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曾公亮北宋 999 — 1078
挽老苏先生 北宋 · 曾公亮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立言高往古,抱道郁当时。
铅椠方终业,风灯忽遘悲。
名垂文苑传,行纪太丘碑。
后嗣皆鸾鷟,吾知庆有诒(以上《宋诗拾遗》卷一二)
曹觐 北宋 · 曾公亮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款军(《舆地纪胜》卷九四、《氏族大全》卷七作转战)樵门日再晡,空弮犹自把戈鈇。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若鸿毛竟败呼(《舆地纪胜》作命弃鸿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曾断骨(《氏族大全》作存断节),裤中杵臼得遗孤。
可怜三尺英雄(《氏族大全》作邑邑雄豪)气,不怕(《舆地纪胜》作愧)山西士大夫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一○ 《青琐高议》:曹觐皇祐年为康州〖《舆地纪胜》作封州
按:刺史,会侬智高压境,守节不降贼,竟为乱兵所杀,至死大骂不息。后赠公之诗者甚众,惟鲁公参政(《氏族大全》作曾参政)之诗杰出,诗曰云云。
程给事中越州 北宋 · 曾公亮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山阴地胜冠江吴,今得贤侯自禁途。
侍从暂虚青琐闼,藩宣新剖玉麟符。
移时前席辞旒扆,不日重城歌裤襦
想到蓬莱游未遍,已应归步在云衢宋黄康弼《续会稽掇英集》卷一)
宿甘露寺(明许国诚京口三山志》卷二○作曾纡诗,题作《北固楼》)僧舍 北宋 · 曾公亮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北宋 · 曾公亮
 押侵韵
饭思白石红桃米,菜忆黄龙紫芥(《舆地纪胜》卷一三○《福建路·泉州》)
仁宗谥册嘉祐八年九月二十日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宋大诏令集》卷九、《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四二(第二册第一○八四页)
维嘉祐八年岁次癸卯九月戊戌朔二十日丁巳,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臣闻名以宾实谥以表行,先王之通宪也。
伏羲氏躬法象,正五行,故首太皞之称;
有熊氏建中和,存万世,故冠黄轩之号。
彰大圣烈,义莫此先。
恭惟大行皇帝粹天之武,纯地之文,缵祖之道,继昭之德。
惨怛忠利,有唐尧之至仁;
沉深宽博,有汉高之大度;
身先敦朴,有夏王之克俭;
己自抑畏,有高宗之无逸。
昔在潜隐,早彰于睿闻;
载登元良,益储于群望。
天禧之年,永定倦勤,是资监辅,乃总机务。
九域奠枕而晏谧,四表覆盂而安乂,人君之量,已表于冲年矣。
及嗣宅大统,绍宣圣职,以大功驭群品,以大定域群生,以四海食宗庙,以天下养文母
于时遐迩砥砺,风化景开。
宾乃老臣,斥去凶党,赏不失劳而忠义劝,罚不遗近而权倖詟。
若乃旌用谠直,开纳谏诤,增言职之选,广所未闻;
复制策之举,询及在下,士得尽忠矣。
播刑之迪,所尚在宽,闲临便坐,亲虑系囚,申警攸司,增设科法,人以不冤矣。
封先代之后,录功臣之世,民化而归厚矣;
贡士之行,裁入流之冗,官修而无邪矣。
