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南岳禅师止观后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上、《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乘止观释要》卷首、《佛祖统纪》卷五○、《天台山方外志》卷一九
止观,用也,本乎明静。
明静,德也,本乎一性。
性体本觉谓之明,觉体本寂谓之静,明静不二谓之
无所分,则明静安寄?
无不备,则明静斯在。
语体则非一而常一,语德乃不二而常二。
祇分而不分,祇一而不一耳。
体德无改,彊名为万法之性;
体德无住,彊名为万法之本。
万法者,复何谓也?
谓举体明静之所为也。
何其然乎?
良由无始本觉之明彊照,照生而自惑谓之昏;
无始无住之本随缘,缘起而自乱谓之动。
昏动既作,万法生焉。
捏目空华,岂是他物!
故云不变随缘名之为心,随缘不变名之为性。
心,昏动也。
性,明静也。
若知无始即明而为昏,故可了今即动而为静。
于是圣人见其昏动可即也,明静可复也,故因静以训止,止其动也;
因明以教观,观其昏也。
使其究一念,即动而静,即昏而明。
昏动既息,万法自亡,但存乎明静之矣。
是为圆顿,是为无作,是如来行,是照性成修,修成而用废。
谁论止观显而性泯,亦无明静豁然?
谁寄无所名,焉为示物旨归?
止成谓之解脱,观成谓之般若,显谓之法身,是三即一,是一即三。
如伊三点,如天三目,非纵横也,非一异也。
是谓不思议三德,是为大般涅槃也。
呜呼!
此法自鹤林韬光,授大迦叶,迦叶授之阿难。
阿难而下,灯灯相属,至第十一马鸣。
鸣授龙树,树以此法寄言于《中观论》。
《论》度东夏,独淮河慧文禅师解之,授南岳大师
南岳从而照心,即复于性,获六根清净,位邻乎圣。
斯止观之用验矣。
大师惜之无闻后代,从大悲心出此数万言,目为《大乘止观》,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
分为二卷,初卷开止观之解,次卷示止观之行,解行备矣,犹目足焉,俾我安安不迁而运到清凉池。
噫,斯文也,岁月辽远,因韬晦于海外。
道将复行也,果咸平三祀,日本国圆通大师寂照锡背扶桑,杯汎诸夏,既登鄮岭,解箧出卷,天竺沙门遵式首而得之。
度支外郎朱公頔冠首序,出俸钱模板,广而行之。
大矣哉!
斯法也,始自西传,犹月之生,今复东返,犹日之升。
素影圆晖,终环回于我土也。
因序大略,以纪显晦耳。
六妙门后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上
天台智者禀受南岳思禅师三种止观,一曰圆顿,二曰渐次,三曰不定。
此《六妙门》,即不定止观也。
谓随其根性,六门互修,渐顿迭进,取益为断,故以不定为目。
昔瓦官初说,道俗餐禀,蒙益者众。
且略言事验者,大中大夫蒋添玫、仪同吴明彻皆习此息法,脚气获除;
梁方茂身觉轻举。
况大乘密益乎?
噫!
习禅法者,斯为要道。
修證户牖,可举而行也。
方等三昧行法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上、方等三昧行法
山门教卷,自唐季多流外国,或尚存目录,而莫见其文,学者思之,渺隔沧海。
《方等三昧行法》者,皇宋咸平六祀,日本僧寂照等赍至。
虽东国重来,若西乾新译,载披载沃,适奉醍醐。
切念《方等》至尊,禁法严密,茍不克由圣范,事出师心,岂惟招无益之诃,抑亦负馀殃之责。
南岳师躬行七载,理洞其微,位净六根,言符先佛。
大师咨询有在,况发总持,垂此典谟,足可绳准。
今时或坛场延袤,形像巍峨,行法则半任臆裁,律范则全用心匠。
纵谓七众阶节,宁逾上首之科;
虽曰像多无妙,要符表法之便。
将恐未除故业,更贻新戚,染衣增垢,良用悲夫。
然此行法六篇,后二不载者,修行备在《百录止观》,受戒具出本经。
存篇目者,令知行法有始终也。
法华三昧仪勘定元本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上、《法华三昧忏仪》(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圣教浸远,文句舛错,由传者浮昧。
若不校其同异,明示得失,日增月甚,遐丧真味。
《法华三昧仪》者,天台大师瓦官亲笔,盖《止观》第三《三昧所指别行》,即其文也。
若夫启迪后学,为时所宗,破障坏魔,入佛境界,与夫文殊、普贤,并驱宝辂,游方至极者,实惟斯渐矣。
患其稍易旧章,或亡精要。
且十科行轨,理观为主,傥一以误,九法徒施。
有于坐禅观法加成五句者,今列示之。
文云:「为因心故心,为不因心故心,为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元文。),为非非因心非非不因心故心(近加。)
」且山家凡立句法,用观祇但至四,未知五句出自何文。
又当推检之际,第五句下准何为境,如何用观?
