明诸刹种中诸刹差别。于中文分为十。初十颂明刹
异由因起。于中。 初四
由生灭业因。合依果有成坏。次
三由净业因故见净刹。后三通结染净因。一随心染 (第 0632c 页)
明摄德。谓此菩萨闻三世佛功德汝能信受等。文中
八句。勒为三位。 初四
句三贤。谓信受两句同是十住。
此中信者。即十住之信。不应劫发十信信故。谓于三
世佛所有功德。起深胜解 …… (第 0679b 页)
因之果。因果之相不一。因果之体不异。如
是因果果因。非即非离。镕融无碍。方为法界因果。也
前中文二。 初四
字明能得所由。后常为下明所得果
法。就所得法中三。初正显所得。二何以下徵。三以是
下释。初中八句。一 …… (第 0679b 页)
。前十五句教离过。
后为说法时下十五句教起行。前中二。初十四句别
说。后菩萨下一句结随应说。前中二。 初四
句明知根
器。一知所作者宜作何事。二宿因待何缘发。三知心
行念处。四知希望所好。后十句正明教离过。一 …… (第 0684c 页)
一成果。二理事。谓五六两句约理。馀皆约
事。三三慧谓初三成闻慧。次一成思慧。后四脩慧。问
宁知此八句 初四
次二后二。非是加行正体后得如
次邪。

答此若具三。不应更说第十智度故。无性释
论第七云。若说十度。 …… (第 0686a 页)
。后一句菩萨自悟
法界智。此受用法乐智。依本业经。智三种。一无明智。
二一切种智。三变化智。十句中。 初四
句是无明智。三
毒中无明为本。智知三毒。智从本为名故。馀皆一切
种智。或第五句是变化智若广分别十波罗 (第 0686c 页)
眠。次五偈
半菩萨安眠。次有一偈出初段中安眠之人。
所谓诸佛。末后一偈出第二中安眠之人。所
谓菩萨。 初四
偈中前二明佛断烦恼障故得
安眠。于中前偈明断烦恼。后偈明由断烦恼
故證大涅槃。若得涅槃是其自德。演说 …… (第 0773b 页)
与不吉是善恶因。
苦乐是果。證实离相故皆不见。次明为生转
轮生死。若能下结。

第三段中谁得安眠对 初四
偈而为徵问。谓佛指出。深观已下明安
所以。观空三昧是初段中前之三偈离烦恼
业。身心不动是初段中第四一 …… (第 0773c 页)
有四。一叹王有
愧。二智有二下明忏能灭罪劝王忏悔。三富
有二下明善能破恶劝王修善。四如佛说覆
藏漏下 明发
露灭罪劝王发露。初中五句。一
乘王前言劝王惭愧。二诸佛世尊常说已下
引佛昔言明惭与愧能救众生故非叵治 …… (第 0774a 页)
罪灭。四是故下结明
智者不覆藏罪令王周之。初段可知。第二段
中初总明其发露忏悔故得无漏。若作已下
明发
露故得无漏。若悔已下别明忏悔故
得无漏。初先法说。次喻。后合。后二可解。

就 …… (第 0774a 页)
益中先牒。次
释。有十复次。前九明其起因之益。后一彰其
趣果之益。因中前八自利之益。后一利他。自
初四
闻经之益。后四彰其思义之益。闻经
益中初一复次法说明益。后三喻显。皆先立
喻。后合可知。第三喻中放千 (第 0784a 页)
行法则如转轮圣
王。内宫妇女状如天人,于百千万劫,时乃入
海求龙为食。时彼海中有化生龙子,八日、十 四日
、十五日,受如来斋八禁戒法,不杀、不盗、
不淫、不妄言、绮语、不劝饮酒、不听作倡伎乐、
香花、脂粉、 (第 1050c 页)
不应等者六行既在下文不应用此义释叹德若然
则违文也。

此是下答释也谓经 初四
众虽未闻六行今叹德是
结集人所述故取后所闻向序中叹德故无违文之
咎。

比丘不然等者反责也若言比丘昔 (第 0332b 页)
大千。伽耶
城傍有一外道名阿字婆。问佛所师及以所
往。如来备答。即北游经伽耶城。城中有龙名
曰善见。 明日
设斋。如来受讫往卢醯多婆苏
都村。次至多罗聚落次经婆罗村。如是游历
皆受长者居士饮食。次第而行至恒河 (第 0141a 页)
我至此一十二句。为第五段。应长文时富长者起
至以求衣食止之文。长文详。而颂文略也。 初四
句。
喻佛不动觉场双垂两相二始同时也。故曰在座
遥见等。默而识之。用易系辞默而成之润色。此以
四句。 …… (第 0391b 页)
三段。长者知子。至
净诸房舍。一十六句。为第一段。应长文尔时长者
起至寻与除粪止之文。若论文理。此中 初四
句。应
截置上节颂尾。以此四句是应初节喻文。父遥见
之。而语使言等文。知音截为第二节者。有二义故。 …… (第 0391b 页)
二节颂。无此四句。则无起端之文。一则长
文第二节喻中。有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
方便。以故此中 初四
句。虽应喻中第二节长行之 …… (第 0391b 页)
而于是法永无愿乐。」

【颂法合第三节。长行有方等般若二时之分。此中
照之。文似错杂。然一自有条理。 初四
十八句。是颂
般若时文。次二十二句。是颂方等时文。兼摄品初
我等居僧之首等义。凡长行广者。颂必略之。 (第 0392b 页)
下。颂长行若善男子至无有是
处之结文。计二十二句。展转详悉一念信解者所
得功德。多而且广之不容易也。 初四
句。谓若菩萨
人多劫行道者。始能闻而信受也。次十二句。谓顶
戴信受者。始能发愿于未来世。如佛得长寿以 (第 0447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