矧复逮亲邸以合族,幸学宫而尊教,杜斜封之启宠,禁私谒之败公。
放后宫之御,以遂物情;
少府之藏,以广平籴。
致田廪以活艰食,赐爵币以礼高年。
采山抵禁,论者日报,故弛之以惠下;
铸钱乱币,刑者岁积,故平之以利俗。
加以戢兵而时动,得武之善经。
当夏戎之不恭也,谋臣献濯征之议,犹念暴师于外,卒勤款塞之请;
侬寇之背叛也,上将建荡平之策,犹虑勤人于远,遂止深入之伐。
自是二方之寇,冠带而入朝;
百越之长,梯航而请命。
其禦戎怀远之术,保邦息民之利长矣。
至于明号令,信言动,远声色,屏佞任。
迩英岁启,惟讲学之接;
观文燕居,必坟史之究。
穷礼乐书射之蕴,洞阴阳图纬之奥,斯又天纵神悟,上圣之兼得也。
故能统一海内,四十有二年
熙缉光明,达于上下,三辰顺轨,群瑞昭锡。
九荐阳祉,皆上帝之显临;
再类合宫,极圣人之能事矣。
方当归勋祖考,谢德穹厚,大庭特室,垂拱无为。
不图邦祸,奄弃宸极,三灵变景,万类摧心。
顾惟菲质,获承丕绪,穷哀荒迷,惧弗克嗣。
今考筮迪吉,因山有日,爰稽节惠之法,虔讲至郊之文,丕承监观,以易称谓。
谨遣摄太尉、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绎经润文使、上柱国卫国公食邑九千七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韩琦,奉宝册,上尊谥曰「神文圣武孝皇帝」,庙号「仁宗」。
伏惟睿灵昭格,允膺大典,锡祚流庆,与运无极。
呜呼哀哉!
英宗谥册治平四年七月十六日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宋大诏令集》卷九、《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五二(第二册第一○八九页)
维治平四年岁次丁未七月丁丑朔十六日壬辰,哀子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曰:臣闻号者功之表,谥者行之迹
王者则天以为大,非号无以立隆;
法日以为明,非谥无以垂远
故要之于终,拟而后言,以诏乎无穷之间者,易名之谓也。
眇觌前圣,率循兹范,则我昭考之光烈,其不可阙也。
恭惟大行皇帝浚哲自天,绍熙有宋,得一而清明奋,用九而刚健至。
粤自毓德藩房,齿学庠序,不释卷以究先王之道,不窥牖而知天下之事,此高宗之宅河朔也。
仁宗皇帝雅知兴世之量,遂定主器之托。
谦巩弗嗣,控愬历年,终迫人神之望,勉徇社稷之计,此汉文之逊代邸也。
及夫绍天纂历,正位凝命,不遍览六合而视已明,不遍视八荒而聪已达。
综览万务,而指诸其掌;
役用众智,而断之以独。
岁未再闰,表里禔福,洋洋乎圣谟神化,不可度已。
若乃仁庙付畀之重,尽志乎三年之丧;
思慈寿鞠育之深,竭诚乎四海之养。
肇禋乎郊而万灵秩,始祼在庙而八室顾,孝格于人祇矣。
立严以救政宽,故道克无弊;
循名以核吏理,故下皆儆职。
发廪赡岁,而流冗悉沾;
除籍蠲负,而系缧一空。
泽深于黔细矣。
至于好问不倦,纳谏无壅,日临经幕,以御讲训,间开别殿,延访侍从
其用人也,拔于未显;
其求贤也,常若不及。
广宗子之学,亲同姓也;
策府之员,罗遗俊也。
籍兵于畎亩,复古教也;
取才于跅弛,明驭术也。
矧复敦朴以率俭,勤瑟以训恭,后宫无职御之授,外家无封爵之过。
舆马之迹,不涉于苑囿;
钟鼓之音,不流于俎席。
然犹克自抑畏,退托不逮,日昃而听理,夜分而程奏。
五上徽称,深抑而未俞;
再诏庶位,直言而箴阙。
于斯之时,宪度清旷,品式明备,文武各致其用,农工不夺其力。
北有悍敌,款附而请盟;
西有黠羌,文告而伏罪。
何其德之隆,治之盛欤!
