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马植 唐 · 刘轲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
存之不以予古拙。不责予以今人之态。
能遗其铅黄外饰。直索子心于古人之心。
在今之行古者然。虽无以应君子。
存之不友子以面。予何人。
敢不以心友于存之邪。且古人相知在此。
今愚忌存之固有未予知者。矧与相面者。
其能异于行路之人哉。固无也。
有恨偫居时。口未能言及此。
还罢又不相处。虽素尚蓄积。
竟未得露一毫于方寸之地。每一相见。
何尝不嗛嗛于内。若饮者实满于腹。
思一吐而未果者。存之谓予是言似乎哉。
以为似。则予不得不吐于存之矣。
先此二十年。予方去儿童心。
将事四方志。若学山者以一篑不止。
望嵚崟于上。誓不以邱陵其心而尽乎中道也。
志且未决。适遭天谴。
重罹凶咎。日月之下。
独有形影。存之以予此时宜如何心哉。
苟将尽馀息以鸿同大化。或有论予者。
相晓以古道。且曰。
若身未立于时。若名未扬于人。
若且死。独不畏圣人之经戒。
俾立身扬名之意邪。蹶然而恐。
震骇且久。曰。
微夫子。吾几得罪于圣人矣。
噫。圣人之言天戒也。
天戒何可违乎。历数岁。
自洙泗渡于淮。达于江。
洞庭三苗。踰郴而南。
涉浈江。浮沧溟。
罗浮。始得师于寿春杨生
杨生以传书为道者也。始则三代圣王死。
而其道尽留于春秋。春秋之道。
某以不下床而求之。求之必谋吾所传不失其指。
每问一卷。讲一经。
说一传。疑周公孔子邱明公羊高谷梁赤
若回环在座。以假生之口以达其心也。
迩来数年。精力刻竭。
希金口木舌。将以卒其业。
虽未能无愧于古人。然于圣人之道。
非不孜孜也。既而曰。
以是为驾说之儒。曷若为行道之儒邪。
贮之于心有经实。施之于事有古道。
犹不愈于堆案满架。矻矻于笔砚间邪。
徒念既往者未及孔门之宫墙。自谓与回牛相上下。
传经意者。家家自以为商偃。
执史笔者。人人自以为迁固。
此愚所以愤悱。思欲以圣人之为市南宜僚
以解其纷。以衡石轻重。
俾将来者知圣代有谯周焉。此某所以蓄其心者。
元和初。方下罗浮
梅岭。泛赣江
彭蠡。又抵于匡庐
匡庐有隐士茅君。腹笥古今史。
且能言其工拙赘蠹。语经之文。
圣人之语。历历如指掌。
予又从而明之者。若出井置之于泰山之上。
其为见非不宏矣。长恨司马子长谓挈诸圣贤者。
岂不然乎哉。脱渐子长之言。
予之厄穷其身。将淬磨其心。
亦天也。是天有意。
我独无恙。何也。
夫然。亦何必瞽吾目然后国语。
刖吾足然后兵法。抵宫刑然后史记邪。
予是以自忘。其愚瞽。
故有三传指要十五卷。汉书右史十卷。
黄中通理三卷。翼孟三卷。
隋监一卷。三禅五革一卷。
每撰一书。何尝不覃精潜思。
绵络指统。或有鼓吹于大君之前曰。
真良史矣。且曰。
上古之人。不能昭明矣。
某其如何。有知予者。
相期不啻于今人。存之信然乎哉。
此古人所以许一死以谢知已。诚难事也。
如不难。亦何为必以古人期于今人待邪。
又自史记班汉以来。秉史笔者。
予尽知其人矣。言东汉有若陈宗尹敏伏无忌边韶崔实马日磾蔡邕卢植司马彪华峤范煜袁宏
言国志有若卫顗缪袭应璩王沈傅元薛莹华覆陈寿。言洛京史有若陆机束皙王铨子隐
江左史有若邓粲孙盛王昭檀道鸾法盛臧荣绪。言宋史有若何承天裴松之苏宝沈约裴子野
言齐史有若江文通吴均。言梁史有若周兴嗣鲍行卿何之元刘璠
言陈史有若顾野王傅宰陆琼姚察子思廉。言十六国史有若崔鸿
言魏史有若邓渊崔浩弟览高允张伟刘横李彪邢蛮温子升魏收。言北齐史有若祖孝徵元规汤休之杜台卿子发李德林林子百药。
后周史有若柳虬令狐德棻岑文本。言隋书有若王师邵王颜师古孔㯋达于志宁李延寿
言皇家受命有若温大雅魏郑公房梁公长孙赵公许敬宗刘允之杨仁卿顾牛凤及子元朱敬则徐坚吴兢。次而修者亦近在耳目。
于戏。自东观至武德以来。
其间作者遗草有未行于时。及修撰未既者。
如闻并藏于史阁。固非外学者可得究诸。
予虽无闻良史。至于实录品藻。
增损详略。亦各有新意。
岂无班马之文质董史之遗直者邪。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常欲以春秋条贯。
删补冗阙。掇拾众美。
成一家之尽善。有若采葑菲者无以下体。
衣狐裘者无以羔袖。言不多乎哉。
以为多。则存之视予力志何如耳。
阮嗣宗嗜酒。当时以为步兵校尉
虽非其任。贵且快意。
今予之嗜书。有甚于嗣宗之嗜酒。
且虚其腹。若行哺而实者。
存之宜如何予哉。传不云乎。
心志既通。名誉不闻。
其足下何遗邪。此存之所宜动心也。
脱禄不及厚孤弱。名不及善知友。
匡庐之下。犹有田一成。
耕牛两具。僮仆为相。
杂书万卷。亦足以养高颐神。
诚知非丈夫矣所立。固不失谷口郑子真耳。
敢布诸足下共图之。某再拜。
文儒咏 温子升 清末至现当代 · 沈尹默
 押沃韵
子升深沉好豫事际,故及荀刘之难。
伊人实北秀,在璞媲楚玉。
不作侯山碑,谁知马坊辱?
