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九日山题名嘉定十六年 南宋 · 章持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一三、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石一○
嘉定癸未孟夏二十六日戊戌东阳章持敬则寿春魏□叔子、山西杨世勋元功、三山林力行勉之、郡人留元圭持中括苍何□德常之、合□陈亿曼卿莆阳王彦广居之、清漳郑名卿坤辅、句水戚达先兼叔、嘉禾陆相同甫、莆阳黄荃德言即墨达卿兼仲、天台应基子履开封赵汝□千里、三山赵与󰂎清叟、三山南澄士登以祈风于□昭惠下,因会于延福,登山瞻石佛,访隐君亭
少憩,怀古而归。
期而不至:浚仪赵軿善载卿、莆阳刘煇元览
和楚屯田同曾子固陆子履观予堂前石榴花1057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堂下一匹郑虔马,栏边两株安石榴
但能有酒邀佳客,亦任狂花落素瓯
(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俗)女红裙无好色,主人白发自侵头。
欲歌翠树芳条曲,已去洛阳三十
陆子履示秦篆宝(其文曰: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号为皇帝。乃诏丞相斯、(錧,疑当作绾)法度量则不一,嫌疑者皆明一之)1057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漾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秦既并诸侯,斯乃一度量。
铸宝以永传,万世俾勿丧。
精铜不生花,小篆著丞相
一没咸阳宫,千秋事更王
陆君洛城,客有来渭上。
曰因农人耕,发壤破古藏。
遂获此物还,文完字何壮。
始号为皇帝,立语已超旷。
意将愚黔首,衅起危博浪。
其后同玉玺,不随骊山葬。
今蓄于君家,徒尔资奇尚。
物以用为珍,异时皆似妄。
颍州通判国博与知郡学士唱和颇多因以奉寄知邵陆经通判杨褒治平二年1065年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一自苏梅闭九泉,始闻东(续校:一作西)颍播新篇。
金樽留客史(一作使)君醉,玉麈高谈别乘贤。
十里秋风红菡萏,一溪春水碧漪涟
政成事简何为乐(续校:一作还多暇),终日吟哦杂管弦。
奉答子履学士见赠之作治平四年1067年秋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
岁晚君尤耐霜雪,兴阑吾欲返耕桑。
铜槽旋压清樽美,玉麈闲挥白日长。
豫约诗(一作书)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
郡斋忆书事寄子履治平四年1067年秋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使君居处似山中,吏散焚香一室空。
雨过紫苔惟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
白醪酒嫩迎秋熟(续校:一作色)红枣林繁喜岁丰。
寄语瀛洲未归客,醉翁今已作仙翁。
子履学士见寄治平四年1067年秋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
梦回枕上黄粱,身在壶中白日长。
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
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人行书赠子履学士治平四年1067年秋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
甘辛楚国赤萍实,磊落韩嫣黄金丸。
聊效诗人投木李,敢期佳句报琅玕。
嗟予久苦相如,却忆冰梨熨齿寒。
奉答子履学士见寄之作熙宁三年1070年冬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忆昨初为亳守行,暂休车骑汝阴城
喜君再共樽俎乐,怜我久怀丘壑情。
累牍已尝陈素志,新春应许遂归耕。
老年虽不堪东作,犹得酣歌咏太平。
长句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嘉祐二年1057年秋 北宋 · 欧阳修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