夫惟创业之迹固劳,守成之功易怠。
今乘大治而虑益深,御丕平而精益勉。
虽商言武丁,周云成康,亦未有纯风之可拟也。
宜夫天锡永命,以闳阐我祖宗之统业。
而夏后勤德,忘于劳身;
文王忧民,讫至损寿。
遽弃天人之宝,上从飙歘之驾,三辰雾惨,兆姓血泣。
肆及凉菲,获奉宝训,哀穷荒感,惧弗克承。
因山戒期,同轨毕至,一二乡老,洎百工庶尹,相与节大惠,稽旧章,谒款于郊,得请于
仰谋称谓,以对光铄。
谨遣摄太尉具官韩琦,奉宝册,上尊谥曰「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曰「英宗」。
伏惟睿灵在天,昭鉴逮下,膺是典礼,永祚来叶。
呜呼哀哉!
乞正辍朝之礼奏庆历四年十月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五七(第二册第一四○六页)
朝廷凡为臣僚之丧,行辍朝之礼。
如遇假日,则辍朝在闻讣数日外,欲申惨悼,诚似过时。
唐太和中博士崔龟从奏:「辍朝之礼,所贵及哀。
自顷以来,辍朝非奏请之时,备礼于数日后,虽遵常例,未本人情」。
是时中书覆奏称:「古有当祭告丧之仪,若过时而戚,非所以笃君臣之义也」。
今宜以韩亿之丧,特正此礼。
凡闻哀之明日,不以假休,并许辍朝之数。
其日如值大朝会,或有大政须御前殿,自可略轻而为重,不辍朝。
即值契丹使见辞,若春秋大宴已告有司者,不可去乐。
仁宗答诏条画时务庆历八年三月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四七、《经世八编》卷六九、《右编》卷三八
今月十六日面奉御札曰:「朕承祖宗大业,赖文武良臣,夙夜兢兢,期底于治。
间者西陲禦备,天下驿骚,趣募冗兵,急调军食,虽常赋有增,而经用不给,累岁于兹,公私匮乏。
加以承平寖久,仕进多门,人浮政滥,员多阙少,滋长奔竞,縻费廪禄。
又牧守之职,以惠绥吾民,而罕闻奏最;
将帅之任,以威伏四夷,而艰于称职。
岂制度未立,不能变通于时邪?
岂简擢靡臻,不能劝励于下邪?
西北多故,虏态难常,献奇谲空言者多,陈悠久实效者少。
备豫不虞,理当先物,朕思济此急务,罔知所从。
以卿硕望,故兹访逮,躬伫条画」。
臣才识浅陋,仰膺圣问,谨昧死条对上进:
一、伏睹诏书谓:「间者西陲禦备,天下驿骚,趣募冗兵,急调军食。
虽常赋有增,而经用不给,累岁于兹,公私匮乏」。
此实方今之先务也。
臣切谓国家经用不给者非有他焉,由冗兵之所耗食也。
朝廷所以未能斥减者,岂不为沿边三路尚须屯戍,疆塞广袤,用之犹且不足乎?
臣计今疆塞未多于建隆开宝之年,是时外捍夷狄,内有河东西蜀江南岭南之戍,而所蓄禁兵止十二万而已。
至乾德中,两川、江、岭已平,则又减二万。
太宗尽有天下,所添之兵才三十馀万。
真宗初年亦止三十八万,至乾兴中始及八十馀万。
以此知兵少则训习齐一,所向无敌,兵多则杂冗难齐,所施寡效,其理甚明也。
今乃自庆历以来,既广招募,又升厢军为禁军,凡总一百馀万,然而用之罕闻成功者,非独将佐之不武,由所用之卒不精尔。
不精之由无他,在乎多而不得齐一也。
而况广费廪给,竭天下之财力,可不深虑乎?
臣以谓事已久定,非可旦暮措置,须用数年图之。
可籍见兵之数,专委信臣,精加选择,取力伉健轶群超等、一夫可以敌二三者,别为部伍,俾如太宗真宗初年三十八万之数。
改立名额,练为精卒,付于善将。
后有亡逸,亦用此格招填。
使之捍边,是用精良之少而代疲冗之多,安得不足也,而况二宗之制未远哉!
