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灵护祠碑记嘉定六年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五、金石苑、乾隆《潼川府志》卷一一、民国《三台县志》卷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潼川故有灵护庙,以奉唐节度使太保司空二顾公,威灵著于一方,水旱疾疠必祷焉。
绍兴癸未太守文安杨公始新之,逮兹五十有馀载矣。
司空为守时,郡宅有镜堂,世称奇丽,贼至城破,与诸将皆死于此。
后人思公之深,仿其平生居处,以「鉴」名楼,肖像祀之。
而楼浅狭,不应式度。
嘉定癸酉显谟阁直学士太史东平刘公甲作镇之四年,治成化洽,废无不举。
念兹楼之建也,以神故得名,因陋弗图,可乎?
亟命撤去而更立焉。
其高视旧二寻有半,四阿增拓,面势加严,显敞靓深,□□阛阓,过者滋肃。
凡涪右山川之奇胜,一举目而尽得之。
公移书愿有述,余窃感二顾公之事,因诺焉。
当是时,王纲既塌,强藩孽臣相煽而起,王行瑜、李茂贞在邠、岐,朱全忠、杨行密在扬、汴,韩建在华,王建在蜀,虽外示忠义,内尊唐室为辞,而包藏顾望,各萌僭逆之志。
乃至擅兴师徒,专行封拜,悖骜无礼,恣睢废法,岂复知有爱民之心?
此王诛之所必加,《春秋》之所不贷,涂之人皆得起而戮之者也。
昭宗虽刻意兴复,欲强主威,而暗于用人谋谟,内不能以法治外臣之无状者,又从而封筑崇大之,盖人主赏刑所以断割海内之大柄,自兹索然矣。
在昔惟韩□从而言曰:「今朝廷之权,散在四方,苟能先收此权,则事无不可为者」。
昭宗韪其言而不能用也。
方太保东川时,心患王建,务在保境息民,宁少屈与之和。
太保死,司空嗣事,益肆其悖逆之谋。
独畏东川梗其后,故大率兵攻梓州,再遣使和解,司空第饬境内拒守。
而王建之兵视诏书如无,卒破梓而后从师。
乾宁三年乘舆播迁,正□□为相时也。
高共臣节于赵襄子见危之,君子与之。
幸国家衰,身为封豕,以盗主略,司空宁死节明大义,不少屈以求生,其自处审矣。
既得东川,无复回忌,蜀诸镇之小者以次尽之。
然则,司空之存亡,所系不特梓而已。
朝廷闻变,命崇望代司空已用其党王宗涤为留后,乃召崇望还。
余读史至此,未尝不废卷而叹也。
呜呼!
《小雅》书□□□□狡焉鸱张,本不难制,顾使孤远奉公,志节之士,束手就死,爵秩之加,不禀王命,京师遣帅,乃畏弗行,天下事宁可问哉!
大保、司空一有恤民之心,一知事君之义,视当时等夷何啻白黑,而史载行事殊为不类。
夫自唐至今踰二百年,代不乏人,独二公称思,至今庙食不替,其致此必有道矣。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如斯楼之葺,是孰使之然哉!
感应之理,圣所难言,二顾公之烈与气俱沦,与化俱尽矣,岂真在此?
是不然,汉车骑将军张公祠于阆,公□□之祠于彭,功施其人,则食其土,礼因人情而为之制,不可诬也。
造化之迹,往来无穷,精诚之至,肸蚃斯,先后感应,究极其微。
况显幽实一间尔,如人之肤脏,特隔皮肤,不可窥而见也,谓之无,得乎?
刘公之为此,盖深察夫阴阳所以然之故,于以明至理而迪人心,岂惟旌表节义、风励臣子也哉!
原州兴法寺碑高丽太祖所制。集唐太宗所书字。)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第二
唐宗宸翰动龙螭,丽祖奎章幼妇辞。
今日谁教传墨本,摩挲不觉鬓成丝。
花蕊夫人诗序 北宋 · 王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六、《成都文类》卷一五
熙宁五年,臣安国奉诏定蜀民所献书可入三馆者,得花蕊夫人诗,乃出于花蕊手,而词甚奇,与王建宫词无异。
自唐至今,诵者不绝口,而此独遗弃不见收,甚为可惜也。
臣谨缮写入三馆而归,口诵数篇于丞相安石
明日,与中书语及之,而王圭、冯京愿传其本,因盛行于时。
花蕊者,伪蜀孟昶侍人,事在国史。
安国题。
按:同治《重修涪州志》卷二,同治九年刊本。
高丽王谢赐宴表1109年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六、《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二、《容斋三笔》卷八、《唐宋元名表》卷上之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十行赐札,诞弥辽海之邦;
万里同文,普听钧天之乐。
俯惭虚受,中积愧怀中谢。)
伏念臣锡壤三韩,袭封四郡。
环居岛服,习闻夷韎之声;
仰视云门,实眩《咸池》之奏。
方重华之上治,跻累洽之闳休
监二代以敷文,命一夔而制乐。
登歌下管,天地同流。
鼓瑟吹笙,君臣相悦。
加贲鹿之飨,辅成鱼藻之欢。
有怀疏逖之臣,亦预分颁之数。
玉帛万国,干舞已格于七旬;
箫韶九成,肉味遽忘于三月
仰止祝将之赐,蔚为食侑之光。
骤此叨居,殆无前比。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躬持慈宝,丕冒仁天。
通道八蛮,坐致远人之悦;
同符五帝,肇闻鼓乐之音。
大晟之珍藏,作朝鲜之荣观。
兜离一变,慈惠均欢。
荡荡乎无能名,虽莫见宫墙之美;
欣欣然有喜色,咸闻管籥之音。
稽首拜嘉,周邦来贺。
臣敢不服膺睿奖,谨度遐方!
