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祭亡室林宜人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铁庵集》卷四○
呜呼!
往岁玉融,亲迎同归。
三十二年,辛勤百罹。
余周旋伦纪,恐力有所遗也,而庭闱悦,伯季怡。
助馂交宾,拊幼接卑,君佐之无不粗如彝。
余世故阔疏,俾不以搅于思也,而婚与嫁不失时。
数椽可栖,数亩非俭,岁可无饥,非君力而谁?
然则世之以妇职称者,君何多于得而优于为?
虽多且优,劳亦如之。
暇则谈其大父简肃旧事,历历不遗,或随所遇若相感发,不敢落节而失枝,则又余之益友良规也。
客京四年,觇余色词。
见迁不喜,曰此危机。
去夏卧床,寸步不移,猝闻火变,能跣而驰。
痛定语余,归哉毋疑。
秋逐冬还,恰亦一期。
病日居多,或时从容与家人辞。
非独儿妇女婿之团栾,而族戚邻里俱在兹,终于首丘,岂不胜于京师
逝者无憾,其如存者之悲。
初君之归余也,俱全无故,其乐熙熙。
十六年间,天倾地陷,手摧足披,所恃以娱余老,惟君焉依。
曾谓生齐年而去相违,余亦何乐于斯世,顾影而嗟咨。
经营同穴,自其久视之,孰速孰迟?
呼演子而来前,汝母不能及中寿之期,而起家植立之劳,与种德深厚之泽,所以遗汝者其可不知。
苟知而不忘,又将以语汝后之人。
灵其勿吐此卮。
亡室墓志铭1229年7月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福清林氏自南渡百年,号礼法家
君曾祖遹龙图阁直学士
祖埏,知沅州
父瑑,今为朝请大夫直秘阁
为余妻十九年,余宦不遂,江湖岭海,行路万里,君不以远近必俱。
尝覆舟嵩滩,十口从死获生,告身橐装漂失且尽,余方窘挠,君夷然如平时。
又尝泛漓江,柁折舟漩,危在瞬息,君亦无怖容。
余贫居之日多,君节缩营薪水,未尝叹不足。
即有禄米,君奉养服用一不改旧。
盖其俭至惜一钱,然于孤遗则抽簪脱珥无所吝;
其仁至不呵叱奴婢,然家务剧易粗细不戒而集。
余历官行己,退休之念常勇于进为,澹泊之味每醲于酣鬯者,君佐之也。
余调建阳,君已胃弱恶食,抵官且愈矣,复感风痹,神色逾好,不类病人。
余垂满,君苦脾泄,饵岁丹黄芽百粒不止。
既亟,父老芗炬环匝县门,膜拜所谓佛者为君祈安。
既逝,邑人相吊,如丧亲戚。
既讣,乡之贤士大夫皆唁余曰:「孝敬慈顺可为内则者,今亡矣」。
君讳节,封孺人,生于庚戌十一月十七日,殁于戊子七月六日,年三十九。
明年小祥之翌日壬申,葬于寿溪西刘之原。
男曰昌,既冠;
曰升。
女曰靖,曰蘩。
升与二女皆夭。
庶生一男一女,尚幼。
初,秘阁公与黄宜人夫妇贤闻一时,君清约似父,淑媛肖母。
归余之年,黄宜人卒,又三年,舅侍郎卒,执丧毁瘠,泣慕终身。
事姑太硕人恭敬,处妯娌柔顺,待族戚有恩意。
故自返柩至封坎,六亲之哭者皆哀,而秘阁公与吾母之悲愤伤痛过时而未平焉。
君有至性,忠孝大指皆暗与吾徒合。
往年虏骑大入,余当从主帅督战,君适患悬痈,呻呼聒邻壁。
余犹豫未发,君曰:「妇病小挠,虏入大耻,若之何以小妨大也」?
