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蔡晔从便计置军粮诏元丰五年八月甲寅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九、《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九之三四(第六册第五五○五页)
河东转运判官蔡晔专管勾每年入中或移税籴,从便计置军粮十万石于吴堡寨永宁关封桩,斗不得过五百千,其价钱于绛州垣曲监拨还。
仍令陕西转运司计置运入米脂寨,即不得兑充吴堡寨永宁关经费。
薛文节公叔似圹志嘉定十四年十一月 南宋 · 薛师雍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
宋端明殿学士薛公讳叔似温州永嘉县人,居梯云坊薛家巷。
曾祖讳立,承奉郎
祖讳闳,迪功郎泾州良原县主簿
考讳丰,累赠正议大夫
妣沈氏、何氏,并封淑人
绍兴十一年六月初八日丑时生,三十年太学隆兴元年二月乙酉丁正议大夫君艰。
乾道八年进士第,授迪功郎明州鄞县主簿
淳熙五年十一月丁丑到官。
八年六月壬申,除敕令所删定官
十一月丙子,丁何淑人艰。
十一年二月庚申朔,免丧;
九月己丑,除国子录
十二月丙子,循从事郎。
十二年七月壬午,改宣教郎
八月甲子,除太学博士
十四年二月辛丑,除枢密院编修官
七月己巳,转奉议郎
十五年二月甲戌,除左补阙
十六年三月壬子,转承议郎
己未,除将作监
五月庚寅,除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七月己巳,转朝奉郎戊寅罢。
绍熙元年六月己丑,差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七月庚申,除荆湖北路转运判官
三年三月辛巳,除直秘阁福建路转运判官
六月甲辰,除太常少卿
七月己丑,转朝散郎
四年八月辛亥,兼实录院检讨官
十月乙未,除秘书监
十一月乙亥,暂兼礼部侍郎
五年六月庚子孝宗升暇,差充金国告哀使
八月癸巳,转朝请郎
九月乙酉,除权户部侍郎
闰十月丙子,差提举史局
庚辰,转朝奉大夫
十二月丁丑,兼枢密都承旨
庆元元年九月己酉,罢归。
三年正月庚子,转朝散大夫
八月丁亥,差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四年五月甲子,差知赣州,待阙。
五年二月辛未,转朝请大夫
三月戊申,罢,再提举太平兴国宫
嘉泰元年二月戊申,复差知赣州
二年七月戊辰,除华文阁待制,知广州
十二月癸未,转朝议大夫
三年十二月丙申,差知隆兴府
四年正月己卯封长溪县开国男
二月戊戌,改知庐州,令奏事之任;
三月庚寅引见,改提举佑神观,奉朝请
四月庚子,兼侍讲
六月壬子,转中奉大夫
八月癸丑,除权兵部侍郎戊午,兼同修国史
十二月壬子,兼国用司参计官
开禧元年二月己丑,除吏部侍郎
六月乙巳,兼侍读
闰八月庚辰,转中大夫
十二月丁丑,转太中大夫
二年正月乙巳,差充京西湖北宣谕使
二月辛未,转通议大夫
四月甲子,除兵部尚书宣抚使
乙亥,升兼修撰;
十一月丁酉,除端明殿学士,恩数视执政
庚子,封开国子
十二月庚午,与宫观
丙子,落职罢祠。
三年十二月庚午,降中大夫福州居住。
嘉定二年十二月乙亥,自便。
八年九月丁丑,复通议大夫,致仕。
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封开国伯
十二年闰三月庚戌,转正议大夫
十四年五月癸丑晦,以疾终。
八月庚申,复端明殿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
十一月壬寅,祔于嵇师奥祖茔之侧。
先娶袁州州学教授泮宇之女弟,继端明殿学士黄中之女,皆先卒,累赠淑人
男四人:师雍奉议郎、新分差镇江府军司粮料院
师董,从政郎、监建康府户部赡军酒库,先卒;
师宪承奉郎、新知鄂州崇阳县事;
师晦,承事郎、监袭庆府东岳庙
孙男二人:归翁,登仕郎
庆翁。
孙女三人。
师雍等泣血谨志,甥鲍炤填讳。
按:温州市文管会藏拓片。
英宗应诏论水灾奏治平二年八月 宋 · 吕大防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〇
臣伏睹乙未诏书,以水潦之变,责躬恤物,延问得失。
禹汤之引咎,汉文之恭己,不过是也。
臣伏睹自古人君之失德,必皆有嗜好偏笃难改之行,以害政事。
或好征伐,或好田猎,或好声名,或好行幸,或好治宫室,故臣下之言不可入,而君上之过终莫能改,则天为出变异以警惧之。
汉文帝之贤,唐太宗之明,皆不免此累。
伏惟陛下纂承大统三年于兹,勤修虏好,屏弃物玩,减后宫之冗,罢不急之费,早朝晏罢,日谨一日,于前数者,曾无一焉。
而天变之大如此之甚,臣窃思殆非出于陛下之圣躬,而率由政事之失,臣得为陛下详布其说。
盖以天之告人,不能谆谆然,而常以象类示。
今雨水之患至入宫城,坏庐舍,杀人而害物,此阴胜阳之沴也。
以人事而言,君弱臣强,阴胜也。
夷狄谋中国,盗贼害平民,亦阴胜也。
臣虽愚昧,蒙陛下非次拔擢,日夕为陛下讲求,思虑当今之故,与今日之所宜,无出八事之大:一曰主恩不立,二曰臣权太盛,三曰邪议干正,四曰私恩害公,五曰夷狄连谋,六曰盗贼恣行,七曰群情失职,八曰刑法失平。
何谓主恩不立?
