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庸言(一○)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六
杨子曰:风者天之出入息也。
人之一身,莫小乎语默,而莫大乎息。
天地之造化莫小乎雨雪雷霆,而莫大乎风。
息死则人死,风亡则乾坤息。
杨子曰:司马君实文准荀也,临川王子之文准扬也。
杨子曰:古之巫者处其一,今之巫者处其三。
曷谓一?
曰巫。
曷谓三?
曰释曰老。
或问:「明哲保身,何如」?
杨子曰:「全其名,守其节,斯不失其身矣。
张禹、孔光之保身,乃所以失身」。
杨子曰:秦人之尚功术,犹人饵金石之药也。
其初也,瘠必肥,老必壮,羸必强。
其究也,其死也忽焉。
杨子曰:成帝辑折槛以旌朱云,圣明之资也。
不圣不明,不扩不充尔。
杨子曰:扬雄言秦之士也贱。
四皓高祖且不能致也,况秦乎!
士未尝贱也。
或问:「孔明与仲达未战也,战则孰胜」?
杨子曰:「孔明乎」。
「奚以知之」?
曰:「其立也山,其静也渊,古之将也。
巾帼之遗,仲达已动矣」。
或问:「舜之舞干羽,七旬而苗不格,则如之何」?
杨子曰:「苗民之格愈迟,舜德之进愈速」。
杨子曰:见乎表者作乎里,形于事者发于心。
是心作焉,其外寂然,其中森然。
勿谓无形,峙于丘陵;
勿谓无见,烨于震电。
杨子曰: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费而昏。
或问:「君子言命乎」?
杨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曷为不言命」?
「言命则人废,奈何」?
曰:「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君子曷为必言命」?
杨子曰:颜子之学圣人亦逼矣。
仰之弥高,其远无极;
钻之弥坚,其入无间。
瞻之在前,可望而不可至;
忽焉在后,若得而又若溃。
杨子曰:口者躬之户,目者躬之牖,德者躬之府。
府充矣,其户烨,其牖莹。
虽然,烨其户,莹其牖,其府充乎?
或曰:「学者莫上于敏,莫下于钝。
然敏或以窒,钝或以通,何也」?
杨子曰:「不可怙者天,不可画者人」。
或曰:「昔楚昭王孔子,将使执政,且封以地,子西以为非楚利也,昭王乃止。
子西之言,信乎」?
杨子曰:「昔者虎之居乎山也,自知其无以德乎兽也,使狸召麟焉。
子曰:『今日之事,有虎无麟,有麟无虎,子以为麟之至,则兽麟从乎,子从乎』?
虎于是疑焉。
麟闻而叹曰:『吾以不触闻也,狸尚疑我哉』!
子西之说,则狸之说也」。
或曰:「曹公、孙权一世之雄也,不为曹公、孙权者能当之乎?
然曹公用舟,周瑜败之,孙权登岸,满宠败之,何也」?
杨子曰:「二公龙虎也,龙以水而雄,虎以山而雄。
易而居焉,败矣。
曹公之用舟,虎在川也;
孙权之登岸,龙在山也」。
或曰:「民之溺于战国之虐政也,其心竞,其力惫,拯之难也;
其力充,其位缺,拯之难也。
孟轲、荀卿力不足以行其心,非患也。
为齐卿,为,不位欤?
而其拯无闻焉,何也」?
杨子曰:「今有孺子将入于井,仁人有不见,无不拯。
虽然,仁人趋而拯之孺子之父从而挽之,则仁人虽欲拯之,乌得而拯之
孟、荀则悯孺子矣,如挽何」?
杨子曰:夫子之论礼,商得以损夏,古之礼有不茍取;
周得以益商,今之礼有不茍去。
或曰:「孟子圣矣乎」?
杨子曰:「谓『若圣岂敢』者,夫子也,况孟子乎?
虽然,孟子之学至其至矣,非曰圣也,非不曰圣也」。
或曰:「孟子之与孔子,假而生不相后也,将并于孔乎?
将学于孔乎」?
曰:「奚其并!
奚其并」!
