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明朝
谢汝仪明 1489 — 15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9—1536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国正号果庵
正德九年进士
馀干知县
宁王朱宸濠羽党作恶多端,汝仪竭力周旋,使民得不困。
累官监察御史,劾外戚陈万年宦官王堂时春及奸党何明。
又疏乞宽假议礼诸臣,请诛宦官谷大用等,直声大著
云南参政,又迁江西按察使
遭祖母丧,以哀毁卒。
在官清廉,卒之日,家无以为养。
有《果庵》。
维基
谢汝仪(1489年—1536年)字国正号果庵浙江鄞县人
以敢言著称。
以易亚魁正德八年癸酉科乡荐,正德九年(1514年),联中甲戌进士,授江西余干县知县,以父忧去职。
服除,擢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嘉靖初印马于北直隶山东河南四年巡按广西,擢岭东兵备佥事,改福建,升任按察司道副使
十年五月云南布政司左参政十一年七月官至江西按察使
时祖母周氏年逾九十,回家省亲,半月后祖母病卒,哀毁成疾,嘉靖十五年丙申二月二日卒,年四十有八。
谢汝仪以为官敢言著称于朝野,多次上书弹劾外戚、中官,曾请诛谷大用等不法官员,声名远播。
韩子祁
子祁字心克号肖南平湖人
万历丙子举人,授德安推官,又补赣州,升苏州同知
三董漕挽,俱绝馈送。
戊申春,飘然归里,箧中惟书数卷,石刻数种。
生平以翰墨为乐,为诗苍老高洁,有醯鸡集。
尤善草书,得醉僧遗意。
时称清简,其庶几乎?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心尧平湖人
万历丙子举人除德安推官苏州府同知有醯鸡集
王翃明末清初 1603 — 16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51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介人
本为染工,勤学不辍,以布衣工诗,在明末竟陵盛行之际,独师法唐人。
有《二诗存》。
简介
字翀父号介人浙江嘉兴人
生于明万历三○年(一六○二) 。
家贫,业染。
好制曲,诗名藉藉。
同里徐楩等倡和,有梅里派之称。
词作三千多首,清顺治九年(一六五二)赣州舟次被盗,皆没于水。
后入,复作二百馀首,又为鼠齧。
十年(一六五三)殁于镇江舟次。
其从弟王庭为辑刻《槐堂词存》。
字介人嘉兴梅里人。
家故业染,日坐阛阓间,一手挟古今书以观,一手数钱与市贩菜佣相应答。
饮少而嗜酒,屏绝庆吊。
自处名教外,为诗文高自矜许。
好制词曲,作纨扇记,忌者诬以诋毁,里绅讼之官,家计日落。
然诗日益有名。
既遭兵乱,多感愤叹咤,见之篇章。
张深之,北方名贤,赁居南湖,每置酒召客,伎乐杂陈,辄散发赤足,叫呼号啸,虽严客无所避,人多以祢正平杜子美目之。
山阴,与陈章侯善,王季重见其诗,嗟赏焉。
陈卧子作序,谓有盛唐之风。
其旧作曰春槐堂集,后作曰秋槐堂集,共千馀首。
壬辰,舟次赣州,被盗,皆没于水。
深自痛惜,每终夜拥被记忆。
后入,惘惘自失。
复摭拾记闻,作诗二百馀首,买舟而北。
其稿又为鼠啮,不可缀补,益不乐。
四月,泊京口,无疾而卒。
友人朱彝尊曾有选抄一帙,其弟王庭梓之以传,谓其夙尚沈雄,间为和厚幽淡之句,不可一类求也。
康河明 1490 — 15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34 【介绍】: 陕西武功人字德清号湋川居士
康海从弟。
嘉靖二年进士
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官至赣州知府
有《湋川集》。
维基
康河(1490年—1544年)字德清号湋川,陕西西安府乾州武功县人,民籍。
治《诗经》,行十一,由县学生中式壬午(1522年)陕西乡试第十三名举人,年三十四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三百八十七名,第三甲第二百六十四名进士
吏部观政四年冬户部广西司主事明年部委管理太仓七年管理兔东四马房,同年管理苏州浒墅钞关八年春转山西司署员外郎,仍管钞关
升蓟镇管粮郎中
十一年(1532年)出为山东兖州府知府十四年春云南广西府,未赴任,再调江西赣州府
十九年十二月科道考察拾遗,以贪污不职贬为民。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十二月辛卯卒,距生弘治三年庚戌(1490)十一月十八日,享年五十有五。
纪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间府献县人字厚齐
崇祯间诸生
诗学苏轼
遭逢乱世,多感时伤俗之语。
有《花王阁剩稿》。
花王阁剩藁·序
昔欧阳子序梅圣俞诗,有穷而后工之语,予窃非之。
周末板荡诸什,不能跻诸清庙生民,而少陵、稷、契自许,岂必借彼羌村、巫峡之寄兴哉?
