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与朱康叔(一三)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九、《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六艺之一录》卷三九三
阁名久思,未获佳者,更乞详示阁之所向及侧近故事故迹,为幸。董义夫相聚多日,甚欢,未尝一日不谈公美也。旧好诵陶潜《归去来》,常患其不入音律,近辄微加增损,作《般涉调哨遍》,虽微改其词,而不改其意,请以《文选》及本传考之,方知字字皆非创入也,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砖之谓也。亦请录一本与郭元弼,为病勌,不及别作书也。数日前,饮醉后作得顽石乱筱一纸,私甚惜之。念公笃好,故以奉献,幸检至。
记谢中舍诗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诗人玉屑》卷二○、《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八、《诗话总龟》卷二、《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寇元弼言:「去岁徐州倅李陶,有子年十七八,素不甚作诗,忽咏《落花》诗云:『流水难穷目,斜阳易断肠。谁同砑光帽,一曲舞山香』。父惊问之,若有物凭附者。自云是谢中舍。问砑光帽事,云:『西王母宴群仙,有舞者戴砑光帽,帽上簪花,舞山香一曲,未终,花皆落云』」。
和人游白云庄二首(乙丑正月晦日,与余乡段询慎从、李成父、寇元弼步出彭城之上洪门,泛舟访张谋父于白云庄。晚归皆被酒,段集古人句成二首示同游,余因走笔和之以送谋父。后旬馀,慎从感疾物故,张复出是诗,使人泣叹弥日) 其一 北宋 · 贺铸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原野正春风,登临一醉同。
阴晴时未定,今古思何穷。
山势落还起,溪流噎复通。
隐君方自得,可羡尔冥鸿。
和人游白云庄二首(乙丑正月晦日,与余乡段询慎从、李成父、寇元弼步出彭城之上洪门,泛舟访张谋父于白云庄。晚归皆被酒,段集古人句成二首示同游,余因走笔和之以送谋父。后旬馀,慎从感疾物故,张复出是诗,使人泣叹弥日) 其二 北宋 · 贺铸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可爱白云翁,前溪舣钓篷。
耕樵一径下,井臼四邻同。
倦宦终何得,馀生寄此中。
预烦多种秫,毋使酒杯空。
留别寇定(字应之,元弼兄子。丙寅正月彭城赋) 北宋 · 贺铸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不见步兵今一秋,年来复与仲容游。
苍颜白发惭衰暮,纵饮狂歌作辈流。
顾我宦情真漫浪,为君行计几(暮以下二十字原缺,据清抄本、四库本补)淹留。
能寻三月皇州约,拍手同登卖酒楼。
彭城三咏(元丰甲子,余与彭城张仲连谋父、东莱寇昌朝元弼、彭城陈师仲传道、临城王适子立、宋城王羾文举,采徐方陈迹分咏之。余得戏马台、斩蛇泽、歌风台三题,即赋焉。戏马台在郡城之南,斩蛇泽在丰县西二十里,歌风台在沛县郭中) 其一 戏马台歌 北宋 · 贺铸
秦蛇已中断,刘项方龙战。
叱咤沮风云,睢盱走霆电。
鸿沟一画天地开,楚王洗剑东归来。
新都形胜控淮泗,笼山络谷营高台。
重瞳登览何为者,不知招贤知戏马。
上如激矢下投丸,兰筋霜腕便(自注:平。)回盘。
半夜悲歌骓不逝,明日阴陵行路难。
騋牝三千归汉闲(小集作苑),粟豆尤闻蠹县官。
君不见华山之阳古坰牧,春风吹草年年绿。
彭城三咏(元丰甲子,余与彭城张仲连谋父、东莱寇昌朝元弼、彭城陈师仲传道、临城王适子立、宋城王羾文举,采徐方陈迹分咏之。余得戏马台、斩蛇泽、歌风台三题,即赋焉。戏马台在郡城之南,斩蛇泽在丰县西二十里,歌风台在沛县郭中) 其二 斩蛇泽歌 北宋 · 贺铸
