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鲜于谏议侁墓志铭元祐二年八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公讳字子骏
其先箕子封于朝鲜,其子仲食采于于,因氏鲜于
其后诏为阆州刺史,没于官,遂家焉。
开元时仲通、叔明节制两川,叔明以功赐姓李氏,后复其姓,于公十二世祖也。
祖演、祖瓘皆不仕。
父至,号隐居先生,以公赠金紫光禄大夫
母赵氏,安德郡太夫人
公性庄重力学,景祐五年进士第,调京兆府栎阳县主簿
到官数月,丁外艰,服除,为江陵府右司理参军
庆历中,天下旱,诏中外言事,公上书「灾异之兴有四」,言甚切直。
歙州黟县,又权婺源
歙号难治,公治为诸邑最。
著作佐郎知河南府伊阙县事,迁秘书丞通判黔州,未行,改绵州
先是守将以下课吏卒供薪炭刍豆,鬻园中果蔬,公至,悉罢之,而守将随亦罢。
赵悦道荐其状,迁尚书屯田员外郎
英宗初为皇嗣,公乞选经术士以为翼卫,迁都官员外郎通判保安军
何圣从知永兴军,辟公签书判官厅公事
再迁屯田郎中、蔡河拨发。
神宗初诏中外直言,公应诏言十六事,皆人君谨始者。
王荆公用事,又上疏言「可为忧患者一,可为太息者二」,怫其意。
某时为翰林学士,荐公,诏除利州路转运判官
荆公沮议,上曰:「鲜于某有文学」。
执政曰:「陛下何以知之」?
上曰:「有章疏在」。
因出其文以示御史中丞滕元发,曰:「此不减东宫旧臣王陶」。
未几,关陕旱,乃移书安抚使,宜如李牧雁门故事,远斥候,谨烽火,须其可击而图之。
安抚使不能用。
顷之,庆州兵叛,关中震骇,巴峡以西皆恐。
成都守与部使者争议发兵屯要会处,公一皆止之,遂安
是时,初作青苗、助役法,诸路监司各定所部役钱。
转运使李瑜欲定四十万,公以为利路民贫,定二十万,而与议不合。
具奏以闻,上从公议,以为诸路率,罢,而以公为转运副使
西京左藏库使、知利州周永懿贪暴不法,前使者惮其凶狡,不敢问。
公即遣吏就捕送于狱,而永懿编管衡州
初,利州兼益利路兵马都监,故用武臣,至是乞用文臣为守。
剑门关葭萌使臣知县事,多不习文法,因请置令,令专邑事。
皆著为令。
是时新法行,而公平心处之,苏子瞻以谓「上不害法、中不伤民、下不废亲为三难」云,人以为知言。
寻移京东西路转运副使,迁司封郎中
是时河决曹村,或谓勿塞,公言:「东州梁山张泽两泺,夏秋大河注其中,则民为鱼矣」。
因作《议河书》上之,上皆嘉纳。
复合京东、西两路为一,因以公为转运使
后知扬州
官制行,换朝请大夫,坐所举吏受赇免,降朝散大夫
或劝公自陈,公曰:「吾刺举十二年,所举四百馀人,宁尽保其往邪?
既荐之于朝,岂可反覆,为自全之计乎」?
