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广福寺三岩记皇祐元年十二月 北宋 · 李尧俞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古今游名山记》卷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一
括苍三岩距城一里馀,据西山之垠,土人不之奇,官于是者迹罕到。
皇祐初,余因治事暇,同幕僚韩伯纯遍访近郭溪山之胜,寻幽索奇,因而得之。
始出左渠北,缘民田数百步,转小山,循方塘两岸狭径入。
茂林脩竹间,有岩焉,却负叠巘,广如十楹,景物萧然,疑在方外,遂目之曰「清虚」。
自清虚南过石径,直上磴道十馀级,又有岩,广阔高大,复倍于前。
洞门面巨石,势若壁立,方正山椒
有飞泉洒落石外,帘栊水晶,掩映屏障,寒暄之气,变于跬步,目之曰「白云」。
由白云侧转两石间,下有方沼,上渡横石如小梁,复有岿岩如高屋,深袤五丈,广逾六寻,面势向东,如墄如圯,可以开饮帐,设宴豆,目之曰「朝曦」。
其北有石谷如大窦,钟成深溪,燧火而入,邃如房宇,但见积水清激,不复穷其远近。
山岩前有池,不啻数亩广,水光山色,高下相激,夺人目睛。
前记谓括苍有成德隐元之洞天,乃仙人灵真之宫者,此其地也乎?
昔谢公为永嘉守,极山水之观,有石门、石岩之游,至今风人流咏不已,较于是远所不及。
何数百年不能遇一人之称道者,得非地物亦系穷通耶?
嘉平月既望,丁腊接,因率同僚,命驾而来,高会剧饮。
清歌揭林籁之外,箫鼓发云霞之端,精神超然,不复有人间思虑。
盘桓夕景,跃马而归,乘兴援毫,题于洞壁,且识一时之胜耳。
按:《名山胜概记》卷一九,明刻本。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名宗鍹字儒美崇祯己卯解元) 其二 明末清初 · 谢元汴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尺寸量天天曰瞢,苦僧迁客一生中。
遂从决脰师王蠋,宁事焚膏叹陆通
何处墓门无盍旦,谁为孝子有弹弓先生以无子终。)
鳄溪鬼影蛟鱼吊,韩伯由兹不送穷。
王枢密劄子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九、《浪语集》卷一七
圣人天姿英特而锐于求治,群下循习旧事而玩于安常
中外之情,因兹未辑,业脞威罚,为有由来。
然思卫文中兴,必先善俗;
宣王之过,为有遐心。
二者未谐,此公卿之责也。
史丞相居可为之地,而堕于空无之累;
张魏公将相之重,而夺于喜功之心。
非徒事无所成,害于今日多矣。
管夷吾之请死子纠,姚元崇之不就相位,当时要说其君不为不切,而其晚节末路,不无掩于九合治平之功,儒者喜言《中庸》、《大学》,未为过当,然而陈言长语,谁不云然,朝夕纷纭,亦可厌也。
夫物不两大,心无兼虑,天地之道,万世不易之理也。
有子以贤贤易色,仇士良不欲人主观书与见儒生,二事不同,其机一也。
不正于始,后将迟之。
昧者不图,而奔波于军旅甲兵之间,期会簿书之内。
此固政之纪纲,国之大事。
语其先后,非所急也。
天下切务,不过数节,自非君臣同德,将何由济?
不然,虽光复中夏,犹无益也。
谢安淝水之功,论者意其侥倖。
然而军中以一处士,不忍戕其所苦之帅;
内举之际,疏远如韩康伯,旧怨如郤诜,皆已许其有成,所以用之非一日也。
惜其不能遂还中原尺地,末节困于居东。
谢公犹然,则古人所务正君,其说不可夺也。
仆乡在东鄂,尝闻君子之馀议矣。
天下所以未治,国势所以未张,振而起之,在规模固已先定,诚非门生寡陋所得而窥者。
然今上所眷倚,负天下之责望者,莫如枢相
主书首荐,不先人而先仆,思以补报,故不敢自同于众。
寻常称颂,亦不敢一辞发也,惟冀察于今之事势,度人主所能行,引之当道,以成亹亹之业,无求欲速之效,蹈覆辙之举。
必不得已,宁当以道为度。
故虽身任安危之事,终不可幸成之也。
门生之称,本当自通政府
故吏也,又何敢废?