君不闻泗滨亭长送徒如咸阳,徒夫怀归多道亡(二句小集作君不闻泗滨昔日有亭长,送徒咸阳失收掌)。
泽中置酒饮相诀,吾亦从此奔芒砀。
阴风萧萧导者惧,前有脩蛇怒横路。
酒酣拔剑肯留行,划断蜿蜒不回顾。
河明月出人踵来,彼媪何冤号且哀。
谓遭赤帝屠吾子,语竟莫知安在哉。
真人闻此自心许,茫茫四海吾其主。
虎变龙飞十二年,馘项枭英盖(清抄本作尽)狐鼠。
半夜雄铓飞上天,几见长陵一抔土。
彭城三咏(元丰甲子,余与彭城张仲连谋父、东莱寇昌朝元弼、彭城陈师仲传道、临城王适子立、宋城王羾文举,采徐方陈迹分咏之。余得戏马台、斩蛇泽、歌风台三题,即赋焉。戏马台在郡城之南,斩蛇泽在丰县西二十里,歌风台在沛县郭中) 其三 歌风台词 北宋 · 贺铸
汉祖高风百尺台,千年客土生蒿莱。
何穷人事水东去,如故地形山四来。
江淮犹沸鲸鲵血,八十一车枉归辙。
白叟(清抄本、四库本作首)逢迎皆故人,牢酒欢呼惜将别。
崤渑迢遥非我乡,死生此地何(小集作乌)能忘。
酒阑鸣筑动云物,青衿儿曹随抑扬。
尔时可无股肱良(小集作力),端思猛士守四方。
君不闻淮阴就缚何慨慷(自注:平。),解道鸟尽良弓藏。
游灵壁兰皋园(集贤张校理治此园以奉亲,因名兰皋。戊辰二月,余舟行次灵壁,访张氏子硕,于园中诸亭壁间,得故人东莱寇元弼三四诗,因继题十八韵,兼简元弼) 北宋 · 贺铸
押词韵第五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
集仙昔荣养,卜筑循兰陔。
深径万株合,清池百亩开。
飞梁荫菡萏,攒栋跨崔嵬。
淮海斸红药,潇湘移翠栽。
岱松佩萝茑,海石糊莓苔。
车马远惊聒,鱼鸟忘嫌猜。
病客倦舟楫,寻春此裴徊。
闰年物候迟,前日已闻雷。
薄景未晞雪,东风新破梅。
主人京洛旧,杖屦容参陪。
指我艮隅地,方营秋月台。
眼明壁间字,醉墨题东莱。
短句颇清绝,早推能赋才。
殷勤卷白苧,为尔拂尘埃。
安得一携手,更倾林下杯。
酒阑话平昔,岂复顾形骸。
行役浸相远,人生信悠哉。
薄暮重回首,长哦归去来。
次韵敬酬元弼三兄 北宋 · 陈师道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冥冥雨力及时来,冉冉春光作意回。
白发尚堪供语笑,青衫不惜著风埃。
林庐要自家家到,尊酒宁辞日日开。
只恐未便文字饮,人间无梦到阳台。
戏元弼 其一 北宋 · 陈师道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浊泾清渭不同源,世好因循到子孙。
只待白头能潦倒,不虞青眼已澜翻。
戏元弼 其二 北宋 · 陈师道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头落日著窗明,花里来禽起笑声。
岂有诗成须白傅,独于酒可置公荣。
戏元弼 其三 北宋 · 陈师道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翩翩别去七经年,特特归来两浩然。
东道有时推谢令,后堂无地著彭宣。
戏元弼 其四 北宋 · 陈师道
七言绝句 押个韵
车驰卒奔风雨过,白发故人馀一个。
幸是元无左阿君,何须不著陈惊坐。
贺门下孙侍郎启 北宋 · 李廌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
伏审显膺宸宠,参秉政钧。时庸一德之臣,实慰舆人之诵。伏惟某官三朝服采,六艺名家。谋猷通当世之宜,出处协先民之义。父菑子穫,致吾道以尊君;兄友弟恭,率至诚而赞化。早隆耆望,方陟近司,士心已至于交欢,上意犹嗟乎见晚。伫登元弼,永翼丕图。四时臻玉烛之和,七政入璿玑之运。某首承谦翰,良积感悰。玩绎之勤,编摩罔喻。
贺帅司正启 宋 · 杨天惠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六
伏以孟陬起岁,上日标年。属庥运之布新,宜佳辰之荐祉。恭惟某官才兼文武,德备忠嘉。学术冠映士林,谟谋辅相王室。睿怀倚任,固有异于陪京;硕福繁昌,宜亟还于元弼。顺履元正之吉,密迎神贶之休。某属守藩条,阻献寿斝。永言祈颂,曷罄喻言!