德素敷文表,深情蕴终曲。
虚惭食弊襦,终饿晋阳狱。
按:初意欲上溯汉魏,下迄近代为文儒咏。序文成者且十人,会被猜嫌谓有所斥,遂尔断手不复述焉。
慧印三昧及济方等学二经序赞 南梁 · 王僧孺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一
夫六书相因,悬日月而无改,二字一吐,更天地而靡渝,虽书不尽言,言非书不阐,言不尽意,意非言不称,是以缔听善思,承兹利喜,俯首屈足,恭此受持,若读若诵,已说今说,一音一偈,莫匪舟梁,一赞一称,动成轮轨。
况夫五力方圆,四摄无怠,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流方等之妙说,得菩提之至因,沐此宝池,照兹法炬,香云靡靡,慧露傍流,出伽邪之妙城,发娑罗之宝树。
建安殿下,含章基性,育德成体,惠声溢于秋水,美义光于冬日,事高祖丘免圃,名出前意后苍,损己利人,忘我济物,傍通兼善,无碍无私,若空谷之必应,如洪钟之虚受,匡法弘道,以善为乐,重以植显因于永劫,袭妙果于兹生,托意绍隆,用心依止,妙达空有,深辩权实,而玉体不安,有亏凉暑,行仁莫显,楚君日见其瘳,施德靡言,汉相方飨其乐,桂叶龟脑,固风寒之易销,荔葩鸾骨,更腾飞之可孱;
况复慧身方渐,善根宿树,无劳湔肠浣胃,不待望色察声。
广州南海郡民何规,以岁次协洽,月旅黄钟,天监之十四年十月二十三日,采药于豫章胡翼山,幸非放子逐臣,乃类寻仙招隐,登峰十所里,屑若有来,将循曲陌,先限清涧,或如止水,乍有洁流,方从揭厉,且就褰揽,未济之间,忽不自觉,见涧之西隅,有一长者,语规勿渡。
规于时即留。
其人面色正青,徒跣舍屦,年可八九十,面巳皱敛,须长五六寸,髭半于须,耳过于眉,眉皆下被,眉之长毛,长二三寸,随风相靡,唇色甚赤,语响而清,毛爪正黄,指毛亦长二三寸,著赭布帔,下有赭布泥洹僧,手捉书一卷,遥投与规。
规则奉持,望礼三拜。
语规可以此经与建安王,兼言王之姓字,此经若至,宜作三七日宿斋,若不晓斋法,可问下林寺副公
副法师者,戒苦精苦,恬憺无为,遗嗜欲,等豪贱,蔬藿自充,禅寂无怠。
此长者言毕便去,行十馀步间,闻忽不睹。
规开卷敬视,名为慧行三昧经,经旨以至极法身无相为体,理出百非,义逾名相,寂同法相,妙等真如,言其慧冥此理,有若恒印,心照凝寂,故以三昧为名,后又有济诸方等学经,此下又题云,天竺萨和鞞日僧迦与海虎王,经旨以流通至教。
轨法有体,所以诫示大士化物方法,言若济诸苍氓,宜弘方等之教,方等者,大乘之通名,究竟之弘旨。
其轴题云,敦煌萨沙门法护所出,竺法首笔受,共为一卷,写以流通。
轴用淳漆,书甚紧洁,点制可观。
究寻义趣,或微或显,称在罗阅山著陀邻尼行,无来无去,非住非止,斯盖鹫岳鹤林之别记,宝殿孤园之后述,不殊玉检,靡异宝函,理出希微,辞深钩致,是唯正说,曾匪异端,虽王遵之得四十二章,安清之出百六十品,无以惑。
大王沐浴持奉,擎跪钻习,多写广述,阐扬玄旨,孰匪医王,即斯药树,不待眼瞬,无劳苦口,舍兹六术,屏此十巫,昔或授编书于圯上,受揣术于谷里,乍有寓言,且或假梦,未有因应炳发,若此其至焉。
受命下才,式旌上道,敢因滓贱,率此颛蒙,其辞曰:
雷音震响,录简青编。
匪言曷教,非迹靡传。
是资妙象,实寄幽筌。
照之慧烛,济以宝船。
恳哉至矣,在应斯圆。
覆其叆叇此熙涟。
救焚援溺,去盖销缠。
灼灼应韩,英英河楚。
孤桂郁,鸾栖鹏举
照野光朝,润山枯渚。
滥源兹永,覆篑已多。
郁为藩干,擢此天柯。
寄诚梵表,托好禅河。
接足能仁,心直妙觉。
用遗滞梁,是祛尘浊。
靡向非真,何背非俗。
一忘受想,将捐味触。
无德不酬,有感必召。
吐彼神诀,示我玄要。
既蠲既已,留华及少。
等此北恒,均之东耀(《释藏》迹七。)
初发新林 南梁 · 何逊
 押语韵
伊昔负薪暇,慕义游梁楚。
短翮忘连翩,追飞散容与。
优游沐道教,渐渍淹寒暑。
大德本无酬,轻生窃自许。
舟归属海运,风积如鹏举
浮水暗舟舻,合岸喧徒侣。
凛凛穷秋暮,初寒入洲渚。
铙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危樯迥不进,沓浪高难拒。
回首泣亲宾,中天望宛许。
帝城犹隐约,家园无处所。
去矣方悠悠,含意将何语(○本集二。《诗纪》八十三。)
奏三藩王妻名号 北魏 · 元匡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六
