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振孙南宋 ? — 1261
题张氏十咏图 南宋 · 陈振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平生闻说张三影,十咏谁知有乃翁。
逢世升平百年久,与龄耆艾一家同。
名贤叙述文章好,胜事流传绘素工。
遐想盛时生恨晚,恍如身在画图中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五)
白香山年谱序 南宋 · 陈振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八
白公文集行于世者,皆有年谱与集并行,得以考其平生之出处,岁月之后先。
吴门所刊《白氏长庆集》,首载李璜德劭所为谱。
参政楼公称之,以属谏议李公访求而刻焉。
绍定庚寅,余始得其本而观之,既曰谱矣,而不系年,其疏略抵捂有不可枚举者。
阙攻愧号博洽,不知何独取此?
家居无事,因取新旧史、实录等书及诸家传记所载,参稽互考,别为此谱,自其始生之年以及考终之岁,次第审订,粗得详确。
犹恨孤学謏闻,未必能逃目睫之讥,不敢传之他人,惟以自备观览而已。
孟夏十有二日谱成,直斋陈振孙伯玉父。
按:《白香山诗集》附录《白文公年谱旧本》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子野十咏图跋 南宋 · 陈振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八、《齐东野语》卷一五、同治《安吉县志》卷一四、《南宋文录录》卷二一
庆历六年吴兴郡宴六老于南园,酒酣赋诗,安定胡先生瑗教授湖学,为序其事。
六人者,工部侍郎郎简年七十九,司封员外郎范说年八十六,卫尉寺丞张维年九十一,俱致仕。
刘馀庆年九十二,周守中年九十五,吴琰年七十二,皆有子弟列爵于朝。
刘,殿中丞述之仲父
大理丞颂之父;
大理丞知几之父也。
诗及序刻石园中,园废,石亦不存。
其事见《图经》及《安定言行录》。
余尝考之,郎简杭人也,或尝寓于湖。
范说咸平三年进士,同学究出身。
周颂天圣八年进士
刘、吴盛族,述与知几皆有名迹可见,独张维无所考。
周明叔史君得古画三幅,号《十咏图》者,乃所作诗也。
首篇即南园宴集所赋,孙觉莘老序之,其略云云,于是始知子野之父也。
时熙宁五年岁在壬子,逆数而上八十二年,子野之生,当在淳化辛卯,其父享年九十有一,正当为守。
会六老之年,实庆历丙戌
逆数而上九十一年,则周世宗显德丙辰也。
后四年宋兴,自是日趋太平极盛之世,及于熙宁元丰,再更甲子矣。
子野于其间擢儒科,登膴仕,为时闻人。
赠其父官四品,仍父子皆耄期,流风雅韵,使人遐想慨慕不能已。
可谓吾乡衣冠之盛事矣!
世固知有子野而不知有其父也。
庆历丙戌后十八年,子野为《十咏图》,当治平甲辰
又后八年,孙莘老太守,为之作序,当熙宁壬子
又后一百七十七年,当淳祐己酉,其图为好古博雅君子所得。
会余方缉《吴兴人物志》,见之如获珙璧,因细考而详录之,庶几不朽于世。
其诗亦清丽闲雅,如「滩头斜日凫鹥队,枕上西风鼓角声」。
又「花有秋香不知」,皆佳句也。
子野之墓在卞山多宝寺,今其后影响不存矣。
此图之获,岂不幸哉。
宝刻丛编序 南宋 · 陈振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八、《宝刻丛编》卷首、《六艺之一录》卷八三二、《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一四、《万卷精华楼藏书志》卷五八、《郑堂读书记》卷三三、《静嘉堂秘籍志》卷二二
始欧阳兖公为《集古录》,有卷秩次第,而无时世先后。
赵德甫《金石录》,乃自三代秦汉而下叙次之,而不著所在郡邑。
郑渔仲作《系时》《系地》二录,亦疏略弗备。
其他如诸道石刻录、访碑录之类,于所在详矣,而考订或𡙇焉。
都人陈思,儥书于都市,士之好古博雅,蒐遗猎忘以足其所藏,与夫故家之沦坠不振,出其所藏以求售者,往往交于其肆。
且售且儥,久而所阅滋多,望之辄能别其真赝。
一旦尽取诸家所录,辑为一编,以今九域京府州县为本,而系其名物于左,昔人辨證审定之语具著之。
既锓本,首以遗余,求识其端。
凡古刻所以贵重于世,欧阳公以来,言之悉矣,不待余言。
余独感夫古今宇宙之变,火焚水漂,陵隳谷堙,虽金石之坚,不足保恃。
载祀悠缅,其毁勿存、存弗全者,不胜数矣。
矧今河洛尚隔版图,其幸而存且全可椎拓者,非边牙市不可得。
得或贾兼金,固不能家有而人见之也。
则得是书而观之,犹可想象彷佛于上下数千载间,其不谓之有补于斯文矣乎!
