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其二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信书毕竟不如无,目击身经事事殊。
寄语挥毫吟咏客,再休依样画葫芦(廖振富编校)。
戏题张司马三杯草圣图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胜迹已传工部句,轻绡复睹曲江图。
不知草圣生花笔,犹向娥眉一画无(廖振富编校)。
北行杂咏 其一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小阳春后北巡行,番女番童夹道迎。
非是细侯能致此,祇缘声教讫寰瀛(廖振富编校)。
其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浓云苍雾白茫茫,一路花梢滴露香。
未信鸡笼真积雪(作者注:「鸡笼积雪,为台郡八景之一。」),晓来先试北风凉(作者注:「晓行。」)。(廖振富编校)。
其五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交加篱落豆苗肥,冉冉荞花浥露晞。
更见芳园香有异,盛开月桂间蔷薇(作者注:「虎尾溪口占。」)。(廖振富编校)。
其六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路近蛮村落照红,纷纷番妇迓青骢。
绿衣黄里裙衫艳,头上鸡翎飏晚风(作者注:「马芝遴社。」)。(廖振富编校)。
其七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不是吴歈与越吟,歌喉清响叶鸣金。
分明绝塞闻番曲,何必琵琶马上音(作者注:「南社观番戏。」)。(廖振富编校)。
其九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没踝银沙步履艰,崎岖冈岭路回环。
汗流仆从沾衣背,健足番儿意自閒(作者注:「虎尾溪道中。」)。(廖振富编校)。
蜥蜴(作者注:「俗呼四脚蛇。」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两头埋后终无恙,四脚何妨暴日频。
盛世已除残酷吏,不须惆怅捕蛇人(廖振富编校)。
长尾三娘(作者注:「即练雀」。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作者注:「即练雀」。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彭国栋《广台湾诗乘》、 陈汉光《台湾诗录》。
翠羽光华绶带长,如云委地美人妆。
命名当日非无意,谓胜黄家第四娘(廖振富编校)。
梦蝶园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法华寺
李茂春构茅亭以居,名梦蝶园。今改为法华寺。
竟成禅室新迦叶,无复名园旧主人。
漫说当年迷蝶梦,而今谁是独醒身(廖振富编校)。
乙丑1745立春(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得春字 其一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
瑞兆农祥斗建寅,管弦声里万家春。
遥知圣主行时令,日月光华淑气新(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编者按:《台湾诗海》题作〈立春〉)。(廖振富编校)。
其二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
葭管灰旋万象新,东风吹彻海天春。
会须遍播阳和意,岛屿民皆击壤民(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编者按:《台湾诗醇》题作〈立春〉)。(廖振富编校)。
题碧桃花(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湾诗醇》题作〈碧桃花〉。)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
烟滋雨濯浅深红,石畔夭夭一雨丛。
海国芳菲春不管,碧桃花嫁鲤鱼风(廖振富编校)。
人日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
缕金剪䌽我何知,祇望阴晴卜岁时。
胜事浑输高尚客,草堂挥麈正题诗(廖振富编校)。
庄副使惠女贞酒赋谢限从字 清 · 六十七
押冬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捣香筛辣春溶溶,瓮醅初泼金芙蓉。
入唇一盏何醇醲,光浮海上最高峰。
知是女贞合,作酿桂兼松。
青州从事披心胸,瀛壖副使嘉惠重。
时逢岁稔乐三农,我今无事饮千钟,醉乡王绩聊相从(廖振富编校)。
喜雨 清 · 六十七
押纸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黑云四布风乍止,渴龙怒捲东瀛水。
喷洒长空逞驰逐,鬼驭神鞭忙不起。
檐溜频倾作奔流,须臾直透衙斋里。
满堂点滴沾衣裳,平阶倏尔深一咫。
共喜嘉泽济枯荄,那管春郊旱魃死(廖振富编校)。
吊五妃墓(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编者按:《续修台湾县志》题作〈五妃墓〉,《台湾诗乘》题作〈五妃墓道碑〉。) 清 · 六十七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
东风骀荡天气清,载驰骢马春巡行。
刺桐花底(编者按:「底」,连横《台湾诗乘》作「落」。)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峥嵘。
路旁老人为余泣,当年一线存前明。
天兵既克澎湖岛,维时台海(编者按:连横《台湾诗乘》无「台海」两字。)五烈皆捐生。
至今坏土都无恙,谁为守护劳山精。
云封马鬣连衰草,四围怪石争纵横。
时闻鬼母悲啼苦,想见仙娥笑语声。
岁岁里民寒食节,椒浆频奠陈香羹。
满目荒凉已感叹,更听此语尤伤情。
有明岁晚多(编者按:「多」,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皆」。)节义,樵夫渔父甘遭烹。
岛屿最后昭英烈,顽廉懦立蛮妇贞。
田横从死五百皆壮士(编者按:「壮士」,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战亡」。),吁嗟乎,五妃巾帼真堪旌(廖振富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