陛下自即位以来,所与日相见者,两府之臣七八人。
时与之相见,少接其语言者,两制主判之臣,经筵侍从谏官、御史辈又数十人。
陛下之臣五日一谒于廷下,四五百人,而所与相见,接其语言,日才一二。
如此则何以通君臣之情哉?
至如馆阁省府之官,皆陛下选择养育以进用之人,而有平生未尝识陛下之龙颜者,此臣所未谕也。
窃料陛下非惮其劳而不见,特以故事如此,不能遽改而已。
唐之制有待制,本朝建隆乾德咸平天圣皆常行之。
又祖宗临御,往往非次宣召臣僚,访以政事,或行幸书林,接见儒臣。
臣愚以为宜复转对之制,及许转运判官辞见;
权发遣三司判官差遣,及委审官择大郡,自来选差知州人,并令上殿;
仍乞非时宣召臣寮,以问政事。
群臣之情达,则主恩立矣。
何谓臣权太盛?
进退百执事,皆由宰司进拟,而陛下直可其奏者十则十,百则百。
故中外之臣有被任使,当进擢,惟知出执政之门,而罕有归恩于陛下。
士大夫相语,以得官为经营有力,以失职为某人不喜。
如此,则望宣力尽忠之臣,岂易得哉?
臣愚以为小官冗职,不必烦陛下拣择。
至于修起居注、集贤史馆修撰天章阁侍讲三司副使,此四五职,名仅及十员,皆进用两制之门,陛下茍不以留意,则庸人下才,依托干情,从此而进,遂为陛下侍从之臣;
一旦有缓急,须将帅之才,则常患无人,退之则无名,进之则无补,置而不用则位高禄重。
陛下试观今日两制之臣如此者有几,即可见其所从来者不谨选也。
陛下何尝遍接识?
凡今馆阁省府之臣,阴察其可用者记之于籍间,复参问近辅左右之臣,以验其实,乃与大臣议某人堪某官,任某事。
假如修注、修撰、侍讲副使共须十员,则采察二十人以待之。
遇一官阙,陛下召而授之,则恩自陛下出矣,无经营驰骋之患矣。
至如其他进拟,有不合陛下意者,当退而改之。
如此,则臣权不盛矣。
何谓邪议干正?
昨者朝廷参议濮安懿王典礼,衣冠草茅之士,无贤不肖,上至陛下左右侍从,素所取信之臣,皆以为出继帝统,大义甚重,不宜复顾私亲追荣之礼,当据礼经,而两汉衰世故事,不可援用。
然一二奸人,内希陛下追怀之意,外协大臣不正之议,而复结濮宫诸贵人之欢,遂不顾公议,妄进邪说,以白为黑,以是为非,惑乱圣听,中外切齿。
臣愚以为应因濮安懿王论奏文字一切付外,委未尝预议近臣覆定可否,宣示四方,则阴邪之人不敢干正矣。
何谓私恩害公?
自古人君即位,无不有攀附故旧之臣。
然贤智之君,待故旧之意,恩宠甚重,而至于议政事,论国体,则必与天下之才共之。
汉文帝不访宋昌,而用贾谊袁盎,以议当世之政,不属景帝张武,而谓周亚夫为可用。
唐太宗之论人物,薄高士廉唐俭,而引重刘洎马周,其用王圭魏徵也,皆仇敌之馀,岂尝计其新旧亲疏哉?
陛下比日以来,数引见藩邸之臣,恩礼甚厚,外人不知,皆以为陛下与之议政事,论人物。
诚如此,则害圣德多矣。
缘此等人材至下,止可待以厚恩,不宜置之显路,则私恩虽厚,不害公议矣。
何谓夷狄连谋?
元昊晚年,君臣相疑,而父子结隙。
谋臣壮士,往往被诛,又累为唂氏所败,遂有休兵愿和之意。
而强臣急于进取,徼其成功。
议和之初,许与太原,岁遗金帛之直盖三十万缗。
戍边之兵,不能大减。
比之宝元以前,戍兵增五六万,而岁费约二百馀万。
故关中民力乏困,而内帑泄于二敌而益虚。
今谅祚少年继袭,多招亡命,与之为谋,有窥关辅剑南之意。
不获其意,则又邀朝廷,乞增赐予而后已。
颇闻近岁与北敌交通,使人旁午
狄人则利羌之赂,羌则恃狄之援。
唇齿相依,犄角为寇,其可不早为计耶?
臣愚以为择将帅,增参佐,则边备可讲;
都护,结唂氏,则分谅、祚之势,绝剑南之患;
宽禁约,抚属羌,则防落渐备;
久任堡障之戍,得自为政,则夷狄见畏矣。
何谓盗贼恣行?
京东之民,日夕为盗之家,往往不敢申举者。
盖官不能得盗,复能为害于申举之家,是盗之威势常大于官司矣。
久而不禁,则屯聚啸集,以覆州县,如反掌耳。
臣愚以为多盗之邑,令监司县尉,别为改官之格,以激劝之。
以捕盗殿最,以课监司守令,则盗贼消矣。
何谓群情失职?