九门之句传,徒起戴盆之望;
兴百兽而率舞,但深倾藿之心。
釖湖行 清 · 姜再恒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二
日暮征骖湖边过,渔翁船上挺杈立。
神工在古此铸釖,釖成十年藏宝匣。
紫气龙光冲斗牛,天地低仰鬼神泣。
东海伯王似桓文,天生神物来相合。
一挥西蹙百济国,再挥北馘高丽王
东靺南倭争来宾,沧海波涛浩茫茫。
当时角干大男儿,竭力左右成富强。
德则能用不德否,湖上千载空留名。
此语真实不小爽,三复怅叹心怔营。
旄头光芒压紫躔,扶桑妖祲满海城。
谁将此物握在手,扫荡南北无馀迹。
釖乎釖乎为时出,莫作延津双龙隐下泽。
鱼复捍关铭 南宋 · 李𡌴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全蜀艺文志》卷四四、乾隆《夔州府志》卷八、嘉庆《四川通志》卷二七、《南宋文录录》卷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七四
古梁州域实兼巴汉庸蜀地,汉孝武改梁曰益,梁州总八郡。
梁之为言强也,益之为言阨也,此昔圣贤察其风俗,按其形势,而为之名也。
故其人则彊毅精敏,嗜义负勇,其地则山屏水堑,险介重阻,沃野丛颠,幅员万里。
北以剑门为限,东以鱼复为守,此二物者,蜀之襟喉扃闑也。
战国交侵,楚肃四年始建捍关,突在鱼复,置江关都尉,以鱼复尉治
东汉省尉,而关如故东汉《志》有捍水、捍关,不言都尉治。)
张仪说楚,谓下水而浮,不十日而拒捍关;
李雄公孙述,谓东守巴郡,拒捍关之口,皆指此。
魏郦道元注《水经》,谓捍关乃廪君所置;
唐章怀注《范史》,谓关故基在夷陵巴山县巴山县唐天宝八年巴山郡界,峡州西南五十里。),二说皆非也。
鱼复之有关尚矣,无事则严封域,察奸轶,有急则扼险要,捍陵暴,有国者所宜致谨也。
虽然,尝考诸古剑门,以汉中武都为屏蔽,失汉中武都,则剑阁不足赖矣。
鱼复秭归夷陵为保障,失秭归夷陵,则鱼复不可恃矣。
考秦以下以迄于今,举兵定蜀者凡十有三,唯秦司马错,汉之来歙,魏之邓艾、钟会,苻秦杨安后魏尉迟迥,隋之梁睿,唐之高崇文后唐郭崇韬,本朝之王全斌,实出剑阁、阴平道
至若吴汉,若岑彭,若诸葛亮,若桓温,若刘敬、朱龄石以及刘光义,皆拥舟师西指,溯江扣关,麾城斩邑,易如拾芥,何者?
皆以先得秭归夷陵也。
汉昭烈袭取刘璋,既北收汉中,即东争夷陵
呜呼!
昭烈者可谓能知保蜀矣,功之不遂,此天也。
然而刘禅继世,犹以苟安者,徒以与孙氏交欢也。
且蜀与吴楚为唇齿之国,两全则固,一失则危。
是以自古欲图江南者必先奄蜀。
何者?
地势便,兵力接也。
秦取楚,晋取吴,隋取陈,耀兵上游,舫船载卒,乘流而东,曾不烦一刃,折一矢,而荆扬之区已望风褫气矣。
苻坚伐晋,亦分军而下,不幸苻融之兵先败于淝水,故不能成功。
以此知英雄图事,后先一揆。
然则,蜀之重也审矣。
自古言蜀人嗜乱喜祸,故所以制御操切之者尤尽其术。
呜呼,何其过也!
观从昔乱蜀者,皆非其国之人,率由奸雄乘隙外至,因窃据焉,而蜀人莫之与抗。
公孙述著祸于卒正扶风人。)刘焉蓄奸于州竟陵人。)钟会兆谋于降将颍川人。)李特奋迹于流人略阳人。),程道养怨激于苛刻枹罕人。)刘季运计成于特夺彭城人。)司马勋出于王族,萧纪兴于帝胄,王谦衅于易代太原人。)刘辟绝乱于留后,王建发踪于椎埋舞阳人。)孟知祥绍难于违愎邢州人。)
东晋谯纵宕渠人,然纵之初起,实出逼胁,观其仓皇赴江以逃,则知纵本庸人,初无异志,劫于群叛,不能自还。
若述、焉以下数子者,则其险诡睥睨,有从来矣。
彼见蜀之险足恃,蜀之富足资,趯然动心,逆节萌起,盖有观剑门之险而追笑刘禅兵甲之盛而思效玄德
之人形格势制,不能不折而从之,其间能截然自固,耻污于伪,如青衣之不宾公孙述、牂牱之不臣于李特者,类有之矣。
呜呼!