其馀疲软老耄,则散屯东南阙兵之郡,就食贱谷。
有亡逸者,更不招补。
数年之内,十必减四,十年之内,必可消弭。
不唯减天下之蠹耗,实亦得精兵以为用也。
方今二虏衰弱,兵械休息,朝廷不速图之,则臣恐小有水旱,粮饷微梗,则陛下焦心旰食于上矣。
图之实宜早焉。
若舍此为计,是皆迂论。
臣又切闻宣毅兵久为东南之弊,料上封者言之多矣。
况南方小郡,有举城无二三千户者,乃置禁兵数百,坐食膏血。
官不得人,往往为患。
自昔祖宗之制,东南诸州唯迭遣厢军屯驻,至于藩镇,则量加禁兵驻泊,以为旁郡式遏,行之甚久,颇适事要。
止从庆历之初,创置此兵,今诸路转运,供亿艰苦,远郡官吏,惮于统制
臣以谓除京东西路外,其馀诸路悉可罢废,拣入别军,其老弱者令入本城役作。
唯一路藩镇许拣留千人,依旧教阅,以镇遏旁郡。
此又减费弭患之一端也。
臣仍愿自今置废兴作,须枢臣熟议,毋得不问财赋而专有添创,如庆历初年之失。
臣伏闻祖宗旧制,三司每季供粮草文帐一本赴枢密院,夫枢密不主财赋而使供帐者,是欲置废兵马,常使与刍粮照对也。
往岁枢臣不练事体,称粮草本属中书密院供帐久为闲冗,乞自今罢之,则知枢密总兵,自来罕问粮草之有无。
如此谋国,岂天下取安之计也?
今圣虑轸及,中外大幸。
愿陛下毕举而行之,使太平可致也。
一、伏睹诏书谓:「承平寖久,仕进多门,人浮政滥,员多阙少,滋长奔竞,縻费廪禄」。
此诚方今之大患也。
臣不敢远引前代,请以唐制明之。
贞观中太宗平定天下,创立法度,是时文武定员唯六百四十三员,天下不为不治,法度不闻不立也。
永徽神龙中,方内已宁,朝纲已备,高宗不能遵守太宗之业,遂容滥官,于员之外既置员外员外之上又置同正
武后乱政,又增置员外官二千馀员。
是时朝廷益多事,纲纪益隳坏,官之繁简,盖利害明矣。
臣且闻景祐中审官三班、流内铨吏员之数,已多于祥符、景德之日,今则比方景祐中又多一倍。
臣尝原之,盖由宝元以来陕西用兵,或献方略,或陈武伎,或因边臣荐引(自经略部管已下,每出并奏命有司胥吏诸班人权授管部。),或以微劳录用,擢军班之材勇,开进纳之恩限,所以三班馀曹,官倍景祐之数也。
又如崇班已上谓之内朝臣,祖宗所置本无数年磨勘之制,多因功绩,乃与迁转,止因朝廷宰相寡谋,启此侥倖,诸司使额,遂为殽杂也。
故臣之冗,基自京官。
真宗朝铨司磨勘选人,每甲止见一员,一月不过三四甲,亦无逐甲皆转。
是一月之内转是官者一二而已,率皆考任已多,绩状可取,始被此选。
近岁每间日见磨勘选人一员,二年已来改为数日一见,每见五员,尽得改转。
甫及三载,又升朝序,故审官员阙,渐见不足差拟,此审官三班铨曹之蠹根也。
夫古之职官,则今之差遣职任是也,皆居有曹局,局有员数,固不可得而多也。
陛下若欲鉴累世之失,大有改为,臣请自三省官及横行诸使已下,并按旧典议定员数,如御史台官是也。
于旧员之外,量数加置,以备出使,员额之外,一不许置。
有劳当擢者,但容遇阙先补,唯军功重任始得越此迁转。
立制既定,虽有近倖侥踰,亦无由进矣。
陛下若重于改作,但薄欲惩创,则臣请自今应进纳人直除七品上佐官,不令莅事,废方略之举。
臣寮保荐弟侄者,他日犯罪与同罪举官之例,诸司禁补额外正名,大臣不得奏任门客常从。
限边臣之荐引,汰赏功之泛滥。
每岁经学之选,素未精核,不通义理,止诵空文,施于政事,实非有益。
请用庆历四年张方平等重定贡举条约,则滥进者少矣。
诸司人吏在地司(,司农粮料兵部之类。)本无异劳,而例得迁资减选,请一切罢之,则选限有常矣。
如此则入流之路稍隘也。
至若铨司引见之式,枢密三班磨勘之例,祖宗旧制可以复行,如此则朝行之内亦不数年,员阙可以相当矣。
其或普加澄汰、广欲去留,夺其见官,恐未可亟行于兹日也。
唯此末议,庶几无损。
一、伏睹诏旨谓:「牧守之职,以惠绥吾民,而罕闻奏最」。
臣伏思之由,选之不精,遇之不重,劝之不至,而使然也。
何以言之?
