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移置元元观 晚唐 · 柳璨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
前使裴枢宫使日。
权奏请元元观改为太清观
别奏在京宏道观为太清宫
至今未有制置
伏以今年十月九日
陛下亲事郊礼。
先谒圣祖庙。
宏道既未修葺。
元观又在北山
若车马出城。
礼非便稳。
今欲只留北邙山老君庙一所。
其元元观请坼入都城
清化坊内建置太微宫。
则车驾行事得礼。
请释天成以前罪人奏 五代 · 萧希甫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臣叨蒙擢任。
官忝谏司。
所职重难。
兼知匦院
但有关于至理。
即欲合于无私。
冀竭丹诚。
仰裨元造。
臣伏见自同光元年十月九日先朝收下汴州后。
至今年四月一日已前。
兵革盛兴。
乱离斯极。
典章几坏。
刑政莫施。
每于纷扰之间。
甚有杀伤之苦。
非惟州县长吏
或滥诛夷。
直至乡里居民。
互为残戮。
挟私怨者。
公行白刃。
将快忿心。
怙强力者。
岂闻丹书。
惟欣得志。
掠妻女以转卖。
劫财货以平分。
如此之流。
应遍天下。
伏惟皇帝陛下荐恢帝载。
光启鸿图。
伏思自陛下临御以来。
皇纲渐正。
有功者尽赏。
有罪者咸诛。
阃外将清。
朝中无事。
今则匦函己再修整。
欲具进呈。
必恐揖出。
外边施行己后。
远近披䜣。
受状至多。
但虑京国诸司
囚禁便忧填委。
则至上亏皇化
有玷国风。
其次更虑勋贵亲贤。
或关对讼。
便烦谳议。
或碍刑书
若今事有否臧。
即便政移曲直。
以臣愚见。
欲自元年四月二十八日昧爽己前。
罪无轻重。
应大辟己下罪。
一切释而不问。
庶得刑清俗泰。
国富民康。
咸钦不宰之功。
永奉维新之化。
收复湖湘 五代 · 刘言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
臣闻域中至大。须归正统之君。
海内称尊。合奉真明之主。
事既缘其道阻。机且务于从权。
关河之信使不通。戎镇之笺章未达。
实为暌越。罪属稽留。
臣前年以马氏弟兄。交相鱼肉。
是希崇之失禦。致边镐之侵疆。
道节度使马光惠。早副偫情。
方施庶政。遽多耽惑。
将乱纪纲。三军商量。
乃行废黜。臣谬居上将
忽被众推。寻且奉表东吴
所冀且安西土。不谓湖南节度使边镐
多行间谍。尝畜阴谋。
致半年未降于新恩。而中使遽来于急诏。
而又纵横肆意。说诱五溪
暗行文书。广赍金帛。
将谋会合。欲举攻状。
臣请节度副使王进逵行军司马何敬真别差指挥使周行逢朱全琇张仿等。虑其奸计。
恐致危亡。乃举兵师。
去平凶寇。自十月三日水陆发兵。
顺水至五日收下沅江九日又下益阳
十四日克复湖南越池边镐见其危迫。
陆路奔逃。见发奇兵。
掩后追逐。料行狼狈。
必恐收擒。臣素昧兵钤
曾无将略。幸处军中之长。
叨司阃外之权。念臣节以徒坚。
望尧阶而尚夐。既复潇湘之土宇。
永依日月之照临。幸成破竹之功。
敢慢倾葵之恳。且驰单介。
径达皇都。谨差节度押牙张崇嗣奉表以闻。
收复湖湘 五代 · 刘言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
当道去年以湖南马希𦹛弟兄伤蹇家国。陵夷淮南
边镐潜入长沙。便为据守。
扶风一族。楚水万家。
并押送东吴。固无留者。
当道有兵士二千来众。亦被括将。
累乞放回。意未允许。
今春前节度使马光惠。耽荒稍甚。
僭侈非常。三军商量。
乃行废黜。臣以位居簉贰。
众意推崇。辞让既难。
藩方无主。此际以马光惠早归东国。
累降颁宣。臣等例奉甄升。
未遑回变。方思述职。
邻道可明。不谓湖南
频行间斗。彼众将行讨伐。
当军须举兵师。冀先定于熊湘。
复归明于象阙。东吴早以臣权知戎阃。
未降明恩。寻有急徵。
并令归国。其边镐唯怀诡诈。
多畜奸谋。况五溪八州。
武陵管属。边镐暗赍金帛。
密与钩连。计料加兵。
欲谋攻逼。于界首益阳县下砦。
聚食屯师。自谓士卒精强。
壕堑牢固。当道节度副使王进逵行军司马何敬真指挥使周行逢朱全琇蒲公益等。
去十月三日部署大齐云截波鱼龙战棹等三百馀艘。计三万人。
并陆路指挥使张仿董从德等押马步兵士二万馀人。同日进发。
五日收下沅江县。获贼都监刘承遇。
其贼将李师德等五百馀人。并束甲归降。
至九日到益阳寨。贼众一万馀人。
坚守抵捍。攻击自辰至未。
其砦自溃。杀戮八千馀人。