亲王及始藩二藩、王妻悉有妃号,而三藩已下皆谓之妻,上不得同为妃名,而下不及五品已上有命妇之号,窃以为疑(《魏书·广平王洛侯传》。案:《魏书·于栗磾传》有奏劾于忠一篇,今编入《温子升集》)
兴和历表 东魏 · 司马子如
 出处:全北齐文卷三
自天地剖判,日月运行,刚柔相摩,寒暑交谢,分之以气序,纪之以星辰,弦望有盈缺,明晦有修短。
古先哲王则之成化,迎日推策,各有司存,以天下之至王,尽生民之能事,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及卯金受命,年历屡改,当涂启运,日官变业,分路扬镳,异门驰骛,回互靡定,交错不等。
岂是人情浅深,苟相违异?
盖亦天道盈缩,欲止不能。
正光之历,既行于世,发元壬子,置差令朔,测影清台,悬炭之期或爽;
候气重室,布灰之应少差。
伏惟陛下当璧应符,大横协兆,乘机虎变,抚运龙飞,苞括九隅,牢笼万宇,四海来王,百灵受职。
大丞相渤海王降神挺生,固天纵德,负图作宰,知机成务,拨乱反正,决江疏河,效显勤王,勋彰济世,功成治定,礼乐惟新,以履端归馀,术数未尽,乃命兼散骑常侍执读臣李业兴大丞相东阁祭酒夷安县开国公臣王春,大丞相府户曹参军臣和贵兴等,委其刊正。
但回舍有疾徐,推步有疏密,不可以一方知,难得以一途揆。
大丞相主簿,臣孙搴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臣晔,前给事黄门侍郎臣季景渤海王世子开府咨议参军事、定州大中正崔暹业兴国子学生、屯留县开国子
臣子述等,并令参预,定其是非,臣等职司其忧,犹恐未尽,窃以蒙戎为饰,必藉众腋之华,轮奂成宇,宁止一枝之用。
必集名胜,更共修理、左光禄大夫、臣卢道约大司农卿、彭城侯李谐左光禄大夫
东雍州大中正裴献伯散骑常侍西兖州大中正温子升太尉府长史陆操尚书右丞城阳县开国子卢元明中书侍郎李同轨,前中书侍郎邢子明中书侍郎宇文忠之,前司空长史建康伯臣元仲悛,大丞相法曹参军杜弼尚书左中兵郎中定阳伯臣李溥济,尚书起部郎中臣辛术尚书祠部郎中元长和,前青州骠骑府司马安定子臣胡世荣太史令卢乡县开国男赵洪庆太史令臣胡法通应诏左右臣张哲,员外司马督臣曹魏祖,太史丞郭庆,太史博士臣胡仲和等,或器标民誉,或兼世业,并能显微阐幽,表同录异,详考古今,共成此历。
甲为日始,子实天正,命历置袁宜从此起─运属兴和,以年号为目,岂独太初表于汉代,景初冠于魏历而已。
谨以封呈,乞付有司,依施用(《魏书·律历志下》:兴和元年十月,齐献武王,命李业兴令其改正,立《甲子元历》,事讫,尚书左仆射司马子如右仆射隆之等表。)
御史中丞元匡奏劾于忠 北魏 · 温子升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一
臣闻事主不以幽贞革心,奉上不以趣舍亏节。
是以倚秦宫而恸哭,复楚之功已多;
卢龙而树勤,广魏之勋不浅。
而申包避赏,君子于是义之;
田畴拒命,良史所以称美。
窃唯宫车晏驾,天人位易,正是忠臣孝子致节之秋。
领军将军臣忠不能砥砺名行,自求多福,方因矫制,擅相除假,清官显职,岁月隆崇。
臣等在蕃之时,乃心家国,书诮往来,愤气成疚。
伤礼败德,臣忠即主。
谨案臣忠世以鸿勋盛德,受遇累朝,出入承明,左右机近。
幸国大灾,肆其愚戆,专擅朝命,无人臣之心裴郭受冤于既往,宰辅黜辱于明世。
又自矫旨为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崇训卫尉,原其此意,便欲无上自处。
既事在恩后,宜加显戮。
御史一人,令史二人就州行决。
崔光与忠虽同受召,而谓既儒望,朝之礼宗,摄心虚远,不关世务。
但忠以意望崇重逼若不同,又有危祸。
伏度二圣钦明,深垂昭恕。
而自匀正月十三日世宗晏驾以后,八月一日皇太后未亲以前,诸有不由阶级而权臣用命无人臣之心或发门下诏书,或由中书宣敕,擅相拜授者,已经恩宥,正可免其叨窃之罪。
既非时朝野所知,冒阶而进者,并求追夺(《魏书*于栗磾传》,熙平元年御史中尉元匡奏案,《北史·温子升传》,熙平初中尉东平王匡召补御史,台中弹文皆委焉,知此文是子升作。)
广阳王渊上书言边事 其一 北魏 · 温子升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一
边竖构逆,以成纷梗,其所由来,非一朝也。
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
