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赵彦若北宋
端午帖子 其一 北宋 · 赵彦若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扬子江中方铸镜,未央宫裹更飞符。
菱花欲共朱灵合,驱尽神奸又得无。
其二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扬子江中百炼金,宝奁疑是月华沉。
争如圣后无私鉴,明照人间万善心宋洪迈容斋五笔》卷九)
其一 北宋 · 赵彦若
江心百炼青铜镜,架上双纫翠缕衣端午帖子)
按:《容斋五笔》卷九
其二
 押真韵
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剪䌽花)
按: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八
乞增太庙为九室以奉僖祖熙宁五年七月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六、《宋史翼》卷三
太庙止有八室。
欲乞候有司议定、祧,复依唐制增为九室之庙,奉僖祖神主还居旧室。
宗子名衔奏元丰元年五月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九、《宋史翼》卷三
据《仙源积庆图》,克颂秦王廷美曾孙、纪国公德存孙、河东郡王承衍子,在今为三从外,无服之亲名衔,不当称皇叔。
廷美十子各有封国,子孙系属自存,本统克颂,合称纪国公孙。
谨按《礼记》曰:「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
乞立宗子课试法奏元丰元年五月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国朝诸臣奏议》卷三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九、《右编》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七七、《续资治通鉴》卷七三、《宋史翼》卷三
臣伏见本朝宗室旧有召试出身之令。
熙宁初,始命宗子出补外官,分釐事任,列于有职之臣,此诚天下至公盛德之事,祖宗所未尝有,至陛下已自得之。
加以圣泽涵育,宗英众多,当此之际,有司不能宣德明恩,建白所职,请广选举以协随时之义,少佐当宁勤求之意。
而牵常抱俗,取过目前,则素餐窃位,于何塞责。
昔汉之取人不限疏近,而宗正有郡国,岁计上籍之文,刘向以宗室高才,进对待诏
唐宗正寺岁送进士二十人,与国子监京兆府相比,李程、李肱皆为举首。
虽复继周而下,去古已久,未可以谕当世,然取其稍近古今者,或可施行。
宗正寺侍祠之外,专掌玉牒属籍,而不豫荐士,在于圣时,窃恐臣之本职有所未称,谓宜具为条统,俾诸教官国子监官学例,为课试法。
每遇秋试,许就宗正寺投状锁试,别立人数,颇示优异,著为格令,俾其竞劝,贤戚并用,纪纲四方,何独棫朴之雅乎。
凡天下事皆如权衡,重于此则轻于彼矣。
宗室之间,自有考校,贤者获升,不肖者退抑,一切之恩,分当裁损,必无觖望。
夫亲贤兼进,布列中外,以镇安四海为磐石之固,与愚智混淆,聚于一处,徒殚禄廪而无所事者,不可同日语也。
乞春献用蒲奏元丰二年八月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九、《宋会要辑稿》礼一七之九○(第一册第七三一页)、《宋史翼》卷三
伏见礼院更定荐新仲秋茭萌不经,以蒲白易之。
壬戌荐新于两庙,既彻,方验蒲尽老硬,无复有白。
盖议礼者,但取茭之同类以相代,而不思蒲之过时不可食也。
臣窃考之于《诗》,韩侯秋见蓛,用笋蒲,皆是其菹,非谓新物。
《周礼》醢人掌加豆之实,深蒲醯醢,蒲鱼醢,祭祀供荐,羞之豆实,宾客亦如之,此则肉之醢,菜之菹,宾祭内羞,四时不阙,维及蒲,固所以待宾客,其义明矣。
六房公事乞据舍人员数分领奏元丰六年九月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一六(第三册第二四○五页)
六房公事,乞据舍人员数分领。
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其年事、班簿制敕库房并通领。
乞继仁殿所陈服玩酌献之初暂从隐蔽奏元丰六年十二月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宋史翼》卷三
王事之本,阴阳为先。
《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
行庆施惠,下及兆民,所以致驩声而达阳气。
是以王者游豫燕饮,与众人同乐,为天下自娱,感召和气之端,赞化育而参天地也。
伏缘正月陛下尝谒景灵宫,臣比陪从至继仁殿,窃见圣情思慕犹如前时,公卿侍臣,无不恻楚。