诗之工不工,不系乎穷达明矣。
今观景城纪公之诗,而知欧阳子之言,未可尽非也。
诗皆明季天崇间作,忧时感事,多怫郁沈痛之音,然而每有事外远致。
盖尝综论有明一代之诗,其伪体毋论已,其稍有气骨者,每变而卒不能自胜。
何者?
无事外之致也。
明之季也,党于朝而社于野,一二笃志古处之士,出言而不自知其过激也。
公安竟陵兆其先,云问西泠泄其后。
其既泄而莫可遏,则有力者弗能收也。
故必不得已而宁,取桐城钱饮光之诗,以为能稍敛浮响云尔。
木荣于春,落于秋,而飘萚之音,焜黄之色,反足以增天趣者,惟其间寂之感人深也。
予曩尝与吾友钱萚石论田间集,谓北方诗人无其比。
萚石因言阮旻锡寮集可以相竞。
及取阮集观之,乃闽人也。
然其诗亦不及田间远甚,而北人之集,在其时竟无可举者。
今观是集,虽视田间多寡不同,要其峻泠孤峭,可以相视而笑矣。
集本六卷,既散佚,此其残藁也。
然萧寥无多之境,与所遇正相称。
君子论诗,至明末诸家,其音哀以思,比于乱矣。
谓庶几河间典之区,尚有诗在也。
其必自此集乎?
乾隆四十一年秋八月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纂修官年家后学大兴翁方纲序。
花王阁剩藁·跋
先曾祖生明隆庆中,少为诸生,见四方多虞,即慨然有经世之志。
谈兵说剑,恒从诸豪侠游,然不欲以他途进。
担簦负笈,老尚仆仆场屋间。
既久而不遇,且知时事之不可为也,乃息意逃禅,隐处田间以没。
晚榜所居曰花王阁
盖自伤文章无用,如牡丹之华而不实也。
生平忧时感遇,一一托之于诗。
崇祯辛巳,尝手自编次为六卷。
岁壬午遂易箦。
旋遭兵燹,原本燬焉。
顺治中,先曾祖母于地窖败簏中得藉物残纸一束,检之,乃焚馀剩。
藁既蠹烂断碎,又皆旭素狂草,涂乙纵横,不尽可识。
邑中惟五公山人喜作草书,先祖携使辨别,以意属读,仅得诗一百馀首,题曰花王阁剩,藁藏于家。
其作诗年月不尽可考,亦随理随录,不复编次云。
乾隆甲子十月,曾孙容舒重录谨识。
黄媛介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秀水人字皆令
杨世功妻。
工诗词及小赋。
楷书仿《黄庭经》,山水似吴镇
明亡后流亡吴越间,曾于西湖断桥边赁一小阁,卖画自给。
有《离隐词》、《湖上草》、《如石阁漫草》。
简介
字皆令浙江嘉兴人
月辉从妹。
杨世功室。
以诗名,乙酉之变,转徙吴阊,羁迟白下,后入金沙,再迁绛云楼中,取资于翰墨,乞食于仕绅。
刻有《湖上草》。
黄媛介字皆令
媛贞妹,杨世功室。
有《湖上草》、《如石阁漫草》。
媛介,久以诗文擅名,其书画亦为世所称赏。
《离隐歌·序》云:“予产自清门,归于素土。
兄姊(名媛贞)雅好文墨,自少慕之
乃自乙酉逢乱被劫,转徙吴阊,迁迟白下后入金沙,闭迹墙东(琴张居士名园)。
虽衣食取资于翰墨,而声影未出于衡门。
古有朝隐、市隐、渔隐、樵隐,予迨以离索之怀,成其肥遁之志焉。
将还省母,爰作长歌,题曰《离隐》,归示家兄,或者无曹妹续史之才,庶几免蔡琰居身之玷云尔。”
画徵录
皆令,工诗赋,善山水,得吴仲圭法,太仓张西铭溥闻其名,往求之。
皆令已许杨氏世功,杨久客不归,父兄劝之改字,誓不可卒归于杨。
乙酉城破家失,乃转徙吴越间,饔飧于诗画焉,尝为新城王阮亭写山水小幅,自题诗曰“懒登高阁望青山,愧我年来学闭关。
淡墨遥传千载意,孤峰只在有无间。
”词旨亦隽永。
媛介嘉禾黄葵阳先生族女也。
髫龄即娴翰墨,好吟咏,工书画,楷书仿黄庭经书,似吴仲圭,而简远过之。
其诗初从选体,入后师杜少陵,清洒高洁,绝去闺阁畦径。
适士人杨世功,萧然寒素。
皆令黾勉同心,恬然自乐也。
乙酉鼎革,家被蹂躏,乃跋涉于吴越间,困于槜李,踬于云间,栖于寒山,羁旅建康,转徙金沙,留厚怨而不怒,既足观于性情,且可以考事变,此闺阁而有林下风者也。
续图绘宝鉴
媛介,善诗词,楷书摹黄庭经十三行,画山水小景有元人笔致,长安闺秀多师事之。
妇人集
皆令,诗名噪甚,恒以轻航载笔,格诣吴越间,僦居西泠段桥头,凭一小阁,卖诗画自活,稍给便不肯作。
厉鹗黄媛介《江山秋眺》画扇“寥落江山发兴新,疏松列翠指通津。
闺中也自伤秋旅,写出双帆不见人。”
俞右言云亡友黄鼎平立二妹,一字皆德一字皆令,均有才名。
皆德贵阳朱太守房,老深自韬晦。
世徒盛传皆令之诗画,然皆令青绫步障,时时载笔朱门,微嫌近风尘之色,不若皆德之冰雪净聪明也。
邓汉仪曰:皆令,杨世功之配也,产自清门,兄姊皆好文墨。
皆令遂娴诗词,且工画。
吴祭酒梅村曾制《鸳湖闺咏四章》赠之。
乙酉遭乱,转徙吴阊,羁白下,后入金沙,闭迹墙东。
张无放及夫人于氏资给之,时时往来虞山,与夫人为文字交。
其兄开平不善也,然皆令实贫甚,时鬻诗画以自给。
后僦居西陵,所居一楼与两高峰相对,隃糜侧理,是其经营,终不免卖珠补屋之叹也。
地主汪然明时招至不系园,与闺人辈饮集。
每周急焉,继从风雪中渡西兴入梅市,与商夫人居,闺秀唱和,所著有《越游草》。
予客湖上,世功携皆令诗及画见赠,珍之箧笥,弗敢佚也。
黄媛介,书法钟王,人以卫夫人目之,画亦点染有致。
会稽夫人赠之诗云“门锁蓬蒿十载居,何期千里觏云裾。
才华直接班姬后,风雅平欺左氏馀。
八体临池争幼妇,千言作赋相如
今朝把臂怜同调,始信当年女校书
王端淑有寄皆令梅花楼诗》云:“买舠急欲探先春,风雪偏羁病裹身。
闻有梅花供色笑,客途如尔未全贫。
”“冻笔涂残半是鸦,剡溪渺渺竟迷槎。
相逢只恐梅花笑,怪我春来不忆家。”
闺秀词钞
字皆令秀水人,杨世功室。
有《离隐词》、《湖上草》。
媛介字皆令秀水人文学象三之妹。
与姊媛贞俱擅丽才,而媛介尤有声香奁间。
书法钟王,人以卫夫人目之。
画亦点染有致。