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
当时人物,忻慕为之。
及太和在历,仆谢李冲当官任事,凉州土人,悉免厮役,丰沛旧门,仍防边戍。
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
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
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
或投彼有北,以御魑魅,多复逃胡乡。
乃峻边兵之格,镇人浮游在外,皆听流兵捉之。
于是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者流涕。
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
或有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踪,过弄官府,政以贿立,莫能自改。
咸言奸吏为此,无不切齿憎怒。
阿那瑰背恩,纵掠窃奔,命师追之,十五万众度沙漠,不日而还。
边人邮此援师,便自意轻中国。
尚书令臣崇时即申闻,求改镇为州,将允其愿,抑亦先觉。
朝廷未许。
而高阙戍主率下失和,拔陵杀之,敢为逆命师追之攻城掠地,所见必诛。
王师屡北,贼党日盛。
此段之举,指望销平。
崔暹只轮不反,臣崇与臣逡巡复路。
今者相与还次云中,马首是瞻,未便西迈,将士之情,莫不解体。
今日所虑,非止西北,将恐诸镇寻亦如此,天下之事,何易可量(《魏书·广阳王建附传》。案:《魏书·温子升传》,正光末广阳王渊为东北道行台,召为郎中,军国文翰,皆出其手。及渊为葛荣所害,子升亦见羁执。)
奉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纪》云。和元帝。) 南北朝 · 朱超
 押东韵
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
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
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
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文苑英华三百十五作朱超道。《诗纪》九十三。)
尔朱荣大丞相永安元年九月辛巳 北魏 · 元子攸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二
功格天地,锡命之位必崇;
道济生民,褒赏之名宜大。
是以有莘赞亳,不次之号爰归;
渭叟翼周,殊世之班载集。
况导源积石,袭构昆山,门踵英猷,弼成鸿业,抗高天之摧柱,振厚地之绝维,德冠五侯,勋高九伯者哉!
太原王荣,代蕃宠,世载忠烈,入匡颓运,出剿元凶,使积年之雾倏焉涤荡,数载之尘一朝清谧。
燕恒既泰,赵魏还苏,比绩况功,古今莫二,若不式稽旧典,增是礼数,将何以昭德报功,远明国范?
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增邑一万户,通前三万,馀官悉如故(《魏书·尔朱荣传》。案《北史·邢邵传》:「永安初,累迁中书侍郎,所作诏文体宏丽。」则永安诏乃邢作,然亦有温子升高道穆作者,无从分别。今仍录为孝庄文。)
文德论 北齐 · 杨愔
 出处:全北齐文卷二
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素(《魏书·温子升传》,又《北史》八十三。)
三不为篇 其二 隋末唐初 · 海顺
 押阳韵
引用典故:鹏举 刺股 悬头屋梁
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
书临雪彩,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鸾翔。
纵任才辩,游说君王。
高车反邑,衣锦还乡
将恐鸟残以羽,折由芳。
笼餐讵贵,钩饵难尝。