望钧慈洞察之尔。
象先侄书1168年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七、《浪语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某启八五侄上舍:携别浸久,方切悬思。
仆归,收书,审知即日首夏乡炎,启处佳胜。
仍闻肄业湖上,挹山泉之清秀,以资涵养,供笔力之助,甚善。
尚须力自勉励,毋以时学而小之。
得失付之于天,务为深醇盛大,以求经学之正。
讲明时务,本末利害必周知之,无为空言,无戾于行,则前辈之事何远之有。
学无今古,适睹时学,益人之大耳,位中上下皆安。
某以交代,尚欲补填一月,夏中可以即路交事,不出六月中旬间。
房下粗安,它亡足道。
王枢书未欲作,方以州县窃禄自喜,姓名讵可关诸政路?
悠悠之议,自非众人所谓,人情服习苟且,宜吠所怪。
然道路籍籍,颇云有兵。
意良工之不示人以朴,莫无是否,羸病未药,而求孟贲手拼,闻其他日之论,当不如是疏也。
作事若管夷吾可矣,其不切致主,以求欲速之功,令人多恨;
况侥倖成事,必无是理。
论者谓晋淝水之役以天幸,议谢文靖公父子。
每思军中欲害万石,不忍于一处士,所以用众,非一日之积矣。
方其命将,内拔诸不经事少年,以韩康伯与玄之疏,固已许之击贼;
郤诜怨也,知其必辞;
玄问计而不应,荆援至而不喜,方赌墅于王师之出,视捷书如无事。
有孚盈缶,宁徼天之幸邪?
身危死外,功弃不卒,其弊安出,亦若夷吾而已。
张魏公、刘开府望实俱丧,龟鉴不远,要此一著,不容再错。
前日尚可,如今大事去矣。
详思朝中人物,未见其辈。
观棋静处,每高当局未能忘情于物,故不能不眷眷于若人,因报及之,火之为望。
开馆相延固善,然公府不易作客,千万审处,无劳轻动。
景望失得有命,所谓举而不能先者之命欤?
合江亭题名元祐三年八月十六日 宋 · 王定民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二、《金石文跋尾》卷一四
元祐三年戊辰秋八月十有六日提点刑狱朝散郎张公绶拜宣圣孔子于石鼓之学,遂登文会阁,燕太守大□□公仲孙、宣德郎衡阳王定民、检法判官王询新息主簿陈知元。
知元以是年自学徒登科,罗公欲以荣激诸生,招□席末。
定民尝兼教职□□焉。
既饮,与宾客合江亭韩伯,留题。
代虞相挽杨参政二首 其一 1168年11月 南宋 · 王质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特起西南纪,孤飞五十年。
名登千佛顶,位亚六阶躔。
文社尊韩伯,经门事董先。
山川有冥会,公在孝廉阡。
刑狱论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三、《方舟集》卷八
生者《易》之德也,《易》以是生天地,生圣人,圣人又以其德之生保天地之生,又以复于《易》之生,生生不穷。
《易》之所以不息者,生德也。
且圣人权生物之柄以立于天地两间,乌能保其生而不杀也哉?