适杨元勋,夫妇偕游江湖,为闺塾师以终。
有《湖上草》。
王端淑曰:皆令倚马自命,落纸如烟。
摘其佳篇,苍然秀劲。
会稽夫人赠之诗云:“门锁蓬蒿十载居,何期千里觏云裾。
才华直接班姬后,风雅平欺左氏馀。
八体临池争幼妇,千言作赋相如
今朝把臂怜同调,始信当年女校书
王端淑有寄皆令梅花楼诗云:“买舠急欲探先春,风雪偏羁病里身。
闻有梅花供色笑,客途如尔未全贫。
冻笔涂残半是鸦,剡溪渺渺竟迷槎。
相逢只恐梅花笑,怪我春来不忆家。
”尝自作离隐歌,序云:予产自清门,归于素士。
兄姊雅好文墨,自少慕之
遭时多艰,萍踪无定,转徙吴阊,羁游白下
后入金沙,闭迹墙东。
虽衣食取资于翰墨,而声影未出于衡门。
古有朝隐、市隐、渔隐、樵隐,予殆以离索之怀,成其肥遁之志焉。
将还省母,爰作长歌,题曰《离隐》,归示家兄。
或者无曹妺续史之才,庶几免蔡琰居身之玷云尔。
吴梅村制鸳湖闺咏四章赠之,词见本集。
何广明 1430 — 1489
维基
何广(1430年—1489年)字博之交阯承宣布政使司扶宁县人直隶滑县官籍,治《易经》,年三十一岁中式天顺四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五十六名进士
十一月二十六日生,行三,曾祖何飞景,交阯安潭县令;祖何交阯;父何汝隆滑县主簿;母莫氏;继母陈氏。
具庆下,妻周氏,兄俊利;长寿,弟廙;呈。
国子生中式顺天府乡试第三十五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五十七名。
郑铭明 1429 — 15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平府邯郸人
天顺八年进士
监察御史
成化二年,巡山海关,继巡陕西茶马,皆有清政。
寻按苏松,击贪暴,奖善良,升山东按察司副使
以性不阿比,为宦官所谮,左迁山西参议
后得直,擢本省右布政使
以老乞归卒。
维基
郑铭(1429年—1500年)字德新直隶广平府邯郸县人
进士出身
十五岁丧父,母王氏靠给人纺织度日。
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二名。
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进士第二甲第十三名。
福建监察御史
成化二年(1466年)巡视山海关武备,后巡陕西
嘉定金贼之乱时,郑铭整治叛乱,境内宴然,成化十年,调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忤宦官,降山西布政使右参议成化二十年,调任陕西布政使司右参议右参政
弘治四年春,升任右布政使
告老归,弘治九年(1500年)病卒,年七十二。
葬于邯郸城西岩隅村北高山之下。
钟羽正明末清初 1554 — 16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东益都人字叔谦
万历八年进士
滑县知县,年甫弱冠。
多惠政,征授礼科给事中,累迁吏科都给事中,屡劾不职官吏。
二十年正月,与李献可等请皇长子出阁豫教,被斥为民。
光宗立,复起。
天启三年,官至工部尚书,以愤群阉用事,自引归。
有《崇雅堂集》、《青州风土记》。
维基
钟羽正(1554年—1637年)字叔濂号龙渊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钟家庄人
晚明政治人物。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
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进士
出任河南滑县知县,多有惠政。
徵授礼科给事中
工科左给事中,出视宣府边务。
以受贿劾罢兵部左侍郎宣府巡抚许守谦副总兵张充实等官员。
还京,升任吏科都给事中
礼部侍郎韩世能蓟辽总督蹇达大理少卿杨四知洪声远不称职,杨四知洪声远因此贬谪。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上疏请求为神宗长子朱常洛举行“豫教之典”。
神宗大怒,指摘其误书弘治年号,违旨侮君,贬一秩调外,其馀人等夺俸半年。
大学士王家屏将御批封还,神宗愈加不满。
钟羽正吏科给事中舒弘绪均上疏支持李献可
神宗弘绪调职南京羽正献可以调任边远地区杂职
大学士赵志皋论救,被斥责;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又争,贬斥为民。
户科左给事中孟养浩御史邹德泳,户兵刑工四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张栋吴之佳杨其休礼科左给事中叶初春,各自上疏救。
神宗怒不可遏,命将孟养浩廷杖一百,除名。
邹德泳丁懋逊张栋吴之佳等六人贬一秩,外放为官。
李献可钟羽正、李弘绪除名。
钟羽正回乡闭门读书,家居近三十年
光宗即位,起用为太仆寺少卿,尚未就职,改本寺正卿。
天启二年(1622年)吏部拟定钟羽正左副都御史羽正不愿位居佥都御史冯从吾之上,受佥都御史,而将让副都御史让与从吾
不久,改户部右侍郎监督仓场。
天启三年(1623年)春,官工部尚书
以“委身门户”之罪被削,职夺官。
崇祯时平反,复原官。
明史》有传。
邹元标冯从吾等人并称“西台三正人”。
董其昌明 1555 — 16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5—1636 【介绍】: 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