《辅行》自云:彼别行文但推四句,故今文中广修众观以广于彼。
况彼象观犹是历事,而正观一门全今四句,岂应疑误彼之大体哉?
而复辄引经文,系乎卷末;
滥回粗注,错其篇内。
细碎之失,莫得而举也。
故今直勘元本,刻板印行,庶存先制。
而今而后求三昧者,欲传斯文,请固存此序,用以区别。
天台教观目录序天圣七年七月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上
皇祖有训,以天台命家。
总括群经,诞敷八教,引五时五味以次其说,使顿渐有序,施开成务,原始要终,实昭明乎大化。
然后说三种止观,教人安心。
牢笼万行,巧适物宜,虽三不同,同御大车,到于凉池。
大哉!
自我丕教东渐于近二千载,以大总持,作师子吼,妙尽佛意者,殆一人而已。
按《别传》曰,智者说法三十馀年,不畜章疏,安无碍辨,契理符文,挺生天智,世间所伏。
有大机感,乃为著文。
奉敕撰《净名疏》暨《觉意三昧》、《六妙门》、《禅法界次第》、《小止观》、《法华三昧仪》,自馀皆高座口授而已。
尝曰说次第禅门,一年一遍,若形章疏,可五十卷。
庄严寺法慎私记初分,得三十卷;
国清寺灌顶治定,作十卷(慎本不存。)
说《法华玄义》、《圆顿止观》,半年各一遍,若著章疏,各可三十卷;
灌顶私记此二初分,各十卷,改《圆顿》为《摩诃止观》。
唯《法华经疏》,二十七于金陵听受,六十九于丹丘添削十卷成文,题为《文句》。
又智者停瓦官八载,讲《大智度论》而不云有记章疏。
唐开元岑法师于智者坟前刻石柱,云《大智度论疏》二十卷。
尝询诸先达,未见其文。
复于丹丘灵石寺演《涅槃》百句,解说为万句,不传后世,为灌顶叹息。
自馀诸杂疏论,莫能悉举,皆备书于后。
除智者笔削及法慎禅门,馀皆顶禅师于法输之下,其受若海,其传如瓶。
凡教观章句总一百五十九卷,皆智者所说也。
又取灌顶禅师著述《大涅槃疏》等凡二十三卷,湛然禅师等述《释签》等凡五十有七卷,三师合凡二百三十有九卷。
尽取题目,刻诸琬琰,用存不朽。
三师之外,唐宋已还,宗山家者述作颇众,既未辨其详略,不敢辄预。
日本送到目录,非三师所述,皆所不取。
时皇宋天圣七年七月五日刻石。
天台教随函目录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上
西域传佛教者,凡有二宗:一曰法相,二曰法性
法性者,远承文殊、龙树,近禀青目、清辨,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而为祖述也。
法相者,远嗣弥勒、无著,近踵法护、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以为宪章也。
所以经论翼张,性相角立者,由乎时机不同,法药有异耳。
傥因言以契理,识月以忘指,复何性相分其宗乎?
