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秦望山法华寺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昔者法王道开。掘山相现。曾是大事。职非小缘。顺喻孔多。證入弥远。故以三界为宅。五浊为火。四生为子。六度为门。一乘为大车。十方为长者。转置热恼之众。延集清凉之都。念兹在兹。广矣大矣。法华者。晋义熙十二年释昙翼法师之所建也。师初依庐山远公。后诣关中罗什。深入禅慧。尤邃佛乘。虽礼数抠衣。而名称分坐。与沙门昙学俱游会稽。觏秦望西北山。其峰五莲。其溪双带。气象灵胜。林壑虚闲。比兴耆阇。营卜兰若。羞涅槃食。纳如来衣。专积法华。永言实意。感普贤菩萨。为下俚优婆。提狶子于竹筐。寄释种于蓬室。师以缩屋未可。枕屐乃明。移出树间。延入舍下。及杲日初上。相光忽临。乘六牙。卫八部。胜幡虹引。妙乐天迎。瑞相腾云。遥裔上汉。师想望太息。沈吟永怀。叶公好龙。巳遇真物。罗汉测佛。未了圣心。于是苦行自身。炯戒通梦。宛如昔见。弥恨前非。象劝持经。尝难其语。夹夹听法。不易其人。矧乃摄以蜂王。吼以师子。礼谒者掎其裳袂。赞欢者合其风雷。时太守孟顗。以状奏闻以为寺。则知妙法者。真如之正体。莲华者。净道之假名。是故崇厥经。署于榜。入无量义。成不住因。至若高僧慧基。邑人陈载。皆踵武扳迹。传灯袭明。或五柱范堂。或七宝规殿。立普贤座。追连弗蓝。龙王让池。雁子疏塔。迦罗卫国。连至云山。净明德宫。更开日月。固足以发慧印。启元门。入位毕臻。出家偕应。则有持證等观。永藏仝流。或慧举十徵。或昭明再造。或简文瑞像。或武帝香炉。宝钤吟风。珠幡交露。僧繇墨意。画长豪之妙光。宫女綖功。织大身之变相。次有陈随国施。州邑吏檀。百宝盈于九隅。偫经备于三藏。所以神钟警夜。保贤圣之天居。祥鸟肃宾。迓轩盖之云集。忍辱灵草。捃萋萋于小茎。伛昙异花。搴灼灼于乔干。故得人天回首。江海因声。芭蕉过雷。倏焉滋茂。葵藿随日。至矣勤诚。登山而野旷心空。浴水而垢除意净。施及先律师道岸。今弟子释俨。并身林久伐。禅刺都遣。性通七事。戒总八关。金杖五分。优劣既等。缯䌽四道。功德岂殊。甘露有加。香油不坠。顷者豪州刺史前此邦别乘太原王公名弼。法海广大。慧炬融明。德立于衷。义闻于物。郅恽致主之节。有耿投竿。葛亮报国之诚。不忘草奏。夫人武氏。佩服真空。干橹正觉。及男缅绪等。惟肖二尊。克慎三业。若行若坐。依佛依僧。去烦恼之外糠。得慈悲之内实。起普贤台一级。写法华经千部。广化人吏。大启津途。即普贤台。立法华社。每年二月。重会一时。且地效其灵。山呈其秀。有上座正觉寺主道解都维那神慧僧表。道宾律师。行深慧灯。集众材为林。众器成乐。一体和合。互用住持。相与王公曰。夫名者事之华。碑者物之。其或不立。则瞻仰失容。名不兴。则赞述无地。愿言刻石。是用齐山朝散大夫侍御史都府户曹袁公名楚客。其皎如日。其心如丹。负兼济之雄才。托演成之雅意。顾惭作者。徒使懵然。其辞曰。
会计南山秦望北寺。
高僧往还。圣迹标寄。
耆阇比峰。法华取义。
偫公护持。历国檀施。
陆宝大来。海珍总萃。
幡影连珠。像光发瑞。
台压龙首。殿开鸟翅。
象驾菩萨。乌迎车骑。
异香馝馞。神钟髣髴。
巘萧疏。竹涧葱翠。
纲纪有条。禅律不坠。
掾曹正直。别乘仁智。
作为碑板。赞述名字。
东林寺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四
古者将有圣贤。必应山岳。尼邱启于夫子。鹫岭保于释迦。衡阜之托恩。天台之栖顗。岂徒然也。故知土不厚则巨材不生。地不灵则异人不降。阴骘潜运。元符肇开。宿根果于福庭。大事萌于净土。其来尚矣。东林寺者。晋太元九年慧远法师之所建也。世居雁门楼烦。俗姓贾氏。童妙神悟。壮立精博。初涉华学。不读非圣之书。中留范经。尤邃是田之说。尝就恒岳。觏止道安。火遇于薪。玉成于器。虽根种诸佛。而果得一时。师子吼言。载闻顺喻。维摩诘答。更了空门。安住四依。修舍二法。和尚叹曰。吾道行者。惟此人焉。属朱序寻戈。缁徒逃海。道由兹岭。冥契宿诚。谓其徒曰。是处崇胜。有足厎居。居地若无流池。曷云法宇。大谁神庙。特异莲峰。结跏一心。开示五力。以杖刺地。应时涌泉。既殊祥。因立精舍。坚卧禁戒。宏演妙乘。浮囊毒流。木铎正教。首唱南部。转觉后人。以智慧刀。断烦恼锁。由是真僧益广。妙供日崇。隘其本图。宏其别业。乃进自香谷。集板安栖。即昙现之门生。邻慧永之阿若。相与撰平圃。踰层岩。在山之阳。居水之右。经其始而未究其末。有其所而未虞其劳。当是时也。桓元司人柄。斡国钧。以福庄严。因憍檀施。书日力之费。尽土木之功。缭垣云连。厦屋天耸。如来之室。宛化出于林间。帝释之幢。忽飞来于空外。至若奥宇冬燠。高台夏清。玉水文阶而碧池。瑶林藻庭而朱实。琉璃之地。月照灼而徘徊。旃檀之龛。吹芬芳而馝馞。相事毕集。微妙绝时。罗什致其澡瓶。巧穷双口。姚泓奉其雕像。工极五年。殷堪抠衣而每谈。卢循避席而累赞。道宏三界。何止八部宅心。声闻十方。足使诸天回首。观其育王赎罪。文殊降形。蹈海不沈。验于陶侃。迫火不爇。梦于僧珍。愿苟存诚。祈必通感。既多雨以出日。乍积阳以作霖。则有形图西来。舍利东化。或塔涌于地。或光属于天。谢客欣味而成文。刘斐诋诃而覃思。所以山亚五岳。江比四溟。地凭法而自高。物因词而益重。洎梁有崇禅师者。传灯习明。安心乐行。指拳犹昔。薪尽如生。次有果暀二法师。僧宝所钦。克和止观。法物为大。用继住持。上座昙杰寺主道廉都维那道贞等。皆沐浴福河。栖止净业。诸结巳尽。白黑双遣。众生可度。名色两忘。纂盛名于旧人。启新意于今作。重建雅颂。远托鄙夫。代斲有惭。岂云伤手。握笔馀勇。曷议齐贤。但相如好仁。名而激节。伯喈闻义。读曹碑而叙能。傥青包于蓝。冰寒于水。非曰能也。固请学焉。其词曰。
山兆发。真僧感通。
刺泉有力。呵神致功。
法仪外演。禅心内融。
性除遍执。门开大空(其一)
瞻礼云集。厎居峰薄。
越岭图胜。降平规博。
信臣檀施。护供兴作。
大起重阶。广言阿阁(其二)
严幢涌出。宝塔飞来。
尊容月满。法宇天开。
化城改筑。道树移栽。
清梵乐。石敞花台(其三)
金容海游。法影山荐。
毒龙业消。鱼子心变。
万里西传。一时东现。
华戎异闻。穹厚惊眄(其四)
远实法主。谢惟文伯
光颂累彰。德名增勒。
助起江山。声流金石
一言可追。千载相激(其五)
了性了义。或古或今。
止持绍律。定慧通心。
睹物情致。怀缘道深。
敢凭净业。永纪禅林(其六)
润州天乡寺故大德云禅师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东南苾刍之上首。曰长老云公
报年若干。僧夏若干。
永泰二年某月日。涅槃于润州丹徒天乡寺。
人天痛慕。江海寂寥。
御史中丞韦公元辅。顷临润州
尝申跪礼。无何。
韦公兼观察领浙西。按部至京江。
来修谒问。长老曰。
如来遗教。付嘱仁贤。
贫道有檀像一龛。敬以相奉。
意深言简。闻者凄然。
韦公致别之明日。长老绳床跏趺。
无病而灭。呜呼。
至矣哉。昔支遁与谢公为山水之游。
法师王度为生死之约。古今同道。
如见其人。长老每言曰。
天师于牧马。求善法于鬻香。
不可不敬。乐羊以食子见疑。
苾刍以草系成忍。不可不仁。
智瑶死于大县。顶生退于释宫。
不可不廉。留侯先期而黄石悦。
元谋恳乞而观音降。不可不信。
学此四者。以为教端。
内训缁褐。外化偫品。
其馀触类而长。道遍恒沙。
长老法号法云。获于神龙之岁。
俗姓申氏。其先魏都之望。
出于姜姓。左右宣王
诗所谓惟岳降神者也。曾祖宁。
皇朝考功员外郎。祖靖。
睦州遂昌县。父俭。
不仕。以复楚之忠烈。
相韩之勋伐。蓄灵韬曜。
钟美后人。长老童丱入道。
诵法华经。景龙岁受具于本州龙兴寺元昶律师
由是万计俱圆。名冠同列。
与鹤林绚律师偕往嵩颍。求法于大照和尚
以心眼视。彻见无边界。
果在掌中。随心舒卷。
庵罗熟。终当自知。
此其端也。道其兼爱。
故无弃物。有志于道来问。
长老曰。饮甘露者。
当净其身。有涉道未宏来问。
长老曰。菩提为宝耶。
无知无德。涅槃为空耶。
常乐我净。由是江表禅教。
大照之宗焉。至若愿力所宏。
庄严佛教。像饰同日月之照。
供尽人天之福。积若山川。
流于他方。凡圣去来。
缁素皆以天乡为中路之化城也。夫三界为牢。
鬼神同死。使桎梏轮转。
无解脱时。佛性在烦恼之中。
佛身即众生之体。大法平等。
无所不同。雪山满月。
是为真语。同音半字。
宁为妄说。如来毫相。
始于东土。菩萨求法。
遍在西方。慈悲之间。
固非一致。若乃昆明劫灰
夏时同学。化人来周穆之岁。
恒星陨鲁庄之年。甘泉金人之祀。
伊蒲浮图之说。谓之为妄。
则常情不测。谓之为实。
