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逢吉中唐 758 — 835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 中唐 · 李逢吉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引用典故:庾楼 卢谌
致斋分直宿南宫,越石卢谌此夜同。
位极班行犹念旧,名题章奏亦从公。
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髯参六义穷。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一作酬苏少尹中元追怀去年此夕鄙人与故李谏议郭员外见访感时伤旧之作)。(一作令狐楚诗) 中唐 · 李逢吉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引用典故:池塘句 斩鲸
直继先朝卫与英,能移孝友作忠贞。
剑门失险曾缚(一作搏)虎,淮水安流缘斩鲸
黄阁碧幢惟是俭,三公二伯未为荣。
惠连忽赠池塘句,又遣羸师破胆惊。
酬致政杨祭酒见寄 中唐 · 李逢吉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引用典故:疏傅 酂侯
初还相印罢戎旃,获守皇居在紫烟。
妄比酂侯功蔑尔,每怀疏傅(一作思)悠然。
应将半俸沾闾里,料入中条访洞天。
十载别离那可道,倍令惊喜见来篇。
令狐秀才赴举 中唐 · 李逢吉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引用典故:金门
子有雄文藻思繁,龆年射策向金门
前随鸾鹤登霄汉,却望风沙走塞垣。
独忆忘机陪出处,自怜何力继飞翻。
那堪两地生离绪,蓬户长扃行旅喧。
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中唐 · 李逢吉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引用典故:棠树 堕泪岘山
解韨辞丹禁,扬旌去赤墀。
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
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
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江汉饶春色,荆蛮足梦思。
唯怜吐凤句,相示凿龙期。
奉送李相公重镇襄阳(一作令狐楚诗)826年 中唐 · 李逢吉
五言排律 押删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引用典故:卧车辙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
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
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
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
自惜两心合,相看双鬓斑。
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
奉和酬相公宾客汉南留赠八韵 中唐 · 李逢吉
五言排律 押歌韵
自作分忧别,今方便道过。
悲酸如我少,语笑为君多。
泪亦因杯酒,欢非待绮罗。
路歧伤不已,松柏性无他。
怅望商山,慇勤汉水波。
重言尘外约,难继郢中歌。
玉管离声发,银釭曙色和。
碧霄看又远,其奈独愁和。
见《文苑英华》卷二四五)(按:《文苑英华》在令狐楚《将赴洛下旅次汉南献上相公二十兄言怀八韵》后,紧接本诗,署「前人」。中华书局影印本新编目录订为李逢吉诗,是。二诗押韵相同,诗中事迹亦皆可考,兹不赘述。〖《全唐诗》不收此诗〗)。
望京楼(一作台)上寄令狐华州 中唐 · 李逢吉
 押先韵
祗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
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
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
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
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
