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即事 清 · 六十七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清诗纪事
浓云叆叇雾弥漫,顷刻排青失远峦。
雨挟龙涎风势恶,波惊鱼沫水声寒。
蕉从滴沥檐前听,山待晴明阁外看。
投笔诗成愁对酒,故人归去与谁欢(廖振富编校)。
鹿耳门汛即事 清 · 六十七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鹿耳门
乘风才命驾轻航,回首荒城已渺茫。
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
巡行鹿耳新防汛,指点鲲身旧战场。
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编者按:「熙朝盛德足金汤」,连横《台湾诗乘》作「圣朝威德是金汤」)。(廖振富编校)。
登澄台观海(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重修台湾县志》题作〈澄台〉。赖子清《台湾诗海》误录为范咸之作。) 清 · 六十七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澄台
层台爽气豁双眸,远望沧溟万顷收。
赤雾衔(编者按:「衔」,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衔」。)将红日暮,银涛拍破碧云秋。
鲲鹏飞击三千水,岛屿平堆十二楼。
极目神州渺无际,东南形胜此间浮(廖振富编校)。
梦中次春云亭韵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飞阁层楼照眼明,回廊禅室诵经声。
松阴幢影覆台殿,枝上野禽时一鸣。
乾隆九年1744元日于泰安州崔家庄驿望阙拜贺恭纪短句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创作地点:泰安州崔家庄
茅檐北向拜丹枫,香案炉烟篆晓风。
礼毕凭高一瞻仰,帝都遥在五云中(廖振富编校)。
过新泰县羊流驿怀古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使署閒情 创作地点:新泰县羊流驿
裘带翩翩羽檄时,风流儒将大名垂。
残碑犹是寻常事,仇敌倾心是我师(廖振富编校)。
蒙阴道中纪事(作者注:「正月二日。」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畿南一早抵冬深,共仰焦劳圣主心。
可幸齐东沿路雪,就中沾足是蒙阴(廖振富编校)。
正月五日书所见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使署閒情
陇麦蕃滋细雨中,尘沙贴地任东风。
马蹄才踏江南路,风景烟光便不同(廖振富编校)。
渡扬子江(作者注:「正月十二日。」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创作地点:扬子江
荡桨楼船晓气融,飞登彼岸日方中。
正逢万里安澜会,那得江豚鼓浪风(廖振富编校)。
夜泊吴江(作者注:「正月十七日。」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创作地点:吴江
香烬灯昏净几边,拥衾幽客正安眠。
惊回一枕篷窗梦,暮夜风涛乱打船(廖振富编校)。
武林下里谣(作者注:「正月二十二日。」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漏天自腊抵新正,傍岸田园碧水平。
官长祇嫌行路滑,不来天竺一祈晴(廖振富编校)。
富阳道中(作者注:「正月二十四日。」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拍天触石怒涛鸣,悬瀑奔流万壑声。
好借一帆风信急,画船飞过富阳城(廖振富编校)。
晓发桐庐县望严先生祠堂(作者注:「正月二十六日。」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创作地点:桐庐县
塘汛闻鸡促晓行,一江风雨片帆轻。
先生莫笑匆匆色,不是区区为显荣(廖振富编校)。
桐江纪事(作者注:「自正月初五日红花埠遇雨至二十八日,江浙一路晴时仅一、二日;馀皆阴雨。」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入春终日雨随风,一路江南抵浙东。
两岸乍添三丈水,田畴多半浪花中(廖振富编校)。
画竹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数竿和月碎摇金,霜净烟梢碧玉森。
我爱此君缘底事,清风高节总虚心(廖振富编校)。
题画山水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森森古木拂云门,怪石嵯峨湿藓痕。
正喜郊原沾霢霂,欣看流水到花村(廖振富编校)。
画菊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少年只爱繁华好,晚节方知冷淡香。
数朵携归三径里,孤松相伴傲寒霜(廖振富编校)。
题张司马七夕乘槎图 其一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南省追随共一秋,东溟相聚又同舟。
怪君已在天池上,更欲乘槎何处游(廖振富编校)。
其二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海国茫茫水拍天,灵槎安稳御风烟。
君家惯犯支机石,好挽银河润野田(廖振富编校)。
即事 其一 清 · 六十七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小春天气薄寒轻,屋角犹闻蝘蜓鸣。
纪载空传冬入蛰,眼看壁上竟横行(作者注:「蝘蜓于夏、秋之间,满壁纵横,鸣声断续。入冬,亦时出壁间,但鸣声较少耳。」)。(廖振富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