则迂阔难明。立定哀之时。
书隐桓时事。凭鲁史之文。
犹未之详。况乎视听之外。
出乎名言之域。固宜然也。
国史傍录。往往合符者。
宣尼称西方有圣。元老云吾师竺乾。
厥后感梦孝明。渐于中国。
楚王英尤敦此道。常奉缣赎罪。
诏曰。王诵之微言。
尚浮图之仁祠。洁斋三月
与神而为誓。其还缣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浮图仁祠。即塔庙也。
洁斋为誓。即礼忏也。
伊蒲塞则优婆塞也。至魏受禅。
洛阳宫中有浮图。毁除之。
沙门以佛舍利掷水生光。由是移于车道。
广开禅室。僧会扬化于三吴。
惠持演教于三蜀。震曜聋瞽。
无代无之。法坏也。
盖吴同乱之积。其后也。
昙休坚持之誓。自菩提达摩降及大照禅师
七叶相乘。谓之七祖。
心法传示。为最上乘。
南方以杀害为事。北方多豪右犯法。
大通在北。能公在南。
至慈救悯。曲无不至。
其馀则澄公威神。止石羯之虐。
惠始定力。悛赫连之暴。
净检尼部之初。昙柯律藏之始。
道安垂范。罗什铨译。
惠远道生。阐教于匡庐
杯渡宝志。著异于江浙。
公之慈灵镇摄。智者之遵扬真极。
法膺昏季。在坏寻举。
起稠公之衣而定兴废。验仲尼之记而崇建立。
我唐抚运。同符圣觉。
中州徼外。大智如林。
元奘无畏。继兴夷夏。
不可悉数。举甚殊尤。
长老既灭。门人僧某等戒还本源。
智人无学。以某月十六日
迁定于鹤林寺西。江湖晦冥。
道路悽恸。初吏部侍郎齐浣采访江东
见天乡殿宇倾圯。孰尸完葺。
乃请禅师与绚公。当谓寺僧乾最得坚固力。
求真实智。乾元初奏请天下一十五寺。
长讲戒律。天乡即其一焉。
尔后率同心愿善缮理。礼部员外郎崔令钦常为丹徒
宗仰不怠。无何。
吴越震扰。缁侣窜伏。
长老挺身于戈剑之间。宴坐于虎狼之口。
大浸不溺。大火不焚。
天乡获全。长老之力也。
韦中丞句容田少文悦长老之风。宏无生教。
故托句容护办葬事。刺史韦公损奉善逝甚深之旨。
行菩萨广大之慈。大理司直丹徒令史坦性净道周如润州
长老之兄弟之子曰堂构。为当代词人。
修在家梵行。与门人俾华赞德。
于万斯年。其文曰。
至哉元德。高标法流。
法而不著。行而不求。
轮王自在。象宝调柔。
黑夜生月。惊波起州
洲沦大浸。日落中夜
方外常在。人间代谢。
性不迁易。法无高下。
亿万人天。从吾受化。
从受化已。委顺知时。
诸佛如是。我今得之。
清江朗月。古本仁祠。
以我道法。为人导师。
还淳 中唐 · 吴筠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五
伊太素之元风。迨羲轩而寖隐。
虽朴散以成器。暨唐虞而未泯。
淳化日以沦亡。及殷周而殆尽。
唯挺生之尼父。睹浇漓而致悯。
乃修诗书制礼乐以救崩隤。将驱末驾以旋轸。
元元适彼流沙。遗道德于关尹
文约而义赜。俾浮竞以返本。
固天运之推迁。虽圣人亦不能扶其颠陨。
五霸既没。七雄交驰。
爰至暴秦。儒残道隳。
皇汉底定。人怀缉熙。
孝文御宇。所向无为。
刑法几措。欢心秉彝。
孝武好夫征伐。亦兼崇于典仪
虽纯懿未举。而文章载施。
元成懦弱。政教陵迟。
彼苍生息肩之日。在世祖中兴之时
孝明之匪德。为祅梦之所眩。
创戎神之祠宇。遵恍惚之妄见。
始涓涓于滥觞。终浩瀚以流羡
三国而犹徵。更五胡而大建。
华夏之礼废。边荒之风扇。
沴气悖以兴行。人心飒以倾变。
遂侮君亲。蔑彝宪
瞢跣贵。簪裾贱。
事竭思以徼福。劣含疑而惧谴。
上发迹于侯王。下无劳于奖劝。
尊赑屃之金狄。列峥嵘之紫殿。
伐千亩之。不足纪荒唐寓言。
倾九府之财。焉能充悃款诚愿。
于是宝树琼轩。淩云照日。
鉴锽窈窕。不可谈悉。
章华之宏壮。罗区宇而比栉。
栋宇以来。未有俦匹。
重贝叶讹谬。轻先王典籍。
钦刑残鄙夫。宴广厦精室。
使白屋终劳。缁门永逸。
自国至家。祈虚丧实。
虔而是者。则绐之以嘉祥。
沮而非者。则欺之以罪疾。
故中智以下。助成其奸宄之术。
可谓至真隐。大伪出。
所以㜸党妖徒。此焉游息。
储不因耕。衣不俟织。
诱施冒货。鲸吞蚕食。
若蛟螭之在水。犹豺豹之附翼。
罔不假小善以外慈。藏深邪而内贼。
岂止一时之封豕。乃为万代之蟊贼。
足使宵人得意而傲睨。上士伤心而悯默。
于戏。天道乎。
人事欤。天道远而难晓。
人事近而可详。虽孽自天启。
亦祅由人彰。斯乃钟刘石之两羯。
偶符姚之二羌。凭胡书之诙谲。
资汉笔以阐扬。道安讨论于河洛。
惠远润色于江湘。图澄挟术以鼓舞。
罗什聚徒以张皇。迹无徵于
理唯窃于老庄。褒蛮陬为中土。
贬诸夏为偏方。务在乎噬儒吞道。
抑帝掩王。夺真宰之柄。
操元化之纲。自古初以逮今。
未有若斯之弊。逆天暴物。
干纪乱常。爰自晋宋。
迄于齐梁。靡不兴之者灭。
废之者昌。竟流遁而不返。
终取悔以危亡者。其故何哉。
盖蓼虫忘辛。习其久玩。
将助其理。反增其乱。
若运穷数极。则君悟臣断。
亿兆不谋而密移。神祇应感而冥赞。
山川为之澄穆。日月为之炳焕。
自然朝思文明。野冀贞观。
譬层冰之坚积。非阳春不能使之剖泮。
当是时也。太上有命。
爰徵万灵。敕司奸以纠慝。
执法以详刑。五帝合符。
三皇同征。乃命天将。
总天丁。伐天鼓。
扬天旌。挥金镶。
掷火铃。使列缺。
激迅霆。出昭旷。
入杳冥。捕无影。
搜无声。获妖师。
歼氛兵。正太阶。
埽欃枪。荡遗祅于千载。
流惠泽于八纮。班师下土。
功归上清。然后人伦可以顺化
神道可以永贞。变讹僻之俗。
为雍熙之氓。伫淳风之克复。
吾乃鼓腹击壤于岩坰。吟咏柏皇与骊连大庭而已矣。
内德论 唐 · 李师政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七
若夫十力调御。
运法舟于苦海。
三乘汲引。
坦夷途于火宅。
劝善进德之广。
七经所不逮。
戒恶防患之深。
九流莫之比。
但穷神知化。
其言宏大而可警。
去惑绝尘。
厥轨清邈而难逃。
华夷士庶。
朝野文儒。
各附所安。
鲜味斯道。
自非研精以考真妄。
沈思而察苦空。
所以立匪石之信根。
去若网之疑盖。
远则净名妙德。
宏道胜而服勤。
近则天亲龙树。
悟理真而敦悦。
罗什道安之笃学。
元宗而益敬。
僧睿慧远之归信。
迄皓首而弥坚。
士安之淫书。
宣尼之玩易。
千金未足惊其视。
八音不能改其听。
闻之博而乐愈深。
思之深而信弥笃。
皆欲罢而不能。
则其非妄也必矣哉。
我皇诞膺天命。
宏济区宇。
覆等苍旻。
载均厚地。
扫氛祲。
清八表。
救涂炭。
宁兆民。
五教敬敷。
九功惟叙。
总万古之徽猷。
改百王之馀弊。
搜罗庶善。
崇三宝以津梁。
芟夷偫恶。
屏四部之稊莠。
遵付嘱之遗旨。
绍隆要术
功德崇高
昊天罔喻。
但搢绅之士。
祖述多途。
各师所学。
异论锋起。
或谓三王无佛而年永。
二石有僧而政虐。
损化由于奉佛。
益国在于废僧。
苟明偏见。
未申通理。
博考兴亡。
足證浮伪。
何则。
亡秦者胡亥
时无佛而土崩。
兴佛者汉明。
世有僧而国治。
周除佛寺。
而天元之祚未永。
隋宏释教。
而开皇之令无虐。
盛衰由布政
治乱在庶官。
归咎佛僧。
实非通论。
且佛唯宏善。
不长恶于臣民。
戒本防非。
何损害于家国。
若人人守善。
家家奉戒。
则刑罚何得而广。
祸乱无由而作。
骐骥虽骏。
不乘无以致远。
药石徒丰。
未饵焉能愈疾。
项籍丧师。
范增之无算。
石氏兴虐。
岂浮图之不仁。
但为违之而暴乱。
未有遵之而凶虐。
由此观之。
亦足明矣。
复有谓正觉为妖神。
比净施于淫祀。
訾而谤之。
无所不至。
圣朝劝善。
立伽蓝以崇福。
迷民起谤。
反功德以为疣。
此深讪上。
非徒毁佛。
愚窃抚心而太息。
所以发愤而含毫者也。
忝赖皇恩。
预沾法雨。
切磋所惑。
积稔于兹。
信随闻起。
疑因解灭。
昔尝苟訾而不信。
今则笃信而无毁。
近推诸已。
广以量人
凡百轻毁而弗钦。
皆为讨论之未究。
若令探赜索隐。
功齐于澄什。
必皆深信笃敬。
志均于名僧矣
师政学匪钩深。
识不臻妙。
少有所闻。
微去其惑。
谨课庸短。
著论三篇。
辩惑第一。
明邪正之通弊。
通命第二。
辩殃庆之倚伏。
空有第三。
破断常之执见。
覈之以偫言。
考之以众善。
上显圣朝之净福。
下折淫祀之虚诽。
徒有斯意。
实乏其才。
属词鄙陋。
援證庸浅。
虽竭愚勤。
何宣圣德。
庶同病而未愈者。
闻浅譬而深悟也。
如籓篱之卉。
或蠲疾于腹心。
藜藿之餐。
傥救喂于沟壑。
若金丹在目。
玉馔盈案。
顾瞻菲薄。
良足陋矣。
辨惑一 唐 · 李师政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七
有辨聪书生谓忠正君子曰。
盖闻释迦生于天竺
修多出自西胡。
名号无传于