捉得都指挥使夏昌。活擒八百馀人。
至十一日。桥口湘阴数处。
相次归降。至十三日。
当军水陆俱上。经长沙城下。
边镐见其兵势。不敢拒张。
当夜取东路奔逃。至十四日。
进逵敬真差发五千馀人追袭。除先次奔窜外。
掩杀贼众五百馀人。即日进逵敬真湖南城
安抚军民讫。其东吴岳州刺史宋德权。
尚倚孤垒。亦聚强兵。
探知搬下舟船。亦无斗志。
十月十八日。差指挥使蒲公益押战船五十只兵士三千人。
岳州城下。其宋德权即时城而窜。
便令蒲公益权主岳州招抚生众。
潭州上江诸郡邑。见差守宰抚安
祠祭用犊疏 五代至宋初 · 田敏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五
臣奉圣旨为祠祭用犊事。
大仆寺供犊。
一年四季。
都用犊二十二头。
唐会要武德九年十月九日诏。
祭祀之意。
本以为民。
穷民祀神。
有乖正直。
杀牛不如礿祭。
明德即是馨香。
望古推今。
民神一揆。
其祭圆丘方泽宗庙已外。
并可止用少牢。
用少牢者用特代。
时和年丰。
然后克修常礼。
又按会要天宝六载正月十六日赦文。
祭祀之典。
牺牲所备。
将有达于虔诚。
盖不资于广杀。
自今后每大祭祀应用骍犊。
宜令所司量减其数。
永为常式。
其年起请以旧科每年用犊二百一十二头。
今请减一百七十三头。
止用三十九头。
馀祠飨宜并停用犊。
至上元二年九月二十一日赦文。
国之大事。
郊祀为先。
贵其至诚。
不美多品。
黍稷虽设。
犹或非馨。
牲牢空多。
未为能飨。
圆丘方泽。
仍依常式。
宗庙诸祠。
临时献热。
用怀明德之馨。
庶合西邻之祭。
其年起请昊天上帝太庙各太牢一。
馀祭并随事市供。
若据天宝六载自二百一十二头减用三十九头。
武德九年每年用犊十头。
圆丘方泽一。
宗庙五。
上元二年起请。
祇昊天上帝太庙。
又无方泽。
则九头矣。
今国家用牛。
开元天宝则不多。
武德上元则过其大半矣。
按会要。
太仆寺有牧监。
掌孳课之事。
乞今后太仆寺养孳课半其犊。
遇祭昊天太庙前三月
养之涤宫。
取其荡涤清洁。
馀祭则不养涤宫。
若临时买牛。
恐非典故。
谨具奏闻。
宣州泾县文宣王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二、全宋文卷二四、《徐公文集》卷一三、《全唐文》卷八八二
昔夫子祖述,宪章文武,扶东周于已绝,拯苍生于既坠,其迹屈而道愈大,其人亡而教愈远,则生民以来,未之有也。
其在祀典,法施于人则祀之,矧褒圣之祀,其可忽乎!
然则,中人不足以语上,下士闻道而大笑。
故斯教也,衰于战国,废于嬴政汉魏以降,续而复绝。
仲尼日月,重昏千祀,非圣人孰能廓之?
故斯教也,兴于武德,盛于贞观,极于开元,理自然也。
兵兴以来,大化堙替,先王礼器委顿于胜、广之门,阙里诸生恓惶于之下,矧厥祠宇,其存几何!
天之爱人,不当遂绝。
皇统再造,六艺始修。
岁丙午,重熙在运,宣城雄镇,帝之叔父在焉,故幕府之选殊重。
尚书郎吴君光辅奉诏佐廉部,兼理于泾。
既涖事,乃被儒服,谒先师,辟荆棘,历垝垣,以造于茅茨之间,仰瞻俯观,喟然而叹。
于是奉开元之成制,采泮宫之旧章,经之营之,是卜是筑。
惟新秘殿,俨饰睟容,入室升堂,森然如在。
笾豆有位,宾主由序,表著咸列,门卫肃然。
于是青衿雩服之子,有从师观艺之场;
鲵齿台背之徒,识养老慈幼之节。
欣欣然,其化之大者欤!
明年秋,君奏计如京师,因得其实。
呜呼!
圣人在上,群才毕举,使三代之风,达于邑里,不其伟哉!
余承君之欢,美君之志,刊石纪事,寘于祠庭,后之君子,无忘企及。
其馀理亩籍,察庶狱,辟污莱,遏陂塘,则有考功之吏在,故不书。
于时太岁丁未冬十月九日尚书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徐铉记。
曲阜文宣王家庸调诏太平兴国三年十月辛酉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
曲阜县文宣王家,历代以圣人之后,不与庸调。
周显德中,遣使均田,抑同编户。
今可特免。
按:《阙里志》卷一二,清刻本。
皇子陈王元僖侍中开封尹雍熙三年十月甲辰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宋大诏令集》卷二六
朕膺昊穹之眷佑,宗社之庆灵。
建万国而亲诸侯,既资藩翰
履至尊而制六合,必树盘维。
所以固大业于域中,涣鸿猷于天下。
况神皋赤县,夷夏所臻,苟非亲贤,曷符公议!
