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拼音:céng 韵部:蒸
〈副〉
拼音:zēng 韵部:蒸
〈形〉
拼音:céng 韵部:蒸
〈副〉
-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 已经 ——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如:似曾相识
- 竟,竟然;尚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拼音:zēng 韵部:蒸
〈形〉
- 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 自此而曾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 曾元时不分。
- 计高曾之时。
- 视高曾之时。
- 高曾时为一户者。
又如:曾翁(称他人的曾祖父);曾玄(曾孙和玄孙)
- 谦词。犹“末”
- 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左传》
又如:曾臣(末臣)
- 高举的样子
- [凤皇]曾逝万仞之上。——刘安《淮南子·览冥》
- “增”的本字。增加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
- 曾欷歔余郁邑兮。——《楚辞·离骚》
又如:曾思(反复思考);曾折(曾挠。屈曲貌);曾益(增加,增强);曾巢(在高物上架巢);曾逝(高飞远去)
- 乃,竟
-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 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 曾不惨然。——清·黄宗羲《原君》
- 长曾不盈寸。——明·魏学《核舟记》
- 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
- 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淮南子》
-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如:曾奈(怎奈)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