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郑性之南宋 1172 — 1255
南枝开北枝未开 南宋 · 郑性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北云衣裹萼红,山南莫恨雪乘风。
眼前开谢人心别,醉里吟哦我辈同。
春意收香归鼎实,月梢留影印阶空。
诸君行试调羹手,来岁花边独钓翁(以上宋刘克庄后村千家诗》卷七)
转对奏嘉定八年正月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毅肃郑观文神道碑》、民国《闽清县志》卷六
去岁遣使,通国哗然,以为非便,然卒遣之者,其说曰:「吾军政未修,一日绝币,兵连祸结,岂不甚于行李玉帛之费」?
然国人之论,未尝欲朝廷用兵,但愿陛下勿忘国雠,勿惮亡虏。
既而完颜氏自亡而不暇,岂复敢与我敌哉!
若使我能自立,尽殄群盗,西夏、鞑靼之兵非数年未易解。
此天启我自治之时,奈何以兵端不可妄启,一切排抑,遂使议者疑朝廷特借生事之戒以盖其恨畏之心,托待时之说以便其苟安之意?
臣尝论之,今日之忧不在于亡虏之□,在于斯虏与中原崛起之豪杰。
盖亡虏乃新虏与中原诸豪之所易,吾方奔走听命于蔡州孤垒之馀烬,岂不大辱国体乎?
炎、绍之初,汪、黄误国,虏骑长驱,如蹈无人之境,及鼎、浚诸臣协赞圣断,邦昌以僭诛,杜充、陈邦光、李悦以失守伏辜,南北之势始定,社稷于今赖之。
然则有天下国家,何可一日不励其节也?
边事万端,主相焦劳于上,未见有显然安强之效者。
昔种、蠡相越,而四方之外,分以委人,盖任之专则思之精,规模出于一,则行之有成效。
今惟当择二三大帅
若未得其人,当急求之;
若已得其人,则边陲之事悉以付之,听其所为,不由中覆可也。
边守数易,不可者三,送迎之费不与焉。
淮甸攻守之具,非三五年经理不能就,一不可也。
纵能就绪,代非其人,则易其旧规,弃其前功,二不可也。
其人既不为久计,数日待迁,诿其责于后人,三不可也。
边郡不过数十城,以天下之大,岂无数十岁忘身殉国自奋功名之士可任乎?
诚能精选而久任之,或四五年,或六七年,其绩数效显著者使之建大将旗鼓,将见祐、预、琨、逖之流接踵而出矣。
人主举国而听大臣,大臣分其责于一二材智之士,与之谋画,虽以孔明之英特,不能不参用州平、幼宰。
及其久也,权之所在,谤之所归,一二材智者始负天下之责矣。
孔明《出师表》,自向宠、费祎、董允、郭攸之见于表者如此,他谋臣如蒋琬、姜维、杨仪,名将如关、张、黄忠辈,则其亲信不专于州平、幼宰矣。
此岂非大臣参用群臣之法乎?
论朝廷上下议论不和奏嘉定十一年六月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毅肃郑观文神道碑》
天下之患莫大于廷臣之不和,今朝廷上下议论有逊顺而无龃龉,有协合而无乖异,犹谓之不和,何哉?
和者非苟同之谓也。
人主属国于大臣,又设参预以共图之,侍从议论之所出也,台谏耳目之所寄也。
国有政事,谋之大臣,参之执政
既相与可否矣,苟犹有未至焉,则侍臣得以献替,台谏得以论列。
谋或未尽,不厌其违覆,理之所在,何间乎异同?
今国有大政,执政未必尽知,知之未必有所可否,此岂协心共济之意哉!
侍从之臣,日请对者固多有之,然未免好同恶异。
间有忠愤不能自已者,则或肆讥诮,或加中伤。
司马光当国,祖禹在言路,或谓光祖禹必能协济,正色曰:「光有过,祖禹独不言乎」?
今大臣无钦若之谲、夷简之诈,有光之公,然执政不能为宗道,从官不能为仲淹,台谏不能为祖禹,何耶?
言守卫三边之策奏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毅肃郑观文神道碑》、民国《闽清县志》卷六
朝陵之使不可已,中原之机不可失,然治内治外,固有本末,柔远能迩,亦有先后。
自开禧用兵误国,嘉定堇堇自守,规模不立,既不能制亡虏垂绝之命,何以遏彊寇方张之势?