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三不为篇 隋末唐初 · 释海顺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全隋文卷三十五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
研古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内,我身处边。
荆轲拔剑,毛遂捧盘。
不为则已,为则不然。
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
永存今好,长绝来怨。
是以返迹荒径,息影柴门。
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
书临雪采,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鸾翔。
纵任才辩,游说君王。
高车反邑,衣锦还乡
将恐鸟残以羽,折由芳。
笼餐讵贵,钩饵难尝。
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我欲闑才鬻德,入市趋朝。
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身达名超。
箱盈绮服,厨富甘肴。
讽扬弦管,咏美歌谣。
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
无过日日,靡越风朝。
是以还伤乐浅,非惟苦遥(《续高僧传》)
寒山 清 · 洪亮吉
一片石,寒山顶。
余者谁,比蛙黾。
蛙声蚓声犹可识,邢家魏家工作贼庾信使北归人问北方人士何如日惟温子升寒山一片石堪共语余若驴鸣犬吠耳邢邵江南任昉文体木疏魏收非直模拟亦大偷窃闻之谓人日伊尝于沈约传中作贼何敢言我)
沧州弓高县实性寺释迦像碑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四
详夫元天北列。运斗极于璇枢。
大地东倾。镇江河于玉岊。
昼夜则晦明无定。羲舒为朝夕之资。
动静则亏缺有时。乾坤非长久之器。
岂湛然常住。大雄包混沌之源。
寂尔无生。正觉出氤氲之表。
故能使九十六道。纪菩提之一门。
三十三天。贯须弥之四顶。
振岚飙而吹大块。运僧祇于埏埴之前。
智炬而烁洪炉。置贤劫于陶钧之上。
其去也。后天而灭。
故现灭而归无。其来也。
先地而生。故因生而示有。
青霄帝座。降灵气于中胎。
白净王宫。孕神姿于右胁。
莲乘七步。树下六年。
荐玉象于祥符。启金人之瑞梦。
影流中国。大地由其震动。
光入太微。星垣为之不见。
法王之应迹也。妙觉常身。
本无颜色。至人垂教。
遂有形仪。开满月之奇姿。
韫中天之异相。髻衔龙发。
顶秀螺文。万印生于瑞手。
千花发于神足。莲开青目。
毫光照于四天。花艳丹唇。
顶彩周于十地。法王之宝相也。
具一切智。号悉达多
通万物心。名希有相。
往来不穷之谓圣。阴阳不测之谓神。
不化而行。不言而信。
持慧灯而耀长夜。扬法舸而救迷津。
为尘品之医王。作偫生之慈父。
法王之至仁也。法忍
率难忍以皆空。无心即心。
总偫心而俱摄。珊瑚江海。
一指测于波澜。琉璃日月。
手分其昼夜。目连持线。
天地为之颓纲。舍利投针。
山石由其绝纽。法王之神力也。
儒童毓庆。阙里生叹凤之声。
摩诃降迹。苦县诞犹龙之彦。
仲尼礼乐之标首。仰至圣于迦维。
伯阳道德之真宗。访古皇于天竺
故知一乘妙旨。超然居十翼之先。
二谛微言。邈矣出三清之表。
法王之威德也。率陀天上。
飞閤神功。舍卫城中。
香台造化。百千妙界。
生于鸟翅之间。十二音声。
出于象牙之表。金绳百丈
下照日宫。珠网七重。
傍临月殿。萍流地上。
化为池沼之形。花散空中。
变作楼台之影。法王之壮观也。
佛中佛日。天上天人。
金口振于西方。银函洎于东夏
无能间细。写鳌滶于波流。
有外谈空。运迦维于宇宙。
合掌腹内。思闻十善之音声。
舒翼壳中。遥相四天之说法。
法王仁化也。高梯直上。
包括太虚。抽针旁缀。
区分小有。贯花之句。
光如水上之莲。说偈之音。
皎若星中之月。非有相而非无相。
凡圣莫测其幽微。空是色而色是空。
圣愚不知其要妙。法王之教化也。
法身无像。故因像以宣功。
道本无言。亦因言而示教。
尘俗不可以久处。故厌世而归空。
真如不可以道标。故凝神而降迹。
吾之去也。因辩无常。
吾之来也。因谈缘起。
情有所至。河海为之编龙。
神有所归。丛林为之变鹤。
从灭至灭。能通寂灭之因。
