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刑狱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三、《方舟集》卷八
生者《易》之德也,《易》以是天地,生圣人圣人又以其德之生保天地之生,又以复于《易》之生,生生不穷
《易》之所以不息者,生德也。
圣人生物之柄以立于天地两间,乌能保其生而不杀也哉
其所以杀者,乃其所以生。
天地亦用此以为生消息以时代谢为物之荣枯也。
孔子曰「古之聪明睿智神武不杀」者,韩康伯释之曰「服万物不以威刑」。
其所神武者,无刑之刑,不杀之杀也。
大刑刀锯而化,小刑鞭朴而教,肃然者得于不怒,凛然者得于不诛
凡吾之甚武者,皆聪明睿知之运,《易》道鼓舞不测之神,此《需》、《讼》、《师所由以次序,相受为卦也。
饮食者人之所须,以生民勤求生不计当得以至于两竞为讼。
其启端甚微,其取用甚细,天地不禁圣人不呵,凡以遂其欲生之意,使不至于夭阏疵疠乃已。
故于《讼》之大象不过曰「作事谋始」,以塞有事争心
用狱敕法则寓之《噬嗑》。
噬嗑者,犹自口吻馀食除去其间未果于杀,此无刑之意,非特无讼也。
然人之争心,宁复有既,一讼不已,众讼之兴,众讼则斗矣,此《师》之所以次于《讼》。
小刑不已必至大刑自然之理,一杀不忍,况众杀乎?
鞭朴不忍,况刀锯乎?
故于《师》之大象不过曰「容民蓄众」,以见其所受之众、所生之繁尔。
至于萃》然后除戎器于《谦然后侵伐,于《豫》然后利行师,亦未果黩武也。
大抵《易》六十四卦,而言刑狱者凡六卦,皆《易》之生德所寓,天地资其生,圣人权其生,其为刑狱之词槩之曰不杀之杀,生中之杀也。
系词》曰:「生生之谓易」。
生生者,生天地之生,生圣人之生,其生之大矣乎。
中孚》则议而致信,《旅》则审而不留,《丰》则折之,欲其不用,《解》则宥之,欲其无过,《贲》则明其政而已,于狱有所不敢者,不以刑饰政,故曰六卦者《易》之生德也。
唯《噬嗑一卦,著之繇词,何也?
以明饮食所自除去口吻之间,争不至讼,众不至师,则周仁始基也。
文王之世,身被羑里之拘,见炮烙之威,肆虐吾民,心有所弗忍,著之繇词,异于他卦,如是而已
春秋之世,失周家忠厚措刑恻怛之仁,三千之刑日益烦,而吕侯之刑日益甚,以需致讼,以讼致师何其纷如也!
然则孔子大象释词非特文王之仁,而圣人无刑不杀之仁备于此矣。
抑尝论之,《易》治天道,《春秋》治人事,以《易》之天治《春秋》之人,天人之统相为久矣,而《易》为洁净精微之教者,孔子推《易之无杀,以止《春秋》之杀也。
而记礼者以其流失之于贼,司马迁至以申、韩配之,曰「原道德之意」者,以道德之刻,其洁净精微流为申、韩刑名之深。
呜呼孔子象词微矣,抑亦史迁之误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