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盛次仲
永明寺四香亭 其一 宋 · 盛次仲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扰扰红尘为底忙,僧家白日自舒长。
朱帘著地寂无事,百刻青春一炷香。
其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四围老绿夏阴凉,一枕南风睡思长。
梦里不知身是蝶,等闲飞入白莲香。
其三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霜晴却见湖山好,境静方知日月长
陶令多难入社,时来采菊饮秋香。
其四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趁雪看山坐小床,白云影里玉虹长。
不知砌下梅花发,只怪开帘有暗香清杨泰亨光绪《慈溪县志》卷四一)
东寺松石小轩呈同游关彦长明府 宋 · 盛次仲
七言绝句 押御韵
一松偃蹇苍龙蟠,一石巉岩怒虎踞。
我来题作龙虎轩,便恐风云卷将去(同上书卷四三)
宋 · 盛次仲
 押真韵
看来天地不知夜,飞入园林总是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六)
仁宗神考制议元符三年十一月 宋 · 盛次仲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二、《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五四(第一册第六七八页)、《宋朝事实》卷六
窃闻亲亲本于仁,尊尊本于义。
世有远近,则情有隆杀。
故庙祧不同,坛墠有别者,所以严典礼,示有极也。
祖有功,宗有德,所谓没世而民不忘者,故服属虽尽,而庙食弗殊者,所以昭德垂无穷也。
礼者称情而立文,非私有厚薄也。
谨按《礼记·王制》、《尚书·咸有一德》,《春秋谷梁传》、荀卿之书,皆言天子七庙,则有天下者事七世亲尽,则毁古今之通制也。
至于有功德者,宗无常数,故商有三宗,周存二祧,其来尚矣。
汉诏群臣杂议论者不一,唯大儒刘歆学术该洽,谓宗无常数,所以劝帝者之功德,议者善之。
于是以高帝建大业为太祖孝文太宗孝武世宗司徒掾班彪世推儒宗,亦以歆之议为博而笃也。
光武立庙洛阳奉祀不改。
至建武十九年,又尊孝宣号曰中宗
明帝推崇光武拨乱中兴,更为起庙,号曰世祖,以元帝光武为穆,虽非宗亦不毁。
于是洛阳高庙四时加祭,凡五帝。
孝明崇俭,不起寝庙,间祀更衣。
肃宗初不敢违,然《赐东平王苍书》曰:「思念先帝,躬履九德,比于三宗,诚有其美」。
卒用太尉熹等奏,上号显宗
和帝孝明故事,亦尊孝章帝肃宗,皆世世奉承不毁,率此义也。
次仲等窃迹商之三宗,周公举以戒成王者,其在中宗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而已。
其在高宗,嘉靖商邦,无时或怨。
祖甲则曰能保惠庶氏,不敢侮鳏寡而已。
下逮两汉,文、武、宣、明、章此数君者,守先王成业,其见诸行事,具载史策,与商三宗较功比德,抑又可知也已。
然之事皆当世宗之,后世称之,缙绅庄色而议,无敢少损,固非有承绝学千载之后,夐然独出于百王之上,如我仁宗、神考之圣君若此之盛者也。
是宜亿万斯年,奉承不怠,请如圣诏,尊崇庙祏,永祀不祧,与天无极。
寂大师行状碑跋 宋 · 盛次仲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二
元丰三年秋,本县以祈雨之验,太守朝议大夫王公诲奏其事,蒙朝廷下礼官易谥,礼官牒州,须大师行状,而索之住持僧观超,乃得此本。
其跋尾但云天圣八年秋,住持僧惟德重录,而莫知其何时人撰次也。
明年夏,既奉敕更谥真应大师,而予已代去,因归其故本,而惜其字多漫灭,又考其文有圣代当知大师之言,则今日之应矣。
然则斯文所作,亦有道者乎!