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
二圣临御,除公朝议大夫京东转运使
既至,奏罢莱芜利国监铁冶,及盐法通商,东人大悦。
又言高丽朝贡可令州郡礼之,其自欲商贾者听,则其人便矣。
召判太常,议神宗配享,或曰荆公,或曰吴正宪公
公以为宜如唐郭子仪故事,用富文忠公,议遂定。
明堂礼毕,拜左谏议大夫,言君子小人相为消长之理甚备。
又请六曹监长吏各举僚属,则执政大臣可以优游论道矣。
又言保甲授班行者即为官户,免役,而祥符县至一乡止一户可差,公请依进纳例。
有旨,谏官直舍不得与两省相通。
公奏:「唐太宗宰相平章,必命谏官随其后,有违失则箴规之。
今置谏官,使与两制不相往来,非所以开言路之意」。
又请复制举,分经义、诗赋为两科,多施行者。
明年,以疾请外补,拜集贤殿修撰、知陈州,仍诏满岁除待制
五月辛未,卒于州廨,享年六十九。
公两得任子恩,奏兄之子,凡嫁内外亲族之女数人,其在官为家如此。
娶陈氏,封永安郡君,前公一年以终。
男五人:复,早卒;
颉,河南偃师县
群,凤州司法参军
绰,假承务郎
焯未仕。
女四人:长未嫁而亡,次适赵氏,次适蒲氏,亦亡,幼适永安县主簿张球
孙男二人:崇、崧。
孙女二人。
所著文集二十卷,《诗传》二十卷,《周易圣断》七卷,《典说》一卷,《治世谠言》七卷,《谏垣奏稿》二卷,《刀笔集》三卷。
是岁八月辛丑,葬于颍昌府阳翟县大儒乡高村之原。
铭曰:
神宗皇帝在御,某尝荐公,怫执政意。
后十八年,遂铭公之墓乎!
呜呼子骏,其言也讱,其行也敏。
平生云为,庄重惇谨。
阳翟县,大儒之乡,高村之原,永固以藏,贻后世云。
次韵答安抚滕甫侍读诞日惠诗1073年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椽笔亲挥善祝诗,老颜筋骨逸如飞。
玉关尚抑动侯入,辽海先欣病鹤归
顾眄已知增气燄,梦魂犹想接容辉。
宸襟一日怀忠荩,召节星驰出禁扉。
乞追还王拱辰等四敕奏熙宁二年五月 北宋 · 吕诲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四、《宋史全文》卷一一
侍臣者盖近于尊,实陛廉隆峻之级也。
进之以礼,退之以礼,乃君臣之分,邦国之礼也。
宣徽使王拱辰,陛下即政之初,还其旧官,委寄北都,召入供职,不闻有过,迁谪在外。
臣不知陛下用何人荐论而召之?
因何人訾毁而黜之?
翰林学士郑獬三班院,皆称公当,权府亦甚平允,不闻瘝旷,遽然补外。
传闻见禁罪人喻兴与妻阿牛谋杀妇人阿李公事,不肯用新法理断,将欲论列,故有是逐。
虽转官得郡,实夺其权也。
知制诰钱公辅,先因营救滕甫,遂罢谏院,今又被逐。
盖甫与王安石素所不足,今无罪被黜,甚伤公议。
龙图阁直学士韩贽代还,未及两月,亟除知江宁府,复又何名?
臣不惜四人之去,所惜者朝廷之体,无俾权臣盗弄其柄。
以臣言是,乞追还四敕;
以臣言非,愿并臣屏逐。
乞原免张尧夫等检断不当状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古灵先生文集》卷一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八
臣伏见转运司差官置院,取勘本州宛丘县张尧夫司法参军周琳,为检断颍州万寿县献臣等,明知手分张育等多纳人户青苗头子钱四十四贯有零,偷盗入己,及事发,旋般所盗钱入县。
其时刘献臣等,却容庇本人,许令陈首,虚作误纳钱数在库,从杖罪,就县断遣。
提刑司巡历到县,点检发觉,差官覆勘出上件情罪。
牒请张尧夫录问,周琳检法,将刘献臣等作故出张育等盗钱,徒二年。
全罪以官吏分首从,从私罪定断。
寻蒙大理寺等处驳定,只合用公坐,相承四等减断。
张尧夫、周琳却有检断不当罪名,准敕下转运司取勘。
