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释自仁北宋
答四明法师教门杂问七章大中祥符七年 北宋 · 释自仁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三
大中祥符七年讲授次,未知学者浅深之解,因出数问,请各答上。
一问:荆溪云,「忽都未闻性恶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
然则由性恶而修性行,说听久矣。
的论旨趣,未审若何?
答:荆溪立此二句,意显圆宗无作之行耳。
盖由圆人创心修观者,皆以见思王数,而为发观之端故。
若前三教人,以教不谈性具九界,则见思王数不即性恶。
既非性恶,定为能障,故须别修观智,破此惑心,方显本有常住之体,遂致惑智待对,境观不忘,行成有作矣。
今圆实教中既诠性具九界,则见思王数即是性恶。
惑既即性,只以此惑而为能观。
惑既为能观,其孰为所观?
能所一如,境观不二。
《辅行》所谓非但所观无明法性体性不二,抑亦能观观智即无明是。
以是义故,方知初心修观造境即中无不真实,功由性恶融通,无作之行于兹成矣。
二问:《法华》既显一实,何故玄文释题而明二妙?
答:《法华》为开权显实之教,乃一代之所归,五时之极唱。
若不以二妙甄之,则一乘显实妙义难彰矣。
且初相待论判粗妙者,彼此互形曰相,以他望己为待。
盖待前四时七教之粗,方显《法华》一乘之妙。
良以昔日诸经机缘未熟,部味教观兼但对带,不若《法华》淳圆绝妙,是故为粗。
故经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已。
今当说此《法华经》最为第一,以故此经淳一无杂,独得妙名,良由以也。
次绝待论开粗显妙者,绝前诸粗,无可形待也。
盖以《法华》之妙有绝粗之功,故使昔日四时七教之粗,一经《法华》开显,以一妙乘贯而绝之。
粗即是妙,妙外无粗;
权即是实,实外无权。
譬如神仙九转丹砂,点铁成金,一成真金,不复为铁。
故经曰「决了声闻法」。
是诸经之王,指汝所行是菩萨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一开之后,无所间然。
无小无大,咸归佛界。
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更无馀乘,直显一实。
是名绝待论妙也。
然此二妙若非相待以判,则不显《法华》超过诸说。
若非绝待以开,则不知《法华》妙一切法。
解释一题,陈兹二妙,兹所谓抗折百家,超过诸说者,其为吾祖乎。
三问:行妙中所论慧圣行,与上智妙,如何拣异?
答:慧行、智妙其实不同。
良由智妙是通论其解,故《释签》所谓「解即是智」是也。
若慧行者,慧是妙观,照于妙理,不假助缘,而名慧行。
是则智妙是依理生解,慧行是照理之行。
行解既分,可知是异。
然则智为行本,则行藉智生;
行能成智,则智藉行成。
行解相资,缺一不可矣。
四问:一切大乘经论皆谈一切众生本性清净,台宗明性具十界,六既是秽,如何合诸经论耶?
答:十法界六秽四净,台宗既云性具,即是性恶法门,安得不清净乎?
明此应具二义:一约情智说,二约迷悟分。
情智者,如云以情分别,诸法皆邪;
离情分别,诸法皆正。
今之圆人,应用佛眼种智,了达一念染情,体具十界,互融自在,则一切诸法悉皆清净,荆溪所谓「故知刹那,染体悉净」者是也。
二约迷悟分者,当知迷则十界净秽俱染,悟则十界净秽俱净。
台宗所明十界性恶法门悉皆清净,正约悟解边说也。
荆溪曰「三千在理,同名无明」,岂非迷故三千俱迷也?
三千无改,无明即明,岂非悟故三千俱悟乎?
然此二义犹是对修门说。
若直约平等法界而言之,则非修非性,非迷非悟,非净非秽,一切众生不劳造作,性灵明,具足十界,不受诸垢。
故经曰「五道清净不受色,有学此者成大道」,岂非一切众生法界本净乎?
五问:一切依正或云众生业力,或云诸佛变现,究论何者为定耶?