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
郊庙歌辞 享惠昭太子乐章 迎俎酌献 中唐 · 李逢吉
四言诗 押青韵
既洁酒醴,聿陈熟腥。
肃将震念,昭格储灵。
展矣礼典,薰然德馨。
愔愔管磬,亦具是听。
中唐 · 李逢吉
姮娥归处月华深。
按:(胡伟《宫词》)。
进善旌赋(以设之通衢俾人进善为韵) 中唐 · 李逢吉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皇唐之与伊唐也。
浚哲文思。
异代同时。
咸进善以钦若。
又建旌以求之。
不进善焉。
何以延侧陋之士。
不彰别也。
何以嘉谠正之词。
是宜式创宏模。
聿陈令典。
缀析羽以藻耀。
植修竿之偃蹇。
相其地以崇树所宜。
因其人以康庄是践。
即之者有以翊圣。
瞻之者于焉迁善。
忠謇之徒。
风驰云趋。
毕效臣节。
同膺帝俞。
犹金砺而君臣合契。
类土圭而形影相符。
回立岧亭。
而克同国柄。
直行劲挺。
而自陟天衢。
由是悉索草茅。
罔资介傧。
高悬垂逮下之德。
仰视知不言之信。
咸策足以员来。
思捐躯而自徇。
同于舞羽。
至诚之感必臻。
异彼弨弓。
非礼之招不进。
大哉求仁。
其必有因。
懿此标表。
本乎咨询。
制其事者。
上惟允恭之帝。
集其下者。
众皆可封之人。
是必随谤木以用舍。
与谏鼓为等伦。
若夫容卫繁多。
制度奇诡。
元蛇始务其厌胜。
翠凤式崇乎侈靡。
熊虎之示勇则那。
日月之比崇徒尔。
宁有裨于启沃。
且无取于率俾。
伟夫有台有宫。
胡为乎途中。
所以阐于圣聪。
使无不通。
爰树爰揭。
岂惟乎人悦。
所以尊彼隽杰。
使皆就列。
然后朝廷迈德嗣于羲轩。
得贤方于稷契。
躬好问之裕。
有知人之哲。
固以日奏于嘉言。
矧斯旌之攸设。
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册文 中唐 · 李逢吉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维宝历元年岁次乙巳四月甲戌朔二十日癸巳。摄太尉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太子少师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赵宗儒及文武官六千五百四十一人等言。
臣闻自古王者之御极也。必上奉乎天地。
丕承乎庙祧。法天地所以宅八纮。
严宗祧所以垂万叶。非休声震越。
不足以齐焘载。非尊称超卓。
不足以光祖宗。则名实之际。
不可诬也。肇自上古。
质文未具。号兼三五
事本嬴刘。其后正闰相承。
南北更王。佥事因袭。
而罔图旌别。苟鸿猷既洽。
徽数莫申。贻诸裔昆。
靡所称谓。抑当时臣子之罪。
非所谓纳君于善者。皇唐列圣。
备有典常。高宗而降。
代享丕号。以至于元宗治平
肃宗之荡定。德宗之烈文
宪宗之戡剪。先圣之克荷。
重熙累盛。震迈古昔。
未有不由斯者已。伏惟皇帝陛下浚哲自天。
宽仁在躬。圣龄方富。
睿德咸称。行懋于朱邸。
声飞于青宫。始践阼而虞舜之大孝闻焉。
既郊天而文王之小心著焉。竭爱敬于西宗(疑)
示仪刑于四国。慎柬名傅。
优宠直言。自嗣位已来。
百度维新。九围式叙。
边烽罔不罢。属国罔不来。
灵化有肸蚃之助。风雨无伏愆之候。
至元至赜。可胜道哉。
由是百辟偫司。耆儒硕士。
文武臣庶。缁黄幼艾。
殊形一心。异声同辞。
隳肝沥胆。元上徽称。
其诚至矣。吾皇犹惕然三让。
不得已而俞焉。斯谦尊而光。
卑而不可踰者也。夫经纬天地曰文。
则二仪交泰矣。克定祸乱曰武。
则八蛮顺轨矣。格于上下非圣欤。
通乎神灵非孝欤。臣等恭考庶言。
强名圣德。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
伏惟陛下祗上帝之眷命。累圣之储休。
外顺四夷。内从百辟。
时承昌运。昭受鸿名。
然后躬大易不息之义。思礼经日新之旨。
鉴拜休之至诚。考无过之格言。
以缉熙庶绩重其文。以斥去偫邪盛其武。
以目达四聪载大其圣。以慎守九庙益广其孝。
克俭克勤。有初有终。
所疏者佞。所近者忠。
畋游必省。献替必从。
无忘我高祖太宗之丕烈。以永家邦。
宗儒等诚欢诚惧顿首顿首。谨上。
折桂庵记 中唐 · 李逢吉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匡庐之秀。
粹于众岳。
五老之英。
奇于众峰。
谓泉岚卉木烟霭之性和。
而利福兹收。
居无郁厉。
无翳勃之害于物也。
大哉上上(疑)清宁之境耶。
吾顷年奉家君牧九江
得从白鹿先生浚之游。
观焉志羡。
则咏真之邻也。
狮子峰下古传谓幡竿源者。
其风清英。
泉石可依。
足以变昧职之归真宁(疑)
浚之导吾结隐室于是源而居。
诚以逃俗染。
温智习。
饮超扬之味。
浩然之气也。
不得不为择地而归耶。
洎折桂上都
选调分秩之后。
忘是境也。
呜呼。
迅变十有三祀矣。
