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留太守行县颂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四
府君劝耕于属县(《文选·陆机吴趋行》注,又《孔稚圭北山移文》注)
鹰赋 晋初 · 成公绥
 押语韵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九
陵高霞而轻举(《文选》孔德璋北山移文》注)
奏弹孔稚圭违制启假事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七
臣闻禁宪有章,士子攸慎;
守官有典,触网斯及。
盖所以崇威阐法,下肃上尊。
谨案。
廷尉会稽中正稚圭,历俸朝班,频登要近,九棘之任,理无休谒,冒制闻,实亏恒典。
恩许虽降,所制不关;
违犯之条,犹合约黜。
稚圭俯自内辖作士下闱,通制明文,日陈几案,自逾规矩,莫斯为甚。
臣等恭议,请以见事免稚圭所居官,除中正官名,辄下禁止(《初学记》二十)
豫章王笺请宥朱谦之 南齐 · 张融
 出处:全齐文卷十五
礼开报仇之典,以申孝义之情;
法断相杀之条,以表权时之制。
谦之挥刃斩冤,既申私礼;
系颈就死,又明公法。
今仍杀之,则成当世罪人;
宥而活之,即为盛朝孝子。
杀一罪人,未足弘宪;
活一孝子,实广风德。
张绪陆澄,是其乡旧,应具来由。
融等与谦之并不相识,区区短见,深有恨然(《南齐书·孝义朱谦之传》,谦之吴郡钱唐人。所生母亡,假葬田侧,为族人朱幼方燎火所焚。永明中,手刃杀幼方,诣狱自系。别驾孔稚圭,兼记室刘琎司徒左西掾张融笺与刺史豫章王。)
上新定律注表 南齐 · 孔稚圭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臣闻匠万物者以绳墨为正,驭大国者以法理为本。
是以古之圣王,临朝思理,远防邪萌,深杜奸渐,莫不资法理以成化,明刑赏以树功者也。
伏惟陛下蹑历登皇,乘图践帝,天地更筑,日月再张,五礼裂而复缝,六乐颓而爰缉。
乃发德音,下明诏,降恤刑之文,申慎罚之典,敕臣与公卿八座共删注律。
谨奉圣旨,咨审司徒臣子良,禀受成规,创立条绪。
使兼监臣宋躬、兼平臣王植等抄撰同异,定其去取。
详议八座,裁正大司马臣嶷。
其中洪疑大议,众论相背者,圣照玄鉴,断自天笔
始就成立《律文》二十卷,《录叙》一卷。
凡二十一卷。
今以奏闻,请付外施用,宣下四海。
臣又闻老子仲尼曰:「古之听狱者,求所以生之;
今之听狱者,求所以杀之」。
「与其杀不辜,宁失有罪」。
是则断狱之职,自古所难矣。
今律文虽定,必须用之;
用失其平,不异无律。
律书精细,文约例广,疑似相倾,故误相乱,一乖其纲,枉滥横起。
法吏无解,既多谬僻,监司不习,无以相断,则法书徒明于里,冤魂犹结于狱中。
府州郡县千有馀狱,如令一狱岁枉一人,则一年之中,枉死千馀人。
冤毒之死,上干和气,圣明所急,不可不防。
致此之由,又非但律吏之咎,列邑之宰,亦乱其经。
或以军勋馀力。
或以劳吏暮齿,犷情浊气,忍并生灵,昏心狠态,吞剥氓物,虐理残其命,曲文被其罪,冤积之兴,复缘斯发。
狱吏虽良,不能为用。
使于公哭于边城,孝妇于遐外,陛下虽欲宥之,其已血溅九泉矣。
寻古之名流,多有法学,故释之、定国,声光(《艺文类聚》作著。)汉台;
元常文惠,绩映魏阁。
今之士子,莫肯为业,纵有习者,世议所轻。
良由空勤永岁,不逢一朝之赏;
积学当年,终为闾伍所蚩。
将恐此书永坠下走之手矣。
今若弘其爵赏,开其劝慕,课业宦流,班习胄子,拔其精究,使处内局,简其才良,以居外仕,方岳咸选其能,邑长并擢其术,则皋繇之,指掌可致,杜郑之业,郁焉何远。
然后奸邪无所逃其刑,恶吏不能藏其诈,如身手之相驱,若弦括之相接矣。
臣以疏短,谬司大理
陛下发自圣衷,忧矜刑网,御廷奉训,远照民瘼。
臣谨仰述天官,伏奏云陛。
所奏谬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南齐书·孔稚圭传》,《艺文类聚》五十四。)
上和虏表 南齐 · 孔稚圭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匈奴为患,自古而然,虽三代智勇,两汉权奇,算略之要,二途而已。
一则铁马风驰,奋威沙漠;
二则轻车出使,通驿虏庭。
榷而言之,优劣可睹。
今之议者,咸以丈夫之气,耻居物下,况我天威,宁可先屈?