无生示生。永入长生之地。
法王之变化也。由是八方回向。
万国归依。慧日被于三千。
法雨流于百亿。周穆王之代。
圣教方融。汉明帝之时
慈风渐扇。年移晋宋。
运属周隋。苍鹅出而天地屯。
赤龙发而干戈起。秦川涌血。
罗什不归。赵郡僵尸。
图澄永去。西域驮经之路。
荆棘参天。东郡画像之郊。
风尘扑地。我高祖神尧皇帝傍回地轴。
蹴昆崙以西倾。太宗文武圣皇帝仰握乾符
扫欃枪而南灭。削平岳渎。
舒卷风云。芟毒树而建祗园。
拔邪山而开福地。实性寺则贞观三年奉敕之所建也。
平原控赵。渤海临齐。
上衡毕昴之星。下瞰衡漳之地。
浦称骏渎。马颊太史之遗踪。
地号弓高。龙额将军之旧业。
爰于此地。回构乾堂。
兴八会之香台。辟三休之妙观。
龚遂解绳之邑。宝线争施。
曹丕沈李之郊。天花竞落。
螺宫映水。枕关于黄河。
鱼梵吟风。接蜃楼于沧海。
实栖神之秘宅。毓庆之神区者哉。
寺主久依定水。早庇禅休。
功济有缘。业优无学。
意花不染。宏上善于慈心。
胜果争攀。察中乘于慧眼。
非色非相。凝神究竟之端。
无我无人。高蹈苦空之外。
上座都维那等。并寻鹫岭
访道鸡园。归诚甘露之门。
自得醍醐之性。鹅珠护戒。
苦节于坚林。龙镜澄空。
照真规于静域。以为修身者福。
遂则殃销。坚善者功。
功施则缘发。旁求大匠
广召山虞。粤以仪凤二年
移宝堂于寺内。去旧处三百馀步。
设奇功于地道。神妙无方。
穷逸思于天关。灵机不测。
鱼鳞翠瓦。逐层阁而舟移。
雁齿青阶。带崇基而毂转。
虹梁曜日。焕若神行。
鲸栋凝烟。故非人力。
宝阶星动。似忉利之飞来。
绀殿云浮。同化城之涌出。
岂非威神自在。不可思议者哉。
于宝堂内敬画释迦尊像一铺。镕金范素。
写雘图青。斲象浦之灵珠。
龙泉之羽璧。鲛人水织。
竞送霜缣。蛾客抽丝。
争投雪线。七重交映。
百宝庄严。实相端凝。
粹容圆备。蜂王献蜜。
纷飞紫绀之楼。龙女持花。
出入珊瑚之殿。诸天献果。
芙蓉生宝座之前。居士焚香。
柏叶起金炉之上。千躯圣像。
据六地而扬音。八部龙神。
下三天而奏乐。斯乃元功幽赞。
故无德而称焉。调露之初
边烽屡警。七重黑晕。
万里黄沙。旄头干太白之精。
素发挹中台之翠。乡人等九州令族。
四海良家。提龙剑而星驰。
撮犀渠而电激。为鹏为鹗。
轻飞雁塞之前。如虎如貔。
回啸狼居之表。阴山雾廓。
瀚海波清。凭慧力而服魔军。
持庙算而摧孺子。共申宏愿。
植此丰碑。记历代而长存。
惟令名之不朽。奉为高宗大帝。
星珠敛耀。斗电潜辉。
御鸾凤于金舆。邃攀龙于鼎峤。
娲皇诞裔。姬姒降生。
断鳌立极之神功。乘龙御天之大业。
凝情三昧。早慧六通。
坐兰掖而虔诚。仰茨山而展庆。
使持节沧州诸军事沧州刺史李公□庭坚之雅操。列马喙之殊姿。
太尉之名家。履龟文之异相。
贾琮出刺。下车而肃百城。
延寿閒居。闭阁而绥千里。
长史北平公。太尉之宠。
首有虞陶。唐左相之荣。
实兼平景。庞士元之展足。
终非百里之材。王休徵之佩刀。
实有三台之望。朝散大夫弓高县晋君。
嘉禾献瑞。门传翠叶之风。
鬯草袭勋。业践彤弓之锡。
横绮琴于膝上。翠翟朝驯。
揽明镜于怀中。青鸾晓集。
太原王主簿陇西李灌河东卫神暹常山张行升等。并周灵王太史
仙人白鹤之苗裔。帝颛顼之儒宗。
柱史青牛之叶冑。羊车映王。
焕升气于淮川鹊印流金。
郁灵符于宝轴。骥从东道
方申逐日之功。鹏举北溟。
皆戢摩霄之翼。乡望某等。
并地邻邹鲁。境接燕齐。
俗富诗书。家丰礼乐。
海隅鸥狎。犹存射雉之规。
河朔鹰扬。仍带爽鸠之气。
隽不疑之故里。气调魁梧。
石仲容之旧墟。英灵俊杰。
德由名显。功以颂宜。
非笔无以申其功。非言无以叙其德。
旁求翠玉。远播鸿徽。
刻龙首于银钩。凿龟文于玉版。
蓬莱之水三尺。孤摽碣馆之前。
扶桑之日再中。独立金台之上。
俾夫天销劫石。琼文写而无穷。
地入微尘。宝字书而不灭。
重宣此意。而为颂曰。
太虚混沌。寂寥沈默。
二仪既判。三才允殖。
地缺东南。天倾西北
陵迁谷转。山开水塞。
月满则亏。日盈则昃。
大哉正觉。竟元不测。
先地而极。后天而益。
不灭不生。无声无色。
曜魄指掌。乾坤胸臆。
圣人立教。用形表则。
实相端严。粹容岐嶷。
销灭五苦。削平六贼。
水号连河。山名檀特。
六度。三明在即。
牛口西来。马明东陟。
玉偈光启。金言允克。
碣石燕郊。平原赵国
雀台西指。蜃楼东偪。
建此神区。爰崇净域。
龙图合兆。龟书应墨。
绮缀星浮。金铺电赩。
地神献果。天厨送食。
八会云平。三门箭直。
宝堂移转。神通智力。
飞檐振羽。虹梁动翼。
閤似云行。楼如鹤息。
日逐阶旋。天从桥匿。