,市人也,其为是编,志于儥而已矣,而于斯文有补焉。
视他书坊所刻,或酿不切,徒费板墨、靡棕楮者,可同日语哉!
诚以是获厚利,亦善于择术矣。
余故乐为之书,是亦柳河东宋清之意云尔。
绍定辛卯小至,直斋陈伯玉父。
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序 南宋 · 陈振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八、《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四、《静嘉堂秘籍志》卷一二
(上缺)则又何足以为文。
迂斋楼□文名于时,士之从其游者一□□授皆有师法。
閒尝采集先□□以来迄于今世之文,得一百六十有八篇,为之标注,以谂学者。
凡其用意之精深,立言之敬拔,皆探索而表章之,盖昔人所以为文之法备矣。
振孙观公之去取,至于伊川先生讲筵二疏,与夫致堂、澹斋二胡公所上高庙书,彼皆非蕲以文著者也,而顾有取焉。
毋亦道统之传,接续孔孟,忠义之气,贯通神明,殆所谓有本者非耶。
然则公之是编,岂徒文而已哉。
昔之论文者曰:「文以气为主」。
又曰:「文者贯道之器也」。
学者其亦以是观之,则得所以为文之法矣。
公名昉,字旸叔,鄞人,迂斋其自谓也。
宝庆丙戌嘉平月既望永嘉陈振孙序。
华胜寺记嘉定四年十二月 南宋 · 陈振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八
嘉定初,余为吏溧水,南出县门三里,有寺曰华胜,閒送迎宾客至其所。
寺据南亭冈,右临官道,为旁出其南,则㔶船、马鞍诸山环列如屏障。
北眺县郭,市井屋木,历历可数。
丈室后稚成林,翠茂悦。
由左而下,隙地十馀亩,井泉冽甘,仲半圃。
其前稍空旷,诛茅为亭,与向之诸山相宾揖。
余乐其境幽胜,每至辄裴回不能去。
顾寺犹草创,殊弗称其境,仅有讲堂、寝室及左庑数十楹而已。
僧宗应方聚材于庭,为兴造计。
余因叩以建置本末,应言:「寺本在邑西佛子墩,久废。
绍兴十七年吴兴僧如日驻锡此地,得古井焉,浚之以饮行旅。
县民倪实为卓庵其傍,至乾道五年,始请于郡,得寺之故名揭之
日年九十馀死,其徒嗣之者志常,常老以属应。
绍兴迄今六十馀年矣,邑无富商大贾,其民力农而啬施,无深林寿木,作室者常取材他郡。
寺无常产,丐食足日,敛其馀铢铢积之,绵岁月乃能集一事。
故祖孙三世,所就仅若此。
今将为门、为右庑,即庑为输藏。
所未暇者,佛庐钟阁役最大,度未易彊勉。
以吾三世六十馀年所不能为之事,而欲以一身数年之力为之哉?