虽两经德音及遇郊禋大赦,其推勘院为见前来德音,后准朝旨取勘,以此不敢引赦恩释放,依前圆结公案录奏。
检准熙宁《编敕》:「诸官员将校犯罪,自首或会恩,合原。
除私罪徒及赃罪,并结案闻奏,馀更不结案」。
张尧夫、周琳所犯,只得公罪杖,不合结案,事理分明。
臣昨曾知本州,备知逐官莅职精勤,州县所赖。
今再叨朝寄,益见其职事风迹可观,历任以来,各无公私过犯。
张尧夫是故礼部尚书张咏曾孙,到邑三年,临事精敏,威惠兼著。
奉行新法,夙夜匪懈。
僧道举人等,累次经转运司陈状,称本官婚田、斗讼、给纳、青苗并无留滞,催驱青苗税物,不施刑责,各依限了足,备见爱民之甚,乞留再任,已具奏陈。
提刑司申中书,乞免替移。
通判比部员外郎雍标亦具申奏,乞依敕条原放。
兼入仕已来,有韩绛吴充王拱辰滕甫刘庠陈荐薛向等一十三人保举,充县、京职官,任使得替,合该磨勘
惜其名臣之后,能自立身勤政如此,诚可奖激。
及周琳除本职外,州司多委他局勾当,并皆济集,强干可称。
窃详万寿县、佐元犯,本为不觉察人吏多纳青苗钱数,有碍新法,刑名深重,避见申解上州,暴扬己过,以此商量,许令陈首,作误纳钱数,只就本县断放。
虽然,公事其间杂有私情,显是刑名疑虑。
张尧夫等,意在推明新法,严诫吏人取受,以致失错检断,别无枉曲。
今依条减外,亦只有公罪杖,累逢恩宥,于法自合全原,不当圆结公案。
窃虑将来奏案朝廷,以前来德音曾降敕命取勘,特有移改隔碍磨勘指挥
原其本情,诚足矜悯。
乞欲圣慈检会提刑转运司及本州通判雍标等奏状及申中书状,特赐详酌,与依赦敕原放,不作遗阙,庶使公勤尽心之吏,知所劝激。
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左侍禁陆君墓志铭1067年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廙,字彦恭,故司封员外郎集贤校理广之同母弟也。
其先吴郡人,四世徙居福州侯官县。
曾祖讳景迁,为吴越卫上将军
祖讳崇扆,以威武军观察推官从钱氏举国归朝,官至殿中丞
考讳中和,赠官至职方员外郎
生二子,君其季也。
君累进士,常与廷试,庆历二年春特奏名,试中方略,为三班奉职,四转至左侍禁历官河中府建州剑州汀州邵武军巡检
以母太君京师,就监顺成仓,遂为泉州兵马监押
母丧,乞解官。
服除,用三司判官
翰林侍读滕公甫奏举监饶州铸钱监,未行,以疾卒于京师,享年六十有二,即治平二年四月朔旦也。
为人孝友,少事母兄,人无间言。
初,职方之亡,母太君以二子幼,不克起家为忧。
校理与君闻之,相与泣涕,发愤就学,置书数千卷,闭门诵之不休,而校理登甲科,君虽连蹇场屋,益自刻苦,以至得官。
其后陆氏相继登第者凡数人,闾里称为显族,校理与君之力也。
君姿性沉厚,而色严毅若不可犯,久与之处,温温然若不能言。
居官小心而谨畏,与人恭而有礼。
娶吴氏贤淑,故太常博士讳千仞之女,生二子,曰宪元,登进士科,卒于开封府祥符县主簿
次曰长宾蔡州司理参军
有善行。
一女适起居舍人知谏院陈襄
孙男六人,恂、悚、忱、恺、恽、恪,尚幼,皆俊敏而好学。
长宾奉丧归福唐,以治平四年三月己酉于州城之东闽县孝义里,以从考妣之墓,成君志也。
考以校理故赠官,享年五十有六,卒于天禧三年十月六日,葬于五年十一月
妣林氏,叙封寿安县太君,享年八十有四,卒于嘉祐六年二月二十七日,葬于七年八月初七日,去君之茔盖百步,所谓瑞圣里也。
墓皆无志,谨铭君之竁,而附卒葬云。
铭曰:
行己恭,居官勤,不愧于身。
生能养,死归葬,不离于亲。
善有泽,躬不亨,在后人。
太子少保致仕李柬之西京诗序(奉圣旨撰)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三、《华阳集》卷四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六