答:不可专执,要须二义相承可也。
当知诸佛变现依正种种不同,意在折伏众生,令彼断恶修善,超凡入圣故也。
故曰苦乐由佛,不关众生。
若众生业力者,盖众生自造其业,而感依正差别之报。
故曰瓦砾七珍,由生所感,非佛所作矣。
若定执众生业力所感非佛变现,则显诸佛无度生之功。
若定执诸佛变现非众生业力,则堕外道无因果之论。
以是义故,诸佛变现由众生业力,众生业力全诸佛变现,二义相须,依正成立。
六问:台宗说一空一切空,又云空中具一切法,其相云何耶?
答:夫言空者,必空假中一心三观之道也。
此道始则佛大圣人金口,中乃龙树大士造论,后则北齐台衡祖承。
然则虽曰佛祖宣扬,其实一切众生身心本体。
所言空观者,一切法俱空,无假无中而不空。
此空为妙观遣荡之法也。
所言假观者,一切法俱假,无中无空而不假。
此假为妙观立法之法也。
所言中观者,一切法俱中,无空无假而不中。
此中为妙观绝待之法也。
此三三一一三,无寄谛观,名别体同,妙体天然,不劳造作。
终日遣荡,而法法圆成;
终日立法,而法法离相;
终日绝待,而二边宛然。
今之人解了三观体性相即,则达空中二观不有纤尘,而诸法备矣。
七问:《止观》破法遍中,先约四句破见思假,次约药病破尘沙惑,后约真缘破无明惑。
次第如此,如何谓之一心三观破法遍耶?
答:言不顿舒,文似次第。
文虽次第,意实圆融。
文似次第者,为对破三惑故,先空次假后中。
意实圆融者,良由行人修之,乃举一即三非前非后。
故云「说时非行时」,即兹意也。
答四明法师四种四谛问 北宋 · 释自仁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三
四种四谛出自大经,祖诰备陈。
寻常说示,犹恐闻者领略不亲,暗于文义,今因讲次,即此命题,仰各形言而伸释之。
延庆座主问。
答:原夫四谛而不减三,又不增五者,盖药病相对,因果义足故。
而台宗以是对四教者,莫不摄偏圆,含二理,一期化道,始终备矣。
藏通则诠界内真谛,别圆则诠界外中道。
又理虽二种,而教分四殊。
藏通为界内巧拙,别圆为界外巧拙。
又前二诠真,真理不殊;
别圆诠中,中分但不但。
藏通所有诸法皆由业惑搆造,别圆所有诸法皆佛性变造。
通称为谛者,谛是审实为义,又是谛了为义。
此并总示,后更别陈。
藏教生灭四谛者,苦、集、灭、道皆生灭法也。
欲明其旨,先示四相。
所谓重担逼迫系缚等,是苦相;
见爱烦恼能招来果,是集相
戒定慧无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相;
二十五有子果俱断,是灭相。
如《止观》云:「苦则三相迁移,集则四心流注,道则对治易夺,灭则灭有还无」。
次究其旨者,生灭之意也。
此教所化三乘是界内钝根,观智既拙,而不能解了六凡法界当体即空,乃次第析尽,方见于空。
是故六凡于生灭境中随事而辨,则诸法念念迁移,如灯焰焰,似水涓涓,故谓之生灭四谛也。
若论真谛,法性自天而然,则非生非灭矣。
问:既云因灭会真,灭非真谛,何云道灭是真,苦集是俗?