姑尽吾力以为前所欲为者。
幸而有成,则与求文刻石为记。
其已成者,以期其未成者,方将有请于君而未敢也」。
会岁荐饥,弗果役。
三年,余去官归,其冬应以书来曰:「役且毕矣,向所言者今无不酬,石具而未有文,敢以请」。
书再至,请益勤,余不获辞。
释氏行乎中土千馀岁,余生长浙右,见其徒皆赤手兴大役,捐金殆尽,闻者争劝。
其规制奢广,飞檐杰栋,金碧晃耀,往往谈笑而成之,视应所为,若不足乎纪。
顾民俗有富贫,缘法有深浅,以彼其易,以此其难,所遭者固殊焉。
要之释氏之教以空摄有,所谓华严楼阁,克遍十方,毗耶室中,容纳广坐,回观世閒诸所有相,皆是虚妄,尚复区区较计于规摹之广狭,功力之难易哉!
均之以有为法作佛事,而其艰勤积累,苦行劳力,视夫因顺乘便,持福祸之说以耸动世俗,而为媮食安座之资者,犹愈也,故乐为之书。
按:光绪《溧水县志》卷二二,光绪九年刻本。
陈忠肃公祠堂 南宋 · 陈振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八、《赤城集》卷八、《南宋文范》卷四五、民国《宁海县志》卷一一
故赠谏议大夫忠肃陈公立朝著节,为宋名臣。
去之百有馀岁,其精忠确论,绝识危行,士无贤不肖,皆口诵心慕,磊磊落落,若前日事。
孟子有言:「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公之谓矣。
始公事祐陵为谏官,首论蔡京交结外戚,谪监当。
未几以都司摄夕拜,又坐上时相书言私史、边费,谪外祠,遂入党籍,迁岭表。
甫自便,则又以子讼蔡氏不轨谪通州,以进《尊尧集》谪天台
晚稍牵复,则又以飞语连徙南康山阳以殁。
其平生出处本末如此。
知、仁、勇,天下之达德也。
士生斯世,维其知不足以知,勇不足以行,仁不足以守,则至于败名丧节,失身负国而不恤。
夫既知之矣,而行之或不决,守之或不固者,亡他焉,其知之非真知故也。
是故三达德以知为首,而《大学》《中庸》之教,必于明德、明善拳拳焉。
公之攻蔡氏不遗馀力,至以射马擒王为喻。
凡人孰不乐富贵而悲贫贱?
公视美官若将浼己,而甘心于废放窜斥。
凡人之蒙难,始而安、中而悔、终而变者有矣。
公坐谪至六七不变,卒穷以死,可谓行之决而守之固矣。
其论绝灭史学,比之王衍,谓必有南北分裂之祸。
方是时,天下承平,不见牙蘖,未三十年而其言信。
虽灼兆食墨,揲蓍命繇,不足喻其先见之审也。
公之所以大过人者,岂非《大学》《中庸》所谓明德、明善之君子,而兼天下之达德者欤!
公之在台凡五年,始至无以居,借僦皆莫之与,末乃寓宝城之僧舍,故老相传,能指其处。
绍定癸巳,赵侯为州,访公遗迹而得之,深惟昔贤迁谪之地,往往有祠,以见其高山景行之意,如韩文公之于潮,苏文忠公之于黄,邦人至今奉尝不懈。
台人之于公,不可以莫之知也,乃即其处而祠焉。
明年正月祠成,择郡士林表民掌之,取田之在官者十有二亩,俾寺僧以为晨香夕灯之费,而属振孙为之记。
后学不佞,何足以识先儒之大节。
窃尝论次其事如右,遂书以遗台人使刻之。
侯名必愿,丞相忠定公嗣孙,妙年擢世科,立身有家法,为政识大体,历数郡皆有循声能名,他举错率类是,不尽纪,今以直秘阁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