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雪后小霁撷菊苗荐茗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短窗烘日见深明,墙角泥乾路欲成。
槐叶索淘春渐近,菊苗荐茗雪初晴。
寒丛且对天随子,大白谁浮步兵
愿借芳香明老眼,要翻书叶送馀生。
冯三石 明 · 王廷陈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梦泽集卷九
冯公性气本飞扬,历诋酣呼众莫当。
处士久缘才见忌,步兵聊寄酒为狂。
一丘曲折藏花径,万卷纵横堆草堂。
献岁风烟倘乘兴,随君理棹下沧浪
送冯天贞之许州兼寄阮刺史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三十八
积雨春寒策骑行,多年名士尚诸生
遥知下榻需徐孺,共说游梁重马卿
桑落清尊官阁醉,梅花残雪戍楼明。
西湖共忆题诗处,月夜曾同步兵
频访卢秀才(卢时在选末) 唐末 · 韩偓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引用典故:阮步兵
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
频频强入风流坐,酒肆应疑步兵
鄂州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旧识君家小仲容步兵今复此相同(徐本作逢)
谁教楚楚青云器,来照鬖鬖白雪翁。
庐阜故山休入望,武昌官柳正摇风。
只应黄霸归朝日,已在天边尺一中。
渔洋先生华泉集诗手稿即次元韵二首(「边公济南乱板燬,予家藏本亦不存。今来都门始购得,喜赋。何李登坛日,司徒大名。渊源开历下,词赋盛陪京四杰谁前后,先民见法程。艰难遗籍在,十载未销兵。辕里后学王某书于慈仁寺戊戌季夏。」) 其二 壬子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三
昨摹边习去年先生边仲子诗草,曾摹其迹装为册。),讵以法书名。
此正当通籍,初来客上京
僧房对花雨,松下共汪程先生是时寓慈仁寺,与汪苕文程可则唱酬。)
想见逌然啸,轩轩步兵
按曲图为孙上舍悦祖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三十四
画楼十万春烟浓,断钗零黛无小红。
银筝滥谱不堪听,杜牧情如阮籍穷。
谁家阑杆六曲好,帘底香深倚窈窕。
绿睇穿梧凤子纤,茜衫飐竹莺儿老。
莺儿凤子秋心多,暮雨桃花吹梦过。
晓苔腻席湘妃瑟,夕露飘星织女河。
孙郎对酒颜微酡,不唱秋娘金缕歌。
不歌明月前溪曲,醉倚帘眉护凉烛。
烛光剪翠一帚梧,帘影筛波几竿
未愁霜紧莺魂消,但愁叶落蝉鬓彫。
曲边天远江山碧,何处松陵十四桥?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百五十九 古成诜(以风教自任时韦高慕阮籍为人居丧饮酒诜泣曰吾当手刃之)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礼岂为我设,如伤风教何。
不堪睎阮籍,直欲刃韦高。
孙履道 南宋 · 冯时行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平生心印久相传,出处穷通岂偶然。
且把新诗斟别酒,莫将离恨恼衰年。
步兵未必非奇士,太白惟知是谪仙。
待我休官彭泽去,约君同老白云边。
魏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东平阮嗣宗 曹魏 · 嵇叔良
 出处:全晋文、全三国文 卷五十三
先生讳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厥远祖陶化于上世,而先生弘美于后代,《诗》所载阮国,则是族之本也。
先生承命世之美,希达节之度。
得意忘言,寻妙于万物之始;
穷理尽性,研几于幽明之极。
和光同略,群生莫能属也;
确不可拔,当途莫能贵也。
或出或处,与时升降;
或默或语,与世推移。
望其形者犹登岳涉海,荡然无以究其高、测其深;
览其神者,犹旁璞亲圭,肃然无不钦其宝而伟其奇也。
不屑夷、齐之洁,故其清不可尚也;
不履惠连之污,故其道不可屈也。
蘧瑗升降于卷舒,宁武去就于愚智,顾盼二子,不亦泰如?