朝廷有爵禄车服之宠,以待天下之贤豪,而可贵可富之,宜其趋者不得止也。
然而君子未尝枉道以处焉。
故观其有所择,则欲进之心廉;
思其有所厌,则欲退之情厉。
矧年耆而德充,邈然有遗轩冕而去者,虽天子不能以少屈也。
龙图阁直学士工部尚书、兼侍读李柬之,在先帝时数请老以去。
今天子即位,乃继上书曰:「先臣迪相真宗仁宗,勤劳王家,年七十二而致仕。
臣无功名在朝,而年已与先臣等,陛下不使臣去,是使臣重得苟禄之罪而以辱先臣」。
上度其不可屈,于是听以太子少保致仕
凡致仕,閤门无谢辞。
翊日,特召对延和殿,既而赐坐,所以嘉劳之甚厚。
其将行也,又特赐饯于资善堂,命讲读官王圭、臣李受、臣王猎、臣孙思恭、臣傅卞、臣王广渊修起居注滕甫杨绘预其会。
会上凡六遣使存问,赐白金龙茶及给以优奉。
仍出禁中珍器,劝饮者至于再三。
徐又诏曰:「先帝梓宫在殡,不欲亲为诗」。
敕臣等八人皆赋送行诗以进,于是少保亦自进《感遇诗》一章。
少保,大臣子而历事四朝,清夷端慎,不汩汩于荣利之事。
及老而得谢也,神气愈和。
间尝与臣相从笑言,臣疑其尚少也。
其家居洛阳,有风亭水榭之乐。
又子孙申申,乘朱轮纡紫绶者萃于一门,兹固积茂行而膺全福者已。
臣尝论为臣之大节,莫如识进退之分。
自前世蒙重位、饰虚名,及临死而不知止者,靡不取危殆。
如一有遗荣之举,当时皆慕完操而诵清风,至后世而犹有闻,此岂夸者常多而达者常鲜欤?
上既赐以八臣所作诗,乃召臣为之序。
臣以谓少保之行,得天子之褒如此,其诗将诒诸后而不泯。
治平四年五月十一日,臣谨序。
龙图阁学士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 其一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逸气雄词昔自将,文场独立见轩昂。
飞腾正近烟霄路,献纳尝依日月光。
去国丹心那易折,临州惠爱想难忘。
盖棺未毕经纶志,精爽犹应在帝乡
龙图阁学士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 其二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器何妨更晚成,当年师友尽豪英。
高谈每及功名际,壮志元无宠辱惊
天上玉楼须作记,人间白日佳城
伤心宿草东吴路,云水凄凉万古情(以上《苏魏公文集》卷一四)
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滕甫给事中翰林侍读学士瀛州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二、《苏魏公文集》卷二九
敕:朕柬求时彦,登置近班。
内则预基命之谋,外则委折冲之寄。
出处虽异,眷遇实均。
方将详试于事为,是用优加于宠数。
具官某文学足以济时用,论议足以辅朝猷。
升之掖垣,则词训擅其美;
于宪座,则启沃尽其诚。
洎进直于复门,益见推于善职。
朕以瀛关藩会之要,朔野灾震之馀,谋帅维难,得尔良重。
赵、张之治京剧,已擅宿名;
颇、牧之在禁林,宜膺阃寄。
对易金华之侍,仍迁琐闼之联。
俾绥定于一方,且尽护于诸将。
夫牧民贵乎安辑,守边务于威怀。
以尔敏明,往必有裕。
伫闻职政之美。
用副虚怀之咨。
可。
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李公墓志铭元祐五年十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五、《苏魏公文集》卷五五
予志学之岁,侍先岐公官洪井,因接江西诸彦,颇能道江表士大夫之世。
曰:唐季之乱,四方豪杰与京都士族往往避地江湖,李氏能招携安辑之,故当时人物之盛,不减唐日,而文风施及其后裔、今名显于朝廷者多矣。
