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用奇 曹魏 · 蒋济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或曰:「官人用士,累功积效,以次相叙,明主之法,忠臣之节尽矣。
若拔奇求异,超等逾第,非臣之事也」。
应之曰:「顾当忧世无奇人,傥有又不能议耳,明法忠节,未必已尽也。
自昔五帝之冠,固有黜陟之谟矣,复勤扬侧陋;
殷有考诚之诰矣,复力索严穴;
西伯有呈效之誓矣,复旁求鱼钓;
小白有督课之法矣,复遽求囚俘;
汉祖有赏爵之约矣,复急追亡信。
若修叙为明法,拔奇为非事,是两帝三君非圣哲,而鲍、萧非忠吏也。
然则考功案第,守成之法也;
拔奇取异,定社稷之事也。
当多事之世,而论无事之法;
处用奇之时,而必效一官之智。
此所以上古多无严之国也。
是以高世之主,成功之臣,张法以御常人,厚礼以延奇逸,求之若不及,索之若骨肉,故能消灾除难,君臣同烈也。
曩使五主二臣,牵于有司,束于修常,不念畴咨,则唐民「康哉之歌」不作,殷无高宗之号,周无殪商雅颂之美,齐无九合功,汉歼于京索而不帝矣。
故明君良臣,垂意于奇异,诚欲济其事也。
使奇异填于沟壑,有国者将不兴其治矣」。
「汉元帝为太子时,谏『持法太深』,求用儒生。
宣帝作色怒之云:『俗儒不达不足任』。
乱吾家者太子也。
据如斯言,汉之中灭,职由宣帝,非太子也。
乃知班固步骤盛衰,发明是非之理,弗逮古史远矣。
秦穆公近纳英儒,招致智辩,知富国强兵。
至于始皇,乘历世余(当有「业」字或「威」字。)
灭吞六国,建帝号,而坑儒任刑,疏扶苏之谏,外蒙恬之直,受胡亥之曲,信赵高之谀,身没三岁,秦无噍类矣。
前史书二世之祸,始皇所起也。
汉祖初以三章,结黔首之心,并任儒辩,以并诸侯,然后罔漏吞舟之鱼,烝民朴谨,天下大治。
宣帝受六世之洪业,继武昭之成法,四夷怖征伐之威,生民厌兵革之苦,海内归势,适当安乐时也。
而以峻法绳下,贱儒贵刑、名,是时名则(旧校云:「名则二字似衍。」)石显弘恭之徒,便僻危险,杜塞公论,专制于事,使其君负无穷之谤也。
如此,谁果乱宣帝家哉?
向使宣帝豫料柱石之士,骨鲠之臣,属之社稷,不令宦坚秉持天机,岂近于元世栋桡榱崩,三十年间,汉为新家哉?
推计之,始皇任刑,祸近及身;
宣帝好刑,短丧天下。
不同于秦,祸少者耳」。
已下篇名缺 其一 曹魏 · 蒋济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许子将褒贬不平,以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
刘晔难曰:「子昭拔(《御览》作「发」)自贾竖,年至耳顺,退能守静,进不苟竞」。
济答曰:「子昭诚自幼主至长,容貌完洁,然观其锸齿牙,树颊胲,吐唇物,自非文休之敌也(《三国志·庞统传》注,《世说·品藻》篇注,《御览》三百六十七)」。
其二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许文休者,大较廊庙器也。
子将贬之。
若实不贵之,是不明也;
诚令知之,盖善人也(《三国志·许靖传》评注)
其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许文休东渡江,乃在障气之南(《文选·广绝交论》注)
张翔字元凤(《三国志·许靖传》评注) 其一 曹魏 · 蒋济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黄帝威四盗(《北堂书钞》十三。据《御览》疑当作「四道」)
其二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黄帝之初,养性养民,不好战伐。
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
黄帝叹曰:「君危于上,民安(疑有误。)于下;
主失于国,其臣再嫁。
厥疾之由,非养寇邪」?