一定而不易者地形也,难保而易变者人心也,故地形惟所守,而人心惟所化。
茍知所守,则力约而功倍,圉固而敌畏;
茍知所化,则嚚傲革为勇毅,柔脆易为信顺。
不知所守,则嬴氏家函谷而灭,田宗国东海而亡矣;
不知所化,则暴悍踵起于江汉,奸丑接迹于洙泗矣。
鱼复剑阁埒险角壮,并为西南镇
昔有铭剑阁者,独此缺。
诸江出岷山行二千里,合蜀众流,毕出瞿唐之口,山竦而嵥崒,水激而奔迅,天下瑰伟绝特之观至是殚矣,是宜有铭。
琢刻盘石,以侈寡匹,以厉罔极。
其词曰:
惟梁州域,神禹所别。
有岿其闸,险肇天设。
控引荆襄,枕倚牂越。
岗联岭属,㟏岈巀㠔。
洪流下瞰,澎渗荡潏。
衡潜抗高,华岱媲桀。
上柱天倪,旁扼日辖。
惟所屏障,则恃于峡。
如户斯辟,此为之闑。
寇来是捍,兵势攸接。
镜前考古,棋势辐列。
水陆攻击,岩披谷抉。
玄甲熣烂,白刃鎗䶪。
云舸倏驰,羽纛斯揭。
山奔貙兕,壑濆螭蜺。
水奸脱入,孰睨旋窃。
虐环千里,燉人于钀。
曾不逾时,宗陨祚拔。
四方之人,王化所达。
宁甘嗜乱,实首攸胁。
岂富是怙,忍上之觖。
惟此山川,重阻复叠。
德守者固,兵据者蹶。
惟此黔庶,嶷嶷业业。
力制则离,道怀乃协。
皇帝圣武,恩被䎀狘。
国有至仁,九土臣妾。
勒铭山阿,永彰宋烈
高丽王 后唐 · 后唐明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二
高丽国王
省所奏。
进奉谢恩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日月龙凤袄缎二枝。
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龙床褥二面。
金星皮甲二副。
罽锦银皮甲二副。
罽锦鍊铁兜四副。
罽锦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花鸟罽锦捍胯四副。
角弓四张。
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龙鱼罽弓袋裁四具。
行簳箭二百只。
贴金一百只。
贴银木簳箭二百只。
红地金银五色线织成云龙箭钗袋四具。
金银装把鞘细镂云天玉剑一十口。
内二口金银装罽锦鞘。
金锦装罽锦鞘。
细镂云天长刀一十口。
金银裹枪一十根。
金银装罽锦鞘匕首一十口。
金银装鞘匕首一十口。
细苧布一百匹。
白氎二百匹。
细中麻布三百匹。
事具悉。
卿世笃忠贞。
家传勋阀。
爰属承袭之始。
远输贡奉之仪。
贝锦成章。
橦华让贵。
咸陈筐篚。
皆是珍奇。
而又兵器骈罗。
戎衣鲜丽。
莫非精妙。
可验倾勤。
嘉奖所深。
再三无巳。
高丽王琏举哀诏太和十五年十二月癸巳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
高丽王琏守藩东隅,累朝贡职,年逾期颐,勤德弥著。
今既不幸,其赴使垂至,将为之举哀。
而古者同姓哭庙,异姓随其方,皆有服制。
今既久废,不可卒为之衰,且欲素委貌、白布深衣,于城东为尽一哀,以见其使也。
朕虽不尝识此人,甚悼惜之。
有司可申敕,备办事如别仪(《魏书·礼志》三。是岁,高丽王琏死。)
王建高丽王 后晋 · 晋高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四
王者法二象以覆载。齐七丽以照临。
既符有道之文。是布无私之化。
其有诚悬象阙。路越鲸津。
首倾拱极之心。久励事君之节。
得不示四时之信。同万国之风。
用显英贤。俾行典礼。
大义军使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元菟州都督上柱国高丽王王建。天资閒杰。
神授机谋。宇量矜严。
灵襟洞达。志坚金石。
操凛雪霜。每切朝宗。
尝勤事大。守三韩之重地。
仁义兼修。定百济之彊邻。
恩威并振。暨朕握图御宇。
膺箓开基。遣犹子以朝天。
备彰忠节。改名臣而称贺。
益认深诚。而又叙立国之繇。
述连姻之旧。慕予正朔。
显尔筹谋。是用时举徽章。
聿覃丰泽。阶升一品。
位统三师。加以户封。
兼其真食。勉膺宠命。
以保令猷。可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依前使持节元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一千户高丽国王
高丽王诏书1126年4月24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三、《梁溪集》卷三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高丽国王:朕居春宫,十有馀载,虽德不类,罔敢怠逸,亦惟四方所闻。
道君太上皇帝享国日久,厌于万几之烦,爰议内禅,朕辞不获命,遂登大宝。
深惟祖宗基构之隆,上皇付托之重,夙夜警惕,惧不克任。
而金人不道,乘郭药师背叛之故,陷没燕山,俶扰边境,达于都畿。
方朕即政之初,遭此震惊,以故未及与王相闻。
朕惟王世济忠孝,膺受显册,奄有三韩之地,屏翰之旧,久受国恩。
肆我烈祖神宗皇帝遣使修聘,礼意备至,情同骨肉,义则君臣。
以至于我道君太上皇帝,频年遣使,锡赉不赀,待遇加等。
朕惟中国与王远隔辽海,壤断土绝,而恩礼如此,岂有他哉!
亦惟藩卫中国,庶几艰难,有以敌忾。
兹者金人乘我不备,与叛人偕来,深入内地。
王国与之为邻,相望无数百里之,而不能荡其巢穴,以报中国,岂累朝待遇殊绝之意邪?
彼金人者,固尝臣属于王,以蕞尔海隅之丑,背天逆神,绝灭契丹,遂陵中国,淫暴滋甚。
使其得志,何有于王哉!
