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右奉议郎致仕赐绯鱼袋鲁公墓志铭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丹阳集》卷一三
宣和七年,天子祀上帝,推恩廷臣,提举福建路市舶鲁詹得封其父为承仕郎致仕。
岁中,逢渊圣皇帝受内禅恩,进封父宣义郎,且乞以当得朱衣银鱼改赐,诏从之。
上践阼,覃沾若南郊、明堂恩。
为直秘阁福建路转运判官,又累封其父为右奉议郎
奉议公讳寿宁,字景修秀州海盐人鲁姓
自鲁灭于芈,子孙以国为氏,而扶风之鲁,汉、晋代有显人。
至横江将军肃始踰淮居曲阿,中徙嘉兴,隶名海盐,自公父始。
公家故贫,既孤,与兄弟共理赀业,雍睦闻东南。
稍温,斥所有辟文馆,延名儒,教饬群弟子。
已而长子进士,中某科,开迹入仕。
未几,以才器自见,膺被识擢,更中外显曹剧部,而公目及享其宠,规模智识之远,人士多之。
公为人外乐易而中方质,出处取予常徇义而动,恬于世味,而奉己刻削。
中年,敕诸子勿复以家政相关,屏居一室,食不击鲜,非披佛书则习禅观,精苦如山中头陀,转识誓必生净土。
绍兴三年枢密院检讨官,取告归寿其亲,俄以疾不起。
人谓公老而哭子,且不堪其忧,公一恸即知自广,处馀年。
察、訔二子并特赐第,闾里歆艳,而公无津津喜色。
公操道有得,视死生荣辱如寒暑旦暮,故哀乐不能汩其舍如此。
公生皇祐癸巳,阅七朝,更五百有二十四甲子,而步趋视听不衰,颠发犹黑。
九年秋七月属病,丙戌召常往还僧可观谓曰:「吾诵《弥陀经》无虑二十馀万,他契经数不可纪,已面佛自列,师其證明,吾且逝矣」。
俄召姻族叙诀,复呼子孙前,数戒各尽其意,且曰:「吾闻佛说,执持弥陀号七日,心不乱,决生安养
吾虽净业已熟,宜遵佛语」。
复颛心七昼夜,自是不复饮食语言,惟口嗫嚅,若有所诵。
癸巳亭午,始泊然善逝,正七日也。
曾大父承秀,大父延厚,父惟辩,比三世不仕而德义有闻。
娶刘氏,赠孺人,亦笃奉释教,尝婴疾即医钱塘,命千僧礼伽文塔,舆疾膜拜,俄现毫光,赫奕亘天,倾城来瞻,赞叹希有,濒死亦有善證。
呜呼!
岂夙昔与公同为善知识乎,何其缘契之符也!
子六人:长即,终左朝奉大夫
慧静,出家为比丘
次谟,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
次誉,未仕;
察、訔,皆左迪功郎
女一人,适进士陆绅。
及公之存,孙男十有三人:可度,右迪功郎
可久;
可效,右迪功郎,新授江州彭泽县
可立,将仕郎
可封右迪功郎湖州德清县
可复、可传、可大、可辅、可观、可宗、可受、可群。
孙女十四人。
曾孙男、女七人。
公以没之年十月癸酉,窆于县东武之原,与刘孺人偕葬。
谟等清明迈往,力学问自立,诸孙复嶷嶷见头角。
今推儒学家,必曰武原鲁氏,流庆盖未艾也。
以某有连,猥属以铭,不敢辞。
铭曰:
本自无生,湛静真常
寓形槜李,岂曰公乡?
本自无灭,圆明虚寂。
藏魄东武,岂曰公宅?
