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烧火用陈西麓 宋 · 王之道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
家书万金值,怀抱一时开。
腊雪犹栖树,风光已着
相过随处好,未怪损苔。
宜人黄氏墓志铭1191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四、《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宜人黄氏,今宣义郎致仕陈君衡之配也。
世为福州侯官人
祖绍、祖迁、父仲文皆不仕。
宜人性淳质,不解世俗机事,数见欺不自悔。
既嫁,事舅姑夙夜唯谨,相其夫理家事甚饬,躬勤俭以衣食,抚教诸子甚恩。
故诸子皆得以自力于学,而仲氏遂以进士中第,补婺州户掾
宜人见其阅具狱,必戒曰:「人命至重,毋使有冤」。
闻当笞人,必戒曰:「轻之,毋使重伤」。
见其被檄考贡士,必戒曰:「详之,毋忘汝为举子时也」。
初好佛书,读诵拜跪,终日忘倦。
一旦忽屏不事曰:「不在是也,无愧心足矣」。
以庆寿恩三锡至今号。
绍熙二年七月乙卯卒,年□□。
子男六人,孔夙,尝贡于乡。
孔硕,文林郎处州州学教授
孔易,亦尝预贡籍。
孔时,先八年没,女五人,长婿潘子修,蚤世。
次适修职郎泉州司户参军赵彦夔,季尚幼。
而二男二女皆夭。
孙男四人,女一人,而女亦夭。
诸子以宣义君之命,将以明年某月某日葬宜人某县某乡某里某处,而孔夙、孔硕皆尝从予游,状其行事如此,来请铭。
不得辞也。
其铭曰:
有妇之德,为母之则。
无愧其心,反此真宅!
中秋玩月记 宋 · 刘学箕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方是闲居士小稿》卷下
中秋玩月,古今所同者也。
虽古今所同,然故实所始,骚人雅士不多见于载籍,后世未尝无遗恨焉。
惟唐四门助教欧阳公贞元十二年与邵楚长、林蕴陈诩长安邸中,修厥玩事,赋诗叙景,曲尽其妙。
且谓:「月之为玩,则繁霜太寒,则蒸云蔽月。
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
之于时,后夏先
八月之于,季始孟终。
十五于夜,又月之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
况埃𡏖不流,太空悠悠,芳菲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泠,斯古人所以为玩也」。
每一读之,未尝不卷卷,三复其说。
古今同玩是月,独欧阳公情思宛曲,形容详尽,不出此数十语。
是古今玩者几何人,而播传于后者止见于是序,何玩之多多,而笔之鲜鲜也!
辛未月夕,予与犹子康、庙、庾、庲席饮于屏山故庐之北溪,集宾友刘中友直、孙溶、柯君衡江汉吴泽,浩歌持白,尽宵而罢。
夜漏既深,溪光摇荡,表里澄澈。
仰视霄汉,无纤云之留;
俯颜清影,若明监之烛。
虽平生梦寐蓬莱、广寒之游,疑不是若也。
况复露气清润,岩桂馥郁,秾浸肌骨,幽情无奈,其玩虽与昔人是同,而清香溢盏斝、沾襟袖,不知长安之玩有是乎?
方其长安之玩有琐琐之悲、故乡之念,尊酒千里,恨不同风;
今诸公与予无在客之忧、怀土之痛,唱而和,劝而酬,优游夷愉,乐纵其极,吾又料昔人之玩必无是也已。
而复自念言,人生悲乐之不常,天宇阴晴之靡定,后之如吾之十二人者,果能无悲欢聚散,以复集于此乎?
藉曰同之,天宇高高,果能无阴晴之变乎?
蟾兔光满,果能常皎皎如斯夕乎?
天时人事,是未可期也。
临文嗟悼,政古人所以常兴感怆之叹,吾曹其独能恝然于怀,而无所系于心哉?
既而尊倾月落,坐客沾醉,友直请余记其事。
余揖客以归,命章子执烛,援笔书其颠末,为来岁故事,是不可不记。
