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庄夏南宋 ? — 1217
论君臣之道封事庆元六年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史》卷三九五《庄夏传》
君者阳也,臣者君之阴也。
今威福下移,此阴胜也。
积阴之极,阳气散乱而不收,其弊为火灾,为旱蝗。
愿陛下体阳刚之德,使后宫戚里、内省黄门,思不出位,此抑阴助阳之术也。
劾赵仲夫奏嘉定十年五月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一五(第五册第四○八一页)
近者浮光告急,制司就近拨合肥之兵以援浮光。
赵仲夫畏懦退缩,占护不发,乞寝宫观,仍更镌降。
劾方桶奏嘉定十年十一月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一七(第五册第四○八二页)
其尝守连山,席捲郡帑以举削分授妇人,寻有降官、罢新任之命,朝廷行下覈实,迁延未正其罪,不可使之端坐而受厚禄。
论分藩持节事奏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史》卷三九五《庄夏传》
比年分藩持节,诏墨未乾而改除,坐席未温而易地,一人而岁三易节,一岁而郡四易守,民力何由裕?
言屯田事奏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史》卷三九五《庄夏传》
荆襄、两淮多不耕之田,计口授地,贷以屋庐牛具。
吾乘其始至,可以得其欲;
彼幸其不死,可以忘其劳。
兵民可合,屯田可成,此万世一时也。
言时事奏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宋史》卷三九五《庄夏传》
今战守不成,而规模不定,则和好之说得以乘间而入。
今日之患,莫大于兵冗。
乞行下将帅,令老弱自陈,得以子若弟侄若婿强壮及等者收刺之,代其名粮。
东观馀论跋嘉定三年七月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丁卯之冬,涉笔著廷,公犹以天官史院
月中一再至,因获侍闲燕于道山堂。
语及《东观馀论》,夏恨建本讹阂不可读。
公曰家有手校善本,惜不曾携来。
其时未敢率而有请也。
明年,蒙恩假庾节江左,与公之宅相卢广文申之同官池阳,乃嘱以书致恳。
公许诺。
又逾年,夏就易漕,寄申之沿檄中都,嘱申前请。
公念其请之勤也,机务馀暇,以录本手校寄示,疑即阂之,或旁质于它书而两存之。
既又得蜀本参校,而删其重出者。
夏于金陵汪氏得三刘本,亦因以是正一二。
繇是向之讹阂者什去七八矣。
公每谓书自钟、王以来,以意行笔,率多破体,后学沿袭,漫不合于古。
今所校本,一点一画,悉考正于《说文解字》,如次弟之「弟」从韦束,失逸之「逸」从走兔,「奇」字从大从可,「皆」字从比从白,士卒之「卒」从衣,秀彦之「彦」从文。
若此之类,订改者众,不惟文义瞭然,而字体悉正,信可以传后矣。
遂录本于计台,以成公志,且贺兹书之遭也。
嘉定庚午秋七月温陵庄夏敬书于筹思堂
按:《东观馀论》卷末,明钞本。
校刻东观馀论又跋嘉定四年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是书刊于庚午之秋明年正月得公书,又校示一百五十五条,涂者一百二十一,□者三百一十七,乙者四,凡贴改四百四十二字,并以邵资政考次《瘗鹤铭》文附于𢎥后云。
按:《东观馀论》卷末,古逸丛书三编影印南宋嘉定刻本。
东坡墨迹嘉定四年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赵氏铁网珊瑚》卷三
太傅东山之志,始末不渝,迫于委寄,怅然自失。
李文正公辞荣鼎轴,便欲为洛中九老之会,竟以事夺。
苏文忠公亦欲买田阳羡种橘荆溪,南归及门,赍志以殁。
士大夫出为时用,虽致位通显,皆有归营菟裘之心,然系縻于君恩,推葺于私爱,获遂其初志者几人!
余蒙同官董掾出示先世所藏《楚颂帖》,三复而有感焉,敬书其末。
嘉定辛未闰月七日温陵庄夏子礼书于江宁馆。
云龙桥淳熙八年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永春,泉之属邑也。
邑治主鹏山,前临溪,溪之源远甚,其流横放至邑,而溪之南有奕然而壮观者,知政桥也。
桥之道,东抵莆、福,西通都城,实往来之要冲。
绍兴癸亥三山林君聘来尹兹邑,度地而经始之。
历时既久,雨淋日炙,而扶阑瓦盖渐以堕坏;
震风之所动摇,巨浸之所冲突,而舆梁砥柱亦非复前日矣。
积久不治,则已成之功遂废,邑人有更新之志,而未克举也。
淳熙己亥临漳陈公宏规至,则慨以兴敝起废为己任。
县治有未备,则为之建其台宇,毕其犴狱仓库,不曰事出于前而耻袭于后;
学校有未举,则为之严其圣像,新其殿庭区舍,不曰是犹可缓而姑以遗后人。
劳来劝相,人心胥悦。
邑之积废,苟可用力者,翕然并举,而斯桥视他役为愈难,陈君尤致意焉。
桥之制虽仍其旧,而兴仆植僵,其功实倍于前。
坏者易之,倾者正之,黯黮不鲜者粉泽而润色之。
栋宇翚飞,观者竦目,基趾鼎立,行者阔步,至扶阑之翼翼,瓦缝之森森,钉头之鳞鳞,皆灿然一新。
实始于庚子之十月,越明年暮冬而讫工。
余观近世士大夫视官府如传舍,其昏懦漫焉,不以兴仆植僵为意,而苟简怠惰者则姑诿之无扰民以自解。
日隳月颓,过者弗顾,幸其犹可支吾,则苟延岁月以求去;
不幸而已坏,则率民勉强而为之,若将不得已焉,孰能兴久远之虑,为不刊之计如陈君者哉!