鞑人与我固无雠隙,兽心无厌,岂知逆顺。
顷犯襄蜀,既知我地利,后诱我夹攻,又知我无力。
今小使未反,万一突然其来,何以禦之?
惟有守卫三边,为绸缪户牖之计,绥怀遗黎,示经略中原之渐。
赵葵论恢复奏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毅肃郑观文神道碑》、民国《闽清县志》卷六
都堂集议,观范、子才论奏书牍,议论蜂生,气吞四夷,岂天将混一宇宙,遂生斯人为时用耶?
然兵重事,非可易言。
臣退而端坐深思,终不得其说。
今范改图易谋,不胶前说,而气愈锐,谋愈决。
勾践生聚教训十年而后平吴,诸葛亮闭关绝栈二十一年而后出师。
淮东,甫及数月,而欲建规恢之功,古人何难,何易耶?
臣方草此疏,得荆襄帅臣嵩之所申,言关河之未易守,且饷道尤难通。
荆襄之失,议者罪其始谋之不审,而今者所奏,则不可例以为非。
嵩之则谓淮东沮其和议,则谓荆襄忌其成功。
惟陛下取二帅臣之奏,则是非得失可以互。
乞爱惜江淮民力奏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毅肃郑观文神道碑》、民国《闽清县志》卷六
范镇谓备契丹当宽河东河北之民,备灵夏当宽关陕之民,臣亦谓今日欲经理中原,则其势当宽江淮之民。
民之困于籴买,困于工役,困于夫运者,以臣所闻,沿边郡县官吏诛求殆尽,骎骎及于沿江之民矣。
臣愿陛下下霈然之诏,以先臣镇之论,风厉沿边帅守麾节之臣,稍宽科抑,为国家爱惜根本,天下幸甚。
论纳谏等事奏端平元年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宋史》卷四一九《郑性之传》、《续资治通鉴》卷一六七
陛下大开言路,以通壅蔽,心苟爱君,谁不欲言,言不切直,何能感动?
譬如积水,久壅一决,其势必盛,其声必激。
故言者多则易于取厌,言之激则难于乐受
若少有厌倦,动于词色,则谗谄乘间,或不自知矣。
愿陛下明诏百辟,涤去旧污,一以清白相师。
权之所在,势所必趋,恐惧戒谨,尤防其微,以保终誉,毋招谤议。
则朝纲肃而国体尊矣。
为君者不以尧、舜自期,则无善治;
告君者不陈尧、舜之道,则无远猷。
乞虚心纳善奏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宋史》卷四一九《郑性之传》
台臣交章互诋,愿陛下监古今天下安危之变,君子小人消长之机,公以处之,乃得其当。
况夫听言之道,宜以事观,若言果有关国体,有补治道,有益主德,则言之过激,夫亦何伤。
彼虽采名,我实有益。
惟虚心纳善,若决江河,则激者自平矣。
劝农文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乾隆《袁州府志》卷三四
太守莅政,今已踰年,知此邦田少山多,人有馀力,盖无不耕之地,风俗勤俭,他无营生,亦少末作之民。
圣天子加惠,又无烦役苛政以防夺之,宜其悉力田亩,固无待于劝也。
然今衣食粗给,有可以为仰事父母、俯畜妻子之具,而人伦不明,礼义不兴,则虽有或不得而食,有衣或不得而衣。
尔民好讼成风,累月弥年,困苦不悔,至兄弟宗族之间交相倾陷,亦习为常。
太守每为痛心,详谕曲譬,力惩深抑,幸少衰止。
虑尔善心未固,旧习犹存,今属尔耆老相与来前,其听吾语。
盖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而得以相安相养者,以能尽人伦,蹈礼义而已矣。
故为父慈而义,然后家道正
为子孝而敬,然后子职修。
兄念鞫子,必友于弟;
弟念天显,必恭厥兄。
夫妇有别,以正始也;
宗族有恩,以厚本也。
其交亲戚,则有无相通,患难相恤;
其处乡党,则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
毋以卑抗尊,毋以强凌弱,毋见利忘义,毋好勇斗狠。
耕者逊畔,行者逊路。
如此,则礼义俗成,乖争风熄,吾民何惮而不为此!
且有司每有刑狱,或因斗粟,或争粒豆,或起于一言不酬,致陷刑戮。
又邻郡一大姓宗族交讼,坐此狱几年,近上司移鞫他郡,罪衅交发,遂至于毁身破家,父子、兄弟、夫妻骨肉卒皆离散,可不戒哉!