答:婆沙所谓俗谓苦集,第一义谓道灭,荆溪释此,谓合四为二也。
又苦集迷真,道灭顺真,此乃对分迷悟也。
又有苦集时则无道灭,有道灭时则无苦集,此药病对治之义耳。
又有真谛时则无四谛,有四谛时则无真谛,《辅行》所谓更互相倾也。
若论三乘进修,又初门不同。
声闻则以苦谛为初门,缘觉则以集谛为初门,菩萨则以道谛为初门。
况《大经》云:「凡夫有苦而无谛,二乘有苦而有谛」。
当知一乘之人既知苦断集,慕果修因,故云有苦有谛。
凡夫则不然矣。
此上诸义并不出乎生灭境观,覈其所以,祇缘藏教之人迷真重,故从界内事以立兹名。
二通教无生四谛者,四谛名相与三藏同,若论教旨则异。
故曰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灭相。
《辅行》所谓「观所生心,与前不别,能观观智,即空为异」。
即空异者,藏是生灭观智,通是无生观智也。
《中论》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
亦是通教谈于四性无生幻故,故言无生。
如《大品》曰「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等,非其义欤。
又《净名》谓:「法本不生,此因不生也。
今亦无灭,此果不生也。
因果既不生,故言无生矣」。
而如此者,良由此教所诠三乘根性观智巧故,则能体了六凡幻法当处即空。
既即真空,更无一法可以当情,故谓之真空一寂涅槃也。
又复应知通教虽受即空之名,若以圆望之,有言无实。
何者?
以通教教旨非是全体起用、全理成事故,夫言即者是也。
全体是用,全用是体,体用不二,乃圆教所谈也。
别教虽诠中实之理,理在事外,尚非即义,况通教乎。
知通教但有即名而无即义明矣。
当知此教由迷真轻,故从界内理立无生名。
三别教无量四谛者,此教所诠别菩萨法,历劫行行修习河沙佛法,故称无量
然所修虽曰无量,若指其要,不出药病四种。
故曰苦有无量相,十界果报不同故;
集有无量相,尘沙烦恼不同故;
道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故;
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
既有苦集之病,则有道灭之药。
药病种种,对治不同者,良由此教如来藏理而为尘沙烦恼所覆,故修尘沙法门而对治之。
故《辅行》曰「照知一心,起无量心。
心无量故,迷解无量。
迷则十界苦集,悟则十界道灭」,即此意也。
然此教论理则是界外中道佛性,此性为一切法而作依持,但其体不论性具,唯论性起,故使诸法当体不即。
荆溪所谓「派出不云理,是故知是别」是也。
问:圆教诠具法中道,随缘起三千之用,何故不受无量之名?
答:彼圆从实相理,乃称无作。
此教既是附权立性,云所造非,安得与圆同哉?
当知别教所以与圆异者,良由界外钝根迷理之甚,贬之为无量四谛矣。
四圆教无作四谛者,此四立名无作,直指其要,不出以性夺修,是故诸行无作。
今广此意,乃有其三:一、药病相即。
如《妙玄》云:「以迷理故,菩提烦恼名集谛,涅槃生死名苦谛。
以能解故,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即涅槃名灭谛」。
当知「即」之一字,众妙之门
烦恼生死乃众生之病,今以一实理观体而导之,病即药,药即病,药病一如,更无所作,故云无作。
二、实外无馀。
《止观》曰:「阴入界如,无苦可舍。
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
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
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證」。
而如此者,良由圆教所诠不出一实,一实之外更无馀法。
龙树所谓除诸法实相,馀皆落魔事。
实相无相,遍一切法,无生死相,无涅槃相。
所有诸相,相相真实。
是故四谛俱称无作。
故《四教义》云:「约一实以明四实谛,此四毕竟不可是,即是一实谛,是名无作四实谛也」。
非其义欤。
三、性恶融通。
圆实教中,所有苦集即是性恶,道灭即是性善。
今论性德之行,若全性起修,则一一行业皆悉无作。
若全修在性,则介尔有念莫不圆成。
是知性虽本有不改,而不妨全性具三千起为修德三千。
修虽修治造作,而不防全修德三千即是性具三千。
如是则性外无修,修外无性,修性一如,体用相即。
故《玄签》云「在性则全修成性,起修则全性成修。
性无所移,修常宛尔」是也。
大哉!
圆乘于修于性既无增减,无作之义兹更明。
他宗不明性具,万法尽属有为。
以是较之,诚不可与同日而语矣。
圆论三义并显无作,只缘此教迷中轻,故从界外理以立斯称。
以上四圣谛义,谨按山家教观,略述梗概如斯。
自仁言词孟浪,学问疏慵,伏惟和尚不弃荒芜,肯赐慈览,至幸。
门人自仁谨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