吴、楚劲猛,带甲百万,截彼鲸鲵,何往不碎?
请和示弱,非国计也。
臣以为戎狄兽性,本非人伦,鸱鸣狼踞,不足喜怒,蜂目虿尾,何关美恶。
唯宜胜之以深权,制之以远算,弘之以大度,处之以蟊贼。
岂足肆天下之忿,捐苍生之命,发雷电之怒,争虫鸟之气。
百战百胜,不足称雄,横尸千里,无益上国。
蚁聚蜂攒,穷诛不尽,马足毛群,难与竞逐。
汉高威海表,窘迫长围;
孝文国富刑清,事屈陵辱;
宣帝抚纳安静,朔马不惊;
光武卑辞厚礼,寒山无霭。
是两京四主,英济中区,输宝货以结和,遣宗女以通好,长辔远驭,子孙是赖。
岂不欲战,惜民命也。
汉武藉五世之资,承六合之富,骄心奢志,大事匈奴
遂连兵积岁,转战千里,长驱瀚海,饮马龙城,虽斩获名王,屠走凶羯,而汉之器甲士亡其九。
故卫霍出关,千队不反;
贰师入漠,百旅顿降。
李广败于前锋,李陵没于后阵。
其馀奔北,不可胜数。
遂使国储空悬,户口减半,好战之功,其利安在?
战不及和,相去何若?
自西朝不纲,东晋迁鼎,群胡沸乱,羌狄交横,荆棘攒于,豺虎咆于宫闱,山渊反覆,黔首涂地,逼迫崩腾,开辟未有。
是时得失,略不稍陈。
近至元嘉,多年无事,末路不量,复挑强敌。
遂乃连城覆徙,虏马饮江,青、徐州之际,草木为人耳。
建元之初,胡尘犯塞,永明之始,复结通和,十馀年间,边候且息。
陛下张天造历,驾日登皇,声雷宇宙,势压河岳。
而封豕残魂,未屠剑首,长蛇馀喘,偷窥外甸,烽亭不静,五载于斯。
昔岁蚁坏,瘘食樊、汉,今兹虫毒,浸淫未已。
兴师十万,日费千金,五岁之费,宁可赀计。
陛下何惜匹马之驿,百金之赂,数行之诏,诱此凶顽,使河塞息肩,关境全命,蓄甲养民,以观彼弊。
我策若行,则为不世之福,若不从命,不过如战失一队耳。
或云「遣使不受,则为辱命」。
夫以天下为量者,不计细耻,以四海为任者,宁顾小节。
一城之没,尚不足惜;
一使不反,曾何取惭?
且我以权取贵,得我略行,何嫌其耻?
所谓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臣不言遣使必得和,自有可和之理;
犹如欲战不必胜,而有可胜之机耳。
今宜早发大军,广张兵势,征犀甲于岷峨,命楼船于浦海。
使自青徂豫,候骑星罗,沿江入汉,云阵万里。
据险要以夺其魂,断粮道以折其胆,多设疑兵,使精销而计乱,固列金汤,使神茹而虑屈。
然后发衷诏,驰轻驿,辩辞重币,陈列吉凶。
北虏顽而爱奇,贪而好古,畏我之威,喜我之赂,畏威喜赂,愿和必矣。
陛下用臣之启,行臣之计,何忧玉门之下,而无款塞之胡哉?