愿尔父老告而子弟,效慕古风,相诱相训。
鉴观近事,以戒以惧,礼逊辑睦,皆为士君子之行,则终身可不至官府,太守亦得省刑寡事,上下共成美俗,顾不休哉!
按:道光《宜春县志》卷三一,道光三年刻本。
状元谢余察院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一三一
徒步入关。
获奉大庭之对;
乘槎问汉,偶居多士之先,揣己怀惭,遭时为幸。
切以皇纲肇立,圣化更新。
博访直言,尽革十三年之弊;
欣逢昭代,遂殚千一虑之愚。
惟君子小人消长治乱之原,若内夏外夷和战安危之计,智者尝察于未萌之兆,庸人每安于近似之形。
大权虽正,而未免多门;
公议粗明,而迄无定志。
上天变异之可畏,下民愤怨之未平。
使曩时或进此言,已在谴诃之域;
在今日乐闻其过,遂蒙拔擢之公。
然非有颖脱之才,何足居胪传之首?
如某者性资朴鲁,学术空疏。
粤从承师问道以来,粗识忧国爱君之义。
谓文章者哲人之细事,而节谊者天下之大闲,与其纡馀委曲以求华藻之工,孰若戆直剀切以摅草茅之蕴?
盖尝历观答策,深鉴谀风。
在熙宁则多言更变之宜,在绍圣则具论绍述之美。
是为迎合,实可深羞。
故当小安粗定之馀,力献远虑深忧之说。
惟知报上,何意求名?
矧惟四海之俊才,谁非鲠论;
敢谓三山之后进,参列鳌头。
兹盖伏遇某官学术渊微。
气节刚大,昌言而裨国是,正色以纠官邪。
兹善类之攸宗,亦公论之自出,遂令孱陋,首被宠光。
某敢不求践所言,益励其学。
此心许国,盖已存于未达之初;
直道事君,其敢背于受知之后!
九朝编年备要序绍定二年八月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九
平甫与余游从廿年矣,足不出书室,口不及世事,利害得丧不足以动其心。
师友渊源,盖得所渐,孜孜为学,未见其止也。
一日告余曰:「我朝祖功宗德、相业臣谟,惟《长编》一书包括无遗,本末可考,但浩如烟海,学者莫知涯涘。
仆之钝,尤不能强识,欲纂作二书,一举其要,一备其目。
事之相联属者,亦或互见,参稽国史,出入诸书,订其异以会其同,约其详而补其略,庶几文公朱先生所修《通鉴纲目》之意,而非敢僭以自比焉。
此书幸成,则得以私便诵记,不敢外示也」。
积年而书成,余与二三同志先得观之,传示寝广,人各欲得其书而力不能录,遂相与锓木,愿朋友共之。
平甫志也,平甫从容语余而色不怿。
余应之曰:「祖宗以仁厚得民,以纪纲立国。
如前代阉寺、女宠、外戚、强臣与夫大刑戮之事,悉杜其渐而窒其源,圣子神孙世守弗失,盖将与典谟并行。
此其泽在斯人,法垂后世,为君而得是书,则可以弥纶天道,扶植人纪。
为臣而得是书,则可以寅亮天工,辅成君德。
况子之所纂,举宏撮要,在几务之繁,尤便省览,子其能终秘之,而私为衡茅书生记诵之具乎」?
平甫曰:「不敢」。
遂书于其后。
绍定己丑中秋长乐郑性之书。
按:《九朝编年备要》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序淳祐八年三月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七、《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一
自余托交复斋陈公,馀四十年,而死生之别则二十年矣。
每念师门诸老衰谢几尽,余虽苟生于世,孤陋无助,德不加进,任重道远,念之大惧。
一日,公之子圭裒公诗文属余序引,义不得辞,受而读之,不觉尽卷,如见其人。
闻其语而反诸身求诸心,自愧者多而为益亦不少矣。
盖公之立朝也,位虽居卑而应诏论事,言人所不敢;
其归闲也,年虽未及而引疾告老,为人所未能。
然其为辞,忠诚恻怛,和缓明白,而无一毫矫亢激迫之意。
至于诗咏,雅正和平,既足以写性情之真,又有以窥造化之妙,读者味之,亦足以发。
此皆有德之言也,然岂无其本哉!