西方妙乐,以净为缘。
净业相应,报土现前。
不历僧祇,得大解脱。
铭以著之,用警来哲。
延庆重修净土院乾道五年 宋 · 释清哲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二、《乐邦文类》卷三
真常寂光,本来明妙,忽然念起,受此飘○。
大觉圣人欲令返其妄而复乎本,设权巧而渐诱。
是故释迦现秽土俾其厌,弥陀现净土俾其忻,或忻乐而修净行,必生彼国。
彼则境界胜妙,而皆助发真常
所以听风柯而正念成,升宝楼而三昧显,不假方便,自然得道。
是故净土法门,亦还源之径策也。
然广净土之道者,唯庐山远公同奇节逸群之贤,结莲社于炉峰之下,修念佛三昧,期生净刹,由是后世皆宗尚之
至乎南岳禅师始居大苏山,传龙树一性之宗,别置禅室,示人修證。
天台智者初到此,授与普贤道场,修法华三昧,因而发大总持,入佛境界。
自后四方咸取则焉,有以见古人垂范虽异,归元一也。
宋元符间比丘介然续古规模,立佛化事,于延庆西隅空闲寂寞之滨,建大宝阁。
环为十有六室,依经以十六观名之。
朱栏屈曲,碧沼澄明,状乐邦清净之境也;
像刻栴檀,池栽菡萏,继庐山莲社之风也;
忏室精严,禅堂深寂,遵大苏道场之制也。
唯守志奉道者居焉。
晨香夕灯,无生佛事,澄神内照,豁然明悟于自心寂光之境者多矣。
此为四明胜绝之地,但岁月浸远,栋宇堕损,修三昧者无以自安。
绍兴丁丑,有比丘清润嗟胜境之将颓,念欲发硎斯事,自视力弱,难以动人,遂以此事白住持觉云法师
师曰:「事贵在诚,傥真诚一发,尚能关感诸佛,何檀信而不能动耶!
况汝已能创建妙触宣明之室,使人咸悟水因成佛子住,此得非诚之所致乎」?
清润一闻斯语,拳拳服膺。
遂出于檀信,翕然从之,或舍楩楠之材、会稽之箭,使梁栋有欹斜者正之,椽箯有蠹朽者新之。
翻碧瓦,整建瓴,无致乎上漏下湿;
而四围周之以句栏遮旸,户牖窗几。
甃砌阶除,丹青宝阁。
边河之岸,峻筑高墙。
俾静室观理之人,而不知有市廛之喧、红尘之涴。
则一新轮奂,宛同大厦初成之日,足可以进帘月,焚柏香。
居者妙行不休,施者植福无尽,庶几东林之风,南岳,不远而复者,功由此也。
经营四载,而能事毕矣。
用钱三千贯,刊衔二千名。
使此方人不跬步而目击十万亿刹之外。
风吟宝叶,波动金渠,湛然如玉井磨,便觉已到故国,顿忘客尘,爰翅逃虚空者遽闻足音,岂不快哉!
令一切人因此发轸即观,安养依正,皆由此境之所引发而跃如也。
较其增修之功,而莫大焉。
时乾道五年南至日,比丘清哲书。
太乙火府五雷大法法源事迹咸淳七年二月初一日 宋 · 黄一炫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
太乙火府雷者,乃玉清内院之秘法,北斗真气之化身,太乙月孛之主法也。
祈祷驱邪,斩妖伏精,极有灵验。
唐天宝元年七月丙申,水旱虫蝗,毒气流行,妖邪变现,然烛弄灯,偷财盗物,摄人淫泆,邀求祭祀。
是时绵州太守冯祐持诚启奏,夜梦北阴圣母语祐曰:「世有不忠不孝、不义不仁,造诸罪恶,好乐邪神,以致魔精尅害,邪鬼萦缠。
吾今付汝道法普济人民,凡有水旱妖孽,立坛呼召,其神即应」。
太守惊觉,次日于香案上得秘文一轴,视之乃太乙雷也。
冯祐得之,乃依法立坛呼召,雷声大震,是时太乙元君现形于坛中应感。
太守辞禄弃家,行符咒水,有功,蒙上帝赐为紫府真人,后隐于青城山丈人观