危宗庙之牺,安不灵之龟,故无孤愤之逼而有途中之广。
观屈谷鸣雁,是以处才不才之间;
察巨纬带,是以游有用之际。
夸大辨而御之以讷,资大白而洿之以辱。
为无为而名不能累也,事无事而世不能役也。
访垂天之翼于寂寞之域,投芒刀之颖于有解之会,固恢恢必余地,岂若接舆被张以养生,于陵观园以求实,龌龊近步,修轨辙而已哉!
尼父议老氏于游龙,卫赐譬重仞于日月,揆之先生,其殆庶几乎!
方将攀逸驾于洪涯,邈遐轨于巢州
跨宇宙以高挹,陵云霄以优游。
享年如千,遘病而卒。
于是远鉴之士,有识之徒,先生之没,夫岂不慨然!
临豪杰而存惠子之间,运斧斫而思郢人之工,乃探赜索隐以叙雅操,使将来君子知庄生之迹,略举其志。
埤之曰:
峨峨先生,天挺无欲。
玄虚恬淡,混齐荣辱。
荡涤秽累,婆娑山足。
胎胞造化,韬韫光烛。
鼓棹沧浪,弹冠峤岳。
颐神大素,简迈世局。
澄之不清,溷之不浊。
翱翔区外,遗物庶俗。
隐处巨室,反真归漠。
汪汪渊源,迈迹图录(《广文选》作稽叔夜,误。杨慎《丹铅总录》以为东平太守叔良撰,未详何据。文不他见,姑列此,俟考。)
次李本存端午见寄韵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叶颙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功名惊世久无图,泉石膏肓癖在吾。
满眼干戈方烂漫,绕园兰艾亦荒芜。
蒲觞未饮心先醉,松径长吟兴不孤。
赖有故人知我意,肯同阮籍穷途。
遣徐绍、孙彧还吴诏咸熙元年十月 曹魏 · 曹奂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二
昔圣帝明王,静乱济世,保大定功,文武殊涂,勋烈同归。
是故或舞干戚以训不庭,或陈师旅以威暴慢。
至于爱民全国,康惠庶类,必先脩文教,示之轨仪,不得已然后用兵,此盛德之所同也。
往者季汉分崩,九土颠覆,刘备、孙权,乘间作祸。
三祖绥宁中夏,日不暇给,遂使遗寇僭逆历世。
幸赖宗庙威灵,宰辅忠武,爰发四方,拓定庸、蜀,彼不浃时,一征而克。
自顷江表衰弊,政刑荒暗,巴、汉平定,孤危无援,交、荆、阳、越,靡然向风。
交阯伪将吕兴已帅三郡,万里归命;
武陵邑侯相严等纠合五县,请为臣妾;
豫章庐陵山民举众叛吴,以助北将军为号。
孙休病死,主帅改易,国内乖违,人各有心。
伪将施绩,贼之名臣,怀疑自猜,深见忌恶。
众叛亲离,莫有固志,自古及今,未有亡徵若此之甚。
若六军震曜,南临江、汉,吴会之域必扶老携幼以迎王师,必然之理也。
然兴动大众,犹有劳费,宜告喻威德,开示仁信,使知顺附和同之利。
相国参军徐绍、水曹掾孙彧,昔在寿春,并见虏获。
绍本伪南陵督,才质开壮;
彧,孙权支属,忠良见事。
其遣绍南还,以彧为副,宣扬国命,告喻吴人,诸所示语,皆以事实,若其觉悟,不损征伐之计,盖庙胜长算,自古之道也。
其以绍兼散骑常侍,加奉车都尉封都亭侯
彧兼给事黄门侍郎,赐爵关内侯
绍等所赐妾及男女家人在此者,悉听自随,以明国恩,不必使还,以开广大信(《魏志·少帝纪》)
阮嗣宗 曹魏 · 伏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三