尊白堂集序绍定二年八月 南宋 · 陈贵谊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尊白堂集》卷首
绍定己丑秋八月武冈朝请郎君衡遣介奉一编书谒余序其首。
启而视之,曰《尊白堂集》,乃其先人兵部侍郎讳俦字寿老所作也。
卷二十有二,词制奏议之卷七,诗之卷十五。
衍裕雅重,根柢经术,绪密思清,非苟作者,独未谕「尊白」之意何谓也。
侍郎平日常曰:「韩魏公有醉白堂,坡公有『我似乐天』之句,此吾所不敢,惟知尊之敬之,故扁以为堂」。
吁,安得此长者之言哉!
宜其词章粹厚不迂,有乐天之遗风也。
唐史臣赞乐天,谓其最长于诗。
侍郎诗亦独到,读之者知其为庄士雅人,所谓略无杜牧之所讥者,顾乃扁而尊之,可谓廉于取名矣。
历事三朝,出藩入从,始终全德,使获尽展所蕴,功业克就,则赓醉白之歌,又将与魏同志,而惜其不尽著也。
武冈守继家学,政和惠,知其亲之善,显而传之,有足嘉者。
抑尝因是以观白公之为人,位不登乎丞弼,功不著乎鼎彝,而百世之下,殊勋伟业、名德文学之彦,率愿尚友慨慕而不可得。
是其可尊者,必有出于文章事业之外,览者溯其原焉可也。
朝请大夫权刑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兼修玉牒官、兼侍读长乐陈贵谊序。
无题(一作陈允平诗) 南宋 · 陈大用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闲拈红叶题诗,待得诗成又懒题。
心事不随流水去,月明人在赤桥西(《永乐大典》卷九○三)
山中吟(原连作一首,据名贤集分作十首) 其十 南宋 · 陈允平
五言绝句 押药韵
朝餐山上霞,暮采山下药。
安得山中人,共跨山头鹤(以上《西麓诗稿》)
无题 其二 南宋 · 陈允平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千树琅玕碧玉梢,秋声半夜浙江潮。
小庭寂寞无人到,谁与同吹月下箫(明《永乐大典》卷八九九引《陈允平诗集》)
西麓陈帐干 南宋 · 释道璨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三、《无文印》卷一五
往来四明二十年,而不瞻望丰采,而乃交际于大江之左,「三千里外却逢君」,此语似为某发也。
迓新而往,省亲而归。
比见泉使,得闻起居甚悉。
涉江渡堰,风雨载道,饮食无恙否?
得于天者清,心脾肝肺皆冰雪,六气无可乘之隙,百体坚壮者,可不问而知也。
西来几时,或言行李已不屑此来矣。
番去浙千馀里,道阻且艰,而又寒瘁穷陋,非浙人所安,行李之不屑此来宜也。
第某从游方新,辱知甚厚,而遽有吴越之限,未免恶怀抱耳。
逼夏还东湖,朗吟妙语于青青万竹间,馀味宛转,清入牙颊,风枝露叶,轩然鼓舞,亦皆为之点首也。
半溪闻到京即行,不知果何为。
今留四明,即亦后为诸侯客子耶
春夏苦雨,流江暴涨,久欲遣书问近况,仆以冒雨登程为难。
金刚已得二施人重塑,威武严重,十倍前日。
某托庇如昨,第未有合并之日,无任倾向。
然去留不作计,东明兴尽,即从西麓于梅边柳下矣。
枕流漱石碑记 南宋 · 段景安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
武水君衡环绿书堂之东,筑园为藏游修息地,有亭枕流。
景安谒题扁于郴阳王侯,侯贻书曰:「是有徽国朱文公遗墨在,藏之久矣」。
遂以四大字命景安致诸谭,且为之跋。
景安拜首耸观,顾谓谭君曰:「此非晦翁先生南康,淑诸生,大书于白鹿洞溪石者乎?
而子之居俯清流,水铺如罗文,宛相似也。
皎皎仁智心,侯默而识之,今自郴阳而致于子,与晦翁嘉惠后学意,其揆一也。
游是亭者目先儒之心画,齿是溪之水石而乐之,则风乎舞雩咏而归,必有油然心会者」。
谭君具识其岁月而寿之石,时景定甲子夏五月吉旦
按:同治临武县志》卷四一,同治六年刻本。