孤军深入,理当剿殄。
朕以其劫质肃王而去,第命将士驱逐出境,边城晏然。
方将起天下之兵,问罪小丑,王其率励师众,相为表里,以行天诛。
夫纠逖王慝,献俘本朝,以报中国数世之恩,大忠也。
取乱侮亡,诛讨淫暴,以伸威沙漠之外,大义也。
拓地开境,覆其巢穴,以报骤骄不臣之罪,大威也。
一举而三者皆得,王何惮而不为哉!
高爵厚赐,朕于王无所爱惜,王其勉之。
今遣侯章等往谕至意。
夏热,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高丽王王武诏 后晋 · 晋少帝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八
卿才略耀奇。
规模冠俗。
荀息之忠贞自许。
翁归之文武兼全。
鹰瞵鹗立之姿。
折冲万里。
夏屋春台之煦。
化洽一隅。
而又尊奖诚深。
贡输礼备。
是于刚日。
乃降明恩。
宜旌命世之英。
俾峻真王之秩。
爰旌亮节。
仍进崇阶。
检校太保持节元菟州都督上柱国充大义军使
封高丽国王
今命使光禄卿范匡政使副太子洗马张季凝等往彼宣赐官告敕牒国信物等。
具如别录。
敕赐高丽国王竹册法物等。
竹册一副。
八十。
紫丝绦联红锦装背册匣一具。
黑漆银含陵金铜锁钥二副。
攀环红锦托里衬册文两幅。
黄绫夹帕一条。
盖册匣三副。
黄绫夹帕一条。
盖册匣三副。
黄绢油夹帕一条。
举册匣熟紫丝板二条。
络册床熟紫丝油画檐床一张。
银里脚角竿头金柏木册案一面。
紫绫案褥一领。
夹裙襈全行事紫绫席褥一副。
衬册床紫绫一副。
宋故追复龙图阁直学士少师钱公墓志铭1133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四、《梁溪集》卷一六七
京师浩穰,自古难治,非夫聪明足以剸制繁剧,智略足以摘发奸伏,仁惠足以牧养小民,威严足以震服豪右,未易称职。
汉有赵、张、三王,唐有许孟容、李岘、吴凑之流,隐然有声,不过数人,以是知其难也。
国家都汴,尹天府者多名卿才大夫,位天子之侍从,然独会稽钱公政事号为本朝第一。
公之尹京,前后凡三。
当天下乂安,四方人物之所聚,权贵戚属之所居,奸人巨猾之所容,依凭城社,关机开阖,干挠法制,莫敢谁何。
而黠胥老吏,舞文玩法,乘隙射利,情伪百出,为尹者鲜不堕其术中。
独公于词讼喧嚣、簿书倥偬之间,从容谈笑而办,幽隐曲折尽得其情,吏不能欺,而予夺一出于己,无敢议者。
其政尤务抑强扶弱,缘饰儒雅,不专以柱后惠文从事
势家犯法,不少假借,而下户无告有所依归,良民诖误多所平反,而豪侠巨蠹,必深锄治。
当时士人有为《政事录》者,所载百馀事,皆出人意表,世谓神明之政。
自非兼聪明、智略、仁惠、威严之资,有大过人者,畴能及此。
宜乎声称烜赫,至今不泯,与汉、唐名臣相望而无愧也。
公讳协,字穆父吴越武肃王五世孙。
自从曾祖忠懿王俶归朝廷,今为开封人
曾祖忠,晋故诸道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天下兵马大元帅
曾祖妣江氏,某国太夫人
祖易,故任翰林学士尚书左司郎中知制诰,累赠太尉
祖妣盛氏,平阳郡,赠某国太夫人
彦远,故任起居舍人,直集贤院知谏院,累赠太尉
妣丁氏,济阳郡,赠吴国太夫人
公生有奇表,神气秀发。
未成童,日诵千言。
及长,博闻强识,卓荦不群。
谏院公捐馆舍,公以遗表恩推与其姊之夫张升卿,而刻意力学,以期自立。
从叔父修懿公明逸质问疑义,修懿公爱之,奏授将作监主簿
皇祐三年,调监陈州粮料院,后历庐、睦、寿、苏等州酒官
虽在搉酤喧冗间,手未尝释卷。
嘉祐八年,诏以六科举士。
翰林沈学士文通公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仁宗升遐,罢举。
治平三年文通又以公应诏。
熙宁二年,始召试,以第二人过阁。
及廷对制策,极论新法,忤执政意,与孔文仲俱被黜还任,自是遂罢制科,然名望益崇,有识者韪之。
明年秩满,赴选部,会朝廷检举治平从官应诏所荐淹滞未举者,公名居多。
或沮公以五任监当无课最可称,大臣有荐者曰:「钱某岂监当材耶」?
有诏许以五任阙升,且试剧邑,除知开封府尉氏县
治声流闻,擢流内铨主簿
官长陈襄以公所造班簿进呈,神宗称之。
曰:「非臣所能也,主簿钱某为之耳」。
有旨令东上閤门引见。
上殿,既对敷奏,称旨,许以清要。
宰相王安石遣其弟安礼谓之曰:「能一冠豸乎」?