他日邑治事崇,山川改观,文儒才士累累继出,峨冠而游乡校,驷马而过虹桥,庸不思其所自来耶!
若夫老者提携,壮者负戴,憧憧往来,且行且休,将盖戴陈君之德于无穷矣。
余方奉檄西归,里居之暇,父老相与颂陈君之政,乐陈君之有志于民,且曰:「陈君之功施于一时,而利赖于数世者,请书之,以毋忘其功」!
余曰:「兴敝起废,吏之职也,惟有志于民者能举之。
虽然,举事非难,举事而民悦者为甚难。
人情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暇逸则优游,暂劳则惊扰,已役再役,则群议而愈怨。
今陈君之为政未及三年,积废并举,工役虽不壹,而远近无閒言。
其始也,人不以暂劳而病其难;
其继也,人不以重劳而滋其怨。
事大而己不疑,功成而人不知,陈君为政之道,亦可于此见之矣」。
余嘉其得为政之道,遂因父老之请,援笔而记其实云。
按:民国永春县志》卷五,民国十九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漳州府郡守题名记嘉定七年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万历漳州志》卷一一
官守之有题名,非直纪到罢之岁月而已,能否、美恶,来者有所鉴戒,亦风教之一助也。
道州之阳,见其姓名而思之;
水中之蟹,见其姓名而恶之;
为政者恩威行于一时,而爱恶存于心,是非、贤不肖之论凛然于数十年之后,某廉也,某贪也,某劳于抚字也,某烦于赋役也,耆老转相传授,一视其姓名,交口褒刺,昭昭如目前事,吁,可畏哉!
临漳唐贞元二年始移治龙溪县,距今四百二十有九年,而郡守名氏,太平兴国以前无传焉。
嘉祐中太守屯田郎中郑偕始裒次而序列之,沿袭登载,堇堇不坠,而刻以断板,置之居壁,过其下者若无睹焉,诚不足以示劝警。
蒙恩领郡之明年,易为二碑,揭之道院,庶几朝夕便于观省,于其所爱敬而辟焉,于其所贱恶而辟焉,则贤者吾之师也,不贤者亦吾之师也。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必有感于斯文。
按:《清源文献》卷一二,万历刊本。
慈济 南宋 · 庄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清源文献》卷一四、民国《同安县志》卷二五
通天下郡邑,必有英祠,表著方望,纳民瞻依。
然威德所被,远不过一二州,近不越境。
其烈以灵而显者,比比皆然。
是惟忠显惠侯
宅于漳、泉之介,自绍兴辛未距今垂七十年,不但是邦家有其象,而北逮莆阳长乐、建、剑,南被汀、潮,以至二广,举知尊事,盖必有昭晰于冥漠之间而不可致诘者矣。
按侯姓吴名本,生于太平兴国四年,不茹荤,不受室,尝业医,以全活人为心,按病投药,如矢破镝,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怪叵晓之状,亦就痊愈,是以厉者、废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午其门。
侯无间贵贱,悉为视疗,人人皆获所欲去,而远近咸以为神。
景祐六年卒于家,闻者追悼感泣,争肖像而敬事之。
属虔寇猖獗,居民鱼惊鸟窜,朝暮不相保,率请命于侯,未几,贼酋丧死,民获奠居。
于是相与德侯之赐,思所以竭虔妥灵。
岁在辛未,肇创祠,于是精爽振发,民欢趋之,水旱疾疫,一有欸谒,如谷受响。
时梁郑公当国,知其事为详,适部使者以庙额为请,于是有「慈济」之命。
越庆元乙卯,又为忠显侯之命。
开禧三年春夏之交,亢阳为沴,邻境赤地连数百里,独此邦有祷辄雨,岁乃大熟。
会草窃跳梁,漫淫至境上,忽有「忠显侯」旗帜之异,遂汹惧不敢入,一方赖以安全。
邑人又以其绩转闻于朝,于是有英惠侯之命。
先是,邑人欲增故居之祠而窘于财,一夕,有灵泉涌阶下,甘洌异常,饮者宿患冰释,自是求者益众,百役赖以具举,不数月而成。
门敞皇皇,堂崇䡾䡾,脩廊广庑,是赫是称。
既讫事,乡之秀民黄炎贻书属以记。
尝见今枢密曾公言:幼年苦风头疡,头几秃,就侯医辄愈,嘉定九年丙子岁右股赤肿,大如柸,惟祷于侯,不事刀匕之剂,未几日而平复。
因念畴昔双瞳幻翳,积久浸剧,百药俱试,如水投石,自分已为废人。
适有良医自言能游针于五轮间,小有差舛,如触琉璃而倒沆瀣。
人皆危之,赖侯之灵以迄,乃今渐还旧明。
例属东储,明发执经,横展侧读,粗免败缺,侯之休,何有终穷!
故喜书其事,且系以辞,俾乡人歌而祀之。
辞曰:
相紫帽兮大麓,傃英祠兮矗矗。
雕牖兮𧮳閜,楼楹兮烨煜。
萧炳兮饰五音,兰郁兮震澹心。
飞龙驾兮祥云舞,侯安留兮庆阴阴。
菑流行兮诉无所,侯有灵兮与天语。
语咨潦兮开云务,望云霓兮泽如霔。
悯婴疾兮砭剂莫施,祷于侯兮旋武而治。
扶衭欸谒兮道路累累,侯之济物兮利惠不赀。
灵胥摇兮朝天,车辚辚兮马翩翩。
将明为辅,泽区宇兮何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