义白:盖闻建功立勋者,必以圣贤为本;
乐真养性者,必以荣名为主。
若弃圣背贤,则不离乎狂狷;
凌荣起名,则不免乎穷辱。
故自生民以来,同此图例,虽历百代,业不易纲。
譬如大道,徒以奔趋迟疾定其驽良,举足向路,总趋一也。
然流名震响,非实不善;
而抱实之奇,非人不宝;
贵德保身,非礼不成;
伏礼之矩,非勤不辨。
是使薄于实而争名者,或因饰虚以自矜;
慎于礼而莫持者,或因倨怠以自外,其自矜也,必关阖晻暧以示之不测之量;
其自外也。
必排摧礼俗以见其不羁之达。
又有滑稽之士糅于其间,浮沈不一,际畔相乱,或使时人莫能早分。
推其大归,综之行事,徒可力极一噱,观尽崇朝。
遭清世邪,则将吹其嘘以露其实;
值其暗邪,则将矜其貌以疑其朴。
从此观之,治大而见遗,不如资小而必集;
出俗而见削,不如入检而必全。
骤听论者洋溢之声,虽未倾盖,其情如旧。
然重墙难极,管短幽密,观容相额,所执各异。
或谓吾子英才秀发,邈与世玄,而经纬之气有蹇缺矣;
或谓吾子智不出凡,器无隈奥,而陶变以眩流俗。
善子者,欲斤断以拒□朴;
恶子者,欲抽键以骛空虚。
每承此声,未尝不开精斥运,放思天渊,欲为吾子广推奥异,端求所安也。
盖自生民之性,受气之源,好恶大归,不得相远。
君子徇名而不顾,亦有慕名以为显。
夫名利者,总人之纲,集衢之门也。
出此有为,于义未闻。
吾子若欲逆取顺守,及时行志,则当矜而莫疑,以速民望;
若欲娱情养神,不厚于俗,则当浩然恣意,惟乐是治。
今观其规时,则行己无立德之身,报门无慕业之客;
察其乐,则食无方丈之肴,室无倾城之色。
徒泄泄以疑世为奇,纵体为逸,执此不回,既以怪矣。
且人非金石,不可剖练。
设使至宝咸在子身,疑于国宝为不得行。
天官虽博,无偏驳之任;
王道虽宽,无纵逸之流。
苟无其分,则为身害教,贼怨布天下,以此备之,殆恐攻害其至无日,安坐难保。
而闻吾子乃长啸慷慨,悲涕潺湲,又或拊腹大笑,腾目高视,形性侜张,动与世乖,抗风立侯,蔑若无人。
傥独奇变逸运,渐在于此,将以神接虚交,异物所乱,使之然也。
夫智之清者,贵其知运而不忧;
德之懿者,善其持冲以守满。
就其怀忧,必发于见孤,孤不自孤而怨时也;
就其持满,必起于见崇,崇不自崇而骄世也。
行来之议,又传吾子雅性博古,笃意文学
积书盈房,无不烛览。
目厌义藻,口饱道润。
俯咏仰叹,术可纯儒。
然开阖之节不制于礼,动静之度不羁于俗。
凡咨咏,善之则教慈于父兄,恶之则言丑于雠敌;
未有慈其教而不修其事,丑其言而乐其业者也。
人称窃简写律踞厕读书,诵之可悼。
深怪达者之行,其象若庄周、淮南、东方之徒,皆投迹教外,放思太玄;
其大言异旨,殆自谓能回天维,举地络,观持世之极,总得物之宗。
仰承独唱,与世争党。
乃谓生为劳役,而不能煞身以当论;
谓财为秽累,而不能割贿以见讥。
由是观之,其郁怨于不得,故假无欲以自通;
怠惰于人检,故殊圣人以自大。
凡此数者,尚皆奇才异略,命世崛起,徒以时昏俗乱,宝沈幽夜,而性放荡不一,萎致国宝之责,庶其不然。
而况吾子志非遁世,世无所适,麟骥苟修,天云可据。
动则不能龙摅虎超,同机伊、霍;
静则不能珠潜璧匿,连迹巢、光
言无定端,行不纯轨,虚尽年时,以自疑外,岂异乎韩子所谓无施之马,骨体虽美懿,牵缩不随者哉?
