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彭年北宋 966 — 1017
大宝箴 北宋 · 陈彭年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皇朝文鉴》卷七二、《宋史》卷二八七《陈彭年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一、《渊鉴类函》卷四一、二九四
二仪之内,最灵者人。
生民之中,至大者君。
民既可畏,天亦无亲。
所辅者德,所归者仁。
恭己御下,辉光益新。
载籍斯在,谋猷备陈。(一章)

内绥万姓,外抚百蛮。
治乱所始,言动之间。
观之则易,处之甚难。
由是先哲,喻彼投艰。
苟能虑未,乃可防闲。
审求逆耳,无恶犯颜。(二章)

既庶而富,教化乃施。
慈俭之政,富庶之基。
鳏寡孤独,人之所悲。
发号施令,宜先及之。
黄发鲐背,心实多知。
右侍从,何尚于兹。(三章)

瞻言百辟,咸代天工。
傥无虚授,可建大中。
克彰慎柬,惟藉至公。
知人则哲,听德则聪。
才固难备,道亦少同。
葑菲罔舍,杞梓乃充。(四章)

不扶自直,惟蓬在麻。
非拣莫见,惟金在沙。
参备顾问,必辨忠邪。
献替以正,裨益无涯。
自匿草泽,亦有国华。
访此髦士,可拒朋家(五章)

三章之立,庶民作程。
钦哉恤哉,可以措刑。
七代之建,奸孽是平。
本仁本义,可以弭兵。
是为齐礼,亦曰好生。
有教无类,自诚而明。(六章)

宗庙社稷,飨之以恭。
宫室苑囿,诫之在丰。
春蒐秋狝,不废三农。
击石拊石,用格神宗。
使人以悦,乃克成功。
治国以政,罔或不从。(七章)

济济多士,用之有光。
硁硁小器,谋之弗臧。
忠言致益,岂让膏粱。
六艺为乐,宁后笙簧。
任贤勿贰,尧所以昌。
改过不吝,汤所以王。(八章)

六合至广,万汇尤多。
风俗靡一,嗜欲相摩。
如驭朽索,若防决河,左契斯执,六辔遂和。
导之以德,民免婴罗。
不懈于位,俗乃偃戈(九章)