江阴赵君墓志铭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丹阳集》卷一四
常州江阴赵君,讳越,字彦中,资夷澹而越高明,少喜视书,上论千载人,以笔端泾渭之。补太学弟子员,卒学,师友交誉。不幸踵三母忧,积十馀年不获于试,无阶自奋。崇宁中朝廷大兴三舍法,罗天下英俊,君春秋高矣,犹率子弟鼓笥趋乡校。在势者欲以八行荐之,君以宿儒尚多,辞焉。已而子弟相继贡辟廱省,识者知其训饬自君出也。家世饶资。曾大父某,不仕。父某,与其弟秉义郎汝弼同籍五十年,身任勤剧,而纵其弟结交当世名公伟人,雍睦闻东南。故君生渐濡孝友之训。洎专家政,于生业厚薄赢耗一不以婴意,亦不取以自封靡,至人以缓急叩门,未尝有己怨。族女若甥贫无赍送,皆为具奁橐,择夫嫁之;同产妹既嫁,贫不能以自存,则并其夫与子养于家,百须皆满其意,虽久弗厌。宗党称贷五十万,辄折券不复索。君以财发其义,大率类此,故生业寖薄,而乡间称长者。初娶张氏,朝散郎、通判信州、赠光禄大夫讳磐之女,十有七而归,妇德如老成人,阃内无间言。继娶妇郭氏,朝奉大夫讳附之女,贤有操行,今宜其家。初,光禄公见君文,奇之,妻以长女;及观文殿学士东平吕公帅馀杭,君以文贽,一见器许,复以甥今郭氏归焉。礼部侍郎张公漴,光禄仲子也,与君少俱学,且尝娶君之妹,乃以其所著《易说》十卷上释经局,莆田蔡公读而奇之。以某月某甲子卒于家,寿五十六。有诗文数百篇,以自名其穷,顿挫踔厉可喜。男廷干,以某年某月某甲子迁张氏之窆,合葬君于县由里山之原。四女:长适奉议郎、江陵府江陵县丞马毅;次适迪功郎章之邵;次适从政郎、广德军曹掾程元弼;一尚幼。孙二人,曰祐,曰祜。廷干躬孝践行,每以君不朽计为孜孜,故君葬既久,而幽刻不轻属人,以某与君皆光禄公婿,相习,乃谒铭焉。铭曰:
为善而贻令名,不必禄爵始荣其亲也。种德而焘馀庆,不必显贵在其身也。以财市义,家虽瘠而德不贫也。夷考行事而昭之,其与古贤者邻也。
宋景辉二子字说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斜川集》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古人之名其子者,亦多说矣。有获长狄侨如以喜而名其子;有文在其手曰「友」,以异瑞而名其子。人之爱其子,莫不欲其贤且贵也。元宪宋公之曾孙曰肱,曰膰,余问其所以名之说。其父景辉语余:「肱生而甚似其祖,必能世吾家。元宪以道德文章名天下,股肱元圣致太平。吾所以期之如此。曰膰者,吾通守颍昌,释奠宣圣为亚献,膰于是日也生。吾惟仲尼以膰肉不至而行,夫岂为肉哉?盖为礼也。士大夫生于今日,亲睹礼乐之盛,笾豆具举,此岂小小节文哉!吾是以名之」。予矍然不敢以童子戏,遂字肱曰元弼,肱曰元弼。且著其说以授二子,勉使有立,以无废父命。
吕公著赠太师追封申国公制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五、《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一
敕:大儒之于朝廷,守约而施博;仁者之于天下,生荣而死哀。眷是旧臣,实予元弼,奄至沦丧,良用怛伤!故司空、同平章军国事、上柱国、东平郡开国公、食邑七千八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吕公著,宽裕而静深,清明而敦实。兼资文武,典学始终。其材则为山川,其器则为规矩。擢升揆路,进与公台。入告谋猷,奋熙帝载。旁招俊乂,钦亮天功。政教修而阴阳顺时,德泽流而华夏安悦。所谓善人天地之纪,岂非近世社稷之臣!于尔先人,相予烈祖,恩被黔首,功书太常。谭吟未忘,想像如在。惟尔有缁衣之美,故予获奠枕之安。在商之时,有若伊尹、伊陟,实能济其美;于汉之世,有若韦贤、玄成,亦克图厥勋。以方于今,盖靡所愧。方同治国之乐,遽惜泰山之颓。呜呼!惟召正于四方,实赖予辅;乃不憖遗一老,奚辜于天!嗟箕畴之何为,尚萧规之有赖。式严追赠,具越故常。大师维垣,于今尊爵;申伯之宅,犹乃故家。尔则不亡,尚兹来飨。可特赠太师,追封申国公,馀如故。
跋东坡御书颂(绍兴四年七月) 宋 · 何薳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八、《石渠宝籍》卷二九
东坡先生翰墨精妙,自经崇宁、大观焚燬之馀,人间所藏,盖一二数也。至宣和间,内府复加搜访,一纸定直万钱。而梁师直以三百千取族人《英州石桥铭》,谭稹以五万钱辍沈元弼「月林堂」榜名三字。至于幽人释子所藏寸纸,皆为利诱,尽归诸贵近,及大卷轴,输积天上。丙午年,金人犯阙,轮运而往,疑海南无一字之留也。建炎初,余于中贵任源家见其所藏几二百轴,佳者有径寸字书《宸奎阁记》,行书《南迁乞乘舟表》与《酒子赋》而已。今见此卷《御书颂》,其合处不减颜平原,可谓无上神妙。故山谷有云:「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数百年后,必有知余此论者」。诚哉,此言也!薳学公书,迄今二十载,不能有毫末肖似,更为惭惶久之。绍兴四年,岁在甲寅相月八日,何薳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