功德靡称于典谟。
实远夷所尊敬。
中夏之师儒。
摄摩腾之入汉。
康僧会之游吴。
显舍利于南国。
起招提于东都
自兹厥后。
乃尚浮图。
沙门盛洙泗之众。
精含丽王侯之居。
既营之于爽垲。
又资之以膏腴。
擢修幢而曜日。
拟甲第而当衢。
王公大人助之以金帛。
农商富族施之以田庐。
其福利之焉在。
何尊崇之有馀也。
未若销像而绝镌铸。
货泉可以无费。
毁经以禁缮写。
笔纸不为之贵。
废僧以从编户。
益黍稷之馀税。
坏塔以补不足。
广赈恤之仁惠。
欲诣阙而效愚忠。
上书而献斯计。
窃谓可以益国而利民矣。
吾子以为何如乎。
忠正君子曰。
是何言之过欤。
非忠孝之道也。
夫忠臣奉国
愿受福之无疆。
孝子安亲。
务防灾于未兆。
闻多福之因。
缘求之如不及。
睹速祸之萌。
柢避之若探汤
国重天地之祈。
祈于福也。
家避阴阳之忌。
忌于祸也。
福疑从取。
祸疑从去。
人之情也。
忠之道焉。
子乃去人之所谓福。
取人之所谓殃。
岂忠臣奉国之计。
非孝子安亲之方。
观匹夫之自爱。
尚不反医而违卜。
况忠臣之爱君。
如何劝殃而阻福乎。
何异采药物以荐君。
而取农岐之所忌。
求医术以奉亲。
而反和鹊之深致。
彼劝取忌而用毒。
良非慎重之至意。
施诸已而犹惧矣。
矧敢安于所天乎。
若夫废宗庙之粢盛。
供子孙之鱼肉。
毁蒸尝之黻冕。
充仆妾之衣服。
苟求惠下之恩。
崇安上之福。
恨养亲之费膳。
思废养以润屋。
如此者可谓忠乎。
可谓孝乎。
且夫周弃宏播殖之教。
遂配稷以长尊。
勾龙立水土之功。
亦为社而恒敬。
坊墉小益。
尚参八蜡之祭。
林泽微灵。
犹□一献之祀。
况夫三达无碍之智。
百神无以俦。
十方无等之尊。
千圣莫能匹。
万惑尽矣。
万德备矣。
梵天仰焉。
帝释师焉。
道济四生。
化通三界。
拔生死于轮回。
示涅槃之常乐
身光赫奕。
夺朗日之流晖。
形相端严。
具圣人之奇表。
微妙元通。
未足拟议。
博施兼济。
其犹病诸。
等慈而无弃物。
可不谓之仁乎。
具智而有妙觉。
可不谓之圣乎。
夫体仁圣之德者。
岂为谲诳之哉。
静而思之。
蔑不信矣。
至如立寺功深于巨海。
度僧福重于高岳
法王之所明言。
开士之所笃信。
若兴之者增庆益国
不亦大乎。
敬之者生善利民。
不亦广乎。
或小损而大益。
岂非国之所宜崇乎。
或小益而大损。
岂非民之所当避乎。
法眼明了。
睹福报之无量。
金口信实。
咎因之不朽。
凡百士民。
皆非目见。
纵未能信其必尔。
亦何以知其不然哉。
冥昧不可以意决。
深远唯当以圣證。
岂不冀崇之福。
资于君父。
畏毁之累。
及于家国乎。
臣无斯慎于其君。
非忠臣也。
子无此虑于其亲。
非孝子也。
子欲苟遂娼嫉之褊心。
不宏忠慎之深虑。
阻祈福之大缘。
安上之善业。
乃取咎之道也。
岂尽忠之义哉。
余昔笃志于儒林。
又措心于文苑。
颇同吾子之言论。
良由闻法之迟晚。
赖指南以去惑。
幸失途之未远。
每省过而责躬。
则临餐而忘饭。
子若博考而深计。
亦将悔迷而知返矣。
窃闻有太史令傅君者。
又甚余曩日之惑焉。
内自省于昔迷。
则十同其五矣。
请辨傅君之惑言。
以释吾子之邪执。
傅谓佛法本出于西胡。
不应奉之于中国。
余昔同此惑焉。
今则悟其不然矣。
由余出自西戎
辅秦穆以开霸业。
日磾生于北狄。
汉武而除危害。
臣既有之。
师亦宜尔。
何必取其同俗。
而舍于异方乎。
师以道大为尊。
无论于彼此。
法以善高为胜。
不计于遐迩。
若夫尚仁为美。
去欲称高。
戒积恶之馀殃。
劝为善以邀福。
百家之所同。
七经无以易。
但褊浅而未深至。
龌龊而不周广
其恕已及物。
孰与佛之宏乎。
其睹末知本。
孰与佛之远乎。
其劝善惩恶。
孰与佛之广乎。
其明空析有。
孰与佛之深乎。
由此观之。
其道妙矣。
圣人之德。
何以加焉。
岂得以生于异域而贱其道。
出于远方而弃其宝。
夫绝偫之骏。
非唯中邑之产。
旷世之珍。
不必诸华之物。
汉求西域之名马。
魏收南海之明珠。
贡犀象之牙角。
采翡翠之毛羽。
物生远域。
尚于此而为珍。
道出遐方。
独奈何而可弃。
若药物出于戎夷。
禁咒起于胡越。
苟可以蠲邪而去疾。
岂以远来而不用之哉。
夫灭三毒以證无为。
其蠲邪也大矣。
除八苦而致常乐
其去疾也深矣。
何得拘夷夏而计亲疏乎。
况百亿日月之下。
三千世界之内。
则中在于彼域。
不在于此方矣(右辨佛出西胡)
傅谓诗书所未言。
以为修多不足尚。
昔同此惑焉。
今又悟其不然矣。
夫天文历象之秘奥。
地理山川之卓诡。
经脉孔穴之诊候。
针药符咒之方术。
诗书有所不载。
未之明言。
然考之吉凶而有徵矣。
察其行用而多效矣。
且又未言之物。
蠢蠢无穷。
诗书不载之法。
茫茫何限。
信乎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何得拘六经之局教。
而背三昧之通旨哉。
夫能事必兴于上古。
圣人开务于后世。
故栋宇易层巢之居。
文字代结绳之制。
饮血茹毛之馔。
则先用而未珍。
火化粒食之功。
虽后作而非弊。
彼用舍之先后。
非理教之蔽通。
岂得以诗书早播而特隆。
修多晚至而当替。
人有幼啖藜藿。
长饫粱肉。
少为布衣。
老遇侯服。
岂得以藜藿先获。
谓胜粱肉之味。
侯服晚遇。
不如布衣之贵乎。
万物有迁。
三宝常住。
寂然不动。
感而皆遇。
化身示隐显之迹。
法体绝兴亡之数。
非初诞于王宫。
不长逝于双树。
何得论生灭于赴感。
计修促于来去乎(右辨不言)
傅氏誉老子而毁释迦
赞道书而非佛教。
昔同此惑焉。
今又悟其不然也。
夫释老之为教。
体一而不二矣。
同蠲有欲之累。
俱显无为之宗。
老氏明而未融。
释典言臻其极。
道若果是。
佛固同是而无非。
佛若果非。
道亦可非而无是。
理非矛盾之异。
人怀向背之殊。
既同众狙之喜恕。
又似叶公之爱畏。
至如柱下道德之旨。
漆园内外之篇。
雅奥而难加。
清高而可尚。
窃常读之。
无间然矣。
岂以信奉释典而苟訾之哉。
抑又论之。
夫生死无穷之缘。
报应不朽之旨。
释氏之所创明。
未之言及。
不知今之道书。
何因类于佛典。
论三世以劝戒。
出九流之轨躅。
若目睹而言之。
则同佛而等其照。
若耳闻而放之。
则师佛而遵其说。
同照则同不当非。
于师则师不可毁。
誉道而非佛。
何谬之甚哉(右辨毁佛誉道)
傅云佛是妖魅之气。
寺为淫邪之祀。
此其未思之言也。
妖唯作孽。
岂宏十善之化。
魅必凭邪。
宁兴八正之道。
妖犹畏狗。
魅亦惧猫。
何以降帝释之高心。
摧天魔之巨力。
又如图澄罗什之侣。
道安慧远之俦。
高德高名。
非狂非醉。
岂容舍爱辞荣。
求魑魅之邪道。
勤身苦节。
事魍魉之妖神。
又自昔东汉至我大唐
代代而荣妖言。
处处而断淫祀。
岂容舍其财力。
放其士民。
营魑魅之堂塔。
入魍魉之徒众。
又有宰辅冠盖。
人伦羽仪。
王导庾亮之徒。
戴逵许询之辈。
置情天人之际。
抗迹烟霞之表。
并禀教而归依。
皆厝心以崇信。
岂容尊妖奉魅以自屈乎。
良由睹妙知真使之然耳。
又傅氏之先毅字武仲
高才硕学。
世号通人
显宗之祥梦。
證金人之冥感。
释道东被。
有功焉。
窃揆傅令之才识。
未可齐于武仲也。
何为毁佛谤法。
与其先之反乎。
吴尚书令阚泽对吴主孙权曰。
孔老二家。
比方佛法。
优劣远矣。
何以言之。
孔老设教。
法天以制。
不敢违天。
诸佛说教。
诸天奉而行。
不敢违佛。
以此言之。
实非比对。
愚谓阚子斯论。
知优劣之一隅矣。
凡百君子。
可不思其言乎。
大士高僧
观于理也深矣。
明主贤臣。
谋于国也忠矣。
而历代宝之。
以为大训。
何哉。
知其穷理尽性。
道莫之加故也。
傅氏观不深于名僧。
思未精于前哲。
独师心而背法。
轻绝福而兴咎。
何其为国谋而不忠乎。
为身虑而不远乎。
大觉穷神而知化。
深劝思患而预防。
唯百龄之易尽。
嗟五福其难常。
命川流而电逝。
地久天长
三涂极迍而杳杳。
四流无际而茫茫。
凭法舟而利济。
藉信翮以高翔。
宜转咎而为福。
何罔念而作狂也(右辨比佛妖魅)
傅云赵时梁时
皆有僧反。
况今天下僧尼二十万众。
此又不思之言也。
若以昔有反僧。
而废今之法众。
岂得以古有叛臣。
而弃今之多士。
邻有逆儿。
而逐已之顺子。
昔有乱民。
而不养今之黎庶乎。
夫普天之下。
出家之众。
非云集于一邑。
实星分于九土。
摄之以州县。
限之以关河。
无徵发之威权。
有宪章之禁约。
纵令五三凶险。
一二阐提
既无缘以乌合。
亦何忧于蚁聚。
且又沙门入道。
岂怀亡命之谋。
女子出家。
宁求带钾之用。
何乃混计僧尼之数。
雷同枭獍之党。
构虚以乱真。
蔽善而称恶。
君子有三畏。
岂当如是乎。
夫青衿有罪。
非关尼父之失。