《诚斋集》卷九二。
大慧普觉禅师塔铭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七、《咸淳临安志》卷八三、《径山志》卷六、《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五
隆兴元年八月十日大慧禅师宗杲示寂于径山明月堂。
皇帝闻之嗟惜,诏以月堂为妙喜庵,赐谥普觉,塔曰宝光,用宠贲之。
其徒以师全身葬于庵之后,使了贤来请铭。
先是,上为普安郡王时闻师名,尝遣内都监径山谒师,师作偈以献上,上甚嘉之。
及在建邸,复遣内知客请师山中,为众说法,亲书「妙喜庵」大字及制真赞寄师。
又二年而上即位,始赐号大慧禅师
明年,复取向所赐宸翰,以御宝识之,恩宠加厚而师亡矣。
仰惟主上神圣英武,资不世出,而惠顾一方外之士如此,盖师于释氏,所谓卓然杰出于当世者。
忠诚感格,得之天理,是以上动宸心,眷知特异。
吁其盛哉!
自昔圣贤,以传心为学,诚明合体,变化兴焉。
西方之教,指心空为解脱究竟,盖得一而不见诸用,而悟入要处,或几于尽性者所为。
后世三宗并行,临济正传,号为得人
超出声尘,不立一法,根源直截,以證为极,焜耀震动,卷舒无碍。
如师子儿,游戏自在,获大无畏。
此固不可以智知识识也。
临济六传至杨岐,杨岐再世,而圜悟禅师克勤,得法于五祖演,被遇两朝,其道盖盛行矣。
师实嗣圜悟,益光明焉。
师讳宗杲宣州宁国人姓奚氏
年十七为浮图,不欲居乡里,从经论师,即出行四方。
始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叹曰:「是果佛祖意耶」?
去之,谒准湛堂
识师眉睫间久,谓之曰:「子谈说皆通畅,特未可以敌生死。
吾今疾革,他日见川,当能办子事」。
圜悟师也。
湛堂死,师谒丞相张公无尽,求准塔铭。
无尽门庭高于天下,士亦小许可,见师一言而契,即下榻朝夕与语,名其庵妙喜,字之曰昙晦
且谓:「子必见圜悟师,吾助子往」。
遂津致行李来京师,见于天宁。
一日,升堂,师豁然神悟,以语曰:「未也。
子虽有得矣,而大法故未」。
又一日,演和尚「有句无句」语,师言:「下得大安乐法」。
拊掌曰:「始知吾不汝欺耶」?
自是纵横踔厉,无所疑于心,大肆其说。
如苏张之雄辩,孙吴之用兵,如建瓴水,转圆石于千仞之阪。
诸老歛衽,莫当其锋。
于时贤士大夫,往往争与之游。
雅为右丞吕公舜徒所重,奏赐紫衣,号佛日大师
会女真之变,其酋欲取禅僧十辈,师在选中。
已而得免,盖若有相之者。
渡江而南,圜悟方主云居席,命师居第一座,为众授道,誉望蔚然。
已而去,入云居山,居古云门,学者云集。
复避乱走湖南,转江右入,筑长乐洋屿,时从之者才五十有三人。
未五十日,得法者十三辈,前此盖未始有也,后皆角立。
始应给事江公少明之请,住小溪云门
蜀时亲以师嘱,谓真得法髓。
造朝,遂以临安径山延之。
道法之盛,冠于一时,百舍重趼,往赴惟恐后,拜其门惟恐不得见,至无所容。
敞千僧大阁以居之,凡二千馀众。
所交皆俊艾,当时名卿,如侍郎张公子韶,为莫逆友,而师亦竟以此遇祸。
当轴者恐其议己,恶之也。
毁衣焚牒,屏居衡州凡十年。
梅州梅州瘴疠寂寞之地,其徒裹粮从之,虽死不悔。
噫,是非有以真服其心而然耶?
又五年,太上皇帝特恩放还。
明年复僧服,四方虚席以邀,率不就。
最后以朝命住育王,聚众多食或不继,筑涂田凡数千顷,诏赐其庄名般若。
又二年,移径山
师之再住此山,道俗歆慕,如见其所亲。
虽老,接引后进不少倦。
月堂凡一年以终。
将示寂,亲书遗奏,及寄声别右相汤公;
又贻书于
了贤请偈,复取笔大书,不少乱。
师虽为方外士而义笃君亲,每及时事,爱君忧时,见之词气,其论甚正确。
晚自径山秣陵,垂涕言:「先人不幸无后,某之责。
家贫何所仰,愿乞一给使名,藉公重,庶有肯就者」。
为恻然兴叹,遂奏其族弟道源奉师亲后。
既退居月堂,冒暑走其乡,上冢葺治,所存盖如此。
使为吾儒,岂不为名士?
