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寄葛源 后梁至宋初 · 张铸
七言绝句 押佳韵
银铜坑冶是新差,职任催纲胜一阶。
更使下官供脚色,下官踪迹转沈埋(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吴王挽词 其二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土德承馀烈,江南广旧恩。
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按:原三首,魏泰仅录二首。)。
句 其二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押庚韵
井泉分地脉,砧杵共秋声(喜李少保卜邻)。
按: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句 其四 北宋 · 苏易简
押歌韵
憔悴贰卿三十六,与师气味不争多(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二 《东轩笔录》:苏易简性特躁进,罢参政,为礼部侍郎,知邓州,才逾壮岁,而其心郁悒,有不胜闲冷之叹。邓州有老僧,独处郊寺,苏赠诗云云。)。
句 其三 北宋 · 杨亿
押尤韵
峭帆横渡官桥柳,叠鼓警飞海岸鸥(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再徙西都咏青雀寄张升谏院(《江西诗徵》卷五题作青雀) 北宋 · 夏竦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弱羽伤弓尚未完,孤飞谁敢拟鸳鸾(《江西诗徵》作青雀孤飞毛羽单,卑栖岂敢害鹓鸾)。
明珠自有千金价,莫为游人作弹丸(此诗原本缺,今从《古今诗话》采入。又案:魏泰《东轩笔录》载此诗,伤弓作轻弦,尚作势,谁敢作殊不,明珠作黄金,千金价作双南贵,为作与。其文小异,附识于此)。
御沟柳 北宋 · 陈执中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度春来一度新,翠光长得照龙津。
君王自爱天然态(《诗话总龟》作色),恨杀昭阳学舞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三 《东轩笔录》:陈恭公以卫尉寺丞知梧州,驿递上疏,以乞立储贰。真宗嘉其敢言,翊日临朝,袖其疏以示执政,叹奖久之,召为右正言,然为王冀公所忌。一日,真宗赋《御沟柳》诗,宣示宰相,两省皆和进。恭公因进诗云云。)。
嘲苗振 北宋 · 王逵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伯起雄豪世莫偕,官高禄重富于财。
田从汶上天生出,堂自明州地架来。
十只画船风破浪,两行红粉夜传杯。
自怜憔悴东邻叟,草舍茅檐真可咍(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临汉隐居诗话》:苗振,熙宁初知明州,致仕归郓,自明州造一堂极华壮,载以归,或言郓州置田亦多机数而得。是时,王逵亦居郓,作诗嘲之云云。)。
赠回道士 北宋 · 滕宗谅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华州回道士,来到岳阳城。
别我游何处,秋空一剑横(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
赠回道士(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作 滕宗谅 诗) 北宋 · 滕宗谅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华州回道人,来到岳阳城。
别我游何处,秋空一剑横。
按:《全唐诗》卷八五六作吕岩诗
句 其二十四 北宋 · 石延年
押微韵
平芜远更绿,斜日寒无辉(以上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句 其九 北宋 · 宋庠
青牛恃力狂挨树(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临汉隐居诗话》:有武士方圭好作恶诗。庆历初,宋丞相庠守扬州,会圭经过赴会,至于席上谈诗,嘲哳可厌。宋公厌之,因顾望野外有牛系树下,牛拽树将折,宋公谓坐客胡恢云云。恢已晓公意,应声对曰:“怪鸟啼春不避人。”公大笑,圭亦惭怒。)。
南邻萧寺丞夜话(四库本作访)别(夏校:《临汉隐居诗话》题作赠朝集院邻居) 北宋 · 梅尧臣
押有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
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夏校作壁隙透)灯光,篱根分井口。
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