皂服为非。
岂是释尊之咎。
僧干朝宪。
尼犯俗刑。
譬诵律而穿窬。
如读礼而骄倨。
但以人禀顽嚚之性。
而不迁于善。
非是经开逆乱之源。
而令染于恶。
人不皆贤。
法实尽善。
何得因怒恶而及善。
以咎人而弃法。
夫口谈夷惠。
而身行桀蹠。
耳听诗礼。
而心存邪僻。
夏殷已降。
何代无之。
岂得怒蹠而尤夷惠。
疾邪而废诗礼。
然则人有可诛之罪。
法无可废之过。
但应禁非以宏法。
不可以人而贱道。
窃笃信于妙法。
不苟党于沙门
至于耘稊稗以殖嘉苗。
肃奸回以清大教。
所深愿矣(右辨昔有反僧)
傅云道人土枭驴骡四色。
皆是贪逆之恶种。
此又不思之言也。
夫以舍俗修道。
故称道人
学道离贪。
何名贪逆。
若云贪菩提道。
逆生死流。
则傅子兴言。
未达斯旨。
沙门之律行也。
行人所不能行。
止人所不能止。
具诸释典。
可得而究。
蠕动之物。
犹不加害。
况为枭獍之事乎。
嫁娶之礼。
尚舍不为。
况为禽兽之行乎。
何乃引离欲之上人。
匹聚麀之下物。
校有道之贤俊。
比无知之驴骡。
毁大慈之善众。
媲不祥之恶鸟。
谓道人为逆种。
以梵行比兽心。
害善一何甚乎。
反白为黑。
类如此乎(右辨比僧土枭)
余昔每引孝经之不毁伤。
以讥沙门之去须发。
谓其反先王之道。
夫忠孝之义。
今则悟其不然矣。
若夫事君亲而尽节。
虽杀身而称仁。
亏忠孝而偷存。
徒全肤而非义。
论美见危而致命。
礼防临难而苟免。
何得一槩而诃毁伤。
雷同而顾肤发。
割股纳肝。
伤则甚矣。
剃须落发。
毁乃微焉。
立忠不顾其命。
论者莫之咎。
求道不爱其毛。
何独以为过。
汤恤蒸民。
尚焚躯以祈泽。
墨敦兼爱。
欲摩足而至顶。
况夫上为君父。
深求福利。
须发之毁。
何足顾哉。
且夫圣人之教。
有殊途而同归。
君子之道。
或反经而合义。
泰伯其人也。
废在家之就养。
采药不归
弃中国之服章。
依剪发以为饰。
反经悖礼。
莫甚于斯。
然而仲尼称之曰。
泰伯其谓至德矣。
其故何也。
虽迹背君亲。
而心忠于家国。
形亏百越。
而德全乎三让。
泰伯弃衣冠之制。
而无损于至德。
沙门舍搢绅之容。
亦何伤乎妙道。
虽易服改貌。
违臣子之常仪
而信道归心。
愿君亲之多福。
苦其身意。
修出家之众善。
遗其君父。
以历劫之深庆。
其为忠孝。
不亦多乎。
善沙门为不忠。
未之信矣(右辨讥毁须发)
傅又云。
西域胡人
因泥而生。
是以便事泥丸。
此又未思之言也。
夫崇立灵像。
模写尊形。
所用多涂。
非独泥丸。
或雕或铸。
则以铁木金铜。
图之绣之。
亦在丹青缣素。
复谓西域士女。
遍从此物而生乎。
且又中国之庙。
以木为主。
则为制礼君子。
皆从木而育邪。
亲不可忘。
故为之宗庙。
佛不可忘。
故立其形像。
以表罔极之心。
用伸如在之敬。
钦圣仰德。
何失之有哉。
夫以善为过者。
故亦以恶为功矣(右辨泥种事泥)
傅又云。
帝王无佛则国治年长。
有佛则政虐祚短。
此又未思之言也。
则谓能仁设教。
皆阐淫虐之风。
菩萨立言。
专宏之事。
以实论之。
殊不然矣。
夫殷丧大宝。
灾兴妲已之言。
周失诸侯。
祸由褒娰之笑。
三代之亡。
皆此物也。
三乘之教。
岂斯尚乎。
佛之为道。
慈悲喜护。
齐物我而等怨亲。
与安乐而救危苦。
古之所以得其民者。
佛既宏之矣。
民之所以逃其上者。
经甚戒之矣。
羲轩舜禹之德。
在六度而包笼。
羿浞癸辛之咎。
总十恶以防禁。
向使桀宏少欲之教。
顺大慈之道。
无以用其谋。
汤武焉得行其讨。
可使鸣条免去国之祸。
牧野息倒戈之乱。
夏后从洛汭之歌。
楚子违乾溪之难。
然则释氏之化。
为益非小。
延福祚于无穷。
遏危亡于未兆。
傅谓有之为损。
无之为益。
是何言欤。
是何言欤。
佛何雠而诬之至此。
佛何所负而疾之若雠乎(右辨有佛政虐)
傅又云。
未有佛法之前。
人皆淳和。
世无篡逆。
此又未思之言也。
夫九黎乱德。
岂非无佛之年。
三苗逆命。
非当有法之后。
夏殷之季。
何有淳和。
春秋之时。
宁无篡逆。
寇贼奸宄。
作士命于皋繇。
猃狁孔炽。
薄伐劳于吉甫
而傅谓佛兴篡逆。
法败淳和。
专构虚言。
皆违实录。
一缕之盗。
佛犹戒之。
岂长篡逆之乱乎。
一言之竞。
佛亦防之。
何败淳和之道乎。
惟佛之为教也。
劝臣以忠。
劝子以孝。
劝国以治。
劝家以和。
宏善示天堂之乐。
惩非显地狱之苦。
不唯一字以为褒贬。
岂止五刑而作戒。
乃谓伤和而长乱。
不亦诬谤之甚哉。
亦何伤于佛日乎。
但自沦于苦海矣。
轻而不避。
良可悲夫。
于是书生心伏而色愧。
避席而谢曰。
仆以习俗生常。
违道自佚。
忽于所未究。
玩其所先迷。
背正法而异论。
受邪言以同失。
今闻佛智之元远
乃知释教之忠实。
豁然神悟而理摅。
足以荡逆而祛疾。
虽从邪于昔岁。
请归正于兹日。
谨诵来诫。
以为口实矣(右辨无佛民和
开业寺碑 唐 · 李尚一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一
夫八龙荀里。荣问在于当年。驷马于门。馀庆消于终古。亦有汉将军之甲第。磨灭成空。鲁司寇之华堂。摧残巳尽。岂不以泡露倏忽。陵谷迁移。寂寥千载。烟尘四合。虽复武陵洲曲。时逢李衡之树。山阳苑中。颇见嵇康。竟未能激扬真界。取大壮于龙宫。钦崇妙境。授全模于象塔。是用神居肃穆。灵德支持。纵石尽而犹存。与金刚而不坏。鞠遗踪于茂草。彼或未思。攀胜果于坚林。我诚先觉。开业寺者。后魏黄门郎使持节卫大将军陜州刺史都督冀定瀛相殷五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尚书令司徒固安县开国伯李公舍山第之所立也。其地则前临漳水。金凤骋光而振仪。却负常山。玉马腾姿而绝影。东瞻峻堞。宛若香城。西据崇岩。依然雪岭。盖全赵之胜地焉。公讳裔。字徽伯赵郡元氏人也。圭璋盛德。代资卿相之材。钟鼎贵游。人负河山之气。便繁竹使。入天门而上八重。密勿槐庭。登太阶而步三级。朱轮趋阙。拜天子于南宫。黄閤当衢。肃偫公于北里。位望隆矣。欢娱极矣。乃喟然叹曰。假使门兼万石。不能遣生灭之源。家累千金。不能去吉凶之域。以为同生者物。异物者超生。滞教者方。离方者会教。挹三明而豁悟。乘公正以虚求。爰贬泰于丰家。庶推烦于朽宅。及其高台未毁。曲池犹浚。回季伦之业。作须达之园。昔我宴居。今成法宇。变歌梁于月殿。即下梵尘。移舞观于花台。还飘净雪。八功德水。波通西舍之池。四禅定林。影庇东邻之树。尔其考轮奂。度崇高。或仍旧而标迹。或惟新而广制。随方授矩。基阶因巨壑之形。审曲裁规。垣院取重峦之状。岧峣香阁。涌地神行。窈窕禅栖。中天化立。千门远闶。当断岫而全开。百栱危承。隐连峰而半出。垂珠缀玉。日月回薄于山窗。刻贙图龙。风云吐纳于岩栋。优填灵匠。尽变态而无穷。阇崛真容。极尊严而有睟。青莲目湛。犹纵观于南浮。丹果唇开。似微言于西竺。诡状千名而竞出。殊名万计以争陈。触类长之。能事毕矣。先是有沙门僧明昙宝等。并不知何许人。属魏氏之迁都。随孝文而戾止。咸以冥通胜范。夙證良缘。非声闻乘。是菩萨行。动机灵于物表。屈形相于人间。睹兹愿力。共谋经始。当由道资冥助。故使天降异人。大矣哉。谅福庭之最也。于彼延昌之末。锡其偃角之名。孝昌年际。改为隐觉。自魏历齐。僧徒弥广。德均鹙鹭。数若稻麻。洎乎周季道消。芟夷像教。斯虐主之称乱。甚魔王之未降。四百八藏之文。咸沦汲冢。飞锡乘杯之侣。悉陷秦坑。遂使多宝湮覆。支提废毁。散给勋臣。以充园第。可为长叹息矣。公之嫡孙袭固安伯祖元。缔感遗墟。果蒙恩赐。城侔越国。净王多后嗣之家。地拟齐廛。晏子据先臣之宅。既而苍精失御。赤运登符。大宏妙有。广标灵刹。慧日昏而还曙。法流塞而更通。祖元复舍旧居。而为净域。北堂安寝之处。重扇元风。东閤招贤之所。再流清呗。遂能上闻旒纩。光动丝纶。以公净业攸开。更以开业为称首。俄而燬室云谢。波旬纵慝。寰中法侣。尽涂地之灾。海内仁祠。多溺滔天之浸。惟此灵构。岿然独存。因大圣之依凭。威倾六贼。赖诸天之守护。壤隔三灾。苟非至德通神。奇工入妙。其孰能与于此也。皇明首出。大拯横流。絷醉象而定昆阳。斩毒龙而清冀野。反淳风于上叶。集甘露于中枝。都畿壮而帝服开。国土净而天冠敞。蜂台切汉。方演化于时和。凤刹临云。尚韬名于朝命。祖元第二子维摩武德年中赵定二州别驾。属乾坤渐泰。曦望初华。攀龙之茂绩既宣。展骥之休声克著。永言堂构。题目阙如。屡有申闻。情逾恳至。重使泽流元地。金轮转北走之途。涣发紫泥。银榜照东方之国。粤以贞观四年。还赐旧额为开业寺也。上座圆彻寺主圆镜都维那道英大德僧道宽智●(9970)圆一圆真道通慈伦道名等。并董修戒范。持护律仪。逸气于三空。汎仙舟于八解。鸠摩罗什。望景倾魂。雁门慧远。闻风动色。