其所以杀者,乃其所以生。
虽天地亦用此以为生之消息,以时之代谢为物之荣枯也。
孔子曰「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韩康伯释之曰「服万物不以威刑」。
其所谓神武者,无刑之刑,不杀之杀也。
大刑无刀锯而化,小刑无鞭朴而教,肃然者得于不怒,凛然者得于不诛。
凡吾之甚武者,皆聪明睿知之运,《易》道鼓舞不测之神,此《需》、《讼》、《师》所由以次序,相受为卦也。
饮食者人之所须,以生民勤于求生,不计所当得,以至于两竞为讼。
其启端甚微,其取用甚细,天地不禁,圣人不呵,凡以遂其欲生之意,使不至于夭阏疵疠乃已。
故于《讼》之大象不过曰「作事谋始」,以塞有事之争心。
用狱敕法则寓之《噬嗑》。
噬嗑者,犹自口吻馀食除去其间,未果于杀,此无刑之意,非特无讼也。
然人之争心,宁复有既,一讼不已,众讼之兴,众讼则斗矣,此《师》之所以次于《讼》。
小刑不已,必至大刑,自然之理,一杀不忍,况众杀乎?
鞭朴不忍,况刀锯乎?
故于《师》之大象不过曰「容民蓄众」,以见其所受之众、所生之繁尔。
至于《萃》然后除戎器,于《谦》然后利侵伐,于《豫》然后利行师,亦未果于黩武也。
大抵《易》六十四卦,而言刑狱者凡六卦,皆《易》之生德所寓,天地资其生,圣人权其生,其为刑狱之词槩之曰不杀之杀,生中之杀也。
《系词》曰:「生生之谓易」。
曰生生者,生天地之生,生圣人之生,其生之大矣乎。
《中孚》则议而致信,《旅》则审而不留,《丰》则折之,欲其不用,《解》则宥之,欲其无过,《贲》则明其政而已,于狱有所不敢者,不以刑饰政,故曰六卦者《易》之生德也。
唯《噬嗑》一卦,著之繇词,何也?
以明饮食所自,除去口吻之间,争不至讼,众不至师,则周仁之始基也。
文王之世,身被羑里之拘,见炮烙之威,肆虐吾民,心有所弗忍,著之繇词,异于他卦,如是而已。
春秋之世,失周家忠厚措刑恻怛之仁,三千之刑日益烦,而吕侯之刑日益甚,以需致讼,以讼致师,何其纷如也!
然则孔子大象释词非特著文王之仁,而圣人无刑不杀之仁备于此矣。
抑尝论之,《易》治天道,《春秋》治人事,以《易》之天治《春秋》之人,天人之统相为用久矣,而《易》为洁净精微之教者,孔子推《易》之无杀,以止《春秋》之杀也。
而记礼者以其流失之于贼,司马迁至以申、韩配之,曰「原道德之意」者,以道德之刻,其洁净精微流为申、韩刑名之深。
呜呼,孔子象词微矣,抑亦史迁之误欤?
御前三礼及第韩伯海州东海县主簿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二、《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五
敕某:尔幼而知学,能以决科,今也成人,往其从政
有猷有守,惟慎厥初!
可。
隐德堂记绍兴十四年八月 宋 · 莫将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一、《延祐四明志》卷八、嘉靖《宁波府志》卷一九
士有负高世独见之明,介然自守以表于世者,不俟招而来、麾而去。
能此者非学也,气也;
非气也,识也。
故识非学之所可致,亦非气之所能使。
其始禀之于天,渟涵静默,烛万物之理而不昧,平居固已凌厉清浮,俯仰宇宙,视一世富贵显荣若将浼我,凡随所遭而暂遇之,岂复以丝发许留方寸哉!
予尝论疏广、受皆傅皇太子,一日俱上疏乞骸骨,挥手乐身于宣帝之时
龚胜、薛方乃以哀鸣就死,欲全节于新室摄居之世。
管宁抱道怀宝,投迹海表,终身不见曹氏父子;
张翰、顾荣乃以秋风莼羹酣饮谢事,欲求吏于太安四王用事之日,其识相去辽邈矣。
盖自汉、晋以来至唐得二人,曰贺季真、李太白。
世惟以至博之学、迈往之气知之,而不知其识之绝人远甚。
太白天宝初召见金銮殿供奉翰林,尝醉,诗赋无留意,帝爱其才。
高力士,擿其诗激杨贵妃,不得官。
恳求还山,帝赐金许之,益放傲江湖间终其身。
季真开元十三年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宰相源乾曜、张说夸其两命之荣,明皇自为赞赐之。
肃宗太子,迁宾客,授秘书监
天宝初,一病,遂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剡州以居。
初,二子为帝所知,时李林甫为相,罗钳吉网,毒满天下,以太之风标清粹,顾不减卢绚季真风流文章,岂在李邕、裴敦复之下,几何不遭其诛锄乎!