而其学佛,亦卓然自立于当世,非豪杰丈夫哉!
卒被光宠,表之无穷,诚有以自致也。
所赐御书,建阁藏于妙喜,与兹山不磨矣。
师寿七十有五,坐夏五十八年。
僧俗从师得法悟彻者,不啻数十人,皆有闻于时。
鼎需、思岳、弥光、悟本、守净、道谦、遵璞、祖元、冲密,先师而卒。
秦国太夫人亦尝于师问道焉。
呜呼!
我识师之早,此心默契,未言先同,从容酬接,达旦不倦,人间至乐,孰与等拟?
盖惜其沦没山林,惠利之不博加于人也。
然而以道观之,安可以隐显去来,索师于形骸之内哉?
我实知师,宜为之铭。
铭曰:
死生为一,非想非说。
證彻了悟,一息千劫。
嗟师何为,拳拳忠孝。
欲迪群迷,俾趋正教。
嘻笑怒骂,佛事炽然。
情生智隔,疑谤兴焉。
天目巍巍,终古莫移。
师兮道德,此山与齐。
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六,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七。
天钵禅院准禅师舍利塔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四、《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七
维东福胜,故号天钵
有来镃錤,在同光之末
令初堂堂,大觉印可。
干戈日寻,禅子宴坐。
真人开宋,六合为家。
时维令准,以弟继初,持临济家法,鼓板钟鱼。
寂寥百年,有僧父子。
父糊其邻,子乞于市。
文慈重元,海岱维清
如雷如霆,十州震惊。
盲者得眼,檀者倾施。
日饭三百,犹故不赐。
觉海若冲,提印了空。
雪山醍醐,法示一味,饮者不同。
冲子智航,盖士夫选。
诸根猛利,透出魔罥。
昔在天钵,风雨及床,瓶钵三世,冬温夏凉。
有窣堵波,畚筑所开,发函得骨,莫诏其谁。
稽首摩拂,舍利涌出,衔齿附骨,如珠瑟瑟。
乃考图记,实藏此,寿七十五,同光之季。
累甓庄严,钟呗威仪,使见闻发心,维航智悲。
林下家间,得意自足,蒿莱荆棘,不纯不缛。
因时成文,證德训俗。
如象遇雷,如龟藏六
攻石作铭,阅世陵谷。
孙龙图墓志铭1121年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九、《杨龟山先生集》卷三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公讳谔,字正臣邵武人也。
崇宁中有旨改名,遂以字行。
曾祖讳昌龄
祖讳文准左宣德郎
父讳迪,太常博士同提举两浙市易司,累赠通议大夫
公幼敏慧,读书数过辄成诵不忘。
既冠,登进士第,授池州司法参军
通议公素谨厚,静默寡言笑,恐其不更事,而司法民命所属,不可忽,故令就学律。
明年试大法,中第一。
是时舒王用事,中书置五房检正,遴柬天下贤才以济,公方筮仕,而以材名在选中,除监制敕库制敕库用士人自公始。
未几除吏房习学公事,同编修中书条例
同列皆极一时之选,其后列侍从、居要津者相属也。
习学例一考即真,公未阅岁,丁通议忧去职。
复除,会罢习学官,再监制敕库,仍多摄五房职事,因议司农法,驳其不当者,大臣力主之,公犹反覆论不已,忤其意;
又尝叱堂吏,语有所侵。
大臣闻而疾之,造为讪上语以闻,赖神宗仁圣,察其无根,得不坐。
会库吏编进条目漏常程劄子三道,公已自陈再进矣,大臣交诋之,出为睦州司理参军
公两为宰属,尝与国论矣,盖今尚书都司之任,侍臣之资也。
一旦屈于偏州下吏,人意其不事事,而亲吏牍,钩狱情,委曲周尽,略不见迁谪容。
烂卢酒户之仆乘醉督逋,殴欠者至死,引其主为之唱,主诬服。
邑上其狱为重辟首,公阅牍得其情,曰:「殴之日,主适外未还,安得有唱」?