皇子特进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王元僖,性本温文,德惟纯粹,动必由礼,言皆有章。
顷自任峻桐圭,道光麟趾,忠顺形于天赋,孝悌成于自然。
服训辞而愈恭,体谦下而为德。
侍祠泰畤,陈精意于坛壝;
问安寝门,竭至诚于夙夜
以善为乐,惟道是从。
酌楚醴以待贤,克昭令望;
入虞庠而齿胄,绰著嘉声。
体仁既□于日新,从政宜亲于时务。
眷彼浩穰之地,足申抚治之方,是用锡以爰田,升之左相,用昭茂渥,以曜宗英。
于戏!
京城之地,四方之所取则;
尹政之任,中外之所仰瞻。
挠狱市则奸何所容,任钩距则俗为之薄。
守之以强毅,济之以宽和,政乃有成,事则不悖。
佩此多训,庶几有成。
可兼侍中、行开封尹
新彫维摩经后序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 北宋 · 张齐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
壬午岁冬首,余自右补阙直史馆江南转运使诏还,聚族乘舟顺流而下。
时十月九日,泊于湖口之侧。
将夕,有一人年可五十许,衣服状貌类于渔者,拜于岸次,自陈累世水居(南中有居牌筏舟船之上,号名水居。),预知风水,袖中出水行图子以献,且言十四日当有大风事,备录异记。
又数日,昼梦一人衣皂衣,水中出其半身,自称江饶,要《维摩经》十卷,觉而异之。
十四日,果于荻港之上遇大风暴起,船将覆没者数四,仅而获全。
即先言风水之日,梦中称曰江饶,举家脱鱼腹之葬,不亦幸乎!
届于京师,遍令求访《维摩经》十卷者,咸曰无之。
不数月,余于所亲处睹一经函,发而视之,即《维摩经》一部十卷。
懿夫金文玉偈之殊胜,海藏龙宫之守护,功德之力,其昭昭乎!
其昭昭乎!
愚冥之徒不能起信,深可悲矣。
因择工人,俾之彫刻,志愿散施,贵广传布。
用标灵异,直纪岁时。
宋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道德里序(《注维摩经》卷一○,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又见《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七套第三册。)
题下原署:「推诚保德戴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上柱国清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肆佰户张齐贤述」。
大宋故累赠太子太师乐陵石公墓志铭 北宋 · 赵安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千唐志斋藏志》下册第一二五四页
万石君当炎汉累盛之时,以节行贞规,发扬世德,故子孙通显,□□流为美谈。
元懿公遇我宋重熙之运,以元勋茂绩,振举家声,故祖祢追荣,百代垂为盛事。
遥源巨派,逢□时会昌,则石氏世家,其来尚矣。
然而不有阴德,孰启高门?
作善降祥,斯为不朽。
公讳继远,字孝先北燕人也。
祖讳质,唐客省副使赠太子太保
祖妣王氏,追赠琅琊郡太夫人
烈考讳延威,梁幽州节度副使,赠太子太傅
妣张氏追赠清河郡太夫人
公即太傅之子也。
诞禀粹灵,幼承义训,负文武之略,有燕赵之风。
属晋、汉迭兴,寰区未乂,思效用于邦国,始从事于王侯,列藩知名,虚己以待。
中书令白公文珂之镇河中也,器公仝中,縻以要职。
白公常待以优礼,公亦事之尽心,故□抚大邦,皆闻善政。
盖公以藩府得失之事,军民好恶之情,密贡直言,用裨治道,致幽微必达,壅滞必伸,用是人受其赐者多矣。
白公致政,公老于家。
而公之长子元懿公,荣名鼎科,拜庆于洛邑
赞职天府,迎侍于梁园
䌽服增荣,󲦤绅仰止。
方展晨昏之养,遽终寿考之期。
即以乾德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寝疾,终于东京府署,享年六十一。
太平兴国二年始赠秘书丞七年累赠太子师。
元懿公佐理清朝,□勋密地,故公与太保太傅、暨王氏、张氏、侯氏三夫人同日追赠焉。
侯氏即公先夫人也。
元懿公而卒,以劬劳之德,□膺大郡之荣,追封上谷郡太夫人
继室牛氏以均养之仁,生被小君之号,封陇西郡太夫人
有子熙政,今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女三人,长适边氏,早卒,□适朱氏,次适王氏。
粤以乾德甲子岁冬十月旬有九日,葬我公太师河南府洛阳县宣武村,陪先太傅之茔,与上谷郡太夫人侯氏合祔焉。