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一作其)肥。
骐骥伏枥两耳垂,夜闻秋风仰秣嘶。
一朝络以黄金羁,旦刷(一作发)吴越暮燕陲。
丈夫可怜憔悴时,世俗庸庸皆见遗。
子履自少声名驰,落笔文章天下知。
开怀吐胸不自疑,世路迫窄多阱机。
鬓毛零落风霜摧,十年江湖千首诗。
归来京国旧游非,大笑相逢索酒卮。
酒酣犹能弄蛾眉,山川摇落百草腓。
爱君不改青松枝,念君明当整骖騑。
赠以瑶华期早归,岂惟朋友相追随,坐使台阁生光辉。
韩忠献王书(三六 熙宁□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四
某顿首:向尝以拙恶应命,深愧唐突。
乃蒙不鄙,以之刻石,得子履钜笔,错之佳处,因公胜迹,托附之传,其为荣幸多矣,感惕感惕。
某近秋冬以来,目病尤苦,遂不复近笔砚,小诗亦不曾作。
心志萧条,但思归尔。
承谕脏腹多不调,更乞节慎饮食,酒能少戒尤佳。
某一向不饮,遂不复思。
无由少侍谈席,区区不布万一。
李留后(五 嘉祐三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七
某启:自春气候不常,伏惟摄理清康。
前承惠浮槎山水,俾之作记,又于递中辱书,久不为报,盖牵强拙记未成尔。
某中年多病,文思衰落,所记非工,殊不堪应命。
文辞已如此,不欲更自缪书,亮不为罪。
然得子履一挥,尤幸,盖不敢烦公谨真翰也。
皇恐皇恐。
梅圣俞(一三 康定元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九
某顿首启:前谢监簿行,附书问差遣
书去后两日,知审官拟定湖州城监税,不胜喜慰,然不即走书专报者,意谓敕下自当知。
及弓手至,得书,尚云云。
始怪何处稽留,至今未到?
然今必至矣,不尔,当为督也。
俟春入京尤便,但不知何处少留?
某自还馆,日夕匆匆,笔研非答书简、写门刺,未尝视。
昨夕,子履偶来会宿,联句数十韵奉寄,且以为谑。
又有前奉答长句,并录附去,可笑可笑。
岁阳以来,风日惨然,土雾杂下,气候不常,万万自重。
梅圣俞(三三 嘉祐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九
某启:经节,伏惟以时纳祐。
昨日早至薛二家,空心饮十数杯,遂醉,归家却与诸薛饮。
承见过,仍留刺,何乃烦老兄如此?
既醒不遑,无以自处也。
节下,外处送酒颇多,往时介甫在此,每助他为寿,昨秖送王乐道及吾兄尔。
愚性疏简,人事不能周,然意之所至,实发于诚心。
蒙惠简,云有所答,则非也。
恐不知鄙怀,故略自陈述。
二十二日,欲同子履、和叔闲话少时,先白,恐他有所适也。
陆学士(经字子履(一 至和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五一
某启:使北往返六千里,早衰多病,不胜其劳。
使者辈往凡七八,独疲劣者尤觉其苦也。
还家,人事日益区区,浮生何处得少休息。
子履在洛甚安,又知来郑书碑,咫尺莫得奉见。
独见胜之,备知动止。
辱书,益用为慰。
渐暄,珍爱。
人还,谨此。
续思颍诗序熙宁三年九月六日1050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欧阳文忠公集》卷四四、正德《颍州志》卷六、《文编》卷五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九九、《八代文钞》第二六册、《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九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皇祐二年,余方留守南都,已约梅圣俞买田于颍上
其诗曰:「优游琴酒逐渔钓,上下林壑相攀跻。
及身彊健始为乐,莫待衰病须扶携」。
盖余之本志也。
时年四十有四。
其后丁家艰,服除还朝,遂入翰林学士
忽忽七八年间,归颍之志虽未遑也,然未尝一日少忘焉。
故其诗曰「乞身当及彊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盖叹前言之未践也。
时年五十有二。
自是误被选擢,叨尘二府,遂历三朝。
盖自嘉祐、治平之间,国家多事,固非臣子敢自言其私时也。
而非才窃位,谤咎已盈,赖天子仁圣聪明,辨察诬罔,始终保全。
其出处俯仰,十有二年。
今其年六十有四,盖自有蹉跎之叹又复一纪矣。