公谢曰:「家贫母老,不能远行」。
安石知不附己,犹除三司盐铁判官提点四园苑提举帐司,点检南郊一行事务。
又诏措置帐法,数因事赐对,滋被眷知。
诏迓送虏使。
明年,以国子博士京西路提点刑狱
秩满,徙河北,又徙京东
代还,复除盐铁判官
元丰三年,借太常少卿使北虏,还奏,上前论契丹形势盛衰之理,深切著明,上熟复其言。
会五路军兴,除陕西都转运使,专主馈运,兼制置解盐。
公即日就道,留家京师,上每旬必遣内人至第问太夫人安否。
公在关中,转饷如期,无扰于民。
尝躬督飞挽夜行,坐界中百馀里,冒险无所畏避。
讫事还长安丁内艰奔丧,哀毁骨立。
上遣使劳问,赙给加等,时元丰四年也。
五年,官制行,上先于「左司郎中」格目内书公姓名,遂降诰阁门,俟公释服。
明年高丽国王薨,来赴,上思得公奉使,诏起复赴阙。
公具奏坚请终丧,不允,特借左谏议大夫,充高丽吊慰国信使
公入对,上顾问甚渥,面赐金带。
公奏:「人臣出疆,当识上旨。
今外议纷纷,以谓陛下欲结高丽以伐北虏,而臣独未知圣意」。
上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行,馀无他也」。
乃与左番祭奠使自密州同日发洋。
公舟五日而达,左番飘泊四明,踰月始至。
夷人素闻公名,相与聚观。
至于燕饮逾制,与夫馈饷非例者,皆却而弗受。
还次紫燕岛,国主王运遣二吏棹小舟以书送馆,寓金银器皿四千馀两,公辞之。
使泣曰:「寡君有命,徒归则死,顾左番在国已受」。
公曰:「左右番所见不同,尔可死,吾不可受」。
须臾风迅,遂失所在。
公有诗曰:「屡却张旃使犹留,返璧飧诗因平安」。
奏偶至上前,激赏者久之。
使还造朝,擢中书舍人,赐三品服。
上顾曰:「卿与高丽王书,云『免诸梁阴阳之患,悦滕文哭泣之哀』,可谓得体矣」。
哲宗即位,差权摄开封府正官,还自顿递,乃罢。
元祐元年给事中,继除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
初莅事日,吏欲试公,讼谍至七百馀。
公遍阅,析而为三,施行者才百数,惩而遣者数十人,馀悉缄识,戒以后勿复来。
阅月有再至者,公诘其故,弗服,命吏取视之,无少差,一府大惊。
且命曹椽省并文具,以十为一,革簿书相仍重复之弊。
有戚里子凭藉无赖,屡犯禁,公治其罪而后奏。
宗室有任节度使者,市贾人米千斛,久不偿直,公移檄诸司粮料院留券请俸,积及其数,呼贾人付之。
有荫人尹绅,讼继母窃亡父家资改嫁。
公奏绅既不能养,使继母改适,又以盗家资为言,不可以训,特不用荫,杖而羁于旁郡,以励风俗。
御史台吏人遣其妻讼本官不法事,公命杖之。
翌日吏自来,持一器若有所贮,置阶戺前,诉妻方娠,昨蒙杖而堕。
公熟视状,遽判杖其脊。
吏不伏,呼请罪名。
公不顾,徐曰:「汝家安在,适从何许来,得无越御路耶」?
吏惶惧而出。
京城法,以尸由御路者徒二年。
公遇事敢断,皆此类也。
京师尝多雨雪,公密启母后,以奁具二十馀万缗贷贫窭者,公躬率僚属,遍历委巷,排户而给之。
都人素喜博塞,公禁之甚严,至是取旨,大纵酺博,民间驩呼,细民赖以获济。
公平时未尝私见宰执
一日,白事司空府,有典谒吏即客次袖牒陈事,公曰:「此非受讼之所,何不来府中」?
吏有所恃,颇偃蹇,却之不去。
公叱下,械送府狱,杖而遣之。
八座中有抑留侍婢不归其母者,母诉于府,为移文不报。
公命追其家奴,付狱根治,卒取而归之。
台臣有折简私祈宽门医所负者,公立其介于庭,呼医促其期限。
由此寖忤权近,人多侧目观望,捃摭细故,交章弹击。
哲宗照知其故,特诏放罪。
公奏谢,有曰:「乱吾治者常二辅,掣其肘者非一人」。
又曰:「德音始下,公议获伸。
仰皇明之烛幽,觉群邪之夺气」。
其不可屈如此。
三年,以狱空迁秩,公辞,不得已乃受。
而言者复论狱空非实,公不自明,力丐补外,乃以本职知越州,兼两浙东路兵马钤辖
公既怀绂故乡,过家上蒙,挥金亲旧,日引宾朋饮酒赋诗,讼庭萧然,至终日无一事。
苏翰林轼时帅钱塘,唱和往来无虚日,当时以比元、白。
四年,移知瀛州,兼高阳关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
为帅镇静,边人安之。
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使行次符离,召拜工部侍郎,复迁户部
尝因转对,论六曹事多迂滞,省官莫肯裁决,又诸曹所受辞牒多不经由所属,愿申饬中外,遵守诏条。
其言切中时病。
七年,除知青州,兼京东路安抚使,复留权户部尚书,奏罢户部狱,措置曲院
是岁郊礼,公前期奏对计办,日坐直舍临智永师草书,沛然有馀暇。
诏馆伴北使于同文馆
时朝廷欲变帐法,事且行矣,公抗章争之,帐法得不改。
会尹政不修,盗贼公行,除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开封府
公具奏力辞,以谓前愆不辩,后效难施。
优诏褒答,公不得已。
视事不数日,滞讼一空,群盗奔佚。
苏轼时为礼部尚书,每俟公治事时,送诗求和,公不废决遣,即次韵答之,辞意赡丽,大惊,以简谢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
亦数年来故事也。
其为当世所重如此。
八年,为太母山陵顿递使事毕,开封章惇入相,公见上,具言尝行谪辞,愿乞骸以避时宰
不听。
绍圣元年翰林学士三荐林希不行,因问上所欲用,上曰:「钱岂不堪为翰林学士耶」?
