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康国北宋
弹劾苏轼策题奏元祐二年十二月 北宋 · 杨康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宋史翼》卷六
臣昨于朝堂见百官聚首,共议学士院撰到召试廖正一馆职策题,问王莽、曹操所以攘夺天下难易,莫不惊骇相视。
其时臣未有言责,无缘上达,徒自震恐寒心,而不忍闻也。
此必无人为陛下言其不可之状,致朝廷尚稽窜责。
臣今幸遇圣恩,擢置言路,岂敢畏避缄默,偷安窃禄,有孤陛下任使之意哉!
石勒一僭伪之主,犹曰「终不学曹孟德、司马仲达狐媚以取天下」,臣为人臣,不忍尽道石勒之语。
乞追寝罢王觌之命奏元祐三年五月 北宋 · 杨康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二、《宋史翼》卷六
一二年来,陛下略不优假言路,去年张舜民,今岁又罢王觌,皆缘论及执政,而岁岁逐谏官、御史
伏望追寝罢之命。
乞不允刘挚外任奏元祐五年八月 北宋 · 杨康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六、《宋史翼》卷六
臣窃闻门下侍郎刘摰,避宠辞荣,恳求外郡,传播京都,人情上下莫不惊骇。
高材远识,公正不倚,有以大过人者。
此不独天下所共知,亦为陛下所知久矣。
故自侍御史再迁为执政,三四年间,遍历三省,公望益隆。
自以眷厚责深,勇于求退。
虽于为美,于人为难,其在朝廷,事体甚重,岂可轻听其去?
臣闻杨绾居庙堂,人心自化,汲黯在朝,淮南寝谋,是则德望大臣进退出处,实系国家休戚,安可不谨?
臣愚职在言责,乃陛下耳目之官,有所见闻,岂敢避罪畏缩而不言也!
伏望陛下更赐省察,早降指挥,令诸处不得收接乞出文字,押依旧入省,使与二三执政协谋同辅,共致太平,天下幸甚。
〔贴黄〕臣今日之言,非为刘挚,盖为朝廷治体也,更望陛下省察。
王巩差除不当奏元祐五年八月 北宋 · 杨康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六
昨论王巩差除不当,闻改差管勾太平观,众论未允,请送吏部
章衡不当除集贤殿修撰襄州元祐五年九月二十四日 北宋 · 杨康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八、《宋史翼》卷六
窃闻朝散大夫章衡集贤殿修撰、知襄州,士论喧然,皆为不当。
谨按衡之为人,污行丑名,著闻天下。
语其恶秽之迹,君父之前不敢缕陈。
岂可以岁月叙迁,进兼清职?
郡守之寄,师表千里,民所取法。
素履,所至之郡,识者见之,莫不讶朝廷差任之失,谓安可以化民也。
愚民见之则曰:「郡守尚尔,我何为而不可哉」!
当见夫不夫,妇不妇,男不男,女不女矣。
败坏陛下之美俗,无如衡之为甚也。
直可屏之远方,与众不齿。
陛下必欲包荒,未即遐弃,但可止令散宫庙,与禄赡家,窃年终身,不可复与民政。
臣之区区,肝胆俱露,无他,实恐有辱圣朝治体。
伏望陛下省察,早赐指挥,追寝新命,以清朝论。
弹劾王安礼元祐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北宋 · 杨康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九
窃详诸道帅臣,朝廷委之节制一路,其任非轻。
当先谨守法令,表帅列城,以宽朝廷方面之忧。
近闻知青州资政殿学士王安礼赃状秽迹,传播京城
窃闻朝廷已赐穷究。
谨按王安礼昔作先帝辅臣,已坐踰违罢去。
今为陛下东帅,又以赃污著闻,自谓奸雄不改,故态显见,凌蔑公法,侮慢朝廷。
大臣若斯,可不深治?
开封根缉兴贩事状已见来历,前后不一。
勘会新知青州资政殿学士王存与安礼同是谢绛之婿,窃恐将下本州体量,必是顾情盖庇,蒙昧朝廷。
伏望睿明特赐指挥,严责本路转运或提刑司依公尽理,按验确实,重赐施行,以正朝廷。
使安礼党与恣横不法、侮玩诏条之人,稍稍知惧。
再弹王安礼元祐六年正月 北宋 · 杨康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四、《宋史翼》卷六
臣闻资政殿大学士、前知青州王安礼移知蔡州,以言官弹奏青州任内不法事,蒙朝廷按验,尽得实状,移知舒州
谨按安礼自小官以至大用,自谓奸雄,所至恣横。
前任柄臣,已坐滥违罢;
去年持帅节,又以赃污著闻。
犹敢公肆奸言,文饰罪戾,足见凌蔑法度,侮慢朝廷。
大臣若斯,可不深治?
而乃止令迁易,自蔡移舒,在安礼无一毫之损,士论沸腾,莫不窃议。
或谓朝廷优异大臣,特屈常法。
臣虽至愚,实所未喻。
如此施行,恐非所以示天下至公也。
安礼素无礼义,必不谓朝廷屈法以为恩,当谓曲见牢笼而愈横。
若方镇大臣又有如安礼之不法者,不知朝廷将治之乎,又将贷之乎?
若将治之,则何行之于彼而不行于此?