万历十七年进士
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
以阉党柄政,请告归。
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
三年后致仕。
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
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
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
卒谥文敏
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词学图录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
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多书画论著。
其"南北宗"画论影响深远。
工书画,名重当世。
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字玄宰华亭人
礼部尚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玄宰松江华亭人
万历己丑进士,改授庶吉士编修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召为太常卿历迁礼部尚书追谥文敏有容台集
维基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士直隶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
书画家。
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合称晚明四家。
嘉靖三十四年正月十九日1555年2月10日),董其昌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汇,早年在平湖城西门冯大参家坐馆当过塾师,爱好参禅曹洞宗,与新埭镇泖口陆兆芳友好。
隆庆五年(1571年),十七岁参加松江府会考,因松江知府衷贞吉认为董写字太差,只得第二名,从此发愤临池,从学于陆树声莫如忠等,得益不少。
万历七年(1579年)参加应天乡试,见王羲之《官奴帖》唐摹本,惊叹不已。
万历十六年(1588年)参加戊子顺天乡试第三名举人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第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礼部左侍郎田一俊病故,护丧到田氏的家乡福建万历二十年(1592年)春,获授翰林院编修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皇长子朱常洛出阁讲学,充任讲官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湖广按察司副使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任湖广提学副使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即位,为太常寺少卿、掌国子司业事。
天启二年(1622年)参修《泰昌实录》。
天启五年(1625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天启六年(1626年)辞官。
崇祯四年(1631年)任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同阉党阮大铖过从甚密。
崇祯九年九月二十八日1636年10月26日)戌时董其昌病逝于松江居所,享寿八十一岁。
身后谥文敏
李晟
全粤诗·卷八六
李晟字孟昭
南海人
博通经史,有文名。
明惠帝建文元年(一三九九)贡生
靖难初,官户科都给事中
成祖永乐元年(一四〇三),御选近臣有才识者使广东,抚绥河源流民。
奉诏前往,称旨。
七年春,奉旨保举吏员吏员中有才干者,益为所知。
十年都给事中
广西南宁知府;在任六载,以绩最升河南布政司参政,所至有声。
后致仕家居,尤笃孝友,乡人重之。
明嘉靖广东通志》卷六〇、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二有传。
张岳明 1492 — 15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2—1552 【介绍】: 福建惠安人字维乔号净峰
自幼好学,立志为大儒。
正德十一年进士
授行人。
陈琛林希元闭户读书,时称泉州三狂
累官为副都御史总督两广。
擒获活动达三十年之李金、倪仲亮等。
又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镇压蜡尔山苗民龙许保起事。
学宗程朱,攻击王阳明良知之说。
有《小山类稿》。
维基
张岳(1492年—1551年)字维乔号净峰福建泉州府惠安县东岭张坑村人