然而法性之义,宏远深诣,非肤受速成者所能知也。
故《西域记》云:唐三藏奘法师初遇龙树宗师,欲从其学。
彼令服药求长生,方能穷究。
奘念本欲求经,恐仙术不成,辜我宿愿,遂不学此宗,乃学法相矣。
元魏、高齐间,有慧文禅师因探大藏,得龙树《智论》一心三智之文。
于是依论立观,口授南岳慧思禅师
思授天台智者智者因《法华三昧》发《旋陀罗尼》。
凡所说法,初无章疏,皆悬节经文,直谈佛旨。
柔音一震,群听咸服。
立五时八教,判释西来一切经籍,罄无不尽。
大抵《法华》为极谈,诸经为兼畅。
又说三种止观,为依教起行之门,修心复性之道。
有门人灌顶、法慎者,多闻强识,随讲载笔,记诸善言,为一家之陈迹矣。
唯《净名经疏》,炀帝请撰。
殆入灭,法付灌顶,顶撰《涅槃经疏》、《观心论疏》等,盛行于世。
法付缙云智威东阳慧威左溪禅师玄朗左溪荆溪湛然。
当二威之时,但以止观缄授而已。
左溪权与说释,至于荆溪,乃广制章记,辅翼教观。
是则一家若以龙树为高祖,至荆溪则九世矣;
智者为始祖,至荆溪即六世矣。
遵式叨生台岭,滥预桑门,刳心尝习于斯宗,白首敢言于精业?
志愿此教,编入大藏,俾率土咸益。
天禧三年,会相国太原王公钦若出镇钱唐,因以宿志闻于黄閤,遂许陈奏。
事未果行,翛焉薨逝。
天圣纪号,干当玉宸殿高班黄元吉以兹法利,上闻天听,皇帝、皇太后体尧仁以覆物,奉佛嘱以护法。
爰择梵侣,精校于真筌;
旋系竺坟,广颁于秘藏。
切虑此教各有部帙相扶者,有卷轴别伸者,若编之非次,则读者难明。
今总而录之,各从其类。
仍于题目之下,粗述其意,俾发函展卷,与记文对看。
如《法华玄义》,须对《释签》,他皆放此。
然此教文,虽部逾于数十,而卷不满二百。
三世佛法,一家义宗,总括要举,亦已备矣。
览之者适足以解疑释结,贯道达微,又何俟服药长生,然后为学者哉!
指要钞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上、四明尊者教行录、十不二门指要钞
大教隆夷,存乎其人。
诸祖既往,玄化几息。
时不可以久替,必有间世者出焉。
四明传教导师礼公,实教门之伟人也。
童子受经,便能思义,天机特发,不曰生知之上性者乎?
及进具,禀学于宝云通师
初预法席,厥父梦其跪于师前,师执瓶水注于口中,其引若泉,其受若谷。
于是乎天台大教,圆顿之旨,一受即了,不俟再闻。
师谓之曰:「子于吾言无所不达,非助我也」。
逮师始灭,公复梦贯师之首,擐于左臂而行。
嘻!
得非初表受习,若阿难泻水分瓶之莫二也?
后表传持,操师种智之首而行化也?
淳化初,郡之乾符寺请开讲席,诸子悦随,若众流会海。
繇是堂舍侧陋,门徒渐繁。
未几,遂迁于保恩院焉。
《法华》、《止观》、《金光明》诸部,连环讲贯,岁无虚日。
尝勖其徒曰:「吾之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未始不以教观权实之旨为服味焉,为杖几焉,汝无怠也」。
大哉,若夫被寂忍之衣,举大慈之室,循循善诱,不可得而称矣!
《释签》十不二门者,今昔讲流以为一难文也。
或多注释,各陈异端。
孰不自谓握灵蛇之珠,挥弥天之笔。
岂思夫一家教观,殊不知其启发之所。
公览之再叹:岂但释文未允,奈何委乱大纲,山隤角崩,良用悲痛。
将欲正举,舍我而谁!
遂而正折斯文,旁援显据,绰有馀刃,兼整大途。
教门权实,今时同昧者,于兹判矣,别理随缘其类也。
观道所托,连代共迷者,于兹见矣,指要所以其立也。
至若《法华》、《止观》,网格之文,隐括错综,略无不在。
后之学者,足以视近见远,染指知味。
《易》不云乎,「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实此一二万言得矣。
式忝同学也,观者无谓吾之亦有党乎?
取长其理,无取长其情,文理明白,谁能隐乎云也!
武林山兴圣院结界相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上
佛法住世,由乎戒律。
戒律住世,由乎僧也。
夫坏色其衣,应器其食,表刹其居,非戒律无以为释氏之子也。
衣之有品制,食之有正命,居之有界相,三法备矣,始可防身口之患,修定慧之道。
若乃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者,先儒耻之,况释子乎?
