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孙建奏废刘氏(始建国二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可。嘉新公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汉书·王莽传》中)。
伐匈奴(始建国二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背畔四条,侵犯西域,延及边垂,为元元害,罪当夷灭。命遣立国将军孙建等凡十二将,十道并出,共行皇天之威,罚于知之身。惟知先祖故呼韩邪单于稽侯㹪,累世忠孝,保塞守侥,不忍以一知之罪,灭稽侯㹪之世,今分匈奴国土人民以为十五,立稽侯㹪子孙十五人为单于。遣中郎将蔺苞、戴级驰之塞下,召拜当为单于者、诸匈奴人当坐虏知之法者,皆赦除之(《汉书·王莽传》中)。
设五均科条诏(始建国二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夫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铁,田农之本;名山大泽,饶衍之臧;五均赊贷,百姓所取平,卬以给澹;铁布铜冶,通行有无,备民用也。此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卬于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豪民富贾,即要贫弱,先圣知其然也,故斡之。每一斡为设科条防禁,犯者罪至死(《汉书·食货志》,置五均六斡,百姓愈病。莽知民苦之,复下诏。)。
下书改钱币(始建国二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民以食为命,以货为资,是以八政以食为首。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轻重大小各有差品,则用便而民乐(《汉书·王莽传》中)。
因汉律令仪法(始建国三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百官改更,职事分移,律令仪法,未及悉定,且因汉律令仪法以从事(《汉书·王莽传》中)。
下书责司监(始建国三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虏知罪当夷灭,故遣猛将分十二部,将同时出,一举而决绝之矣。内置司命军正,外设军监十有二人,诚欲以司不奉命,令军人咸正也。今则不然,各为权势,恐猲良民,妄封人颈,得钱者去。毒蠚并作,农民离散?司监若此,可谓称不?自今以来,敢犯此者,辄捕系,以名闻(《汉书·王莽传》中)。
封王舜二子(始建国三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昔齐太公以淑德累世,为周氏太师,盖予之所监也。其以舜子延袭父爵,为安新公,延弟褒新侯匡为太师将军,永为新室辅(《汉书·王莽传》中)。
下书授诸侯茅士(始建国四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予以不德,袭于圣祖,为万国主。思安黎元,在于建侯,分州正域,以美风俗。追监前代,爰纲爰纪。惟在《尧典》,十有二州,卫有五服。《诗》国十五,布遍九州。《殷颂》有「奄有九有」之言。《禹贡》之九州无并、幽,《周礼·司马》则无徐、梁。帝王相改,各有云为。或昭其事,或大其本,厥义著明,其务一矣。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其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邦畿连体,各有采任。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同,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则(汲古本作「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则,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众户九百,土方三十里。自九以下,降杀以两,至于一成。五差备具,合当一则。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三人。及汉氏女孙中山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更以为任。十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定诸国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孔秉等与州部众郡晓知地理图籍者,共校治于寿成朱鸟堂。予数与郡公祭酒上卿亲听视,咸已通矣。夫褒德赏功,所以显仁贤也;九族和睦,所以褒亲亲也。予永惟匪解,思稽前人,将章黜陟,以明好恶,安元元焉(《汉书·王莽传》中)。
下书改限田买卖奴婢(始建国四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汉书·王莽传》中:莽知民怨,乃下书。又见《食货志》,作下诏,小异。)。
下书更名高句骊为下句骊(始建国四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乃者,命遣猛将,共行天罚,诛灭虏知,分为十二部,或断其右臂,或斩其左掖,或溃其胸腹,或䌷其两胁。今年刑在东方,诛貉之部先纵焉。捕斩虏驺,平定东域,虏知殄灭,在于漏刻。此乃天地群神社稷宗庙佑助之福,公卿大夫士民同心将率虓虎之力也。予甚嘉之。其更名高句骊为下句骊,布告天下,令咸知焉(《汉书·王莽传》中:严尤诱高句骊侯驺至而斩焉,传首长安,莽大说,下书。)。