张岳为程朱理学的忠实信奉者,与陈琛林希元三人并称“泉州三狂”。
1996年福建省民政厅确定张岳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人。
张岳生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十月
正德八年(1513年)中式福建乡试解元,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丁丑科会试第三十名,三甲九十名进士礼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春张岳兵部郎中费巩等谏阻明武宗南巡,被贬为南京国子监学正
嘉靖元年(1522年)明世宗嗣位,张岳官复原职,迁右司副。
以母老乞便养,改任南京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历礼部主客司郎中
因议“大禘礼”,被外放为广西提学佥事,寻改江西提学
后又贬为广东盐课提举
嘉靖十七年张岳调任廉州府知府,任内反对世宗因莫登庸篡位而用兵安南,同年因调停安南有功升为浙江按察司副使隔年升为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
嘉靖十九年以「谙晓夷情」改广东布政使司左参政
嘉靖二十一年张岳右佥都御史抚治湖北郧阳府
期月,改派巡抚江西
嘉靖二十三年张岳右副都御史,兼两广巡抚总督两广军务
嘉靖二十四年春张岳兵部右侍郎
嘉靖二十六年张岳刑部右侍郎
嘉靖二十七年张岳兵部左侍郎,兼右都御史掌理院务。
掌院三天,严嵩命其总督湖、贵、川、滇军务
嘉靖二十九年张岳开府沅州
嘉靖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张岳沅州去世。
张岳后一年,朝廷下诏复官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襄惠
张岳的事迹在《明史》有记载,也是唯一在《明史》载有列传的惠安人
尹直明 1431 — 15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安府泰和人字正言
景泰五年进士
编修
成化初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
侍读,历侍读学士
谋为礼部侍郎,为吏部尚书尹旻所格,既而以中旨得之。
后任南京吏部侍郎
二十二年,以万安李孜省力,为户部左侍郎翰林学士,入阁,旋进兵部尚书
次年弘治帝即位后罢。
又数年而卒。
维基
尹直(1431年—1511年)字正言号澄江江西泰和人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进士
庶吉士,授编修
成化初年充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
总裁欲革去景泰帝号,曾建议不可去除帝号。
英宗实录》修成,进侍读,任侍读学士
成化六年(1470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
成化十一年(1475年)任礼部右侍郎
因父丧丁忧去职。
守丧结束,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改南京礼部左侍郎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春,召佐兵部
针对占城王弃国来求援、贵州巡官邀功谎奏苗反,两事提出正确意见,而后被重用,任户部翰林学士,入内阁
此后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尹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急于进取。
个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
尹直初觊礼部侍郎,而尹旻推荐他人。
尹直以中旨得之。
次日遇于朝,举笏谢。
尹旻回之:「公所谓简在帝心者。
」(你是皇帝心中的人选)自是怨益深。
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万安彭华谋定内召入阁,却被刘旻辄持不可。
朝臣亦皆畏,幸其在南。
成化二十二年要求推荐兵部左、右侍郎吏部尹旻何琮等八人。
诏用何琮,而尹直万安彭华李孜省力荐,中旨召还。
李孜省合作陷害尹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圭,引起与论喧然不平。
孝宗即位给事中宋琮御史许斌上报尹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
孝宗于是薄其为人,令其致仕。
弘治九年尹直上表贺万寿,并以太子年当出閤,上《承华箴》,引先朝少保黄淮事,冀召对。
却之。
正德年间卒,谥文和
明史》有传。
李端
先生讳端字文正,嗣六世祖也。
先生少授大父,父遗经,益博学,善诗古文词。
为人风仪脩整,进止有尺寸。
郡太守重其名,请为乡校五经师
从学日众,诸大人邑子俱严事之。
前此凡以儒士试于乡,即不中式,亦得归补学生,从读书斋舍。
先生以身为人师,不得北,面更。
居弟子,之列。
每试于乡,其,归辄谢不赴学。
里中谓以传经启后为任,若宋弘之章文重先生俱是也。