兴圣院者,乃武林表刹之奇趣也。
鹫岭耸于空界,龙泓达于海际。
游之者,无道俗、无春秋,翛然一来,使其虚襟凝睇,有忘归之色。
沙门智伦公考槃是院,多历年所,以智者教为谈柄,以弥陀观为行门,请业之徒,亦已众矣。
尝念所居之地,未结界相,凡说戒自恣,等法无得而行焉。
天圣六年戊辰冬十一月三十日,集明解毗尼者,指垣墙,定标杙,法以结之。
既羯磨之有成,信劫烧之不坏,准南山云。
结界已,当榜示显处,使后来者无有疑滥。
故大界之与净地,悉书其相,悬诸绀宇。
或曰:踞大乘者修寂灭行,以大圆觉为伽蓝,讵假乎局此方隅,结是体相以自系属乎?
今曰不然。
夫圆觉之说,宅心之境也;
羯磨之设,摄僧之戒也。
大士非舍僧戒,唯取心境而已。
经不云乎:「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奚尝以放荡之迹为寂灭之行乎?
今之人厌小节而欣大用者,吾以为何必方袍,然后圆觉大集?
所谓无戒满世,伤如之何!
遵式忝居南邻,见托为序,故直笔其梗概云耳。
圆顿观心十法界图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中
窃闻其广不可涯,高不可盖,长不可寻,将盈而虚,将晦而明,虽边而中,微妙深绝,叵得而思议者,惟心也。
天台师闻诸于灵山,證诸于三昧,知其寂默,非数所求,而强以数数于非数,依《法华》作十界百界三千权实,以明诸性非合也,非散也,自然而然,曰诸法实相,使人易领也。
然后示之一念空,三千皆空;
一念假,三千皆假;
一念中,三千皆中。
成圆三观,观圆三谛,以明诸修大智也,大行也,不运而速,曰白牛大车,使人顿入也。
故得自因至果,不移一念。
坐道场,成正觉,降魔说法,度众生入涅槃,而能事毕矣。
用龙树偈「因缘即空,即假即中」,会而同之。
十法界者何也?
十统诸法也,三谛为界也。
何者?
谓佛以中为法界者也;
菩萨以俗为法界者也;
缘觉、声闻,同以空为法界者也;
地狱、鬼、畜、修罗、人、天,同以因缘生法为法界者也。
空、假、中者,虽三而一也。
十界者,亦一而十也。
故使互含一,复具九,如帝珠交映,成百法界也。
一因缘,一切因缘;
一空,一切空;
一假,一切假;
一中,一切中,良由于此。
三千者复何谓也?
成界之法者也,有其十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斯总也十法。
在佛为中、为实、为常、为三智、为五眼、为十力、为四无畏、为不共法;
在菩萨为假、为权、为荣、为常、为万行、为四摄;
在二乘为空、为权、为三脱、为四枯、为无漏、为涅槃;
在凡夫为倒、为惑、为漏、为盖、为缠、为集恼、为生死,斯别也。
统彼百界,乃成千法。
复播诸百界,为三世间,成三千法耳。
百界三千一也,与夫一念非前后也,非相含也。
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必归乎不思议三谛、无量三法、三德密藏矣。
嘻,一念心法,既然引而同之,彼彼佛法,彼彼众生法,咸然也。
经曰:「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斯之谓欤!
既知是已,当观日用。
凡起一念,必属一界,即照此界为九、为佛。
九则随情偏起,谓之无明;
佛则称理圆观,谓之大慧
九界之念,并非佛界之心。
方是是非鉴矣,非则照之令是,是则护令成行。
经曰:「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行于非道,能达佛道」,斯之谓也。
然则目虽在面,反临鉴以正容;
心实由中,要藉缘以董虑。
神灵潜密,照之或难;
识相纷驰,检之非易。
故今引心于外,绘彼升沉之像;
存志于中,观我是非之变。
然后策心内照,正道由明。
题为《圆顿观心十法界图》。
于一心字,派出十界。
复引墨迭贯,方之联珠,表一界,界展转具九,成百法界。
仍以日起行相,书之左右。
览者欲深于性,请详诸序;
欲熟于修,当诸图状。
往生西方略传新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
维西方净土者,琼林宝网,珠阁瑶池。
超亿刹于玉毫,耀千光于沙界。
诸佛同赞,群贤所宗。
遍吉、曼殊,咸愿生乎其国;
天亲、弥勒,皆誓往于彼方。
大圣尚然,况常徒者也。
至若散因定业,少善多福,截五道而长骛,眷九品高升
直到萨云,无复退转。
故彼佛本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者,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父、杀母也。)
今既幸无逆罪,不谤大乘,岂有愿求而不遂也?