道士江元亨以师事之,三年,遂授玄文。
厥后吕政卿、李巨川、张仲之等师资授受,区分人鬼,协赞乾坤,不可具纪。
五季之乱,至人多隐,遂无闻焉。
此皆本经所载。
宋隆兴,自延恩殿九真降御,道法尊而正教行。
希夷陈抟先生居于华山,得其法于石室中,此书传于西蜀
至祖师通玄刘真人昔尝在丈人观收九天魔女,锁之于八角井,繇是大教愈彰。
得其雷祖宗派者,孙太初、赵师古、杜昌宗、吕真人,近有刘虚正、王法进监军赵必渥,其徒甚众,独许志高真人得法大显。
元系阆州人,任四川机宜。
拜通玄刘真人为师,得法,弃官伏事。
本师白日升天之后,出蜀,自南游至京师
内院有妖作孽,诸法师不能治之,真人以一符馘妖精,长丈馀。
蒙上帝赐号伏魔,以此号为伏魔许真人
鹤驭至福建延平,赴马坑龟山杨教授纯阳会,见杨教授衰弱,与之丹药一服,返老还童。
杨教授妾生一子,依然衰老,许真人再到,见其子,出拜真人,云:「是我子了,后来取之」。
自后杨教授归寂,真人到延平,取其子,即披云杨真人也。
同往西蜀,迤逦到金陵良常山中。
迨至宝庆元年庚子六月初六日,在建康府茅山玉宸观天市坛建醮伏魔,真人就火燄中上升,但留下朱履在,火之如新,今山藏为至宝。
以此,上帝敕赐知天枢院事,遂号为伏魔枢相
真人未升仙,分付将道法及雷篆家书秘印、雷霆都司印、都天大雷火印、统天印、天宝家书印,尽数传与披云杨真人:「今后祈祷驱治,奏告斗,先以家书往来,必致感通。
更有宣哥伏事我多年,亦可传之」。
披云杨真人见祖师许真人上升后,复回延平,以其母在故也。
建宁府浦城县黄止堂出守延平贰车,见披云真人驱役雷电,开现星斗,祈祷雨旸,捲舒云霓,皆在指呼,有黎君亦川人,而力荐之。
以此,先君止堂云庄拜披云为师。
当时披云真人曰:「伏魔真人在日,令传与宣哥,以家书往来」。
请披云真人南浦云庄因感梦,与真人梦相同。
以此披云真人先将元得伏魔真人道法秘印悉付云庄,为家书,代代相传。
云庄云:「仆以夙缘,得绍真教」。
将交度之日,坛墠祭仪整备。
及请行持,则披云真人兀坐而不动,莫测其意。
顷刻,鲜血自右鼻流出,师遂起,以水盂贮之,和丹与酒以誓,将打印。
师曰:「人皆以牲歃血,吾今取诸身,以表血脉相传之义,汝其谨之」。
又曰:「太乙之神威烈,非汝子弟所行,今不欲显其名,只作正一斩勘传焉」。
自先君止堂仕于朝,漕于广,先师披云往返必相过,如衢之士大夫。
吾邑人亦慕法,皆起敬之,但主帅之名俱未得闻。
如十二雷神之姓,间有知者,而不得其用,所以行持者皆无灵验。
云庄奉此法三十馀年,江湖之士慕名求者亦然。
以伏魔家书付之,崇奉苟能勤恪虔恳,一达家书,亦可治病驱邪,祈晴祷雨,无不应者。
而太乙火府之文例不敢泄,非惟此法不可得遇,而江南之人闻者亦罕矣。
尝受师言:「向遇西人,则可授之」。
成都碧源李拱祥,得之西矣。
云庄榆景向暮,志乐林泉,懒于出山,深虞此文湮没,他时后学无传,遂传之邑人祖审斋、逢吉、黄澄心、詹山立、陈清溪等,代余之阐教也。
庸考传记之载并摭师训之言,著之篇首。
盖西来之法,皆简而要,符无散形,咒无韵丽,与江南之法不同,见者其无忽焉。
宋咸淳辛未中和节日真常云庄黄一炫拜述。
按:《道法会元》卷一八八,正统道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