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钱易石待问贤良方正制策景德二年九月十七日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
朕践修圣训,慎守丕图,深虞政经,未协彝范,是用详延豪隽,博访谋猷,贲然来思,副此虚伫。
所宜询适时之要务,举救弊之宏纲。
夫高以下为基,国以民为本,圣人设教,勤恤居先。
皆欲臻富庶之期,跻仁寿之域。
然而蕃衍盛大之谓庶,利用阜材之谓富,胜残去杀之谓仁,永锡难老之谓寿,兆民所赖,四者难并,何施何为,得以臻此?
农处四人之急,食摽八政之端,将图足食之方,式重务农之道。
而游手逐末,甫田多荒,惩而劝之,其术安在?
先王制辟,君子衋心。
舜有惟恤之言,禹有泣辜之事,人罹于法,良用衋然,姑务好生,常思慎罚。
若唐虞画像而耻格,成康刑措而不用,各用何道使之然乎?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故水旱之作沴,虽尧汤而病诸。
《书》云「燮治阴阳」,《易》曰「财成天地」,唯兹二道,可以行之。
逖听多言,不能无惑,阻之则忠谠道闭,诱之则谗谀路开。
填于听焉,必辨邪正,邪正之说,欲辨何从?
推贤让能,贯经训而不朽;
难进易退,列儒行而相高。
近世以来,此风不竞,驰骛旁午,安潜下衰,亦思塞奔竞之源流,建风教之根本,激劝之要,其将曷先?
祀之与戎,缓急不类,俱曰大事,其何故哉?
古圣指归,布在方策。
《周礼》八柄,驭下之洪规;
《伊训》三风,守邦之深戒。
令王之制,可举而行,为予指陈,成尔敷纳。
齐委仲父,下令如流水之原;
汤任保衡,致君有格天之业。
何术比于流水?
何故言其格天?
苟辩其由,可资成务。
用民必顺,无昆虫之灾,飨帝于郊,得寒暑之序。
出何经据,当述厥由。
大《易》彖辞,老聃经旨,化成天下,何者谓之人文?
而不可示人,何者谓之利器?
贤良文学,固所周知,俟闻谠言,以称朕意(《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一一。第五册第四四一七页)
庄穆皇后谥册文景德四年闰五月1007年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宋会要辑稿》礼三一之四九(第二册第一一七八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皇帝若曰:后妃之德,风化之源,法垂象于四星,叶休符于五鹿。
生则建长秋之位,取诸汉仪;
没则按彤管之书,定其周谥。
所以循节惠之前典,表饰终之异数。
大行皇后郭氏坤元毓粹,月魄沦精。
出金况之华宗,集玉衣之瑞命。
玄云入户,素拥于神休;
吉梦扪天,果归于帝室。
逮事先圣,祗若皇姑。
俪朱邸以关荣,进画堂而增峻。
粤继大统,乃陟中宫
服以螭虎之钿,奉以之殿。
钟鼓之礼盛,河洲之咏作,而能含章体顺,率礼蹈和。
厚德无疆,谦光载路。
言可复于图史,动必中于珩璜。
避濯龙之游,恬淡特立;
引贯鱼之列,优柔逮下。
抑制外旅,述宣阴教。
眷惟辅助,属在贤明。
方当节用去奢,正始敦本。
先蚕致飨,率职于纮绽;
籍田蒇事,赞献于穜稑。
祥符素奈,衅结元墀。
进贤之心,忧勤成疾;
亏勿药之喜,奄忽冥升。
羽盖虚陈,瑶斋罢宴。
袆褕弗御,璋瓒空存。
掩轩曜之光芒,失涂山之翼赞。
悲缠戚里,哀动掖庭。
池綍讲仪,园陵卜吉。
亢徒斯具,练日惟良。
司典上言,追崇克允。
载询公议,式贲徽章。
今遣摄太尉工部尚书平章事王旦谥曰庄穆皇后
垂芳竹帛,著范壸闱,永閟音容,良深轸悼。
呜呼哀哉!