即日除公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经筵
进见,多诏留身,因得款陈天下事,哲宗益眷倚之。
尝论朝廷之盛,人物为先。
三馆育材之地,寂寥无闻,乞诏大臣及近臣各举所知,引见考实,置之文馆,以备器使。
又论禁军逃亡,满限捕获得以案问免死非是;
厢军决配不到配所者十常七八,为患不细。
乞修严军制。
又请就郊祀赦恩移放沿江编管人,事皆施行。
一日,上许公郊祀后除执政,公皇恐伏地,叩头辞避。
及亲祀,诏公骖乘,以备顾问,公以足疾不能久立为解得免,而大臣之忌公者,日夜求所以去公之术。
礼部奏公所撰《导驾鼓吹辞》差互,诏改正之,不能动。
会草右丞郑雍乞出批答谕书,台臣论公批答中有「群邪交攻」之语,为附会元祐。
章累上不出,言者不已,至全台并进,乃罢公翰苑,以本官出知池州
公既行,台臣以状首前所言「弗容群枉」,误为「群邪交攻」,朝廷既不问,公亦不辩也。
公在池阳二年,为政宽简,得士民心。
四年冬有旨,移知和州
命未下,公以十一月丙辰卒于官舍正寝,享年六十有四。
明年二月庚申,诸孤奉公之柩,葬于开封府开封县汴阳乡中边村将相里祖太尉公之域。
公娶吕氏,故相文穆公蒙正之孙,龙图阁学士居简之女,封东平郡君,赠越国太夫人,先公五年卒,至是合祔焉。
子男十二人,曰杲卿朝请大夫致仕;
东美朝请郎、主管京东排岸司
曰朝隐,承议郎通判袁州
鲁望承务郎西京转运司主管公事;
端己朝散大夫、知泰州
德舆朝散大夫、行卫尉少卿
曰延硕,承事郎、监郓州酒务;
伯言左太中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
君鱼将仕郎
伯牛,未仕。
其二人早夭。
女四人,长适朝奉大夫诸王府侍讲勾颖,次适朝奉大夫通判大名府俞授,次适朝请大夫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应通,次适端明殿学士左通奉大夫、提举嵩山崇福宫王孝迪。
孙男十八人,曰净;
曰涒;
曰渻,迪功郎、权国子博士
曰涌、曰衍,迪功郎代州繁畤县主簿
曰灏、曰沇、曰滨、曰溥,秉义郎
曰滭、曰潜、曰涛、曰洵,将仕郎
曰湜,右儒林郎
曰淳、曰温,右承务郎
曰注,右宣义郎
曰浒。
孙女二十三人。
公在仕途几五十年,积官至朝议大夫,勋上柱国,爵会稽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
惟钱氏当唐末,以武功起东南,据有二浙,而能尊中国,效臣顺,以膺宠命,金印玉册,世祚王爵,以抚吴越
及宋兴,知天命所在,顿首自归,不烦干戈,一方士民克保其生,弗识兵革。
阴功盛德,庆流子孙,枝叶扶疏,冠冕蝉联,膺受福禄,不可胜纪。
而公之祖太尉公,始以文章显于咸平天圣间
谏院公忠言谠论,受知仁祖,至公以才学事神、哲二宗,阀阅声望,益以光显。
又自太尉公、谏院兄弟及公与从兄故枢密直学士藻,皆以制举取重名于世,而公之从祖文僖公惟演,逮公三世,五人掌丝纶之职。
公之诸子杲卿、东美、朝隐、鲁望相继登科,德舆、伯言皆赐上舍第,致位通显,衣冠世族,儒学之盛,甲于本朝,天之报施,讵不信哉!
公资性豪迈,善议论,使人听之忘倦。
早以字行于世,方处场屋,已为一时英俊之所推许;
及登侍从,内外制辞,脍炙人口。
有文集一百卷,名《会稽公集》。
所为文章雄深雅健,得西汉体。
作诗清新遒丽,长于用韵。
工行草书,有魏、晋人笔法,尝自爱重,未尝辄以与人。
平居恺悌乐易,与朋友交,终始如一。
尤精鉴裁,所推荐多达者。
弟侄婚宦,皆经其手。
收养孤遗,家常至二百口。
俭约均一,内外无间言,其行己大略如此。
元符三年春太上皇帝即位,追复公龙图阁学士,官其子三人。
明年党论兴,欲寝前命,伯言上书论列,得不追降,因是免降者四十馀家。
崇宁元年,又以党籍刻诸石,大观二年再看详,公等出籍者十数人。
三年伯言以公在翰苑所草潜藩加恩制进呈,有诏特赠正议大夫
公之葬开封也,方在谪籍中,不克铭于墓。
建炎元年月,诸子迁奉公及三世之丧葬于镇江府金坛县乡之原。
方朝廷大除党籍之禁,而收录其子孙,旌别淑慝,焕然明白,乃论撰公平生行事,以状来请铭。
余雅闻公之贤德,其敢以固陋辞。
铭曰:
钱氏之先,有功二浙。
世济忠顺,保有吴越
归于有道,投龟而决。
子孙诜诜,福禄无阙。
笃生异人,惟会稽公
高明博达,直谅公忠。
克举贤科,绍其家风。
对策大庭,烨如长虹。
声闻四驰,寖阶膴仕。
骅骝得路,一日千里。
蟠根错节,游刃历试。
干将遇物,不劳剸制。
简在帝心,将命绝域。
文采风流,远夷矜式。
张旃却使,留飧返璧。