且夫难舍能舍。远人隆百代之基。从。君子积万年之祚。诚哉斯道。信而有徵。公第五子子雄。辅国将军平东将军左金紫光禄大夫通直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使持节豪州刺史鸿胪卿。进爵高都公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曾孙纬。皇朝宗正卫尉司农三寺卿金紫光禄大夫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幽州都督户部尚书太子詹事怀洛蒲三州刺史袭高都公弟俊。皇朝扬州大都督府兵曹参军汴州封邱易州易县舒州太湖三县令朝议郎商州司马上骑都尉。箕裘递袭。凭蔗苑而弥昌。黻冕相承。托檀波而转盛。大仙幽赞。乡长则累叶无惭。大觉显仁。公侯则连华必复。讵比夫谢家遗宅。徒拟甘棠。韩国旧台。空传酸枣而巳。但此寺爰初缔葺。迄乎崇丽。公又发宏誓愿。图徽旷劫。乃建丰碑。将符镂鼎。嗟乎。十乌倾日。二鼠催年。空留白⿺(几二)之名。未勒黄金之字。俊第八子宣德郎行本录事参军事云骑尉悊。即公之元孙也。风神秀嶷。器业甄明。发挥经史。抑扬词翰。申鸿渐于上藩。屈鹏抟于中录。虽荣庥作牧。褰襜之位未登。而仕□还乡。衣锦之游斯在。钦惟旧德。祗若先功。望鹿园而拜首。登鹫山而礼足。于是仰挹缁徒。傍询碧殿。剪荒苔而相质。允属谋孙。访丽藻而披文。无遗小子。乃命从侄尚一制文焉。尚一学谢探微。词惭析妙。谢安庭序。叨承白雪之篇。韦孟宗祧。敢述彤弓之咏。庶使家风入偈。抗佛土以飞英。祖德惟真。积僧祇而不朽。重宣此义。乃为铭曰。
美哉东墅。
奂乎西第。
荣观一时。
湮沈千岁。
邪山易拥。
爱河难济。
徒徇假名。
竟迷真谛(其一)
达人蔼蔼。
情洞如如。
爰推别业。
式建精庐。
跨谷弥阜。
乘危蹑虚。
傍通碣馆。
直抵漳渠(其二)
淩云之□匪日而就。
广制弥新。
崇基即旧。
虬檐吐崿。
凤甍衔岫。
月落上楹。
星回中霤(其三)
有周灭德。
怠弃真宝。
胜彼伽蓝。
咸成鞠草。
洎于赤帝。
绍隆元道。
弊风一革。
慈云再造(其四)
汉东鹿走。
燕南狼籍。
毒被王城。
灾延帝石。
四魔怙乱。
三乘泯迹。
独此招提。
居然不易(其五)
功符化造。
事叶神凭。
妙物凝粹。
真人效徵。
皇家凤举。
帝室龙兴
一戎厎定。
五浊攸澄(其六)
法门既辟□源载返。
道贲㧙山。
恩孚柰苑。
鸡峰仞积。
鹤池波偃。
地绝风尘。
人多林远(其七)
七州论德。
四□标荣。
犹婴有待。
岂悟无生。
我祖腾懿。
天师配明。
还因梵笔。
永播家声(其八)
悉昙颂 其一 俗流悉昙章八首 唐 · 释寰中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夫悉昙章者。四生六道。殊胜语言。唐国中岳释氏沙门惠法师翻注。并合秦音鸠摩罗什通韵。鲁流卢楼为首。
现练现。
现练现。
第一俗流无利见。
饮酒食肉相呼唤。
谗言谄为相斗乱。
怀挟无明不肯断。
鲁流卢楼现练现。
贪爱愚痴无岸畔。
眷属婚姻相继绊。
三界牢狱作留难。
俗流颠倒共嗟叹。
延连现贤扇。
努力各相劝。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六○)
悉昙颂 其一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八首 唐 · 释寰中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我今欲说大乘楞伽悉谈章。悉谈章者。昔大慧在楞伽山。因得菩提达摩和尚元嘉元年从南天竺国将楞伽经来至东都跋陀三藏法师奉诏翻译。其经总有五卷。合成一部。文字浩瀚。意义难知。达摩和尚慈悲。广济群品。通经问道。识揽玄宗。穷达本原。皆蒙指受。又嵩山善沙门定惠翻出悉谈章。广开禅门。不妨慧学。不着文字。并合秦音。亦以鸠摩罗什法师通韵鲁留卢楼为首。
颇逻堕。颇逻堕。
第一舍缘清净坐。万事不起真无我。
直进菩提离因果。心心寂灭无殃祸。
念念无念当印可。可底利摩。
鲁留卢楼颇罗堕。诸佛弟子莫懒惰。
自劝课。爱河苦海须渡过。
忆食不餐常被饿。木头不钻不出火。
那逻逻。端坐。
娑诃耶。莫卧。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六八)
东林寺舍利塔 唐 · 李讷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设位贞观。莫大于乾坤。悬象著明。孰踰于日月。而世閒智识。强推广大之名。系表机深。莫究窈冥之类。是以法身利见。无为之寂风偃。化迹分躯。不尽之灵云李(疑)竺乾清净之教。始自他方。菩萨慈悲之法。聿行中土。犹是元关幽键。委积龙宫。绀发青眸。光晖雁塔。驱八纮于忍域。置万物于仁寰。非般若之蕴乎。孰能臻于此也。东林寺上坊舍利塔者。有宋佛驮跋佗罗禅师之所立也。尔其一经地理。接化鸟之南图。一纬天文。承斗牛之北次。岗峦出没。下积风云。洲岛萦回。旁罗井邑。割东林之净壤。揆西域之神模。瀑水周轩。炉峰对霤。丹楹翠栱。标回日月之宫。宝缀珠栊。影出云霓之路。禅师先持舍利五粒。随身供养。于是贮以石函。藏之珍塔。属陈隋代谢。陵谷贸迁。虽入神之作。而有扶助。而必坏之相。终从雕朽。爰有沙门上座昙杰等。柴桑盛绪。菃香名。早悟三明。深知二谛。感禅师无生之业。远酌规模。睹禅师莫泯之踪。愿言兴葺。昔景龙之岁。御史清河房光庭。叹其荒毁。尽留征橐。苏州司马王弼。绍其成绩。更脱侨装。鹙鹭肇于前。鹓鸿嗣其后。轩疏若旧。藻缋惟新。如鸟之甍。入烟霄而重翥。盘龙之桷。得风雨而还飞。复增舍利一十有四。更以金银铁为棺椁。同宝聚之争分。似珠囊之交映。游区果者。觉地位之超升。光华者。喜身心之快乐。非圣图之冥感。何公绪之速成耶。跋佗罗禅师者。迦维罗卫国人。汉言贤。甘露梵王之苗裔。少孤。为外氏所养。从祖鸠摩罗刹闻其聪异。乃迎还度之。年十七。与同学业习。众皆一月。贤一日览焉。其曰。贤一夫敌三十人也。及受其戒。国以禅律宗之。禅师自西洎东。数见神变。允谓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至长安。常与鸠摩罗什剖析幽旨。什每屈焉。秦主姚兴。大弛末法。禅师退藏于密。犹婴谤议。乃拂衣东顾。杖锡南骞。益修无住之业。即事游方之化。因指庐岳。而慧远法师在焉。远公以禅师名称特高。义谛攸出。庆殊邻之会面。得营道之同心。乃招入香庭。中分兰若。规于塔后。𦭞草而禅。亦居不求安也。宋武帝深加礼敬。固请还都。止道场寺。先是沙门于阗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未有宣译。至是屈禅师会通华戎。错综文义。故道场寺至今有华严堂焉。皇帝自跃至飞。答中兴之命。先郊后岳。修太平之举。步自开元。今龙集摄提格七月丁丑朔二十八日甲辰。凡一纪而有二载矣。若夫鼓天下之动者。存乎文辞。传不朽之迹者。存乎事业。此寺营建。六代于兹。求其刊勒。两碑而已。远法师高谈色相。欲求寂灭之源。谢康乐初入妙微。不书立言之意。讷才非半古。命不偶时。顷自库部郎中出为此州刺史。剖符淹岁。奉计临歧。杰师琬玉图文。俯询巴曲。下走兰荃有兴。因奏楚辞。驻楫抽毫。乃为铭曰。
大道既隐兮世运陵迟。法雄利见兮光启导师。
曲阜以夜明为初日。休屠以天际为末时。
七觉来晚。三明乐推。
诠其不住之法。唱以无缘之慈。
爰有上人。挺生迦卫。
信美东土。我违西裔。
遇澄什于关中。披林远于江澨。
密句不可以无说。奉宣译于瑶缄。
神物不可以终否。宝光晖于铣函。
建神模于岝峉。耸层台于崭岩。
物壮期于必朽。色空在于无灭。
其增旧也。见白黑之弥纶。
其取新也。有丹青之秀发。
惟精惟微兮。等般若而无竭。
谏禁中饭僧疏 唐 · 李蔚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六
臣闻孔子圣者欤。言则引周任之言。
苻融贤者也。谏必凭王猛之谏。
诚以事求师古。词贵达情。
臣伏睹陛下自缵帝图。克崇佛事。
止当修外。未甚得中。
臣略采本朝名臣启奏之言。以證奉佛初终之要。
臣闻天后时。曾营大像。
功踰百万。狄仁杰上疏云。
夫宝铰殚于缀饰。瑰材竭于轮奂。
功不使鬼。必在役人。
物不天来。皆从地出。
非损百姓。将何以求。
物生有时。用之无度。
臣每思维。实所悲痛。
至如往在江表。像法盛兴。
梁武文。施舍无限。
及至三淮沸浪。五岭腾烟。
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