公跋傅君文藁有云:「诵古人之文熟且久,曰是可学而能也,退而书之纸,自以为可矣。
阅岁踰时,取而观之,谓无一言之几乎道,遂尽取旧藁而焚之」。
此固公之谦辞,而其心实有所悟。
盖公已知文公朱先生之学,而读其书,遂受业于勉斋黄先生之门,与瓜山潘公切磋磨琢,朝夕不相舍,学遂大进。
观其与师友往复问答之书,其为学也,读书静养,日有常程,大要在于力勤而志专,博学而守约。
延平上印归,坚卧不出,心志纯一,遂得肆其力于博文约礼之际,矻矻孜孜,不极不止。
莆人祠文公于学,公为之记,首以孔子之学不厌、教不倦发明文公之心,则其所以愿学文公者,不在兹乎?
惟其立志如此,进学如此,得之心有诸己者如此,于为文乎何有?
盖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自然敷畅流行,灿然成章,亦岂有意于为文者哉!
苟与我同志者,读公之文,其亦有考于斯。
淳祐戊申春三月壬申,友人清溪郑性之书。
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首,清钞本。
建康府教授西厅记嘉定十六年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金石萃编》卷一五一、《江宁金石记》卷五
余同年进士王宫教授四明范君之子光分教金陵,贻书于余曰:「金陵学官,旧惟一员,今西听是也。
绍兴初留守尚书石林叶公以行都请增置,故东西对立。
西厅岁月最久,栋宇寖坏,殆不可居。
光到官之初,怀一日必葺之念,而未敢及其私。
既七月,学政粗举,始请于郡留守侍郎隆兴李公,慨然兴念,捐金与材,委吏督工,撤而新之。
其规摹位置受成于光,而财物出入则有司存。
经始于嘉定十四年十月庚午,落成于十二月之丙寅,旧门由学宫以出,今易而南,西直秦淮,横挹钟阜,朝夕纵览,心目开明,亦足自壮。
幸为我记之」。
余辞不获命,因广其意以复之,曰:「天下之理,内外本末,初无二致,君子居室,一日必葺,亦犹吾身心,不可须臾不加省察,而使各循乎理也。
故积基而堂,架梁负栋,室奥深严,门户无壅,君子之居也。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君子之容也。
如镜之明,如水之定,泛应纵横,无适非正,君子之心也。
自内以及外,由末以求本,岂容异观哉!
子之学既得于家传,又能从先生长者游,其必有见乎此。
想其横经退食,招诸生登斯堂,燕私从容,凡心目所寓,亦必讲明乎此。
不然,则一室之安,一身之便耳,岂子之志哉」!
嘉定癸未上元日朝散大夫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郑自诚记。
宣义郎、充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赵与勤篆额。
道山题名记嘉定元年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闽中金石略》卷六、《乌石山志》卷六
嘉定改元,上既更化,郑自诚、孙德舆黄桂联冠进士第,于是同年陈道卿、曾梦得、林少从、邓复、叶棠、赵汝诚、郑斯立、黄顺卿、徐范、赵汝宠、周霖、陈子是、陈有声、许应龙、黄燮、陈时举、赵必兴、杨公衍、陈震、赵繇夫、高子升、赵彦仞、郑阐珍、朱伯旻、赵缜夫、□綖夫、赵崇萃、任一震、陈元震、赵彦徭,以仲冬戊戌,会之于道山,刻石邻霄,以志吾闽之盛。
开封郑损乡进士预焉。
按:合沙刻石陈全
古庙祈雨文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道光《宜春县志》卷三一
太守无善行美政惠庇邦人,既致常旸之罚,不能改行修政,消弭天变,又无以动神明之听,故屡祷而不应也。
太守方俯伏俟罪,何敢复谒于神?
然未降殃罚而弃去之,犹容滥守此土,食民之食,则岂容惮已!
载念袁之为郡,田少民贫,乐岁尚告籴他邑,以了官赋继民食。
今邻境皆旱,而此邦又失秋成之望,则斯民待死而已。
况方调兵食,朝命和籴,及发常平仓移之边郡,而公廪积贮又苦不多,他日太守虽欲举行荒政,亦何以为继也,能不惧乎!
稽之故常,前守土者亦间祷旱,未常亲至古祠,今情迫矣,敢爱一行?
是用冒暑涉途,修辞奉币,为百姓请命于神。
仰瞻山川形胜,庙貌邃古,明神凭依,而百灵朝焉。
烟云出入,而雨泽所流布焉。
若嘘吸变化,濡为甘霖,遍满千里,特倏忽尔。
惟神察某之心,听某之言,而救千里生民之命,则太守与邦民奉祀不怠,以答灵贶,不信则降罚,某其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