先王之训,罔不咸然。
吾君之治,亦取斯焉。
小心翼翼,终日乾乾。
三灵降鉴,百禄无愆。
由兹率土,永戴先天。
巍巍洪业,亿万斯年。(十章)
壤驷赤子徒秦人赠化徵伯今进封上邽侯赞 北宋 · 陈彭年
四言诗 押麌韵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山左金石志》卷一五、《阙里志》卷一七、雍正《山东通志》卷一一之七、乾隆《曲阜县志》卷二四、道光《滕县志》卷七
猗欤壤驷,信而好古。
驱驾咸秦,抠衣邹鲁。
言必成文,动不踰矩
成礼介丘,追荣社土。
漆雕徒父子期鲁人赠须句伯今进封高苑侯赞 北宋 · 陈彭年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山左金石志》卷一五、《阙里志》卷一七
受教圣人,服勤坟籍。
如彼时术,故能日益。
元封庆成,介圭追锡。
图形绘素,镂美金石。
后汉大司农郑众中牟伯赞 北宋 · 陈彭年
四言诗 押庚韵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山左金石志》卷一五、乾隆《曲阜县志》卷二四
经礼三百,垂世作程。
仲师为训,其义昭明。
周官先觉,汉室名卿。
元封班庆,茂爵追荣。
请校改令式削去伪制奏至道元年十二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一(第七册第六四六二页)
法寺刑部写到令式,皆题伪蜀广政中校勘,兼列伪国官名衔,云「奉敕付刑部」;
其帝号国讳假日府县陵庙名悉是当时事。
伏望重加校定改正,削去伪制。
真宗答诏五事咸平四年二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四五、《东都事略》卷四四、《宋史》卷二八七《陈彭年传》、《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三四九页
臣准诏在朝文武百官举行转对,在外群臣各许上章奏事者,此陛下思纳昌言以安庶汇之意也。
臣虽至愚,切期塞诏,伏惟明睿少赐裁察。
今之践明庭献封事者,多述民间之常务,殊非邦国之远图,臣之所言,则异于是。
臣闻重华之世,伯禹叙其九功;
太甲之朝,伊尹陈其一德;
武王受命,访《洪范》之九畴;
成王嗣兴,制《周官》之六典。
咸同古道,以资化源
伏惟陛下嗣二圣之丕基,御千龄之大统,群臣进用,百姓阜安,诚当焕发洪猷,彰明盛德,增修制度,创立宪章,变霸俗于累朝,复王风于往古,使九夷其惠泽,万世仰其声名之日也。
夫事有虽小而可以建大功,理有虽近而可以为远计者,臣请言之,其事有五:一曰置谏官,二曰择法吏,三曰简格令,四曰省官员,五曰行公举
此五者实经世之要道,致治之坦涂也。
夫置谏诤之官,开献替之路,尧、舜、汤、武所共然也,何者?
以正直之臣,忠信之士,参立左右,专奉箴规,有事必言,有阙必谏,足以达四方之壅蔽,资圣主之聪明。
今虽有谏官,且无言责,或出居外任,或兼领馀司,常钳口以自安,少危言而替否,是同虚器,何补圣猷?
臣请依《六典》员数,置谏议大夫司谏正言,并选孤立无党,忠直不欺,言行相符,名实相称者为之,俱以才授,不以叙迁。
使其常立朝廷,专居谏署,入观朝政,出听舆词。
或作事失中,或出令未当,或迁举无状,或狱讼有冤,小则上章,大则廷诤。
然后陛下察其所言,可者从之,否者罢之。
岁终,以言事之多少,为课最之高卑,忠谠尽规者甄升,依阿固位者惩责。
自然人皆竭节,政必无邪,臣下不敢偷安,朝廷得以震肃矣。
又人命所系,在于法官,官或非才,人必无告。
古者按大狱,议大刑,虽本于法律,亦辅以经义。
故释之、定国之为廷尉,则无冤人;
张汤、赵禹之列九卿,乃名酷吏。
今国家重文学之选,轻刑法之司,故其属僚未得尽善。
用忠恕之道,则为旷官;
徇深刻之文,乃名奉法。
唯格律而是守,岂经义之能详?
若是,则囹圄何由空虚,鈇锧何由偃息?
臣请今后廷尉官属,咸委所司慎加铨择,不拘资叙,唯擢才能。
使其理一成之刑,务于平允,用三宥之法,志在哀矜。
无以爱憎舞文,无以高下希旨,自然民知耻格,时洽和平。
又法令者,国家之权衡,生民之衔辔,贵于简易,恶乎滋章,久用则民知适从,数变则人无所措。