即日释之。
青溪民有诉匿镪者,词已伏,而容色若有冤者,诘之,则曰:「托者饮我,出书云,已使人置镪于舟底。
酒酣醉归卧舟中,比及城登岸,犹未醒,其家执书以索,而舟已出矣。
僦舟非有素,莫识为谁」。
公为缓其狱,物色之,求僦舟者甚急,而舟人负镪来告,曰:「且我闻孙检正治狱不可欺,故以自归也」。
睦人至画像祠之。
元丰五年,复召为重修编敕所删定官
书成论赏,就循一资,充详定省曹寺监条贯删定官
三年改宣议郎
元祐四年,监在京都进奏院
六年左宣德郎,除太学博士
以大父母春秋高,乞就吏部,调通判建昌军
将行,除太常博士,乃谒告归省而后就职。
王文公赐谥有定,一博士有欲为其文,极言推尊,自结于用事者。
公当笔,辄推其次,盖事有近于追逐时好,以取世资,终不屑为也。
绍圣元年,迁秘书省正字
二年,权发遣梓州路转运判官
路差遣,例多狃袭拘碍,注拟不行。
熙宁元丰间许在任官前期一年射阙,每一官阙,则遍问属郡应入之人。
其后前期射阙之法废,须罢任以到铨为先后之次,则人人身在铨所矣。
而遍问之法犹存,往复待报,有弥年者,公私病之。
公建明季阙榜十日,非次及过满见阙五日,限满,如吏部法定差。
朝廷善之,仍颁其法,七路行焉。
先是,泸南罗始党八姓生夷,自元丰中收服,团结为义军三千一营。
岁月浸久,其数著籍者皆名存而实不足,骤覈之必至于变故生事。
公为建言朝廷,初以罗始党八姓依七姓、十九姓熟夷团结者,止欲羁縻远蕃,渐令习汉化耳。
今夷情已安,则八姓前阙义军之数,可置勿问。
今而后遇有阙,因犒设夷首,使转相译问,以本族愿补者充。
从之,至今为便。
三年承议郎四年成都府路转运判官
成都为蜀剧郡,公裁处暇裕,而事细大毕集。
相度开兴助正盐井,建明差选职令条制,人情惬当,所奏皆可。
至于增置武宁诸军,般买眉戎岁米,皆长久之利也。
召为尚书刑部员外郎,辞不拜。
吏部员外郎,复恳辞,前后章六七,不允。
既就职,赐对从容,请儒臣讨论官制而补完之,以成一代之典,追配《周官》,有旨条具以闻。
会言者擿公元祐辨诉,论罢职,出知南剑州
未赴,遇上皇登极恩,迁朝奉郎,赐绯鱼袋。
召为司勋员外郎,迁朝散郎,除右司员外郎
靖国初,差点检皇太后园陵文字。
还朝,除秘书少监国子祭酒
崇宁改元,兼权秘书监
中外期公朝夕且进用,而抗章力请补外,除直龙图阁权发遣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副使
初,蔡太师京一见公奇之,为户部尚书,荐以自代。
及与政,欲以公为刑部侍郎,辞免曰:「某昔尝免刑部郎,今为侍郎,非所安」。
曰:「以为他曹何如」?
又辞曰:「异时闻从官阙,大臣有以某名进者,上未以为然。
公秉政,宜慎所引,毋以不肖累君也」。
太师意未已,会有传公趣与新政异者,遂罢发运,知润州
未几得管勾杭州洞霄宫,公曰:「吾志也」。
大观元年朝请郎二年以八宝恩迁朝奉大夫,洞霄再任恩,复请差提举舒州灵仙观。
一日盥栉更衣,谓家人曰:「生死去来,无足深悲,惟念佛不忘,是真吾眷属」。
言讫而瞑,实三年己丑七月二十一日也,享年五十有九。
是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葬于兴化县善应乡颜村青龙冈之原,从治命也。
母黄氏,再适游氏,封同安县太君
公欲便亲闱,故卜居高邮,尽斥先世资产与诸弟,而俸馀稍稍买田筑室,为伏腊计。
多病早衰,常欲谢事,自屏物外,恐伤慈怀,故不果。
公天资夷旷,貌如其心,平居恂恂似不能言,一旦坐官府,胥吏纷纷持牒互进,公各使尽其意,徐以片言折之,群吏帖耳结舌,不敢出息,退而相语曰:「公神明也,不可欺」。
乐善急义,重然诺,荐士每先寒素,不可干以私。
识虑精敏,多人意所未到。
闲居七年,未尝以一字至公门,兀兀自守,泊如也。
妙洞心法,于佛书无所不观,手录要义皆成诵。
其屏声色,黜滋味,盖笃信而然,非彊绝之也。
常有疾,得异方,须鸲鹆,公素不杀,而厉物以卫生,不忍为也,故药久不就。
忽有鸷禽击死者堕庭中,公得而饵之,疾随愈,此殆神相,非人力可致也。
公于刑书中悉详尽,世之名知法者皆叹莫及,而朝廷欲以刑官处之,弗居也。
于阴阳星历之学皆精到,而未尝一言及之。
异时尝苦天官历火、木二星及蚀时刻多不合,与姚舜辅所撰历互有疏密,委官考详,前后有异,秘书不能决,有旨命公校之,其说遂定。