然学者至今称师道甚尊,必首李先生焉。
先生既为布衣祭酒,日从里中耆旧觞咏相集,更与金太仆先生、倪高士学博魏先生交最深。
方是时,国家盛平,岛外诸国,率由海道入贡,先至
鄞起嘉宾馆,接诸贡使
诸使至,则闻先生名重,俱购其文归。
时得先生所言赠行,其国中以为重。
先生天性高淡,无所嗜,閒居著书,怡然俯仰。
然其处家益严,足为士族法。
与二弟同爨,至长子孙、四子、诸孙,各命以耕读,朝夕奉教诲左右。
家居城东砌街,别有草堂在东皋,佳山水处。
舍外善田百馀亩。
每春日,先生至草堂,辄身束带课耕。
尝自题于壁曰:四子之资,有宜耕,有宜读;五亩之宅,半在邑,半在田。
诵其遗言,风流犹可见也。
先栎轩先生诗有重名,而家乘及诸诗选所录仅此。
越世二百年,再经丧乱,即后人亦无从缀拾遗文,深可叹也。
家乘载里中诸公挽先生诗,如范公麟曰:一筇花坞断,三雅日湖空。
屠公滽曰:镜中华发无来往,庭外青山谢主宾。
周公相曰:渡海诗传百济去,及门业盛五经分。
陈处士鹏霄曰:浮白何人开席,踏青无地试芒鞋。
杨公叔通曰:高举已传从鹤御,冥心早见制荷衣。
俱一时名作,可传也。
冯从吾明 1556 — 16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6—1627 【介绍】: 陕西长安人字仲好
冯友子。
万历十七年进士
御史,以上章言帝失德,帝大怒,欲廷杖之,因阁臣劝解得免。
后被削籍。
居家杜门谢客,钻研理学。
光宗立,起尚宝卿
天启时官至工部尚书
卒谥恭定
有《元儒考略》、《冯少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好长安人
万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山西道监察御史历官副都御史谥恭定有少墟集
维基
冯从吾(1556年—1627年)字仲好号少墟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十九年八月河南道监察御史
巡视中城,有宦官求见,但被他拒绝。
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奸诈狡猾,多次弹劾不去。
冯从吾揭发他作奸犯科之事,遂被调往外地。
当时正值考核外官政绩之时,冯从吾严格巡查,贿赂受请之事便不再发生。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冯从吾上疏告戒明神宗:“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禦,章奏留中不发。
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励精之效如彼,怠斁之患如此。
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欲藉此自掩,不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陛下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
左右一言稍违,辄毙杖下,外庭无不知者。
天下后世,其可欺乎!
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宴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
神宗盛怒,想要在大殿之上杖责冯从吾
恰逢仁圣太后寿辰,加上阁臣们竭力化解才得以倖免。
随即便告老还乡,后被起用为巡查长芦等地盐政
冯从吾洁身自好,任内惠利商人,违法乱纪之事均有所收敛。
不久,冯从吾返回京师,适逢神宗因军政之事大罢谏官
冯从吾也因而被革职,仍然是因为之前上疏谏言的缘故。
冯从吾生性纯朴诚实,有志于濂、洛之学,受业于许孚远
罢官归乡后,闭门谢绝客人来访,拿来古代贤人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语句,体察考验自己身心,学问造诣更加精深。
在家闲赋了整整二十五年
万历四十八(1620年)明光宗登基。
冯从吾被起用为尚宝卿后晋升为太仆寺少卿,因为兄长去世而未赴任。
不久改任大理寺少卿
天启二年(1622年)左佥都御史
不到两个月,又升任左副都御史
廷议梃击、红丸、移宫等三大案,冯从吾说:“李可灼以至尊尝试,而许其引疾,当国何心!
至梃击之狱,与发奸诸臣为难者,即奸人也。
”自此以后朝中群小皆畏惧他。
不久,与邹元标共同创建了首善书院,召集志同道合人在这里讲学,给事中朱童蒙上疏诋毁书院。
冯从吾说:“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
我二祖表章《六经》,天子经筵皇太子出阁,皆讲学也。
臣子以此望君,而己则不为,可乎?
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不废讲学,卒成大功。
此臣等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
”于是冯从吾再次称病求归,明熹宗温言安慰挽留。
但是给事中郭允厚郭兴治又相继努力诋毁邹元标
冯从吾又说:“臣壮岁登朝,即与杨起元孟化鲤陶望龄辈立讲学会,自臣告归乃废。
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遂为诟厉?