若将又贷,则臣恐自此以往,方镇大臣更相仿效,以玩陛下之法矣。
荀况以谓:「法者治之端,足以辅德而弼教」。
陛下深居九重,垂衣拱手,雍容指挥,而天下莫不倾听承命,遵守诏令,而不敢须臾违者,以其畏朝廷之法耳。
今法不行而务宽贷,使天下何所畏惮?
恐非朝廷之福也。
且法行则朝廷尊,不行则纪纲坏。
汉贾谊曰: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
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是法岂可以不行也?
奈何为一安礼而特屈陛下之法哉!
伏望陛下深加省察,早降指挥,正安礼之罪,褫夺职名,使自循省,以诫天下不法之吏,则陛下之法行矣。
臣今区区之言,不为安礼一身,正为陛下至公之法耳。
乞追寝苏辙尚书右丞新命奏元祐六年二月 北宋 · 杨康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五、《宋史翼》卷六
中书省送到画黄,苏辙尚书右丞
臣伏读数四,为陛下深思远虑,且疑且惧,未测陛下选用执政之意,将欲垂衣拱手坐享安静乎?
常欲烦渎圣聪汩汩而不已乎?
必欲安静,则不宜用,盖与今执政相暌矣。
臣愚以谓暌乖不共事,睚眦不同室,其势然也。
故自圣朝祖宗以来,官吏之有嫌隙不和者,率许相避,盖其情终不可以强同,而适足以败事故也。
且以近事言之,昨贾易怀州上谢表言:苏辙持密命以告人,志在朋邪而害正。
后易为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不可以同处台中,朝廷遂罢出为淮东提刑
如此之类甚众,不可缕陈。
近日中书侍郎傅尧俞、同知枢密院事韩忠彦因理会职事,而弹奏尧俞等,以谓无礼无仪,见欺自解,欲擅威权,互相纷争,而又旁及吕大防、刘挚、苏颂。
当时士论不平,皆谓弹奏不当,致使尧俞等居席不安,紊烦天听,乞解机务,幸赖陛下体察,宣押尧俞等依旧供职。
弹墨未乾,遽擢尧俞等同参大政
与易台中尚不并处,况庙堂之上,动系天下安危,岂可与尧俞等共事哉!
有此未安,所系甚大,所有画黄未敢行下,谨具封还,伏望陛下再三反覆思之,精赐裁处。
〔贴黄〕况天资很戾,更事不久,自长宪台,前后言事,多不中理。
若使同参大政,必致乖戾,紊烦圣听。
更望陛下深思,追寝新命,则天下幸甚。
再弹苏辙元祐六年二月 北宋 · 杨康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五、《宋史翼》卷六
臣僚累具弹奏尚书右丞苏辙不可为执政者,其事有六,至今未蒙听纳。
臣自惟遭遇陛下,不以臣不肖,擢臣置之谏垣者,度陛下必欲激臣懦衷,使之夙夜恐惧,日思所以图报也。
豺狼当路,奸恶在朝,臣若持禄取容,畏惮缄默,不为陛下言之,则是臣有负陛下任使矣,臣何面目复见陛下乎?
此臣所以宁犯颜竭忠而死,不愿钳口持禄而荣。
万一开悟圣聪,屏去奸恶,使朝廷清明,听断无惑,召来和气,天下大安,岂独愚臣惓惓之望,朝论上下,端人正士以朝廷为忧者,莫不有此望也。
六事而陛下不以为过,此恐陛下以兄弟并有文学,所以眷奖之厚,而用之坚也。
果如此,则尤不可也。
陛下岂不知王安石、章惇、吕惠卿、蔡确亦有文学乎,而所为如此。
若谓兄弟无文学则非也,蹈道则未也。
其学乃学为仪、秦者也,其文率务驰骋,好作为纵横捭阖,无安静理致,亦类其为人也。
王安石则不及,当与章惇、蔡确、吕惠卿相上下,其所为美丽浮侈,艳歌小词,则并过之,虽亦不逮其兄矣。
兄弟由此故,多得名于戚里中贵人之家。
其学如此,安足为陛下谋王体、断国论,与共缉熙天下之事哉!
王安石文学进,而天下扰扰,此陛下之所知也。
当时吕诲大奋忠义,屡疏安石,谓「乱天下者必此人也」,又曰「必无安静之理」,皆果如其言,此亦天下所共知也。
陛下若悦苏辙文学而用之不疑,是犹又用一安石也。
文学自负,而刚很好胜,则与安石无异矣。
安石进而韩琦、富弼、司马光不能并处,相继罢去,何哉?
盖趋向不同而所见者异也。
正人皆去,故安石得以援引同类,则吕惠卿、章、蔡确接迹居廊庙,故天下扰扰,此亦陛下之所知也。
今陛下顾之厚而用之坚,臣恐宰执之间,自非贪荣苟禄,有如韩琦、富弼、司马光之人,不能与并处,有相继而去者矣,又况复有睚眦者乎?
于私计得行,援引朋邪,又如安石之引惠卿、惇、确共处庙堂,则天下之事又不可知也。
此皆治乱所系,非同寻常弹奏庶官违法害公之事而已。
臣今所言,上可以系朝廷安危,下可以系生民休戚,此事甚大,不可不虑也。
臣是以忘身捐命,不避祸患而为陛下言之,惟望陛下深加省察,断自宸衷,检会臣前后章奏,降付三省,早赐罢,则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