中间在亳,幸遇朝廷无事,中外晏然,而身又不当责任,以谓臣子可退无嫌之时,遂敢以其私言。
天子恻然,闵其年犹未也,谓尚可以勉。
故奏封十上,而六被诏谕,未赐允俞。
今者蒙上哀怜,察其实病且衰矣,既不责其避事,又曲从其便私,免并得蔡,俾以偷安。
此君父廓大度之宽仁,遂万物之所欲,覆载含容养育之恩也。
而复蔡、颍连疆,因得以为归老之渐,冀少偿其夙愿,兹又莫大之幸焉。
陆子履以余自南都至在中书所作十有三篇为《思颍诗》,以刻于石,今又得在亳及青十有七篇以附之。
盖自南都至在中书十有八年而得十三篇,在亳及青三年而得十有七篇,以见余之年益加老,病益加衰,其日渐短,其心渐迫,故其言愈多也。
庶几览者知余有志于彊健之时,而未偿于衰老之后,幸不讥其践言之晚也。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序。
秦度量铭跋1063年7月10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四、《集古录》卷一、《六一题跋》卷一、《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秦度量铭》二。
按《颜氏家训》,隋开皇二年,之推与李德林长安官库中所藏秦铁称权,傍有镌铭二,其文正与此二铭同。
之推因言司马迁《秦始皇帝本纪》书丞相「隗林」,当依此铭作「隗状」,遂录二铭,载之《家训》。
余之得此二铭也,乃在秘阁校理文同家。
蜀人,自言尝游长安,买得二物,其上刻二铭,出以示余。
其一乃铜锾,不知为何器,其上有铭,循环刻之,乃前一铭也。
其一乃铜方版,可三四寸许,所刻乃后一铭也。
考其文与《家训》所载正同,然之推所见是铁称权,而同所得乃二铜器。
余意秦时兹二铭刻于器物者非一也。
及后又于集贤校理陆经家得一铜版,所刻与前一铭亦同,益知其然也。
故并录之云。
嘉祐八年七月十日书。
仁宗御飞白记治平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欧阳文忠公集》卷四○、《圣宋文选》卷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四、《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六、《名世文宗》卷二一、《三续古文奇赏》卷一五、《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文编》卷五五、《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八五、《古今图书集成》字学典卷五六、《佩文斋书画谱》卷六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治平四年夏五月,余将赴亳,假道于汝阴,因得阅书于子履之室。
而云章烂然,辉映日月,为之正冠肃容,再拜而后敢仰视,盖仁宗皇帝之御飞白也
曰:「此宝文阁之所藏也,胡为于子之室乎」?
子履曰:「曩者,天子宴从臣于群玉而赐以飞白,余幸得与赐焉。
予穷于世久矣,少不悦于时人,流离窜斥,十有馀年。
而得不老死江湖之上者,盖以遭时清明,天子向学,乐育天下之材而不遗一介之贱,使得与群贤并游于儒学之馆。
而天下无事,岁时丰登,民物安乐,天子优游清闲,不迩声色,方与群臣从容于翰墨之娱。
而余于斯时,窃获此赐,非惟一介之臣之荣遇,亦朝廷一时之盛事也。
子其为我志之」。
余曰:「仁宗之德泽涵濡于万物者四十馀年,虽田夫野老之无知,犹能悲歌思慕于垄亩之间,而况儒臣学士,得望清光、蒙恩宠、登金门而上玉堂者乎」?
于是相与泫然流涕而书之。
夫玉韫石而珠藏渊,其光气常见于外也。
故山辉如白虹、水变而五色者,至宝之所在也。
今赐书之藏于子室也,吾知将有望气者言荣光起而属天者,必赐书之所在也。
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欧阳修谨记。
(开国)凤阿山房图三首 其一 甲子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十二
四先生里读书庄,𩒹也经营兴不忘。
张笔孙诗陆经义,孰居南北孰中央(谓张上舍云章孙孝廉致弥陆徵君元辅
陆子履简尺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八、《汉滨集》卷一五
修撰公丰碑大字美矣,而简尺间小字尤自在可爱,宜醉翁以继君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