尝欲访求其人而载述其事,后与南康李公游,询其世系,则与前说相合。
公之裔盖出唐郇公袆之十一代孙涛,遭天祐宗室之祸,与其父间关南窜,流寓湘潭
马商以为衡阳,时涛之从兄郁为閤门使,上言涛父子羁族湖外可哀,诏商遣还京师,仕后唐,相汉祖,历晋、周,入皇朝,终官兵部尚书封莒国公号为名臣
公之还也,间道独行,一子不能从,遂留江南
其裔孙曰宗晦一作诲,因占数于南康建昌县,生知藉父产栖遁,不求仕进,乡里号处士
处士溧水县讳东,以子贵,赠金紫光禄大夫
光禄生公讳常字公择,力学自喜,多闻强识,为文章敏捷,初若不经思虑,及成属寓深雅,识者知其远器也。
皇祐元年进士甲科,历蕲、江二州推官,权宣州观察推官、监涟水军转般仓。
年少处小官,而方重自持,不妄笑语,上下敬惮之,发运使杨佐欲荐改官,公推先其友人刘琦杨公叹曰:「不见此风久矣」。
乃并荐之。
后亦为御史,名称当世
秩满改大理寺丞韩康公三司使,辟为检法官,徙编校史馆书籍
英宗即位,命辅臣举馆职曾鲁公以公名应诏,召试学士院,贴秘书阁校理,俄兼史馆检讨
王荆公辅政,大议改更法令,与公素厚,引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官,兼看详中书条例,并辞不拜。
判尚书考功,由太常博士右正言,同主管国子监公事。
时始作新法,谏官、御史论列其非是,皆斥不用。
公力疏诋之,以为始建三司条例司,虽致天下之议,而善士犹或与之。
至于均输、青苗之法,取息歛怨,傅合经义,天下固已大骇,而善士不复与矣。
荆公遣其所亲厚往喻意,不听。
章十数上,其言青苗尤切,至诏使分析,不从。
家居请罪者累月,于是落校理通判滑州
岁馀复职,知鄂州,徙湖州,又徙齐州
齐素多盗,公至,痛惩艾之。
论报无虚日,而不少止。
他日得黠盗,刺为郡兵,使直事铃下,稍任使之,因询其奸状,对曰:「此由富家为之囊橐,官吏迹捕及门,禽一人以献则免矣」。
公乃令得藏盗之家,皆发屋破柱,尽拔其根株。
自是奸不容匿,境内遂清。
始公在江夏吴兴,政尚宽简,日与宾客纵酒啸咏,吏民安乐之,郡以大治。
及为济南,颇峻文深诋,郡亦大治。
由是人知其通疏适变,所值无不可也。
是时河决灵平,泛溢山东诸郡,公捍禦得其要领,一郡独免患。
部使者以闻,特诏奖谕。
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历尚书祠部度支员外郎
寄禄格行,换朝散郎
元丰六年,召还试太常寺少卿
公以言去国十馀载,至是始归,士论莫不喜其复用。
既而以职事陛对,占奏闲雅,上为改容。
及去,犹目送久之。
遂赐三品服。
未几,迁尚书礼部侍郎,自少常仪曹
时以为美擢,后亦少继者。
今上即位,进吏部,试户部尚书,诏百官转对,公上七事,曰:崇廉耻、存乡举、别守宰、废贪赃、慎疑狱、择儒师、修役法。
观其目与当时所宜,则公之志可见矣。
又案役法、差免二科折衷,为书上之。
大意以为法无新陈,便民者良法也;
论无彼此,可久者确论也。
今使民俱出赀,则贫者难办;
俱出力,则富者难堪。
盍各从其愿,则庶几可久也。
元祐赦恩,蠲市易逋租不满二百缗者除之。
公请累息过其数亦宜勿收,而复舒、鄂诸州钱冶与泉、密市舶之法,其后朝廷多行之,逮今人以为便。
朝奉大夫五迁至中大夫,拜御史中丞侍读,加龙图阁直学士
初,河决小吴,议者请开淤河分杀水怒,自孙村口截河为堤,导还故处。
诏公往视之,还奏非便,事久未决,章至六七上,执前奏不改。
又遣吏部侍郎范公百禄给事中赵公君锡覆案,如公议,罢其役。
然河之患亦竟未息也。
其论取士,请分诗赋、经义为两科,以尽学者所长。
其论省官,请别自致、因人两涂,以观其才实。
凡所言事,多举大体,务在广谏诤、抑侥倖、戒激讦,皆本之忠厚、笃于世教,尝谓己之所见,有得必入告于上,纤悉不隐,若其随时所趣,以排击取合,则不能也。