元懿公讳熙载字凝绩,天与英气,代钟庆灵,风貌瑰奇,文章秀美。
百家聚学,得圣哲之指归;
三变播辞,富贤人之事业。
誉高乡曲,名动京师
庄溟方仰于雄飞,代邸即膺于奇遇。
皇上之作镇兖海也,首参记室尹正京邑,□□□宾阶。
上以元懿公怀杰俊之才,有裨赞之效,眷待之旨,特异等伦。
俄而出王府以君忧,历戎藩而掌奏。
洎逢继统,爰拜□□□,授右补阙
上欲选英儒于内殿,即命列茂等于礼闱,当时辞人,伏其公道。
如旧相礼部张公齐贤、给事中公休复、谏议大夫韩公丕,皆元懿公甲科之所荐也。
其精识藻鉴,皆此类也。
及熊湘报政,象阙陟明,面授枢密直学士兵部员外郎,锡以金紫。
属□驾亲征太原,参预密画,行朝授给事中枢密副使
上还京,迁刑部侍郎,密职如故。
未几,进位枢密使户部尚书
地峻机衡,日亲旒扆。
畴咨圣政,则律作吕谐;
启沃天心,则冰释泉涌。
方将辅唐、虞之功化,广夔、卨之谋遒,而足疾逾年,恳求纳禄,□益重君臣之契,特升师长之资,授尚书右仆射,遂优逸而就颐养也。
时太夫人以肥家擅誉,元懿公以事母著称。
朝庭合闻,天子欣慕,故自进封郡号,入谒宫廷。
圣人尚齿推恩,命坐与语,宝衬霞帔,皆面赐之,待遇殊隆,宠锡繁衍。
元懿公请告在家,诏夫人谕旨于家。
闺壸之荣,无以过此。
元懿公之薨也,上亲临其第,屑涕者久之。
鸿胪护葬,陪于先茔,谥曰元懿
太夫人牛氏以淳化五年夏四月十六日寝疾,薨于东京私第之正寝,享年七十一。
上复闻而嗟悼,遣中使赐缗百千,偕以牢醴。
又遣司宾夫人致奠,襚以华服。
皇情始终,斯实重焉。
其年秋十一日扶护归洛,复祔于太师之玄寝。
元懿公常谓给事中参知政事天水赵公,实甥舅之亲,有台辅之量。
参知政事果升通显,爰报幽明。
当元懿公复土之辰,为文以志墓;
及太夫人终堂之日,分禄以助丧。
为存没之所归,俾子孙之有托。
事光前史,行迈古人。
则致主安民,经邦纬俗,庙堂之政,从而可知。
次子赞善太平兴国八年御前登进士第,释褐授廷尉评,知东京户□掾,改光禄寺丞,俄历太常寺太祝,复为大理评事
倾以奉使西蜀,违亲北堂。
被急徵,俾谐侍疾。
值草冠窃发,贞师荡平,□董辖于军储,实勤劳于王事。
既承轺而入奏,先陟屺以缠□,而中旨夺情,即日召对,承赐金于内帑,升通籍于宫僚
则忘家赴国之谓忠,立身忘名之谓孝。
以兹发迹,其谁可量?
元懿公长子中孚,次子中立,咸以世禄,起为廷臣。
俱以文儒之家,不乐轩墀之职,屡以辞笔,达于冕旒。
上盖知之,于是中孚改授将作监丞,中立累迁秘书省著作佐郎,赐绯鱼袋。
则学成鳞角,才得凤毛,二子之谓也。
太师宏才达识,生不遇时,而密赞藩条,惠加黎庶,所以钟间出之令嗣,致一品以饰终。
元懿公谠议吁谋,得逢英主,而入参机务,功济华夷,所以成大名以显亲,膺懋赏而延世。
由慈孝之兼美,为邦家之耿光,足以范人伦而起名教矣。
公之爱子令孙以安仁元懿公同年子也,俾扬先德,用显贻谋,不获让辞,聊书梗概。
其铭曰:
赫矣上圣,重熙大定。
乃眷元勋,用光积庆。
奕世累仁,三师并命。
石氏门风,于斯为盛。
猗欤太师,有子英奇。
云龙佐运,穴凤光时。
没而不朽,神亦有知。
彰吾隐德,在我忠规。
伟哉元懿,逢时致理。
位冠天枢,勋国史。
孝显其亲,赏延于子。
更茂华宗,益臻繁祉。
万古西洛,千秋北邙。
宫师累代,幽宅相望。
礼重同穴,义遵合防。
拂石为志,终古传芳。
孙男承奉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赐绯鱼袋中立书。
天庆节增置圣祖殿诏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二
近者告期中夕降圣皇闱,昭示诲言,备闻帝胄。
尊考聿隆于显号,奉先式焕于丕图。
鸿绪发源,既彰于累积;
绵区式教,用表于钦崇。
天下州、府、军、监并于天庆观置圣祖殿,其殿内尊像及侍从,并令玉清昭应宫降样。
按:《嘉泰会稽志》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一八(第一册第四七四页)、同书礼五一之七(第二册第一五四五页)。
太清宫禁屠宰诏大中祥符六年十月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宋会要辑稿》礼五一之三(第二册第一五四三页)
朝谒太清宫,天下禁屠宰十日,以明年正月十四日为始。
慈孝寺铭1027年11月2日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文庄集》卷二六、《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维天圣四载冬十二月洛苑副使入内内侍省押班江德明被旨,治故燕国惠长公主第为佛寺,资福于真宗文明武定章圣孝皇帝