且桀士之志也,遇世险巇,则忧在将命值世太清,则愤于匿颖。
欲其世平而有骋足之场,时安而有彼智之局。
方今大魏兴隆,皇衢清敞,台府之门,割石索宝,以吴蜀二虏巢窟未破,长筹之士所当奋力,可谓器与运会,不卜而行,今其时矣。
向使吾子才足盖世,思能横出,何能不因大师韬敌之变,陈孙子庙胜之策,使烽燧不起于四垂,羽檄不施于中夏,定勋立事,抚国宁民;
而饱食安卧,囊悬室罄,力牵于役,财凋于赋,养生之具乱于细民,为壮士者岂能然乎?
若居其劳而不知病其事,则经纬之气乏矣;
若病其事而不能为其医,则针石之巧浅矣。
今吾子擢才达德,则无毛遂颖脱之势;
剪迹灭光,则无四皓岳立之高;
丰家富屋,则无陶朱货殖之利;
延年益寿,则无松乔蝉蜕之变:总论吾子所归,义无所出。
然众论云扰,佥称大异,疑夫郁气之下必有秘伏,重奥之内必有积宝。
虽无颜氏之妙,思睹恍惚之迹;
虽无钟子之达,乐闻山林之音。
想亦不隐才颖于肝膈,而不扬之于清观;
任贤智于骨气,而不播之于高听。
且明智之为物,犹泉流之吐润,固不于挹酌而为损,含伫而增益也。
张仪之志,激于见劫;
季路晚悟,滞在持满。
是以不嫌尽言,究其良若,想必勃然,承声响发。
若乃群能独踊,无以应唱,悬机待时,不能触物,则不达于谈者,所谓挟祖奕以守要际,闭虚门以示不测者也。
轮扁不能言微于其弟,伯乐不能语妙于其子,此盖智术之曲挠,道理之正例。
自古有不可及之人,未有不可闻之业;
有不可料之微,未有不可称之略;
幸以竭示所志。
若变通卓逸,行得天符,言发恍然,邈在世表,则将为吾子谢物输力。
因风自释,染笔附绅。
咨所未悟,庶足存弟子之一隅。
伏义(《阮嗣宗集》)
悼亡诗三首 其二 西晋 · 潘岳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
抚衿长欢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文选》二十三。玉台新咏二。古籍业残敦煌唐写本玉台新咏。《诗纪》二十八。又《书钞》百五十引同、胧二韵。《类聚》三十四引端、阑、单、寒、胧、空、风、起、耳九韵。《御览》二十五引端、阑、单三韵。七百七引单、寒二韵。七百八引空一韵。事类赋秋赋注引端、阑二韵。○逯案。长戚自令鄙句。唐写本作令自鄙较胜。阮籍咏怀昔年十四五篇末句云。噭噭令自嗤。与此句法相似也。)
家诫 曹魏 · 李秉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三
昔侍坐于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
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并受诏。
既出,上顾谓吾等曰:「相诫敕正当尔不」?
侍坐众贤,莫不赞善
上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或对曰:「清固为本」。
次复问吾,吾对曰:「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已,慎乃为大。
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是以《易》称「括囊无咎」,藉用白茅,皆慎之至也。
上曰」:卿言得之矣。
可举近世能慎者谁乎」?
诸人各未知所对,吾乃举故太尉荀倩、尚书仲连仆射王公仲并可谓为慎。
上曰:「此诸人者,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亦各言其慎也。
然天下之至慎者,其惟阮嗣宗乎!