其自信如此,故忠言密启,世莫得而传焉。
罢职为兵部尚书,辞不拜。
出知邓州,数月,徙成都府,行次陕郊,暴疾卒于阌乡县传舍,实元祐五年二月二日也。
讣闻朝廷,士大夫无不骇痛,以为善人云亡,国之不幸也。
公幼有至性,事亲谨饬,服丧居乡,远近称其行义。
仲兄布早卒,事嫂张敬而严,视其子如己出。
自奉清约,俸赐皆赒其族,捐馆之日,家无赢赀,上赙特厚。
妣某氏追号某郡太君
初娶长沙狄氏,襄阳主簿遵度之女,早卒,追封某郡君
遵度以文章显名宝元庆历间,当时名公皆推重之。
再娶新安魏氏,光禄卿琰之女,卒赠遂宁郡
又娶遂宁之弟,封安康郡君
子男四:摅,终扬州江都
逮,承事郎
逡、超并承务郎
三女,婿曰扬州江都主簿孙端亳州司户参军丘楫、封丘主簿黄叔敖
公风度凝远,与人交有恩意。
其所厚善者翰林学士苏公轼子瞻,屡黜龃龉,而以诗酬答,更相称誉。
尝坐此赎金,而益亲不悔。
少与高邮孙觉莘老齐名,俱为司空吕正献公所知,期以国器。
二人官阀趣舍大略多同,数月之间,相继而逝,人甚异之。
平生所为文章,诸子集为若干卷,藏于家。
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僧舍,后虽出仕宦,而所钞书数千卷留山中如故,号其处曰「李氏山房」,尝曰:「生死必归此」。
其终也,诸孤自阌乡扶柩归南康,时公之伯兄莘为江南转运使,遂以其年十月丙午葬公建昌县千秋原,卒如其志。
其葬也,诸孤来请铭。
予与公游三十年,早同官寺,又连姻属,论议无间然,故知其所存尤悉。
大抵推诚接物,进退有本末,不为孑孑惊俗之行。
其所言,于时有合有不合,或以见诋,而士论终以长者目之,谓其远大叵量。
然官不出六尚书,寿止六十四,其所蕴积不得尽行于世。
呜呼!
命也夫。
铭曰:
翼轸之精,衡庐之灵。
钟秀于人,为时之英。
彼美公择,得其粹清。
气直而和,识远而明。
濯缨江湖,发藻仙瀛。
天子命之,拾遗帝庭。
人讦我矫,政失吾争。
既出复召,道直言行。
奕奕奉常,巍巍贰卿
帝用耆旧,擢司典刑。
坐筹省计,执宪台丞,变通尽利,献替输诚。
金华进读,畴咨老成。
两川遐守,千骑徂征。
半途觏闵,遂辍修程。
于嗟国器,临挚而倾。
三纪立朝,便蕃宠荣。
五峰旧隐,未始忘情。
生存华屋,殁有佳城。
克终厥志,表以斯铭。
越州范希文太守 北宋 · 滕元发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江山千里接仁风,都在东南秀气中。
为问玉皇香案吏,蓬莱何似水晶宫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九 《能改斋漫录》:元微之越州,赋诗云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小蓬莱杨汉公湖州,赋诗云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范文正守越,滕元发守湖,滕寄诗云云。)
赐召滕甫入院口宣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五、《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八
有敕:卿夙称才敏,久擅文华。
当解风宪之严,以豫论思之密。
王霸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临川先生文集》卷六七、《圣宋文选》卷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二三、《宋元学案》卷九八
仁义礼信,天下之达道,而王霸之所同也。
夫王之与霸,其所以用者则同,而其所以名者则异,何也?