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
况近年以来。风尘屡扰。
水旱不节。征役稍繁。
必若多费官钱。又苦人力。
一隅有难。将何救之。
此切当之言一也。中宗时
公主外戚皆奏度僧尼。姚崇奏曰。
佛不在外。求之于心。
佛图澄最贤。无益于后赵
罗什多艺。不救于姚秦
何充苻坚。皆遭败灭。
齐襄梁武。未免灾殃。
但志发慈悲。心行利益。
使苍生安乐。即是佛身。
此切当之言二也。睿宗为金仙玉真二公主作大观。
辛替否谏曰。自夏巳来。
淫雨不解。谷荒于垄。
烂于场。入秋巳来。
亢旱为灾。苗而不实。
霜损虫暴。草菜枯黄。
下人咨嗟。未知赈贷。
今陛下爱二女而造两观。烧瓦运木。
载土填沙。道路流言。
皆云计用钱百万馀贯。伏惟陛下圣人也。
远无所不知。陛下明君也。
细无所不见。既知且见。
知仓有几年之储。库有几年之帛。
知百姓之閒。可存活乎。
三边之士。可转输乎。
当今发一卒以捍边陲。遣一兵以卫社稷。
多无衣食。皆带饥寒。
赏赐之间。迥无所出。
军旅骤败。莫不由斯。
而乃以百万贯钱。造不急之观。
以贾六合之怨。以违万人之心。
此切当之言三也。替否又谏造寺曰。
夫释教以清净为基。以慈悲为主。
故常体道以济物。不利已而害人。
每去已以全真。不营身以害教。
今三时之月。筑山穿池。
损命也。殚府虚帑。
损人也。广殿长廊。
营身也。损命则不慈悲。
损人则不济物。营身则不清净。
岂大圣至神之心乎。佛书曰。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臣以为减雕琢之费。
以赈贫人。是有如来之德。
息穿掘之苦。以全昆虫。
是有如来之仁。罢营葺之直。
以给边陲。是有汤武之功。
回不急之禄。以购清廉。
是有唐虞之理。陛下缓其所急。
急其所缓。亲未来而疏见在。
失真实而冀虚无。重俗人之所为。
轻天子之功业。臣实痛之。
此切当之言四也。臣观仁杰天后高宗朝上公也。
元崇先天开元中贤哲也。替否中宗睿宗时直臣也。
臣每览斯文。则未尝不废卷长叹而感慕之。
伏以陛下深重缁流。妙佛事。
其为乐善。实迈前踪。
但细详时代之安危。眇鉴昔贤之敷奏。
则思过半矣。道远乎哉。
臣过忝渥恩。言亏匡谏
但举从绳之义。少裨负扆之明。
营缮之閒。稍宜停减。
西域胡僧朝见表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
臣某伏以西域天竺僧到阙朝觐者。天慈遐被。
异域怀归。致万里之番僧
朝千年之圣主。华夷率化。
亿兆同欢。臣中贺。
伏惟陛下继圣统天。体元立极。
惠周覆载。仁匝寰区。
戎蛮夷狄之乡。皆遵声教。
舜禹商周之德。莫继钦明。
由是琛赆川驰。梯航雾集。
贡无虚月。史不绝书。
今者天竺远戎。葱山夐俗。
在积雪流沙之外。比蜂岑鹿岛之间。
遥望干霄之云。遂起朝天之意。
言须重译。路想经年。
崎岖不惮于穷荒。匍匐愿瞻于舜日。
虽图澄入夏。祇辞于阗之东。
罗什依秦。亦自龟兹之北。
校其迢递。亦验专勤。
缅惟臣子之心。允自圣明之感。
永编国史。克广圣功。
臣获奉天光。不任。
道德真经广圣义序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一
序曰。
珠韬玉札云。
太上老君降迹行教。
远近有四。
其一。
历劫禀形。
随方演化。
即千二百号百八十名
散在诸经。
可得徵验矣。
其二。
此劫开皇之始。
运道之功。
孕育乾坤。
胞胎日月。
为造化之本。
天地之根。
播气分光。
生成品汇。
自五太之首。
逮殷周之前。
帝王师
代代应见。
即郁华录图
广成尹寿
因机表号是也。
三皇迭往。
五帝不归。
云纪龙师。
时迁数革。
鸟官火运。
川逝风移。
步骤不同。
浇淳渐变。
虽揖让斯在。
而干戈屡兴。
阪泉有剪戮之师。
丹浦有专征之旅。
智诈行而太朴隐。
仁爱显而孝慈生。
元默希夷。
日以寝薄。
陶唐以耄昏厌位。
虞舜以历试登庸。
忧轸万方。
服勤庶政。
老君号尹寿子
居于河阳
以道德真经降授于
经之旨也。
道以无为居先。
德以有称为次。
亦犹三皇之书。
言大道也。
五帝之书。
言常道也。
其下薄裁非之义。
节兼爱之仁。
损俯仰之礼。
挫铦巧之智。
斥用兵之暴。
抑谲诈之谋。
使人复朴还淳
以无为无事为理。
虽力而行之。
窜凶举相。
明目达聪。
敦睦九族。
平章百姓。
而恬和清静之道。
莫能致也。
之后。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大道既隐。
元化不流。
礼乐滋繁。
政刑大用矣。
其三。
老君以商阳甲子代降神寓胎。
武丁之年。
诞生于亳。
即今真源县九龙太清宫是其地也。
或隐或显。
潜化偫方。
周昭王癸丑之年。
以此二经授关令尹喜
传于天下。
世得而闻焉。
其四。
将化流沙。
尹喜期会于西蜀青羊之肆。
示现降生。
昭王丁巳之年也。
此道德经自函关所授。
累代尊行。
哲后明君。
鸿儒硕学。
诠疏笺注。
六十馀家。
则有节解上下内解上下想尔二卷。
河上公章句严君平指归十四卷。
山阳王弼注。
南阳何晏
河南郭象
颍川钟会
隐士孙登
仆射太山羊祜
沙门罗什
沙门图澄。
沙门僧肇
梁隐居陶宏景。
范阳卢裕。
草莱臣刘仁
吴郡徵士顾欢
灵仙人晋人河东裴楚思。
秦人京兆杜弼
宋人河南张凭
梁武帝
梁简文帝
清河张嗣。
道士元静
道士孟安排
道士智周
道士窦略。
道士诸糅。
道士刘进
道士李橎。
唐太史令傅奕
唐嵩山道士魏徵
法师宗文明。
仙人胡超。
道士安邱。
道士尹文操
法师韦录。
道士王元辩。
谏议大夫肃明观主尹愔
道士徐邈
翰林道士何思远。
衡岳道士薛季昌
洪源先生王鞮。
法师赵坚。
太子司议郎杨上善。
吏部侍郎贾至
道士
任真子李荣
成都道士黎元兴。
太原少尹王光庭
道士张惠超
龚法师
通义郡道士任太元。
道士冲先生殿中监申甫
岷山道士张君相。
道士成元英。
汉州刺史王真
道士少明
元宗皇帝所注道德上下二卷。
即今所广疏矣。
所释之理。
诸家不同。
或深了重
不滞空有。
或溺推因果。
偏执三生。
或引合儒宗。
或趣归空寂。
莫不并探骊室。
竞掇珠玑。
陟钟山
争窥圭瓒。
连城在握。
照乘盈怀。
敷宏则光粲缣缃。
演畅则䌽文编简。
语内修则八琼玉雪。
雰霭于丹田。
九转琅膏。
晶荧于绛阙。
尽六气回环之妙。
五灵夹辅之功。
忘之于心。
息之于踵。
得无所得。
而了达化元矣。
语品證也。
则摆落细尘。
超登上秩。
游八外而放旷。
指三境而跻升。
蹈太乙之位矣。
而总内外之要。
兼人天之能者。
未有其伦。
开元至道昭肃孝皇帝降神龙变。
接统象先
戡内难以乘乾。
咨中兴而御极。
无为在宥。
四十五年。
汾水襄城
靡劳辙迹。
具茨大隗
自得朋游。
廓八溟为仁寿之庭。
普万宇为华胥之国。
至道至德。
超哉明哉。
钦若尊经。
本朝家教。
象系不足以拟议。
风雅不足以指陈。
横亘古今。
独立宇宙。
虽诸家染翰。
未穷众妙之门
多士研精。
莫造重元之境。
凝旒多暇。
属想有归。
躬注八十一章。
制疏六卷。
内则修身之本。
囊括无遗。
外即理国之方。
洪纤毕举。
宸藻遐布。
夺五云之华。
天光焕临。
则两曜之色固可以季仲十翼。
辉映二南。
若亲禀于元元。
信躬传于太上。
冠九流而首出。
垂万古而不刊。
大风赤雁之歌。
诚难接武。
典论金楼之作。
讵可同年。
但以疏注之中。
引经合义。
周书鲁史。
互有发明。
四始漆园。
或申属类。
后学披卷。
多瞢本源。
辄采摭众书。
研寻篇轴。
随有比况。
咸得备书。
纂成广圣义三十卷。
大明在上。
而爝火不休。
巨泽溥天。
而灌浸不息。
诚不知量。
粗备阙文。
天复元年龙集辛酉九月十六日甲子序。
张仲荀抄高僧传序 后周 · 陶谷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金石萃编》卷一二四
浮图氏之教,其来久矣。
自昔金人入梦,白马来朝,像法聿兴,奇才间出。
僧会东下,吴俗从风;
罗什西来,秦人被化。
图澄驰名于赵国惠远传法于庐山
自迩已还,厥徒孔炽。
宏道白莲结社,求法者度雪岭以寻经。
至于浮杯飞锡之流,黄眼赤须之士,论堪挥麈,讲必雨花。
示现则吐脍成鱼,布施则投身饲虎。
戒珠月满,慧剑霜明,五蕴皆空,诸漏已尽。
去圣逾远,其道日彰,盛事芳踪,不可备载。
清河公,好古博雅君子也,以为桑门行迹,非在九流,一物不知,未能无耻。
乃遍阅兹传,至于载三,略彼浮华,撮其机要,分为十卷,以类相从。
予览而异之。
嘻,张公之才美,作事可法,得无旨乎?