彼之言战既殷勤,臣之言和亦慊阔。
伏愿察两途之利害,检二事之多少,圣照玄省,灼然可断。
所表谬奏,希下之朝省,使同博议。
臣谬殊恩,奉佐侯岳,敢肆瞽直,伏奏千里(《南齐书·孔稚圭传》)
杜京产 南齐 · 孔稚圭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窃见吴郡杜京产,洁静为心,谦虚成性,通和发于天挺,敏达表于自然。
学遍玄、儒,博通史、子,流连文艺,沈吟道奥
泰始之朝,挂冠辞世,遁舍家业,隐于太平,葺宇穷岩,采芝幽涧,耦耕自足,薪歌有馀。
确尔不群,淡然寡欲,麻衣藿食,二十馀载。
虽古之志士,何以加之。
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则岩谷含欢,薜萝起抃矣(《南齐书·杜京产传》,永明十年孔稚圭光禄大夫陆澄祠部尚书虞悰太子右率沈约司徒右长史张融表荐京产。不报。)
奏劾王奂 南齐 · 孔稚圭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雍州刺史王奂启录小府长史刘兴祖,虚称「兴祖扇动山蛮,规生逆谋,诳言诽谤,言辞不逊」。
敕使送兴祖下都虑所启欺妄,于狱打杀兴祖,诈启称自经死。
止今体伤楗苍黢,事暴闻听。
兴祖门生刘倪到台辨问,列「兴祖共事,不能相和。
自去年朱公恩领军征蛮失利,兴祖启闻,以启呈因此便相嫌恨。
若云兴祖有罪,便应事在民间;
民间恬然,都无事迹。
至十年九月十八日使仗身三十人来,称敕录兴祖付狱。
安定郡蛮先在郡赃私兴祖既知其取与,即牒启,不问。
兴祖后执录,仍令蛮领仗身于狱守视。
兴祖未死之前,于狱以物画漆柈子中出密报家,道无罪,令启乞出都一辨,万死无恨」。
又云:「兴祖严禁信使,欲作方便,杀以除口舌」。
又云:「意乃可。
第三息彪随在州。
凡事是非皆干豫,扇构密除兴祖」。
又云:「兴祖家饷糜,中下药,食两口便觉,回乞狱子,食者皆大利。
兴祖大叫道:『糜中有药』。
近狱之家,无人不闻」。
又云:「治著兴祖日急,判无济理。
十一月二十一日使狱吏来报兴祖家,道兴祖于狱自经死。
尸出,家人共洗浴之,见兴祖颈下有伤,肩胛乌《黑敢》,阴下破碎,实非兴祖自经死。
家人及门义共见,非是一人」。
重摄检雍州都留田文喜,列与倪符同状。
兴祖在狱,嗛苦望下,既蒙降旨,欣愿始遂,岂容于此,方复自经?
敕以十九日至,兴祖二十一日死,推理检迹,灼然矫假。
寻敕使送下,辄拒诏,所谤诸条,悉出意。
毁故丞相陈显达,诽讪朝事,莫此之深。
彪私随父之镇,敢乱王法,罪并合穷戮(《南齐书·王奂传》,雍州刺史,辄杀宁蛮长史刘兴祖,上大怒,使御史中丞孔稚圭奏其事。)
奏劾王融 南齐 · 孔稚圭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姿性刚险,立身浮竞,动迹惊群,抗言异类。
近塞外微尘,苦求将领,遂招纳不逞,扇诱荒伧,狡算声势,专行权利,反覆唇齿之间,倾动颊舌之内。
威福自己,无所忌惮,诽谤朝政,历毁王公,谓己才流,无所推下,事曝远近,使依源据答(《南齐书·王融传》,郁林深忿疾,即位十馀日,收下廷尉狱。然后使中丞孔稚圭倚为奏,又见《南史》二十一。)
竟陵王 其一 南齐 · 孔稚圭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稚圭启:民蚤奉明公提拂之仁,深蒙大慈弘引之训。
恩奖所驱,性命必尽。
敢沥肝髓,乞照神襟。
民积世门业,依奉李老,以冲尽为心,以素退成行,迹蹈善万之渊,神期至顺之宅。
民仰攀先轨,自绝秋尘,而宗心所向,犹未敢坠。
至于大觉明教,般若正源,民生平所崇,初不违背。
常推之于至理,理至则归一,置之于极宗,宗极不容二。
自仰禀明公之训,凭接明公之风,导之以正乘,引之以通戒,使民六滞顿祛,五情方旭,回心顶礼,合掌愿持。