伏惟孝治之至大,舜何以加。
臣敢过计豫言者,以庆寿变除,岁月渐远,而少阳用事,生气尚微,若孝思发中,或复感动,虑于时令,有所未顺。
虽上圣至德,非可以常经格之;
然屈己从人,亦明主之所不违。
欲望将来继仁殿所陈服玩,酌献之初,暂从隐蔽,抑忍圣意,奉承天时,无亏孝慕之诚,以顺阳和之令。
执政当有大臣之体奏元丰六年十二月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宋史翼》卷三
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又曰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皆举大体。
陈平言,宰相上佐天子,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
盖据此以为说也。
《周礼·太宰》分职则详,是知三公之官,不无吏事之责。
风闻去年官制初行,有司议同职犯罪四等,自是律文之正,固当以时举行,而执政大臣不以为便,乃引陈平之言自解,而废沮法律正文。
必若所云,宜知大体,然前时执法奏大臣不置都簿,大臣亦奏御史台不置都簿以报之。
近日执法奏大臣依刑部申不用符召寺吏,大臣亦奏执法前在礼部不用符召寺吏以报之。
执法者既罪白而罚当矣。
臣独疑大臣不能以道德承圣化,而专任小数;
校量必胜,失大臣体,自谓得计,而内不忧于职事,外不畏于人言。
以此为调变之功,则似非天意;
以此为辅佐之效,则实负圣明。
伏计宽仁,未忍切责,愿垂戒敕,俾知省思,庶有恐惧之心,可以助致和气。
章惇王安礼元丰七年正月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二、《宋史翼》卷三
伏见尚书省听事写《周官》篇,此朝廷稽古命官之本也。
《周官》大旨,在乎得人,故曰「不惟其官惟其人」,又曰「官不必备惟其人」。
门下侍郎章惇、尚书左丞王安礼并无行检,非《周官》之所谓惟其人也。
自居执政,未闻有补,而异党复一,人畏其彊,僚属观望,虽谪不悔,权势至此,不宜处位,请皆外补,以肃具臣。
钟浚元祐六年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宋史翼》卷三
臣往为谏官,尝劾王安礼
安礼党,恐挟此报怨,愿移狱改推。
长安志序熙宁九年二月五日 北宋 · 赵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长安志》卷首、《皕宋楼藏书志》卷三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四四、乾隆《西安府志》卷七一
雍之为都,涉三代、历汉唐之全盛,世统屡更,累起相袭,神灵所储,事变丛聚,宜其较然有明册大典暴天下耳。
目而图牒残脱,宿老无传,求诸故志,唯韦氏所记为一时全书,遗文古事,悉散入他说,班班梗槩,不可复完,非好学深思,博物善作,孰能尽收其轶而追成之?
长安志》者,今史官谏议大夫龙图阁学士常山公所定著也。
公以文章世家为朝廷名臣,器业之馀,纪述自命,盖考论都邑,网罗旧闻,词人所锐精而载笔之先务也。
近代建国,率繇西迁,崤函之区,陶冶渭洛,实上游要会最重之地。
而陊毁零落,寖就堙没,将无以自振。
校之本末,先后二京已录,固不得独阙于此。
前在河南,旁接三辅,尝有意于搜采矣,然犹未遑暇。
又踰二纪,乃创属体绪,缵次其言,穷传记、诸子、钞类之语,绝编断简,靡不总萃,檃括而究极之,上下浃通为二十卷,用备旧都古今之制,俾其风壤光尘有以奋于永久。
故夫府县有政,官尹有职,河渠关塞,有利病皆干于治而施于用,取诸地记,集而读之,而后见其法。
叙列往躅,远者谨严而简,近者周密而详,各有所因。
布规模犹亲处其世,画里陌同经行之熟,而后见其功。
自本而推始终大略,其所昭发,又不特如是而已。
窃尝望丹凤门故址,势侔碣石,疑非人力所为,自想当时真伟观也,乃验未央建章殿堂宫阙之峻,则其繁夥宏廓,气象飞动,过大明远甚。
以汉室之隆,兼制夷夏,非壮丽无以重威,亦可信也。
复上观于周,唯有镐京灵台辟雍,明堂丰宫。
《诗》所谓「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又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昔之与众同乐,遂物之性,所以致之之效,乃能至于此乎。
察其故,专尚简易俭约,曾不言形胜强富,益知仁义之尊,道德之贵,彼阻固雄豪,皆有不足,汉唐之迹,更为可羞于乎盛。
夫若然得以贡于明朝监千载馀,敝修丰镐故事以泽吾人,岂曰小补哉?
熙宁九年二月五日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崇文院检讨(原阙四字)同知(缺)丞事赵彦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