九宫贵神坛位失次,悉釐正之,皆因事而见。
盖公以儒学自将,该洽有文,而以法家术数名世,非其志也。
有奏议、解经、杂著、文集四十卷藏于家。
前娶刘氏,追封真定县君
今夫人刘氏,赠太中大夫处约之女,孝谨冲淡,克配君子,封靖安县君
男二人:长曰钜,假将仕郎,蚤卒;
次曰镇,修职郎,今为池州司兵曹事。
女一人,适文林郎洪州司兵曹事游撝。
靖国郊祀当任子,引旧比荐其弟诫,有司持元丰法不报。
后六年宗祀,卒以诫为请,今为奉议郎、知庐州慎县事。
公既没十有三年,其弟诫始以游公状来请铭,乃为之铭曰:
一德不回,践更三世。
不附于时,其节靡悔。
不杀之诫,诚通于幽。
有陨其庭,疾已随瘳。
刑名星历,详尽精到。
法家者流,非志所好。
公之神明,其德可钦。
百世不朽,勒歌于珉。
准禅师1115年10月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石门山
同条生不同条死,觌露全机谁后先。
一句鹘崙难劈破,一时乞与子孙传。
宝峰准禅师1115年 北宋 · 释德洪
 押有韵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石门山
洞庭无盖,虚空有口。
步水东山,藏身北斗。
石门壁立万仞,踞地一声哮吼。
惊得四序回旋,喝下须弥倒走。
是谓湛堂老人,不落威音之后。
按:《石门文字禅》卷一九。
准禅师语录政和五年十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石门文字禅》卷二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石门山
石门云庵示众之语,多脱略窠臼,于时衲子视之,如春在花木,而不知其所从来。
予每以谓此老人可以起临济之仆。
哲人逝矣,切嗟悼之,以为世莫有嗣之者。
湛堂于予为弟昆,自其开法,未尝闻其举扬。
殁后百馀日,得此录于杲上人处,读之喟曰:「云庵之馀波,乃能发生此老种性耶」?
政和五年十月七日题。
题小参1115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石门文字禅》卷二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石门山
如来世尊说般若,传至震旦者,无虑数百万言。
其要不过曰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
杜顺宏《华严入法界旨诀》终必曰:「一切智通无障碍」。
古之宗师于世尊之意神而明之,独云门大师
云门灭百年有云庵老师,握临济剑,得云门之旨,于说法时如月在千江,不借言诠,一切见者,心得意了。
自老师之化,出其门者皆不足以知此,独湛堂师兄知其意。
予三复斯语,为之叹息,使云门、云庵而在,见此语当抚掌一笑。
盖其谨严如欧阳率更小字,端方如颜平原大字,秀整姿媚如钟太傅表章,精奇雅丽如王会稽兰亭记》。
呜呼,何其盛哉!
题珠上人所蓄诗卷1122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石门文字禅》卷二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予于文字,未尝有意,遇事而作,多适然耳。
譬如枯株,无故蒸出菌芝,儿稚喜争攫取之,而枯株无所损益。
宝峰珠上人,湛堂公之高弟,其为人精敏能办事,于佛事欲营之,盖不知艰崄为何等物。
在丛林中为众推,盖其气不受控勒。
日涉园李商老,每于人物特慎许可,而赠珠以诗,曰「喷玉渥洼种」者,佳湛堂之有子也。
五慈观阁记建炎元年十二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石门文字禅》卷二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古之仁人,将有为于世,必特立独行,自行其志。
汉将李陵之降虏,致武帝疑其臣属,于是苏武奉使不屈,牧羊海上十九年,起居必仗汉节。
宣帝以智力御世,君臣凛然。
既杀盖宽饶,于是疏广父子袖手而去。
使人主知区区爵禄不足骄天下之士,岂激颓波而独往,冒冲风而孤骞者欤?
