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郑洪南宋
九日应侍郎仁伯 南宋 · 郑洪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日风高快客情,穹然天宇气澄明。
白衣酒送人难得,黄菊花开句易成。
对景浑忘披雪鬓,登高喜放遏云声。
古人曾堕龙山帽,为爱金风两腋清(清杨长杰同治《贵溪县志》卷九之六)
刍荛论(一) 南宋 · 郑范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一、《群书考索》别集卷二二
鲁庄公不知禦夷狄之术。
臣谨案,《春秋》鲁庄公十八年公追戎于济西。
孔子书之者,盖罪庄公禦之无术而备之不素也。
夫人有数口之家,知猛兽之为害,则必高其柴栅,而外施陷阱,以预待之矣。
有百金之资,知穿窬之为盗,则必峻其垣墙,而内固扃鐍,以预防之矣。
此野夫鄙人非有过人之聪明,尚能及此也。
庄公者,土地不为不广,人民不为不众,而反恬不事事,侵而不知其来,知其去也,方追之于济西而已,其术不已疏乎!
此其所以得罪于《春秋》者也。
刍荛论(二) 南宋 · 郑范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一、《群书考索》别集卷二二
秦襄公西戎,义当复雠。
秦襄公始有秦国,车马器械未备,而岁出师以伐西戎,则疑于困民力者。
而《小戎》之诗,圣人取焉。
盖西戎于秦,不共戴天之雠。
往者秦仲之事庄公之子世父,曰:「戎杀我大父,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
事虽不成,君子义之。
西戎尝伐周,实杀幽王骊山下,周平王至迁都避之,以其地封秦,则襄公于戎,固有君父之雠。
虽终身伐戎,死于出师,盖甘心焉。
此圣人之意也。
按:《春秋》之义,夫子以讨贼望天下之臣子,而复雠之义载在《礼经》,周公盖尽心焉。
刍荛论(三) 南宋 · 郑范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一、《群书考索》别集卷二二
武帝西域西域不能为汉利;
光武西域匈奴亦不能为汉患。
汉自武帝西域以图匈奴光武玉关以谢西域
喜功名之士,多言开西域之功;
乐安静之人,亦言谢西域之利。
吾尝推原其故矣。
言利者则曰:「自武帝建置四郡,隔绝西域相通之道,可以断匈奴之右臂,而制西域合从之患」。
言害者亦曰:「自光武西域,而海内安乐无事」。
虽议论不一,而大要不出乎二端而已矣。
嗟乎!
听言之道,亦以其事观之耳。
秦、汉、隋、唐所以不如三代者,岂非以其治乱之大验而察之乎!
汉自武帝西域之后,中国之力困于龟兹、大宛之国多矣。
武帝之世,弊于匈奴,曷尝藉西域之助哉!
甘露黄龙之间,千里宾服,此亦直匈奴衰乱,故适会其成事,非西域之功也。
光武谢绝西域,亦未见匈奴侵暴,久乃南北单于自相攻击,纳款称臣。
谢绝之事,岂遽遂无功哉!
永平之后,既通西域,而鄯善、燉煌之间,一治一否。
未见制匈奴之为汉利,而开西域之为汉患也,昭昭矣。
论相篇 南宋 · 郑范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一、《鸡肋编》卷下
臣观汉有天下三百年,其为辅相者四十有七人,独前称萧、曹,后称丙、魏。
唐有天下三百年,其为辅相者三百六十有九人,独前称房、杜,后称姚、宋。
汉、唐历年相若,而命相多寡几十倍之差,疑汉有所遗,而后世任相,亦不专于前古也。
灾异篇 南宋 · 郑范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一、《鸡肋编》卷下
《春秋》二百四十年,日食三十六。
西汉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二。
唐二百八十九年,日食九十三。
春秋地震五,西汉载于史者亦五,东汉四十九,唐七十有四。
则灾异亦浸多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