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题周恭帝陵 北宋 · 李淑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弄楯牵车挽(《渑水燕谈录》作耜牵车晚)鼓催,不知门外倒戈回。
荒坟断陇才三尺,犹认房陵半仗来(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三)。
别信州席上作 北宋 · 杨察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十二天辰数,今宵席客盈。
位如星占野,人若月分卿。
极醉巫峰倒,联吟嶰琯清。
他年为舜牧,协力济苍生(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临汉隐居诗话》:杨察谪守信州,及其去也,送行至境上者十二人。于筵饯作诗以谢,皆用十二故事,其诗云云。)。
句 宋 · 阮逸
押有韵
易立泰山石,难枯上林柳(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句 其三 北宋 · 张师正
押真韵
分鹿是非皆委梦,落花贵贱不由人(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句 其八 北宋 · 王安石
押庚韵
霜筠(原校:一作松)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给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二、《临川先生文集》卷九一、《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四、《文章正宗》续集卷八、《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二五、《三续古文奇赏》卷二四、《文编》卷六二、《古文渊鉴》卷四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宋故朝请大夫,给事中、知郓州军州事兼管内河堤劝农、同群牧使、上护军、鲁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孔公者,尚书工部侍郎、赠尚书吏部侍郎讳勖之子,兖州曲阜县令、袭封文宣公、赠兵部尚书讳仁玉之孙,兖州泗水县主簿讳光嗣之曾孙,而孔子之四十五世孙也。其仕当今天子天圣、宝元之间,以刚毅谅直名闻天下。尝知谏院矣,上书请明肃太后归政天子,而廷奏枢密使曹利用、尚御药罗崇勋罪状。当是时,崇勋操权利,与士大夫为市,而利用悍彊不逊,内外惮之。尝为御史中丞矣,皇后郭氏废,引谏官、御史伏閤以争,又求见上,皆不许,而固争之,得罪然后已。盖公事君之大节如此。此其所以名闻天下,而士大夫多以公不终于大位为天下惜者也。公讳道辅,字原鲁。初以进士释褐,补宁州军事推官,年少耳,然断狱议事,已能使老吏惮惊。遂迁大理寺丞,知兖州仙源县事,又有能名。其后尝直史馆,待制龙图阁,判三司理欠凭由司、登闻检院、吏部流内铨,纠察在京刑狱,知许、徐、兖、郓、泰五州,留守南京。而兖、郓、御史中丞皆再至。所至官治,数以争职不阿,或绌或迁,而公持一节以终身,盖未尝自诎也。其在兖州也,近臣有献诗百篇者,执政请除龙图阁直学士。上曰:「是诗虽多,不如孔道辅一言」。乃以公为龙图阁直学士。于是人度公为上所思,且不久于外矣。未几,果复召,以为中丞。而宰相使人说公稍折节以待迁,公乃告以不能。于是人又度公且不得久居中,而公果出。初,开封府吏冯士元坐狱,语连大臣数人,故移其狱御史。御史劾士元罪止于杖,又多更赦。公见上,上固怪士元以小吏与大臣交私,污朝廷,而所坐如此,而执政又以谓公为大臣道地,故出知郓州。公以宝元二年如郓,道得疾,以十二月壬申卒于滑州之韦城驿,享年五十四。其后诏追复郭皇后位号,而近臣有为上言公明肃太后时事者,上亦记公平生所为,故特赠公尚书工部侍郎。公夫人金城郡君尚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讳宾之女。生二男子:曰淘,今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曰宗翰,今为太常博士,皆有行治,世其家。累赠公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而以嘉祐七年十月壬寅葬公孔子墓之西南百步。公廉于财,乐振施,遇故人子恩厚尤笃。而尤不好鬼神禨祥事。在宁州,道士治真武像,有蛇穿其前,数出近人,人传以为神。州将欲视验以闻,故率其属往拜之,而蛇果出。公即举笏击蛇杀之,自州将以下皆大惊,已而又皆大服。公由此始知名。然余观公数处朝廷大议,视祸福无所择,其智勇有过人者,胜一蛇之妖,何足道哉!世多以此称公者,故余亦不得而略也。铭曰:
展也孔公,维志之求。行有险夷,不改其辀。权彊所忌,谗谄所雠。考终厥位,宠禄优优。维皇好直,是锡公休。序行纳铭,为识诸幽。
句 其一 北宋 · 王存
病鸾方振翼,饥隼乍离韝(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