岂惟世之仁人如此,出世之圣师亦然。
三祖璨公既得法隐于淮山,悼学者枯禅缚律,以地位證修为归宿,不信达摩别传之宗,故作《信心铭》,又名其弟子曰道信,造次颠沛,语言寝息,必以信自心为劝。
呜呼,吾祖之于法道,深切著明,可以想见其馀风遗烈。
东山住持沙门宗致者,临济十一世之玄孙,而泐潭准禅师之嫡嗣也。
骨面严冷,英气逸群,以荷担云庵法道为己任。
说法有辩慧,护教有便行,卑丛林以宗旨争沟封,以语言争非是,纷然诸方,方炽未艾。
名为走道,其实走名,射利裨贩,无所不至,而正宗微矣。
欲弃之而弗忍,欲导之而弗从。
于是为室于方丈之东,名曰慈航,又自名其号曰慈觉
犹以为未也,建阁于大门,名曰慈观。
僧居竭者,倾长财一百五十万以助成之。
生平自奉甚约,所得檀信之施,毛累寸积,四十年之藏,一旦举以施之,人以为难。
南晋僧子照者,有实行自然之智,如人信手斫方圆,皆中绳墨。
慈觉使总院事,事无巨细,谈笑而办。
阁经营,照实董其事,垢面龟手,不惮霜雪,伐山相材,运土拾砾,与苍头短发进退,凡半年而落成。
以财施,而慈觉之志乃克成。
师弟子之于宗,皆无所愧,贤矣哉!
余与双峰祖印禅师仲宣来游,遂登是阁,晚望淮山,万叠自献,雪尽苍然,却立周视,朱栏碧瓦,荡摩云烟,苾刍往来,午梵方奏,疑其身世之在诸天也。
祖印问余曰:「慈觉之慈,宗师之慈,其与佛菩萨之慈奚若」?
余曰:「如恒河女子抱婴儿欲渡,儿堕水中,女子与之俱死,此爱儿之慈也。
满慈子曰:『人骂辱我,我则自幸,曰骂辱非拳殴也。
设或拳殴,又自幸曰:拳殴之酷,不犹愈杖击兵刃乎』?
此忍力之慈也。
曹溪六祖,夜为男子张行昌所谋,将施刃,六祖笑曰:『止负汝金,不负汝命』。
以金赠之使去,人无知者。
昌感涕,愿落发为比丘,所至辄访道。
复至曹溪,而祖授以法要,使分灯于江西
冤亲一揆,是谓等慈也。
提婆达多每欲害佛,以毒置十指爪中,见佛接足,佛笑曰:『未毒我足,先毒汝手』。
又劝国驱千醉象以冲佛驾,象来,佛垂手示之,于是象见十指皆有师子,怖骇遗粪而去,此谓大慈也。
慈觉则不受诸慈管摄,击涂毒之鼓,死却偷心;
镕凡圣之铜,不存情见。
如胜婆罗之火聚,无厌足王之刀锯,使一切众生触其焰,蒙其刃,皆获无分别智,此盖真慈也。
夫岂不然哉」?
祖印笑曰:「道人固菩提园中之耆年,何其辩慧乃尔惊群耶」!