余愧其言,即日渡江。
临绝尚惓惓姑父,又以昌属余,不忍诀。
余曰:「鳏余身,拊而子,不使君有遗恨也」。
君颔之而暝。
及是为双圹,复为冢舍以读书休息,而今而后可以修身俟命矣,乃纳石藏中而铭曰:
黔娄于陵仲子之妻远矣,世之妇人鲜不以富贵利达望夫子也。
君则异是,以廉退为耆好,以义命为限止也。
然彼健而此废、彼寿而此夭者,则又何理也?
嗟嗟乎君,行路之所哀,况恩谊与伦纪也!
夫既无获于彼,则宜有传于此也。
乌虖悲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
皆:原无,据四库本补。
东堤记咸淳六年 宋 · 俞公美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一
钱塘吴侯宰南明之二年,秋九月,邑大水,东堤坏,过就灭趾,突市冒庐,民鱼矣。
侯亟整亟恤,隰始奠。
于是邑之士人披地图请于侯,曰:「是溪也,武队汇其源,古潭速其流,陵岸变易,今昔殊势,狂澜怒涛,适当其冲,一决其防,半为巨□。
是堤旧自赵侯大修治,距今仅五十年,屡修屡坏,今□□东堤大坏,况嗣岁复然,民将□顿」。
侯愀然曰:预备,先智也,修废,重役也,天幸不可恃也,邑计虽乏匮,敢请之台府乎。
去昔虽不远,敢诿之后人乎?
虽用推息告籴于私廪,善政诸乡民,他不役于筑堤。
始欲用隅保鸠集二百夫以听命。
辇之连连,筑之填填,堙之垒之,堑之层之。
良月始工,踰润涉仲而告成。
钱以缗计者若干,米以石者若干,堤以丈者若干,高广视旧殆又过之,无不及焉。
金汤铁瓮,不足喻其坚也;
万厦百堵,不足比其安也。
于是邑之土友相与言曰:「常人当事,志多堕于因循,谋易惑于众异,财每蔽放吝啬。
彼此躔绕,虽切己利害所当为事,阳逃阴避,率于捍格而相持。
今侯去三者之私,以为百年之计,功亦伟矣。
然亦倏兴,蚁隙潜伏,物无久而不弊,功有计而常全,可不垂琬琰以诏方来乎」?
乃以苍崖黄君元从偕其季元时,叙实来谂予记。
予方辑《南明录》,常疑《会稽志》载邑城周十里,其高十丈,其厚十有二尺。
今环邑固无是城基也。
载考东堤之旧址,其长六百馀丈,其高一十五尺,面广十尺,足广倍之,视城制宜相似然。
夫城以护生聚,堤以禦水患,其为卫民一也。
余既合而叙之,以补邑乘之缺,以表吴侯之绩,又念堤之防水,犹政之防民也,知筑堤为邑之先务,则防民之善政,可类推矣。
侯之为政,如听狱讼、兴学校、植义廪,固无一不可书,而修东堤,又其政之大者,宣不嫌于屡书。
雒思禹功,湖堤忆苏,昭昭东溪之神,或者有證于斯文。
侯讳君佐,识老于年,为政有家法,县最造朝,将为世显用。
邑士赞其决者某某。
时咸淳六年也。
朝请郎、新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赐绯俞公美记。
按:万历新昌县志》卷三,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新昌君佐馈满考劄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七、《本堂集》卷七二
瓜戍既圆,将反雪溪之棹;
花封相近,忽贻云朵之笺。
灿台篚之分来,划罗门之乍破。
讱意孔厚,揆己非宜。
汗颜甲而拜登,镂心铭而知感。
山青水绿,犹阻谢于琴帘;
月白风清,或寻盟于尊酒。
敬先申覆,仰冀丙原。
永迥观赏君佐黄景岩治酒 宋末元初 · 仇远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双桂峥嵘万竹间,云枝露粟缀高寒。
轩窗日日吹香过,冠盖时时载酒看。
月里曾舂金杵臼,雨馀乱点石棋盘。
乘槎仙子清如鹤,一曲霓裳舞素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