近者陛下知制敕之频降,惧条科之太繁,旋奉圣谟,特令删定。
既经历之者皆是名臣,则措置之间固皆合理。
而诏书颁下,方及踰年,后敕施行,又将累百,或删去者重为条贯,或已有者更示申明,无益宪章,徒繁简牍。
且理遵画一,则吏无以欺民,令或频更,则人得以弄法,损益之际,岂不明哉。
古人有言:「利不十,不变法」。
诚为此也。
况先朝求理之心,陛下继明之志,诏令一出,夷夏同欢,纵少有于阙文,亦无妨于大体,岂烦改作,以致多门。
臣请今后有上封言事请变格法者,非有大益,无改旧章,庶使号令愈明,刑辟渐措。
又理世之端,审官为本,审官之道,用贤为先,不在具员,但期得俊。
故曰:「官不必备,惟其人」。
又曰:「省事不如省官」。
今国家州郡至广,官员太多,无益公方,空蠹国用,使有才者莫尽其力,不肖者得容其奸。
请以臣所亲经,證其利害。
臣前任苏州通判日,知州乔维岳疾病,独臣与判官崔端共事;
次任寿州通判日,知州乔维岳丧亡,支使甘鸿渐差出,独臣与推官文伟同官。
此时区分狱讼,行遣文书,皆得及期,亦无阙事。
即今苏州知州通判外,有职事官三员,寿州知州通判外,有职事官四员。
官既众,事益烦,增将吏之衙参,添簿书之拥滞。
又臣本州洵阳县计主户一千一百,有官三员,汉阴县计主户六百,有官二员,率皆人户彫疏,路岐荒僻,词讼绝少,租赋甚微,徒使安闲,固无勤绩。
臣每见支郡推官、军监判官,并名初等职事。
然有名虽支郡,而事倍藩方,额是军监,而务多州府,或当要路,或在边陲,其间支郡则有推官而阙判官,军监则有判官而无通判
监当钱谷,详断刑名,凡所责成,莫非繁剧,然其请受少于判司,劳逸不均,贤愚共见。
臣请特选明干朝臣,与诸路转运使相度管内州县,有公事简少,官属过多处,并量减省,以所减之俸,依司理司法参军例,添给初等职事。
则冗长之处既已减员,要用之官又各加俸,自然官无虚设,人皆竭诚,创此新规,益光至理。
又为邦之道,莫切于求贤,求贤之方,莫先于公举
然堤防不峻,则滥进之路兴;
宪网稍严,则明扬之典废。
期臻多士,在振宏纲。
臣请依唐朝故事,新授常参官朝谢日,并进状举官自代,各随所长,具言其状。
或以文学,或以吏能,或以强明,或以清白,务在摭实,不许饰词。
傥所谙知,无避亲党。
既经御览,即付宰司,俟至年终,具名条奏。
在外者委诸路转运,在京者委本司官长,更审其能,以验所举。
如荐扬既数,采听非虚,即与量才,各加进用。
其后或不修操行,故黩彝章,则举主依法科刑,以惩缪举。
或政绩殊异、课最有加,则举主随事旌酬,以褒进善。
赏罚既信,清浊自明。
盖采群议则人无以私,有常规则众皆知劝,清原正本,其在于兹。
臣又伏见唐太宗召公卿咨询理体,群臣多拘近俗,莫有远谋,独魏玄成请行王道。
文皇既从其议,果致太平,中华则外户不扃,四夷则重译来贡,艰难屡作,而缔搆益新。
岂非盛德在人,馀庆及后所致欤?
以陛下之德,跨越古先,诚宜鄙晋、魏而不谈,小高、光而独出,行清净神明之化,恢仁义慈俭之风,然后舞干戚以为甲兵,画衣冠以为刑辟,建明堂而朝万国,登岱宗而礼百神,则天下之民无声而应,海外之俗不召而来矣。
乞命礼官议定临奠园陵之制奏景德三年十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四、《宋会要辑稿》礼三一之四一(第二册第一一七四页)
伏见司天明德皇后灵驾发引,用十月十六日甲时,陛下将以其日未明临奠。
窃寻历代以至圣朝园陵之义,未有宵启九门,远赴郊野。
伏望谨岩墙之制,遏霜露之悲,申命礼官议从宜之制。
或先事一日酌奠于攒宫,或既发平明奉辞于别次,虽屈至性,深协舆情。
上辛祈谷之祀奏景德三年十二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四、《宋会要辑稿》礼六之六六(第二册第一○五二页)、《宋史》卷一○○《礼志》三、《太常因革礼》卷三三、《文献通考》卷七一
伏睹诏书,来年正月三日上辛祈谷于昊天上帝,至十日始立
谨按《礼记·月令》:「天子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注云:「为上辛祈谷,郊祀昊天上帝」。
《春秋传》曰:「启蛰而郊,郊而后耕」。
盖春气初至,农事方兴,郊祀昊天,以祈嘉谷,故当在建寅之月,迎春之后矣。
晋泰始二年始用上辛,不择立春之先后。