龙舒鉴大师无学犯众而言曰:「阁成而老师适至,似非苟然,愿为记之」。
余曰:「唯」。
建炎元年十二月记。
准和尚住黄龙疏1106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石门文字禅》卷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磨砖庵畔,言回智照之光;
选佛堂前,喝下證心之第。
是续诸佛之寿命,为大法荷担之。
丛林兴自江西,家世独闻天下。
老南设三关之问,勃然中兴;
关西藏一点之机,窅然深远。
恭惟某人关西真子,老南的孙。
贬剥诸方,疏通正脉。
石门而迁幕阜,如别业而归故园。
不离先祖道场,旃檀林无别树;
复唱旧时雅曲,优钵华已重开。
便请拈提,不劳辞让。
庐山1114年9月6日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石门文字禅》卷二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余十五六时,游北山,谒准禅师
残僧三四辈,草屋数椽,殆不堪其愁。
老而喜饮,时酹一樽,则击罄礼观音。
空阶夜雨,弥月不止。
后二十五年,余还自海外,过此,而山川增胜,楼阁如幻出,大钟横撞,净侣戢戢,而真隐方开石门法道于此,余乃服其老且衰矣。
重九前三日秋阴,皆当时清绝之象,而有今日适悦之情,遂书此。
泐潭准禅师行状1115年10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石门文字禅》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石门山
公讳文准兴元府唐固梁氏子。
生始幼,见佛像辄笑张牙,不喜闻酒胾。
金仙寺沙门虚普乞食至其家,师应门酬酢如老成,时年八岁。
即辞父母,愿从普归。
授以《法华经》,伊吾即上口。
元丰僧检,童子较所习,以藉名先后度。
师艺精,坐年少不得奏名。
陕西经略范公过普庐,普腊高,应对领略,师侍其旁,申辩详明,进止可喜。
范公欲携与俱西,师辞曰:「登山求玉,入海求珠,人各有志。
本行学道,世好非素心」。
范公阴奇其语,度以为僧。
剔发既,往依梁山乘禅师,呵曰:「驱乌未受戒,敢学佛乘乎」?
师捧手曰:「坛场是戒耶?
三叠结磨梵,行行阿阇梨是戒耶」?
乘大惊,师笑曰:「虽然,敢不受教」。
遂受具足戒于唐安律师
遍游成都讲肆,倡诸部纲目,即弃去曰:「吾不求甚解」。
大法师昙演佳其英特,抚之曰:「汝法船也,南方有亚圣大士,有若沩山真如九峰真净者,知之乎?
宜往求之」。
师拜受教,与同学志恭出诣沩山
久之不契,乃造九峰,见真净于投老庵。
问曰:「什么处来」?
对曰:「兴元府」。
曰:「近离何处」?
曰:「大仰」。
曰:「在什么处」?
曰:「沩山」。
真净展手曰:「我手何似佛手」?
师罔然,左右视,真净呵曰:「适来句句无丝毫差错,灵明天真,才说个佛手,便成隔碍,病在甚处」?
师曰:「不会真净」。
曰:「一切现成,更教谁会」?
师服膺,就弟子之列,馀十年,所至必随。
绍圣三年真净移居石门衲子益盛。
凡入室叩问,必瞑目危坐,无所示见。
来者必起从园丁壅菜,率以为常。
师每谓公曰:「老汉无意于法道乎」?
莫能测也。
一日举杖决渠水溅衣,因大悟,方见老人平日用处,走叙其事。
真净骂曰:「此中乃敢用磊苴耶」?
自是迹愈晦,而名声愈著。
自其东游淮浙,所至衲子成丛林。
显谟阁待制李景直洪州,仰其风,请开法于云岩。
未几,殿中监范公帅南昌,移居泐潭。
方是时,禅林以饮食为宗,以软暖为嗜好,以机缘为戏论,师悲叹之。
师槌拂之下,常三百人,而宿户外者又百馀许,求入室就学,师难之,乃谓之曰:「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阇梨从什么处入」?
对皆不契,每曰:「我只畜一条柱杖,佛来也打,祖来也打,不将元字脚涴汝枯肠如此,临济一宗不到冷落」。
学者莫窥其奥,然升堂说法,辩建瓴,不留影迹,一时公卿大夫宗向之。
政和五年夏卧病,侍者进药饵,师泛然无意。
诫须忌食毒物,师亦未尝从。
有问其故,曰:「病有自性乎?
病无自性,则毒物宁有心乎?
以空纳空,吾未尝颠倒,而汝辈欲吾昏迷耶」?
七月二十二日更衣说偈而化,阅世五十有五,坐三十五,阇维得舍利晶圆,净光不坏,道俗千馀人皆得之,门弟子等收塔于南山之阳。
呜呼,云庵神悟南公之门,超轶绝尘者也,予每疑嗣之者难及。
观师之风格,殆所谓家名辩才,气宇逸群者耶!