达于宸聪,当宁叹息。
三尹京邑,政声著闻。
威詟豪右,惠养小民。
决遣如流,摘发若神。
谈笑而治,群盗以奔。
言西掖,视草玉堂。
高辞大笔,黼黻文章。
诗句风清,字画鸾翔。
萃此众美,郁为邦光。
经筵启沃,密受眷知。
同朝忌媢,共排去之。
王佐之才,卒不获施。
昊天不吊,哲人遽萎。
党论之兴,踰三十年。
胎祸基乱,闭塞忠贤。
大明方升,公议日宣。
微公谁归,愿作九原。
粤自汴阳,迁窆京口
膴膴崇罔,水深土厚。
卜云其吉,安固永久。
勒此铭诗,以告厥后。
庆州佛国寺前古松 佛国寺 现当代 · 溥儒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梁大通二年新罗法兴王建高丽王国灭新罗,改鸡林为庆州
鸡林山色半斜阳,谁识江东古战场
惟有寺门千岁树,苦经风雨见兴亡。
杨时行状略 宋 · 吕本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八、《伊洛渊源录》卷一○
虔守楚潜,议法平允,而通判杨增多刻深。
先生每从议,增以先生为附太守轻己。
去,后守林某议不持平,先生力与之争,方知先生能有守也。
潭州浏阳县安抚使张公舜民雅敬重先生,每见必设拜席与均礼。
杭州馀杭县,简易不为烦苛,远近悦服。
蔡京方相,贵盛,母前葬馀杭,用日者之言,欲浚湖潴水为形势便利,托言欲以便民。
事下馀杭县先生询问父老,人人以为不便,即条上其事,得不行。
越州萧山县萧山之人闻先生名,不治自化,人人图画先生形像,就家祠焉。
或说当世贵人,以为事至此必败,宜力引耆德老成,置上左右,开导上意,庶几犹可及也。
路允迪、傅墨卿使高丽高丽王问两人:「龟山先生今在何处」?
两人对:「方召赴阙矣」。
及还,遂以名闻。
因劝政府宜及此时力引先生政府然之,遂以秘书郎召。
及对,陈儆戒之言,上嘉纳焉。
太原被围,朝廷遣姚古救援,逗留不进。
先生上言,乞诛以肃军政。
又率同列上疏,论蔡京、王黼、童贯等罪恶,或死或贬,乞罢宦者典修京城事,且录五代史传以进。
朝廷置详议司议天下利病,先生以为三省政事所出,六曹分治,各有攸司。
今乃别辟官属,新进小生,未必贤于六曹长贰也。
朝廷从其议。
又乞褒复元祐名臣凡在党籍者,力辨宣仁诬谤,乞复元皇后位号。
凡所论皆切当时要务。
大学诸生诣阙上书,议者疑其生事徼乱,先生即见上,言诸生欲忠于朝廷耳,本无他意。
但择老成有行义者为之长贰,即自定矣。
渊圣喜曰:「此无逾卿者矣」。
即命先生国子祭酒
今上即位本中之先君子初在政府,首为上言先生之贤,于是除工部侍郎
先生天资仁厚,宽大能容物,又不见涯涘,不为崖异绝俗之行,以求世俗名誉
与人交,终始如一。
性至孝,幼丧母,哀毁如成人,事继母尤谨。
熙宁中,既举进士得官,闻河南程先生之道,即往从之学。
是时从两先生学者甚众,而先生独归,閒居累年,沈浸经书,推广师说,穷探力索,务极其趣,涵蓄广大,而不敢轻自肆也。
本中尝闻于前辈长者,以为明道先生温然纯粹,终身无疾言遽色,先生似之
鱼鳖桥 清 · 洪亮吉
高句丽,乃是河伯之甥。
赤乌子,精诚贯日日倒戈。
河伯乃遣鱼鳖为填河。
鱼耶鳖耶,今日济我。
犬耶豕耶,昔日饲我高丽王尝得河伯女闭于室内女为日所照遂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王弃于野犬豕饲之后破卵得一子名日朱蒙高丽人谋杀朱蒙朱蒙出走遇一大水无梁后追骑甚急朱蒙告水日我是日之子河泊外孙今追兵垂及如何得济于是鱼鳖为之成桥)
高丽王淳化元年 唐末宋初 · 柴成务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宋史新编》卷一九八、《渊鉴类函》卷二三一
王奕叶藩辅,尊奖王室,凡行大庆,首被徽章。
今国家特驰信使,以申殊宠,非止历川涂之绵邈,亦复蹈溟海之艰危,皇朝眷遇,斯亦隆矣。
而乃牵于禁忌,泥于卜数,眩惑日者之浮说,稽缓天子之命书。
惟典册之垂文,非卜祝之能晓,是以《书》称上日不推六甲之元辰,《礼》载仲冬但取一阳之嘉会
粲然古训,足以明稽,所宜改图,速拜君赐。
傥凤綍无滞,克彰拱极之诚;
则龙节有辉,免贻辱命之责。
谨以诚告,王其听之。
益州重修公署记 北宋 · 张咏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乖崖先生文集》卷八、《成都文类》卷二六、《全蜀艺文志》卷三四
按《图经》:秦惠王张仪、陈轸伐,灭开明氏,卜筑是城。
方广七里,从周制也。
分筑南北二少城,以处商贾。
少城之迹,今并堙没。