鸿胪寺赙赠条件议咸平六年九月十一日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奉敕与龙图阁待制戚纶议定鸿胪寺赙赠条件。
今请应职官丧亡赐赙赠,五品以上,内侍省学士院请诏书差官押赐;
六品已下,差官传宣押赐。
薨亡如无恩旨敕葬,及五服内亲丧,及迁葬合有赙赠者,下鸿胪寺检会体例,牒报内侍省取旨。
按:《宋会要辑稿》礼四四之二四(第二册第一四四四页)。又见同书礼四四之三○(第二册第一四四七页)。
赙赠条例议咸平六年十一月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宋会要辑稿》礼四四之二五(第二册第一四四四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翰林学士李宗谔妹亡,入内内侍省虽引景德元年翰林学士宋白弟亡例为言,终以无正例不行。
今请应五服内亲丧亡而无正例者,委鸿胪寺移牒礼院,比类服纪远近,奏取旨。
其无例及在外亡殁者,更申中书门下
昨定五品以上诏书押赐,六品以下传宣押赐,今请除五品以上官正身丧亡,即降诏书,自馀亲丧亦止传宣。
仍并委入内内侍省施行。
解进士数额议景德二年七月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
窃见今岁诸处解到并免解进士仅三千人,诸科万馀人,贡院试多不合格。
其中文理低次,经义荒谬,十否九否者甚众。
盖逐处发解多不精考。
又虑自今州府官吏以纰谬十否累及发解,官殿罚者多,因兹避事,全不解发,取士之方,益为未便。
望令国子监、两京、诸路取咸平三年景德四年凡五次解数内,以一年最多者定解十之五。
或临时体量,与定人数。
自来三两人已下者,亦许全解。
中有才业不群者,别具名闻。
令诸州约数解送,或自来举子止有三两人者,欲听全解,或其间才业卓然不群者,别以名闻。
南省引试前一日,分定坐次,榜名晓谕,勿容移徙。
远人无籍者,令召命官保识,就京府取解。
文武升朝官嫡亲,许附国学。
先寄应令还本贯者,不得叙理。
前举《尚书》、《周易》、学究、明法,经业不广,宜各问疏义六道,经注四道,六通为合格。
三《礼》、三《传》所习浩大,精熟尤难,请问经注四道,疏义六道,以疏通三以上为合格。
馀如戚纶等条奏。
按:《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二一。第五册第四四九三页令诸州约数解送,或自来举子止有三两人者,欲听全解,或其间才业卓然不群者,别以名闻。南省引试前一日,分定坐次,榜名晓谕,勿容移徙。远人无籍者,令召命官保识,就京府取解。文武升朝官嫡亲,许附国学。先寄应令还本贯者,不得叙理。前举《尚书》、《周易》、学究、明法,经业不广,宜各问疏义六道,经注四道,六通为合格。三《礼》、三《传》所习浩大,精熟尤难,请问经注四道,疏义六道,以疏通三以上为合格。馀如戚纶等条奏。
乞迁庄穆皇后神主于上室奏景德四年六月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宋会要辑稿》礼一○之三(第一册第五四九页)、《太常因革礼》卷九六
乾德中孝明、孝惠皇后于别庙,同殿异室。
司言孝明正位宫壸,宜居上;
孝惠追号,次之。
其庙室,请准太庙,以西为上。
诏从其议。
今庄怀皇后虽先庙飨,本自追崇;
庄穆皇后正位宫壸,母仪天下,其神主祔庙,望依礼例,迁于上室。
圜丘从祀神位议景德四年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宋史》卷九九《礼志》二
按《开宝通礼》,圜丘,有司摄事,祀昊天、配帝、五方帝、日月、五星、中官、外官、众星总六百八十七位;
雩祀、大享,昊天、配帝、五天帝、五人帝、五官总十七位;
方丘,祭皇地祇、配帝、神州、岳镇、海渎七十一位。
司天监所设圜丘、雩祀、明堂、方丘并七十位,即是方丘有岳渎从祀,圜丘无星辰,而反以人帝从祀。
望如奭请,以《通礼》及神位为定,其有增益者如后敕。
赦书德音并行锁院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四八(第三册第二五二○页)
今月十八日宰臣召臣等问所降德音不锁院之故。
按本院旧制,赦书、德音不曾锁院
臣等商议,除南郊赦书,缘车驾斋宿在外,并是预先进入,降付中书,难以锁院外,自馀赦书、德音,今后并依降麻例锁院
契丹风俗奏大中祥符六年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一、《宋会要辑稿》蕃夷二之八(第八册第七六九六页)
始至长泊,泊多野鹅鸭。
辽主射猎,领帐中骑击扁鼓绕泊,惊鹅鸭飞走,乃纵海东青击之,或亲射焉。
辽人皆佩金玉锥,号杀鹅杀鸭锥
每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坐,遂纵饮,最以此为乐。
又好以铜及石为锤以击兔。
则衣褐裘,呼鹿射之。
夏月以布衣帐毡,藉草围棋双陆,或深涧张鹰。