况复《十六观经》云:下品下生者,具足诸罪,四重五逆,谤方等法,地狱火现。
十念称佛,地狱猛火,化清凉风,即生彼土。
斯则又许逆罪之辈,十念得生,况无者乎?
推此而言,宜各自信,凡愿生者无不遂心。
天台智者临终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
华池宝树,易往无人。
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实不唐捐。
又本愿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回向欲生。
若不果遂者,誓不成佛。
又应校量业行久近者,十念信乐,尚生彼国,况复一日生信乐者?
况复一月一年一生而信乐者耶?
又应校量灭罪轻重者,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重罪者,即前五逆也。)
一念称佛,灭罪既尔,况复十念所灭罪耶?
况复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佛所灭罪耶?
重逆尚灭,况轻罪乎?
又应校量念佛功德比馀善根优劣之相者,经云:若人以四事极好之物,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阿罗汉辟支圣人,所得福德,不如有人一合掌,一称南无佛陀。
如彼大千圣福,假使百分千分百千亿分,算数譬喻,皆所不及一称佛名者,功德无量。
一称佛名,功德尚尔,况复十念佛者,况复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阿弥陀佛者,所得功德耶?
复次应知,念佛之人现世安隐,众圣守护,离诸灾厄。
且近校量今时风俗,竞祭鬼神,求其福祐,望得安稳。
信邪杀命,造罪结冤,必无福庆而可利人,虚招来生地狱罪报。
《易》曰: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杀生害命,祖承祭法,非一朝一夕,岂非积不善耶?
殃咎何疑也?
若言杀生非不善者,古今帝王何故仁慈化世,胜残去杀,禽鱼遂性,令登寿域,咸称善耶?
然祭祀之法,天竺韦陀、支那祀典,既未逃于世论,真俗流之罪经。
周公虽称事神,不达汇征之道;
仲尼焉能事鬼,盖迷六趣之源。
《老子》既混于九流,《庄子》未移于百氏。
唯释宗所辨,曲尽其理。
天趣在上,人居其次,修罗处中,鬼畜斯下。
今以人事鬼,其犹俛首就足,抑君奉民,何逆之甚也?
又鬼有邪力,事之既久,物党方类,死堕其中,世其迷哉!
且三界大师万德慈父,归之者罪灭,向之者福生。
诸经具说,若能暂归三宝、受持一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胜利:一者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
二者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三者常为十方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四者一切恶鬼,若夜叉、若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中。
五者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
六者先所作罪,皆得消灭;
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七者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
八者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者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欢喜礼拜,犹如敬佛。
十者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欢喜,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持金莲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诸有智人,请观念佛所获现世福利功德,岂同世人祠祀之法,现无福利未来受苦耶?
又复当信一切大乘经典,皆赞西方庄严净土,劝令往生。
若《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诸部诸经,皆示行相及赞功德。
又诸菩萨、天亲、龙树,皆各造论,称赞净土。
又此方诸法师、禅师,各造论著疏,光赞西方。
道安法师《往生论》六卷,慧远法师造《观经疏》一卷,天台智者造《十疑论》、《观经疏》、《弥陀经疏》各一卷,道绰禅师撰《安乐集》三卷,善导和尚立五会教劝人念佛,造《观经疏》一卷,《二十四赞》、《六时礼文》各一卷,怀感法师得《念佛三昧》,造《决疑论》七卷,慈悯三藏撰《净土慈悲集》三卷,慈恩法师造《弥陀经疏》二卷,镇国沙门澄观造《观经疏》一卷。
有谁闻此众圣称扬敦劝往生而不信乐?