审官差择知州,无问贤拙,但考深资,至则授焉。
故弛慢者有之,耄老者有之,病废者有之,奸赃者有之,此选之不精者也。
又如朝廷重内轻外,寖成风体,遂使缙绅之流,稀肯以州任为贵。
夫州郡,古二千石之职也。
今虽自京府推官而往,亦视为左迁,凡台阁不胜其任,则授郡以遣去。
能臣干吏多在钱谷、刑狱之任,以仕不脱知州为耻,此遇之不重者也。
及其居官为政,茍有善状,上不过提刑、转运一发荐启,幸朝廷用之,则止于付审官记姓名而已,卒未闻政有善誉,而朝廷一加迁拜,此劝之不至者也。
古者天子择宰相宰相择群吏。
臣请自今审官知州,皆引诣中书询察,然后拟奏。
两汉时郡守乃与九卿令仆迭相出入,其政理尤异,至有直拜三公者。
今愿峻其等威如汉故事,使杂流不得妄入,则贤者乐居其职矣。
《商书》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尧舜三代,群臣犹须官赏以劝立德功,而况今人哉!
臣请别立典州考课之等,委监司采察。
三考有善政者,则升其官资;
两任有善政者,则升其任使。
显无状者,则罢黜之。
庶几可以副陛下忧民之意也。
一、伏睹诏旨:「将帅之任,所以威服四夷,而罕闻称职」。
臣尝观太祖太宗之时,征伐海内,建威定乱,成太平于十九年之中,将帅得人固可知矣。
唯自咸平已来,真宗尝与陈尧叟、马知节,共论将帅之难得。
至于今日,陛下复以将不称职为忧,岂天下之人独生才哲于建隆、兴国之间,而咸平以来迨今五十馀年,绝然无一臣之能继乎?
是必不然也。
臣虑选之未得其要,或用之不尽其才尔。
《军志》曰:「三试然后授事」。
是欲先视其才实,然后任之以事。
赵奢与子括论兵,不能屈,退而叹曰:「兵危事也,括易言之,用之必败」。
李靖为将,似不能言。
则知将之才能其难知也如此。
臣昨见陕西用人,固未闻朝廷有试以实效者,如赵珣因上图说,便委万兵之任,卒至于败。
臣所以虑选之未得其要者,皆此类也。
其次,虽得善将,而任之不尽其才,何哉?
恭以太祖太宗之朝,军政已讲,庙堂之宰,练知兵体,故帅臣之进一言画一计,利病用舍虽从中覆,及其画奏报下,无不适其事机,将之有材可以竭尽矣。
咸平而后,守文偃革,大臣当柄者罕历边务,故帅臣进一言画一计尚如祖宗之时,利病用舍,悉从中覆,及其画奏报下,茍一事不适机要,则将有不得尽其才虑者矣。
望其立功,何可得哉!