孔氏以德行、政事、言语、文学为四科,升堂者而已。
达磨、宝志之辈,亦释门之领袖,甚有可观。
夫童子救蚁之仁,乃德行乎;
祖师传灯之要,乃政事乎;
道安「弥天」之论,乃言语乎;
汤休「碧云」之句,乃文学乎。
立其教则有殊,归其理则无异。
稽乎用意,岂徒为一书哉!
起予者商,不敢无述。
再答日本国十问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
一问:定性声闻成佛不成佛疑。
《解深密经》云:「成就第一趣声闻,一切诸佛尽力教化,不能令其坐道场,得无上菩提。
我说名为寂灭声闻」。
《唯识论》云:「定性声闻入无馀涅槃者,身智俱灭,犹如虚空。
非众生数,更不发心」。
且经论若尔,而天台宗若何解释《深密》、《唯识》之文,显定性声闻成佛之道理耶?
答:《深密》、《唯识》经论是显露施权之教,声闻趣寂,唯尚偏真,依理发心,但成灰断。
未知实理,究竟真常,欲趣菩提,终不可得。
及至鹫峰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三周授记,声闻作佛。
不可更执昔日经论,声闻不得作佛也。
二问:阐提成佛不成佛疑。
《善戒经》云:「若无菩萨性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菩提」。
《瑜伽论》云:「无种性诵持《瑜伽》,以无种性故,虽则发心及修加行,不堪圆满无上提菩」。
如是,经论足显阐提无成佛义。
今天台宗于彼经论,若何融会?
答:所引《善戒》、《瑜伽》发心修證,称阐提无性者,此是藏教。
发心同前二乘,未明中实真常之性,非是阐提人也。
阐提者信心未具,未能发心,谓无缘、了二因,所以不云成佛。
故《涅槃》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谓阐提有恶境界性。)
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谓善根人有善因缘性故。)
或有佛性,二人俱无(谓俱无缘了二性故。)
以上无缘了二性,故说阐提佛性义。
又经云,或有佛性,二人俱有(谓有正因佛性也。)
约此正因,阐提极恶有成佛义。
是以《涅槃》终极显性谈常,不简阐提极恶,咸同正性,俱得成佛,况二乘耶。
三问:非情草木成佛不成佛疑。
《涅槃经》云:「若拘陀树有心,我当授与阿耨菩提记。
以其无心,故不与授记」。
《法相论》云「真如能为一切诸法所依,无心草木虽无所变,但有理性,无行性,不可成佛」云云。
今天台宗如何解释经论,建立非情草木成佛耶?
答:《涅槃经》、《法相论》「草木无心,但有理性、无行性」者,此是权教,故简无情。
为起真修,乃须进行,方得成佛。
缘修乃是无常,即是本无今有义也。
欲显真修,须依理性。
理非今古,不简色心,一成一切成,故说无情成佛也。
又依缘修说,无情成佛者,相尽情忘,则无情悉成佛矣。
四问:《法华·嘱累品》安前安后疑。
罗什译于《神力品》后次置《嘱累》,而法相宗立十不可、八相违,须移经末。
若尔,如何通彼一十八难?
当依罗什所安耶?
答:《嘱累》一品,慈恩、安国并令移于《劝发品》后。
若在于前,有八相违、十不可。
天台之意,须依罗什次《神力品》。
荆溪总别破之,亦八不可、十相违。
且出塔已后,凡述多宝,皆云塔中,不云见佛。
若移在后,无出塔处,一不可也。
分身散后,凡有所述,唯论佛塔,不涉分身。
若移在后,佛无散处,二不可也。
《嘱累》文中,佛散土秽已下经文言不涉净,若移在后,无复秽处,三不可也。
会本居地,因塔升空,佛散出塔,后文在地。
若移在后,无还地处,四不可也。
《嘱累品》后经既未尽,但述众喜,不云而去。
若移在后,须加而去,五不可也。
《劝发品》后无复馀文,经既已终,则云而去。
若移在后,须除而去,六不可也。
本迹事毕,须有所付,是有嘱累。
若移在后,法无所归,七不可也。
《嘱累》已后,明乘乘人,事须嘱累。
若移在后,师弟参杂,八不可也。
其十相违一一叙破,具载妙乐《记》中。
五问:今昔一乘同异疑。
《法华》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盖昔日为三为二,今经开之唯一耳。
若然,何如《胜鬘经》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
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
此言一乘,与今《法华》一乘同耶?
异耶?
同则有妨一代化意,异则异相云何?
答:经论同异固多,要须以义定之则可。
且《胜鬘》一经部居第三方等时教,二乘在座,正当弹呵转小入大之时。
台教有曰,若到《方等》,必到《法华》者,盖受弹之后,次第證入也。
而彼经谓二乘入一乘者,一者此经《方等》部中,预叙《法华》当来所證耳。
故彼经上文云「必当得阿耨菩提」。
何以故?
声闻缘觉皆入大乘,请观当得之言,自见指归矣。
二则若就《方等》自论,则二乘受呵,转藏成通。
通是摩诃衍门,亦得谓之二乘皆入大乘也。
二释之中,初义为正。
六问:文殊无去有来疑。
且此经序分文殊为列众之首,复为弥勒引古决答。
至下三周之中,并无文殊入海之文。
如何《达多品》忽于大海娑竭罗龙王宫涌出耶?
答:文殊无入海之文者,准佛成道后四十二年,便居灵鹫说《法华经》。
首尾八载,时既长远,或有入海之文。
经文传译,此土从略,是故不云也。
此犹约事,解释如此。
若约理智伸之,此经如来常在海中宣扬,文殊实智周遍,岂隔鹫峰听受。
理既无在,宁局方隅?
感应而处处释迦,随缘而身身妙德也。
七问:龙女成佛权实疑。
经云「八岁龙女于刹那顷发菩提心」,乃至云「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
且三论法相宗难曰,彼娑竭罗龙王既是深位,权现龙身,岂其龙女成佛是实證耶?
答:他宗言权者,乃是高位圣人为轨下凡,故示近成。
天台云实者,显佛乘权巧妙力,开性海不思议真常
一念发心,便成正觉
故疏引经云:「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
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
唯在心垢净,取證如反掌」。
舍利弗举女人五障以为疑,智积明积劫行行而作难,龙女以圆珠献佛,息众疑心。
何至今日更存犹豫耶?
八问:龙女华座成佛别圆疑。
且龙女成佛若是圆乘,当以虚空为座。
何故坐宝莲华,而是别佛座耶?
又三周得记,皆是未来成佛。
何故龙女现身成佛,而无成佛劫国名号,何耶?
答:龙女是圆顿教中成道,法身顿显,一成一切成,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
报智顿明,乃于莲华藏界,身土不相妨,色心为挂碍。
虽坐宝莲华,体即虚空性。
乃不思议圆融解脱大用也。
若然者,何别之有哉!
其三周得记,未来成佛者,皆是钝根声闻,未曾修菩萨行,是故再历尘劫修治。
龙女乃是乘急戒缓之人,是故一超直入也。
其如不言劫国名号者,当以通别二记伸之。
通则不言,别则有之也。
九问:身子今昔同异疑。
华严会上有舍利弗,此与法华身子何异云何?
且华严身子从外道家来,闻阿鞞说偈證初果,次到佛所證四果,则非法华身子
若然者,岂释迦一化有二身子耶
答:《华严》谈别圆,不说藏通。
二乘在座,如聋若哑。
既不入二乘人手,不能革凡成圣。
但全生如乳,遂游化鹿苑,施设渐权,于兹获益。
革外道之邪计,證无漏之涅槃。
次《方等》弹偏中,《般若》洮汰,来至《法华》,大显一实。
此是法华之声闻也。
是则不二而二,身子今昔不同。
二而不二,只是一身,元无两人也。
十问:不还果生五净居疑。
小乘所说不还果遍彼上流圣位,于无云福生广果天中,生五净居天者。
且不还果身不作受生业,何故下三天,能生五净居天耶?
若言凡夫时作业者,入正性离生之日,但舍凡夫异熟业。
何有凡夫业生五净居业耶?
答:小乘入见道位断见惑即障理惑也。
初證人空,得无我相,乃不发业,离四恶趣异熟生障也。
其第二果欲界五趣杂居,九品界系润生惑,即于人天七反受生。
其不来果色无色界系八九七十二品润生惑,在二界定业受生。
既有惑润受生,何疑其生五净居耶?
唯至四果永断界系,方不受生矣。
杭州千顷众请净智大师住持开讲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天竺别集》卷下
教将东被,先寄其人。
罗什以译梵成华,使言如佛口;
智者乃约经敷义,以理尽佛心。
一家之八教既扬,二京之百氏息唱。
邈哉大化,自此而彰。
微言在兹,诚由善继
圆照大师祖承哲匠,仪范真从,惟岁敷扬,待人嗣续。
逮乎比首之夕,薳有东壁之照。
神足智公大师幼从落䰂,长自发蒙。
孔鲤虽无于异闻,颜子素称于好学。
事多默识,义出生知。
加以碧云暮入之声诗,䌽笔梦传于丽藻,宜荷乃师之寄,广来求我之蒙。
方今王道平平,淳风荡荡,荐扬大教,用祝丕图。
谨疏。
鹅湖仁寿院碑咸平三年 北宋 · 钱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康熙《广信府志》卷二七
鹅湖,何故事也?