慈湖书院 宋 · 文及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延祐四明志》卷一四、嘉靖《宁波府志》卷一六
慈湖杨文元公之学,心学也。
学孰为大,心为大。
心之精神是谓圣,不至于圣,曲学也,不大于心,浅学也。
一心虚灵,其大无对,六合之外,思之即至。
前乎千百世之已往,后乎千万世之未来,管摄于心,若不识心,何以为学?
自有天地以后,未有经籍以前,阐道之秘,惟图与书。
河图中虚,洛书五位,心之本体也。
太极此心也,皇极此心也,尧兢兢此心也,舜业业此心也,禹孜孜此心也,汤慄慄此心也,文王翼翼此心也,武王无贰此心也,周公无逸此心也,孔子孟子操则存此心也,曾子子思谨其独此心也。
《易》说心,《书》传心,《礼》制心,《乐》治心,《诗》声心,《春秋》诛心。
故其帝所以为帝,王所以为王,圣贤所以为圣贤,焉有心外之学乎?
慈湖先生昔在太学,肄业循理斋,足不踰阈者累年。
一日冠带揖谢同舍郎曰:「某悟道,晏坐反观,忽然见天地万物万事万理澄然一片。
向者所见,万象森罗,谓是一理贯通,疑象与理未融一。
澄然一片,更无象与理之分,不必言象,不必言理,亦不必言万,亦不必言一,自是一片」。
先生知至至之始事也。
及见象山陆文安公本心之问,举扇讼是非以对,忽省此心之清明,忽省此心之无始末,忽省此心之无所不通。
永嘉日,谒先圣,又谓自幼而学,长而始觉,觉此心澄然,虚明无体,广大无际,日用云为,无非变化。
先生知终终之终事也。
先生忠信笃敬,发言必由衷,信而有證。
其注《孝经》、述《己易》、解《春秋》、纂《先圣大训》,条治务最急者六、次急者八,遗文训语,皆先生精神流动。
常肃观先生手笔,斋庄中正,本古篆籀,心字必象心,学字教字皆从孝,又心画之发挥。
先生家于四明慈湖,咏春诸诗有浴沂咏归、洒然出尘意,花香竹影,山色水光,莺吟鹤舞,皆道妙之形著。
今玉牒侍读文昌刘公尝执笔于太史氏,为先生作传,及开阃府于四明,奏请于朝,乞为先生延赏于世,即先生旧宅,创书院于慈湖之滨,规模轩豁,衿佩锵鸣。
其景行前修,风厉后学,恳恳切切之心,即先生昭昭灵灵之心也。
相其事者县宰王君愉、提管陈君允平
秉彝好德,谁无此心,开创于前,正望增益于其后。
刘公为永嘉知名士,又尝为太学循理斋长,习闻先生前言往行为详。
及翁平生读书,以「本心名斋,于先生片言只字收拾殆尽,知之、好之、乐之,又若心交而神遇者。
噫,俗流失,世败坏,学士大夫童习白纷,谩不知心为何物,驱血气而角功名,决性命而饕富贵,丧精神以失虚灵者总总也。
藏山之卷九千,插架之轴三万,手不停披,口不绝吟,以是为学,亦祗以钓声誉、梯利禄、膏唇吻、饰竿牍而已矣。
出入口耳之学,各是其是,反以心学为非,至有疵先生之学为禅学者,何异众人皆醉,执独醒者以为狂?
先生所以太息复太息也。
书院有规,廪稍有籍,《春秋》之法,常事不书,敢书其大者,以谂同志。
咸淳九年良月吉日朝奉大夫权尚书户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讲文及翁记。
端明殿学士朝请郎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瑞安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实封一百户陈宜中书。
宝谟阁直学士朝请大夫、知庆元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沿海制置使龙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陈存题盖。
解连环陈西麓 宋末元初 · 张炎
 押药韵
句章城郭。
千年往事,几回归鹤
叹贞元、朝士无多,又日冷湖阴,柳边门钥。
向北来时,无处认、江南花落
纵荷衣未改,渴损茂陵,总是离索。