凤凰翔乎千仞,览德辉而下之;
云鹏已游乎寥廓,罗者犹视乎薮泽。
二子之识,所以绝人远甚者也。
季真长安一见太白,呼为谪仙人
太白金陵送权昭夷,亦曰:「吾希风广成,荡漾浮世,素受宝诀,为三十六帝之外臣。
四明逸老贺知章呼予为谪仙人,盖实录尔」。
则二子之相与,当有神交于窈冥者矣。
世称中州清淑之气所穷,则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积郁,其间当生魁奇才识之民。
四明,按东汉《地理志》,乃鄮县地,有句章城及古鄞城,皆汉废城也。
唐武德初,鄞复为州,与嵊、姚、严、婺并总于越;
八年,废鄮县
开元二十六年,析会稽之鄮置明州,取四明山为名。
实并东海真淑气,蜿蟺扶舆、磅礴积郁之地,宜有魁奇才识之士,必季真乃当之。
四明之人,初不以季真为乡人
予为明州一年,得湖上茀地为堂,以太所称季真之名,榜之曰「逸老」,并绘季真之像于堂上,尚友千载,凤藻霞觞,而想其遗风焉。
昔通和先生祖贯子元元和己亥年尝遇季真,授以至诀,言季真得摄生之妙,近数百岁不死,负笈货药如韩康伯,近于天台上升,遍于人听。
季真果仙去无疑。
予闻仙人左元放许宣平每往来九仙城阳山中;
蔡经去,亦十二年一至其家。
道者或未能忘其乡里,安知季真不时来还此间耶!
绍兴十四年八月日记。
胡夫人挽诗 其三 南宋 · 周麟之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旧倚韩康伯,高堂坐累茵。
曩先归厚夜,今又失灵椿。
族党千车会,阶庭五鼎陈。
季能当大事,无负玉堂人
系辞补注序 宋 · 沈该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五
予已作《易小传》,略尽卦爻之义,而《系辞》则间见于卦论,未之详也。
《系辞注》出韩康伯,揆以愚见,摘其未详善者,辄以臆说为补正之。
览者毋诮其不知量也。
按:《系辞补注》卷首,吴兴丛书本。
安隐堂为秦遵道老人赋 明 · 唐文凤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安隐堂中七十翁,庞眉鹤发古人风。
高名不减韩康伯,厚泽应同庞德公
稚子趋庭鸠杖出,嘉宾满坐蚁尊空。
赐归得遂桑榆暖,击壤尧民乐岁丰。
周易古经跋(二 淳祐八年十一月 宋 · 税与权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五、易学启蒙古经传
邵子《皇极经世》,于六经止取经圣人之手者四。
然四经中,《易》又经伏羲、文王、周公之手,则此经可谓最古。
而卷第最不明,盖汉、魏以来诸儒之罪,而王弼、韩康伯尤其罪之魁者也。
按史,费直虽以彖、象、《文言》参解《易》爻,初不言分传以附经。
《魏志》谓郑康成始合彖、象于经,厥初犹如今《乾》卦,附之于后。
王弼,则自《坤》以下,各爻联缀之,标题乃以上经《乾传》至下经《丰传》分为六卷,已不知于义何居。
韩康伯又以上下《系》为七、八卷,而《说卦》为第九,则统《十翼》中,《序卦》为第十,《杂卦》为第十一,通谓之《周易》。
第九卷末,复以王弼《略例》足成《周易》,为十卷。
使文王、周公上下二篇之经不成二篇,而孔子《十翼》不成《十翼》。
汉魏迄今几千馀年,列于学官,专置博士,无一人能辩其非者,惑世诬民,抑何甚哉!