盖其心异而已矣。
其心异则其事异,其事异则其功异,其功异则其名不得不异也。
王者之道,其心非有求于天下也,所以为仁义礼信者,以为吾所当为而已矣。
以仁义礼信修其身而移之政,则天下莫不化之也。
是故王者之治,知为之于此,不知求之于彼,而彼固已化矣。
霸者之道则不然,其心未尝仁也,而患天下恶其不仁,于是示之以仁;
其心未尝义也,而患天下恶其不义,于是示之以义。
其于礼信,亦若是而已矣。
是故霸者之心为利,而假王者之道以示其所欲;
其有为也,唯恐民之不见而天下之不闻也。
故曰其心异也。
齐桓公劫于曹沫之刃而许归其地,夫欲归其地者,非吾之心也,许之者,免死而已。
由王者之道,则勿归焉可也,而桓公必归之地。
晋文公伐原,约三日而退,三日而原不降,由王者之道则虽待其降焉可也,而文公必退其师,盖欲其信示于民者也。
凡所为仁义礼信,亦无以异于此矣。
故曰其事异也。
王者之大,若天地然,天地无所劳于万物,而万物各得其性,万物虽得其性,而莫知其为天地之功也。
王者无所劳于天下,而天下各得其治,虽得其治,然而莫知其为王者之德也。
霸者之道则不然,若世之惠人耳,寒而与之衣,饥而与之食,民虽知吾之惠,而吾之惠亦不能及夫广也。
故曰其功异也。
夫王霸之道则异矣。
其用至诚,以求其利,而天下与之,故王者之道,虽不求利而利之所归。
霸者之道,必主于利,然不假王者之事以接天下,则天下孰与之哉?
诗一首 北宋 · 郑獬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高论唐虞儒者事,卖交负国岂胜言。
凭君莫笑金槌陋,却是屠酤解报恩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 《老学庵笔记》:王荆公素不乐滕元发郑毅夫,目为滕屠郑酤。一日毅夫送客过朱亥冢,俗谓之屠儿原者,作诗云云。)
右正言知制诰滕甫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八、《郧溪集》卷一
汉武不冠不见汲黯,以万乘之威而犹尊礼之,况淮南之叛王乎!
然朕窃怪汉武不任御史大夫,止于主爵都尉而已,岂直道之难行,独见遗于盛世邪!
具官某闳才劲气,独立无朋,演训西垣,兼资谏列,引议慷慨,动中事机,俾朕聪明,乎万里。
宜进秩于东台,以长宪府
夫猛兽在山,藜藿为之不采。
尔其奋励骨鲠,横身朝廷,助独断之大权,辟众正之夷路,思报殊恩,无惮后患。
如是,则朕岂遗叹于汲黯哉!
可。
滕甫服阕可依前太子中允集贤校理三司盐铁判官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六三、《郧溪集》卷五
子夏既祥而御琴,油然而成声,以谓圣人之制,不敢过也。
仲尼是之,学者纪之。
惟尔甫才气豪迈,常中科等,已升朝缀而亲闱弃养,解绂而去。
霜露既易,哀疚有杀,亦可以纡绅而复仕矣。
允正校雠,皆尔之旧,乃易以计庭之剧司。
宠命惟新,其佩服无懈。
可。
滕元发北使三幅书 其一 皇太后大使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二
某启:伏以吹律宣和,方谨岁时之始;
协邻讲好,恩同天地之休。
爰宠使华,交伸礼意,载历关河之邈,窃惟车骑之劳。
顺气自持,与时迪吉。
滕元发北使三幅书 其二 皇太后副使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二
岁历更端,春祺备合。
惟使车之修睦,与邻国以交欢。
星传载驱,适持于信节;
霜棱尚厉,益固于粹襟。
滕元发北使三幅书 其三 皇帝大使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二
苍震发春,行讲三朝之会;
皇华将命,来通二国之欢。
霜序以勤斯,听车音之戾止。
仰惟妙履,参萃繁禧。
滕元发北使三幅书 其四 皇帝副使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二、《祠部集》卷三二
王春谨始,仰新璿运之观;
使驿讲和,益固宝邻之契。
适增华于原隰,行称庆于轩墀。
霜气馀严,天和参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