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霄 南宋 · 释道济
押尤韵
平明发馀杭,扁舟溯清流。
登岸五六里,小径穿林丘。
奇峰耸天柱,九锁岩谷幽。
云根立仙馆,胜处非人谋。
入门气象雄,金碧欺两眸。
弹棋古松下,啼鸟声相酬。
羽衣读黄庭,内景宜自修。
蓬莱隔弱水,九转即可求。
坡翁昔赋诗,刻石记旧游。
溪山增伟观,万古传不休。
我来吊陈迹,枯肠怯冥搜。
执炬入大涤,襟袖寒飕飕。
悬崖石乳滴,千岁无人收。
樵夫指岩窟,此处通龙湫。
方期过东洞,红日惊西投。
徘徊出山去,空使猿鹤愁(元孟宗宝《洞霄诗集》卷八)。
为救一后生作 南宋 · 释道济
四言诗
后生后生,忽犯天嗔。
前生恶业,今生缥身。
老僧救汝,归奉母亲。
诸恶莫作,免得祸临。
句 南宋 · 释道济
押尤韵
藕荷无数满沙洲(荷花)。
按: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三二
偈颂四首 其一 南宋 · 释道济
押寒韵
一手动时千手动,一眼观时千眼观。
既是名为观自在,何须拈弄几多般(入昭庆寺见大悲像)。
其二
押词韵第十八部
背倚寒岩,面如满月。
尽大地人,只见半截(至大佛寺见大佛半身)。
其三
一块两块,佛也不怪。
一醒两醒,佛也不嗔。
一碗两碗,佛也不管(与长老说佛语)。
其四
押虞韵
小黄碗内几星麸,半是酸齑半是瓠。
誓不出生违佛教,出生之后碗中无(长老餐)。
海蛳颂 南宋 · 释道济
押词韵第三部
此物生在东海西,又无鳞甲又无衣。
虽然不入红罗帐,常与佳人做嘴儿。
辞世颂 南宋 · 释道济
押词韵第十七部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净慈寺志》卷三作真),依旧水连天碧(按:全大同为道济作《入龛文》引此颂作:今日与君解释,从前大戒不持,六十年来狼藉。囊无挑药之金,东壁打到西壁。再睹旧日家风,依旧水连天碧。到此露出机关,末后好个好消息。)。
颂古四首 南宋 · 释道济
押麻韵
道冠儒履释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
忘却率陀天上路,双林端坐待龙华(宋法应、元普会《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三)。
影壁自赞(诗题据《净慈寺志》卷一九补) 南宋 · 释道济
押佳韵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
面黄以蜡,骨瘦如柴。
这般模样,只好投斋。
也有些儿差异,说禅不用安排。
按:《敕建净慈寺志》卷一九,武林掌故丛编本。
真像沈提点求赞(诗题据《净慈寺志》卷一九补)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
远看不是,近看不像。
费尽许多工夫,画出这般模样。
眉如扫帚,一张大口。
不会非言,只会吃酒。
看看白头,常常赤脚。
有色无心,有染无著。
醉眠不管江海波,浑身蓝缕害风魔。
桃花柳叶无心恋,月白风清笑与歌。
倒骑驴子归天岭,钓月耕云自琢磨。
按:《济祖师文集》。又见《敕建净慈寺志》卷一九。
致少林长老书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道藏精华录本)
伏以焚修度日,终是凡情;开创补天,方称圣手。虽世事有成必毁,但天道无往不还。痛净慈不幸,净扫三千;悲德辉长辞,忽空四大。遂致菩提树下,法象侵凋;般若声中,宗风冷落。僧归月冷,往往来来,如惊栖之鸟;人出山空,
○落落,如吹断之云。鼓声已失,何以增我佛之辉?衣食渐难,大要出如来之丑。欲再成庄严胜地,须仰仗本色高人。恭唯少林大和尚,行高六祖,德庇十方,施佛教之铃锤,展僧人之鼻孔。是以不辞千里,通其大众之诚;敬致一函,求作禅林之主。若蒙允诺,瓦砾吐金碧之辉;倘发慈悲,荆棘现丛林之色。大小皆面皮,休负诸山之望;近远悉舟车,休辞一水之劳。慧日峰前,识破崄崖之句;南屏山畔,愿金灵隐之光。伫望现身,无劳牵鼻。
寄少林和尚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敕建净慈寺志》卷一九