请依旧用李林甫所注月令奏大中祥符八年九月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五
若废林甫之新文,用康成之旧注,则国家四时祭祀,并须更改。
详究事理,故难轻议。
伏请依旧用李林甫所注《月令》。
乞许郑河出赈济奏天禧元年四月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三二(第四册第三六一四页)
中书门下劄子付登州,据牟平县学究郑河状,以本州民阙食,愿出五千六百石赈济,望赐弟巽班行不许者。
臣等商度,损馀补乏,为利亦大。
宰臣定议,特从其请,俟丰稔即止。
庶储积之家,有所劝率,大济乏馁,上宽圣忧。
叙封所生母及致仕官封赠议天禧元年八月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
臣等详编敕仪制,自有明文,若非嫡继,不合叙封。
其致仕官封赠,据《五代会要》及新编仪制,须曾任五品已上正官致仕后,即据品秩施行。
国朝以来,每因降敕应预升朝并许封赠,盖是一时覃庆,固非定格。
其致仕官须是郎中已上方该封赠。
兼逐时敕文封赠亦不该说。
官告院二十馀年相承行遣。
臣等议定,乞今后如遇恩泽,其升朝官在堂无嫡继母者,许叙封所生母。
其致仕官,于仪制难预恩泽,乞今后须曾任升朝官后致仕者,亦许封赠。
如自京官幕职,州县转朝官致仕者,不行官告院
文、武臣僚准赦封赠父者,当院点检,有右赞善大夫吕行简叙封故事
准六典司封之职,凡庶子五品以上官,皆封嫡母,无嫡母即封所生母。
子有五品以上官,若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为太妃已下,无者听之。
汉天福十二年嫡、继即许封叙,如非嫡、继不在论请。
大中祥符仪制,嫡母、继母即许叙封,如非嫡、继,不在论请之限。
其致仕官如未致仕曾任五品已上合追封者,与据品秩施行,别无条贯。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六三。第三册第二六五四页又见同书仪制一○之八(第二册第二○○八页)。
开封府寄应举人取解条制议天禧四年三月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五之三(第五册第四四九七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四六六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五、《群书考索》后集卷三七、《文献通考》卷三○
准诏以开封府举人稍多,屡致词讼,令议定条制。
窃详诸州举人多以身有服制,本贯难于取解,遂奔凑京毂,寓籍充赋。
有司但考才艺解送,本府土著登名甚少,交构喧竞,亦由于此。
欲请自今举人有期周尊长服者,依旧制不得取解,馀服悉听。
寄应举人实无户籍者,许召命官保任,于本府户籍人数外,别定分数荐送。
乞许孙男祗赴御试奏景祐元年三月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一八(第五册第四二七○页)
孙男仰衍、仲约,昨开封府得解,贡院试毕,值期周服。
今榜出,并预奏名。
欲望许令祗赴御试。
昭德新编序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五
愚尝汎览前史,见有老而好学者,知其性之所乐也。
今记忆其一二焉,因直书之。
蜀向朗少时,涉猎文学,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
南齐沈麟士少好学,及长隐居,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手自抄写细书。
时人以为养身静默之所致也。
后魏高允少孤,夙成有奇度,好文学,年九十馀,诲人不倦,手常执书,吟咏寻览。
愚窃不揆,因而省己,自筮仕及致仕越四纪,自未冠及大耋越五纪。
而閒居已久,年踰八旬。
从昔至今,茍未有故,未始一日废观书弄翰之学,绝无馀好,性自然也。
第寒迹孤进,禀赋愚直,猥以薄艺,幸会清世,策名委质,自结明主,绵历两制,逮事三朝。
进退以礼,荣愿满足。
揣循愧惕,久于尸素,无功以利国,无德以惠人,深思立言,庶几补过。
今故旁求内外经典中事,并耳目思虑所及之事。
非为属辞充笔苑,会友资谈柄,直以积学岁深,晚节感悟,诸缘悉备,难得易失,浸加衰朽,不可虚过,切欲于古圣教法中,力行万分之一,觉利及他亦如之。
窃详东鲁之书文而雅,垂为格言,简淡隐微,不可以洞晓;
西域之书质而备,充于大藏,重复浩博,不可以周知。
故此《五说》,酌中而作。
夫信士属意而有福慧二业。
慧业可以登妙道,此则别论。
若欲勤修福业,结人天之胜缘,即此《五说》,最为精当,事贵洞晓是也。
释氏经典,其说甚明,惟许作正观,不许行邪道,敏识之士,固当知之也。
老马之识犹可使导人以归路,老人之语岂不能晓人以知方?