今取(疑作「处」。)民萌之上,而四道亢衡,递震于师于是(疑有脱。)营垒,以灭四帝。
向令黄帝若不龙骧虎变,而与俗同道,则其民臣亦嫁于四帝矣(《御览》七十九)
其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夫虎之为兽,水牛之为畜,殆其兵矣。
夫虎,爪牙既锋,胆力无伍。
至于即豕也卑,俯而下之,必有扼喉之获。
夫水牛不便速,角又乔竦,然处郊之野,朋游屯行,部队相伍,及其寝宿,因阵反御,若见𠯟(此字未见,疑有误。)虎抵角,牛希见害矣。
若用兵恃强,必鉴于虎;
居弱必诫水牛。
可谓攻取屠城(当有误。)而守必能全者也(《御览》二百七十一)
其四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夫兵者,变化之物,而迁移倚伏之事也。
或守法而得用。
故知兵者,性知者也;
用兵者,性能用之也(《北堂书钞》一百十三)
其五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知兵之将,国之衡(《北堂书钞》作行。)主,民之司命,古者重之(以下《书钞》未载),后世无逮焉。
吕望虽智,孙武虽骁,乐毅虽贤,白起,齐之天齐朽骨,吴之麋骇消骼,燕之田单腐肉,岂可餔其糟粕,复得生而使之哉?
固当出我民之最,择其智勇之长者,用其修,略其短也(《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御览》二百七十三)
其六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虽有百万之师,临时受敌在将也(《长短经·将体》,《御览》二百七十三)
其七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秦穆公伐晋,及河,将军劳之醪唯一钟,蹇叔乃曰:「一柸可以投河而酿也」。
穆公乃一醪投河,三军者(下缺,陈本作「皆取饮之」,《北堂书钞》一百十五)
其八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士有一飧而倒戟,义所驱也(《御览》三百五十三)
其九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鱼丽鹅、鹳之阵,金金鼓鼓,节数进退之事,什伯所职也(《北堂书钞》未改本一百十七)
其十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夫土地者,百姓之所蹈也,殊无两形之政矣,而谈者强为之异体也,云「地者都大之名,土者细属之号」,乃《国语》一句之言,及《龟旁》之说,有地数五,五谓地为明壤,彼而是之,据令共视焉。
何者谓土哉?
天宁州国,宁有有地无土、有土无地之处乎(《北堂书钞》未改本一百五十七)
其十一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庄周妇死而歌,夫通性命者,以卑及尊,死生不悼,周不可论也。
夫象见死皮,无远近必泣,周何忍哉(《初学记》二十九,《御览》八百九十)
其十二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礼记》「嫂叔无服」,误据《小功章》娣、姒、妇三字,嫂叔之文也。
古者有省文互体,言弟及兄并嫂矣。
娣姒者,兄弟之妻相名也,盖云夫之昆弟。
昆弟之妻相与,皆小功者(《通典》九十二)
其十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项羽若听范增之前策,则平步取天下也(《御览》八十七)
其十四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语曰:「两目不相为视」。
昔吴有二人共评主者,一人曰好,一人曰丑,久之不决}}。
二人各曰:「尔可求入吴目中则好丑分矣」。
士有定形,二人察之,有得失。
非苟相反,眼睛异耳(《御览》三百六十六)
其十五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圣不独立,智不独治,神武之王,亦须佐辅(《御览》四百一)
其十六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太史迁云,颜回虽笃行,不遇仲尼,不能彰其名也。
故五尺之童,德拟大圣,使在他门,未或及此也。
甘罗六岁,获河东五城,万乘郊迎而佩印,虽所弘非道义,然当秦之时,染诈谖之风也。
使在孔门,治之训,亦可闻一知十孚?
曰未必也。
昔齐欲伐鲁,求说陈常,而孔子不许,遂使子贡
子贡一出,破齐强晋,亡吴霸越存鲁也。
夫颜子与,程智比才,相校以十;
至于此事,而不使也(《御览》四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