故曰:汉、魏以来诸儒之罪,而至王弼、韩康伯尤其罪之魁者也。
先师魏文靖公在时,相与叹恨,尝欲刊正之而未果。
予既本邵子定著《周易古经》二篇,冠于《十翼》,以酬先师九原之志,而从丞相克斋游公质之。
吁!
前圣作经以俟后圣,而异学汩乱如此,顾惟晚陋,何敢轻议古人?
然不则道不见,知我罪我者察焉。
是岁日南至,与权再题。
赠鹭门林烈宇,次徐闇公 其二 明末清初 · 卢若腾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际兹衰且乱,爱尔隐而贤;
藜杖收佳句,棠巢饮小年。
君公形影近,韩伯姓名传;
但得栖真意,市廛亦旷然。
雨中观云阳秀色 明 · 顾璘
灵峰出云昼濛濛,秀色不与他山同。
望之紫翠拂天起,宛转数叠青屏风。
单车飘飘转山麓,寒水盈盈带冰绿。
冠缨相傍尘自清,十里搴帷意难足。
灵药定隐韩伯康,白石或放初平
待余捐佩游五岳,此地愿借开丹房。
槟榔(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其三 清 · 胡承珙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据《清修四库全书》所收《求是堂诗集》,并参考黄得时〈胡承拱与东瀛集〉一文所录诗作编校。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槟榔初出土一二尺许,如竹箭,外苞箨中肤白而媆,味如,煮食甚美,台人三四月间取之用相饷遗云。
烟雨苍茫暗一林,长镵木柄欲相寻。
无因却致韩康伯,枨触中原万里心(施懿琳编校)
再次徐先辈二首 其二 南宋 · 敖陶孙
五言排律 押阳韵
身是韩康伯,名惭许子将
居然屯泽闭,何得巽风飏。
忆昔求诗甚,端成刻烛忙。
出喉真自苦,舞手或成狂。
杨柳偏歌雨,蒲萄肯博凉。
群儿哀齿旧,诸武让颜行。
禹穴鱼龙陈,天门虎豹章。
阴符空独佩,秘论未应亡。
自筑扬雄,谁窥宋玉
乡英殊磊磊,俗物自茫茫。
祓厉三精剑,宁神百蕴香。
诺交那复社,取醉莫论场。
高节看徐稚,妍词伏仲长。
泥蟠虽汩汰,韝掣会飞扬。
列屋多齐赵,华榱(原作攘,据群贤集、名贤集改)间璧珰。
从渠誇富艳,试与校低昂。
丘喙徒三尺,公才可百常。
素交风雨尽,雪涕鲁灵光。
谢伯子赵裕子二老友在喜赋 明末清初 · 释函可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少小论交四十秋,惊闻二老足风流。
长安市韩康伯衡岳峰前李邺侯
陵谷已移贫未改,亲朋欲尽咏难休。
白云旧社时来往,定话冰天老比丘
钱员外施药济人远近风动作诗戏赠 明 · 孙一元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济世韩康伯,辞官陶隐居
花前开药裹,月下检方书。
道骨时应长,尘缘渐破除。
高风动城郭,人迹满门闾。
波斯短歌行译笺 其五十一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象外环中动不居,退藏冥宰莫仁予。
东天只见初生月,西海不知终化鱼。
注:象外环中: 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动不居:《易·系辞传》:“《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孔颖达疏:“言阴阳六爻更互变动,不恒居一体也。”○退藏:《易·系辞传》:“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韩康伯注:“言其道深微,万物日用而不能知其原,故曰退藏于密,犹藏诸用也。”冥宰:冥中制之也。陈赓《游龙祠》:“吾闻川真岳灵有冥宰。”莫仁:《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东天句:原文云:“彼所赋形者,起于鱼,止乎月。”盖波斯人言,万物始乎鱼终乎月也。
Whose secret Presence, through Creation's veins
Running Quicksilver-like eludes your pains;
Taking all shapes from Máh to Máhi; and
They change and perish all but He rem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