山中故人去却。
但碑寒岘首,旧景如昨。
怅二乔、空老春深,正歌断帘空,草暗铜雀。
楚魄难招,被万叠、闲云迷著。
料犹是、听风听雨,朗吟夜壑。
高阳台 其二 陈君衡游未还,周公谨有怀人之赋,倚歌和之 宋末元初 · 王沂孙
 押支韵
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
朔雪平沙,飞花乱拂蛾眉。
琵琶已是凄凉调,更赋情、不比当时。
想如今,人在龙庭,初劝金卮。

一枝芳信应难寄,向山边水际,独抱相思。
江雁孤回,天涯人自归迟。
归来依旧秦淮碧,问此愁、还有谁知。
对东风,空似垂杨,零乱千丝。
陈君衡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君归春亦去,心赏易蹉跎。
烟柳绿如此,霜髭白柰何。
别来空作恶,醉后且高歌。
莫把诗销恨,诗成恨更多。
南楼令/唐多令 其一 陈君衡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押词韵第十一部
桂影满空庭。
秋更廿五声。
一声声、都是消凝。
新雁旧蛩相应和。
禁不过、冷清清。

酒与梦俱醒。
病因愁做成。
展红绡、犹有馀馨。
暗想芙蓉城下路,花可可、雾冥冥。
南楼令/唐多令 其二 陈君衡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押词韵第一部
开了木芙蓉
一年秋已空。
送新愁、千里孤鸿。
摇落江蓠多少恨,吟不尽、楚云峰。

往事夕阳红。
故人江水东。
翠衾寒、几夜霜浓。
梦隔屏山飞不去,随夜鹊、绕疏桐。
南楼令/唐多令 其二 又次君衡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押词韵第一部
攲枕听西风。
蛩阶月正中。
弄秋声、金井孤桐。
闲省十年吴下路,船几度、系江枫。

辇路又迎逢。
秋如归兴浓。
叹淹留、还见新冬。
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认题红。
明月引/江城梅花引 其一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押萧韵
赵白云初赋此词,以为自度腔,其实即梅花引也。陈君衡、刘养源皆再和之。会余有西州之恨,因用韵以写幽怀
舞红愁碧晚萧萧。
溯回潮。
伫仙桡。
风露高寒,飞下紫霞箫。
一雁远将千万恨,怀渺渺,剪愁云,风外飘。

酒醒未醒香旋消。
采江蓠,吟楚招。
清徽芳笔,梅魂冷、月影空描。
锦瑟瑶尊,闲度可怜宵。
二十四阑愁倚遍,空怅望,短长亭,长短桥。
谒金门西麓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押词韵第七部
芳事晚。数点钿香浅。
恻恻轻寒风剪剪。锦屏春梦远。

拖烟娇软。花影暗藏深院。
初试轻衫并画扇。牡丹红未展。
水龙吟 其一 陈君衡见寄韵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押词韵第十二部
燕翎谁寄愁笺,天涯极望王孙草
新烟换,光风浮,馀寒尚峭。
倚杖看云,剪灯听雨,几番诗酒。
长安倦客,江南旧恨,飞花乱、清明后。

堤上斜阳风骤。
散香绵、轻沾吟袖。
曲尘两岸,纹波十里,暖蒸香透。
海阔云深,水流春远,梦魂难勾。
问莺边按谱,花前觅句,解相思否。
高阳台陈君衡被召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押词韵第三部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樽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