遂手自誊写,以付观超,庶久其传焉。
五年壬戌六月己巳宣德郎知开封府陈留事盛次仲中书
邑人朱宗昭、宗立施财立石。
按:光绪《慈溪县志》卷五○,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明州慈溪县香山智度寺真应大师赐号碑 宋 · 盛次仲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二、光绪《慈溪县志》卷五○
上即位之十二年,诏改熙宁为元丰。
是年春,盛次仲得邑慈溪,而邑经饥疫之后,幸岁荐登,民仅安集。
越三年,自浙以东,春旸生旱,苗立将槁,民有惧心。
遂率县尉源钧,走境内之名山灵潭,涉旬雨不报。
惕然问诸乡人,皆曰香山寺寂大师可祷。
与源宿斋晨往,雪心稽首,直以至诚抵之曰:师有惠于人,而县令未之信也。
今日之请,民心迫矣。
惟能不崇朝而雨,乃师之致。
若然,当诣府言状,祈易师之伪号于本朝,以为之报。
既祷就次,方且踌躇,而仰视天日,天无纤云,日光如赭。
顾源失色,彷徉以归。
行未十里,油然云作,晚照尚明,雨已追道。
甫及东郭,而霶󵫞矣。
酒官田仲孙空邑人迓于五里,艾稚驩叫,遮道踊跃,而忘其顶踵之濡也。
是岁旁邑诉旱,慈溪独大稔。
及白府如祝祠,太守朝议王公诲不以县令之言为轻而壅于上闻,具奏,而天子可其奏,付礼官易号。
明年六月敕下,赐号真应大师
谨按本县图经与行状,大师名惟实唐开元中示迹于杭州富春之汤氏,受道于越州会稽宗本师,演化于明州慈溪蓬山之佛迹庵,而建寺于庵下之香山,迨今踰三百年矣。
寺之东南隅,真身在焉。
常寂乃钱武肃之伪号也。
凡六乡之民,祈禳水旱,保求嗣续,行状载之甚详。
今民閒以汤字其子者,识所佑也。
故予列于府云,如蒙本朝显号,不独为民崇报,可以助三登于圣世,保百男于天支,则号曰真应,不亦宜乎!
塔南十举武有连理木二根,一本耸秀凌云,而造物之理殆不可穷,其生与师俱生,而人莫之识。
是日见之,因图以上府,而亦得奏御焉。
呜呼,大师佛性解彻,超出□劫,岂有意于身后之名哉?
方其与物出入,立相□化,则出而示相,所以生者盖未尝生也。
入而不寂,所以死者盖未尝死也。
是将真机付迹,妙应随方,使见闻者知所向悟,则凡有名者可为人也。
又况得名于圣人平治之时,而垂无穷光耀于海隅泯昧之地,则为人者不其高明广大欤!
敕下之日,予已代归。
县令沈禋实奉承之,住持僧观超乞记其事,而令以首事于予也,故属以为之记云。
元丰五年六月日记。
慈溪县师成,前慈溪县源钧,慈溪县主簿刘斧左班殿直、监慈溪县茶盐酒税田仲孙,慈溪县沈禋,权明州观察推官叶仲询权奉国军节度推官龚士震,奉议郎签书奉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骑都尉王修承议郎通判明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上骑都尉、赐绯鱼袋盛侨朝议大夫、知明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柱国太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王诲立。
郡人陈奕模勒。
宋故司勋郎中兖州军州事致仕李公墓志铭 宋 · 盛次仲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二
公讳穆,字和之姓李氏高阳氏之系也。
咎陶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
自伊墟改,而六房四派分于唐之陇西赵郡之鼻祖,乃为青州临淄人
七世祖迁兖州,今为沇之奉符人
曾大父讳评,大父讳仲芳,父累赠工部尚书讳忠信,皆讳不就仕。
尚书行谊为一乡之尚,而身不享其报,君子知有后焉。
公幼孤立,孝而笃学,与介石先生治经徂徕山
天圣五年,明经擢上第,主南剑州尤溪簿,已有能声达部使者之听。
建州沙溪久不治,檄公往摄。
未几,罹内艰,庐守泰山下。
栾瘠终制。
大名府南乐,邑人患盗而莫知所从。
君踪迹得之,乃大姓张氏,囊橐亡命,赇公殖私,而盗至老死无物色之隙。
公夜袭其居,严不得入,即环舍纵燎,盗与张氏一夕焚死。
明日,上下哗言,暴杀居民。
杜祁公守魏,闻而壮之曰:「去恶正当尔」。
即荐之,哗者乃定。
台州录事参军,越守范文正公除帅延安召公至府曰:「祁公,人物之水鉴,君定非自尘者」。
辟知延州肤施县
庞卫公继至,亦以公为才。
公言州城不能容生齿之繁,而薄城居者日益众,缓急何以入保?
