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任逢南宋
钓鱼台 南宋 · 任逢
 押梗韵
不慕渭水滨,岂借严陵境。
巨人留神迹,持竿钓月影(清费兆钺光绪《合州志》卷一五)
南宋 · 任逢
 押阳韵
纵无渭水周家望,合有严陵汉室光(游钓鱼山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九《潼川府路·合州
合州垫江志序 南宋 · 任逢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三
余曩丞西充,沿制檄来议救荒之政,再来鞠棘寺,疏駮狱事,每辄涉阅累月,固知其地为舟车会要,而爱其山川风物之美。
后十有三年,被命来守。
暇日寻访图牒,卒疏略亡取。
颇有意乎修创,而簿书繁冗,日袭而夺其后,且素乏稽古之力,思欲尊礼士之博物多识,而又闻其皆移寓旁近郡,殊有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之叹。
秘书省符移来下,搜索诸道图志,则徬徨顾瞻,益思有以偿夙昔之愿。
遂加延致,罗君传之自壁山来,苏君振文自遂宁(原本缺)与夫肆力于诸书,旁搜曲取,晨夕从事
遇群疑,则又质诸城居老成黄君铎;
郡文学职掌攸系,则檄阆中鲜于君光来助。
古者史官大事书之策,小事载简牍,史不及书,则兼取传记之说。
缘自周衰,职方之述不备。
秦汉以来,郡县分裂,废置不一。
地域广轮之数,川泽原隰之名,至于户口丰耗、人物荣悴等类,悉不暇究。
今又因循,略无以纪述,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矣。
阅数月而书成,执之而喜不自胜。
盖余素所欲为,而因得与四君子周旋文字之间,往往废寝忘餐。
前志不特疏略而已,州始于西魏,在晋为县也,而称刺史
至以「合」为「台」,以「合」为濮,不可缕数,则相顾抚掌大笑绝倒。
此犹之可也,有前贤他书考究而未得之说者,间有获焉,则又不啻如醉而醒,如晦而晴,如曲行荆榛而顿驰于康庄九轨之涂也。
或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子不几赘乎」?
余曰:「孟子之意,伤传者之不真,后世之惑滋甚。
是书也,非特以补阙遗、应故事,编纂肇始,订正谬误,合三十卷,四十二篇,来者傥有取焉」。
黄君之祖之奇第进士,居官有善政。
苏君之祖汝砺有隐德,方舟李氏志其墓为详,皆当见《人物篇》。
以其孙与讨论,不书。
志成,会类省试院露榜,罗君以《春秋》冠经,遂亚首选。
按:乾隆《合州志》卷一三,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合州非濮地辩 南宋 · 任逢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三
班固常璩,皆以合州为巴地。
历千有馀载,为地理学者举无异辞。
至庆历以后,妄人托名为唐末州录事参军李文昌撰《图经》,以合为故濮地。
其书之谬,至以台州临海郡合州无所用辩;
而谓今州有濮岩、濮溪双墓,为巴濮王墓,傅会以成其说。
或云《益部耆旧传》谓楚襄王庶子濮江之南,号铜梁侯
按,秦取巴蜀后十九年而襄王始立,是时合州之地入秦久矣,襄王安得以封其子?
濮之名始见于书,《尔雅》记四方极远之国曰「南至于濮铅」;
《周书·王会》云「卜人丹砂」,云:「卜即濮也」。
西南之蛮,丹砂所出,其地则两汉牂柯越巂益州后汉永昌蜀汉建宁云南、兴古等郡,皆其故地。
越巂之青蛤,益州之秦臧,皆有濮水
永昌有闽濮、鸠僚、僄越、裸濮,而兴古有尾濮、木绵、文面、折腰诸濮。
春秋时,东北与楚边,西北与巴边。
《郑语》谓叔熊逃难于濮,在周宣王六年
后百一十九年,楚武王开濮地而有之。
《巴志》谓其属有濮、賨、苴、共之蛮,盖巴、楚皆外连百濮,故或开其地,或役属其人。
周詹伯谓「巴、濮、楚、邓为吾南土」,而史传相承,并称巴濮者此也。
蔿贾曰:「百濮离居,各走其邑」。
盖濮之类甚多,其地至广,不相君长,故谓百濮,岂今一州之地所能容?