民齐敬归依,蚤自净信,重律轻条,素已半合。
所以未变衣钵,眷眷者,实以门业有本,不忍一日顿弃,心世有源,不欲终朝悔遁。
既以二道大同,本不敢惜心回向,实顾言称先业,直不忍弃门志耳。
岂不思乐方广,勤志一乘。
况仰资明公齐礼道德,加须奉诵明公清信,至制净住子序,万门朗奥亿品宣玄,言虽愿违,心不觉醉,更未测明公善诱之妙,一至如此。
博约纷纶,精晖照出,欲罢尚其不能,欲背何以免向,而昔而前,民固不敏,而今而后,斯语请事。
民之愚心,正执门范,情于释老,非敢异同。
始私追寻民门,昔尝明一同之义,经以此训张融乃著通源之论,其名少子,少子所明,会同道佛。
之此悟,出于民家,民家既尔,民复何碍。
始乃迟迟执迹,今辄兼敬以心,一不空弃,一则归依正觉。
不期一朝霍然大悟,悟之所导,举自明公,不胜踊跃之至。
谨启(《弘明集》十一)
竟陵王 其三 南齐 · 孔稚圭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十一月二十九日,州民御史中丞孔稚圭启,得示具怀,甚有欣然。
理本无二,取舍多途,诤论云云,常所慨也。
但在始通,道则宜然,教而学者则未可。
君但广寻诸经,不患沦滞其迹也。
比面别一二(《弘明集》十一)
奏上撰定律章表 南齐 · 王植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五
臣寻《晋律》,文简辞约,旨通大纲,事之所质,取断难释。
张斐杜预同注一章,而生杀永殊。
晋泰始以来,唯斟酌参用。
是则吏挟威福之势,民怀不对之怨,所以温舒献辞于失政,绛侯忼慨而兴叹。
皇运革祚,道冠前王,陛下绍兴,光开帝业。
下车之痛,每恻上仁,满堂之悲,有矜圣思。
爰发德音,删正刑律,敕臣集定张杜二注。
谨砺愚蒙,尽思详撰,削其烦害,录其允衷。
取张注七百三十一条,杜注七百九十一条。
或二家两释,于义乃备者,又取一百七条。
其注相同者,取一百三条。
集为一书。
凡一千五百三十二条,为二十卷。
请付外详校,擿其违谬(《南齐书·孔稚圭传》)
孔中丞稚圭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览君书,具一二,每患浮言之妨正道,激烈之伤纯和,亦已久矣。
孟子有云,君王无好智,君王无好勇,勇智之过,生乎患祸,所遵正当仁义为本。
今因修释训,始见斯行之所发,誓念履行,欲卑高同其美,且取解脱之喻,不得不小夫存其大,至于形外之间,自不足及言,真俗之教,其致一耳。
取之者未达,故横起异同君云积业栖信,便是言行相舛,岂有奉亲一毁一敬,而云大孝,未之前闻。
夫仁人之行,非是残害加其美,廉洁之操,不藉贪窃成其德。
如此则三归五戒,岂得一念而可舍;
十善八正,宁瞥想之可遗。
未见轻其本而能重其末,所谓本既倾矣,而后枝叶从之。
今云二途虽异,何得相顺,此言故是见其浅近之谈耳。
君非不睹经律所辨,何为偏志一方,埋没通路。
夫士未尝离俗施训,即世之教,可以知之。
若云斯法,空成诡妄,更增疑惑,应当毁灭。
就即因而言,闺门孝悌者,连乡接党,竟有几人,今可得以无其多,絓诸训诰经史箴诫,悉可焚之不。
君今迟疑于内教,亦复与此何殊哉?
所以归心胜法者,本不以礼敬标其心,兢仰祗崇者,不以在我故忘物。
今之殷勤克己者,政为君辈之徒耳。
欲今相与去憍矜,除慢傲,节情欲,制贪求,修礼让,习谦恭,奉仁义,敦孝弟,课之以博施,广之以泛爱,赏之以英贤,拔之以俊异,复何惭于鬼神乎?
孜孜策励,良在于斯,虽未有奉遵,亦意不忘之。
今未有夜光之投,而按剑已起,欲相望于道德,宁不多愧,当繇未见此情,故常信斯心耳。
在怀则不然,每苦其不及。
司徒之府,本五教是劝,方共敦斯美行,以率无欲,使□诡谄佞,望门而自殄,浮伪荡逸,践庭而变迹,等彼息心之馆,齐此无欲之台,不亦善乎!