敢告英妙,慎勿轻蔑。
噫,栋宇宏壮,居之者当知经构之劳;
品味丰洁,食之者当知烹造之劳。
区区采述,其劳亦尔。
流布心术,以代面谈,不在乎文,而在乎意,意之所至,斯可见也。
彭门晁迥
按:《昭德新编》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新新理说序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昭德新编》卷上
愚以引年退居,杜门佚老。
日开书帙,甘味道腴,触绪油然,发为辞句。
虽涉真性之外事,斯盖宿习之胜缘。
乘兴而书,兴尽而止。
潦倒疏阔,不切才情。
锐思钩深,时得新意,意之所立,独谓当然。
大率己心多以道胜为主,今复就而详择,取其不甚骇众者,杂而录之。
一百六十七条,目之曰《新新理说》云尔。
法藏碎金录序天圣五年九月十五日1027年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予爰自弱龄,逮兹暮齿,探古圣之域,窥众妙之门
涉猎儒道诸经,必也考求微旨,修身慎行,著为箴规。
又于贝典,详观了义。
法喜融液,映夺居多。
倦闻世谛,不争戏论,洞见至理,新新无穷。
然知抚心驯柔,道所由致,而且挥翰祖述,志未能忘。
暨挂冠之后,栖息乎浚都昭德坊之旧居,别葺静斋,翛然独处。
素所乐欲,习以成性,手不释卷,笔不停缀。
贯微臻极,深入骨髓,消忧释结,大沃襟灵。
虽患思萦,亦庆缘熟。
斐然章句,联翩衍溢,开陈有补,弗忍遐弃。
众制词律,存乎别集。
每分类例,颇烦命篇。
自今听览机会,或该演劝,属文导意,靡拘详略。
片言鳞次,混而编之,数无预定,兴尽当止。
奉法宝而推美,非小智之自矜,故名之曰《法藏碎金录》。
内有意涉重出,积习之故,前辈亦尔,不复删简。
若其束于教者,或以迦谈见诮,亦无惮焉,不能以外妨内也。
时天圣五年丁卯岁季秋望日序云尔。
天圣九年仲冬月稍量字数,分为十卷。
晁迥撰。
按:《法藏碎金录》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闻思三法资修记1029年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予自少及老,以儒学求仕进之外,而志于道也久矣。
非谓分别名相,有所偏局,但汎观鼎峙之教,归趣符合者,随意采录,实为心要。
盖知同归于善,而三圣之书以其方言类例,各有文质隐显,详略深浅耳。
绵历以来,逮今衰朽,而崇尚弥切,岂非宿习之然乎?
古先章句,其利极博,而散在经纶,孰能和会而发明哉?
自好涉猎援据,推而广之,别致曲成之用,抑亦事必师古,唯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区区之诚,不自揆也如此。
予思往岁尝接今御史中执法曹贰卿晏公,清谈偶及《南华真经》。
予记公盛称之语凡三句,包含微旨。
其句云:「其动若水,其静若鉴,其应若响」。
予退归检阅此语,出于庄、列二子之书。
大约述至人体用之状,而微密难晓。
《庄子》之注太简,于此三句之下都注之云「常无情也」。
《列子》之注稍备,各解之云:「顺物而动,故若水也;
应而不唱,故若响也」。
予素闻大人先生之论云:「敏于事者唯变所适,滞于物者未可与权」。
是以每遇见闻,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忍遐弃。
姑务点化,入助道品,譬如范良金,琢美玉以成器而为利也。
所爱此三句之语凡十二字,深思祖述,而下笔惟艰。
暨乎引年致政,获栖息乎京邑之旧庐,阖扉隐几,久于恬宴,乘兴挥翰,追叙前志。
剖析搆缀,吻然相参,不分内外经典之语,混为心法而已,处世出世,皆可足用。
今始辨其名理焉。
「其动若水」,盖表至人周流无择物,大委顺也。
此合乎隐君子书中上善之理。
窃谓学大道者,在乎无可无不可,外顺世间法,虚缘而葆真,当如此矣,可目之曰无碍法门。
「其静若鉴」,盖表至人洞照无遁形,大明彻也。
此合乎古先生书中寂照之理。
窃谓内习之證,唯静而明,物来斯应,心无主宰,当如此矣,可目之曰无意法门。
「其应若响」,盖表至人虚应无留阂,大旷达也。
此合乎黄帝书中谷神之理。
窃谓触事而夷,物情难著,既应即止,勿复存馀,当如此矣,可目之曰无住法门。
此三法者,上根圆智,精修密诣之妙门也。
辄杼轴于怀而未有作者,庶乎导扬前列,启迪后来,可以智穷其理,不可以尽其意。
夫勤行之士,若能默识驯致,殆所谓曲尽其妙。
乃至中根以上,闻而信重,加之善诱,自他俱利,法施洪福,未易可量。
愿三复以无烦,知百一之有补。
深愧狂简,幸不以人废言也。