”于是再次上疏请求归乡。
天启四年(1624年)春,起任南京右都御史,都接连推却不任。
熹宗召见授予工部尚书
恰逢赵南星高攀龙等人相继离开朝廷,冯从吾连续上疏,极力请辞,熹宗遂同意其致仕。
天启五年(1625年)秋,魏党张讷上疏诋毁冯从吾冯从吾被革职。
同乡人王绍徽向来对冯从吾怀恨在心,等到他成为吏部官员,就立刻派遣乔应甲陕西巡抚,想搜集各种罪證获罪于他,但都没有收穫。
于是便毁掉了书院,推倒了圣贤塑像,将其扔到了城墙边角。
冯从吾不能忍受心中怒火,得病去世。
崇祯初年(1628年)明思宗恢复冯从吾官职,并追赠其太子少保谥恭定
邹元标钟羽正等人并称“西台三正人”。
庄昶明 1432 — 14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2—1498 【介绍】: 应天府江浦人字孔旸学者称定山先生
成化二年进士
翰林检讨
因谏内廷张灯忤旨,谪桂阳州判官,改南京行人司副
以忧归,居定山二十余年。
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
刻意为诗,而喜用道学语。
有《庄定山集》。
定山江浦人官吏部郎
字孔旸江浦人
成化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以谏谪桂阳州,迁南行人司副,进礼部郎中
天启初追谥文节
有《定山》。
(《四库总目》:癖于讲学,故其文多阐太极图之义,其诗亦全作击壤集主体。
然如「山随病起青逾峻,到秋深瘦亦香」,「土屋背墙烘野日,午溪随步领和风」,「碧树可惊游子梦,黄花偏爱老人颜」,「酒残漫倾刚月上,钓丝绕扬觉风和」,录之以备别格,亦论唐诗者存《寒山子集》之意也。
麓堂诗话》:庄定山未第时,已有诗名,苦思精链,累日不成一章。
如「江稳得秋天」,「露冕停江上树」,往往为人传诵。
晚年益豪纵,出入规格,如「开辟以来元有此,蓬莱之外更无类」之类。
陈公甫有曰「百练不如庄定山」,有以也。
升庵》:庄定山早有诗名,诗集刻于生前。
浅学者相与效其「太极圈儿大,先生帽子高」,以为奇绝。
又有绝可笑者,如「赠我一壶陶靖节,还他两首邵尧夫」,本不是佳语,有滑稽者改作外官答京宦苞苴诗云「赠我两包陈福建,还他一疋好南京」,闻者捧腹。
定山晚年诗入细有可并唐人者。
古诗如《题》及《养庵》雨篇,七言如《题玉川尽》。
五言律如「野暝微孤树,江清著数鸥。
与君真自厚,不是两相留」,七言律如《游琅邪寺》「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
尘埋下界三千丈,月在西岩七十峰」,又「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北海风回帆腹饱,长河霜冷岸痕高」,和沈仲律原字韵「心无牛口干秦穆,迹继龙头愧邴原」,寄刘东山云「尘外有人占紫气,镜中疑我尚朱颜」,《次东桥》诗云「电悬双眼疑秋水,髻拥三花禦野风」,又「岂无湖水甘神瀵,更有溪毛当紫芝」,又「招隐谁甘同寂寞,著书不独为穷愁」,《木昌道中》云「行客自知无岁暮,宾鸿不记有家归」,《寄邓五羊》云「后时自许甘丘壑,前席将无问鬼神」,「浮世虚名非得已,出山小草却悲人」,「别时笑语风吹断,会处迷离梦写真」,此数首若隐其姓名以示人,观者决不谓定山作也。
(《艺苑卮言》:庄孔旸佳处不必言,恶处如村巫降神,里老骂坐。)
维基
(1437年—1499年)字孔抃又字孟旸号定山直隶江浦县(今属江苏省南京市)人。
成化二年(1466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编修章懋黄仲昭疏谏内廷张灯,后忤旨廷杖二十,谪桂阳州判官
后改南京行人司副,三年后母丧丁忧,之后父丧,哀毁,丧除不复出。
学者称「定山先生」。
弘治七年,因举荐奉诏起用,担任行人司副,后升南京吏部郎中
次年因病乞归,部臣不为代奏。
次年京察,尚书倪岳以老疾罢其官。
居二年卒,年六十三。
天启初年追谥文节
潘国光明末清初 1607 — 16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Francesco Brancati(1607—1671) 明末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意大利人,号用观
崇祯十年奉派来中国杭州学习汉文,后以上海为中心,在江南一带传教。
十三年,在上海城内安仁里购潘姓世堂改建成教堂,后称老天主堂
清康熙四年被清政府押赴北京翌年春被解送广州禁闭,不准传教。
十年,撤销禁令时病死广州
著有《圣体规仪》和《天阶》等。
濮阳春
维基
濮阳春字生甫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进士,知上高县,调海盐,均徭役,便贫民。
有都谏子贩私鹾,捕之,反以石击杀指挥使逮治如法。
诸司为之解,不从。
刑部主事,历郎中,遇事详鞫,务得其情,坐蜚语,当夺一官,遂告归里居。
建桥筑堤,行旅称便。。
齐景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
万历间妓女。
能诗,善琴。
与士人傅定情,坐事系狱,为之脱簪珥,卖卧褥以供衣食。