请筑新城以卫之。
奏下,诿公治役。
既休公,民私谓李公城,盖德之也。
又请乘岁善增籴备边,是岁庾实数百万斛。
以劳就改大理寺丞
明年卫公登右府,荐除通判忻州,又通判庆州,赐五品服,通判成都府威州
有告巨室张元吉者,阴构恶少,谋剽县镇,郡捕元吉系狱,而榜讯所逮人,不自宁,尹文简程公谓曰:「郡民之命,出入此狱,须公往听」。
公至,果其情,乃告者利赏以诬其不快,系者弱不能自直,展转穷逮,亡虑数百人。
公一切疏去,止坐诬者。
徙知果州,公以地杂蛮獠,民鲜知礼,行庠序之教,而犷俗一变,相与画像学宫,以永其报。
代还,乞留以就。
襄奉文简公参大政,除提点京西路刑狱。
入境,遇近珰高居简自陕过汝,多挟商货,以役递兵,绐为奉御物,而莫敢谁何。
公察其奸,檄郡收所负以劾。
居简遁入禁中泣诉,仁宗明日怒语枢密使宋庠:「使者辱王人,盍治之」?
曰:「居简犯法于外,有司不敢私阉侍,以紊陛下法,奈何治之」!
仁宗意解之。
居简内侍省
襄州宜城营田计亩馀四千,久租于民,而又尝出田筑武安堰,引蛮河水以溉,土加沃矣。
幕府白外台,夺以助县。
官中议既下,估直九百万,公奏谓:「污莱之田,赋民使耕,服为先畴,历曾仍矣。
一旦困其生理,恐非厚下之意」。
前议遂格。
襄阳有自谏坡出守,下车彻阛阓侵官道之屋数千家,公密疏:「近侍补郡,当首宣上恩,而乃挠居民久安之业,何以共治」!
仁宗以疏示执政,而佑之者谓有著令,仁宗曰:「盛夏拆屋,使人不安居,虽不违法,非善政也」。
易守相州,他日诣中书禀事房,朝廷以诸路荐饥,遣使出抚,宰相忠献韩公因访遣使之利。
公曰:「岁饥赈抚,当责州县。
今使车旁午,而州县困于将迎,安集流散,利竟何在」?
韩笑顾同列曰:「真山东刚直人也」。
退而条荒政救民之所先者数十事上之。
大要戒均田之官毋增税以骇农,畜谷之家毋障籴以待价,质农具者令贷民以耕,而偿息于既获,则民不流亡,汰冗官、去冗兵则国无横赋,而下亦自足。
奏皆行之,而被灾之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
提点陕西路刑狱。
边臣习以生事邀功为能,会激怒蕃官苏恩,公上疏言:「治世禦边,莫先于静。
胜不赏边功,古人之上策也」。
英宗即位,迁利州路水陆计度转运使
公志在闲退,恳求便郡,除知荆南府,犹以近乡为请,改知齐州
齐视东郡,户繁讼夥,公治安简,而囹禁数虚。
逾年,召为开封府判官,入谢,赐三品服,非公志也。
阅月,累章乞去,除知兖州,欣然就道,遂致其为臣。
熙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感疾不起。
呜呼,公布衣起家,淬灌自奋,居小官已有敢为之志,杜、庞、程、范皆圭衮之,硕望一见奖拔。
大理寺丞十迁至司勋郎中,四顾方州,三刺剧部,所治有誉,所去见思。
荐吏四百员,无失举之累。
年仅及引,意即止足,置绂里闬,觞咏自佚者十年。
公之完德素履,无愧于始终矣。
娶任氏,封长安县君
子七人:宁、宏、寿、涛、焘、璹、铸。
延公之赏而仕者四:宏,试校书郎、知许州许田县
寿,宣义郎通判瀛州
涛,陈州商水县
焘,泉州录事参军
宁、宏、璹已卒。
女五人:内殿承制邵立、朝奉大夫乔衮、进士冯恢、杨哲,其婿也。
孙男九人,曰符、曰复,举进士
、曰序、曰度、曰后,早卒;
曰康、曰唐、一未名。
孙女九人,长已有归。
诸孤卜崇宁四年十月初九日葬公于奉符县奉高乡先茔之原。
寿来乞铭,为之铭曰:
道不在远,有为则致。
焚盗南乐,可见公志,有狱在威,污蔑实繁。
公往听之,人得不冤。
上政帡幪,有撤尔廛。
上税什一,有履尔田。
不撤不履,博哉公言。
明明仁考,载公政要。
谓且用矣,而乃告老。
十年丘樊,得天之佚。
彼婆娑者,孰得孰失?
岱汶之阳,墨食其长。
体魄以葬,子孙其昌。
按:《文物》一九八七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