一则以仰顺宸极普天之慈,二则敬奉储皇垂爱之善。
宵旦而警惕者,正患此心无遂耳。
悠悠之语,好自多端。
其云愿善,政言未知伤化之重,傥令诡事以忠孝,佞悦以仁义,虚设以礼让,假枉以方直,乃至一日克己,天下归仁,况能旬则有馀,所望过矣。
本自开心所纳,正苦此矫不多,如其此烦未广,故鄙薄深慨,君正应规谏其乖,开发未达。
云何言伤孝本,语损义基,于邑有怀,非所望也。
若此事可弃,则欣闻馀善。
又云,未必劝人持戒,当令善繇下发,必如此而弘教者,放勋须四凶革而启圣,虞舜商均贤而德明,如斯而遂美,其可望乎?
君之此意,则应广有所折,便当诘以土阶之俭,嘉离宫之丽,贬禹以之陋,崇阿房之贵,耻汲黯之正容,荣祝蛇之媚色,其馀节义贞信谦恭之德,皆当改途而反面,复何行之可修也。
凡闻于言,必察其行,睹于行必求于理,若理不乖而行不越者,请无造于异端,真殊途同归,未必孱然一贯。
顷亦多有与君此意同者,今寄言此纸,情不专一者,厝心于疑妄,国君普宣示之。
略言其怀,无见仿佛,翰迹易烦,中不尽意,比见君,别更委悉也。
夫人心之不同,犹若其貌,岂其容一而等其智乎?
鉴有待之参差,足见情灵之乖舛矣。
一得其志者,非言谈之所尽;
一背其途者,岂游说之所翻。
见君虽复言面委尽,而不及此处者,良由彼我之见既异,幸可各保其方差,无须空构是非,横起谤议耳。
栖心入信者,前良不无此志。
今以效善之为乐,故挫憍陵以待物。
君若以德越往贤,圣逾前脩,智超群类,位极人贵者,自可逍遥世表,以道化物,高其怀无求自足,而退于前良,恐未能悬绝,空秉两涂,独异胜法。
若悠悠相期,本不及言,意在不薄,为复示斯怀耳。
比面别一二,近聊有此释滞两卷,想于外已当见之。
今送相示,若已览者付反,幸无劳形目。
脱未睹者,为可一历意,本不期他翻,正是自释疑滞耳。
君见之必当抚掌也(并《弘明集》十一)
诗品下 其十九 南梁 · 钟嵘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齐司徒长史张融齐詹事孔稚圭思光纡缓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
德璋生于封溪,而文为雕饰,青于蓝矣。
白马 隋 · 杨广
 押阳韵
白马金贝(文苑作具。乐府同。)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文苑作回。)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陇蜀(文苑作属。)擅威强。
轮台受降虏,高阙剪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
英名(文苑作雄。)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乐府作微。)兵集(乐府作离。)蓟北,轻骑出渔阳
(乐府作集。)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文苑云。一作膝。)动,营开(文苑云。一作雁。)张。
冲冠(文苑云。一作寇。)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文苑云。一作丽。)追奔扫大(文苑、乐府作带。)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文苑英华二百九。《乐府诗集》六十三作孔稚圭白马篇。《诗纪》百二十。○《诗纪》云。文苑英华作炀帝。乐府作孔稚圭。按诗中多叙征辽之事。当以英华为正。稚圭别有一篇。逯案。《诗纪》说是。诗中有岛夷语。亦证不为南朝人所作。)
司空曙村居(一作冬夜宿司空曙野居因寄酬赠)。(一作韦应物诗) 中唐 · 卢纶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德璋 张掾
南北与山邻,蓬庵庇一身。
繁霜疑有雪,枯草似无人。