咸平迨今乏善将者,其弊未必不由此也。
《孙子》曰:「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
不其信哉!
方今二边不警,朝廷得以讲备,臣请自今择将未加迁擢,必先试以行阵疆埸之事。
所试有效至于三四,始与显官厚禄,以重其任,然后委其命而勿制,用其言而勿疑。
此《孙子》所谓「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也。
一、伏睹诏旨谓:「西北多故,虏态难常,献奇谲空言者多,陈悠久实效者少,备豫不虞,理当先物」。
此盖陛下得安不忘危,有备无患之深旨也。
臣伏思朝廷北有契丹,西有拓跋,二边讲备,为日久矣。
今北寇之势,累年孱弱,向欲报仇夏台,犹不能举,矧肯舍岁入之厚利而轻犯中国也。
虽豺虎之性,难以保信,料势利束之,当不能动也,况今大河之北,重兵列戍,已有藩篱之固矣。
西夏新有巨衅,君少国疑,料其众心犹惧大国之见绝,岂遑自出为盗也,四路见兵备之有馀矣。
臣以谓朝廷方今之虑不在二寇,而在山东河北之地。
刀锯之惨,人心尚危,小有水旱,奸凶必乘为寇,宜常得要官才吏,以分镇要州,庶几可以消患于未萌也。
右臣祗奉圣问,条对如右。
识虑暗浅,尘冒天听。
看详诸道编管配军人罪犯事奏皇祐三年十月十三日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三(第七册第六六三三页)
昨奉敕,以明堂赦后看详诸道编管配军人罪犯轻重,逐时具状,贴黄奏讫。
仗思自前南郊赦令,虽与今一体,及其奏到罪人犯状,久不蒙移放。
不惟赦令失信,其间甚有州军妄行编配,遂至一二十年羁囚至死,伤害和气,众所共闻。
欲乞特降恩旨,今后依此,永为著例。
兼详益、梓、利、夔四路,地里至远,凡取索干證文字,经年未得齐足。
况此四路各有钤辖司,欲乞今后益、梓、利、夔四路编管配军人,如经大赦,只就本路转运、钤辖司同共看详,据犯状轻重量移释放。
乞从贾黯言谅闇间罢赐执政生日奏治平元年正月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朝廷向来止沿旧例,未经讨论。
所言,实于人情为顺,望赐允从。
枢密使侍中班序奏治平二年十月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第二册第一八八六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一一七页
先朝枢密使侍中,在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之上,今文彦博至,乞班序如故事。
乞许从罢黜奏熙宁元年正月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一(第三册第二○九二页)
臣二上表及再进劄子,以阴阳不调,雨雪尪亢,乞从免黜。
面蒙敦谕,未赐允从。
伏望体臣至诚,许从罢黜。
乞罢南郊礼毕赏赐奏熙宁元年八月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七
伏见故事,南郊礼毕,陪祀官并蒙赐。
方今河朔灾沴,调用繁冗,所宜自内裁节,况二府禄廪丰厚,颁赉频仍,更于此时尚循旧式,实非臣等所安。
欲望特从诚请,大礼毕,两府臣僚罢赐银绢。
上神宗乞不宣取瑞木熙宁二年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清源文献》卷五
臣准降到建州崇安县草泽杨纬进状称:今年三月,所居之西,空中有黄龙蜿蜒于晦冥之间,于其下获一瑞木,厥状犹龙。
至七月,风雨晦冥如初,复有飞龙腾骧,见木龙之尾翼连足在焉。
画到图一面,乞宣取。
奉圣旨,可指挥福建转运使指挥建州于杨纬本家取索上件所陈木龙看验,若实非伪造,如所图样,即差赍擎赴阙进呈,并图样降下。