审官所差知州通判,得替而赴阙,久而后差,常在一年半之后,而待次者又常及一百人,知县、监当者略同其比。
是常参之官不釐务,而请俸者常及其半。
其弊盖由每岁流内转官之类仅及百人,其上簿而待迁者又数百人。
凡诸铨未迁者,常及三年而后得,此盖法之敝也。
臣愚以为改磨勘之法,量入流之数,则群情不失矣。
何谓刑罚失所?
大理审刑刑部乃天下所观定法之地,用法不当,立比不一,莫甚于此。
法官铨择殊为灭裂。
臣愚以为更法官之法,则刑罚得中矣。
按:《宋名臣奏议》卷四一。又见《历代名臣奏议》卷三〇一。
处士祝君墓表建炎三年十月 宋 · 刘子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屏山集》卷九
惟我皇祖宣奉公以道术为东南儒宗,著录之士,悉皆名流。
君尝受业焉,盖挹学海之波澜,润词林之枝叶者也。
时皇考忠显公在膝下,与同研席者甚众,雅奇君,因定交焉。
君业成,游上庠
久之,会亲疾,慨然叹曰:「竭力为养,是亦孝也,何必三釜耶」?
拂衣而归。
自是克勤干蛊,祈寒燠暑,无巨细必亲,人以为难,君安而行之。
君天资孝友,遇人以诚,内和而外刚,士无贤否皆乐亲之,而有所惮。
或有缺行,惟恐闻于君,君闻而愧切之,必改也。
君隐耕馀数十稔,攻苦食淡,家赀遂丰,然于贫窭时亦赒贷,有足大者。
至于拓险径,造飞梁,稍便于人,倾橐不吝。
晚岁即游岸乡造别宇,幅巾杖藜,将终世焉。
俄以疾终,时建炎三年秋八月五日也。
君平生喜学,己虽不达,训子弟益勤,厚礼馆置名儒,故祝氏为学者,皆有师承,而子卣称最。
卣屡擢荐,翱翔国学,识者谓将大君门必自卣,则君犹不亡也。
君讳奕,字彦思姓祝氏信州铅山人
曾大父虞,大父仁霸,父世昌
初娶余氏,终娶周氏。
四子:曰中正、曰天与,皆早亡;
曰卣、曰卤。
一女,适进士傅衮。
孙男女八人。
君享年六十有七。
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于邑之芭蕉坞,卣来请文。
某视君为丈人行,虽游宦契阔,犹及识君也,然安能窥君之所存哉!
宣奉公道术之奥,忠显公名德之重,而君从之游,且款密焉,是必有大过人者。
因考君行实,涕泣而表于其墓曰:呜呼!
君之贤可称也哉,又可悲也,犹幸其有以少慰也。
君之平生显然可知者,固可书也,书之,人故信之,其贤已可称而未尽也。
以君之未尽见于设施,骤而书之,无所考焉,人谁信之?
惧人之不信而不书,则君之所蕴,终无得而闻焉,此又可悲也。
古之士抱才埋没,而后世知其贤者,是或论其师友,或观其所以许与者,或迹其为之传记者,因得以信之也。
后之览斯文者,由是而求君之所蕴焉,则其贤可尽知,犹足少慰也。
呜呼,君之贤可称也哉,又可悲也,犹幸其有以少慰也夫!
家忌图序 南宋 · 阳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四、《字溪集》卷八
庆元间,先君子尉难江,作《家忌图》,读之流涕,以诏某兄弟。
某时总角,记首引《诗》「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其中二句云「禄不逮亲,每食必泣」,知先君不以得禄为荣,而以不能养亲为戚。
其作《家忌图》,盖以识终身之忧也。
自是以来,《图》日揭于影堂,欲使子孙目在而常存永言孝思之心耳。
先君既没,承志惟谨。
丙申翟难,某奉神主及《图》置笥中而行。
哨骑迫,踰险奔播而失之。
日夕思念,痛瘁无及。
庚子叨第,距先君之没三十有六年,距先妣之没十有六年,禄不逮亲,悲感之怀,亦犹先君子昔日之心。
而家忌不能详记,则于追慕有歉,又何止每食必泣邪!