遂性在(一作存)耕稼,所交唯贱贫
何言张掾傲,每重德璋亲。
庐山简寂陆先生 中唐 · 李渤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二
先生吴兴懿族陆氏之子。讳修静
道降元气。生而异俗。
其色怡怡。其德熙熙。
明以启著。虚以贯幽。
少宗儒氏。坟索谶纬。
靡不总该。以为先天抚化。
混一精气。与真宰为徒者。
载在金编玉字。不形于此。
遂收迹寰中。冥搜潜衡熊湘暨九嶷罗浮
西至巫峡峨嵋。如雪映松风。
丽乎山而映乎水。功成扣元感神授灵诀。
适然自得。通交于仙真之间矣。
宋元嘉末。因市药京邑
文帝味其风而邀之。先生不顾。
及太初难作。人心骇疑。
遂沂江南游。嗜匡阜之胜槩。
爰构精庐。澡雪风波之思。
沐浴浩气。挹漱元精。
宋明皇帝袭轩皇淳风。欲稽古化俗。
虚诚致礼。至于再三。
先生固称幽忧之疾。曾莫降眄。
天子乃退斋筑馆。恭肃以迟之。
不得已而莅焉。于是顺风问道。
妙沃帝心。朝野识真之夫。
若水奔壑。如风应虎。
其谁能禦之。先生拨雾开日。
汰沙引金。指方以倒之。
中人以上。皆自盈其分。
司徒袁粲之流是也。既立崇虚馆。
殳氏所宝经诀。并归于我焉。
初先离山。有熊虎猿鸟之属。
悲鸣拥路。出谷而止。
及天子不豫。请事涂炭之斋。
是夜卿云纷郁。翌日乃瘳。
先时洞真之部。真伪混淆。
先生刊而正之。泾渭乃判。
故斋戒仪范。至于今典式焉。
桂阳王构逆。暴白骨遍野。
先生具棺榇。收而瘗之。
其阴德密运。则无得而称也。
元徽五年春正月。谓门人曰。
吾得还山。可整装。
众感讶诏旨未从。而有斯说。
至三月二日。乃偃卧解带。
肤理辉烁。目瞳映朗。
但闻异香芬馥满室而已。后三日
庐山诸徒。共见先生霓旌霭然。
还止旧宇。斯须不知所在。
相与惊而异之。顾命盛以布囊。
投所在崖谷。门人不忍。
遂奉还庐山。时春秋七十二。
所谓鍊形幽壤。腾景太微者矣。
有诏谥曰简寂先生。以故居为简寂馆。
宗有道也。凡撰记论议百有馀篇。
并行于代。门徒得道者
孙游岳李果之最著称首。后孔德璋与果之书论先生云。
先生道冠中都。化流东国。
帝王禀其规。人灵宗其法。
而委世潜化。游影上元
微言既绝。大法将谢。
法师禀神定之资。居入室之品。
学悟之美。门徒所归。
宜其整缉遗踪。提纲振纪。
光先师之馀化。纂妙道之遗风。
可以导引末俗。开晓后途者矣。
兴世馆主孙先生 中唐 · 李渤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二
有吴裔子孙名游岳字㯋达东阳人也。
幼而恭。长而和。
其静如渊。其气如春。
甄汰九流。潜神希微。
尝步赤松缙云堂。遂卜终焉之地。
宋太初中。简寂先生至自庐岳
云游帝宅。先生乃抠衣而趋。
嗣承奥旨。授三洞并所秘杨真人手迹。
因茹术却粒。服谷仙丸。
六十七年。颜彩轻润。
精爽秀洁。暨简寂上宾。
方旋旧室。捃摭道机。
断覈真假。与褚章朱四君交密。
齐永明二年。诏以代师。
并任主兴世馆。于是搜奇之士。
知袭教有宗。若凤萃于桐。
万禽争赴矣。孔德璋刘孝标等争结尘外之好。
后频谢病归山。朝命未许。
至永明七年五月。内以挥神托化。
沐浴称疾。怡然而终。
门徒弟子数百人。唯陶宏景入室焉。
自恭事六载。义贯千祀。
唯贵知真。故特蒙赏识。
经法诰诀。悉相传授
方欲共营转鍊。已集药石。
将就治合。事故不遂。
西京道中闻蛙887年 唐末 · 吴融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引用典故:稚圭
雨馀林外夕烟沉,忽有蛙声伴客吟。
莫怪(一作耳畔)闻时倍(一作却)惆怅,稚圭蓬荜在山阴
阌乡寓居十首(一作卜居,一本阌乡上有壬戌岁三字。) 蛙声902年 唐末 · 吴融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引用典故:稚圭
稚圭(一作论)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