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恢授兵部郎中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六
敕具官某:襄淮之形胜三,岘山首也,合淝腰也,维扬、承、楚至尾之势也。而就其中言之,则运掉腰势者,其任为尤重。尔岷峨之英,富于儒学。虽冲澹如幽人,洁白如处子,而胸中所贮数万甲兵,足以鼓三军之士而夺其气。当北兵横溃时,以疲弊之孤城,亢日滋之锐卒,亦已奇矣。襄州缺守,命汝兼之;西淮缺帅,命汝傅之。镇于黄岗,郎于武部,盖将以大用也。尔其勿狃于和,勿轻于战,思古人所以安边保胜之策,朕将有赖焉。可。
虞衡授户部郎中许纶授刑部郎中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六
敕具官某等:郎曹古六卿之属也,而地官掌邦用,秋官掌邦刑,于国脉民命所系尤重。尔衡将指广东,夙著风力;尔纶持麾湖外,亦有美最。朕皆委之,往正棘寺矣。今命衡佐民曹,纶司刑属。其思禁民为非之义,味哀矜勿喜之言,俾邦财裕而谳狱平,则予汝嘉。可。
游似授宗正少卿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六
敕具官某:朕更化以来,录前言之曾忤权贵者,聚之本朝,以宏直士之气。尔以端重鲠介,挺有父风,当绍定辛卯间,首上封章言火灾事,锄奸厉贪,读者缩颈,朕甚伟之。出使既还,遂长武监。庀官未几,复贰宗籍。朕固知卿非爱官职也,直言国之华,善人国之纪,以此望汝,尚其懋哉。可。
监察御史王定授大理少卿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六
敕具官某:执宪南台,明刑北寺,均于治天下之平也。尔年耆行高,智敏才赡。见闻之接诸老,尚有典刑;仕宦而升中都,不畏强禦。辍从宰士之要,分典台纲之清。曾未浃旬,贰于卿谳,朕之所以待汝亦厚矣。尔其谨于庶言庶狱,稽用中德,尚朕钦恤之意。可。
赵崇健授大理寺正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六
敕具官某:《王制》「狱辞之成,正听之以告于大司寇」,则棘寺有正,其来尚矣。尔天宗之秀,明习条章。三入为廷评,谳议惟克允。出分半刺,蔚有民庸。兹赐汝环,俾正寺事。其味《周书》审克之旨,体汉吏持平之心。监兹祥刑,嗣有明陟。可。
李韶吕延年并授太府寺丞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六
敕具官某等:列寺有丞,职清事简。惟外府掌金谷之藏,司出纳之权,号为繁剧,非才之良者不畀。尔韶经学淹该,端廉而静,持麾有嘉最;尔延年家学渊邃,才美而文,转藩有令闻。今予诏还,俾参釐寺事。各忠乃职,用宏兹休。可。
陈垲授司农寺丞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六
敕具官某:唐置农寺丞六人掌寺事,凡邦国委积,诸州稿秸,皆阅而纳之,至国朝则省为二矣。尔疏明而文,廉辨而直,衣绣持斧,为盗所憎,既畀之以词矣。朕寤寐英才,每有一长者,皆不遐弃,故复命汝贰我寺事。尔其敬体此意,不懈于位。可。
李性传授权刑部侍郎兼侍讲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七
敕:成周以太史掌刑书,先汉以明经决疑狱。盖谙识宪章,而后足以辨八法之情伪;精通义理,而后可以权诸罚之重轻。必惟其人,始称是选。具官某,缜密而栗,从容以和。弓冶父子之良,邃于六学;倅篪弟兄之乐,博极群书。自绍定之登朝,既端平之更化,曲台议礼,亡所依阿,文陛记言,数多论建。肆侍石渠之讲,晋䌷金匮之藏。重惟祥刑,当酌古谊。过轻则几纵有罪,过重则恐伤无辜。朕方体列圣之好生,尔宜念先民之弼教。期予于治,时乃之休,可。