下书东巡狩(始建国四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伏念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终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秩于山川,遍于群神,巡狩五岳,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予之受命即真,到于建国五年,已五载矣。阳九之厄既度,百六之会已过。岁在寿星,填在明堂,仓龙癸西,德在中宫。观晋掌岁,龟策告从,其以此年二月建寅之节东巡狩,具礼仪调度(《汉书·王莽传》中)。
下书止巡狩(始建国四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文母太后体不安,其且止巡狩(《汉书·王莽传》中)。
禁彻长安室宅(始建国五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玄龙石文曰:「定帝德。国雒阳」。符命著明,敢不钦奉!以始建国八年,岁缠星纪,在雒阳之都。其谨缮修常安之都,勿令坏败。敢有犯者,辄以名闻,请其罪(《汉书·王莽传》中)。
巡狩(天凤元年正月)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予以二月建寅之节行巡狩之礼,大官乾肉,内者行张坐卧,所过毋得有所给。予之东巡,必躬载耒,每县则耕,以劝东作。予之南巡,必躬载耨,每县则薅,以劝南讹。予之西巡,必躬载铚,每县则获,以劝西成。予之北巡,必躬载拂,每县则粟,以劝盖藏,毕北巡狩之礼,即于土中居雒阳之都焉。敢有趋欢犯法,辄以军法从事(《汉书·王莽传》中)。
止巡狩(天凤元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群公、群牧、群司、诸侯、庶尹愿尽力相帅养牧兆民,欲以称予,繇此敬听,其勖之哉!毋食言焉。更以天凤七年,岁在大梁,仓龙庚辰,行巡狩之礼。厥明年,岁在实沈,仓龙辛巳,即土之中雒阳之都(《汉书·王莽传》中)。
下书改郡县名(天凤元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常安西都曰六乡,众县曰六尉。义阳东都曰六州,众县曰六队。粟米之内曰内郡,其外曰近郡。有鄣侥者曰边郡。合百二十有五郡。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公作甸服,是为惟城;诸在侯服,是为惟宁;在采、任诸侯,是为惟翰;在宾服,是为惟屏;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为惟藩: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汉书·王莽传》中)。
报王邑(天凤三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夫地有动有震,震者有害,动者不害。《春秋》记地震,《易系》《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灾异之变,各有云为。天地动威,以戒予躬,公何辜焉,而乞骸骨,非所以助予者也。使诸吏散骑司禄大卫修宁男遵谕予意焉(《汉书·王莽传》中)。
下吏禄制度(天凤三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予遭阳九之阸,百六之会,国用不足,民人骚动,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禄十緵布二匹,或帛一匹。予每念之,未尝不戚焉。今阸会已度,府帑虽未能充,略颇稍给,其以六月朔庚寅始,赋吏禄皆如制度(《汉书·王莽传》中)。
捐御膳吏禄(天凤三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盖以天下养焉。《周礼》膳羞百有二十品,今诸侯各食其同、国、则;辟、任、附城食其邑;公、卿、大夫、元士食其采。多少之差,咸有条品。岁丰穰则充其礼,有灾害则有所损,与百姓同忧喜也。其用上计时通计,天下幸无灾害者,太官膳羞备其品矣;即有灾害,以什率多少而捐膳焉。东岳太师立国将军保东方三州一部二十五郡;南岳太傅前将军保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西岳国师宁始将军保西方一州二部二十五郡;北岳国将卫将军保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大司马保纳卿、言卿、仕卿、作卿、京尉、扶尉、兆队、右队、中部左洎前七部;大司徒保乐卿、典卿、宗卿、秩卿、翼尉、光尉、左队、前队、中部、右部,有五郡;大司空保予卿、虞卿、共卿、工卿、师尉、列尉、祈队、后队、中部洎后十郡;及六司,六卿,皆随所属之公保其灾害,亦以十率多少而捐其禄。郎、从宫、中都官吏食禄都内之委者,以太官膳羞备损而为节。诸侯、辟、任、附城、群吏亦各保其灾害。几上下同心,劝进农业,安元元焉(《汉书·王莽传》中)。
封唐林纪逡(天凤四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其封林为建德侯,逡为封德侯,位皆特进,见礼如三公。赐第一区,钱三百万,授几杖焉(《汉书·王莽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