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周叔智哀辞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镡津文集》卷一五
周叔智名测九江浔阳人也。
少聪悟,读书能强记,自六籍、扬、孟,洎司马氏,《史》、《汉》、老、庄、列禦寇之说,与吾佛经,历目则往往通之。
商较古今,援引故事,动有典据,尝骇坐人,率皆伏其高论。
文学《易·系辞》,奇峭颇工。
耻于奔竞,造次不移其守,故名不籍甚。
朋游屡以其家贫亲老勖之,逾四十,始以茂才异等举。
寻斥于有司,归乡曲,务以其道训导后进。
江州风俗剽轻,其人寡能庄整。
叔智侃然处于乡党,而后学小生不敢恣放。
去年孟夏,得叔智之子明服书,且闻叔智癸未孟秋死矣。
呜呼!
吾尝与叔智友,凡议论不以道相契,未始发其言。
交道之中正,自谓古人不至如是也。
及来吴越,不相见已六七年,日夕浩然思归浔阳,慕惠远宗炳刘遗民之风,同叔智相与老于林下。
逮此,信吾事不果济也。
呜呼,交道之已矣乎!
哀其人不复见矣,故辞之以扬其德也。
辞曰:
江之山兮匡庐效灵,江之水兮九江泚清。
合其气兮诞为人英,君得之兮既聪且明。
道德修兮器识恢宏,竟不展兮夺化代并。
公之寿兮令名不朽,君之福兮学问富有。
仁义家传兮子孙宝守,孰谓既往兮不光其后。
湓江浮天兮绿净漪漪,白石青草兮日暮参差。
若人不归兮万古别离,相望丘墓兮千里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