因叹窃禄之无益。
辛亥,弃官抵夔,季男箧中存得先考手记《日录》仅一编,伏读泣下。
其间载始祖至祖考妣存殁始终事甚详,因纂而录之。
有不完者,以所见闻及后来所忌补缀,复为一图,列于谱系之后,永识弗忘,而起子孙之孝敬焉。
宝祐元年八月五日,孝孤孙某百拜识。
成都记序 唐 · 卢求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四
蜀国自秦始通。秦遗蜀王五美女。
亦遣五丁迎之。到梓潼
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人览其尾不能得。
五人相助。大呼拽之。
山遂崩。五丁及秦女皆死。
惠王遂遣张仪司马错从石牛道。因封公子通国为蜀侯。
陈壮为相。置巴蜀郡
迁秦人万家实之。民始能秦言。
张若为太守。前时蜀土开明尚纳美女为妃。
武都山之精也。及死。
葬于城西北。遣五丁担其本山之土以为冢。
今有二石尚在。古老言五丁担云。
陈壮既为秦公子相数年。遂谋反。
秦公子。秦伐
封子恽为蜀侯
恽后母诬恽有罪。赐剑自杀。
人以其冤。因为立祠。
封子绾为蜀侯。后复疑绾反诛死。
自此但置守而已。后以李冰守。
始凿三江。引水以行舟楫。
岷山多梓柏大竹。坐致材木。
又溉水开稻田。于是沃野千里。
号为陆海。置绵洛二水。
用便溉灌。作石犀五。
以压毒蛟。命曰犀牛里。
后更为耕牛二。又作三石人立水中。
非常人也。与江神约曰。
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大凿岩崖。通沬水道。
江之龙大怒。乃持刀入水与龙斗。
龙死。遂无水害。
迄今蒙利。人称郫繁为膏腴
绵洛为浸沃。昭襄王时
又曰白虎为患。意廪君之魂也。
历四郡。伤千二百人。
王乃募能杀之者。邑万家。
金帛称是。巴夷朐忍廖中药何谢作白竹弩于高楼。
瞰而射之死。王嫌其夷人。
乃刻石复田。顷田不租。
十妻不算。伤人不论。
杀人不死。与之盟曰。
秦人犯夷。输黄龙一双。
夷人犯秦。偿清酒一钟。
其人安之。遂号曰武夷
其族又有濮賨賨。尤武勇。
渝水。夹水以居。
汉高祖前锋。陷阵善舞。
巴与蜀代为仇雠。尝封弟葭萌汉中
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
至汉高祖六年。始分置广汉郡
高后城𤏡道。开青衣
文帝末。以庐江文翁郡守
穿湔江口。溉田千七百顷。
文学。选吏子弟皆就学。
俊乂之士张叔等十八人。东诣博士受七经。
还以教授。于是岷络之地。
学比齐鲁孝景帝嘉叹。
遣天下郡国皆立文学。自文翁始也。
文翁明天文灾异。后以博士徵。
侍中扬州刺史孝武帝置四郡都尉
俾立十八郭。于是郡县多城观矣。
又分牂牁益州。是为南益州
宣帝地节三年。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
盐铁官。自汉兴哀平
牧守仁贤。宣德立教。
英伟命代之士。其出如林。
玺书束帛。交驰于梁益之地矣。
虽鲁之洙泗。齐之稷下。
未足多也。且汉徵八士。
预其四。高帝蜀郡北鄙置广汉
武帝分南鄙为犍为。遂有三蜀之号。
王莽郡守为帅正。以蜀郡导江
公孙述为帅正。治临邛
僭号。后汉光武帝
还为蜀郡顺帝即位
复为益州。郡名依旧。
州治大城。郡治小城。
灵帝末。以刘焉为牧。
及卒。子璋为嗣。
建安十九年。璋迎汉左将军刘备至。
遂灭璋。称帝继汉。
号先主。治成都
魏末。司马昭平蜀
复为益州。晋受魏禅。
以州领郡。武帝末。
成都为国。封子颖为王
其后賨人李雄僭称王。晋穆帝永和初
桓温击灭之。复为蜀郡
谯纵反。安帝命朱龄石讨平之。
至梁分益州。更置南北二益州
武陵王纪刺史僭帝号。
领兵东下。为湘王所杀。
后魏废帝前二年。尉迟迥益州
总管。后举义旗不受代。
隋王坚所戮。隋开皇元年
总管。置行台。
蜀王修为西南道行台尚书令。三年。
复为总管大业元年
总管为州。又改州为郡。
唐武德元年。复为总管
三年。置行台。
改为益州。以太尉秦王益州道行台总管
又改为宋大都督府天后益州
置彭蜀汉二州。开元二年
始以齐景冑为剑南节度营田兼姚巂等州处置兵马使。自此始有节度使也。
八年。以李浚为使。
兵马使章仇兼琼山南西道采访使
其后或兼或否。亦无定制。
上元二年。始分为东西川。
广德二年。复合为一。
大历二年。又分为两川。
至今不改。天宝三载
复为大都督府。十四载。
元宗皇帝巡幸。车驾留五月
至德二年。改为成都府
置尹。比东西二京。
号南都。后复停。
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
以扬为首。盖声势也。
人物繁盛。悉皆土著。
江山之。罗锦之丽。
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
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
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
况赤府畿县。与秦洛并。
故非上将贤相。殊勋重德。
望实为人所归伏者。则不得居此。
况控带蛮落。阨戎限羌。
非文武宽猛。包罗法度之君子。
则不能得中庸。以是圣庭慎择。
尤难其任。使号有三。
节度观察安抚。先时南蛮六部
不相臣服。天子每有恩赏。
各颁一诏。呼六诏。
开元末节度使王昱受贿。