野外尘黄。星间晕黑。
爰凭净居。剪除荆棘。
雁塞消氛。龙楼受职。
银书玉版。镌名记德。
雁塔之阶基。对蜂台之阃域。
穷逸思于图篆。放神功于剪刻。
孤标九流之间。独立金台之侧。
惟令名之不朽。或驰芳于百亿。
雀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事类赋》卷一九
伊翩翻之小鸟,实瑶光之下沦。
既目之曰凭霄,亦号之为嘉宾。
变化尝闻于入水,翔集更见于依人。
则有报杨宝而衔环,为王祥而入帷。
或出昆丘,或产条枝。
嘉不疑之颂,美公干之诗。
探而反之,既称于齐景;
慎所从也,盖闻诸仲尼
至若奚奴长啸,河南幼射,楼上既忧于廉范,斗下亦惊于思话。
亦有狎异类于寒岭,缀五彩于邯郸,降含章之禁闼,衔灵宝之仙篇。
又闻弹以明珠,化为黄玉,郭璞之占集鸡,杨宣之知覆
呈藻翰乎永安,翔皓羽于东园
挟弹见庄辛之说,沽衣闻少孺之言。
东莱传巨公之异,西域班超之贡。
桂树而成篇,集不其而作颂。
亦有生三河而鼓翅,出贝多而善舞。
闻集肩于潘乐,见入怀于唐祖。
流火既闻于太伯,探鷇亦传于主父
茍逍遥于蕃篱,又安知夫鹏举
中宗孝和皇帝哀册文 初唐 · 徐彦伯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七
维景龙四年岁次庚戌六月辛巳朔二日壬午
大行应天神龙皇帝崩于神龙殿。
旋殡于太极殿西阶
景云元年十一月二日乙酉
将迁座于定陵
礼也。
画攒毁帟。
雕辒肃轫。
缟绋霜回。
丹旂雪引。
御穸台之眇默。
背天閤之崇峻。
皇帝瞻在原之坠响。
感联萼之凋阴。
礼奠收兮泣遗迹。
同气诀兮悲圣心。
爰命下臣。
式扬鸿懿
咨睿烈于金牒。
刻明猷于玉字。
其词曰。
少典之子。
重元之孙。
珠联宝系。
海浸昌源。
凤鸟鸣国。
蛟龙守门
于铄皇朕。
赫应成命。
青霭南浮。
彤云北映。
扫刷中宇。
光亨累圣。
钦若应天
缵戎前庆。
身佩星斗。
掌提曦镜。
克明克睿。
允武允文。
就之如日。
望之如云。
声中律吕。
辞含典坟。
道懋登庸。
荣膺继体。
位拥青陆。
业移朱邸。
春诵夏弦。
诗秋礼。
复子明辟。
固天攸启。
鹏举提象。
鸾飞凿乾。
萝图已御。
玺仍传。
拱默当宁。
赓歌抚弦。
尧亲更睦。
妫德逾膻。
万宝阜成。
四门光辟。
宵衣若厉。
道风犹厄。
野接翘车。
殿横儒席。
留连镐宴。
婉娈辞客。
润洽泉草(一作鱼)
恩周卉毳。
鞮译骛轮。
要荒走币。
削觚反朴。
宽刑薄税。
俗富京坻。
人忘疵疠。
帝图广运。
天意难诬。
旖旎祥箓。
张皇瑞符。
仙芝抱砌。
神萐摇厨。
龟负绨检。
麟衔斗枢。
孝思罔极。
崇庸克赛。
亲幸国阳。
式陈昭配。
翠辇容与。
蜺帱晻暧。
苍璧森罗。
明祇肃对。
元经备典。
洪范盈畴。
将竦华盖。
遥封岱邱。
厌紫宙之阨僻。
追白云之豫游。
时若慕于丧妣。
道空存于委裘。
呜呼哀哉。
惟几在辰。
穆卜违吉。
仍几虚座。
缀衣空室。
景沴摄提。
悲缠翼日。
偫臣奉于末命。
天下悲乎晏出。
呜呼哀哉。
宗伯莅典。
同轨赴辰。
龟谋入兆。
犀鞟移輴。
喝苦挽于香掖。
咽酸笳于曙旻。
彤阶皛皛兮露惊月。
玉座微微兮花掩尘。
呜呼哀哉。
列绮城之哀仗。
引滋桥之渡幰。
朔飙急兮御道寒。
愁日晦兮云郊晚。
驻石马之新涂。
下金天之旧坂。
见疏之原长。
觉深松之路远。
呜呼哀哉。
伊昔睿哲。
光谋寿宫。
猗那我后。
复幸方中。
委冠剑于泉穸。
保明灵于昊穹。
山有移兮海有变。
道无阙兮声无穷。
呜呼哀哉。
苦雪四首 其四 748年2月 盛唐 · 高适
 押马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引用典故:歌牛下
孰云久闲旷,本自保知寡。
穷巷独无成,春条秪盈把。
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
乃知古时人,亦有如我者。
王彻748年 盛唐 · 高适
 押侵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引用典故:何用多金 陆沈
归客自南楚,怅然思北林(一作临)
萧条秋风暮,回首江淮深。
留君终日(一作留连愁作)欢,或为梁父吟
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沈
载酒登平台,赠君千里心。
浮云暗长路,落日有归禽。
