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龙图阁直学士成都府李公墓志铭元祐五年十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五、《苏魏公文集》卷五五
志学之岁,侍先岐公官洪井,因接江西诸彦,颇能道江表士大夫之世。
曰:唐季之乱,四方豪杰京都士族往往避地江湖李氏招携安辑之,故当时人物之盛,不减唐日,而文风施及其后裔、今名显朝廷者多矣。
尝欲访求其人而载述其事,后与南康李公游,询其世系,则与前说相合
公之裔盖出唐郇公袆之十一代孙涛,遭天祐宗室之祸,与其间关南窜流寓湘潭
马商以为衡阳,时涛之从兄郁为梁閤门使上言父子羁族湖外可哀,诏商遣还京师,仕后唐,相汉祖,历晋、周,入皇朝,终官兵部尚书封莒国公号为名臣
公之还也,间道独行一子不能从,遂留江南
裔孙曰宗晦一作诲,因占数南康建昌县生知藉父产栖遁,不求仕进乡里处士
处士溧水县讳东,以子贵,赠金紫光禄大夫
光禄生公讳常字公择力学自喜多闻强识为文章敏捷,初若不思虑,及成属寓深雅,识者知其远器也。
皇祐元年进士甲科,历蕲、江二州推官,权宣州观察推官、监涟水军转般仓
年少小官,而方重自持,不妄笑语上下敬惮之,发运使杨佐欲荐改官公推先其友人刘琦杨公叹曰:「不见此风久矣」。
乃并荐之。
后亦为御史名称当世
秩满大理寺丞韩康公三司使,辟为检法官,徙编校史馆书籍
英宗即位,命辅臣馆职曾鲁公公名应诏召试学士院,贴秘书校理,俄兼史馆检讨
王荆公辅政大议改更法令,与公素厚,引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官,兼看详中书条例,并辞不拜
权判尚书考功,由太常博士右正言,同主管国子监公事。
时始作新法,谏官、御史论列非是,皆斥不用
公力疏诋之,以为始建三司条例司,虽致天下之议,而善士犹或与之。
至于均输青苗之法,取息歛怨,傅合经义天下固已大骇,而善士不复与矣。
荆公其所亲厚喻意不听
十数上,其言青苗尤切,至诏使分析不从
家居请罪累月于是校理通判滑州
岁馀复职,知鄂州,徙湖州,又徙齐州
齐素多盗,至,痛惩艾之。
论报虚日,而不少止。
他日黠盗,刺为郡兵,使直事铃下,稍任使之,因询其奸状,对曰:「此由富家为之囊橐官吏迹捕及门,禽一人以献则免矣」。
公乃令得藏盗之家,皆发屋破柱,尽拔其根株
自是奸不容匿境内遂清。
始公在江夏吴兴,政尚宽简,日与宾客纵酒啸咏吏民乐之,郡以大治
及为济南,颇峻文深诋,郡亦大治
由是人知其通疏适变,所值无不可也
是时河决灵平,泛溢山东诸郡,公捍禦得其要领一郡免患
部使者以闻,特诏奖谕
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历尚书祠部度支员外郎
寄禄格行,换朝散郎
元丰六年,召还试太常寺少卿
公以言去国十馀载,至是始归,士论莫不喜其复用
既而职事陛对占奏闲雅,上为改容
及去,犹目送久之
遂赐三品服。
未几,迁尚书礼部侍郎,自少常仪曹
以为美擢,后亦少继者。
今上即位,进吏部,试户部尚书,诏百官转对公上七事,曰:崇廉耻、存乡举、别守宰、废贪赃、慎疑狱、择儒师、修役法
观其目与当时所宜,则公之志可见矣。
又案役法、差免二科折衷为书上之。
大意以为法无新陈便民良法也;
论无彼此,可久者确论也。
使民出赀,则贫者难办;
出力,则富者难堪
盍各从其愿,则庶几久也
元祐赦恩,蠲市易逋租不满二百缗者除之。
公请累息过其数亦宜勿收,而复舒、鄂诸州钱冶与泉、密市舶之法,其后朝廷多行之,逮今人以为便。
朝奉大夫五迁中大夫,拜御史中丞侍读,加龙图阁直学士
初,河决小吴,议者请开淤河分水怒,自孙村口截河为堤,导还故处
诏公往视之,还奏非便,事久未决,章至六七上,执前奏不改
又遣吏部侍郎范公百禄给事中赵公君锡覆案,如公议,罢其役。
然河之患亦竟未息也。
其论取士,请分诗赋经义两科,以尽学者所长
其论省官,请别自致、因人两涂,以观其才实
凡所言事,多举大体,务在广谏诤、抑侥倖、戒激讦,皆本之忠厚、笃于世教,尝谓己之所见有得入告于上,纤悉不隐,若其随时所趣,以排击取合则不能也。
自信如此,故忠言密启,世莫得而传焉。
罢职兵部尚书,辞不拜
出知邓州,数月,徙成都府行次陕郊,暴疾卒于阌乡县传舍,实元祐五年二月二日也。
讣闻朝廷士大夫无不骇痛以为善人云亡,国之不幸也。
公幼有至性事亲谨饬服丧居乡,远近称其行义
仲兄布早卒,事嫂张敬而严,视其子如己出。
自奉清约俸赐皆赒其族,捐馆之日,家无赢赀,上赙特厚。
妣某氏追号郡太君
初娶长沙狄氏,襄阳主簿遵度之女,早卒,追封某郡君
遵度文章显名宝元庆历间当时名公推重之。
再娶新安魏氏光禄卿琰之女,卒赠遂宁郡
又娶遂宁之弟,封安康郡君
子男四:摅,终扬州江都
逮,承事郎
逡、超并承务郎
三女,婿曰扬州江都主簿孙端亳州司户参军丘楫、封丘主簿黄叔敖
风度凝远与人交有恩意
其所厚善翰林学士苏公轼子瞻,屡黜龃龉,而以诗酬答更相称誉
坐此赎金,而益亲不悔
少与高邮孙觉莘老齐名,俱为司空吕正献公所知,期以国器
二人官阀趣舍大略多同,数月之间,相继而逝,人甚异之。
平生所为文章诸子集为若干卷,藏于家。
少时读书庐山五老峰下白僧舍,后虽出仕宦,而所钞书数千卷山中如故,号其处曰「李氏山房」,尝曰:「生死必归此」。
其终也,诸孤阌乡扶柩南康,时公之伯兄莘为江南转运使,遂以其年十月丙午葬公建昌县千秋原,卒如其志。
其葬也,诸孤来请铭。
予与公游三十年,早同官寺,又连姻属,论议无间然,故知其所存尤悉。
大抵推诚接物进退本末不为孑孑惊俗之行。
其所言,于时有合有不合,或以见诋,而士论终以长者目之,谓其远大叵量。
然官不出六尚书,寿止六十四,其所蕴积不得尽行于世。
呜呼
也夫
铭曰:
翼轸之精,衡庐之灵。
钟秀于人,为时之英。
彼美公择,得其粹清
气直而和,识远而明。
濯缨江湖发藻仙瀛。
天子命之,拾遗帝庭
人讦我矫,政失吾争。
既出复召,道直言行。
奕奕奉常巍巍贰卿
帝用耆旧,擢司典刑
坐筹省计执宪台丞变通尽利,献替输诚
金华进读畴咨老成
两川遐守,千骑徂征
半途觏闵,遂辍修程
于嗟国器,临挚而倾。
三纪立朝便蕃宠荣
五峰旧隐未始忘情
生存华屋,殁有佳城
克终厥志,表以斯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