上奏合六为一。乃封大酋帅越国公蒙归义云南王
始独称南诏。至杨国忠遥领蜀郡太守采访使
遂扰边阃。希立功伐。
乃有泸南不利之变。贞元中
韦令公皋节帅。招复云南
背蕃归汉。十一月八日
置使安抚。兼统押西山八国近界羌蛮等使。
是为三使韦令公本以奇勋秉旄钺
思立边效。又在镇且岁久。
南诏为其用。拓地甚远。
公既卒。刘辟继公后。
以兵守险。为不顺。
诛死。家籍没。
京兆公节帅。酷易军政。
殊不以封域为念。戍卒罔代。
边蛮积忿。至太和三年十二月
蒙𥰭巅遂以兵剽掠至城下。杜公填门不敢与争。
监军使矫诏宣谕。蛮人遂退。
工巧散失。良民歼殄。
其耗半矣。列政补完。
尚不克称。大中六年四月
诏以丞相太原公有驱制羌戎之成绩。由邠宁节度司徒同平章事镇蜀。
蜀为奥壤。领州十四。
县七十一。户百万。
兵士五万。外疆接两蕃。
人性劲勇。易化以道。
难诬以智。公至。
以俭约帅之。以谨廉不伐临之。
以刑赏法制平治之。人欢且舞。
旦夕咏公之德矣。先是西蜀图经甚备。
朝野之士多寄声写录。主兹务者。
不胜其烦。遂尽削而潜焚之。
长吏至。即据显者集为一轴以献。
繇是百不书一。大中八年
户曹参军蔺宏宗甚好学。且目睹司徒相国之异绩。
愿付以传示于后。然不以文自任。
剪截疏长。言不略。
相国乃属于小子。令刊益之。
且曰。不以淹徐疾速。
归于流布。以为不朽之事。
求受命震怖。又不欲以图经为目。
乃搜访编简。目为成都记五卷。
经与图之附益。愿终宏宗之职。
庶以此为助也。大中九年八月五日叙。
赠笔工蔡藻1174年8月5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予性不善书,尤不能用兔毫弱笔。
建安蔡藻以笔名家,其用羊毫者尤劲健,予是以悦之。
藻若去此而游于都市,盖将与曹忠辈争先云。
淳熙元年八月五日朱仲晦父书。
八月五日顺义道中望阙一首时近万寿节四日 明 · 唐顺之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几时承遣出彤闱,寒暑俄惊节候非。
霜陨塞门犹葛屦,风凄朔野亦絺衣。
中秋诞圣金晶会,百里瞻天紫气围。
日与长安俱近处,莫陪鹓列转依依。
桂枝香 清 · 周祖同
 押词韵第六部
徐叔鸿属题唐开元信简拓本。简,范铜为之。文曰:“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李隆基,本命乙酉八月五日降诞。夙好道真,愿蒙神仙长生之法。谨依上清灵文投刺紫盖仙洞。位忝君临,不获朝拜。谨令道士孙智凉赍信简以闻。惟金龙驿传。太岁戊寅六月戊戌朔廿七日甲子告文。”道光末衡山民人掘土得之。今不知落何所?叔鸿长沙得拓本也。
夫容别径,有尺简流传,古质斑凝。
遗制开元绿字,数行堪认。
迢迢龙驿红尘道,秘灵文、上清仙境。
暮云苍洞,沧桑重见,土花苔晕。

只旧殿、长生莫问,早钗钿成双,零落都尽。
金碗人间,凄绝杜陵愁咏。
名山一片风流在,尽收藏、拓余完本。
物犹如此,供人吟玩,替歌长恨
武康军节度使韩琦到阙生料口宣八月五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五
卿德著耆明,时膺材任。
祗趋召节,方及国门。
宜示颁宣,式彰眷遇。
朝议大夫致仕赠光禄大夫黄公神道碑1175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九、《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七、《永乐大典》卷七六五○、《蒐古汇编》卷六○、《闽中金石志》卷九、《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五、《福建金石志》石九、光绪《重纂邵武府志》卷二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宣和之末,国家承平百有馀年,中外无事,乃有二三弄臣窃国大柄,建取燕云以召非常之变。
有识之士已私忧之,而众莫之觉也。
捷书日闻,官吏相庆,独信德府司录邵武黄公有忧色。
人问其故,公蹙然曰:「太平日久,军旅遽兴,廪无兼岁之储,不取于民,将何以济?
顾今岁荐饥,民死无数,况河北天下根本,又可重困之邪」?
闻者莫不笑之。
俄而河北盗贼果蜂起,信德城守屡危。
金虏乘之,遂不能支。
官吏相与匍匐拜降,唯恐居后,而公独奋然,誓死不屈。
虏既入城,放兵四出,有挺刃胁公以降者。
公顾左右,踣之而逸,变姓名匿里巷中,虏退乃出。
则先降者皆已抵罪,而宣抚使独奇公节,俾行府事。
公亦抚摩疮痍,期复按堵。
未几,以内禅转朝议大夫,则以资高,不当复屈佐郡而省罢以归矣。
靖康元年,还次京师,遭围城之变。
明年钦宗出幸虏营,虏遂以兵威胁城中拥张邦昌而立之。
一时公卿繇千百数,相顾俛首,唯唯听命。
公独感愤,义不辱身,即日移檄,致其事而去。
盖当是时,不约而去此者亦四十人,然不数日而公竟以病卒矣,二年二月丙子也。
呜呼!
祖宗百年礼义廉耻之化,其所以涵养斯人者可谓至深远矣。
夫以熙宁以来,群小相师,灭理穷欲,以逮于兹,适已六十年矣。
士大夫酣豢之馀,心志溃烂,不可收拾,宜其祸变危迫而皆不知以为忧,败衄迎降而皆不知以为耻,弃君叛父、奉贼称臣而皆不知以为辱也。
而犹复有如公等者出于其间,是虽人之秉彝不容泯灭,然而祖宗所以涵养斯人至深且远者,亦岂不于此而少见遗馀哉?