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 唐 · 杨炎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二
受正性者德之元。
纂重侯者业之盛。
君子体仁以合德。
积厚以感通。
著于神明。
于祚允者。
其惟杜公乎。
公讳鹏举
字某
其先京兆人也。
七代祖讳模。
后魏濮阳守。
卫人宜之。
子孙世居东郡
故今为濮阳人
夏有豢龙之官。
封唐杜之国
世载侯伯。
勋藏晋鲁。
公锡命。
元旗火龙。
拯三代之衰。
参五霸之业。
斯保姓之始也。
汉有建平侯
策定中兴。
晋有当阳侯
克并南夏
其食酆鄗。
盛西郊之黻冕。
其分荆濮。
胙东国之山河。
斯不朽之宗也。
濮阳陈留太守讳亮
陈留高祖北齐胶州刺史竟陵公讳伽。
竟陵生曾祖雁门太守讳保
雁门生大父唐苏州司马讳义宽
苏州生皇建平侯荆益二州大都督府长史讳慎行
贞孝公秉哲以辅先朝。
黄门戴天以成大业。
自魏七代。
以方岳登闻
在唐两朝。
以台衡致理。
斯迈种之仁也。
贞孝之兄。
黄门之考。
天修其爵。
地富其才。
神抱虚廓。
智藏蓍蔡。
口目河海。
仪刑嵩华。
学可以掌邦教。
词可以宣国风。
少与范阳卢藏用隐于白鹿山
以太夫人有疾。
清河崔沔同授医于兰陵萧亮。
声色以微以诚达。
疵疠之祥以气变。
属先府君作镇荆楚
有诏门子侍禁闱。
起家修武县
岁满。
以书判超等授济源
正议登朝。
右拾遗
升玉堂以谒圣君。
陈格言以利天下。
黄门侍郎张廷圭
国之髦硕。
洛州长史皇甫知常
之标准。
美公志行。
尝与请交。
公精义入神。
洞究奥赜。
睿宗践祚。
冥感祥符
睹元期于化元。
启成命于幽教。
所以伫非常之运。
天所以归亿兆之心。
元宗时在东宫
表公所言。
请编史册。
时应令赋诗。
御札批云。
毕公之任。
谅籍伊人。
思入风雅。
灵通神鬼。
后以亲累出为岐州司仓
同州司士
开元初
上以中都稍食。
省河漕之徭。
大农器用。
赋晋山之铁。
牧马于归兽之野。
考室于迎春之宫。
关中始置疏决盐铁长春宫三使
诏以公为判官
明年。
天子东行河堤。
阹格兽之场。
开濯龙之沼。
停銮上苑。
留宴天泉。
酒酣乐过。
公献赋以讽。
于是有采章之锡。
著作佐郎太子左赞善大夫都水使者王府司马丰王府长史中散大夫安州刺史
公为政。
在上位畏于上。
贞一以守之。
斋庄以莅之。
其始也居右正词。
王侯向慕。
其终也疏通易。
礼化兴行。
方将坐周召之堂。
陈歌训之典。
法象魏。
登天庭。
而明德寿于中年。
壮图悲于下国。
命矣。
以某年月日。
终于官舍。
明年二月。
葬于寿安之南原。
遵遗命也。
夫人河南郡
尉迟鄂国公之孙。
邛州刺史瑰之女也。
抱含一之德。
友于君子。
受降神之祥。
克生元辅
天宝四载
终于山阳别业。
其终祔焉。
从周礼也。
长子灵琼。
陈州太康主簿绍家祚而命夺其禄。
次子奉遥。
有异学而天丧其文。
荀陈同德
颜闵齐化。
季子山南剑南道副元帅特进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卫国公鸿渐
身负苍旻。
气和鼎饪。
符合斯运。
以道佐唐虞。
文系训谟。
化齐混象。
大勋格于皇极。
厚宠扬于祖考。
府君先赠太常
再荣师保。
夫人旧封宜阳
增号某郡。
三锡桓公之命。
是尊孟母之贤。
公主忠孝。
根仁义。
事亲有极致之道。
执丧有宁戚之哀。
威废鞭笞。
愠忘诮让。
其立身也。
冥观天理。
合含幽鉴。
强志通于众艺。
敏行求于古人。
考声教。
观历象。
动合灵祇之赞。
顺阴阳之和。
其达诚也。
忧喜极中。
权利交丧。
历官十二。
远悔吝之形。
春秋七十。
抱纯精之气。
其保终也。
君子谓探命历。
诚也。
专药膳。
孝也。
补衮职。
仲山之志也。
颂王风。
吉甫之才也。
济美。
栾武之德也。
有后。
臧孙之庆也。
宜乎正训百代。
垂鸿千古。
存被先公之冕服。
没为天子之元老。
勒钟鼎。
建庙堂。
金石以颂声。
邱陵以表隧。
乃假词末学。
观德将来。
铭曰。
于赫太师
德音孔遐。
道之气象。
物之精华。
文学邹鲁。
羽仪邦家。
选于帝庭。
帝庭有仪。
闻于宫府
宫府允。
明晦光耀。
际含天机。
识真紫极。
建𣄣青蒲。
熊负金印。
蛇蟠朱组。
时哉功名。
海变今古。
精魂归复。
宜阳之下。
我有冢嗣。
为王宝臣。
德延没世。
功被生人。
岸谷磅礡。
邱陵故新。
苍苍颂石。
万世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