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王直阁 其三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九、《默堂集》卷一八
幕中虽无事,然谒谢书问颇费日力。
临别十日之约,深负前言也。
衰老役役,滥厕群彦之列,苟禄无补,俯仰增愧。
近亦力乞去,未蒙见许。
岁行尽矣,若因循逢春,私事俱废,奈何。
台旆复欲入城,不审待得一见否?
无聊之甚,尚冀款教,庶宽旅怀也。
泽民以罗养蒙归,遂当还任,二漕留宰高安,旦夕可赴官矣。
伯阳举状遂溢格,末路真可喜耳。
北耗颇慰人意,观德音可见矣。
逢漕迁副使,余宪已过赣,恐要知,故及之。
詹元善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六、《考亭渊源录》卷八、光绪《浦城县志》卷三三
归宗之请,计已报可。
此于人情恩义之间有难处者,而轻重本末事理甚明,自见贤者之不安于此者有年矣。
今追赠之荣既及泉壤,则于恩意已为曲尽。
但异时所以益致其惓惓不忘之意,如范公之于朱氏者,此论想已素定也。
但近至城中,见罗养蒙之孙示及其祖事状有此一条,事与今日极相类。
今谨录去,恐更合稽参礼律,以尽情文之变,乃为尽善。
此非小节,不可草草耳。
近日大除拜,一番纷纭,虽公议幸伸,然自此中外之责愈重。
而其人之才智局度犹昔人也,不知何以处此乎?
来书所赋《荡》之卒章,真可为流涕痛哭也。
进对之际,言之不切不足以尽吾心,而吾言虽切,度亦未有转移之势,不知明者又将何以处此也。
偶得黄子由奏疏,谩录去。
其言至此,不为不切,盖已下到大承气汤矣,而略无动意,奈何?
境外之事,彼若为万全之计,固不轻发;
但恐万一狂谋轻袭,而我之边障未有以当之,此则虑外之虑,而所系亦不小也。
故都之事不成,乃是天幸。
如其不然,赵豹无故之疑、梁武金瓯之戒直可为寒心。
不知今日诸公何以处之?
大抵近年风俗浮浅,士大夫之贤者不过守文墨、按故事,说得几句好话而已。
狄梁公寇莱公、杜、范、富、韩诸公规模事业,固未尝有讲之者。
下至王介甫做处,亦摸索不著。
其有读得楚、汉、、杨、李间数十卷书者,则又便有不作士大夫之意,善人君子莫能抗也。
端居深念,为之永慨,未知天意竟如何耳。
季通一出,饱观江湖表里形势,不为无补。
甚恨匏系,不能与之俱行。
其律书法度甚精,近世诸儒皆莫能及。
但吹律未谐,归来更须细寻订耳。
此行所资,亦足为晚年休息之计。
元善笃于友谊,固自不薄,而张帅之倾盖胜流,今之君子亦鲜能及也。
子静旅榇经由闻甚周旋之,此殊可伤。
见其平日大拍头、胡叫唤,岂谓遽至此哉!
然其说颇行于江湖间,损贤者之志而益愚者之过,不知此祸又何时而已耳。
许教似亦小中毒也。
如何如何?
罗养蒙见寄三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郭钰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君归旧隐得安居,昼猎南山夜读书。
鸡唱窗间舞长剑,马嘶花外驾轻车。
逢二仲回青眼,已辨千仙醉白鱼。
风致飘翛惊坐客,相思不见独踟躇。
罗养蒙见寄三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郭钰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词林文物早知名,对客挥毫思不群。
梁震每称前进士,灞陵谁识旧将军
清谈竹下霏晴雪,匡坐松阴管白云。
见说主翁欢意洽,酒酣长共夜论文。
罗养蒙见寄三首 其三 元末明初 · 郭钰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文章早岁,心死如灰不复然。
鱼目混真非易识,骊珠出海事虚传。
飞鸣何敢分鸮凤,枕漱惟应近石泉。
几度打头风雨恶,碧桃红杏自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