公卒时年始六十有三,夫人林氏携挈诸孤奉公之柩,崎岖兵火乱离之中,川陆五年,乃能达于故里。
绍兴乙丑之岁,然后始克葬焉。
而公之子永存寖以材能有闻于世,上闻其名,召以为尚书郎军器监,出为淮南转运副使,俾脩农战之业,以为北向之渐。
前后赠公至光禄大夫,而夫人自公时已封宜人,又以子贵,屡逢庆恩,得赐冠帔,累封至始兴郡太夫人
淳熙乙未八月五日,年九十七而薨。
又以郊恩,赠蕲春郡夫人
副使归自淮南,则使人以同郡徐君复之状来谓新安朱熹曰:「吾先君之德如是,而葬久未铭。
且先夫人率履持家,克享上寿,世鲜及之,亦当得附先君遗事,以垂后世。
子其图之」。
受书考之,具得光禄大夫蕲春夫人行事本末,叹息久之。
因论其大者如此,并记其州里世次阀阅。
讳中美字文昭,其先自潮入闽,居建之浦城,徙邵武,始别于建,遂为郡人焉。
曾大父梦臣、大父扃皆有隐行。
至公父蒙始举进士,后赠中奉大夫
中奉娶施氏,生公七年而卒,后赠令人。
中奉没时,公年甫冠,励志为学,而贫不能得书,常假于人以读。
率一再过而归之,则已成诵而不忘矣。
元祐九年进士第,调真定府左司理参军,知邢州平乡县,皆善其职。
以守正不阿忤上官,罢退久之,贫甚,不以为意。
亲友强起之,乃更调镇西军节度推官
邻极边,守武将,视法令僚属蔑如也。
公不为挠,事有不可,必庭辩之,守愧屈焉。
宣德郎,知浚州卫县
县民有被诬杀人者,公察其冤,纵之。
同列有害公者,谓公故出死罪,守疑之,公不恤也。
会河决,败数郡,诏诸令长各护丁夫疏凿堤障,县独不扰而集。
以功转奉议郎,除河北都转运司属官,北京留守辟以为真定府录事
是时河北连岁不登,民多相聚为盗,而郡守欢燕敖逸如平时。
公独忧之,每当集辄辞不与。
守问其故,公对以实,守默然不说。
于是乃移信德,而遂去以卒焉。
其为人坦易,不事边幅,而与人交必以诚。
当官不为赫赫之名,而于事细微无不谨。
旁郡有疑狱,部刺史多奏以属公,往往得其情。
乐施予,不问识否,人虽负之不悔,有求辄复周之。
在镇时,府丞陈绍夫死,公以俸钱遣其丧。
女兄寡居,迎养三十年,始终如一日。
故人有通贵者招致之,谢不往。
都转运使吕公颐浩及他使者多知其材,欲荐之,未果而竟没,论者惜之。
公初娶宛句刘氏,赠和义郡夫人
蕲春其继室也,延平人,赠少师积之女。
夫人浑厚静专,归黄公甚贫,处之自若。
晚虽丰泰,亦未尝改其度也。
事公之女兄如姑,公之没而归其丧,教其子务以忠言直节立其志,使卒为闻人,以大其家。
岁几满百,而神明不耗,起居不衰,又似有道者
家人百口,抚之一以慈爱而教告勉饬随之,未尝见其有严厉之色,而中外整整,莫敢越轨度,乡党传以为法。
公葬邵武县仁泽乡宝隆山之原,夫人葬永城黄溪保铜青山下,相距盖十里。
子男五人,曰端愿、端平,皆有俊才,丱角已与荐送,而皆早卒。
次端方,亦卒。
次永存,今为朝请大夫主管武夷山冲佑观
次永年,右儒林郎、知静江府理定县,亦先卒。
女五人,其婿宣德郎朱康年,保义郎朱郁,修职郎赵舜臣通直郎杜铎进士李先之也。
孙男十人,龟朋,儒林郎
格、钺、南卿、范、槱、勋、、钦、钧,皆未仕,而格、钺、钦亡矣。
孙女六人,其婿周敦书、李庬、李徽、将仕郎吴时万、上官圭、上官扬。
曾孙十七人,大正、大时、大椿、大全、大猷、大学、大昌大渊、大□、大声、大韶、大受、大严、大任、大用,馀未名。
女十四人,其婿任斗南林杞、李价,馀尚幼。
玄孙男六人,公震、公升、公显、公回、公焕、公章。
呜呼,是亦盛矣!
黄氏之昌阜于世也,其可量哉!
铭曰:
暨暨黄公,逢时之危。
迹随众兆,思属眇微。
之死弗污,以全其归。
温温夫人,克相其夫。
又诏其子,以成厥家。
寿考尊荣,百岁而徂。
宝隆之阿,黄溪之里,东西相望,两阙对起。
子孙盈前,曾玄满后。
尚有宠灵,不远来又。
苏丞相子容(一 皇祐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五
某启:哀穷茍活,奄及仲秋,孤苦之心,何以自处?
昨急足还府,尝奉号疏,必达。
秋凉,寝味如何?
昨闻入京,今必归府。
某此幸幼贱如常。
相见未涯,向寒保爱。
因人奉此不次。
某再拜推官学士执事八月五日状。)
昨大祸仓卒,离南都来,不记料钱券历何在?
后来须缴纳省中,不知省中曾催否?
是王仲文手分,托与问之。
观文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西京留守司空侍中晏公神道碑铭1055年1月28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皇朝文鉴》卷一四六、《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三、《续文章正宗》卷三、《永乐大典》卷一八二○八、《文编》卷五八、《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七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至和元年六月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临淄公以疾归于京师
八月,疾少间,入见。
天子曰:「噫!
