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故追复龙图阁直学士少师钱公墓志铭1133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四、《梁溪集》卷一六七
京师浩穰自古难治非夫聪明足以剸制繁剧智略足以摘发奸伏仁惠足以牧养小民威严足以震服豪右未易称职
汉有赵、张三王,唐有许孟容李岘吴凑之流隐然有声不过数人,以是知其难也。
国家都汴,尹天府者多名卿大夫,位天子侍从,然独会稽钱公政事号为本朝第一
公之尹京前后凡三。
当天乂安四方人物所聚权贵戚属所居奸人巨猾之所容,依凭城社关机开阖干挠法制莫敢谁何
黠胥老吏舞文玩法乘隙射利情伪百出,为尹者鲜不堕其术中。
独公于词讼喧嚣簿书倥偬之间,从容谈笑而办,幽隐曲折尽得其情,吏不能欺,而予夺一出于己,无敢议者。
其政尤务抑强扶弱缘饰儒雅不专柱后惠文从事
势家犯法不少假借而下无告有所依归良民诖误多所平反,而豪侠巨蠹,必深锄治
当时士人有为政事录》者,所载百馀事,皆出人意表,世谓神明之政。
自非聪明智略仁惠威严之资,有大过人者,畴能及此
宜乎声称烜赫至今不泯,与汉、唐名臣相望无愧也。
公讳协,字穆父吴越武肃王五世孙。
自从曾祖忠懿王俶朝廷,今为开封人
曾祖忠,晋故诸道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天下兵马大元帅
曾祖妣江氏,某国太夫人
祖易,故任翰林学士尚书左司郎中知制诰,累赠太尉
祖妣盛氏,平阳郡,赠某国太夫人
彦远,故任起居舍人,直集贤院知谏院,累赠太尉
妣丁氏,济阳郡,赠吴国太夫人
公生有奇表,神气秀发
未成童,日诵千言
及长,博闻强识卓荦不群
谏院捐馆舍,公以遗表恩推与其姊之夫张升卿,而刻意力学以期自立
从叔修懿公明逸质问疑义修懿公爱之,奏授将作监主簿
皇祐三年,调监陈州粮料院后历庐、睦、寿、苏等州酒官
虽在搉酤喧冗间,手未尝释卷
嘉祐八年,诏以六科举士。
翰林沈学士文通公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仁宗升遐,罢举。
治平三年文通又以公应诏。
熙宁二年,始召试,以第二人过阁。
廷对制策极论新法,忤执政意,与孔文仲俱被黜还任自是遂罢制科,然名望益崇有识者韪之。
明年秩满,赴选部会朝检举治平从官应诏所荐淹滞未举者,公名居多
或沮公以五任监当无课最可称,大臣有荐者曰:「钱某监当材耶」?
有诏许以五任阙升,且试剧邑,除知开封府尉氏县
治声流闻,擢流内主簿
官长陈襄公所班簿进呈神宗称之。
曰:「非臣所能也,主簿钱某为之耳」。
旨令东上閤门引见
上殿,既对敷奏称旨,许以清要
宰相王安石遣其弟安礼谓之曰:「能一冠豸乎」?
公谢曰:「家贫母老,不能远行」。
安石不附己,犹除三司盐铁判官提点四园苑提举帐司点检南郊一行事务
又诏措置帐法,数因事赐对,滋被眷知
诏迓送虏使
明年,以国子博士京西路提点刑狱
秩满,徙河北,又徙京东
代还复除盐铁判官
元丰三年,借太常少卿使北虏,还奏,上前契丹形势盛衰之理,深切著明上熟复其言。
五路军兴,除陕西都转运使专主馈运,兼制置解盐
即日就道,留家京师,上每旬必遣内人至第问太夫人安否
公在关中转饷如期无扰于民。
尝躬督飞挽夜行,坐界中百馀里,冒险无所畏避
讫事长安丁内艰奔丧哀毁骨立
遣使劳问,赙给加等,时元丰四年也。
五年官制行,上先于「左司郎中格目内书姓名遂降阁门,俟公释服
明年高丽国王薨,来赴上思得公奉使,诏起复赴阙
具奏坚请终丧不允,特借左谏议大夫,充高丽吊慰国信使
入对,上顾问甚渥,面赐金带
公奏:「人臣出疆,当识上旨
外议纷纷以谓陛下欲结高丽以伐北虏,而臣独未知圣意」。
上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行,馀无他也」。
乃与左番祭奠使自密州同日发洋。
公舟五日而达,左番飘泊四明,踰月始至。
夷人素闻公名相与聚观
至于燕饮逾制,与夫馈饷非例者,皆却而弗受。
还次紫燕岛,国主王运遣二吏棹小舟以书送馆,寓金银器皿四千馀两,公辞之。
使泣曰:「寡君有命,徒归则死,顾左番在国已受」。
公曰:「左右所见不同,尔可死,吾不可受」。
须臾风迅遂失所在
公有诗曰:「屡却张旃使犹留,返璧飧诗因平安」。
奏偶至上前激赏久之
使还造朝,擢中书舍人,赐三品服。
上顾曰:「卿与高丽王书,云『免诸梁阴阳之患,悦滕文哭泣之哀』,可谓得体矣」。
哲宗即位,差权摄开封府正官,还自顿递,乃罢。
元祐元年给事中,继除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
初莅事日,吏欲试公,讼谍至七百馀。
公遍阅,析而为三,施行者才百数,惩而遣者数十人,馀悉缄识,戒以后勿复来。
阅月有再至者,公诘其故,弗服,命吏视之,无少差一府大惊
且命曹椽省并文具,以十为一,革簿书相仍重复之弊。
戚里凭藉无赖,屡犯禁公治其罪而后奏。
宗室有任节度使者,市贾人米千斛,久不偿直,公移诸司粮料院留券请俸,积及其数,呼贾人付之。
有荫人尹绅,讼继母亡父家资改嫁
公奏绅既不能养,使继母改适,又以盗家资为言不可以训,特不用荫,杖而羁于旁郡,以励风俗
御史台吏人遣其妻讼本官法事公命杖之。
翌日自来持一器若有所贮,置阶戺前,诉妻方娠,昨蒙杖而堕。
熟视状,遽判杖其脊。
不伏,呼请罪名
不顾,徐曰:「汝家安在适从何许来,得无御路耶」?
