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韦端符
卫公故物记 唐 · 韦端符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三
三年冬。端符三原座中揖其偫官。
有客曰某丞。谓端符曰。
是卫公之冑也。其家传赐书与他服器十馀物者。
讫宴。端符即丞居为客谒。
丞延入就列。端符因跪请曰。
籍君仆射公之嗣。固愿见仆射公之烈之多。
其事辞虽史记或阙。略具天下耳舌矣。
闻君世传文帝诏与公服物者。愿得以观。
丞惨惨曰诺。即其家伛偻跃步。
奉赐书一亟他物一器出。发视。
有玉带一。首末为玉十有三。
方者七。挫两隅者六。
每缀环焉。为附而固者以金。
丞曰。传云环者。
列佩用也。玉之粹者若含怡然。
泽者若涣释然。公擒萧铣时
高祖所赐于阗献三带。其一也。
素锦袍一。其襟袂促小。
裁制绝巧密。光烂烂如波。
旁出紫文。绫袄一。
促制小袖如袍。其为文林树于上。
其下有驰马射者。又杂为狻猊虎貙橐驼者。
靴裤一。往来为钩属锁剑文。
疑非华人所为也。自始传于今。
莫能名其物。象笏一。
差狭。不类今笏者。
佩笔一。奇木为管韬。
刻饰以金。别为金环以限难其间韬者。
火镜二。大觿一。
小觿一。笇囊二。
椰杯一。盖常佩于玉带环者十三物。
已亡其五。其存者八。
文帝为儿时。与公子某年上下。
文帝命居宫中。侍吾儿戏。
即赐以皇子服物。黄绫袍。
绯绫裙。皆为龙鸾文。
素锦袄。綷五彩为花若鸟者。
素锦半袖。小笏。
皆致巧功良。今工之为不能也。
文帝赐书二十通。多言征讨事。
厚劳苦。信必威赏而已。
其兵事节度皆付公。吾不从中理也。
既公疾。亲诏者数四。
其一曰。有昼夜视公病中老妪。
令一人来。吾欲熟知公起居状。
丞曰。权文公视此诏。
常泣曰。君臣之际。
乃如是耶。端符既毕观。
中若有物击恻其心者。于玉带。
见远方致物。而上不专有。
以赐有功也。于文锦众物。
见其时之工。志功不志靡也。
于赐公子以皇子衣服。见视臣如友而犹儿也。
于诏征讨。见择将材付将职也。
上尝不曲制其事。旁他可动哉。
于问公疾。见上答悯公。
如家人之视子姓也。公之劳烈如是其大。
固有以感之。独推期运。
吾不信也。丞曰。
子观吾故物。异他人之观。
一似动色隐心者。于霜露变时。
每阅省是物。人雅谓子工文辞。
幸为记。吾得观。
以慰吾慕思也。故曰记卫公故物。
两戒 唐 · 韦端符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三
穷者宜有以乐乎。果宜有以乐也。
穷者宜有以惧乎。果宜有以惧也。
乐者何。乐吾之穷。
非吾之修也。乐吾之不苟就偷取也。
乐吾寝道之安。腹义之饱。
而不更富贵也。乐吾之自反而缩。
偃偃而居。荡荡而行也。
乐吾之善择善蹈。而无所移流也。
乐举如是也。乐可涯乎哉。
故曰穷者果宜有以乐也。惧者何。
惧吾之穷。时不能也。
惧吾之道。终不能施设也。
惧利泽不下于人也。惧吾之荣名淑誉。
不冒闻于天。上以为父母宠大。
惧吾之无以与亲戚为厚也。惧吾之无以与乡党贤友俱有之也。
惧举如是也。惧可弭乎哉。
故曰穷者果宜有以惧也。达者宜有以乐乎。
果宜有以乐也。达者宜有以惧乎。
果宜有以惧也。乐者何。
乐吾之达。上不欺乎君。
下不愧乎人。乐吾之乘良食腴。
有以得之也。乐吾能蹈古之达者之道。
以匡戴于上也。乐吾之进而能思。
有心为报也。乐吾之谷禄丰多。
而不能为积藏。有以与戚爱为厚也。
乐吾之不大其家。而养来天下贤士。
可以继续吾祖道也。乐吾之奉养祠祀。
率父母所教育。而居有之。
以为洁甘芗馨也。乐吾之功利流布于人。
而国人指名。以荣父母之善教诲也。
乐上有以倚也。乐下有以仰也。
乐似先古之为令子孙也。乐垂后世为贤祖考也。
乐古之人非无吾道。而有合不合。
吾适有之而有合之。乐举如是也。
乐可涯乎哉。故曰达者宜有以乐也。
惧者何。惧吾之所以达。
无曲折便邪以得之乎。惧吾雌颜饴辞态媚嬖御以得之乎。
惧吾飞声窜迹。盗取众好以得之乎。
惧吾之得位。无急夷而让病乎。
惧吾无嗜丰盈而迷位如邮乎。惧吾不恤居职而早计后来乎。
惧吾无激诡谲诈以取誉乎。惧吾无携实传艺为雀集狙黠乎。
惧举如是也。惧可忘乎哉。
故曰达者宜有以惧也。穷者宜有其所以乐。
无其所以惧。古之人有之。
颜子是也。凡所以病疾于道择去之鲜矣。
而又得圣人为之依。旦夜熟复所理以为乐。