臣等窃详南方山木偶类鸟兽状者颇多,不足以异。
伏睹真宗至道三年诏书节文:「以刑清俗阜为嘉祥,以岁稔时和为上瑞。
至于毛羽表异,草木效灵,岂凉德之所堪,亦前圣之不取。
诸州今后不得以珍禽奇兽及诸瑞物等来献」。
又睹仁宗庆历四年诏曰:「诸珍禽奇兽及诸瑞物等,不得进献」。
臣等欲望践行累诏,更不宣取。
答诏言边事奏熙宁八年四月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东都事略》卷一二三、《续资治通鉴》卷七○
国家以通和之策羁縻强敌,虽岁委金帛而休兵息民逾七十年。
近者数起衅端,盖欲自庇,不然亦谋之舛谬。
代北之地,详诏旨所谕,以为官吏按行图籍甚明,则虽欲包含,亦恐无名;
与之无名,则无厌之欲,后不可足。
且敌人之情,畏强侮弱,要在控制得术耳。
嘉祐以前,西夏颇守誓约。
嘉祐元年,妄争麟府封疆,遂掳郭恩、武戡、黄道元。
朝廷姑务含容,无一言问罪。
至治平二年,又妄认同家堡以为封境,杀掠属户弓箭手数千、牛马万数而去。
已而检视同家堡地界,乃元昊时生蕃十九户所献,遂降诏谕之。
诸司副使王无忌赍诏至境,拒而不纳。
朝廷不欲深治,但命延州牒问,遂攻围大顺城,谅祚中流矢乃去。
其后虽遣使奉贡,而屡入寇边,乃诏权罢岁予。
方复恳求,待之如初,因而帖服者八九年。
臣思北敌之情,恐不异此。
臣之愚虑,欲乞朝廷选择谋臣报聘,谕与彼国生事、中国包含之意,至于疆界,案验既明,不可侵越。
使敌主晓然,不为邀功之臣所惑,必未敢萌犯边之意。
且中国今日之势与雍熙景德之间不同,河北之兵既以倍增,又益之以民兵,及行阵训练多出睿算。
以此待敌,不为无备,然尚须谋择将帅
北边久不用兵,虽有可用之人,或未之试也。
将帅得人,委之一面,使久其任,观其措置才略,足试后日之用。
或谓河北久戍之卒,不经征讨,则陕西、河北近有战胜之兵,自可籍记,以备一旦调发。
敌人一犯边,愿先绝其岁赐,临之以良将精兵,彼亦自亡之时也。
景德中敌骑南牧,一遇亲征之师,狼狈请盟。
若非真宗怜其投诚,许为罢兵,无遗类矣,况今日备禦之势,又非昔时之比。
定州一路最为控扼,若入寇之初,勿犯其锋锐,俟其入界疲曳,以重兵夹攻,必无不克。
敌若敢深入内地,则臣谓大河之险可敌坚城数重、劲兵数十万。
寇至北岸,前临大河之阻,后有重兵扼之,前不得进,后不得奔,王师仍列强弩于南岸待之,此百胜之势也。
今者中国所以待敌人者既极包容矣,若其生事不已,不使知惧,臣恐未易驯服。
控制之柄,无使倒持。
北敌知中国之不可窥,奸谋亦自息矣。
曾子宣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玉壶清话》卷七、《宋朝事实类苑》卷四○
扶摇方远,六月不得不息;
消长以道,七日自当来复。
曾布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东轩笔录》卷六○
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楚相断蛇,后必为福。
张安道尚书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三
拜违风仪,三换岁律,而久不上记,盖无因而前,惟乃心驰仰之勤耳。
中春气和,伏惟镇抚多閒,尊候禔福。
数年均佚,应道气增茂。
上方注意,以待康济,尤愿为时自爱,不宣。
神智大师(一)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
慈承惠眷,仍示讯函。
过形柔软之音,特庆迁除之命。
永言愧感,莫罄喻云。
时在暄融,路方隮阻,勉勤法味,以永吉祥。
专修状陈谢,伏希垂照。
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