诚使今州为濮地,则是濮乃在巴之里,楚必先并巴而后有濮。
而巴之为国,终春秋之世,屡与楚交兵,战国以后,又见于《战国策》、《史记》,巴灭无几何而楚亦亡矣。
则是终楚之世,不能以得志于巴,又安能越巴以有濮乎?
《史记》秦孝公元年书「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而苏代亦曰「楚得枳而国亡」,则是楚之季世,仅能得巴之东境也,而巴自若。
地理之学虽古今名号不同,而疆域东西居然可辨,安可诬也?
李文昌所谓「濮岩」,古本谓之「北岩」,而「濮溪」,则今谓之「博溪」,其详各见本篇。
按:民国合川县志》卷七三,民国九年刻本。
重修单公堤记嘉定六年二月 南宋 · 任逢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二、乾隆《合州志》卷一二、民国《合川县志》卷三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三
古者州牧刺史必求斯民利病而罢行之,日夜以思,思之审则为之也勇。
若徒弊精疲神于簿书期会之间,抑末矣。
余至郡之三日,延见吏民,仰视屋梁,水旧痕倍寻,盖不特半扉。
而几席未暖之明日,临流修可,以久虚好生之德不可以不推广;
生齿阜繁,不可以坐视;
九重万里,位卑职下,又未易叫号直叩,则急以驰告大制阃安公。
公勋名昭冠一世,前此裒凶,蜀六十州至今咸有仰父俯子之安。
尚汲汲民事,首捐缗钱,风厉诸台来助。
因周视江上,考厥兴废之由。
治平四年,单堤初成,吾州程公之才令石照实与斯役。
之才即不媚时宰之意,能与东坡相欢如初者,其风节可以想见也。
绍兴十四年杨侯师锡增修,近亦得其记载年月于泥沙埋没之中。
自治平至绍兴绍兴至今,凡一百四十馀年,甫再修筑,宜其废坏鏬隙,狐兔窟穴,惊湍怒涛乘其激之暴涨不测之为民病也。
杨亦眉人,于是邦人合辞,以为凡三兴筑,皆吾州之仕于此者为之,兴废岂偶然哉。
遂隔江伐石,平正方直,其长于尺以数计者万五千六百有奇,土运杵筑,以人力计者七万九千八百有奇,增卑为崇,培下为高,象𪤨落成,犬牙相制,巍然增级,而又堤身缦回,半空虹贯,延袤七十丈有奇。
始事于十月,竣事于次春之三月。
工徒廪食悉视私役,分命同官日劝旬劳,至有不由率而欣然以酒殽来饷者。
不夺农时,虽劳不怨。
禳水故事命黄冠奉香火,笺天惟谨,佗郡之不讲行者,兹始创见。
又明日,凫鹜行,抱案直前,鸠集津渡。
操舟之人曰:某舟载库,某舟载寮属,至内而浮家泛宅,外而兵仗之属,亦各预籍定名姓,俾水至毕会,惴惴动色。
余曰:「吁!
此特事之常者也。
自其变者而观之,一旦暴涨,彼稍稽于从令,则瞬息俄顷利害立判。
而况涪汉合流,州因以名。
宕渠水冲射,直齧城下,其势奔猛,莫可禁止。
仓皇缓急,顾何以为国?
不此之务而谁务?
按图夙戒舟楫,自谋则善矣,而一城生聚悉弃置不恤,岂弟为民父母之意安在」?
自是寝惊梦愕,日访防捍备禦之策。
治平间有单公者,以光禄卿为州,于汉水上流筑斜堤,至今名单公堤。
岁月荒老,颓垣断址出没于荒烟野草之间,是以未及二百年,而水频灌城市,辄或巨浸,累日渊渟,公私狼狈,流荡徙避。
为州者一再奏请,乞降祠牒。
朝旨屡下,措置支费,夺于他事,而艰为力,辄相顾因循中辍。
虽然,江、河、淮、济皆水也,河患最酷,乍决乍塞。
汉沉白马玉璧,菑石搴茭,而王尊欲以身填金堤,止宿庐居,水波稍却。
江为四渎之首,涪汉虽大川,其视河固有间矣,而独不可致力乎?