始圣上以皇太后浚发鸿誓,祗迪净因,图创美名,永昭慈训。
三事之臣相与进曰:「陛下以聪哲广运承燕翼之谋,太后以宽仁勤俭膺顾托之重,垂帘访对,斋居听政。
雨露均泽,荣悴毕沾,日月并明,忠邪洞判。
阳郊再卜,岁历五颁,六幕晏清,百嘉楙育。
太后至慈以佑嗣圣,景贶博临;
陛下至孝以事母仪,黎苗欢服。
在昔名寺,方册具焉。
或以纪年,或以盛德。
今愿以慈孝为名,庶称道于无穷,晖映于前代」。
有制可之,仍命近臣铭于乐石。
臣闻东汉已还,有天下者继体承基,尊祖亲祢。
黄流玉瓒,观盥之享严;
高燎清坛,外宥之容备。
属象馀烈,顾慕遗恩。
奉先之典有终,欲报之哀无极。
或以佛国追福,或以释像荐灵,旁行不流,厥惟旧矣。
唐氏中微,五代短祚。
寇剧摇乱,群雄纷扰。
载祀踰于二百,历世几乎三十。
文辉昏祲,山川圮裂。
空庐生荆棘,郛郭成煨尘。
大块之载欲空,下民之命垂尽。
我国家天人合应,祖宗重光。
并剪鲸鲵,再造畿夏。
胜残去杀,解百王之弊纽;
题期立象,拥五精之王气。
宪洪范,顺乾则,置国以建永图;
刬霸轨,拓皇衢,纳民以遵大道。
功有震叠燀耀,格天光表,而太山之高未增;
德有旁魄曼羡,蒸云润海,而梁父之基未附。
上帝储蕃祉而有待,先圣膺宝命而惟新。
其宅藩房,践储邸,则三鸡问寝,四时省膳,周文之孝德也;
尹正京毂,宠绥都畿,有虞之历试也;
其步天阶,御神器,则攸纵多能,宣精道艺,陶唐之文思也;
躬案六师,外攘夷狄,成汤圣武也。
大哉,以日跻之美,承天赞之业,仁经之,义纬之,根本于道德,粉饰乎礼乐。
信以来远,忿鸷之兵寝;
虚以受人,鲠亮之臣进。
万景以之昭晰,元化以之絪缊。
包举大宁,参侔遂始。
故能延飙驾,席萝图,萃坤珍,辑天瑞。
纪官立制,克称乎神物;
升中降禅,不显于上仪。
鄈丘颂祗,曲里尊道
秩无文以拜贶,篆名山而纪迹。
大赉,赐明宥,复太素,宣至和。
子黎庶之恩丰,宾万灵之礼洽。
方将祓靖馆,斋大庭,而思帝所以甚欢,厌天下之为累。
彻琴瑟而弗怿,倦舆马而罢游。
圣人入侍兴居,冠带不褫;
太后亲尝药石,夙夜必躬。
靡爱牲牷,遍走群望。
载罄圭璧,并植三坛。
屑琼蕊而无功,谇玉灵而罔效。
于是祈竺乾之秘教,舍沁水之名园。
行冀有瘳,即程庶役。
靡获梦龄之感,终稽肜日之报。
弓遗髯断,荆山之鼎空成;
钟䀟酒清,钧天之游不返。
宇宙惨怛,人神震动,六宫攀号,万国缟素。
皇帝起初载,临宸极,章明百度,履德包元,以仪形乎风烈;
皇太后恭遗制,保重熙,平决万枢,博照兼览,以对越乎威神。
以为能类帝者圣人,善飨亲者孝子。
乃缘先朝之意,寖讲昭事之文。
以真皇之受元符,膺秘记,层宙之顾怀也,始严安圣之殿于玉清之廷;
奉谆诲,迪璿源,六羽之监观也,继作奉真之殿于灵景之馆。
又以洛师吉壤,艺祖降灵,有应天之院;
雎阳奥区,王业资始,有鸿庆之宫。
四范睟容,并宝宇。
尽汉祖龙颜之妙,增开元玉石之华。
皆衣冠是游,旒扆如在。
荐樱献鲔,驰传相望。
濡露履霜,因时增怆。
又以为礿祀极乎礼,异幽赞之宜;
哀戚竭乎情,无名助之礼。
乃复畴近职,命有司申述绪言,继成曩志,即凤台之馀阯,建鹿苑之精庐。
因旧垣而不广,虑民居也;
鸠庶工而惟简,形人力也。
□□□祗植之园,设像兼顾成之庙。
岩洞隐饰,疑堂邑之山林;
赞呗传闻,变平阳之歌舞。
回廊四注,飞观相临。
落《斯干》之雅章,《春秋》之遂事。
五年冬十月诏择练僧三十以奉重修,置净人二十有五以给洒扫。
设官守之局,俾德明以董之;
议尊奉之制,命太常以参之。
先置禁中,肖像文考
是月壬申乃率迩臣,戒宗室,导自天章之阁,至于会庆之殿。
紫幄奏香,空歌达旦。
翌日群后晨谒,百灵备从。
申命上公,奉安于寺之崇真殿。
缁黄先道,仪卫清路。
幡华旗旆,左右相见;
钟磬笙簧,前后间作。
帷帟设次,簪绂在廷。
太史候辰,攸司错事。
言瞻殿榜,出于宸翰,飞毫举凤,拂素腾龙。
孝德圣能,并焕兹日。
甲戌,上运法驾,率公卿,以奉馨荐。
翌日太后御雕舆,总嫔侍,以令芳。
都人隘涂,轩车击毂。
或鼓舞蹈德,或感泣怀恩。
望帝卿之云,惨凄共色;
鱼山之梵,赞叹相趋。
先帝付受之道光矣,后圣恭事之礼至矣。
《书》所云「克笃前烈」,《诗》所云「聿追来孝」者也。
史官奉诏,谨为铭曰:
有宋赫赫,两宫明明。
慈昭神育,孝总天经。
思文皇,悲哀罔极。
鲁馆方虚,给园斯辟。
斗城北望,广路东披。
采楹丛倚,绀瓦翚飞。
宝网罗空,金绳表道。
满月光明,青莲相好。
有殿中峙,实奉先朝。
彫云丽幄,绮栋陵歊。
隆准如生,清辉若在。
祗荐馨香,疑闻謦欬。
供帐咸具,服御毕陈。
履綦虽远,手泽犹新。
閒馆旁连,藻扃相属。
庭有寓龙,山多垒玉。
严卫岑寂,灵游往来。
雨华纷馥,飙驭徘徊。
日监孝思,永锡纯嘏。
时万斯年,在宥天下。