旧学之臣也」。
乃留侍讲迩英閤,诏五日一朝前殿
明年正月,疾作,不能朝。
太医朝夕往视。
有司除道,将幸其家。
公叹曰:「吾无状,乃以疾病忧吾君」。
即驰奏曰:「臣疾少间,行愈矣」。
乃止。
其月丁亥,以公薨闻,天子震悼,亟临其丧,以不即视公为恨。
赠公司空侍中谥曰元献
有司请辍视朝一日,诏特辍二日。
其年三月癸酉,葬公于许州阳翟麦秀乡之北原。
既葬,赐其墓隧之碑首曰「旧学之碑」。
既又敕史臣修考次公事,具书于碑下。
臣修伏读国史,见真宗皇帝时天下无事,天子方推让功德,祠祀天地山川,讲礼乐以文颂声,而儒学文章俊贤伟异之人出。
公世家江西之临川
年始十四,一日起田里,进见天子,时方亲阅天下贡士,会廷中者千馀人,与夫宫臣卫官,拥列圜视。
公不动声气,操笔为文辞,立成以献。
天子嘉赏,赐同进士出身,遂登馆阁掌书命,以文章为天下所宗。
逮陛下养德东宫,先帝选用臣属,即以公遗陛下。
由王官、宫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辅道圣德,忧勤国家,有旧有劳,自始至卒五十馀年。
公既薨,而先帝之名臣与陛下东宫旧人,皆无在者,宜其褒宠优异,比公甘盘
臣修幸得执笔史官奉明诏,谨昧死上临淄公事,曰:公讳字同叔姓晏氏
其世次、晦显、徙迁不常。
自其高祖讳墉唐咸通中进士,卒官江西,始著籍于高安,其后三世不显。
曾祖讳延昌,又徙其籍于临川
祖讳郜,追封英国公
考讳固,追封秦国公
自曾祖已下,皆用公贵,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尚书令
曾祖妣张氏,陈国太夫人
祖妣傅氏,许国太夫人
妣吴氏,唐国太夫人
公生七岁,知学问,为文章,乡里号为神童
丞相张文节公安抚江西,得公以闻。
真宗召见,既赐出身,后二日,又召试诗、赋、论,公徐启曰:「臣尝私习此赋,不敢隐」。
真宗益嗟异之,因试以他题。
以为秘书省正字,置之秘阁,使得悉读秘书,命故仆射陈文僖公视其学。
明年,献其所为文,召试中书,迁太常寺奉礼郎
封祀太山,推恩,迁光禄寺丞,数月,充集贤校理
明年,迁著作佐郎
丁父忧,去官。
已而真宗思之,即其家起复,命淮南发运使具舟送之京师,从祀太清宫赐绯衣银鱼,同判太常礼院
丁母忧,求去官服丧,不许。
今天子始封升王,公以选为府记室参军,再迁左正言直史馆
今天子为皇太子,以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赐金紫,知制诰判集贤院,迁翰林学士,充景灵宫判官太子左庶子,兼判太常寺、知礼仪院
公既以道德文章佐佑东宫真宗每所咨访,多以方寸小纸细书问之,由是参与机密,凡所对,必以其藁进,示不泄。
其后悉阅真宗閤中遗书,得公所进藁,类为八十卷,藏之禁中,人莫之见也。
初,真宗遗诏:章献明肃太后权听军国事。
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
公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
乾兴元年,拜右谏议大夫侍读学士,迁给事中景灵宫副使,判吏部流内铨,以《易》侍讲崇政殿
礼部侍郎知审官院,为枢密副使,迁刑部侍郎
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由是忤太后旨,坐以笏击其仆、误折其齿罢。
留守南京,大兴学校,以教诸生
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
召拜御史中丞,改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天圣八年礼部贡举。
明年,为三司使,复为枢密副使,未拜,改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
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公,公以《周官》后服对。
太后崩,大臣执政者皆罢,公为礼部尚书、知亳州,徙知陈州,迁刑部尚书
复召为御史中丞,又为三司使知枢密院事,拜枢密使,再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庆历三年三月,遂以刑部尚书居相位,充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
自公复召用,而赵元昊反,师出陕西,天下弊于兵。
公数建利害,请罢监军,无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制财用为出入之要,皆有法。
天子悉为施行,自宫禁先,以率天下,而财赋之职悉归有司,卒能以谋臣元昊,使听约束,乃还其王号。
公为人刚简,遇人必以诚,虽处富贵如寒士,樽酒相对,欢如也。
得一善,称之如己出,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等,皆出其门。
及为相,益务进贤材。
当公居相府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天子既厌西兵,闵天下困弊,奋然有意,遂欲因群材以更治,数诏大臣条天下事。
方施行,而小人、权倖皆不便。
明年秋,会公以事罢,而仲淹等相次亦皆去,事遂已。
公既罢,以工部尚书颍州,徙知陈州,又徙许州,三迁户部尚书,拜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充一路都部署安抚使
徙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累进阶至开府仪同三司,勋上柱国,爵临淄公食邑万二千户,三千七百户
公享年六十有五。
自少笃学,至其病亟,犹手不释卷。
有文集二百四十卷。
尝奉敕修《上训》及《真宗实录》,又集类古今文章,为《集选》二百卷。
其为政敏,而务以简便其民。
其于家严,子弟之见有时,事寡姊孝谨,未尝为子弟求恩泽。
其在陈州,上问宰相曰:「晏某居外,未尝有所请,其亦有所欲邪」?