宵旰勤恤,幽隐之意不怨,余亦未尝不爱其山川姿态之美,而轻车小舫杂于渔蓬樵屩之间,往来巡视也。
近之君子凡所兴作,必欲自己出,多以循前人轨辙为陈迹可耻。
使后之来者亦犹余之视治平绍兴,间岁于夏秋霖潦之馀,伺其稍有亏缺,随即补治,则可保永久而长存。
倘待其极败大坏而后加意,则前行而掣其后,左动而右不应,束手无策,岂不重有愧于斯民欤。
继者勉之!
单公名犯泰陵嫌讳,故不书。
嘉定六年二月吉日朝请郎、权知合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紫眉山任逢记。
沉厚堂记嘉定中 南宋 · 任逢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二、乾隆《合州志》卷一二、嘉庆《四川通志》卷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三
大臣以道事君,以天下为己任,必其平居无事之际,气质凝重,学识宏博,抱负奇伟,操履纯茂,然后能谋能断,投之所向,无有不遂,可以安国家,定社稷,临大事,成大功而从容不乱。
譬如操万斛之舟于长江大河,方其未行也,屹然山岳不动。
及其行也,虽惊湍怒涛、震风凌雨之所迫,袖手旁观之人未尝不为之惊愕失色,而中流之所谓操舟者安闲泰定,固自若也。
至于其他,则不过小小维楫,轻波浅濑,仅比儿戏,转而涉江河之险,则鲜有不遭飘摇覆溺之患者。
吁!
甚可畏也。
三代王者之佐隐约耕钓,规模素定,出而用世,道全德备,在所不论。
汉高帝初定天下,知萧相国之代非曹参、王陵、陈平不可。
见远识微,以平智有馀,不可独任;
周勃虽木强,而可嘱大事,预知其必能安刘氏也。
知人任使,实优为之。
唐武后双陆不胜之问,鹦鹉折翅之问,思欲得奇士问狄仁杰,举外司堪相者而问姚崇,皆疑而问,问而再三,若有物鲠之未下者。
仁杰皆能窥见其肺肝,欲得贤以庇己,察其发问之意,且爱且畏,不能自决。
是以答之之际,得以逆折其奸锋。
余来守合之明年,暇日观览近岁壁记姓名,唯之与呵,思欲尚友古人可以按为轨范者。
首拜唐张公柬之画像,堂堂仪冠,八尺甚伟。
距燕私差远,弗克朝夕见,欲有以即之,而未知所处也。
便厅西偏有堂宏敞,修竹野塘缭绕照应,寒碧石洞宜焚香,宜弄琴,宜读书围棋,榕阴下垂,不知六月之暑。
乃移置绘像于堂之中央而祠事焉。
初,公年七十馀,以贤良召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
突厥有女请和亲忤旨,出为合州刺史,至今遂为此邦之重。
不以其斥于外也,而论徙新明县于汉水上,以避水灾。
蜀州,则论戍姚州徒空竭府库,驱率平人,率皆见于传记。
产、禄不旋踵亡灭,不足为汉之祸。
武氏则有不可胜言者矣。
被衮冕,承宗,御黼扆,诛戮宗室,剪削大逆,任用酷吏,三思二张,相倚为奸,竞尚豪侈,权倾中外。
吕氏擅汉,武氏擅唐,虽久近淹速之不同,而周勃之安刘与公率敬晖、彦范、恕己等辈复李氏社稷,率皆曰厚重少文,曰沉厚有谋而得策。
信乎!
临大事、立大功者,不可付之轻躁浮浅之士,谋之不审,为之不成而多败乃事也。
然或者尚致恨于公,以为自秋官侍官至为相,不能徙薛季昶,草不去根,终当复生之说,并除三思。
彼岂知中宗孱弱,先扫除武氏之党,亦必不能自立。
且恐生他变,而有权不在天子之嫌。
此又沉厚深识远虑,而或者不之察耳。
周勃太尉入北军,公预结羽林诸将,北门南牙,同心合力,是又公与周勃异世同符。
如蛟龙藏于深渊,黯然有不测之威,人知所惮,汉、唐之安危系焉。
因摘「沉厚」二字以名斯堂云。
峰题记嘉定十年十月 南宋 · 任逢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二、青神中岩题刻
里人任逢被旨赴阙,长子商辂侍行,亲友送别峰者三十有九人。
嘉定丁丑十月癸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