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真可谓至慎矣」。
吾每思此言,亦足以为明诫。
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轻论人,勿轻说事,如此则悔吝何由而生,祸患无从而至矣(《魏志·李通传》注引王隐《晋书》。秉尝答司马文王问,因以为《家诫》。又《世说·德行篇》注及《御览》四百三十引王隐《晋书》并作李康,因秉字俗写作[095],与形近而误也。李康字萧远中山人,《文选·运命论》注引刘义庆《集林》:「早卒。」未必入晋也。又案《世说·言语篇》注引《晋中兴书》:「李充江夏𫑡人,祖父矩,皆有美名。」彼字亦秉之误。)
任子田雪屋诵经图即送其居庐南归四首 其二 丁酉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五
胪唱初传第四声,望云踯躅十年情。
彦升不独工笺表,校尉从来说步兵
万卷帝文光著录,五春臣职在蓬瀛。
麟台故事文渊目,特为仪曹附姓名(上览麟台故事,因下诏设文渊阁,领阁、直阁校理检阅官。是书君所校上。)
钱塘怀古 元末明初 · 叶颙
君不见古钱王,钱王在时民阜康,不侈不僣能安邦。
五季丧乱人相戕,邻国虽毙吾无伤。
钱王去后儿孙良,致身能弱还能强。
手持版籍归宋皇,富贵不失福禄昌。
民受其惠寿命长,人怀其德久不忘。
千载之下有耿光,至今号称国不亡。
又不见子瞻作郡临安时,风俗淳厚民雍熙。
春光淡荡花柳静,凝香燕坐帘幕垂。
耕田而食凿井饮,公家作劳民不知。
西湖种藕不种谷,朝昏十里香风吹。
酒边谈笑白日永,宾朋满座咸赋诗。
风流一代孔文举,下视山涛阮籍沈湎之辈皆小儿。
子瞻去后景物非,风俗彫弊世运衰。
我来曳杖访遗迹,荒烟衰草空离离。
湖山风月只如旧,昔人不见今人悲。
秋风满目立良久,但见断云斜日犹照苏公堤
古今何物能长久,前代英豪竟安有。
文章霸业堕渺茫,唯有声名传不朽。
是非荣辱过眼空,万事何如一杯酒
次韵石端若惠长句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词韵第三部
仲容无双天下士,草木自应殊臭味。
嵇康似鹤在鸡群,子阳如蛙真井底。
小巫神气惊大巫,一见敛颜羞欲死。
眼无皂白敢妍媸,口有雌黄谁𧬈訾。
借令卷舌终自羞,吾颡峣然宁不泚。
伯仁大腹号空洞,步兵醉语无臧否
君方二子不啻过,视我当如发蒙耳。
浪将五字比长城,要为庖丁作馀地。
人言政似韩潮州,欲借新声与侯喜
苍颜槁项日摧颓,回雪流风更雄伟。
乃知愚知本相悬,何啻人间三十里。
我诗颇似西台书,时虽可喜终可鄙。
人言嫫毋不自怜,捧心成颦亦成耻。
少年有意慕黄初,岂料永嘉闻正始。
诗坛新拜少陵侯,颇笑棘门儿子戏。
劝君此语勿浪传,俗物还来败人意。
太守送酒 其二 宋 · 虞俦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黄堂还复念酸寒,馀沥分来玉斝宽。
遽遣茅柴羞避席,快呼苜蓿彊登盘。
步兵胜处轻刘子,北海狂言迕阿瞒
何似老虔春夜酌,檐花细雨洗愁端。
述情 宋 · 虞俦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间阔忻逢诸葛丰,不应阮籍途穷。
拟留重客倾家酿,更喜贤郎有父风。
诗思凭陵烟雨上,宦情抖擞簿书中。
击鲜下舍聊乘兴,未许黄堂舍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