天圣七年(《成都文类》卷三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全蜀艺文志》卷三八。)
慎刑箴(并序天圣六年五月1028年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金石萃编》卷一三一、金石苑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书》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又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礼》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
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斯乃古先垂世之文,布在方策之著明者也。
圣朝顺考古道,以御万邦,建官率属,尤重其事。
《汉书》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于定国廷尉,民自以为不冤」。
噫,凡亲民莅政,司刑典狱之官,若能明慎深切,法汉之张、于二贤,则仁德之□,无出于此,至如践卿相之位,固当然也。
鲁庄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路温舒曰:「天下之患,莫深于狱。
捶□之下,何求而不得」?
周勃有大功,历尊位,威望素震。
及坐事被摄,犹叹狱吏之贵。
是知愚弱之民,茍婴缧绁,则锻□诬服者可胜言哉!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
刻木为吏,期不对」。
此皆悲痛之辞也。
迥尝接深识钜贤先生之论,□为食录之士,固当恻隐济众,自求多福。
殖福之法,必须善利及人。
善利之要,莫若慎刑最为急务,馀皆不足为比。
先生又云:「慎刑之至者,既知其幽圄可恤,当视所治之人皆如己子,必在乎始末疚心而轸念焉。
无怠忽,无苛留。
□报应之的,其福称是,理贯神明,灼然无疑」。
又云:「听讼折狱,至于评刑,次第之间,必具四德。
公清首之,先正自心,勿为势力所迁,一也。
明察次之,究其事始,勿至变乱成惑,二也。
仁恕又次之,既得其情,哀矜而勿喜,三也。
平允又次之,狱具取决,无庸上下相欧,以刻为明,四也。
四者备矣,何庆如之」!
迥先述《劝慎刑文》,明引经史中善恶之报,达诸聪□。
今又作此《慎刑箴》,续而助之,敢告英才上智,必信勤行,与诸同志者更相导谕,广树阴德。
大则合仁者安仁之安,□亦获智者利仁之利也。
勖哉当职,幸垂精鉴。
其箴曰:
刑之所设,禁暴防淫。
慎□戒滥,利泽惟深
如烛于闇,拯于沉。
所以君子,必尽其心。
慎刑本仁,仁者多寿。
滥□获报,天网不漏。
严母先见,于公有后。
愿布斯文,置诸座右。
宋天圣六年岁次戊辰五月乙未朔,十二日丙午上石,立于永兴军至圣文宣王庙。
陕府西诸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宣德郎、守尚书兵部员外郎护军赐紫金鱼袋李周士陕府西诸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中大夫尚书刑部郎中直史馆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杜詹
安众院主悟本大师惠□监刻字。
大顺颂 北宋 · 晁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皇朝文鉴》卷七四、同治《清丰县志》卷九
《礼记·礼运》云「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守,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
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守,天下之肥也。
是谓大顺」。
愚读书至此,详味久之。
观乎古先垂教,条畅明备,义取饶裕充盛,目之曰肥。
若能偃风践迹,各当其分,顺之至也。
无远弗届,浸渍浃洽,薰然大同,斯乃纯被之化,尽善尽美矣。
虽欲锐意推演,复何措辞?
区区至诚,愿陈万一。
今但举其全文,而系以褒赞者,祗率道扬之志也。
颂曰:
猗欤《礼》经,孰窥优域?
愚尝究观,沛然有得。
肇自人伦,及于家国。
遂满天下,具四表则。
是谓大顺,以臻其极。
老生作颂,奉阳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