除及不肖人痴瞑无智者
斯更复引自古及今,西天东夏道俗士女、往生高人三十三条显验之事,具示将来诸有贤达,愿共往生也(《天竺别集》卷中。又见《乐邦文类》卷二。)
慧:《乐邦文类》作「定」。
天竺寺十方住持仪序天圣八年正月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天竺别集》卷下
吾早观钱唐寺宇数百,无一处山家讲院。
诸法师多寄迹他寺,主客相妨,师徒系属,因相触恼,讵免屡迁。
于时域心,便欲创置。
乃遍访名迹,唯古天竺寺遗蓝尚在。
大法师真观所造,便讲《法华》,次法侁法师、道标法师,皆讲《华严》、《法华》,徒近千数,则知其地素宜传唱。
唐中和寺废,拱木森然,徒仰前修,有心无力。
大中祥符八年乙卯,旋建舍宇,略可安存,便闻讲席,于今十有七载,廊庑尚缺。
无何,齿发凋落,知死非遥,将来讲人,焉知吾志。
虽有王敕,作十方传教住持,然其隆替存人,聚散依法,傥人无规矩,摄众何言?
众若不存,法将谁寄?
及至尘生高座,苔覆脩廊,牵复无门,空嗟来□。
故立制数章,冀存长久,愿将来法主秉而行之,各念因佛出家,依法得住,反坏佛法,非魔而谁。
静霭引肠,但恨弗能护法;
常啼破骨,岂非志在闻经!
况乎遗嘱勤勤,忍违于慈诲;
长夜杳杳,忍灭于法灯
固宜一哉其心,牢秉正法,后后相属,灯灯继明。
茍心之不欺,则天龙幽赞。
天圣八年岁次庚午正月十五日沙门遵式制。
放生慈济法门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
儒冠五常谓之仁,释御四等谓之慈,皆恶残去杀,推惠广爱之谓也。
然后果五福之曰寿,證四德之曰常,实唯不杀放生之大统也。
始悟九居之中无常之理,为杀业之故。
释迦金人八十示灭信相以不杀见疑于是明矣。
洎充虎济鱼之为行,数尘滴海之比寿,不杀果知其常,斯又明矣。
推此欲登仁寿之乡、常乐之场,久而弥芳,必须以放生,则蚤虱之咸恤,蜎螟之遂康。
不杀则草木等爱,枝叶靡伤,然后始可也。
人何逆甚而返,以杀畜肥体,乃望长年,岂异续火以水,增冰以汤,何其辽矣!
试论之曰,彼之含血,既均于己,计身惜命,岂复远哉?
有识之士,取譬诸身,孰敢杀身?
取譬诸命,孰不保命?
矧如佛言,莫非父母妻子循环之报,且杀且啖,其可忍乎?
是知暴凶嗜杀之徒,婴三途之极酸,然后残疾短龄之应而应之,其将何归?
呜呼,深可怜悯者也,痛莫奈何!
予因将二三子往翠岩练若修《法华三昧》,路由舟楫,众买水属放之,兼广流水。
品疏讲经,独不果也,但临生类,口授法句。
观者饰谬,谓伦贯尽旨,山行之次,请析简书之。
予曰盖出我衷,非由旧章,适时之言,那可承用。
辞之不已,备而端輗,目为《慈济法门》,作七章分别,事理聊足。
但其言质用者,更可裁饰。
七章者:叙由一、咒水二、请加三、归依四、称佛五、说法六、忏愿七。
按:《金园集》卷上,续藏经第二编第六套第二册。
放生慈济法门跋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金园集》卷上
上来虽曰七章,辞理广略之失,两俱未详,或有可取。
请用者更自斟酌,但不失大纲即得也。
应知不事文章,但顺慈济之理,直写胸间常用之语耳,读者勿起讥诮之燬也。
诫酒肉慈慧法门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金园集》卷下
斯偈者,出《楞伽经》、《央崛经》、《涅槃经》、《萨遮尼乾经》、《阿含经》、《正法念经》、《华严十恶经》诸大小乘典,因看读时录之,成偈一百首,目为《诫酒肉慈慧法门》,遍示未闻,足以为诫。
幸愿信者迟回细读,深思现业,大惧来报,铜铁火汤,岂易胜受也!