徐侨授工部侍郎依旧兼国子祭酒兼侍讲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七
敕:御事罔耆寿俊,何以造周;朝臣无骨鲠儒,莫能兴汉。朕永惟治统之缺,每叹人才之难。今得耆英,宜寘近列。具官某,端信而诚悫,直清而澹夷。在野则布衣躬耕,在朝则端冕敬色。学如可乐,弗违颜子之仁;道或未行,不易下惠之介。剀切曲台之议,从容劝讲之箴。朕虽苑囿服御无所增,奇技淫巧无所作,实凭宿望,以重版曹。职简事清,无妨执艺以谏;道尊德贵,岂以饬材为工?若曰归哉,非所望也。可。
赵汝谈授吏部侍郎直学士院兼侍讲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七
敕:朕视朝南面,图任东曹。蔼蔼王多吉人,既选于众;番番我有良士,则惟其能。用朌纶言,以望禁橐。具官某,文物河间之彦,风流江左之英。擢从丘园,寘彼朝宁。辞章古雅,如升堂而闻正音;气貌冲夷,如入国而望乔木。乃眷甘泉之地,久虚法从之班。非白首耆艾,则不足以羽仪周行;非黄目清明,则不足以鉴裁流品。晋侍金华之殿,升直玉堂之庐。若卿能砥节奉公,则朕亦清心省事。往祗厥叙,益务起哉。可。
赵彦悈授权兵部侍郎兼说书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七
敕:朕更化以来,亲贤为务。畴咨群辟,亡踰于老臣;晋贰五兵,莫如我同姓。爰涣出纶之命,以华簪笔之班。具官某,肃乂端庄,澹夷温雅。其践修则言行邃于坛宇,其讲习则师友渐乎渊源。白驹之在空谷者累年,威凤之翔高冈者千仞。自还朝著,喜见仪刑。皓白而伟衣冠,惟恨识卿之晚;赫咺而如圭璧,尚嘉迪朕之勤。径从蓬山,遄陟荷橐。览安边之议,信儒者之知兵;献补阙之书,尚宗臣之报国。益新厥业,宏对兹休。可。
蒋重珍授守起居郎依旧兼说书袁甫授起居舍人兼说书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七
敕具官某等:国家擢用魁才,必更记注。蔡齐端雅之品,被遇于仁宗;汝砺忠嘉之猷,简知于哲庙。盖名高则知所自爱,而地近则可以昌言。今斯百年,始得二士。尔重珍气刚而识粹,尔甫貌肃而心庄。一则崇论谠言,不避权奸之势;一则仁声义闻,能廉贪懦之风。鸿远弋兮高飞,凤览辉兮翔集。迨兹亲政,为朕偕来。毋曰朝亡阙政,而莫弼予违;毋曰圣有训谟,而弗书吾过。左记言,右记事,职所当思;上克明,下克忠,邦其用乂。往祗并命,式迈前修。可。
度正授试礼部侍郎兼侍读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七
敕:朕临御路朝,顾瞻法从。商耇成人之训,久迪予闻;周官宗伯之仪,曾共乃事。爰畴已试之效,即峻为真之除。具官某,笃厚而靖夷,端庄而和裕。衣深带博,蔚有大儒之风;词赡理精,真得讲官之体。笃守师说,以沃朕心。朕尝谓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兼古夔夷之任,畀今鸿硕之贤。尔宜导君臣之和,明上下之分,使会盟可以却莱兵之暴,而尊俎可以折晋国之强。毋弃尔成,益祗厥叙。可。
李𡌴授兼侍读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七
敕:朕鼎新化原,晋用儒雅。谓万事之统犹阙,询兹黄发则罔愆;虽六经之道同归,学于古训乃有获。式资鸿宿之望,俾侍燕閒之游。具官某,一代耆英,四朝旧德。徽言善道,源流尚接于乾淳;全节高名,夷险弗渝于泰定。逮诸老收声之尽,屹孤忠贯日之明。补纫犀倾,扶立鳌断。每念尔身之在外,孰如以道而事君?精神可以折冲,故范镇有趣还之诏;筋力不以为礼,故次膺加毋拜之文。矧圣政之一书,实高皇之钜典,非得博古通今之士,岂当明师劝诵之筵?天下达尊三,尔尚式陈于猷训;九经行者一,予其弗替于箴言。毋曰遄归,庶期共治。可。
钟震授兼侍读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七