愚徒道济稽首焚香致书于少林大和尚法坐下:窃以水流云散,容易别离;路远途遥,急难会面。嗟世事之无常,痛人生之莫定。然大地尚全,寸心不隔。目今桂子香浓,黄花色胜,城中车马平安,湖上风光无恙。我师忙里担当,闲中消受,无量无边,常清常净。拜致殷勤,伏惟保重。济不慧,钻开地孔,推倒铁门,针尖眼里走得出来,芥菜子中寻条路去。幸我师慈悲,不嗔不怪;烦老天宽大,容逋容逃。故折了锡杖,不怕上高平低;被却草鞋,管甚拖泥带水。光着头,风不吹,雨不洒,何须竹笠?赤着体,寒不犯,暑不侵,要甚衣包?不募化,为无饥渴;懒庄严,因乏皮毛。万重寻声救苦,当行则行;一时懒动雀剿,要往即往。塞旁明,久非左道;由正路,已到西天。一脚踢倒朱山,全无挂碍;双手劈开金锁,殊觉逍遥。便寄月一之书,少达再生之好。虽成新梦,犹是救人。长啸三声,万山黄叶落;回头一望,千派碧泉流。尚有欲言,不能违反。乞传与南北两山,常叫花红柳绿;为我报东西诸寺,急须鼓打钟敌。情长难尽,枯短不宜。
供状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南屏山净慈寺书记僧道济,幼生宦室,长入空门,宿慧神通三昧,今修语具辨才,理参无上,妙用不穷。云居罗汉,惟有点头;秦州石佛,自难誇口。卖响卜,也吃得饭;打口鼓,尽觅得钱。倔强寒过德州人,跷蹊压倒天下汉。尼姑寺里讲禅机,人俱笑我颠倒;娼妓家中说因果,我却自认风狂。唱小词,声声般若;饮美酒,碗碗曹溪。坐不过,禅床上醉翻觔斗;戒难持,钵盂内供养屠儿。袈裟当于芦妇,尽知好酒颠僧;禅杖打倒庞婆,共道风流和尚。醉昏昏,偏有清头;忙碌碌,的无拘束。欲加其罪,和尚易欺;但不犯法,宣威难逞。请看佛面,稍动慈悲;拿出人心,从宽发落。今蒙取供,所供是实。
总织下火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这妖魔,本是微物,只窝在石岩泥穴。时当夜静更深,叫彻清风明月。聒得天涯游子伤心,叫得寡妇房中泪血。没来由只顾催人织,空费尽自家閒气力。既非是争田夺地,又何苦尽心抵敌?一见面怒尾张牙,再斗时扬须鼓翼。赢者扇翅高鸣,输者走之不及。得利则宝钞盈千,赏功只水饭几粒。纵有金玉刁笼,都是世情宝色。倏忽天降严霜,任你彦章也熬不得。伏此名烈火,及早认出本来面目。
雨伞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一竿翠竹,独力支撑;几幅油皮,四围遮盖。摩破时条条有眼,联络处节节皆呈。虽曰假合,不异生成。漫道打开,有时放下。担当云雨,饶他瓮泻盆倾下;别造晴乾,借此权为不漏天。
馄饨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外象能包,中存善受。捍出顽皮,捏成妙手。我为生财,他贪适口。砧几上难免碎身,汤镬中曾翻觔斗。舍身止可救饥,没骨不堪下酒。把得定横吞竖吞,把不定东走西走。记得山僧嚼破时,混牛满地。
酒怀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朝也吃,暮也吃,吃得喉咙滑似漆,吃得肚皮壁立直,吃得眼睛瞪做白,吃得鼻头糟成赤。有时汝阳三斗,有时淳于一石;有时鲸吞,有时龙吸;有时效篱下之陶,有时学瓮傍之毕。吃得快,有如月赶流星;吃得久,有如川流不息;吃得乾,有如东海飞呈;吃得满,有如黄河水溢。其色美,珍珠琥珀;其味醇,琼浆玉液。问相知,曲蘖最亲;论朋友,糟丘莫逆。一上唇,五脏欣随;未到口,涎流三尺。只思量他人请,解我之馋;并未曾我做主,还人之席。倒于街,卧于巷,似失僧规;醉了醒,醒了醉,全亏佛力。贵王侯要我超度生灵,莫不筛出来,任我口腹贪饕;大和尚要我开题缘簿,莫不沽将来,任我杯盘狼藉。醺醺然,酣酣然,果然醉了一生;昏昏然,沉沉然,何尝醒了半日!借此通笑骂之禅,赖斯混风颠之迹。想一想,菩提心总是徒劳;算一算,观音力于人何益?任世间只管胡缠,到不如早须圆寂。虽说是死不如生,到底是动虚静实。收拾起油嘴一张,放下了空拳两只。花落鸟啼,若不自知机;酒阑客散,必遭人面叱。漫说射洪春色,莫论其微;兰陵清酝,休誇无匹。纵美于打辣酥,即甜如波罗密。再若尝时,何异于曹溪一滴!
湖山有感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山如骨,水如眼,日逞美人颜色;花如笑,鸟如歌,时展才子风流。虽有情牵绊人,而水绿山青,依然自在;即无意断送我,如鸟啼花落,去也难留。阅历过许多香车宝马,消磨了无数公子王孙。画舫笙歌,何异浮云过眼;红楼舞袖,无非水上浮鸥。他人久住,得趣已多;老僧暂来,兴复不浅。你既丢开,我又何须。立在此,只道身閒;看将去,早已眼倦。咦!非老僧爱山水,竟忘山水,盖为看于见不如看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