谨状。
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吴都法乘》卷五上之下、虎丘隆和尚语录
菩提达磨壁观少室,斤相指心,号曰禅宗
五传而至曹溪,逮今几五百年,枝流繁衍,异人间出,得果得辨,前后相踵,如薪续火,可谓盛矣。
平江丘禅师讳绍隆和州含山县人
生而岐嶷绝俗,九岁谢父母去家,依县之佛慧院。
又六岁,削发受具。
又五岁而束包曳杖,飘然有四方之志。
首遇长芦净照禅师,参扣之间,景响有得。
因阅《圆悟勤禅师语录》,抚卷叹曰:「想酢生液,虽未能浇肠沃胃,且要使人庆快,第恨未亲聆謦欬尔」。
于是欲访之。
复至宝峰,谒湛堂准禅师曰:「如何是行脚事」?
师露胸示之曰:「和尚验看」。
即打,师约住曰:「且莫盲枷瞎棒」。
大笑,因留年馀。
乃谒死心于黄龙,心问曰:「是甚么僧」?
师曰:「行脚僧」。
心曰:「是何村僧,行甚驴脚马脚」?
师曰:「广南蛮道甚么,何不高声道」!
心喜曰:「却有衲僧气息」。
师乃喝退而参堂,度一夏,心甚器重之,每叹曰:「再来人也」。
死心机锋横出,诸方吞燄,非上上根莫能当,而于师重称赏,众皆侧目。
已而趋夹山圆悟,道龙牙山,遇泐潭乾之法子密禅师,相与甚厚,每研推古今,至投合处,抵掌轩渠,或若佯狂,议者谓今之沩仰、寒拾也。
久之辞去,遂至夹山,会圆悟移道林,师从焉。
一日入室,圆悟引教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竖拳曰:「还见么」?
师曰:「见」。
圆悟曰:「头上安头」。
师于此有省。
圆悟复曰:「见个甚么」?
师曰:「竹密不妨流水过」。
圆悟肯之。
自此与圆悟形影上下又二十年,斧搜凿索,尽得圆悟之秘。
师以二亲垂白,归寓乡郡褒禅山,盖修摩耶忉利故事也。
继受请住城西之开圣寺,四众翕然归仰。
建炎之乱,盗起淮上,乃南渡宣城
士庶素钦师名,为结庐铜峰下。
适彰教虚席,郡守李尚书光延师居之,道化益振。
四年而迁虎丘
圆悟以时未平,泛峡归蜀,曩之辐辏川奔,一时后生望山而趋。
每登座,从容示露,一味平等,随根所应,皆惬其欲,故圆悟之道复大播于东南诸方,谓圆悟如在也。
居三年,感微疾,白众曰:「当以第一座宗达承院事」。
众请于郡,从之。
事既,索笔大书伽陀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
掷笔坐逝,实绍兴六年丙辰岁五月甲午八日乙亥也。
建塔于山之阳。
凡住世六十年,坐四十五,度弟子复如等六十人。
呜呼!
佛法有正派,有旁枝,曹溪之世衣止不传,虽曰法源入海,汪洋大肆,而西土般若多罗谶记特在马驹。
厥后五宗,惟临济一门出马祖后,于今最盛。
圆悟,近代尊宿,宗眼超卓,才辩纵横,若麟角独立,而又深入其室,是可嘉也。
林谓道德之重,不待家喻户晓而知,言白云即知为端,言东山即知为演,言虎丘即知为也。
真能寿杨岐光明正大之传而永临济于无穷者矣,不铭何以诒其后!
铭曰:
于穆初祖,一花东土。
谶至马驹,益昭益著。
派衍而蕃,实惟圆悟
圆悟得师,如马之絷。
大坐虎丘,雷动云骛。
临济中兴,杨岐再住。
只履忽西,幸严龛墓。
有神有天,来诃来护。
咨尔后昆,展转流布。
以偈问文准禅师 宋 · 僧某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寒食因悲郭外春,墅田无处不伤神。
林间垒垒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五灯会元》卷一七《文准传》)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一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去岁寒云久积阴,四郊雪片腊中深。
今年一稔民安业,老守区区慰此心。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二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祈祷精诚觊上通,嘉祥未与去年同。
老怀日夜忧无奈,安得寒花屡舞风。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三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恨无佳政布民间,赋敛犹繁狱未宽。
来岁若非禾稼熟,穷檐何以免饥寒。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四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皇皇有若救头然,为计无聊只吁天。
歼厥遗蝗须尺瑞,由来积玉兆丰年。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五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寂寞东林一老禅,殷勤念我惠佳篇。
敢烦见在慈悲佛,为我投诚过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