春远戍,从行不得,蓬首垢面,闭门念佛,未几病死。
闺秀词钞·卷六
北平人
众香词
景云,善琴能诗,对人雅谈,终日不倦。
与士人傅春定情后,不复见客。
谪戍远方,景云不得随,蓬首垢面,闭户不出。
日读佛书,未几,病殁,人咸异之。
吴宽明 1435 — 15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5—1504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号匏庵
诸生时,即有声望,遍读《左传》、《史记》、《汉书》及唐宋大家之文。
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
侍孝宗东宫,进讲闲雅详明。
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侍读学士
丁忧后,入东阁,专典诰敕。
礼部尚书
卒谥文定
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
其诗深厚□郁,自成一家。
兼工书法。
有《匏庵集》。
字原博长洲人
成化时尚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原博长洲人
成化壬辰进士,会试廷试皆第一授翰林修撰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掌詹事府事赠太子太保文定匏庵家藏集
字原博长洲人
成化壬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
谕德庶子少詹,兼侍读学士,擢吏部侍郎,掌詹事府,入东阁专典诰敕,进礼部尚书
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有《匏翁家藏集》七十七卷。
(《四库总目》:吴宽学有根柢,为当时馆阁钜手。
平生学宗苏氏,字法亦酷肖东坡
缣索流传,赏鉴家至今藏弃。
诗文亦和平恬雅,有鸣鸾佩玉之风。
以之羽翼茶陵,实如骖之有靳。
麓堂诗话》:吴文定原博末第时已有能诗名。
壬辰春,子省墓湖南时,末始识也。
萧海钓为致一诗曰:「京华旅食变风霜,天上空瞻白玉堂
短刺刘未曾通姓字,大篇时复见文章。
游汗漫瀛洲远,春梦依稀玉树长。
忽报先生有行色,诗成独立到斜阳。
」予陛辞日,见考官彭敷五为诵此诗,戏谓之曰:「场屋中有此人,不可不收!
敷五问其名,曰:予亦闻之矣!
」已而果得原博为第一,亦奇事也。
原博之诗醲郁深厚,自成一家,与亨父鼎仪皆脱去吴中习尚,天下重之。
(《震泽》:文定为文不事追琢,独严体裁。
为诗沈著高壮,一洗近世尖新之习。
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倔,虽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
堂集》:匏翁诗如汉循吏,所至无赫赫声,而去思不已。
世或模拟之,鲜能似也。
《艺苑卮言》:吴匏庵如学究出身人,虽复闲雅,不脱酸习。
朱承爵馀堂诗话》:吴文定诗格尚浑厚,琢句沈著,用事果切,无漫然嘲风弄月之语。
《雪后入朝》诗云:「天门晴雪映朝冠,步涩频扶白玉阑。
为语后人须把滑,正忧高虑不胜寒
饥鸟隔餐应尽,驯象当庭蹈又残。
莫向都人誇瑞兆,近郊或恐有袁安
」爱君忧国、感时念物之情蔼然可掬。
《笔精》:东坡赤壁时,有绵竹道士杨世昌同游,《赤壁赋》云「客有吹洞箫者」,即世昌也。
吴匏庵诗云:「西飞孤鹤记何详,有客吹箫杨世昌
当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
」此一證也。
田按:匏翁诗体擅台阁之华,气含川泽之秀,冲情逸致,雅制清裁。
是时西涯而外,当首屈一指。)
维基
吴宽(1435年—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
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人。
散文家、书法家
成化八年状元孝宗武宗两代帝师
弘治年间官至礼部尚书
吴宽生于宣德十年(1435年),十二岁即中秀才
此后困于科场二十年,绝意仕进,不肯复应举。
成化四年(1468年)吴宽陈士贤要求下,勉强入试,竟中第三名。
成化八年(1472年)春闱,又连中会元、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侍讲东宫,秩满,进詹事右谕德
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侍读学士
弘治八年(1495年)吏部右侍郎,因继母去世,丁忧去职。
吏部有缺,孝宗命虚位以待。
守丧期满,还任,转左侍郎,改主管詹事府。
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礼部尚书,已年届七旬,数次称病告老,均为孝宗慰留,次年卒于任内。
谥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