诫酒肉慈慧法门跋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金园集》卷下
此偈并出诸经,凡读诵者,常须保护。
若有轻慢,即是轻慢诸大乘等经,得罪非少。
改祭修斋决疑颂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金园集》卷下
近见多改祭祀,竞修斋福,断肉止杀,正信念佛,甚为希有。
其间或未知损益者,妄生破毁,便言在俗祭祀为先,或云斋戒不能救急。
见蔬食念佛,我但持心;
闻善恶因缘,来世谁受。
于是善根未深者,被斯惑乱,多退初心。
今为断疑,引经明證,并作偈颂,令易忆持,依此诚言,莫信邪说。
然世人疑虑,是故无量,今但从要,略书十颂。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由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
余尝见诸处传山门教迹,或当大师远忌,追慕修斋,皆阙其修礼之法,今著数偈,略用伸仰。
夫内心寂照,功成入位,外则神通,说法应乎群缘。
故生化始终,凡十二偈,实统智定之用耳。
虽于别传少有不次,盖别树一场次第之意。
初二偈三昧降魔,次说《法华》,又次说《止观》、《净名》、《涅槃》、《放生》、《施戒》,皆如次也。
没后灵感一偈,难尽芳猷,他方之身,请护遗教。
洎五悔,合十七偈。
观者无嫌辞近理寡,聊备其以时追想之诚耳。
或略可济用,称唱之时,宜须郑重,必希感召,永荫教门,目为《智者斋忌礼赞文》云尔。
按:《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三套第一册。又见大正藏卷四六。
往生决疑行愿二门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乐邦文类》卷二
安养宝刹,大觉攸赞,三辈高升
夕孕金华,列宿犹暂于海滴;
晨游玉沼,世灯彊喻于河沙。
良以十方爰来,四生利往。
虽腾光而普示,终稽首而遍求。
故其竺国皇州,自今观古,彼则钜贤至圣,咸舒藻以为盟;
此则觉德鸿儒,尽摛毫而作誓。
自兹回向绵续,唱和相寻,诚为道德之通衢,常乐之真济者也。
但世多创染割截,未识方隅,忽遇问津,靡暂滥吹,或攘臂排为小教,或大笑以为权乘。
以其言既反经,人惑常典。
《易》不云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遂辄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词愧不文,理存或当。
视菽麦而且辨,挹泾渭而永分。
剪伊兰之臭林,植旃檀之香干。
信解行愿,原始要终,不数千言而能备举者,实兹二门矣。
往生净土忏愿仪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
原其诸佛悯物迷盲,设多方便而引取之。
但唯安养静业,捷直可修,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十方诸佛无不称美者也。
比丘四众及善男女诸根缺具者,欲得速破无明诸闇,欲得永灭五逆十恶、犯禁重罪及馀轻过,当修此法。
欲得还复清净,大小戒律现前,得念佛三昧,及能具足一切菩萨诸波罗蜜门者,当学此法。
欲得临终离诸怖畏,身心安快,喜悦如归,光照室宅,异香音乐,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现在其前,送紫金台,授手接引,五道横截,九品长骛,谢去热恼,安息清凉,初离尘劳,便至不退,不历长劫,即得无生者,当学是法。
欲修少法而感妙报,十方诸佛俱时称赞,现前授记,一念供养无央,数佛即还本国,与弥陀坐食、观音议论、势至行步,眼耳洞视彻闻,声量无际,飞空自在,宿命了了,遍见五道,如镜面像,念念證入,无尽三昧。
如是称述,不可穷尽,应当修习此之胜法。
如所说者皆实不虚,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称美此事,以示不妄,我等云何敢不信佛!
今取净土众经,立此行法,若欲广知,寻经补益。
往生净土忏愿仪后序大中祥符八年二月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净土十要》卷二
此法自撰集,于今凡二改治。
前本越僧契凝已刊刻广行,其后序首云:「予自滥沾祖教等是也。
圣位既广,比见行拜起易劳,忏悔禅法皆事攻削,馀悉存旧」。
今之广略既允,似可传行,后贤无惑其二三焉。
刊详删补,何嫌精措。
时大中祥符八年岁乙卯二月日序。
按:《往生净土忏愿仪》,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