详定太府寺邓保信阮逸胡瑗所制四尺奏景祐三年十月九日 北宋 · 丁度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九、《宋会要辑稿》乐二之一六(第一册第二九九页)、《玉海》卷八、《太平治迹统类》卷六、《宋史》卷七一、《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一、《宋史新编》卷一九
尺度之兴尚矣。
《周官》璧羡以起度,广径八寸,袤一寸。
《礼记》布手为尺。
《淮南子》十二为寸。
《孙子》十釐为分,十分为寸。
虽存异说,莫可适从。
《汉志》,元始中召天下通知钟律者百馀人,使刘歆典领之。
是时,周灭二百馀年,古之律度,当有存者。
以歆之博贯艺文,晓达历算,有所制作,宜不凡近。
其审度之法云:「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
先儒训解经籍,多引以为义,历世祖袭,著之定令。
然而岁有丰俭,地有硗肥,就令一岁之中,一境之内,取校验,亦复不齐。
是盖天之生物,理难均一,古之立法,存其大概尔。
故前代制尺,非特累黍,必求古雅之器以参校焉。
晋泰始十年荀公曾等校定尺度,以调钟律,是为晋之前尺。
公曾等以古物七品勘之: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吕玉律,三曰西京铜望臬,四曰金错望臬,五曰铜斛,六曰古钱,七曰建武铜尺。
当时以公曾尺揆校古器,与本铭尺寸无差,前史称其用意精密。
《隋志》所载诸代尺度十有五等,然以晋之前尺为本,以其与姬周之尺、刘歆铜斛尺、建武铜尺相合。
窃惟周、汉二代,享年永久,圣贤制作,可取则焉。
而隋氏铸毁金石,典正之物,罕复存者。
夫古物之有分寸,明著史籍,可以酬验者,惟有法钱而已。
周之圜法,历载旷远,莫得而详。
秦之半两,实重八铢。
汉初四铢,其文亦曰「半两」。
孝武之世,始行五铢。
下洎隋朝,多以五铢为号。
既历年代,尺度屡改,故大小轻重,鲜有同者。
刘歆制铜斛之世,所铸错刀并大泉五十,王莽天凤元年改铸货布、货泉之类,不闻后世复有铸者。
臣等检详《汉志》、《通典》、《唐六典》云:大泉五十,重十二铢,径一寸二分。
错刀环如大泉,身形如刀,长二寸。
货布重二十五铢,长二寸五分,广一寸;
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
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圜好径二分半。
货泉重五铢,径一寸。
今以大泉、错刀、货布、货泉四物相参校,分寸正同。
或有大小轻重,与本志微差者,盖当时盗铸既多,不必皆中法度。
但当校其首足、肉好,长广分寸皆合正史者用之,则铜斛之尺,从而可知矣。
况经籍制度皆起周世,如刘歆术业之博,祖冲之算数之妙,荀公曾之详密,既合周尺,则最为可法。
兼详隋牛里仁等议,称后周太祖苏绰造铁尺与铜尺,以调钟律,以均田度地。
唐祖孝孙云,隋平陈之后废周玉尺,用此铁尺律,然比晋前尺长六分四釐。
司天监景表尺,和岘所谓西京铜望臬者,盖以其洛都旧物也。
公曾所用西京铜望臬者,盖西汉之物。
和岘洛阳西京唐都尔。
今以货布、错刀、货泉、大泉等校之,则景表尺长六分有奇,略合宋、周、隋之尺。
由此论之,铜斛与货布等尺寸,昭然可验。
有唐享国三百年,其制作法度,虽未逮周、汉,然亦可谓治安之世矣。
今朝廷必求尺度之中,当依汉钱分寸。
若以为太祖膺图受禅,创制垂法,尝诏和岘等用景表尺典修金石,七十年间,荐之郊庙,稽合唐制,以示诒谋,则可且依景表旧尺,俟有妙达钟律之学者,俾考正之,以从周、汉之制。
王朴律准尺,比汉钱尺寸长二分有奇,比景表尺短四分,既前代未尝施用,复经太祖朝更易;
保信及照所用太府寺尺,其制弥长,去古弥远。
进《周礼》度量法议,欲先铸嘉量,然后取尺度、权衡,其说疏舛,不可依用。
谨考旧文,再造景表尺一,校汉钱尺二,并大泉、错刀、货布、货泉总十七枚上进。
升祔二后祝文庆历五年十月辛酉 北宋 · 孙抃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东都事略》卷七一、《邵氏闻见录》卷二、《湘山野录》卷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一四、《耆旧续闻》卷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五
章献明肃皇后宣导阴教,辅隆宝业;
章懿皇后丕拥庆羡,实生眇冲。
顾复之恩深,保绥之念重。
神驭既往,仙游斯邈。
嗟乎!