仁寿,何锡名也?
司马氏都建业,为之东晋,此为东阳之属。
当兹时也,峰顶积水,有双鹅泳焉。
育子百数,翼而长之。
一日皆腾去霄,极瞻仰而没,故鹅湖之名因是而立。
释迦以演教之宫亦名鹿苑罗什以具戒之所乃号鸡园,盖由豢养之方,遂定名称之迹。
或配四灵以成道,倚芳枝而挺生,神异之兴,实云龙树;
或泣骄驹而摄念,听密语而起因,感应所召,乃曰马鸣。
鹅湖之号,不爽于古矣。
盛乎哉,鹅珠目莹,爰契于神僧;
鹅殿不骞,式符于香刹。
唐大历中大义禅师须江人也,手桴佛鼓,心弄祖印
然以断缘为得,无念为真。
终以有物之身,当择方而止。
杖锡佩钵,具远游之装;
凿石刻木,为燕坐之地。
聊建兰若,固绝净侣。
不见鬼鸟,直参风烟。
群动莫休,清韵无往。
时有馌兽司原,挟矢深入,潜睹其所,入始见投。
自后以慈摄凶,扣虎息害,不远千里,皆为其徒。
一夕,昔去之鹅,忽归斯水。
虽湜湜其沚,曾未考槃,而昭回于天,倏已上击。
所谓传承江夏三年复来;
非同逸少山阴,七言可换。
事骇旧井,声闻故林。
直疑鹤返辽东,已成仙客;
又恐珠还合浦,是慕清风。
名德既形,书诏适至。
卒无著物之桐,乃赴软轮之求。
屐登紫垣,偈答王座,片言内證,万法尽空。
通真之诚,默合上指;
褒锡之宠,遂践国章。
始赐为鹅湖峰顶禅院,自此连奉三朝,出入宫禁,与世敷教,为国导师。
后智孚上人力移峰顶之舍,今为院焉。
平险一致,栋宇尤壮。
坦安乐之境,居吴楚之右。
嗣其门者凡六人:明也素望,纶雅玄明
崇也清识,淹通令崇;
林也内积,道映惠林;
震也中兴,禅悦云震;
真也秉之,不乱令真;
休也守之,有常令休。
至于今长老新和尚,本郡人也,即震之徒焉。
入室云居,传衣欧阜,洎还承袭,乃主道场。
正智既真,诸境又现,心猿早逝,定慧双忘。
悷象争调,禁毒无用。
德来檀度,诚接凡圣。
况乎修堂秘殿,寒泉嘉林,复有岳阳王感应舍利甓为塔。
咸平庚子制置使冯公亮奏降御书以镇之,至于层楼,縢在玉笥。
龟图并跃,非狸骨之尘方;
龙藏同深,岂茂陵之蠹简?
景德丁未转运使李公奏赐为仁寿禅院,昊欲法轮不柅,佛日无亏。
以博施济众之风,家臣子于六合;
以永锡难老之惠,首苍黔于五福。
此曷非神踪美署,辉映岩野。
不有畴昔之灵,法嗣之盛,其孰能兼之哉?
易味爽醍醁,理迷云聚,徒与长老以道为友,以法为师。
见托丰碑,三让不领,辄敢献颂,韵之为铭:
佛性本静,万法扰焉。
凝寂不动,是为真筌。
真筌自在,强名为禅。
禅著有派,托之语言。
语言不已,化为机权。
我有实义,谁何可宣
皎皎鹅湖,堂堂令嗣。
大义之孙,法王之子。
湛然虚源,默然妙旨。
如云在天,如月在水。
六师相承,世济其美。
以灯传灯,光光不已。
石道记咸平三年 北宋 · 释崇达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
(上阙)造书契,于是乎二籍生焉;
夏后氏别九州、尊山川,于是乎其(阙)术由于彼(阙)昌失人□亡即(阙)大师敏□,斯其人也,徵乎前史,况于义欤!
师本洛阳人俗姓高氏,祖□出书,割爱(阙)(阙)师督道,承龙作凤,处众而倜傥不羁,事佛而精进匪倦。
顷岁奉寺,缁侣举□,兼少请□,层出(阙)毕乎峭拔,晴汉壮丽(阙)
千载愈盛,才修梓匠,措意禹门
顾石道以陈残,起□征而整葺。
矧自太平兴国癸未岁五月,□水(阙)止人居,□□漂溺,坦路崩陷,巨石欹倾。
逾月已来,杜绝往复,益□□倒,彻断角伤,此□□诚非奇士□可兴修焉。
惠大师及入告于□中尹□□中□公蒋叙□□□而言曰,欲采次南废,捣石脚添砌于石道,焉敢□专□恻听□□一□相弥其是兴工□属昌时罗什□遇秦主道苻至鉴如满□□白公事□像缘,堪患邂逅。
雍熙四年丁亥岁二月(阙)首长时部轺约三十工,暑雨祁寒,曾无暇□,锤凿斡□□□□□(阙)饮□者差肩而至,畚插者陈力而□,以□易□□馀一□焉。
至端拱已来,首尾三载,厥功已就,大路坦□,遍会禹门
给园缁侣,净修品餗,以庆赞之足(阙)熙□□□□淈之难乘路之流□□□焉,符太平之道。
而又巨唐德宗贞元岁,有卞泉蓝若法□□□□□勤德僧修石道。
彼一时也,扶危济□,著大□焉;
此一时也,希颜,谅前□□。
噫,□□□利今(阙)国路通于栈阁,邓艾之疏凿也。
今通惠大师枪梗□气,启㥽惋心,施一劳永逸之勤,□□□□虞□□,今千古其□理(阙)分□席□□。
爱同□寺之居,夙慕中庸之□,叨承见(阙)翠□之辞难□□常中岳浪□长河不□斯文垂于永世
大宋咸平三年□月□□□日矣(阙)
功缘非思□□□勾当僧栖演(阙)字巨(阙)张严。
按:《文物》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注删定戒本序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闲居编》卷八
佛氏之立言训世者三:曰经,曰律,曰论。
原夫诱初学、明制度,其律藏为要乎。
洎乎部执丛起,而《四分》之宗复为律藏之要矣。
若乃直举纲条、发号施令者,则《戒经》之文又要于《四分》矣。
故制,半月一诵之,俾无犯者所以知兢慎,有犯者所以勿惮改。
噫,《戒经》之要如是乎!
初,耶舍诵梵本,罗什译为秦言,至南山为之注解,复嫌本文之过质,又删定焉。
自时诵习者咸舍旧而从新矣。
若然,《删定》又为《戒经》之要也。
沙门觉猷苦心律学,遂迁澄照旧注以释《删定》新文。
披辞见意,不俟终日,俾至要之说利于来世,猷有力焉。
以序为请者三载矣,一日兴来,遂操觚直书,以冠其文。
详勘金刚般若经印板后序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闲居编》卷九
《金刚般若经》译梵成华者众矣,盛行乎中夏者唯后秦罗什所翻之本耳。
但年祀寖远,舛误实多,好异之徒,不无添糅。
或节为章分,或间以颂文,或前陈启请,或中加别译,或增其字句。
古今识者虽患烦辞,而莫肯芟夷,乃曰贵流俗之生善也。
遂使淳正之法日就浇漓,失真道味,「生善」之说,其未至也。
《涅槃》所谓加水之乳,可不是乎!
吾嗟叹久之。
会信士某将图开勒,再拜稽首,欲吾详定者至于再三。
吾复思之,黜讹从正,去滥传真,吾之职也,岂得辞其劳而固让之耶?
遂然其请。
乃遍搜古本,及考论疏,纰谬者则正定之,妄加者则删削之,即启请、颂文、章分、增句之例也。
其《慧命须菩提》一章,乃魏世菩提流支所译之本则有之矣,后人横议,写入秦经,世谓幽冥禅师所加六十二字者是也。
既传秦本,亦宜除削,此既正译,流行又久,故且存之,俾好真者知之而勿诵,多爱者读之而顺怀。
经云「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准义合云「无不来」;
又三数处唯言「发菩提」,准义合有「心」字。
或古本阙文,或圣言互略,并依而传写,弗敢加之。
其犹《春秋》「夏五」,杜、郑、服虔皆云阙文,不加「月」字,吾窃韪之。
或曰:经前启请,俗云八神,有加护之功,何除削邪?
答曰:佛以金刚之宝坚利,以喻般若体用也。
此由世人不晓真谛记中六色金刚之宝,辄加二种,便作神名(八金刚也。)
神名既误,菩萨亦非(四菩萨也。),风俗滥传,何足言也?
又此经所在,则为有佛,岂假八神获利益?
请思法喻,自晓是非(以金刚之宝喻般若之法,非是执金刚神也。)
或者曰:启请可削,其实然也,且颂文是古德所唱,分章亦疏义所存,存之生善,岂损大猷?
答曰:若以古德所唱、疏义所存,则可添糅经文者,且释经之要岂踰无著、天亲二论耶,则亦可添糅经中矣。
故知任意增加,杂乎佛语,无乃不可乎!
咨尔有识,试为思之。
且遍诵诸段杂语,已废读半卷真文,何如舍杂诵真,使心无间断,纵未能即言体道,且为乘种亦已深矣。
呜呼,末世任情滋甚!
夫杂金以鍮,岂益金之贵;
加丝以麻,岂助丝之美乎?
又自古书经,行以一十七字为准,故古疏分释诸经,咸以行数为计,以行约数亦可知。
故皇朝策试之式,计其纸数,盖以十七字为行,二十五行为纸也。
近世变乱制度,或大书则行止三五,或小书则字数至多。
大书则曰便于耆年披读,小书则曰利于远行负荷。
吁,可怪也!
吾睹耆年者得小书家书,不倦委读;
远行者负重大资货,未闻告劳。
忍于《般若》至言,反生懈慢,变其法式,随我凡情,我好大则大书,我好小则小写,少能务本,多见随流。
如此通经,或当损法,事犹未正,于理如何?
夫子有言:「中庸之德,民鲜久矣」!
今所印本,循乎古制,以十七字为行,庶使真法流通,永永作则,同见同行,察我志乎!
恐来者不知,故直书以见其意。
大宋天禧元年丁巳岁秋七月二十五日,于钱唐玛瑙院讲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