齐永明元年立春前郊,议者欲迁日,王俭启云:「宋景平元年元嘉六年并立春前郊」。
遂不迁日。
其后吴操之又云:「应在立春前」。
然则左氏所记「启蛰而郊」,乃三代彝章,王俭启「郊在春前」乃后世变礼。
来年正月十日立春三日上辛祈谷,斯则袭王俭之末议,违左氏之明文,理有未安,事当复古。
伏望宪章三代,取则六经,当以正月立春之后上辛行祈谷之祀。
丧服议景德四年四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宋会要辑稿》礼三一之四五(第二册第一一七六页)
唐德宗皇后王氏崩,太常博士徐乾议:周景王有后之丧,既葬除服。
准礼七月而葬,帝得以七日除服(又按《春秋左氏传》)
请令有司详定考校进士程式奏景德四年闰五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五、《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一(第五册第四四四八页)
请令有司详定考校进士诗赋、杂文程式,付礼部贡院遵行。
又请许流内选人应宏词拔萃科明经人投状自荐,策试经义,以劝儒学。
请详定乘马入太庙东门品式奏景德四年七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六、《宋会要辑稿》礼一七之一(第一册第六八七页)、《文献通考》卷九三
按《汉书》,高平侯魏洪坐酎宗庙骑至司马门,削爵一级。
此则骑不得过庙司马门之明文也。
今太庙别有偏门及东门,祀官入斋宫,去殿庭尚远,其后庙唯有一门,每遇禘祫,神主由之出入。
兼斋宫政与殿门相对,数步而已,祀官皆乘马而入,实非恭恪。
望自今中书、门下行事,许乘马入太庙东门,自馀并不得乘入。
庶彰寅恭,以广孝思。
请不行孙奭封禅议奏大中祥符元年九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六(第一册第八八五页)
伏见判太常礼院孙奭奏议封祀,白茅止用为藉。
臣谨按《周易》曰「藉用白茅」,《春秋左氏传》曰「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
郑玄注《周礼》云「以供祭之菹,亦以缩酒」。
此用,有为藉、缩酒二义也。
郑兴注《周礼》云「束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杜预注《左氏传》云「束而灌之,以酒为缩」,郑玄注《周礼》云「缩酒,泲酒也」,又注《礼记》云「泲之以,缩去滓也」。
此则又有灌酒、泲酒二义也。
今详定仪注之初,孙奭亦言其义,但缘经典有此互文,事涉阙疑,理难臆断,是以仪注之内,两存为藉、缩酒之说。
以为宗庙之祭,有灌郁鬯之礼,故可束沃酒,学者不达此旨,又以流俗浇酹之仪,遂诸祠祭皆当束缩酒,甚为失所。
窃详《论语疏》云:「宗庙之祭,未杀牲,先酌郁鬯酒,灌地以求神」。
此则独言以郁鬯灌地,亦不指言用也。
若依郑玄之言,则为泲酒,若依郑兴、杜之言,则天地、宗庙俱渗酒也。
又《周礼》配天神祭祀用萧茅,左氏又言「包茅不入,王祭不供」,以祭言之,则通于天地、宗庙明矣。
郑兴、杜已有束沃酒之言,许氏《说文》又云「酹,啜祭也」。
此则酹酒之义,郑兴、杜预、许氏当汉、晋之世已言之矣,安得谓之流俗哉?
然而封禅之礼,前史不备,开元之制,最为详悉。
按《玄宗实录》、《唐会要》并云,其时抚州三脊茅生,上封者言齐桓公将欲封禅,管夷吾江淮间三脊茅用以缩酒,乃可封禅。
宰臣奏云:「臣等博访贡沅江最胜,已牒岳州取讫。
今称抚州,望令且进六束,与沅江相比用之」。
此时宰臣张说、源乾曜,刊撰官即徐坚、韦绦、康子元、侯行果,并该详旧典,号曰硕儒,若封禅果无缩酒之义,当时岂无駮论?
既令取充用,足验于礼昭然。
伏以沃之文,既经典攸载;
酹酒之祭,又圣朝久行。
致爵方为成礼,窃恐寅恭之志未及于宸心,改作之讥益生于舆诵。
孙奭所奏,伏请不行。
请详定上尊谥册宝仪奏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宋会要辑稿》仪礼一三之三一(第二册第二○六四页)
今月二十七日上太庙尊谥册宝,前夕宿斋,其日私忌,望下礼官详定。