为天下之母,育天下之君,不逮乎九重之承颜,不及乎四海之致养,念言一至,追慕增结。
按:月日据《宋史》卷一一《仁宗纪》三。
河北诸州军筵会迎送并从简约奏庆历七年十月九日 北宋 · 贾昌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一、《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二八(第七册第六五○九页)
河北诸州军及总管司等,争饰厨传以待使客,肴馔果实皆求多品,以相誇尚。
盖承平日久,积习成风,稍加裁损,遂兴谤议,为守将者不得不然。
永静军收买公用羊夌剩取数目,偶因发擿,遂至彰露。
其如诸处州县似此者多,衙前公人亡家破产、市肆商贾亏本失业者,不可胜数。
欲乞应河北州军有公使钱,除管领军校接待信使不得辄有减刻外,其馀筵会迎送,并从简约。
不得令衙前公人远诣诸处求买珍异之物,所买诸般公用物色,并须依准市价,不得亏损百姓。
顺祀诗并序(案仁宗本纪庆历五年十月辛酉祔章献章懿于太庙与此相符)1046年 北宋 · 宋祁
四言诗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伏见去年七月壬寅诏书,章献明肃皇太后章懿皇太后,并祔真宗室,有司择日具仪以闻。其十月辛酉,皇帝步自文德殿,奉玉册玉宝至大庆庭中,再拜,以命丞相昌朝、臣执中曰:假尔节,其遂告于庙。臣昌朝等再拜受命。容卫焜煌,不哗不敖。款于奉慈,昭告如礼。然后奉章献明肃皇太后章懿皇太后木主,纳诸太庙。有司至孟月之飨,飨焉。已事。丞相率百官诣阁称贺。有诏大赦天下,释罪已责;赐群臣军校各有差。恭念盛德形容,所以告于神明者,宜有声诗颂叹,以播乐府。臣某被学已旧,受恩寖深,前日预闻朝廷末议,今兹摄事省闼,不当以斐然捍格,自弃诸儒之后,辄夙夜斋祓,撰诗一章。前侔《猗那》,后订《清庙》。刺取经谊,以辑其辞。又惟三代以来,娶止一姓,侄娣有序,势不相踰,故配食纳寝,止一后而已。由汉而下,尽革周制,继室诞圣,均极尊名。而诸儒拘挚,仍执故典。竞无实之偏论,破适世之至权。遂使汉祠别园,梁建小庙。碍礼不厌,抑感弗通。罔极之报,则笃于一情;以时之祭,则判为两祀。列辟未悟,庸可叹哉!且善教者不拘古以妨今,善礼者不后情以先物。唐明皇帝主于合祔,失于叙升,故一王之典,闇而不昭。先帝独启圣虑,顺跻二德,侑太宗之尊;陛下述遵前宪,寅奉二章,参文考之祏。然后天下之议,披聋发蔀,知前古之谬阙,当今之适宜,亲亲尊尊,粲然无惑。故诗之所陈,扬搉熟复,繁而不简,亦咏歌不足,不知舞之蹈之之义焉。臣某顿首以闻。
孰顺其祀,明明天子。
天子谦让,诏群臣其议。
惟章献、章懿,遂祔先帝。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顺考攸宜,慰我孝心。
群臣稽首,不远厥成。
伊先猷是程,伊大孝是经。
匪祥符孰从,则莫我京。
三代庙寝,止一帝后。
汉制已迁,儒臣罔究。
礼缺不称,因朴趋陋。
亲靡祔尊,神挈斯祐。
帝曰俞哉,予奉二慈。
匪曰无典,实成训是依。
促灼尔龟,爰蕝尔仪。
琢金追玉,昭款信辞。
不敢先后,惟以顺跻。
孟冬十月,大飨其时。
朕不惮勤,于庭遣之。
吉日辛酉,帝自文德。
至于大庆,奉宝授册。
永怀劬劳,孝贯天极。
虞宾在位,百官承式。
显显太岁,惟册宝是将。
和鸾有容,龙旗孔扬。
既至于庙,是承是告。
奉迁后主,合侑文考
有主则止,有匹得行。
遂旅豆笾,以及芼牲。
明水太羹,有飶有澄。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
考悦妣安,蠲我德音。
德音惟何,帝受纯嘏。
不专斯飨,用赦天下。
开释罪辜,赐逮九军。
一人作孝,庶邦蒙仁
礼非天作,托始于圣。
圣克正始,万世攸定。
作述交善,神人胥庆。
天谓皇帝,既付所覆。
帝克孝治,奉亲以侑。
其收丕祺,蕃衍后昆。
万有亿年,继继存存。
缴进升祔庆成诗状庆历五年十月1045年10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宋景文集》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等伏见今月九日章献明肃皇后章懿皇后升祔真宗室礼毕者。
懿烈顺跻,庆仪交展,恩流即日,欢怿县区。
忝惟皇帝陛下凝命宅中,协华稽古,虽诞敷于一德,常有怀于二人。
向者閟寝别祠,翠华躬谒,依违累岁,博徇群臣之谋;
稽合灵心,用举先朝之旧,制书前降,典册嗣宣。
遂自仪坤之廷,并升清庙之祏。