敕:朕以眇躬,学于古训。六经之义何上,莫窥往圣之心;正月之吉始和,首遴鸿儒之选。庶裨实政,毋作美观。具官某,以文雅撷先儒之英,以淹通擅良史之誉。簪笔扈从,亦既有年。侍燕清閒,屡闻入告。爰即延英之席,用升进读之华。究观前朝,厥有成监。范祖禹进《帝学》八卷,色和而气平;吕公著列《时议》十条,义明而词约。盖于诵说之际,傅以箴规之词。无俾二人,专美元祐。可。
度正授兼侍读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一、《鹤林集》卷七
敕:《易大传》谓「圣人以此洗心,吉凶与民同患」;《大学》谓「天子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治心之学,通上下一理也,而说者例曰「人主之学,与经生学士不同」,朕则未喻。具官某,行粹而古,识醇而明。当学禁方严,赢粮撰屦,不远数千里,从游于武夷之下,其趣尚盖已高矣。《易》有《本义》,《大学》有《或问》,析疑辨惑,皆所习闻。今自劝讲,升之进读。其以得之心、体之身者,为朕悉之究之,熟之复之。庶几交修,克迈乃训。可。
郑性之授兼侍读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二、《鹤林集》卷七
敕:汉儒以明经擢谏议大夫,唐旧典以谏议入乾符门。讲读谏诤,经术之相须,其来旧矣。至国朝绍兴以后,始有兼官之称。具官某,凝远而靖深,端方而简重。壮年射策,曾驰汉庭鲠直之声;幼学从师,尽得考亭精微之蕴。入居保氏之职,晋侍迩英之游。朕之不明不敏,尔康正之;朕之弗念弗庸,尔辅弼之。先民有言:「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尔其交修,朕将有望焉。可。
魏了翁授兼侍读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二、《鹤林集》卷七
敕:朕惟《大学》失传,微言辍响。以愈之博闻明辨,言「修身治国」而遗「致知」之一章;以光之真践笃行,能诚意正心而误「格物」之二字。惟程颢弟兄次其简编于始,而朱熹师友为之章句于终,义方著明,功在讲贯。具官某,高明荡乎宇宙,正学源乎圣贤。去国十年,不改孤忠之洁白;谪居七载,尽研六籍之精微。深惟孔氏之遗书,能究先王之成法。肆班法从,劝读经帷。三在一篇之纲,汝敷畅之;六毋十章之旨,汝切磋之。如行道之有程,如耘田之有畔。师在前,讲在后,勿托空言;化于口,笔于书,仍输忠告。庶乎闻大道之要,可以开太平之基。可。
李鸣复授兼侍读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二、《鹤林集》卷七
敕:朕躬宅天命,位在德元。正月之吉始和,布治方新于历象;六经之义何上,尊王莫善于《春秋》。式涣纶言,俾升诏读。具官某,气刚方而沈,涵之以厚;量闳肆而密,察之以文。横榻二年,升华八座。当其论事,肯言诸老之未言;既于谈经,能发先儒之未发。爰即冬官之序,晋陪春诵之班。本《孟子》为纲,明义当师于安国;以《鲁论》为说,知言宜祖于九成。庶殚厥心,同底于治。可。
洪咨夔授兼侍读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二、《鹤林集》卷七
敕:朕惟正月之吉始和,顾六经之义何上。《大易》有圣人之道四,既撤皋比;《中庸》言天下之德三,盍陈龟鉴。爰即延英之席,特升劝读之班。具官某,风猷浚明,议论坚正。词垣缴奏,率皆彰善瘅恶之辞;经幄进陈,莫非格王正事之训。用正夕郎之拜,俾承冬读之书。静惟孔氏心法之传,莫若朱熹章句之备。精粗辨析,脉络贯通。三谓一篇之纲,大无外,小无内;七诗末章之要,费而隐,显而微。宜演绎于微言,以发挥于圣道。庶几冲菲,允蹈中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