所谓惧者。独不得功利下于人耳。
辱有所归也。归乎有国有人者也。
与吾之俱生之人无达也。惧于我何哉。
达者宜有其所以乐。无其所以惧。
古之人有之。周公是也。
以家为周。抱负稚主。
以究成天下矣。凡所以养天下者。
宜举置之以为乐。而一无所以惧。
代之希颜子而道周公者。有其所以有。
无其所以无哉。苟不至焉。
宜两有所戒。作两戒。
君子无荣辱解 唐 · 韦端符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三
所谓荣与辱者。贤不肖之辨也。
朝暮之所存也。君子小人所以异道而殊名也。
君子无荣辱。小人有辱而无荣。
志意修。术业明。
德行备饰。是荣之自内者也。
由之而爵列尊。谷禄厚。
无择而不宜。是荣之自外者也。
君子有诸内而外者至焉。犹是艺之耨之镈之。
水泽以时。而苗之猥大者也。
而世谓之荣。是果不足为君子荣也。
以至贵于天下立国家。偃然若固有之者。
彼修之非一日也。得之诚有术也。
吾所以待之无愧也。又何荣乎哉。
阨穷詈侮。暴怒横逆。
以至于击悴逐磔。世所谓之辱者。
是又果不足为君子辱也。问其逢何物也。
其遭何时也。吾之所以不容。
用吾之所修。可于尧禹孔子
而不可于斯时也。吾又何辱乎哉。
君子无荣。非不荣也。
所以为荣者。出于吾道耳。
异乎世之所谓幸而荣者也。谓种而收者幸。
可乎。君子无辱。
非不辱也。吾之道大。
彼不足用。吾之说粹。
彼不足闻。辱诚有所在也。
犹河海之不可内于坳涔也。是岂河海辱哉。
故曰君子无荣辱。由是为说也。
小人有辱无荣。曲哆险诡。
突诞嫉贼。是辱自内者也。
由之而得刑杀流放。是亦有诸内而外者至焉。
是犹秽芜之郁涩之而蓬乱疽结也。谓饭茹死者不幸。
可乎。幸而售奸容邪。
盗有位势。则当时之贤者。
阴指而默笑之。愤之甚者。
笔之于书。以示戒于后。
视其所处。如鼠之肥肆于廪也。
豕之腯泽于栏也。其荣乎哉。
故曰小人有辱无荣也。小人之有辱无荣。
内外备至。而不容说焉。
然则就是说。吾又有明焉。
君子非有荣者。有仁义之荣。
而无势任之荣也。在吾之修者尧禹孔子
吾将坦荡荡而君师之。立其朝。
跻其堂。恬而有之。
流千万世。鼻口吾芳醲。
故曰有仁义之荣也。若势与任。
吾又恶取哉。得之吾不屑也。
流千万世不遂者。称道而自信焉。
恶在乎得与否也。故曰无势任之荣也。
若小人则无适而不辱也。学者述道。
行吾说而审取焉。君子小人分矣。
寄言上篇 唐 · 韦端符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三
孺子道成人之言。
父母必怜誇焉。
非直父母也。
乡人亦异而指之矣。
是何也。
非所以期孺子也。
待以孺子而言成人也。
则父母怜之。
如乡人指异。
即有魁然成人而事孺子
是何人哉。
其所以待之视之。
用何心也。
移是而言。
小人不能为君子固也。
陷乎罪诛。
非暴逆狠戾。
而窘于咽喉之空。
尺寸之肤。
受之不仁。
仁人不悯怜之也。
今有一乡之吏。
孺子把弄土涂。
折挽草木。
则呵而批之曰。
何尔也。
成人者有妄毁淫取。
顾不敢动睫而过之。
是诚不了一乡矣。
吾欲世之大人。
无独见乡吏之不了一乡。
而不自见所不理。
无喝怒于孺子之为。
而恬视魁然成人。
挽折大草。
淫取大物者。
本其所以待之之心。
从而校之。
天下几苏息。
寄言下篇 唐 · 韦端符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三
今有人负病于此。
则其亲戚者忧之。
闻善医。
则不远燕越而求之。
欲其病之速瘳。
若嘘毛掇叶之易。
是直智无所施耳。
然则忧者虽甚。
不能为也。
善为者又非所忧也。
不忧非薄人也。
非其他耳。
彼诚善医也。
安得人人而忧之。
必居其地而耻不能。
则将悉其技而为之。
与忧者之心不异。
故病甚忧戚之。
得善为之医。
则几乎平理矣。
不得善医者。
百十旦夜坐环之。
而药谋无所晓。
其去死丧几何。
故曰忧不能为。
技不习也。
为者不必忧。
非其地也。
必得善为之者。
处忧之之地。
然后知病之间也不日矣。
昔之为天下国家而病者。
岂无善之者耶。
不得处忧之之地耳。
漆室女诚忧矣。
不能为鲁也。
鸱夷子尝工为越矣。
陶朱公则视犹涉者之视车。
使尝得善为天下国家者。
处忧之之地。
何败亡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