惶惧而出。
京城法,以尸由御路者徒二年
遇事敢断,皆此类也。
京师尝多雨雪,公密启母后,以奁具二十馀万缗贷贫窭者,公躬率僚属遍历委巷排户而给之。
都人素喜博塞,公禁之甚严,至是取旨,大纵酺博,民间驩呼,细民赖以获济
公平未尝私见宰执
一日白事司空府,有典谒吏即客次袖牒陈事,公曰:「此非受讼之所,何不府中」?
吏有所恃,颇偃蹇,却之不去
公叱下,械送府狱,杖而遣之。
八座中有抑留侍婢不归其母者,母诉于府,为移文不报
公命追其家奴,付狱根治,卒取而归之。
台臣折简私祈宽门医所负者,公立介于庭,呼医促其期限
由此忤权近,人多侧目观望捃摭细故交章弹击
哲宗照知其故,特诏放罪
公奏谢,有曰:「乱吾治者常二辅,掣其肘者非一人」。
又曰:「德音始下,公议获伸。
皇明烛幽,觉群邪之夺气」。
不可如此
三年,以狱空迁秩,公辞,不得已乃受。
言者复论狱空非实,公不自明,力丐补外,乃以本职越州,兼两浙东路兵马钤辖
公既怀绂故乡过家上蒙,挥金亲旧日引宾朋饮酒赋诗讼庭萧然至终日无一事
苏翰林轼时帅钱塘唱和往来虚日当时以比元、白
四年,移知瀛州,兼高阳关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
为帅镇静边人安之。
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使行次符离召拜工部侍郎,复迁户部
尝因转对,论六曹事多迂滞省官莫肯裁决,又诸曹受辞牒多不经所属,愿申饬中外遵守诏条
其言切中时病
七年,除知青州,兼京东路安抚使,复留权户部尚书,奏罢户部狱,措置曲院
是岁郊礼,公前期奏对计办,日坐直舍智永师草书沛然有馀暇。
馆伴北使同文馆
朝廷欲变帐法,事且行矣,公抗章争之,帐法得不改
会尹政不修盗贼公行,除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开封府
具奏力辞,以谓前愆不辩,后效难施。
优诏褒答,公不得已
视事不数日滞讼一空,群盗奔佚
苏轼时为礼部尚书,每俟公治事时,送诗求和,公不废决遣即次韵答之,辞意赡丽大惊,以简谢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
亦数年来故事也。
为当世所重如此
八年,为太母山陵顿递使事毕,开封章惇入相公见上,具言尝行谪辞,愿乞骸以避时宰
不听
绍圣元年翰林学士三荐林希不行因问上所欲用,上曰:「钱某岂不堪为翰林学士耶」?