命郡曰蜀郡
自秦至汉,民户益繁,改郡曰益州
由汉至唐,逆顺增损,出诸史论,此不复言。
隋文帝封次子秀为蜀王,因附张仪旧城,增筑南西二隅,通广十里。
今之官署,即蜀王秀所筑之城中北也。
唐玄宗幸蜀,升为成都府
唐末政弛,诸蛮内寇,高骈建节,即时驱除。
以为居人围闭,多萦肿疾,始筑罗城,方广三十六里。
清远江元在州前,因筑罗城,开移今所。
顾城之大小,足以知四民之治否。
朱梁移唐鼎,远人得以肆志。
王建、孟知祥,迭称伪号。
乾德初,王师吊伐,申命参知政事吕馀庆知军府事,取伪册勋府为治所。
淳化甲午岁,土贼李顺据有州城偏师一兴,寻亦殄灭(是年降府为州。)
危楼坏屋,比比相望;
台殿馀基,屹然并峙。
官曹不次,非所便宜。
至道丁酉岁,某始议改作,计工上请,帝命是俞。
仍委使乎,以董于役。
其计材也,先二年,讨贼之始,林菁阴深,多隐亡命,许其剪伐,以廓康庄,得凡二十万本,椽二万条。
贼乱之馀,人多违禁,恩宽贷,舍死而徒。
又以徒役之人,陶土为瓦,较日减工,人不告倦,岁得瓦四十万,新故相兼,无所阙乏。
毁逾制将颠之屋,即栋梁桁栌之众,不复外求;
平屹然台殿之址,即塼础百万之数,一以充足。
其计役也,得系岸水运二千人,更为三番,分受其事。
即早入晚归,当午乃息;
即辰后起功,始申而罢:所以养人力而护寒燠也。
徂冬,十月工毕,无游手,无逃丁,所谓不劳而成矣。
其计匠也,先举民籍得千馀人,军籍三百人。
分为四番,约旬有代,指期自至,不复追呼。
由台殿之土,资圬墁之用,与夫堑地劳人,省功殆半。
其东,因孟氏文明厅为设厅,廊有看楼。
厅后起堂,中门立戟,通于大门。
其中,因王氏西楼为后楼,楼前有堂;
堂有掖室,室前回廊。
廊南暖厅,屏有黄氏名筌画双鹤花竹怪石在焉,众名曰双鹤厅。
南凉厅,壁有黄氏画湖滩山水,双鹭在焉(其画二壁洎鹤屏,皆于坏屋移置。),因名曰画厅。
凉暖二厅,便寒暑也。
二厅之东,官厨四十间。
厨北越通廊,廊北为道院,一厅一堂。
厨与道院本非正位,盖撙减古廊二础之外盈地所安也。
凉厅西有都厅,厅在使院六十间之中,所以便议公也。
院北有节堂,堂北有正堂,与后楼前堂为次西位也。
节堂西通兵甲库,所以示隐固也。
凉、都二厅南列四署,同寮以居。
前门通衢,后门通厅,所以便行事也。
公库直室、客位食厅之列,马厩酒库、园果疏流之次,四面称宜,无不周尽。
疏篁奇树,香草名花,所在有之,不可殚记。
东挟戍兵二营,南有资军大库,库非新建,附近故书。
改朝西门为衙西门,去三门为一门,平僭伪之迹,合州郡之制,允谓得中矣。
不损一钱,不扰一民,得屋大小七百四十间(二营不在数。),有以利事矣。
若俟木朽而后计役,耗官损民,何啻累百万计!
州郡兴修,无足纪录,且欲旌其削伪为正,无惑远民,使子子孙孙不复识逾僭之度。
恭以给事圣门上贤,当朝硕德,立言稽事,理合化元,不虚美,不隐恶,文成笔端,动即不朽,欲凭实录,以光远方。
其兴修事迹,已述在前。
全州道中 其一 元末明初 · 郑枢
五言律诗 出处:圆斋先生文稿卷之上
晨发灌足寺,晚过虚口村。
荒田鸦啄雪,迥野鹘盘空。
暨子滔天恶(谓神剑囚父甄萱金山寺。),奸雄间道奔(谓甄萱逃奔锦城。遣使求救于王太祖。祖□至之。)
圣神爰整旅,诸将想如熊。
长老以墨画观音像。求予赞 其二 金 · 李奎报
 押庚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后集卷第十一
君主太祖仁宗明宗皆工书。然至尊非评品所到。皆略之。其馀士大夫桑门逸士之工书者。有若学士洪灌,宰相公裕,宗室僧统冲㬢,首座道休侍郎孝文宰相柳公权,邵城侯金居实宰相洪寿学士张自牧山人悟生了然等。亦可以妙品绝品次序焉。然以予有未见其书者。故今不得优劣之。迨总集而观。然后备论。不尔。俟后之达识有以明白甄别耳。(神品四贤各赞)
其一金生。
日本杂事诗 其一百六十三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金武初官典药头,禁方从此散沧洲。
刀圭本是西来法,翻令鸡林遣使求。
注:自允恭帝时新罗遣医金武来,始知汉医。雄略时,百济使王有陵陀、潘量丰来,始有医书。后有丹波、和气二氏,世习其业为名医(丹波氏出于汉灵帝灵帝 五世孙曰阿知王,于应神时来。又有善那使主为吴王照渊孙,于钦明时携医书及佛像来)。至花山时,丹波雅忠最知医。高丽王后疾,遣使求之,不往。复书有扁 鹊岂入鸡林之云语。典药头,医官名。外有法眼、药匠、药助、药允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