宰相以告公。
公自为表,问起居而已。
故其薨也,天子尤哀悼之,赐予加等,以其子承裕为崇文院检讨,孙及甥之未官者九人,皆命以官。
公初娶李氏,工部侍郎虚己之女;
次孟氏,屯田员外郎虚舟之女,封钜鹿郡夫人
次王氏,太师尚书令超之女,封荣国夫人
子八人:长曰居厚,大理评事,早卒;
次承裕,尚书屯田员外郎
宣礼赞善大夫
崇让著作佐郎
明远、祗德,皆大理评事
几道传正,皆太常寺太祝
女六人,长适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富弼,次适礼部侍郎三司使杨察,其四尚幼。
孙十有二人。
公既乐善而称为知人,士之显于朝者,多公所荐达,至择其女之所从,又得二人者如此,可谓贤也已。
铭曰:
有姜之裔,齐为晏氏。
齐在春秋,晏显诸侯。
《传》载桓子,婴称于丘。
其后无闻,不亡仅存。
有炜自公,厥声以振。
公之显声,实相天子。
天子曰噫,予考真宗,唯多名臣,以盛隆。
汝初事我,王官东宫
以暨相予,始卒一躬。
辅我以德,有劳于邦。
公疾在外,来归自洛。
天子曰留,汝予旧学
凡今在庭,莫如汝旧。
孰以畀予?
唯予圣考。
今既亡矣,孰为予老?
何以赠之,司空侍中
礼则有加,予思何穷!
有篆其文,在其碑首。
天子之褒,史臣有诏。
铭以述之,永昭厥后。
谢授太府卿1160年8月5日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一、《汉滨集》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主计坤维,苟逭旷官之责;
升华月寺,忽惊增秩之荣。
更膺修举之褒,愈切叨尘之愧。
伏念臣早专儒学,初乏吏能,于财赋以何资,尤性资之所短。
矧当调饷,乃误使令。
宿重戍于三边,开新疆于两路。
转输粗给,皆朝廷申画之明;
凯捷屡腾,实将帅驱驰之力。
夫何绵薄,猥冒恩光。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仁孝独隆,德刑并举。
聪明睿智而不杀,伟略无前;
是非赏罚之已明,微劳必录。
故虽疏远,亦被甄收。
然臣衰病日侵,事功难彊。
投闲置散,已屡贡于忱诚;
治剧济烦,恐终辜于寄委。
愿回明鉴,俯照丹衷。
执政论大计书嘉祐元年八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九
八月五日,镇再拜上书昭文相公史馆相公集贤相公、参政侍郎诸公:镇前后六奏宗庙社稷安危大计,而两奏亲纳中书,历月逾时,寂然不见有所猷为,此镇任言之责,不可以不待罪也。
古人之三谏而不从则去之,今镇已六谏矣。
古之人仕鲁而不合则去之齐,仕而不合则去而之卫、之晋,惟其意之所之。
今天下一统,镇去而何所之乎?
惟有待罪而已。
相公又教以不可效干名希进之人,镇退而切自惟念,不敢奉教,而决然为之者,义当死朝廷之刑,不可死乱兵之下。
此方是镇择死之时,尚安暇顾干名希进之嫌而不为去就之决哉!
夫事有缓而不可急为者,亦有急而不可缓为者。
当缓而急,当急而缓,其为患均。
天之见变亦然,流星与彗之变是也。
今彗之变当急,而朝廷尚欲缓之,此镇所以宁死于朝廷之刑。
伏望诸公携镇书言于上前,速定大计;
如其不然,即赐镇之死,放镇归田,解镇之职,而置散外,皆诸公之赐也。
事迫语切,伏惟裁之。
赦诸道杂犯死罪已下德音天圣元年八月五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二、《宋大诏令集》卷二一六
门下:朕仰赖诒谋,嗣膺鸿业,永怀积德之厚,深念守文之艰。
临御以来,忧勤自励,动惟访善,道必求中。
内外之官,任能而责效;
小大之狱,蠲苛而去邪。
戒偏听之害公,酌群言而考实。
洞今古于人鉴,纳华裔于德藩。
幸席威灵,汔臻丰楙,三陲不耸,百志同夤。
然念秉翼翼之心,抚元元之众,枢务之广,能无阙遗,狴牢之间,或有稽绶。
用及登秋之序,式覃肆眚之恩。
嘉与群方,底兹多福,庶伸儆戒,以召和平。
应三京及诸道(云云。)
于戏!
谨宪度以保民,敢忘于彝范;
徇哀矜而美俗,普及于含生。
期复化醇,永孚天贶。
布告方夏,体予意焉。
禁擅差益州纲运兵士诏天圣八年八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一、《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六之一五(第六册第五六一一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六四页
益州布帛等纲在路,除于沿江州军的然值风水,行船未得,兵士空闲者,许依例差役,如无阻滞,不得擅差,有妨行运。
荆南更不得抽差工役当直。
五日内下卸,二十日卸毕,更半月起发。
其附载生铜、马、药等,自岸般入府城约十五里,赴杂纳物等库送纳,并系本纲差人津般。
虚有住滞,仍委自荆南量物斤重,更于本府差兵士同共般赴库送纳,务要本纲不违程住滞。
今年五月戊申前配役人诏景祐二年八月丙辰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七、《宋会要辑稿》刑法五之二二(第七册第六六八○页)
天下配役人,在今年五月戊申诏书前者,并释之。
募告群盗劫杀人者诏景祐二年八月丙辰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七
有能告群盗劫杀人者,十人以上赏钱十万,不及十人,计数给之。
西江月 其四 为新刊《苏联文学》作 现当代 · 茅盾
 押尤韵
形象思维谁好,典型塑造孰优。
黄钟瓦釜待搜求,不宜强分先后。

泰岱兼容抔土,海洋不择细流。
而今借鉴不避修,安得划牢自囿一九七九年八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