发解条式奏大中祥符四年八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六
前所颁诸路发解条式,与礼部新格不同,虑官吏惑于行用,望申明之。
乞详定孝惠孝章淑德三皇后禘祫仪制大中祥符五年九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三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宋史》卷一○九《礼志》一二
臣近因检讨典故,访问礼官,云禘祫之日,孝惠、孝章、淑德皇后神主自别庙赴太庙,祔于简穆皇后神主之下,太祖皇帝神主之右。
此盖引用《曲台礼》别庙后禘祫祔飨太庙之说。
夙夜䌷绎,寤寐思审,太祖太宗御宇之辰,可从兹制,升祔之后,难举此仪。
按《曲台礼》、《禘祫图》云:「昭南向,皇后各居本座之左。
穆北向,皇后各居本座之右」。
皇后在别庙,《时享仪》注云:「昭德皇后用此仪」。
昭德皇后,德宗之后,顺宗之母,当永贞之后,已从配侑,盖贞元中暂有别庙,故博士商盈孙奏议云:《曲台礼》,别庙皇后禘祫于太庙,祔于祖姑之下。
此乃皇后先殁,已造神主,夫在帝位,如昭成、肃明、元献、昭德之比。
昭成、肃明之殁也,睿宗在位。
元献之殁也,玄宗在位。
昭德之殁也,德宗在位。
四后于太庙未有本室,故创别庙,当为太庙合食之主,故祫乃奉以入飨,此其明文也。
载考礼经,复有微旨。
据《礼》云:妇祔于祖姑,有三人则附于亲者。
此乃商人已练,周人已卒哭,变而之吉祭也,非谓常祔于祖姑尔。
且祖姑之于高祖姑,犹妇之于祖姑,祖姑三人别无祔高祖姑之言,则妇人有三人,亦无别祔祖姑之典明矣。
今且孝惠、孝章、淑德皇后以椒掖追谥之尊,居宸极正统之右,稽之经意,既戾于前闻;
度于人情,实违于顺德
所有禘祫之日,孝惠、孝章、淑德三皇后神主,望诏礼官再加详定,或祭于别庙,或次于正主,冀协聿追之旨,永臻锡类之孝。
太清宫行礼仪奏大中祥符六年九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宋会要辑稿》礼五一之二(第二册第一五四二页)
太清宫行礼日,邻州知州亳州经省试举人、本宫道士望并令陪位;
又本宫殿室内无奉安宝册之所,请于殿庭天宝台下封藏,仍令礼仪院详定制度。
又行礼日,诸宫观尊像请遣官荐献,真源灵宝天真、三清、先天观元始天尊并用碧币,洞霄宫圣母太后用白币,广灵宫玉皇大帝用苍币,仍用大祀礼。
本宫元中大法师、经籍度三师、真武将军、张天师、洞霄宫龙女各用两笾两豆。
又还京谒玉清昭应宫,请依谒太庙礼例,至外门勘契。
观察使刺史大中祥符七年三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八之八(第四册第三一四五页)
检讨唐以来故事,观察使并合带刺史
中书门下省修盖书库大中祥符八年五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宋会要辑稿》礼一八之五一(第三册第二七八○页)
唐制,中书门下两省宫城之内有内省宫城之外有外省。
今请据秘阁旧定屋数重修,奉安太宗圣容、御书、供御书籍、天文图画,四廊并充书库史馆日历库。
直馆校理宿直、校勘抄书籍、雕造印板,并就外院,其外院于左右掖门外就近修盖。
别置三馆书库,其三馆书籍名目,候将来分擘正副本以便安置。
看详新旧编敕奏大中祥符九年八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七
先准诏看详新旧编敕,及取已删去并林特所编三司文卷续降宣敕,尽大中祥符七年,总六千二百道,千三百七十四条,分为三十卷。
仪制、敕书、德音别为十卷,与《刑统》、《景德农田敕》同行。
其止是在京及三司本司所行宣敕,别具编录。
三司例册,贡举、国信条制,仍旧遵用。
请开会灵观大中祥符九年九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二一(第一册第四七五页)
请本观每月朔开观一日,上元清明节各三日,中元下元节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