缘情得礼,因孝示人。
回旷荡之洪私,显劬劳之永报。
鉴奁易具,交深顾复之思;
牲俎荐芬,足慰蒸尝之感。
臣等共尘法从,参摄事经。
仰钦陟侑之仪,难默揄扬之素。
谨各撰成升祔庆成诗一章,缮写别封上进,干冒宸览,无任省循愧汗之至。
陈州谢上任表1042年10月25日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宋景文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臣某言:月日,进奏院递到敕书一道,就移臣知陈州军州事,兼管内河堤劝农使,许辞谢,取便路,疾速发赴本任者。
睿慈垂济,羁偾见宽,许停远方,俾守近屏。
拜命云已,感涕交沱。
臣即以今月九日还付故章,假领新节,恭趣便道,罔敢留行,以二十五日到任礼上讫。
眷兹宛丘,陪迩京邑
譬周寰内,均汉右扶。
氓俗敦庞,阋盗稀简。
臣既与吏民相见,即告以朝廷抚育之厚,乡县期会之常。
最厉惰勤,整比纲目。
况谷食丰贱,闾里阜安。
傥谨奉条,稍留考课,虽臣庸贱,保致靖嘉。
伏念臣比简求,擢在亲近。
业以狷直,初无援私,宠灵设加,伦比惊媢。
臣亦知险涂易踬,孤蘖难林,尤避讥嫌,居常寝默。
冷司閒局,自分岁时;
寸劄片文,不干台省
冀缘谨敕,弗累采收。
然飞语无根,狙彀潜拟。
倏违法从,外典守麾。
仓卒去都,靡遑自辩。
间关居外,谁肯为言?
而谮不乱聪,昧果蒙照。
未踰再祀,俄及内迁。
幽荄赐萌,朽骼蒙肉。
城阙在望,顿比玉关之归;
传瑞交华,决非淮阳之薄。
抑臣又闻,簪屦至贱,所收本乎君德;
狗马何预,所恋在乎主恩。
物诚有之,臣可无似。
敢不勉懦为力,既力而忠,竭肝胆之愚,塞分寸之责,生年死日,质圣誓神。
疏屏方虔,造朝云阻,躬留心企,感悦丛并。
题下原注:「按《续通鉴长编》,庆历二年右仆射张耆鱼周询奏,于七月丁亥陈州九月甲申寿州自陈徙寿,故祁自寿徙陈。」
朝奉郎尚书司门员外郎判河南府西京留守司兼畿内劝农事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卢公墓志铭(并序 庆历五年十月1044年10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河南先生文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随州市
公讳察,字隐之河内人
进士,授复州司士参军,累调光化军乾德襄州襄阳主簿夔州奉节泉州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
登朝为太子中舍殿中丞国子博士
尚书省,为水部、司员外郎
凡历知河南密、江陵公安彭州永昌三县,知蒙州事,白波发运判官
最后通判河南府
宝元二年八月十日,以疾终于官,年五十五。
初,公景德初进士贡,有名称,吏部荐在高等。
有以先相名闻者,且曰:「卢某男,不当与科第」。
上亟命以官,吏部复持公年未中格,遂以闲曹授之。
公既见诋于时,益以风节自厉,所至朝夕勤事,勇于行己,不以上官不合易其守。
前后断疑狱,济饥民,发奸吏,复逋亡。
所部监司以其状为荐者相继,始终以干理闻。
能为古文章,有集三十卷,别著《晦书》一卷,《灵感志》三卷,注《孙子》三卷。
雅爱《太玄》,为之注,未成,临终命焚之,独留一篇并序,且曰:「后世必有吾继者」。
善抚宗属,及姊妹子之无依者,亲为嫁娶,凡十人。
笃尚风义,侍御史臧奎于公有旧恩,名其次子,示不忘臧氏。
景祐中,尝得召对,从容叙及丞相得罪事,言已流涕。
上感动,即赠丞相工部尚书,夫人苏氏追封河南郡太夫人
初,丞相兵部尚书太宗,后徙朱崖雍熙二年以疾终,其九月公始生。
公感家世蒙祸,居常自伤,至是五十年,追命常伯,卒获其志,世皆异焉。
苏夫人,汉相禹圭之女,当丞相贵,封豳国夫人
公祖讳亿,少府监,尝赠太师
妣母李氏,郑国太夫人
公娶张氏,封清河县君
其父文胜,为达州司理参军,遇盗起,追署以官,不屈,以兵死。
公之子九人:戡、臧、瑊、成、戣、钺、戬、戒、感。
瑊有文行,早世。
戡、成、戣、钺、戬皆幼亡。
臧以进士第,为河阳
戒、感并学为辞章。
二女,一夭亡,一未嫁。
孙寿康、寿宁、寿祺,尚幼。
庆历五年十月辛酉,臧奉公及清河之丧,葬于河阳村之西北原。
铭曰:
既艰其生,又窒其仕。
匪俗以同兮将永踬,公秉常兮方以厉。
道不屈兮文益肆,追命其先兮如始志。
惟此孝心兮德之至,能铭其烈兮公之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