隐室有浮图杜氏者。
守而燕葺焉。
杜氏泛道者之誉。
熙熙焉亦久矣。
家君之夙契者。
浮图真士也。
吾今罪走虔謺。
道取湓城
思隐室逍遥之风。
悒悒滴泪。
杜氏访吾。
乃喜色浮而恨痾释半矣。
不复泉岚之期。
诚快快乎隐室归杜氏。
人与地相符。
则无虚掷也。
得杜氏言曰。
僧之居。
儒之居。
名其异也。
今君子隐居。
易为庵状有年矣。
欲锡以名。
同日月数。
斯名无朽哉。
抑吾昔性识因地而清。
道业因室而精。
性清道精。
而名乃成。
本实无忌者。
吾门至行也。
室既为庵。
宜以折桂为名。
贞元辛巳岁六月十五日
李逢吉述。
石壁禅寺甘露义坛碑 中唐 · 李逢吉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唐有天下。
仁圣奕叶。
文武重光。
宪章于古。
损益以正。
革去杂霸。
煽扬淳风。
于二皇三代有全德。
周公孔父无违命。
独以空门金人之教。
清净叶于天纲。
孝慈禅于人纪。
考之经义则不悖。
施之帝典而可大
式克惇尚。
许其践修。
于是人知崇本。
家有清信。
空法匝于寰区。
真经侔于坟籍。
则道斯备矣。
凡彼列刹。
布于列郡。
而我三坛。
角于三都
西都曰灵感坛。
在东都曰会善坛。
在北都曰甘露坛。
洪惟适道之通轨
归心之真宅。
甘露坛在府之交城县石壁寺
清净大苾刍慎微稽谋之。
初钦若佛旨。
日将渐位地(疑)是繄禁戒。
惟厥授受。
必资坛场。
不严重何以肃凡心。
不精颀罔克回圣鉴。
不宏阐曷足流大化。
不砥砺莫有就灵功。
且欲以齐二京之宏观。
补是邦之阙典。
乃锐其戮力。
誓之以死。
蕲于高赀。
邸彼崇信。
入货者波委。
就役者子来。
掘及九泉。
实以香土。
筑之三层。
布以正础。
殚山水之胜。
极土木之工。
功费钜万。
瑰奇莫二。
贞元癸酉岁丁丑岁
而能事毕。
是岁有事于灵坛。
凡数郡之内。
硕学旧德。
颛蒙之师大和会。
凡千里之外。
激节赍志。
去家之徒骏奔走。
四月八日二十四日
而法会罢。
俾夫来者宿殖遽生聚。
旧污□清涤。
恒性镇有守。
妄见寝不作。
至灵加之易。
外境汨之难。
精诚歆以交感。
凡圣忽其相接。
欢声喜气。
被于山谷。
休誉令仪。
播乎宇宙。
其大哉。
兹至道妙赜之无量无边。
其魄(疑)见于事者。
可略而纪。
昔应身示灭。
像教爰布。
轮既三转。
趋之不一。
而□别道俗。
摄持身口。
莫疾于尸罗。
近世之弊。
主者有经费。
求者必执赆。
既叨懫而有交利之患。
顾怠惰而无与进之心。
则中途而北者十四五。
而大化斯蠹。
矧或师未善教。
而法禁废弛。
事鲜成命。
而去取溷淆。
懿夫宏济为心。
周给于众。
则人以劝。
廷辩其能。
详定其要。
则事有伦。
五载而一会。
使人跂之也。
万众而无择
使人趋之也。
东汉感梦以还。
释流传授
未有盛于此者。
故自兴作。
每多符应。
巨功方半。
景甚清霁。
甘露垂珠于草树者三日
以旌美志。
缁素同观。
大众日集。
时属旱暵。
灵泉涌溜于山涧者数所。
以办礼食。
宾主咸赖。
由是节度观察使礼部尚书李公以文武中肃。
休勋懿行。
而志尚营道
监军使以勤敏宽仁。
长材旷度。
而性惟与善。
相与叶心同德
表请锡名曰甘露无碍义坛。
且又降之素书。
用嘉褒美。
出其清俸。
以为赐予。
斯足以骇见闻而洽谣诵矣。
宏道设教。
得其人而后行。
前志又云。
天时不如地利。
禅师本姓齐氏
蓟人也。
姜水旧族。
渔阳德门。
界袭轩冕。
夙彰行义。
脱屣代禄。
奉身高骧。
初隶名本郡悯忠寺
穷修多之藏。
究毗尼之学。
演律为粤主。
传戒为常师。
了法之无住。
游方而至止。
因感父德先后聆神钟(疑)创仁祠之绩。
道绰大士精修禅观。
跻净界之风。
而峰壑崇邃。
林泉诡异。
据全晋之右壤。
面兴王之旧京。
宜作圣域。
以严佛事。
亦既经始。
于焉肆勤。
纲维及寺之耆艾上首等。
率能奉法以慎身。
观妙以咸性。
用充佐佑。
诞臻厥成。
则又知清行胜概之若此。
虽欲勿烜为宏图。
而莫可已。
于是缁流俊贤。
搢绅诸儒。
洎清信士女百千人。
俱议欲刻石。
以存不朽。
弟子逢吉
用六经之馀。
雅修无生。
而亦窥龙宫之秘。
故得以圣朝君臣之至化。
空门圣贤之妙道。
合而为颂。
以简于后。
其辞曰。
释氏之宗。
泊乎无为。
生殖光大。
众妙攸依。
道号无涯。
智不得知。
诞设炯戒。
揭其宏规。
亦既润色。
为之羽仪。
乃眷后贤。
异代如期。
持律之士。
若优波离。
能以厥躬。
为众元龟。
亮直端洁。
宜作之师。
在法末流。
典制寝隳。
忘味辍寝。
誓志兴衰。
乃经斯坛。
究尽瑰奇。
赴者如市。
来其如归。
灵泉川流。
膏露珠垂。
佛日在上。
赤乎增辉。
穆穆圣君。
唐虞同时。
端拱思道
而人毕随。
京邑有三。
坛乎如之。
越有大贤。
镇安朔陲。
请锡嘉名。
用光于兹。
既赐予矣。
褒之以词。
缅怀元猷。
祇率皇威。
显允都政。
真清道机。
万有千年。
煇耀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