即日除公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经筵
进见,多诏留身,因得款陈天下事哲宗眷倚之。
尝论朝廷之盛,人物为先。
三馆育材之地,寂寥无闻,乞诏大臣近臣各举所知引见考实,置之文馆,以备器使
又论禁军逃亡,满限捕获得以案问免死非是
厢军决配不到配所者十常七八,为患不细。
乞修严军制
又请就郊祀赦恩移放沿江编管人,事皆施行
一日,上许公郊祀后除执政,公皇恐伏地叩头辞避
及亲祀,诏公骖乘,以备顾问,公以足疾不能久立为解得免,而大臣之忌公者,日夜所以去公之术。
礼部奏公所撰《导驾鼓吹辞》差互,诏改正之,不能动
会草右丞郑雍乞出批答谕书,台臣论公批答中有「群邪交攻」之语,为附会元祐。
章累上不出言者不已,至全台并进,乃罢公翰苑,以本官出知池州
公既行,台臣状首前所言「弗容群枉」,误为「群邪交攻」,朝廷不问,公亦不辩也。
公在池阳二年为政宽简得士民心
四年冬有旨,移知和州
命未下,公以十一月丙辰卒于官舍正寝享年六十有四
明年二月庚申诸孤奉公之柩,葬于开封府开封县汴阳乡中边村将相里祖太尉公之域。
公娶吕氏,故相文穆公蒙正之孙,龙图阁学士居简之女,封东平郡君,赠越国太夫人先公五年卒,至是合祔焉。
子男十二人,曰杲卿朝请大夫致仕
东美朝请郎、主管京东排岸司
朝隐承议郎通判袁州
鲁望承务郎西京转运司主管公事
端己朝散大夫、知泰州
德舆朝散大夫、行卫尉少卿
曰延硕,承事郎、监郓州酒务
伯言左太中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
君鱼将仕郎
伯牛,未仕。
二人早夭
四人,长适朝奉大夫诸王府侍讲勾颖,次适朝奉大夫通判大名府俞授,次适朝请大夫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应通,次适端明殿学士左通奉大夫提举嵩山崇福宫王孝迪
孙男十八人,曰净;
曰涒;
曰渻,迪功郎权国子博士
曰涌、曰衍,迪功郎代州繁畤县主簿
曰灏、曰沇、曰滨、曰溥,秉义郎
曰滭、曰潜、曰涛、曰洵,将仕郎
曰湜,右儒林郎
曰淳、曰温,右承务郎
曰注,右宣义郎
曰浒。
孙女二十三人
公在仕途几五十年,积官朝议大夫,勋上柱国,爵会稽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
钱氏当唐末,以武功东南据有二浙,而能尊中国,效臣顺,以膺宠命金印玉册世祚王爵,以抚吴越
及宋兴,知天命所在顿首自归不烦干戈一方士民克保其生,弗识兵革
阴功盛德庆流子孙枝叶扶疏冠冕蝉联膺受福禄不可胜纪
而公之祖太尉公,始以文章显于咸平天圣间
谏院忠言谠论受知仁祖至公才学事神、哲二宗阀阅声望,益以光显
又自太尉公、谏院兄弟及公与从兄枢密直学士藻,皆以制举取重名于世,而公之从祖文僖公惟演,逮公三世五人丝纶之职。
公之诸子杲卿东美朝隐鲁望相继登科德舆伯言皆赐上舍第,致位通显衣冠世族儒学之盛,甲于本朝,天之报施,讵不信哉!
资性豪迈,善议论使人听之忘倦
以字行于世,方处场屋已为一时英俊之所推许
及登侍从内外制辞脍炙人口
文集一百卷,名《会稽公集》。
所为文章雄深雅健,得西汉体。
作诗清新遒丽长于用韵
工行草书,有魏、晋笔法,尝自爱重,未尝辄以与人
平居恺悌乐易,与朋友交,终始如一
尤精鉴裁,所推荐达者
弟侄婚宦,皆经其手。
收养孤遗家常至二百口。
俭约均一内外无间言,其行己大略如此
元符三年春太上皇帝即位追复龙图阁学士,官其子三人
明年党论兴,欲寝前命伯言上书论列得不追降,因是免降者四十馀家。
崇宁元年,又以党籍刻诸石,大观二年看详,公等出籍十数人
三年言以公在翰苑所草潜藩加恩进呈,有诏特赠正议大夫
公之葬开封也,方在谪籍中,不克铭于墓。
建炎元年月,诸子迁奉公及三世丧葬镇江府金坛县乡之原。
朝廷大除党籍之禁,而收录子孙旌别淑慝焕然明白,乃论撰公平行事,以状来请铭。
余雅闻公之贤德,其敢以固陋辞。
铭曰:
钱氏之先,有功二浙
世济忠顺保有吴越
归于有道,投龟而决。
子孙诜诜福禄无阙。
笃生异人,惟会稽公
高明博达直谅公忠
克举贤科,绍其家风
对策大庭,烨如长虹
声闻四驰,寖阶膴仕
骅骝得路一日千里
蟠根错节游刃历试
干将遇物不劳剸制。
简在帝心将命绝域
文采风流远夷矜式
张旃却使,留飧返璧
达于宸聪当宁叹息
三尹京邑政声著闻。
威詟豪右惠养小民
决遣如流,摘发若神。
谈笑而治,群盗以奔。
言西掖视草玉堂
高辞大笔黼黻文章
诗句风清字画鸾翔
萃此众美,郁为邦光。
经筵启沃,密受眷知
同朝忌媢,共排去之。
王佐之才,卒不获施。
昊天不吊哲人遽萎。
党论之兴,踰三十年。
祸基乱,闭塞忠贤
大明方升,公议日宣。
微公谁归,愿作九原
粤自汴阳,迁窆京口
膴膴崇罔,水深土厚
卜云其吉,安固永久
勒此铭诗,以告厥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